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G通信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9-23)
远峰电子· 2025-09-22 19:09
行情速递 ①主板领涨,华塑控股(+10.13%)/徕木股份(+10.04%)/冠捷科技(+10.04%)/万润科技 (+10.01%)/国光电器 (+10.01%)/ 国内新闻 ①艾邦ARAI眼镜资讯,光舟衍射光波导模组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地 梁溪山北街道/项目将在山北街道建设光波导模组研发生产基地/总投资超3亿 元/目标满产年产能100万套/ ②半导纵横,华为公布两项专利/均涉及碳化硅散热/包括《导热组合物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和《一种导热吸波组合物及其应用》/两项专利均用碳化硅 做填料/提高电子设备的导热能力/其中/前者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元器件的散热 和封装芯片(基板、散热盖)/后者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元器件、电路板/ ③集微网,联发科在深圳推出天玑9500旗舰5G智能体AI芯片/其采用台积电 第三代3nm制程/集成超300亿晶体管/据Geekbench跑分显示/天玑9500单 核跑分突破4000分/多核跑分超越11000分/较上一代天玑9400提升17%以 上/ ④满天芯,晶圆检测设备制造商科磊(KLA)近日表示/台积电第一代2纳米 制程订单已获得约15家客户/其中高达10家是高效能运算(HPC)客户/ ...
爱立信获英国百亿5G合同
观察者网· 2025-09-22 18:13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爱立信表示,其将把新的5G产品引入"沃达丰三"的网络,包括人工智能和节能优化的硬件以及智能天线,旨在为伦敦、爱丁堡、卡迪夫和贝尔法斯特的客 户提供显著提升的数据速度。 此外,"沃达丰三"方面发布的新闻稿中指出,诺基亚也是其供应伙伴。诺基亚将为英国约7000个站点提供其超高性能无线接入网络(RAN)产品组合中的设 备。 当地时间9月22日,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公告称,已与英国通信服务提供商"沃达丰三"(VodafoneThree)签署了一份为期8年、价值125亿瑞典克朗 (约合人民币94.67亿元)的合同,将为英国提供5G通信设备。 值得注意的是,"沃达丰三"是沃达丰公司(Vodafone)与长江和记实业旗下"Three UK"——英国两大电信公司业务合并后成立的。该公司计划在10年内投资 110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056.4亿元),目标是"建立欧洲最先进的独立5G网络"。新公司多数股权由沃达丰持有,目前已成为英国最大的运营商,拥有约 2880万用户。 图片转自沃达丰公司官网 爱立信在公告中表示,合同签署后,其不仅获得了"在全英范围内核心网络的主要供应商的地位" ...
【奋楫前行•强国建设新高度】制造业由大到强攀高向优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16:43
制造业规模优势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每年超过30万亿元[2]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 - 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 产业体系最完整[2] 企业创新能力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 较2020年增长1.7倍[4] - 570家以上工业企业进入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占比近25%[4]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前十企业中含4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 - 集成电路年产量较"十三五"末增长72.6% 增加约1900亿块[5] 重大技术成果 - 5G通信设备 复兴号动车组 光伏发电装备 大飞机 大型LNG船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4] - 高铁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实现新突破[5] - 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5] 产业结构升级 - 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33.7%提升至2024年34.6%[6] - 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15.1%上升至16.3%[6] - 工业机器人密度从2020年246台/万人提升至2023年470台/万人[6] - 全球灯塔工厂达189家 其中中国79家居全球首位[7] 绿色制造转型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 产值占比约20%[7]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 较2020年增长9.4倍[7]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8] -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等领域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显著提升[8] - 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取得前沿成果[8]
【奋楫前行 强国建设新高度】制造业由大到强攀高向优
中国经济网· 2025-08-14 16:35
制造业规模优势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每年超过30万亿元[2]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 - 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 产业体系最完整[2] 企业创新能力 -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46.3万家 较2020年增长1.7倍[4] - 570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 占比近25%[4] - PCT专利申请量全球前十企业中有4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 - 集成电路年产量较"十三五"末增长72.6% 增加约1900亿块[5] 重大技术成果 - 5G通信设备 复兴号动车组 光伏发电装备实现世界领先[4] - 大飞机 大型LNG船等重大标志性成果涌现[4] - 人工智能 量子科技领域创造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5] - 高铁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取得新突破[5] 产业结构升级 - 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33.7%提升至2024年34.6%[6] - 高技术制造业占比从15.1%上升至16.3%[6] - 工业机器人密度从2020年246台/万人提升至2023年470台/万人[6] - 全球189家灯塔工厂中中国占79家居全球首位[7] 绿色转型进展 - 国家级绿色工厂达6430家 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约20%[7] - 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286.6万辆 较2020年增长9.4倍[7] 新兴产业发展 - 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8] - 低空经济 生物医药 高端装备等领域竞争力显著提升[8] - 人工智能 量子信息 生物技术等领域取得前沿成果[8] - 开源社区 创新平台等新型研发组织快速发展[9]
制造业由大到强攀高向优
经济日报· 2025-08-05 06:07
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中国制造上天入海,不断取 得创新突破,由大向强的步伐坚定有力。 "十四五"时期,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每 年制造业增加值超过30万亿元,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全球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 完整,立足已有基础,中国制造积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正重塑新优势、迸发新动 能。 规模优势不断巩固 "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最突出的表现是规模优势持续巩固,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 "这背后是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供应能力。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焕发新活力,如钢铁行业全面推 进超低排放改造,轻工领域研发投入强度大幅提升,船舶、电机等行业增加值快速增长,老产业发新 芽。"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说。 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 "十四五"期间,我国制造业成为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阵地,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 快速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蓬勃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 引擎,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元大关 ...
美国麻省理工教授:这次的“中国冲击”,对美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7-21 18:13
全球经济与技术竞争 - 2025年全球经济与技术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突破对美国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2] - 中美博弈从贸易扩展到技术与供应链控制,美国通过关税和出口管制试图遏制中国但效果有限[4] - 中国在航空、人工智能、通信、半导体、机器人、核能、量子计算、生物医药、太阳能和电池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6] 中国冲击1.0与2.0的对比 - 中国冲击1.0发生在1999年至2007年,中国利用低成本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占领全球低端制造业市场,导致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约150万[4] - 中国冲击2.0的目标是高技术领域,这些领域是高附加值经济的支柱,也是国家安全和全球影响力的基石[6] - 中国冲击1.0依赖外资和沿海地区的出口经济,而2.0时代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协作成为核心驱动力[10]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突破 - 中国电动车产业在十年间从起步阶段跃升为全球领导者,合肥市通过地方政府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比亚迪、蔚来等企业[8] - 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商,大疆在无人机领域、隆基绿能在太阳能领域的领先地位显示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8] -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进展显著,紫东芯、中芯国际等企业在14纳米芯片量产上取得突破[12] 技术标准与供应链控制 - 中国在5G通信领域通过华为、中兴实现设备出口,并主导了全球5G标准的制定[14] - 中国在稀土资源领域的控制力成为冲击的重要组成部分,稀土供应链高度集中于中国[14] - 中国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领域的进展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技术标准的争夺[19] 教育与人才储备 - 中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23年培养的工程和科技领域毕业生数量位居全球前列[15] - 大疆无人机的成功依赖硬件制造和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算法上的突破[15] 全球影响与地缘政治 - 中国冲击2.0重塑了全球技术格局和地缘政治,中国在太阳能和电池技术领域的领先推动了全球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19] - 中美在稀土、半导体等领域的博弈加剧,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使其逐步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21] - 中国的5G基站建设覆盖全球多个地区,为物联网和智能城市布局奠定了基础[19]
新动能不断壮大 工业经济彰显发展活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7-08 02:06
工业经济新动能发展 - 智能检测机器人、小农机出口等场景展现中国工业经济新动能强劲迸发 [1] - 宏观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推动产业升级加快 创新驱动与市场开拓共同促进工业经济蓬勃发展 [1] - 专家预测下半年工业增加值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1] 创新产品与增长赛道 - 河北鹰眼智能科技研发型钢检测机器人解决行业痛点 上半年营收超去年全年2倍 拥有5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2] - 拓攻机器人新款农用植保及物流无人机实现全自主智能作业 显著提升效率与安全性 [2] - 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型电池管理系统提升续航与充电速度 推动市场份额扩大 [3] - 5月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 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5.9%、29.5% [3] - 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倍和35.5% [3] 国际市场拓展 - 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小型拖拉机海外订单排至8月 20-50马力产品成国际抢手货 [4] - 金华农机企业差异化"小农机"适应多地理环境 一季度东南亚非洲订单增30% 超80%产品出口 [4] - 越南市场大马力冷凝柴油机销量突破3000台 非洲订单结构从发电设备升级至专业农机 [4] - 前5月机电产品出口增9.3% 集成电路出口增18.9%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7.4% [5] - 5G通信设备、高铁装备等高新技术产品成出口新亮点 [5] 企业信心与政策支持 - 1-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1.4% 制造业企业利润增8.6% [6] - 5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分别达50.7%、52.5% 环比上升0.9和0.4个百分点 [6] - 专家预测2025年工业增加值保持高增长 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拉动力量 [6] - 政策将持续支持工业发展 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产业结构优化 [6]
中国AI避开美国制裁,走向一带一路
36氪· 2025-06-20 11:32
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 - 2024年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于6月18日在上海开幕,展会持续至6月20日,聚焦5G和人工智能技术展示 [2] - 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在主题演讲中强调,华为愿与全球运营商合作探索增长机会,助力运营商持续发展 [2] 华为的全球市场战略 - 华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全球南方"新兴市场加速人工智能服务扩张,以自主AI技术和5G建设为卖点 [2][3] - 华为在马来西亚与4家民企签署AI应用协议,涉及物流仓储优化和电商客户管理系统开发 [4] - 华为协助乌兹别克斯坦政府构建AI发展计划的基础云平台,并发布新AI数据中心技术,目标2030年实现AI相关附加值15亿美元 [4] 中国通信企业的海外合作 - 中兴通讯在东南亚与马来西亚Celcom Digi合作AI通信服务优化,在印尼与XLSmart联合开发5G网络 [7] - 中兴通讯在中东与阿联酋通信公司开展5G新技术验证试验 [4][7] - 华为与巴西电信公司合作推进5G网络建设 [4] 全球AI基础设施市场展望 - IDC预测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2028年将达2230亿美元/年,中国和美国市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和34% [5] - 亚太及EMEA(欧洲、中东、非洲)地区AI投资增速预计为21%,低于中美但仍是重要增量市场 [5]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发展 - 2024年全球通信设备市场份额华为以31%居首,中兴通讯排名第四,两者合计份额超40% [7] - 华为每年研发投入超1.4亿美元用于AI技术提升,并自主开发AI服务器关键半导体 [6][7] - 中国AI企业凭借政策支持、低成本供应链优势,对技术薄弱国家形成合作吸引力 [6] 国际竞争动态 - 中国AI技术扩张挤压欧美企业市场空间,可能形成中美两极分化的AI服务格局 [2][8] - 美国制裁背景下,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承认其半导体技术仍落后美国一代 [7]
中国AI避开美国制裁,走向一带一路
日经中文网· 2025-06-20 11:03
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海) - 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参展展示5G和人工智能技术 展会持续到6月20日 [1] - 华为副董事长徐直军发表主题演讲 表示愿意与运营商共同探索增长机会和路径 [1] 华为在"全球南方"的人工智能服务扩张 - 华为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扩大人工智能服务销售 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形成两极分化 [1][2] - 马来西亚4家民营企业签署使用华为人工智能的MOU 用于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 [2] -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人工智能相关附加值增加到15亿美元 政府云平台使用华为技术 [2] - 华为在乌兹别克斯坦发布新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技术 支持该国政府计划 [2] 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预测 - IDC预测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到2028年将增至每年2230亿美元 [2] - 中国市场年均增长率为35% 美国为34% 亚太地区和"欧洲、中东、非洲"预计为21% [2] 华为的研发和数据中心 - 华为在国内外拥有多个数据中心 每年投入超过1.4亿美元用于研发 [3] - 中国人工智能开发竞争激烈 政府支持政策和企业低成本采购优势吸引国际合作 [3] 中国企业在5G通信设备的进展 - 中兴通讯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阿联酋的通信公司合作开发5G和人工智能技术 [4] - 2024年通信设备市场份额华为占31% 中兴通讯与华为合计份额超过4成 [4] 华为的半导体自主开发 - 华为自主开发人工智能服务器关键半导体 美国政府加强制裁 [5] - 任正非表示华为单芯片仍落后美国一代 但美国制裁被认为有利于华为发展 [5]
华为完整产品体系
是说芯语· 2025-05-27 20:26
华为业务领域概况 - 公司最新定义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4] - ICT基础设施包括通信基础设备和算力基础设施[4] - 客户覆盖所有行业包括B端和G端[5] - 智能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耳机、音箱及智能汽车等[5] 华为业务分类 - 业务分为六大类:芯片与器件、ICT基础设施、云计算、数字能源、终端、智能汽车解决方案[6][7] - ICT基础设施2024年占公司总营收的42.9%[8] ICT基础设施(通信) - 通信业务分为无线网络和固定网络[8] - 无线网络包括5G基站(AAU5639等)、微站(LampSite)及核心网设备[10][12][14] - 微波产品线包括RTN900系列分体式微波和RTN980L长距离微波[16] - 固定网络以光通信为主包括OSN系列和OptiXstar系列光传送产品[19][23] ICT基础设施(IT) - IT基础设施包括计算和存储两大类别[32] - 计算分为通用计算(鲲鹏ARM架构CPU)和智能计算(昇腾NPU AI芯片)[34] - 服务器产品包括TaiShan系列和Atlas300等[36][40] - 存储产品包括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存储和FusionCube超融合设备[44][45] 云计算业务 - 基于ICT基础设施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云服务[46] - 包括云数据库(GaussDB、TaurusDB)、AI开发平台(ModelArts)、大数据服务等[48][49] 数字能源业务 - 产品包括站点能源、数据中心能源、光伏及充电网络基础设施[51][52][54] - 近期推出兆瓦超充产品[55] 终端业务 - 产品包括Mate/P/Nova系列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及智能穿戴设备[57][59] - 终端产品逐步迁移至鸿蒙操作系统[59] 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 合作模式分为智选模式(鸿蒙智行)和HI模式[62][64] - 提供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等五大智能系统[64] 芯片与器件业务 - 海思半导体提供麒麟SoC、巴龙通信芯片、天罡基站芯片等核心芯片[67] - 覆盖手机、基站、汽车电子、光通信等多个领域[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