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压输电线路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电网郑玉平:四十载匠心守卫电网安全
新华社· 2025-06-19 08:38
电力行业技术突破 - 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外送工程陇东至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入运行,采用国家电网首席科学家郑玉平研发的特高压换流变压器主动保护系统[1] - 郑玉平团队提出超高压线路接地故障高灵敏纵联方向保护方法,攻克串补线路保护及同塔双回线路保护关键技术,研制出超高压输电线路成套保护装置,创造产值超50亿元[2] - 团队主持研制大容量变压器、发电机组、并联电抗器等系列保护装置,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生产的跨越,大容量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市场占有率超60%,远销20多个国家[3] 特高压技术发展 - 2008年郑玉平研发的保护装置应用于中国第一条特高压线路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这是世界首条商业化运行的1000千伏输电线路[4] - 团队创立适应复杂电网故障暂态特性演化的差动保护技术体系,突破输电线路、大容量变压器、发电机、母线等成套保护装置关键技术[4] - 技术成果应用于首个特高压输电工程、闽粤联网、海上风电工程等重大工程,提升故障识别能力、缩短动作时间、提高动作可靠性[5] 新能源电力系统创新 - 郑玉平提出时域等效模型法的继电保护新原理,构建不依赖电源特性的继电保护技术体系,装置已在海上风电送出、低频输电、大型新能源基地等场景应用[7] - 团队提出多学科融合的"主动保护"创新思路,力求在故障发生前完成故障辨识并采取多级告警和动作措施,解决变压器防爆燃世界难题[7]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快导致电网故障特征深刻变化,现有继电保护面临"不适应"难题,需及时更新换代以避免危及电网安全[7]
新型电力系统专家访谈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 新型电力系统行业,涵盖新能源(光伏、风电)、电网、特高压输电、数据中心、虚拟电厂等细分领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新能源装机与市场情况 - **2025年装机预期**:预计新增风光装机约300GW,其中光伏约200GW,风电约80 - 90GW,虽较2024年的370GW有所下降,但机制电量比例约一半,工商业用电量上涨一厘钱,价差可维持3 - 4分,投资预期稳定[1][3][6] - **明后年不确定性**:2026年后集中式电量规模缩小,非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升空间小,若提高到30%,每年支撑70 - 80GW装机,建设电量规模可能缩水一半以上,投资预期风险增大[1][4] - **收益率变化**:新增新能源项目电价下调3 - 5分,内部收益率下降1.5 - 2个百分点,三北地区平均收益率约6.5%,中东部地区可能回归到7% - 8%左右水平[1][5] - **光伏装机进展**:1 - 4月光伏装机约100GW,预计5月底达140GW,下半年新增装机量可能减少,分布式光伏新增量或更少,基地配套项目继续建设[1][7] - **新能源入市比例**:2024年为50%,2025年达100%,根据136和531文件,无论存量还是增量项目都需全部入市,有最低保障价格,2030年全面市场化[1][10] 电力市场与电价情况 - **136号文影响**:主要目的是新老划断,老项目投资预期基本稳定,2025年新项目投资预期相对明确,机制电量比例约一半,投资预期基本稳定[3] - **机制电价设置**:蒙东等三北地区市场化程度高,搞机制电价概率低;中东部如山东、湖北等地集中设置了机制电价[11][12] - **存量项目保障电价**:短时间内至少未来2 - 3年不会频繁调整,但机制电量比例可能根据市场化程度及全社会承受能力调整[13] - **基准电量规模比例**:未来几年电力市场化改革趋势是逐步降低现有项目基准电量规模比例,2030年可能降至50%甚至更低,近期一两年内不变,2026年底或2027年可能对特定项目出台新政策[13] 光伏和风电利用小时数 - **短期变化**:2025年1 - 5月,光伏利用率下降至93%,同比下降近3个百分点;风电利用率为92%,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今年光伏产业利用率可能进一步降至90%[14] - **长期趋势**:“十五”期间,全国光伏系统利用率预计降至80% - 85%,中东部维持在92% - 93%;风电竞争相对稳定,中东部利用小时数略有下降但总体平稳[15] 电网投资与建设情况 - **电网投资额**:2025年预计创新高,年初预算提升8%,基建投资超6600亿,增幅约10%,十四五期间整体供需趋于缓和,投资增长趋势将趋于稳定[1][18] - **配网投资**:中期上调资金大概率投向配电网,主要方向为提升极端天气下可靠性、改善薄弱区域、更新老旧设备,还会进行局部改造提升自动化率和智能化水平[19][27] - **特高压建设**:2024年原计划建设三交五直,实际完成两交三直;2025年计划建设五交六直共十一条,部分项目存在不确定性;十四五期间发展乐观,但面临收益率、消纳能力、技术利用率、环评批复等挑战[21][22][24] 其他行业情况 - **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建设增加电力需求,政策推动算力与绿电协同发展,目前数据中心主要通过电网进行绿电交易[29][30] - **虚拟电厂**:国内起源于2022年缺电时期,多为复合型,负荷聚合商业模式尚不清晰,补偿机制和参与调峰市场是盈利途径,未来需连接更多分布式能源,解决商业模式问题[3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夏季用电缺口**:2025年夏季用电缺口预计缓解,新增6000万千瓦,总体供需平衡较好,中东部或川渝地区可能有短期缺口[2][32] - **前四个月抢装情况**:2025年前四个月光伏抢装强劲,风电相对一般,原因是光伏工期短,分布式光伏在3 - 5月猛增,占比达60%[17] - **AI技术应用**:电网公司正在制定AI技术应用顶层设计方案,包括运维、调度运行、输配电自动化等领域[28][29] - **绿电直联和源网荷储模式**:数据中心直接采用绿电直连存在供电稳定性挑战和成本较高问题,目前主要通过电网进行绿电交易[30]
美能源高管:美国输电基建滞后将拖累AI竞赛
快讯· 2025-06-07 02:32
美能源高管:美国输电基建滞后将拖累AI竞赛 金十数据6月7日讯,乌裔美国企业家、能源开发商Invenergy首席执行官Michael Polsky发出警告称, 如果美国不 紧急对陈旧的输电基础设施进行现代化改造,就有可能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落后。他的公司正准备动工建设一 条800英里长的高压输电线路,该线路旨在将5吉瓦电力(相当于五座核反应堆的发电量)从堪萨斯州输送到美国 东部(如图),连接多个区域电网,为数据中心和陆上制造业供电。他表示,特朗普曾发布行政命令,表明美国 面临能源紧急状况,我确实认为这是紧急情况,因为建设相关设施非常困难。他还补充说:"我们没有几十年的时 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有几年时间。" 查看一下美国输电线路图就会清楚一件事: 这将需要大量的铜。看好 铜价的人深知这一点…… 他认为,能源基础设施开发商需要得到与马斯克的太空项目同等程度的联邦支持,强调 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类似于国家高速公路系统的国家输电管理机构来建设高压输电线路。 ...
工匠精神助力强国建设 ——中央企业产业工人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经济日报· 2025-06-06 06:03
航天科技领域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公司一线工人何小虎团队解决75项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难题并申请25项技术专利 实现非精密环境中微米级精度控制 [1] - 液体火箭发动机生产制造要求微米级精度标定 对技能工人提出更高技术要求 [1] 石油能源行业 - 大庆油田采油班长刘丽32年积累形成设备故障快速诊断能力 包括工具规格识别/井下状况电流判断/机械故障声音辨别等专项技能 [1] 电力电网技术 - 国家电网山东公司李敏团队完成无人机巡检技术三级跃升 从手动操控1 0发展到机巢协同3 0 实现特高压线路巡视智能化转型 [2] - 团队累计完成120余次带电检修任务 总作业时长超500小时 2013年起推动无人机在特高压运检领域应用 [2] 重型装备制造 - 中国一重刘伯鸣团队攻克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等数十项"卡脖子"技术 在15000吨水压机上独创53种锻造方法 [2] 轨道交通产业 - 中车长客姚智慧团队严格执行"一口清"装配工艺标准 通过工艺复述/多重核验确保高铁装配零差错 [3] - 团队15年参与中国高铁技术从追赶到领跑进程 保障接线质量与功能完整性 [3]
风范股份年内揽4.79亿特高压订单 发力创新五年研发费2.54亿
长江商报· 2025-06-05 07:16
国家电网订单 - 公司成为国家电网2025年第十五批采购(特高压项目第二次材料招标采购)包9、包39、包55的中标人,中标金额约2.28亿元,占2024年营收的7.08% [1][3] - 2025年已累计中标国家电网特高压项目4.79亿元(含3月11日2.51亿元项目),占2024年营收的14.84% [2][4] - 中标项目预计对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影响业务独立性 [2][4]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逐年增长,分别为1549.2万元、2443万元、3151.5万元、7101.3万元、1.12亿元,五年累计超2.54亿元 [2][7] - 子公司晶樱光电拥有近百项授权专利,公司未来将围绕新工艺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 [7] 业务布局与战略转型 - 形成"输电+光伏"双主业格局:2023年斥资9.6亿元收购晶樱光电60%股权,并成立子公司布局太阳能、储能赛道 [6] - 2024年海外业务拓展显著,签署3个海外EPC合同、4个间接出口铁塔项目及6个直接出口铁塔项目 [5]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34.24亿元(同比+25%),净利润6876万元(同比+113.22%),主要受晶樱光电并表推动 [7] - 2024年营收32.27亿元(同比-5.76%),净利润9128.86万元(同比+32.77%),光伏业务收入下滑但获业绩补偿款 [7]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58亿元,同比激增7152.68% [7] 行业背景 - 电力基础设施成为国家能源战略核心,"双碳"目标推动电网升级及新能源配套建设,输变电铁塔需求稳健增长 [4]
“陇电入鲁”工程正式投运 年输送电量达360亿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8 16:04
工程概况 - 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外送工程——陇东到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竣工投产 [1] - 工程从甘肃出发途经陕西、山西、河北最终到达山东输电线路全长915公里 [3] - 新建甘肃庆阳、山东东平两座换流站输送容量800万千瓦 [3] - 每年可从甘肃省向山东省输送风电、光伏、火电及储能电量360亿度 [1] - 总电量中绿电占到了一半 [3] 输电能力 - 每年输送的风电、光伏、火电及储能总电量超过360亿千瓦时可满足超100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3] - 绿电占比达到50%即180亿千瓦时 [3] 战略意义 - 工程将有力支撑"风光火储"能源大基地综合开发实现能源资源跨区域优化配置 [5] - 缓解华北地区能源短缺与西部资源富集的矛盾 [5] - 国家正积极推进一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及其外送特高压工程项目建设 [5] 行业现状 - 国家电网已建成投运39项特高压工程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特高压输电网络 [7] 生态保护措施 - 工程穿越陕甘两省的子午岭林区需修建线路铁塔50基其中5基位于险峻无路可达区域 [9] - 施工团队搭建了2条总长2.07公里的货运索道试点使用可拆卸式旋挖钻机 [11] - 在5基铁塔施工区域将补栽树木32公顷播种草籽40公顷 [15] - 选择糜子和苜蓿按1:1.2比例播撒以优化植被恢复效果 [13]
中银国际:电网升级改造拉动需求 产业链有望受益
智通财经网· 2025-05-08 15:31
电力系统升级需求 - 全球电力系统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电侧均面临新变化 新能源发电比例提升导致消纳压力凸显 老旧电网需改造适应增长需求 以AI、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推动电力需求加大 [1] - 各国加大电力投资应对升级扩容需求 电力设备产业链将直接受益 [1] 主电网建设趋势 - 特高压建设需求增长 截至2024年12月中国已投运41条特高压线路(20条交流+21条直流) "十四五"期间开工"三交九直"线路 "十五五"预计新增20条以上 [2] - 直流特高压在远距离传输占优 柔性直流技术因无换相失败问题在大规模新能源外送中具优势 IGBT成本下降将推动其渗透率提升 2021-2025年国内特高压投资规模预计达3800亿元 [2] 配电网改造机遇 - 国内提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 欧盟计划5840亿欧元电网现代化投资 美国老旧电网需改造 全球变压器需求提升 [3] - 中国变压器产量占全球35% 海外因取向硅钢产能限制出现紧缺 价格已上涨 中国企业竞争力强将受益于海外需求增长 [3] 产业链投资方向 - 主电网环节关注特高压高景气标的 柔性直流技术相关企业将受益 [4] - 配电网环节聚焦具备出海能力的变压器企业 推荐华明装备、海兴电力 建议关注中国西电、国电南瑞等标的 [4]
电力设备系列报告之一:电网升级改造拉动需求,产业链有望受益
中银国际· 2025-05-08 15: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及算力等新型用电场景涌现,对电网扩容升级提出更高要求,电力设备有望直接受益 [1] - 主电网方面,电力跨区域传输和新能源发电外送需求推动特高压建设,柔性直流技术有望提升渗透率 [1] - 配电网方面,国内配网改造提速,海外推出电网改造计划,变压器需求提升,产业链有望受益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型场景不断涌现,电网扩容升级需求提升 - 发电侧发电量和新能源装机比例提升,对电网快速响应提出要求,新能源发电消纳对电网建设和升级提出要求 [16][23][25] - 电网侧主电网投资增长,特高压建设是重点,配电网改造市场空间广阔,海外市场也加大电网投资 [26][30][32] - 用户侧中国和全球用电量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发展带动充电需求提升,数据中心等新型场景推动电力需求高速增长 [33][35][41] 主电网:特高压建设提速,产业链有望受益 - 特高压在电力输送方面优势明显,新能源发电外送需特高压支撑,政策大力支持,2025年将有多条线路开工 [44][49][50] - 直流特高压占比有望提升,柔性直流技术更适合高比例新能源外送,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55][62] - 特高压投资规模逐年提升,产业链较长,布局相关产品的企业有望直接受益 [66][69][79] 配电网:配网改造势在必行,变压器需求有望提升 - 变压器是电力系统重要设备,按不同标准可分类,取向硅钢是核心材料,市场竞争格局较好 [83][84][88] - 需求端全球变压器市场空间广阔,配网改造需求提升,配电变压器有望受益,海外电网投资增长拉动变压器需求 [90][91][93] - 供给端海外变压器供应紧缺,中国变压器份额占比较高,出口额保持增长,相关企业有望受益 [98][100][104] 投资建议 - 关注受益于特高压高景气的主网环节相关标的,以及具备出海逻辑的变压器环节,推荐华明装备、海兴电力,建议关注中国西电、国电南瑞等公司 [3][113]
匠心耀中原 汗水映华章 在“四高四争先”中书写新时代劳动者的新荣光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河南省获奖者群像扫描
河南日报· 2025-05-01 07:31
电力行业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部五级职员陶留海26年累计开展带电作业560次,带领团队填补特高压带电作业领域多项技术空白 [2] - 陶留海团队在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关键技术参数、个人安全防护、作业方法、工器具等方面开展创新攻关 [2] 煤炭行业 -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八煤矿地测科科长刘青19年完成创新成果1200余项,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精准测量 [2] 邮政行业 -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商丘市分公司邮政投递员乔金涛25年投递报刊超1000万份、信件100余万封,揽收和投递包裹366万件 [3] - 乔金涛创造"钟表盘式"包裹细分法提高分投准确率和投递时限 [3] 农业技术 - 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银庆34年推广小麦、花生、玉米等新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近2000万亩 [3] - 胡银庆主持引进集成小麦绿色高质高效、夏玉米水肥一体化等重大农业技术8项,推广面积5000余万亩 [3] 钢铁制造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电炉班大班长杨金安41年记满76本炼钢笔记累计超42万字,冶炼过中国航天钢、中国航母钢等特种钢 [4] - 杨金安带领团队3天内两创国内行业纪录 [4] 机械制造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制造事业部加工中心操作工赵进良设计铣具、夹具200余套,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 [4] - 平顶山平煤机煤矿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电焊工刘亚磊从业10余年完成37个技术创新攻关项目 [5] 新材料研发 - 巩义市泛锐熠辉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潘广镇带领团队取得发明专利60余项,研发新型轻量化5G基站、高安全性机柜等高端复合材料 [6] -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王帅团队打破国外高精度超硬材料磨具加工技术壁垒,研发产品使国外同款砂轮单价降低600元 [8] 汽车零部件 - 河南淮海精诚工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副主任常威参与30余项科研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7] 石油化工 - 中石化(河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炼油二部重整装置班长郭建波35年解决68项技术难题,获得8项实用新型专利 [7]
新华财经|电力“外援”入网助保供
新华社· 2025-04-29 19:30
文章核心观点 跨区域电力资源配置在能源供应保障和绿色转型中作用日益重要 多地通过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开展跨省跨区电力交易等引入外部清洁电力 同时面临局部电网安全风险 各地采取措施保障电网安全稳定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推进 中长期交易作用凸显 多地通过交易扩大外购电规模保障电力供应 [1][2][4] 跨区域电力资源配置建设情况 - 2024年底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运 甘孜清洁电能直送成渝 年输送电量最大达350亿千瓦时 [1] - 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预计2026年12月建成送电 将推动形成特高压交流网架结构 提升川渝电网可靠性 [1] - 甘肃巴丹吉林沙漠基地送电四川、南疆送电川渝等输电通道工程预计年内核准开工 为四川电力保供和电网结构优化提供支撑 [1] - 上海外电受入能力实现跨越 国网上海电力正推进蒙电入沪、深远海风电等电源项目及配套工程规划建设 [2] 电网安全保障措施 - 国网四川电力实施攀西电网优化工程 优化区域电网结构 [2] - 国网上海电力构建输电数字化监控中心 实时监控输电线路运行状况 开展创新应用提升巡检和隐患处理效率 [2] 电力中长期交易情况 - 国网上海电力利用跨区迂回送电通道开展年度中长期交易 扩大外购电入沪规模 上海与多地建立电力输送合作 2025年累计成交省间中长期交易电量超185亿千瓦时 较2024年全年增长约20% [4] 迎峰度夏电力保供情况 - 天津通过新疆送天津多月省间外送电量交易 新增供电保障5732万千瓦时 还将从甘肃、山西等地引入电力资源 迎峰度夏期间“外电入津”累计交易电量达16.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达328%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