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计算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21对话|林金朝:“物联网+AI”将在“一感两网”率先商业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3 14:48
AI与物联网的关系演变 - AI与物联网从单向赋能转向双向赋能,二者正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演化发展 [2] - 转变的核心驱动力包括技术突破、应用带动和政策引领 [3][4] 双向赋能的核心驱动力 - 技术突破提供支撑:嵌入感知终端的芯片算力已达TFLOPS水平,5G网络低时延、大连接、高带宽性能以及边缘计算算法为技术融合提供支持 [3] - 应用带动作用显著:物联网涉及的千行百业智能化发展,包括现代产业体系、治理体系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构成技术融通的驱动 [3] - 政策引领至关重要:世界各国对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进行战略部署,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要求为海量数据安全应用提供保障 [4] 近期的商业化机遇领域 - 智能传感器(“一感”)是基础,需要针对AI与物联网融合需求开发更多智能传感器件和感知设备 [5] - 高性能、可嵌入智能体的计算芯片是形成满足各行业需求的智能体解决方案的关键产业 [5] - 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两网”)应用需求大且已有较多积累,是相对容易落地并能形成商业回报的领域 [5][6] - 制造业是AI与物联网融合的良好载体,现代农业对于物联网与智能化技术的需求也非常迫切 [6] 区域产业发展建议 - 区域发展需重视战略目标,准确制定如打造国家级或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目标,并做好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顶层规划 [7] - 需梳理政策体系,并广泛吸引多学科交叉人才和创新资源,打造创新与人才资源的聚集地 [7] - 应以技术为支撑、以应用求突破,开发开放更多适合AIoT应用的场景,推动技术落地并形成可推广的模式与方案 [7]
通富微电20251028
2025-10-28 23:31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通富微电,属于半导体封装测试行业[1] * 行业内的主要对比公司包括长电科技和华天科技[2][5] 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2016亿元,同比增长17.77%[2][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8.60亿元,同比增长55.74%[3]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7.78亿元,同比增长43.69%[2][3] * 基本每股收益0.567元,同比增长55.56%[2][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4.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7.63%[2][3]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70.78亿元,归母净利润4.48亿元,均创同期历史新高[3]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5.26%,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16.18%[5] 经营效率与产能 * 本部和合资企业业务产能利用率在2025年前三季度逐季走高,至第三季度均达到90%左右[2][6] * 第四季度本部产能利用率预计维持在90%左右并略有增长,合资企业预计在90-92%之间[6][8] * 公司全年营收有望超过年初设定的265亿元目标[2][6] 资本开支与未来贡献 * 2025年前三季度固定资产开销达45亿元,全年目标为60亿元[2][7] * 大部分资本开支预计将在2026年逐渐产生营收贡献[2][7] * 吉林冰城厂区的邦定生产线预计从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逐步贡献营收,ESD生产线量产可能要到2026年或2027年上半年[14] 业务结构与发展趋势 * 高性能计算业务占总营收约60-70%[4][10] * 消费电子占比约10%,汽车电子约5%,存储器和显示驱动芯片各占5%左右[4][10] * AI及相关存算需求强劲,国产替代逻辑下电器芯片、信号链芯片和车载芯片需求旺盛[4][10] * 公司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布局新型器件,以解决AI数据中心等高能耗场景的能耗问题[16] * 大尺寸FPGA和CPU等先进封装技术处于研发阶段,旨在满足下一代数据中心和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15] 同业对比 * 营收增速:通富微电17.77%,优于长电科技的14.78%,与华天科技的17.55%基本持平[2][5] * 归母净利润增速:通富微电增长55.74%,显著高于长电科技的下降11.39%,与华天科技的增长51.98%接近[2][5] * 毛利率:通富微电15.26%,领先于长电科技的13.74%和华天科技的12.34%[5] 投资收益与资产减值 * 第三季度投资收益1.16亿元,其中8400万元来自合并厦门通富带来的收益[9] * 第三季度资产减值1700万元,低于第二季度的4800万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回款冲减坏账准备[2][9] 成本与费用管控 * 公司通过技术降本和管理降本应对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整体价格维持稳定[12][13] * 公司内部强调精细化管理和提高效率,带来了费用端的改善[11]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公司实际控制权已转移至央企华润,但创始人石明达和董事长石磊仍保持控制权[4][18] * 大股东将继续通过产业上下游投资等方式支持公司发展[4][19] * 2025年第三季度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增加近30亿元,主要与设备采购交付的时间差有关[18]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每年的资本开支都会保持一定力度,取决于行业需求和市场状况[14] * 公司致力于长期稳健发展,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17][19]
Counterpoint:台积电(TSM.US)在AI和高端制程的主导地位进一步扩大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09:43
"展望未来,三星先进节点的前景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2纳米芯片的成功,"Counterpoint表示,"除了 其内部的三星Exynos产品线外,未来几年与特斯拉的合作成果将是决定三星能否在先进制程节点吸引更 多客户并获得额外订单的关键因素。" Counterpoint指出,三星和英特尔等代工竞争对手在市场份额上仍大幅落后于台积电,但它们正在取得 一些进展。 "在商业化时间表方面,英特尔预计其代工客户的晶圆承诺将在2026年开始量产,主要客户预计在2026 年至2027年间放量,"Counterpoint指出,"英特尔也调整了其代工战略,转变为以客户承诺为导向,而 非建设投机性产能。这种转变确保了产能扩张与已确认的需求直接挂钩。" Counterpoint还表示,三星的先进制程利用率和晶圆消耗量在2025年第二季度有所增加,并预计这一趋 势将在今年剩余时间持续。这部分归因于基于2纳米技术的智能手机芯片。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台积电(TSM.US)进一步扩大了其在半导体代工领域的 主导地位,其近期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业绩便是明证,营收达331亿美元。 Counterpo ...
台积电惊人财报:暗藏玄机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10-17 09:12
公司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收达到331亿美元,同比增长40.8%,环比增长10.1% [3]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51亿美元,同比增长50.2%,环比增长18% [3] - 以12英寸晶圆当量计算,季度产量首次突破400万片,达到408.5万片良品晶圆 [5] - 每片晶圆的收入为8102美元,相比2022年9月增长59.2% [5] 各制程技术收入贡献 - 5纳米制程芯片收入为122.5亿美元,同比增长62.8%,占总收入的37% [7] - 3纳米制程芯片收入为76.1亿美元,同比增长61.9%,占总收入的23% [7] - 7纳米制程芯片收入为46.3亿美元,同比增长16% [7] - 10纳米及更成熟制程的收入为86.1亿美元,同比增长18.1% [5] 人工智能业务与高性能计算 - 人工智能相关业务的销售额已超出公司预期 [1] - 人工智能推理和训练芯片贡献了公司总营收的6% [7] - 高性能计算类别销售额达到188.7亿美元,同比增长57.4%,环比增长4.6% [9] - 人工智能推理和训练芯片占高性能计算部门销售额的53.9%,达到101.6亿美元,同比增长2.7倍 [9] - 公司预测2024年至2029年间,由人工智能加速器驱动的收入将以约4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9]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当前人工智能需求比三个月前的预期更为强劲 [9] 全球产能扩张计划 - 正加速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产能扩张,并准备加速布建2纳米或更先进制程 [15] - 准备在亚利桑那州找寻第二块大型土地以支持扩产,目标发展为独立的超大晶圆厂聚落 [15] - 日本熊本第一座晶圆厂已于2024年底开始量产,第二座晶圆厂的建设已启动 [15] - 德国德累斯顿的晶圆厂建设已启动,并正按计划顺利推进 [15] - 正在新竹和高雄科学园区进行2纳米晶圆厂建设,未来几年将继续在台湾投资领先制程和先进封装 [15] 先进制程技术路线图 - 2纳米制程将按计划在第四季度量产,预计2026年将实现更快的产能成长 [15] - 计划推出N2P作为2纳米制程的延伸,以进一步提升性能和功耗效益,计划在2027年下半年量产 [16] - A16制程采用背面供电技术,更适合特定高性能计算产品,计划在2027年下半年量产 [16] 美国先进封装策略 - 正与一家大型专业外包封测厂伙伴合作,该伙伴已在亚利桑那州动工 [18][19] - 采用自建与委外双轨策略扩张美国先进封装产能,目标为支援关键客户在地化需求并加速出货 [18][19] - 合作伙伴的先进封装厂投资规模达70亿美元,首座厂房预计2027年中完工、2028年初量产 [19]
摩根士丹利将台积电台股目标价上调至1588新台币
钛媒体APP· 2025-10-02 09:13
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台积电在高性能计算芯片的需求激增中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潜力。公司在技术 创新与产能保障方面的优势,有望为其持续赢得市场份额并巩固行业领导地位。你是否想了解更多关于 台积电未来的投资机会? 订阅巴伦创始菁英会员,阅读全文。 台积电(TSMC,股票代码:TSM)在美国时间2025年10月1日的交易中表现强劲,股价显著上扬。该 公司股价报收于288.470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3.29%。成交量达到1460万股,反映出市场活跃度较 高,显示出其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龙头地位与市场影响力。 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将台积电的目标价上调至1588新台币,主要基于AI半导体需求持续增长及其在先 进制程的技术优势。市场普遍认为,此次评级上调将进一步提振投资者信心,尤其是在全球AI基础设 施投资热潮的背景下。 ...
投资者提问:尊敬的董秘,您好。公司作为国内封测行业的领军企业,与AMD建立...
新浪财经· 2025-09-29 09:08
行业趋势与驱动力 - AI和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是半导体行业关键驱动力 需求持续增长[1] - 半导体行业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公司对行业发展趋势充满信心[1] 客户合作与拓展 - 公司与AMD建立长期稳定战略伙伴关系 AMD在AI高性能计算芯片领域有较强优势[1] - 公司积极拓展其他高端客户 围绕半导体行业发展方向推进客户结构优化[1] 产能与业绩展望 - 公司产能利用率将随市场供需情况及客户结构变化而相应调整[1] - AI驱动的高性能计算芯片封测订单需求增长 但未提供2025年下半年具体业绩贡献预测[1]
半导体分析手册系列之一:AI驱动下的晶圆代工新纪元:2025投产股份格局、技术突破与中国力量
东兴证券· 2025-08-28 16:18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核心观点 - AI产业兴起推动高端消费电子及算力需求,晶圆代工行业受AI、汽车电子等需求驱动,先进制程及特色工艺未来几年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5][114] -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在2025年至2030年间预计以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2030年总额将超过1万亿美元,服务器、数据中心与存储领域受益于AI发展,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2030年达到3610亿美元 [4][39] - 全球晶圆代工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台积电作为行业龙头占据60%市场份额,中芯国际2025Q1市场份额提升至6%位列全球第三 [4][47][49] - 成熟制程到2027年中国大陆将以47%产能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先进制程中国台湾仍以54%份额主导 [43][44] - 晶圆代工2.0市场2025Q1营收达7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3%,其中传统晶圆代工市场同比增长26% [24][26] 行业发展现状 - 全球半导体晶圆厂产能持续增长,从2024年3150万片/月(8英寸当量)增长至2025年3370万片/月,增长率分别为6%和7% [4][37] - 2025年中国大陆晶圆月产能预计同比增长14%至1010万片,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中国台湾以580万片(同比增长4%)位居第二 [37] - 2025年全球晶圆月需求量预计达11.2百万片,2030年增至15.1百万片,需求增长集中在成熟逻辑(5.8至7.5百万片)和先进逻辑(2.0至3.2百万片) [39] 技术发展趋势 - 先进制程向3nm/2nm演进,台积电3nm已量产,2nm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采用GAAFET架构,相比N3E工艺性能提升10%-15%,功耗降低25%-30% [5][101][110] - 封装与制程技术协同发展,CoWoS等先进封装技术成为AI/HPC芯片关键推动因素 [112] - 随着制程节点演进,设备投资额大幅上升,2nm每5万片晶圆产能所需设备投资额接近280亿美元 [22][23] 中国大陆主要企业 - 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577.96亿元,同比增长27%,晶圆代工业务收入532.46亿元,同比增长30% [52] - 华虹半导体是特色工艺平台覆盖最全面的晶圆代工企业,2024年营收143.88亿元,拥有嵌入式/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等多平台技术 [18][58] - 晶合集成2022年在液晶面板驱动芯片代工领域全球市占第一,2024年营收92.49亿元,同比增长27.69% [5][65] - 芯联集成聚焦功率器件、MEMS、BCD、MCU四类技术平台,2024年营收65.09亿元,AI领域成为新增长点 [5][71][72] 资本开支情况 - 中芯国际2024年资本开支73.3亿美元,主要用于12英寸工厂扩产及先进制程研发 [77][78] - 华虹公司2024年资本开支197.82亿元,同比增212.7%,主投Fab9新产线 [77][78] - 晶合集成2024年资本开支132.23亿元,同比增78.4%,扩产55/40nm CIS产能 [77][78] - 建造一座晶圆厂成本约100亿美元起,加上50亿美元机械设备成本,全球至2025年将新建41家晶圆厂,需超5万亿美元资金投入 [77][79]
毫微上涨5.09%,报4.75美元/股,总市值1.10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2 23:28
股价表现 - 8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5.09%至4.75美元/股 成交额73.11万美元 总市值1.10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828.34万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66.52% [1] - 归母净利润-705.45万元人民币 但同比增长87.67% [1] 公司架构与定位 - 注册于开曼群岛 主要通过境内实体浙江毫微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1] - 致力于为元宇宙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专注于高吞吐内存芯片与高性能计算芯片开发 [1]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2019年验证HBM2D内存技术 开发独有存算一体FPU芯片架构 [1] - 2020年基于FPU架构量产布谷鸟1.0专用计算芯片 [1] - 产品持续迭代 从专用市场向通用市场拓展 [1] 应用领域与战略方向 - 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 超级计算 人工智能及元宇宙场景赋能 [1] - 为分布式计算 核心网络 视频编解码等领域提供高带宽专用处理器芯片 [1] - 战略目标为构建元宇宙生态 支撑未来智能数字社会算力需求 [1]
毫微上涨2.67%,报4.62美元/股,总市值1.0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1 22:43
股价表现 - 8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67%至4.62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56.44万美元 总市值1.07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828.34万人民币 同比减少66.52% [1] - 同期归母净利润-705.45万人民币 但同比增长87.67% [1] 公司架构与定位 - 注册于开曼群岛 主要运营实体为浙江毫微科技有限公司 [1] - 公司致力于为元宇宙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1] 技术研发与产品 - 开发高吞吐内存芯片和高性能计算芯片 [1] - 2019年验证HBM2D内存技术 开发存算一体FPU芯片架构 [1] - 2020年量产布谷鸟1.0专用计算芯片 [1] - 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超级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 [1] 战略方向 - 从专用市场向通用市场拓展技术迭代 [1] - 为元宇宙下分布式计算、核心网络、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芯片解决方案 [1] - 致力于构建元宇宙生态 [1]
毫微上涨2.8%,报4.41美元/股,总市值1.0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1 00:4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8%至4.41美元/股,成交额53.34万美元,总市值1.02亿美元 [1]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收入总额828.34万人民币,同比减少66.52% [1] - 归母净利润-705.45万人民币,同比改善87.67% [1] - 2025财年中报基本每股收益-0.43人民币 [2] 公司背景与业务定位 - 公司为开曼群岛注册的境外控股母公司,主要通过浙江毫微科技有限公司运营 [2] - 致力于为元宇宙提供基础设施支持,开发高吞吐内存芯片、高性能计算芯片及分布式计算解决方案 [2] - 产品应用于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人工智能及元宇宙场景赋能 [2] 技术发展与产品演进 - 2019年验证HBM2D内存技术并开发存算一体FPU芯片架构 [2] - 2020年基于FPU架构量产布谷鸟1.0专用计算芯片 [2] - 产品持续从专用市场向通用市场拓展,为智能数字社会提供算力支持 [2] - 专注于为分布式计算、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及视频编解码等领域提供高带宽高性能处理器芯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