鸡胸肉

搜索文档
苹果价格翻三倍!利润达五倍,难怪波兰农民不愿乌克兰粮食进欧盟
搜狐财经· 2025-07-20 18:10
俄罗斯与乌克兰物价上涨情况 - 俄罗斯电价上涨13%,天然气上涨13.5%,水价上涨14.9%,通胀飙升幅度为近年来最大[1] - 乌克兰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苹果价格一年内翻三倍,卷心菜上涨2.5倍,胡萝卜上涨67%,鸡蛋上涨62.7%,葵花籽油上涨37.2%,鸡胸肉上涨35.8%[1] 乌克兰食品价格数据 - 乌克兰2024年6月食品价格数据(单位:格里夫纳): - 大米52.3/KL,小麦面包46.4/KL,黑麦面包38.4/KL[2] - 牛肉269.2/KL,猪肉175.9/KL,鸡肉87.4/KL,鸡胸肉158.0/KL[2] - 牛奶38.7/1000克,鸡蛋33.0/十枚,葵花籽油58.8/F[2] - 苹果26.9/KL,卷心菜11.3/KT,土豆128.4/KL[2] 乌克兰农产品出口与成本优势 - 乌克兰农产品出口成本为291欧元/吨,欧盟生产成本为1538美元/吨,乌克兰农产品在欧盟市场具有5倍利润优势[2] - 乌克兰农产品成本优势引发波兰农民抗议及东欧国家反对乌克兰加入欧盟[4] - 欧盟已对乌克兰农产品加征关税以保护本土农业[4] 乌克兰农产品出口政策调整 - 乌克兰计划对大豆和葵花籽征收10%出口税,税率未来五年每年降低1%[4] - 该税收政策仅针对交易者,预计每年带来70亿格里夫纳(约12亿人民币)财政收入[4] 乌克兰农业资源优势 - 乌克兰拥有全球最大最肥沃的黑土地资源,农业竞争力极强[4]
拒绝食物道德化:健康饮食没有十足的“坏食物”
虎嗅· 2025-07-19 08:04
健康饮食观念误区 - 低糖低油标签食品实际热量可能高于传统快餐 例如某宝全麦芋泥奶酥代餐包524大卡超过麦当劳巨无霸491大卡[1][14] - 74%女性受访者存在食物红黑榜分类行为 将巧克力奶茶等归为坏食物 鸡胸肉西兰花等归为好食物[3][16] - 42%女性在摄入黑榜食物后会通过控制饮食或加量运动来弥补负罪感[5] 健康食品痴迷症现象 - 52%健身房人群存在健康食品痴迷症倾向 表现为对食物成分纯度过度敏感[8] - Instagram健康饮食账号关注者中49%呈现该症状特征 瑜伽教练群体比例高达86%[21][22] - 症状包括拒绝社交饮食活动 极端案例如生酮饮食打乱身体机能[20][33] 控制饮食文化影响 - 控制饮食文化将食物与身材管理绑定 通过计算运动消耗抵消进食热量 如一听可乐需跑13分钟[28] - 2018年研究显示80%节食者减肥效果无法维持5年 超半数2年内体重反弹[31] - 该文化导致进食紊乱风险 反控制饮食运动主张拒绝瘦即健康的观念[30] 直觉饮食倡导 - 新兴直觉饮食主张根据身体需求进食 与热量计算脱钩 如儿童天然感知饥饱[35][40] - 英国1Rebel健身房提供训练后啤酒 体现饮食与运动的平衡理念[39] - 需避免六大行为 包括强迫检查营养成分表 切断某类营养素摄入等[42] 食品行业消费趋势 - 代餐产品营销利用低卡标签 但实际营养单一化问题突出[1][14] - 健康饮食概念催生食物道德化现象 赋予食品政治正确标签[15][25] - 社交媒体健康内容推送加剧饮食焦虑 需减少相关信息接收[44]
健身视野·服务站 | 夏季运动有讲究
人民日报· 2025-07-17 14:38
夏季运动注意事项 - 避开高温时段运动,选择早晨或晚上,避免中午和下午阳光强烈时段 [4] - 关注湿度,高湿度下体感温度更高,易引发中暑 [4] - 特殊人群如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患者或体能较差者需咨询医生后再制定运动计划 [4] - 儿童、老年人更需避免高温运动,选择通风良好的场所活动 [4] 运动方式调整 - 高温环境下应减少运动时长、降低速度,选择瑜伽、游泳等低冲击项目 [4] - 游泳能快速带走体热,水的导热性是空气的20多倍 [4] - 潜水时水下5米的温度比水面低3—5摄氏度 [4] - 登山时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摄氏度 [4] - 林荫道骑行风速持续大于20公里/小时可形成自降温气流 [4] - 高温预警时可选择健身房、游泳馆、居家训练或树荫下、山野里运动 [4] 运动装备与防护 - 选择浅色、宽松、速干的运动服或其他透气衣物帮助散热 [4] - 做好防晒措施,穿戴透气遮阳帽、涂抹防水防晒霜,必要时佩戴运动太阳镜 [4] 中暑预防与应对 - 出现头晕、恶心、肌肉痉挛、大量出汗或无汗、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转移到阴凉处 [5] - 用湿毛巾降温,必要时就医 [5] - 运动后勿骤停,可慢走5至10分钟避免突然静止导致身体不适 [5] - 用凉水冲手腕、颈部、脚部降温,但避免直接冰敷或洗冷水澡 [5] 运动补水与电解质补充 - 夏季运动出汗量大,补水需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次饮水量控制在200毫升左右 [7] - 水温以常温或温热为宜,避免饮用冰水刺激肠胃 [7] - 大量流汗后需补充钠、钾等电解质,可选择正规运动饮料或自制低糖电解质水 [8] - 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西红柿及绿叶蔬菜可补充电解质 [8] 运动能量补给 - 运动时间持续超过60分钟或强度较大时需补充碳水化合物 [9] - 避免精制糖和高甜糕点,选择全麦面包、杂粮粥等低升糖指数碳水化合物 [9] - 运动后建议摄入优质蛋白质如鸡胸肉、水煮虾、水煮豆腐等 [10] - 轻食沙拉可用酸奶代替沙拉酱,增加蛋白、减少油脂 [10] 夏季运动饮食禁忌 - 忌高油高糖食品,如油炸食品、奶油蛋糕、高糖饮料等 [11] - 忌浓茶咖啡,因其利尿作用会加剧脱水 [11] - 忌空腹或暴食,运动前后1小时适度饮食为佳 [11]
从游击战到阵地战,这位95后如何思考今天的流量新打法?
搜狐财经· 2025-06-18 12:43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消费行业经历流量红利消退后,仅少数品牌能实现逆势增长,暴肌独角兽是健康轻食领域保持创新和增长的典型案例 [3] - 行业从GMV竞赛转向考验付费流量效率和线下渠道深耕能力,品牌需摆脱路径依赖才能穿越周期 [3] - 消费品企业需持续进化,不存在永远正确的模式,残酷竞争下只有生存者能持续进阶 [6] 公司增长策略 - 暴肌独角兽年营收从7亿增长至十几亿,覆盖200+城市和9万+线下网点,进入折扣店、KA商超、健身馆等核心渠道 [6] - 通过明星切片(如抖音与王琳合作)优化投放效率,转化率提升显著,单渠道聚焦盈利而非依赖大盘外溢效应 [7][8][9] - 10亿规模后调整商业模式,从SKU数量增长转向精准高效方式,投放策略随发展阶段动态调整 [11][12][13] 抖音渠道运营 - 抖音作为"空军"渠道,通过内容打造品牌认知后反哺其他渠道增长,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核心阵地 [18][19] - 采用厦门区域创新方法论(如明星切片),以相同投流比例测试更高转化方式,依赖海量数据验证模型 [15][16] - 经营底线要求正向现金流,目标兼顾员工成长与企业规模扩张,而非单纯追求GMV [20][21] 线下渠道拓展 - 线下覆盖650万网点中的9万,策略包括:下沉渠道(毛细血管)、KA渠道(品牌宣传)、特殊渠道(健身房背书)、零食连锁(走量) [31][36] - 折扣渠道合作避免价格战,提供非爆品或直供解决方案,维护商业链条各环节利润 [32][33] - 经销商选择强调利他共赢,通过精细化服务(如终端营业额提升)构建长期合作关系 [40][42] 品类与竞争策略 - 从游击战转向正面战场,聚焦黑咖啡等核心品类,验证与雀巢等巨头的差异化竞争能力 [27][28] - 识别用户真实需求(如减糖健康),但垂直领域面临人群覆盖有限的挑战 [29] - 线下竞争需匹配场景密度,如卫健委"体重管理年"政策推动健康需求,但需解决消费触点分散问题 [37] 商业理念进化 - 从电商思维转向利他合作,承认社会分工必要性,通过管理协同创造更大效益 [43][44][45] - 规模效应优先策略需谨慎验证,避免盲目扩张导致利润稀释,平衡风险与收益 [23][24][25] - 蛋糕理论强调发展空间共享,但需动态评估市场规模与份额的合理边界 [46][47]
消费者舍得为吃得更健康花钱
消费日报网· 2025-06-13 10:34
消费市场趋势 - 消费市场在政策推动下呈现稳步回升态势,"618"购物节中吃喝产品与数码电脑、美妆护肤成为最受关注的品类 [1] - 42.6%的消费者购买了休闲食品、生鲜、米面杂粮等"吃"的产品,40.2%购入了酒水、牛奶、饮料等"喝"的产品 [1] - 56.6%的消费者将食品用于"情绪调节",50.1%视为"能量补给站",近四成将其作为"健康管理工具" [1] 健康消费升级 - 消费者对吃喝的需求已超越生存需求,转向健康管理主旋律,饮食结构调整成为趋势 [1][2] - 80%的消费者表示会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进行体重管理,政策推动"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 [2] - 健康食品消费形成稳定"消费基本盘",消费者更愿意为健康饮食付费 [2] 行业策略与建议 - 头部电商平台需发挥产品品质、品类丰富度和价格优势,连接健康供给与消费升级 [2] - 专家建议消费者关注产品成分表和营养标签,确保符合健康需求,同时保持饮食结构均衡 [3]
今年的消费,有人能说清楚吗?|创作者征集
虎嗅APP· 2025-06-12 19:10
核心观点 - 2025年消费呈现"精致穷"+"情绪富"的混搭特征 年轻群体既愿意为情绪价值豪掷千金 又精于日常消费的比价策略 [1] - "悦己消费"成为新刚需 2024年中国青年消费中"取悦自我"需求占比达46.28% [1] - 消费行为从功能性转向情感性 表现为"买心情"而非"买物品"的显著趋势 [1] 消费行为变迁 - 年轻人消费逻辑重构 从单纯追求性价比转向为快乐感/治愈感付费 典型如音乐节门票/限量潮玩的高溢价消费 [1][2] - 小额幸福感消费崛起 咖啡/香薰/盲盒等单价低于500元的产品成为情绪载体 [2] - 微度假模式流行 "周五出发周日归来"的短途旅行满足即时放松需求 [2] 消费策略创新 - 平替策略广泛运用 奥莱折扣/临期食品等场景实现消费降级与品质维持的平衡 [1][2] - 比价行为精细化 消费者通过多APP切换实现边际效益最大化 案例显示单次比价耗时可达3小时 [1] 新兴消费场景 - 健康茶饮料等品类爆发 反映对功能性与情绪价值的双重追求 [3] - 消费场景从室内健身向户外迁移 骑行/露营等结合社交属性的活动受追捧 [3] - 科技重塑消费决策 AI推荐与社交种草共同影响购买精准度 [3] 行业活动动态 - 虎嗅发起消费观察视频征集 奖金池规模达千元 优质内容将获得全平台流量扶持 [1][3] - 投稿需聚焦消费进化现象 横版长视频与竖版短视频均可参与 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24日 [3][4]
中美鸡爪贸易大战
投资界· 2025-05-23 11:12
中美贸易战对鸡爪及猪副产品行业的影响 - 中国是全球最大鸡爪进口国和消费国 2024年进口量达45万吨 其中美国占比10% [3][7] - 美国是中国猪副产品主要买家 2024年对华出口11亿美元猪肉 猪副产品占比超80% [7] - 关税战导致美国鸡爪和猪副产品面临超140%关税 进口商被迫转向越南、新加坡等地销售 [6] - 深圳盐田港两周内出现50柜类似情况 部分进口商美国业务占比20%-30% 专营美国进口的则100%断货 [6] 行业供需格局与价格变化 - 全球鸡爪供小于求 美国、巴西、阿根廷、泰国、俄罗斯等国均对华出口 乌兹别克斯坦2023年加入 [11][12] - 美国鸡爪价格区间3000-6000美元/吨 俄罗斯4000美元/吨 泰国5000美元/吨 [12] - 猪副产品价格超过猪肉 美国优质猪蹄达2.7-2.9万元/吨 猪腰1.6万元/吨 猪心1.3万元/吨 [13] - 关税战初期价格涨10% 一周后因巴西、俄罗斯货源补充恢复正常 [14] 美国厂商的困境与替代方案 - 美国鸡爪对华出口利润0.8-1美元/磅 若转内销售价下降90%至0.05-0.1美元/磅 [13][14] - 美国每头猪收益减少8-10美元 年损失达10亿美元 [13] - 中国进口商转向巴西、俄罗斯鸡爪 加拿大、荷兰猪肚替代美国产品 [14] - 阿根廷鸡肉重返中国市场 西班牙猪肚有望对华出口 [15] 产品特性与市场偏好 - 美国鸡爪以大为优 单只重达50克且为熟制品 巴西A级仅40克且为生制品 [17] - 欧美市场鸡爪消费比例极低 美国厂商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12] - 中国烧烤摊偏好美国大凤爪 串烤效果优于巴西小凤爪 [17] - 美国巴西工厂规模化程度高 俄罗斯产品存在贴牌和质量问题 [17] 地缘政治对行业的影响 - 欧盟反补贴调查促使中国进口商转向加拿大猪肉 后因加征关税再次调整 [19] - 欧洲肉类厂商担忧中国反倾销调查 积极参展进博会示好 [19] - 欧洲厂商期待特朗普当选 认为其加税政策将带来市场机会 [20]
从“出口标准”到全球品牌:春雪食品如何让中国鸡肉端上世界餐桌?
新华网· 2025-05-20 16:22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 公司成立于1991年,深耕鸡肉制品行业30年,产品远销日本、欧盟、英国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3] - 坚持"内销与出口同标准同品质"原则,严格执行中国、日本、欧盟、英国等地的食安标准,获得多项国际认证[3] - 2015年推出"爆汁鸡米花"成为爆款产品,定价高于市场15%-20%,成功跳出价格战泥潭[4] - 年产能达13万吨,大部分出口日本、欧洲和韩国市场[7] - 计划在欧洲注册新品牌,摆脱代工模式,建立中国企业自有海外品牌[8] 产品创新与技术优势 - "爆汁鸡米花"通过滚揉机物理注入骨汤汁,实现炸制后保留汁水的独特口感[4] - "生煎鸡胸肉条"运用物理锁水、欧洲控菌技术,保证解冻后鲜嫩可口,配方纯净[5] - 未来将推出"健康化、适老化、功能化"定制产品,包括针对老年人和运动人群的品类[5] - 早在十几年前就摸索并落地"无抗养殖"技术体系,从防疫、环境监测到饲料添加进行系统管理[6] 质量管理与食品安全 - 生产厂区对温度、湿度、空气流动进行严密控制,执行"出口级"食品安全措施[1][3] - 结合HACCP、ISO22000、BRC等国际标准,叠加自有品控体系,建立严格管控措施[7] - 养殖端实施近乎"苛刻"的标准,长期坚持"无抗"技术体系,尽管成本比普通模式高[6] 数字化与渠道创新 - 与京东深度合作,首创"电商专供S级标准",在鸡翅中、鸡胸肉等品类上打造线上爆款[9] - 连续几年"双十一"生鲜销量排名领先,收获大量真实消费者反馈启发研发[9] - 计划利用AI进行评论数据语义分析,指导产品口味和形态迭代[9] 行业影响与未来规划 - 通过高品质产品带动行业向良性竞争发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4][8] - 陆续布局水产品、猪肉、牛肉等领域,基于大客户需求拓展新赛道[8] - 坚持在"健康动物蛋白"主航道深耕,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10] - 投入新型环保养殖场和溯源体系,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10]
中美鸡爪贸易大战,中国赢了
虎嗅· 2025-05-16 22:00
中美关税战对肉类冻品行业的影响 - 中国肉类冻品进出口商因中美关税战面临巨额亏损,一货柜美国鸡爪因加征140%关税导致进退两难 [3] - 深圳盐田港两周内出现不下50柜类似情况的货物,部分被迫转运至越南、新加坡等地销售 [3] - 美国进口货物占部分进口商业务量的20%~30%,部分同行因100%依赖美国进口直接断货 [3] 鸡爪和猪副产品的贸易现状 - 2024年中国进口45万吨冻鸡爪,美国占十分之一,猪副产品占美国对华猪肉出口的80% [4] - 美国鸡爪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出口至中国每磅利润0.8~1美元,若转销美国本土利润下降90% [13] - 中国进口商转向巴西、俄罗斯等国采购,鸡爪和猪副产品价格短暂上涨10%后恢复正常 [16] 替代市场的兴起 - 阿根廷鸡肉和猪副产品将重返中国市场,西班牙猪肚有望对华出口 [17] - 加拿大、荷兰猪肚替代美国产品,部分连锁火锅品牌已调整原料来源 [16] - 欧洲肉类厂商因政治风险规避美国产品,部分厂商通过进博会示好中国市场 [24] 美国厂商的困境 - 美国肉类厂商因对华出口受阻,部分工厂倒闭,副产品被迫低价转售为宠物食品 [8] - 美国每头猪的收益因对华出口减少下降8~10美元,年损失达10亿美元 [13] - 美国厂商屠宰量减少,饲料需求下降,产业链多方利益受损 [14][15] 鸡爪的全球供需与价格 - 全球鸡爪供小于求,俄罗斯鸡爪售价4000美元/吨,泰国5000美元/吨,美国3000~6000美元/吨 [11] - 中国鸡爪消费量全球最大,餐饮出海带动欧美市场少量需求增长 [11] - 美国大凤爪单只重50克,感官效果优于巴西产品,烧烤摊可能面临替代品不足的问题 [19] 猪副产品的市场表现 - 猪副产品价格超过猪肉,优质猪蹄售价2.7~2.9万人民币/吨,猪腰1.6万人民币/吨 [12] - 美国猪耳、猪口条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替代市场有限 [12] - 猪副产品滞销导致美国五花肉成本上升,可能从5美元/公斤涨至7美元/公斤 [13] 行业应对策略 - 进口商通过"倒推"定价将关税成本转嫁给美国厂商,中国进口商未承担额外关税 [7][8] - 美国厂商尝试转战中美洲市场,但鸡爪等产品仍难找到替代客户 [9][12] - 欧洲厂商因特朗普当选预期加税而积极布局中国市场 [24]
泰森食品质量好吗?泰森食品品质筑基引领行业新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5-09 16:27
质量管控 - 公司严格遵循国际食品安全标准,从源头控制到生产加工都追求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3] - 公司与全球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原料的新鲜、安全与健康 [3] - 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流程保障产品口感和品质 [3] 产品创新 - 针对不同消费者需求推出多种口味产品,如鲜嫩多汁的鸡胸肉、口感醇厚的牛排 [3] - 产品在营养搭配和口感体验上达到新高度,满足消费者味蕾需求 [3] 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公司将环保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引进先进环保技术和设备优化生产流程 [4] - 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注重资源循环利用并减少废弃物产生 [4] - 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贯穿绿色产业链 [4] - 与供应商合作推动环保生产方式,共同构建绿色产业链 [4] - 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4] 未来展望 - 公司坚守品质为先、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 [4] - 致力于提供更卓越的产品品质、更丰富多元的消费体验 [4] - 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引领行业新趋势,为消费者创造美好、健康、可持续的生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