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通8295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车展速递丨零跑B01第10000辆交付 零跑B10下月将亮相慕尼黑车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9 17:55
产品交付与发布 - 第10000辆零跑B01正式交付 同时发布全球车型零跑B10全新摩根粉配色 [1] - 零跑B10上市4个多月创下交付破5万辆记录 首批车辆已启程欧洲并将登陆9月慕尼黑车展 [1] 产品配置与定价 - 零跑B10推出5款车型 提供510km和600km两种CLTC续航版本 官方指导价区间为9.98万至12.98万元 [3] - 搭载高通8295芯片及LeapmotorOS4.0Plus交互系统 集成DeepSeek和通义千问两大AI语音大模型 [3] 销售业绩表现 - 连续5个月蝉联新势力品牌国内销量第一 2025年7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辆 [3] - 2025年1-7月累计出口销量达24980辆 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出口销量榜首 [3] - 截至8月21日累计交付量超90万辆 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转正 成为国内第二家达成半年度盈利的新势力企业 [3]
何小鹏开启算力角逐:从“造车”到“造脑”的AI汽车突围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4 10:28
小鹏汽车图灵芯片技术突破 - 小鹏G7成为首款搭载自研图灵芯片的车型,Max版配双英伟达Orin-X芯片(500Tops算力),Ultra版配三颗图灵芯片[1] - 单颗图灵芯片有效算力相当于三颗英伟达Orin X或两颗特斯拉FSD芯片,且通过编译优化未来可能提升至"1颗顶4颗"[1] - G7全车有效算力超2200Tops,达行业算力的3-28倍,支持L3级智能驾驶和本地部署VLA大模型[1] - 图灵芯片研发历时5年耗资百亿元,2020年底组建团队,2023年8月流片成功,40天完成2791项功能验证[2] 芯片研发战略与行业趋势 - 公司认为大算力是智能汽车时代的关键入场券,未来AI汽车公司都将研发主芯片作为核心壁垒[2] - 芯片研发曾因架构问题赔偿数亿元重启项目,最终实现全自研有效算力,避免通用芯片的算力浪费[3] - 图灵芯片突破智能驾驶与座舱的算力隔离,Ultra车型中两颗支持智驾(VLA/VLM大模型),一颗搭配高通8295支持座舱(有效AI算力达行业26倍)[4][5] - 公司采取双轨策略,不同车型将同时采用图灵芯片和英伟达芯片[5] 市场竞争与产品定位 - G7定位23.58万元SUV市场,预售46分钟订单破万,搭载三颗图灵芯片+华为AR-HUD,主打25万元级高性能SUV市场[8] - 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Y(1-5月在华销量超10万辆),面临智界R7、阿维塔07、乐道L60及小米YU7等竞品围剿[8] - 公司以"硬核科技"作为差异化卖点,将智能驾驶算力天花板作为核心竞争优势[8] 商业化与研发投入 - 图灵芯片需百万片销量才能盈利,未来计划拓展至AI机器人、飞行汽车等领域[7] - 2024年前五月公司月销均破3万辆,一季度登顶新势力销量榜首[7] - 2024年AI领域研发投入约45亿元,加飞行器研发总投入近100亿元,一季度研发费用19.8亿元(同比+46.7%)[10] - 公司战略从"软件开发汽车"转向"AI开发汽车",通过VLA+VLM路线构建体系化能力[10]
AI加速上车,座舱端侧模型、智能驾驶系统都要求更多算力
第一财经· 2025-04-23 18:55
行业趋势 - 端到端模型处理数据量将是过去的10倍以上 [5] - 智能驾驶从规则驱动转向数据驱动范式 模块化端到端模型预计年内量产 one-model端到端模型预计2026或2027年量产 [5] - 智能驾驶技术处于弱专家系统阶段 即将进入通才阶段 未来对算力要求将增长 [5] 技术发展 - 端侧大模型参数量多为几十亿参数 受芯片算力与功耗限制 [4] - 端侧模型需运行在高通8295等高性能芯片上 NPU算力达30TOPS 算力较低车辆难有良好体验 [4] - 智能驾驶神经网络采用VLA架构 具备思维链能力 [5] 企业动态 - 腾讯推出座舱端侧大模型 基于混元2B小参数模型 与多家车企合作推进量产 [1] - 英特尔与面壁智能共同研发端侧原生智能座舱 [1] - 宝马宣布DeepSeek年内搭载于多款在售新车 [1] 应用场景 - 端侧模型聚焦用户行为与意图识别 提供驾驶建议与操作指导 复杂问题转云端处理 [1][2] - 腾讯将Agent与大模型能力结合社交娱乐生态 实现车载场景智能服务如咖啡订购 [2] - 汽车和手机被视为今年AI落地最佳场景 [1] 技术挑战 - 端侧2B模型缺乏强推理能力 需依赖云端模型补充 [2] - 需应对AI幻觉问题 通过加入行业数据训练与增强知识理解提升精准度 [4] - 端侧模型落地受车端算力与应用结合进展制约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