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4nm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美国专家却坐不住了,称这是危险先例
搜狐财经· 2025-08-21 02:50
中国A股市场突破100万亿元 - 中国A股总市值在2025年8月突破100万亿元大关,相当于美国股市总市值的四分之一[1][3] - 这一突破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全球资本风向标开始指向东方[51] 市场生态与制度改革 - 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退市新规严格执行,去年A股退市公司达78家,比三年前增加3倍[7] - 市场化改革推进,优质公司价值被重新发现,贵州茅台重新站上3000元,宁德时代市值突破万亿[18][20] - 外资准入门槛降低,可100%控股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外资连续21周净流入累计超4800亿元[9][20] 资金结构与投资者变化 - 社保基金、年金等长期资金持仓占比升至26%,市场摆脱"散户追涨杀跌"的老毛病[9] - 资金主要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实现精准滴灌而非盲目放水[16][18] 科技产业与实体经济支撑 - 科创板开板五年涌现86家市值超千亿硬科技企业,中芯国际14nm产能利用率超95%[11] - 工业母机国产化率从五年前32%提升至68%,数控系统自给率超85%[34] - 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突破420Wh/kg,AI训练芯片算力达英伟达A100的92%但功耗降30%[45] 人民币国际化与去美元化 - 人民币在大宗商品领域结算占比超18%,东盟54%对华贸易跳过美元直接使用本币结算[24][43] - 央行数字货币试点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稳步提升,削弱美元结算地位[41][43] 中美经济对比 -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5万亿元,相当于美国同期85%,消费市场强劲复苏[32] - 美国信用卡违约率升至12.7%,循环信用卡债务余额突破1.3万亿美元,35%持卡人只能还最低还款额[26][28] - 美国制造业萎缩,金融业占GDP比重超20%,而中国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32][34] 产业链优势 - 中国稀土、磁材、精密制造全球占比超90%,美国库存仅支撑三个月[36] - C919大飞机订单突破1200架,挑战波音空客双寡头格局[47]
中芯暴跌8%!帮主拆骨:三大毒瘤不除,万亿市值梦要黄?
搜狐财经· 2025-08-09 10:29
财务表现 - 公司二季度营收22亿美元但净利润同比下滑19% 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3] - 上半年新增产能折旧成本高达230亿元人民币 折合日均折旧1.3亿元 [3] - 当前毛利率23.1%显著低于行业龙头58.8%的水平 [4] 产能与技术瓶颈 - 12英寸新投产工厂面临产能闲置问题 6-7万片新产能等待客户验证 [3] - 14nm工艺良率问题未解决 N+2工艺良率较竞品低15%且成本高20% [3] - 技术代差持续扩大 台积电已实现3nm量产而公司仍困于成熟制程 [3] 外部风险 - 美国可能实施的100%芯片关税将直接影响公司12.9%的美国市场收入 [3] - 华为订单缩水传闻引发市场担忧 历史显示断供华为曾导致市值蒸发千亿 [3] - 海外客户存在转移订单风险 部分客户已开始联系台积电等替代供应商 [3] 市场估值 - 3800亿市值中包含约500亿"国产替代"概念带来的估值溢价 [4] - 资本市场对政策支持的预期过高 实际技术差距难以快速弥补 [4] - 股价单日跌幅达A股4%港股8% 反映市场对基本面恶化的担忧 [1] 投资观察要点 - 三季度毛利率若跌破18%将触发重大风险信号 [6] - N+2制程验证进度是技术突破的关键观测点 延期将影响市场信心 [6] - 华为海思实质性订单及台积电海外工厂突发事件可能带来交易机会 [7]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在AI芯片等高端领域订单获取困难 主要市场份额被台积电垄断 [3] - 摩根大通指出公司存在"叙事权流失"问题 技术话语权持续弱化 [3] - 行业呈现强者恒强态势 代工领域技术差距导致降维打击现象 [3]
台积电前CEO预言或成真?大陆企业一旦完成技术闭环,将直接砸“锅”
搜狐财经· 2025-07-04 12:50
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现状 - 中国芯片产业在西方打压下被迫走上自主研发道路 [1] - 6英寸碳化硅晶圆价格从1500美元降至500美元 美企股价三年跌96% [3] - 中国大陆成熟芯片产能达75万片/月 超越台积电45万片/月 [11] 产业发展历程 - 2000年国家出台18号文件重点扶持集成电路产业 [7] - 中芯国际等企业建立90nm产线 2011-2018年突破28nm制程 [7] - 梁孟松团队实现14nm本土化突破 7nm/N+1研发取得进展 [7] 国际竞争格局 - 2019年起美国对华为/中芯国际实施芯片断供和光刻机禁运 [9] - 国产成熟芯片出口均价仅为国际同类产品60% [17] - 台积电前CEO预警大陆企业技术闭环后将颠覆行业格局 [13] 技术突破与市场影响 - 碳化硅晶圆价格战导致美国企业巨额亏损 [3] - 成熟制程领域已实现产能和价格双重优势 [11][17] - 先进制程仍需持续投入 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 [19]
特朗普反华大计又破产,俄罗斯拖了美国四年,伊朗能拖几年?
搜狐财经· 2025-06-22 15:12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华平均关税维持在25%高位 涉及5500亿美元商品 [4] - 关税政策导致美国贸易逆差增长12%至9500亿美元 供应链成本上升30% [6] - 中国对美农产品、能源和汽车加征关税引发美国农业州和制造业选民不满 [8] 科技领域动态 - 美国升级半导体出口管制 要求ASML停止供应EUV光刻机 [10] - 美国芯片企业在华销售额下降18% 英特尔、高通利润缩水 [12] - 中国半导体自主化加速 中芯国际14nm良率达90% 华为实现5G手机国产化 [12] 全球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与东盟、金砖国家贸易额突破3.2万亿美元 [8] - 日本半导体设备商东京电子在华营收增长12% ASML拒绝放弃中国市场 [12] - 中国AI专利数量超越美国 全球前十企业占六席 [12] 军事与地缘政治 - 美国在亚太部署三艘航母 F-35战机超120架 [13] - 解放军东部战区开展"海峡雷霆-2025A"演训 出动59架军机23艘舰艇 [13] - 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首次在南海举行 包含反潜和反舰演练 [13] 中东局势影响 - 美国向中东增派航母及10架B-2轰炸机 意图打击伊朗核设施 [15] - 伊朗导弹覆盖中东全境 胡塞武装无人机袭击使美军疲于应对 [15] - 以色列空袭引发地区连锁反应 美军基地成为袭击目标 [15]
美联储重磅发声:终于明白,90天不是给别国缓冲,而是给美国续命
搜狐财经· 2025-05-06 16:42
美国经济现状 - 2025年第一季度GDP同比缩水0.3% [3] - 核心通胀率飙升至6.2%,超市鸡蛋价格突破6美元/打,普通家庭月均食品支出暴涨38% [3] - 美国国债达35万亿美元,每年利息支出1.3万亿美元,10年期美债收益率站上5% [18] - 汽油价格从每加仑3.2美元反弹到3.8美元,电费账单同比上涨6%,房贷利率维持在6.5%高位 [21] 特朗普关税政策影响 - 关税成本90%由美企承担,推高核心PCE通胀至4% [14] - 对54国加税引发盟友反制,美元霸权遭削弱 [14] - 美国企业对全球供应链依赖度高,关税导致进口成本飙升 [23] - 90天暂缓关税被质疑为拖延时间,可能为华尔街金融集团服务 [12] 美联储政策与债务危机 - 美联储维持高利率对抗通胀,但可能加剧企业倒闭和失业率上升 [23] - 6月美国面临6万亿美债到期压力,财政部无力偿还利息 [10] - 美联储每日购买500亿国债救场,加剧通胀压力 [18] - 花旗银行警告90天内可能出现债务违约引发的金融海啸 [19] 中国应对策略 - 对等反制措施打破妥协幻想,如封杀杜邦震慑共和党金主 [14] - 华为14nm芯片、宁德时代固态电池实现技术突围 [14] - 中国CPI控制在1.8%,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筑牢社会防线 [14] - 中国工业体系完整,在全球贸易网中占据关键位置 [16] 全球化趋势 - 深圳前海跨境电商园区每天有300万件包裹发往全球,证明贸易互通本质 [31] - 全球化浪潮不可逆,美国深层矛盾无法通过短期政策解决 [25][29] - 美国经济面临债务、通胀、产业调整等多重挑战,短期政策效果有限 [27]
中芯国际的财务模型分析,成熟制程占比多少?
傅里叶的猫· 2025-05-04 23:32
财务指标 - 2017-2028年营收从20.7亿美元跃升至23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4.8%,核心驱动因素为28nm及以上成熟制程的产能扩张 [2] - 2022年收入突破80亿美元,2025年后年增速稳定在15%-20% [2] - 毛利率从2017年的21.2%逐步提升至2028年的26.1%,主要得益于成熟制程的规模效应及产能利用率长期维持在90%以上 [2] - EBITDA从7.3亿美元增长至121.7亿美元,EBITDA利润率从35.5%提升至48.5% [2] - EBIT增速落后于EBITDA,主因折旧摊销费用高企(2028年达80.8亿美元,占总成本30%)及研发投入占比攀升至9.4%(2024年10.3亿美元) [2] 资本开支 - 2024年资本开支达到73.26亿美元,预计2025年增至86.9亿美元,2026年达到峰值96.22亿美元 [3] - 2017-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18.4%,明显高于同期24.8%的收入增速 [3] - 资本开支中90%投向设备采购(7年期折旧),10%用于晶圆厂基建(10年期折旧) [4] - 2024年设备投资达65.93亿美元,其中70%集中于成熟制程扩产 [4] - 2024年自由现金流为-12.4亿美元,依赖新增15亿美元债务维持投资强度 [4] 业务结构 - 晶圆业务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93.2%提升至2024年的95%,2024年达127.95亿美元 [7] - 12/14nm节点营收从2019年几乎为零增长至2024年的8.38亿美元 [8] - 28nm节点营收从2018年的1.1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1.45亿美元 [9] - 40/45nm节点营收从2018年的5.0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52.89亿美元 [10] - 55/65nm节点营收从2018年的7.9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32.56亿美元 [10] 产能与市场竞争力 - 2024年总产能达到88.4万片/月(等效8英寸),2025年扩至94.1万片/月 [13] - 上海厂2024年产能为22.1万片/月,其中14nm产线占比15%(3.3万片/月) [13] - 北京厂2024年产能35.3万片/月(占总量40%),目标2025年增至42.4万片/月 [13] - 深圳厂2024年产能17.7万片/月,单晶圆价格1,080美元,毛利率22.5% [13] - 天津厂2024年产能13.3万片/月,专注于55nm及以上低端芯片 [1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为10.31亿美元,占营收的9.4%,较2023年增长45.8% [16] - 70%研发预算用于成熟制程微缩及特色工艺,30%用于14nm及以下先进制程 [16] - 14nm良率仅70%(台积电同期90%),单位研发成本高达1.2亿美元/万片 [16] - 2024年申请的1,235项专利中,65%集中于成熟制程优化,35%涉及先进封装及材料创新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