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MW1911
搜索文档
解码迈威生物三季度营收:差异化创新落地 进入商业化初期
证券时报网· 2025-11-17 18:37
核心药物研发进展 - 靶向IL-11单抗创新药9MW3811针对病理性瘢痕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批准,为同靶点中首个探索该适应症的研发药物,公司计划于2025年年底前启动该临床试验[1] - 9MW3811已在全球获准开展用于晚期恶性肿瘤和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并已完成澳洲及中国I期健康人试验,结果显示其安全性良好、半衰期超过一个月,研发进度处于全球同类靶点领先地位[1] - 重组抗TMPRSS6单克隆抗体创新药9MW3011为全球唯一一款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的靶向TMPRSS6单抗,已在美国完成针对PV患者人群的II期临床研究首例给药[3] - 核心在研管线9MW2821于2025年8月完成美国ADC经治三阴性乳腺癌临床试验的首例患者给药,是公司在ADC领域品种全球化的重要一步[4] - 重组人源化抗ST2单克隆抗体创新药9MW1911为全球进度第二的靶向ST2单抗,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适应症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目前正在快速推进临床II期研究[5] 业务合作与许可协议 - 与Alphabet旗下CALICO Life Sciences就9MW3811达成独家许可协议,CALICO获得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权益,公司已收到2500万美元首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可达5.71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阶梯式特许权使用费[1] - 与齐鲁制药在长效升白药物领域建立合作关系,独家许可齐鲁制药在大中华区内开发及商业化权利,合同金额最高达5亿元,其中包括一次性首付款3.8亿元及净销售额最高两位数百分比的特许权使用费[4] - 与Kalexo Bio公司就2MW7141项目达成独家许可协议,授予Kalexo在全球范围的独家权利,并获得最高可达10亿美元的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5] 财务表现与收入构成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301.03%,其中第三季度营收为4.65亿元,同比增幅达1717.41%[2] - 前三季度技术服务收入为4.07亿元,同比增长715.52%,药品销售收入板块营收为1.56亿元,实现72.10%的同比增幅[2] - 技术服务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源于收到齐鲁制药的技术许可合同首付款、CALICO技术许可合同首付款及DISC技术许可合同里程碑款[3] 产品管线与临床进展 - 公司拥有15个处于临床前、临床或上市阶段的核心品种,包括11个创新药,4个生物类似药,专注于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2] - 已上市品种4个,上市许可审评阶段品种1个,处于III期关键注册临床阶段品种2个[2] - 9MW2821与JS207(PD-1/VEGF双抗)均已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观察到积极的疗效信号[4][5]
专注肿瘤和年龄相关性疾病两大方向,泉果基金调研迈威生物
新浪财经· 2025-10-10 13:39
泉果基金调研背景 - 泉果基金于2025年9月1日至9月26日对迈威生物进行调研,该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为161.82亿元,拥有6个基金产品和5位基金经理 [1] - 泉果基金旗下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为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A(016709),近一年收益达54.74% [1] 公司战略与小核酸平台布局 - 公司布局小核酸平台符合其整体发展战略,即关注年龄相关的慢性疾病,致力于成为一家Pharma公司 [1] - 小核酸平台的布局旨在面向更广人群,在年龄相关的慢病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布局有长期价值的管线 [1] 双靶点小核酸药物BD合作 - 公司与Aditum Bio共同成立KalexoBio,并就心血管领域双靶点siRNA创新药2MW7141达成全球独家授权协议,交易为首付款及近端付款共1,200万美元,总交易额达10亿美元 [2] - 公司获得个位数比例的分成 royalties 及 KalexoBio 双位数比例的 A 轮优先股股权 [2] - 合作方Aditum Bio由诺华前首席执行官Joe Jimenez和诺华生物医学研究院前总裁Mark Fishman博士创立,已孵化10余家NewCo公司 [2] 双靶点小核酸药物2MW7141优势 - 2MW7141针对心血管领域,采用双靶点设计可实现很强的协同效应,临床前数据(包括猴子数据)已初步验证其可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3][5] - 与单靶点复方制剂相比,该双靶点siRNA基于优化过的递送设计,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5] 小核酸技术平台特色 - 公司小核酸技术平台聚焦差异化创新,直接切入双靶/多靶siRNA前沿领域,并建立了自动化设计与筛选平台,使用AI等技术手段进行辅助 [4] - 平台在小核酸修饰、肝脏靶向递送及肝外靶向递送技术方面进行优化,并对双靶点之间的连接做了系统优化 [4] - 该平台具备模块化、可推广和可拓展性,经过系统优化和多个动物模型验证,可加速后续项目开发 [4] α-syn靶向示踪剂项目进展 - 公司投资孵化公司思努赛生物的核心管线α-突触核蛋白靶向PET示踪剂[18F]-FD4项目获得迈克尔·J·福克斯基金会384万美元基金资助 [5] - [18F]-FD4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针对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和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的α-syn靶向PET示踪剂,具备全球First-in-Class开发潜力 [6] - 该示踪剂已完成数十例病人的研究者发起试验研究,可有效区分相关疾病并反映疾病进程,预计2025年四季度启动美国首例患者入组,国内IND批件有望在2026年初获得 [6][7] 主要产品管线里程碑 - 9MW2821为全球进度第二、国产进度第一的Nectin-4ADC,有三项III期关键性注册临床正在开展,预计2025年完成三项III期临床入组,UC单药和CC单药计划于2026年进行期中分析 [7] - 9MW1911为同靶点国内首家、全球进度第二的ST2单抗,正推进COPD临床II期研究,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IIa期80例受试者随访,并力争年底前后读出有效性数据 [8] - 9MW3811已完成中、澳I期临床研究,国内病理性瘢痕适应症II期临床已受理,有望年底前启动入组 [9] - 7MW4911完成中美双报,并在美国获准开展I/II期临床,国内临床受理中,有望2025年下半年正式启动 [9] - 6MW5311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进行中美双报,2026年开始公司BD的重点管线中将增加基于新一代TCE平台开发的管线 [9]
迈威生物(688062):药品销售收入稳步放量,管线催化陆续释放
国联民生证券· 2025-09-22 20:46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药品销售收入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2025H1药品销售收入达1.00亿元 同比增长53.50% [5][13][14] - 迈利舒®作为骨质疏松治疗药物是业绩改善的核心驱动力 [14] - 创新药产品陆续获批及生物类似药逐渐放量推动收入增长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7/14.84/32.60亿元 同比增速达238.86%/119.25%/119.65% [15] - 利润持续减亏 预计归母净利润从2025年-8.59亿元改善至2027年-0.40亿元 [15] 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1.01亿元 同比减少12.43% [5][13] - 归母净利润-5.51亿元 [5][13]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72% 主要投入临床试验推进及关键注册临床研究 [14] 管线进展与合作协议 - 长效G-CSF药物迈粒生®获批上市并与齐鲁制药达成5亿元新药技术许可 [5][14] - 独家授权CALICO开发IL-11靶向治疗产品 获得2500万美元首付款 后续里程碑付款最高达5.71亿美元 [5][14] - 靶向Nectin-4的ADC(9MW2821)推进至临床Ⅲ期 [14] - 靶向ST2单抗(9MW1911)推进至临床Ⅱ期 [14] - 靶向TMPRSS6单抗(9MW3011)获FDA FTD及ODD认定 [14] - 创新药管线包含10个品种 生物类似药4个 涵盖ADC及单抗等差异化管线 [14] 财务数据与估值 - 总股本400百万股 流通股本204百万股 [8] - 流通A股市值10,520.88百万元 [8] - 每股净资产2.05元 资产负债率77.54% [8] - 预计2025年EPS为-2.15元 市盈率-24.0倍 [16] - 预计2026年EPS为-0.84元 市盈率-61.6倍 [16]
迈威生物(688062):创新品种快速推进 BD业务获实质性突破
新浪财经· 2025-09-04 08:3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1.01亿元 净利润亏损5.51亿元 研发投入3.92亿元 [1] 核心管线临床进展 - Nectin-4 ADC(9MW2821)针对尿路上皮癌、宫颈癌、食管癌、乳腺癌等多个适应症开展多项临床研究 包括单药及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尿路上皮癌的III期临床试验 单药治疗宫颈癌的III期临床试验 单药或联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II期临床试验 以及针对接受过ADC治疗的TNBC患者的美国I期临床试验 [2] - B7H3 ADC(7MW3711)于2023年7月获NMPA批准开展晚期恶性实体瘤临床试验 2024年2月获FDA许可 2024年7月获FDA授予小细胞肺癌孤儿药资格认定 [2] - CDH17 ADC(7MW4911)于2025年8月获FDA许可开展用于晚期结直肠癌及其他胃肠道肿瘤的I/II期研究 [2] 创新品种研发进度 - 靶向IL-11单抗9MW3811全球进度处于第一梯队 已完成中澳I期临床 显示良好安全性及30天半衰期 已递交病理性瘢痕临床试验申请 计划2025年底启动II期临床试验 [3] - 靶向ST2单抗9MW1911全球进度第二 国内首家进入临床 正在推进COPD适应症II期研究 预计2026年底启动III期临床 [3] 业务拓展突破 - 2025年6月与CALICO公司就IL-11靶向治疗签署独家许可协议 授权大中华区以外区域开发与商业化 合同包括25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5.7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另加阶梯式特许权使用费 [4] - 潜力管线包括Nectin-4 ADC、B7-H3 ADC、CDH17 ADC和ST2单抗等 已进入商务拓展黄金时期 [4] 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3亿元/10.30亿元/17.95亿元 [4] - 已有三个产品上市 完成研产销一体化布局 核心ADC管线进入注册临床阶段 多个管线具备出海潜质 [4]
迈威生物(688062):IL-11单抗全球领先,战略布局抗衰老及病理性瘢痕等
东吴证券· 2025-09-02 07:3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迈威生物-U维持"买入"评级 [1][5] 核心观点 - 迈威生物的核心产品9MW3811(IL-11单抗)在全球临床进度领先,聚焦抗纤维化与抗衰老领域,已获中美澳三国临床准入,中国及澳洲I期临床完成且安全性良好 [2][17] - 2025年6月,迈威生物将9MW3811除大中华区外的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权利独家许可给Calico Life Sciences,获得25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5.71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阶梯式特许权使用费 [2][17][36] - 9MW3811抗衰老机制明确,通过抑制IL-11信号通路,阻断ERK-mTORC1、JAK-STAT3等促衰老通路,减少p16/p21等衰老标志物表达,改善代谢衰退和慢性炎症 [3][18][22] - 9MW3811拓展至病理性瘢痕适应症,全球首款,市场空间大(美国2030年预计186亿美元,中国59亿美元),已申报II期临床,预计2025年底启动入组 [3][39][40][45] - 多款重磅管线进展显著:9MW1911(ST2单抗)COPD Ib/IIa期80例患者全部入组,预计2025H2完成随访;9MW2821(Nectin-4 ADC)临床数据优异,多个适应症III期推进中,最早2026年提交BLA;7MW4911(CDH17 ADC)和7MW3711(B7-H3 ADC)基于IDDC平台开发,采用新型毒素;TCE平台首款药物2MW7061(CD3; LILRB4)预计进入临床,适应症为AML [4][50][55][66][72][79] 盈利预测 - 维持2025-2027年营收预测为11.08亿元、12.37亿元、20.9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54.61%、11.62%、69.11% [1][5] - 归母净利润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2.72亿元、-5.49亿元、-2.23亿元 [1][5] 产品管线进展 9MW3811(IL-11单抗) - 临床进度国内第一、全球前二,已获中美澳临床准入,I期临床安全性良好 [2][17] - 抗衰老动物试验显示,延长小鼠寿命(雄性22.5%,雌性25%),改善代谢功能、肌肉力量和组织健康 [26][29] - 竞争格局:全球仅三家进入临床,BI的BI 765423进度最快(2025年6月进入II期),迈威紧随其后 [30][31] - 临床前毒性试验显示良好安全性,SD大鼠NOAEL达300mg/kg,比格犬NOAEL为100mg/kg [31] 9MW1911(ST2单抗) - 国内进度最快、全球第二,用于COPD治疗,Ib/IIa期80例患者全部入组,预计2025H2完成随访 [4][50] - 临床前显示高亲和力,未来可能拓展至心衰、肾病等适应症 [52] 9MW2821(Nectin-4 ADC) - 全球进度领先,具BIC潜力,1.25mg/kg剂量下疾病控制率:尿路上皮癌91.9%、宫颈癌81.1%、食管癌67.4%、三阴性乳腺癌80% [4][61] - 尿路上皮癌和宫颈癌适应症进入III期临床,最早2026年提交BLA [55][63] - 相较于Padcev®(EV),展现更佳疗效和安全性,治疗相关SAE发生率27.6% vs 47% [62] 7MW4911(CDH17 ADC)和7MW3711(B7-H3 ADC) - 基于IDDC平台开发,采用新型喜树碱衍生物毒素,具备抗毒素耐药疗效 [4][66] - 7MW4911在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PDX/CDX模型中显示深度抑瘤效应,IND已获FDA批准 [66][68] - 7MW3711在2025年ASCO公布数据,食管癌ORR 33.3%、卵巢癌ORR 60.0%、前列腺癌ORR 50.0%,小细胞肺癌ORR 62.5% [72] TCE平台 - 自主搭建TCE平台,首款药物2MW7061(CD3; LILRB4)针对AML,临床前显示良好安全性,细胞因子释放风险低 [4][79]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57.60元,一年最低价15.36元,最高价57.60元,总市值230.17亿元,流通市值117.60亿元 [8] - 市净率28.14倍,每股净资产2.05元,资产负债率77.54% [8][9]
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进展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6 02:10
回购股份方案调整 - 公司将回购价格上限从35元/股上调至48元/股,以应对股价持续超出原定上限导致回购窗口期缩短的问题 [7][11][14] - 回购资金总额维持不变,仍为2,500万至5,000万元人民币,预计回购股份数量为52.08万至104.17万股,占总股本0.13%-0.26% [15] - 调整后价格上限不高于董事会决议前30个交易日股票均价的150%,符合监管规定 [16] 公司研发管线进展 - 公司拥有16个核心品种,包括12个创新药和4个生物类似药,其中4个已上市,1个处于pre-NDA阶段,2个处于III期临床 [12] - 创新药9MW2821针对多个癌症适应症推进至III期临床,并获得美国FDA 3项快速通道认定和1项孤儿药资格 [12] - 靶向IL-11的单抗9MW3811与Calico达成协议,潜在交易金额达5.71亿美元;靶向TMPRSS6单抗9MW3011与DISC签约,首付款及里程碑款4.125亿美元 [12] 商业化进展 - 2024年地舒单抗销售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230.17% [14] - 注射用阿格司亭α(迈粒生?)获批上市,与齐鲁制药达成合作,潜在交易金额最高5亿元人民币加两位数销售分成 [14] - 海外市场已覆盖数十个"一带一路"国家,签署正式合作协议 [13] 回购实施现状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尚未实施回购,后续将根据市场情况择机执行 [2][10] - 董事会已通过调整回购价格上限的议案,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8][17]
迈威生物推进差异化创新研发 核心品种开展多项关键注册临床
证券时报网· 2025-05-10 12:08
核心观点 - 迈威生物是一家全产业链布局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拥有16个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管线品种,包括12个创新药和4个生物类似药 [2] - 公司核心在研管线9MW2821(靶向Nectin-4 ADC)已开展3项III期临床,其中宫颈癌适应症为全球首个进入III期的同靶点药物 [2] - 公司持续推进差异化创新研发,升级专有ADC药物开发平台,提升ADC创新分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 公司已有3款上市产品,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56.28%,其中地舒单抗药品销售收入为1.39亿元,同比增长230% [5] - 公司另有1个创新药已申请上市许可并获得受理,有望在2025年获批上市 [5] 研发管线 - 公司拥有16个处于临床前、临床或上市阶段的管线品种,包括12个创新药和4个生物类似药 [2] - 已上市品种3个,处于上市许可审评阶段品种1个,pre-NDA沟通交流会议申请阶段品种1个,III期关键注册临床阶段品种2个,其他不同临床阶段品种9个 [2] - 核心管线9MW2821涉及尿路上皮癌、宫颈癌、三阴性乳腺癌及食管癌等适应症,累计临床入组超过800例患者 [3] - 9MW2821在尿路上皮癌适应症为国产首家,进度全球第二,单药/联合均进入III期,宫颈癌单药III期为全球同靶点首家 [3] - 三阴性乳腺癌单药疗法、联合疗法、食管癌单药疗法均处于临床II期,此前ASCO大会公布的数据体现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 [3] ADC平台技术 - 公司拥有专有ADC药物开发平台,采用定点偶联技术,能够使药物和抗体精准、受控偶联,产生均一性高的ADC [3] - 传统ADC依赖随机偶联方法,形成具有不同DAR的品种混合物,导致批次异质性较大 [3] - 公司4款ADC药物中有3款搭载自研载荷MF-6,具有良好的药物杀伤活性,在DXd耐药的多药耐药模型中保持显著疗效 [4] - 靶向CDH17的抗体偶联新药7MW4911得益于MF-6载荷,在多药耐药模型中抗肿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DXD类载荷的ADC药物 [4] 非肿瘤领域布局 - 公司布局了ST2单抗、TMPRSS6单抗、IL-11单抗、骨关节炎小分子药物等具有潜力的品种 [4] - 抗ST2单克隆抗体创新药9MW1911已完成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Ib/IIa期临床试验全部80例入组 [4] - 抗TMPRSS6单克隆抗体创新药9MW3011已完成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Ib期临床研究的首例受试者入组 [4] 商业化进展 - 公司已有迈利舒®、迈卫健®及君迈康®三款上市产品 [5]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56.28%,其中地舒单抗药品销售收入为1.39亿元,同比增长230% [5] - 公司与重庆高新区合作建设"迈威生物骨健康创新药项目",支持迈利舒®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惠民工程和"渝快保"增值服务,力争每年覆盖100万人以上的老年人群 [5] - 注射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融合蛋白8MW0511已完成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现场核查,有望在2025年获批上市 [5] - 公司还有一款品种提交pre-NDA沟通交流会议申请,商业化阶段产品将不断增加 [6]
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14:35
核心观点 - 公司专注于肿瘤和年龄相关疾病领域,拥有16个处于临床前、临床或上市阶段的核心品种,包括12个创新药和4个生物类似药 [5] - 公司在2025年第一季度持续推进差异化创新研发,核心在研管线9MW2821取得显著进展,涉及多个适应症且临床入组超过800例患者 [5] - 公司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ST2单克隆抗体创新药9MW1911已完成Ib/IIa期临床试验全部80例入组,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受试者随访 [6] - 公司研发的重组抗TMPRSS6单克隆抗体创新药9MW3011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为全球唯一一款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治疗的靶向TMPRSS6单抗 [7] - 公司已有三款上市产品,报告期内新增发货和医院准入数量显著增长 [11] 研发管线进展 - 核心在研管线9MW2821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适应症包括尿路上皮癌、宫颈癌、三阴性乳腺癌及食管癌,累计临床入组超过800例患者 [5] - 9MW2821有三项III期关键性注册临床正在开展,其中UC单药III期和UC联合III期均为国产首家,CC单药III期为全球同靶点首家 [5] - 9MW1911为国内首家进入临床的同靶点药物,全球同靶点药物进度位于第二,目前在COPD患者中初步体现治疗效果 [6] - 9MW3011获得美国FDA授予"快速通道认定"和"孤儿药资格认定",II期临床研究计划于2025年上半年在美国开展 [7] - 公司研发的注射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融合蛋白8MW0511已完成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现场核查,有望在2025年获批上市 [9] 上市产品表现 - 迈利舒?新增发货88,273支,新增准入医院129家,累计完成发货418,088支,覆盖1,986家医院和3,245家药店 [11] - 迈卫健?新增发货1,790支,累计完成发货14,320支,覆盖95家医院和778家药店 [11] - 君迈康?新增发货33,351支,新增准入医院20家,累计完成发货269,789支,覆盖339家医院和1,491家药店 [11] 产业链建设 - 公司获得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为后续承担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职责打下基础 [12] - 公司位于上海金山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基地获得欧盟QP审计的符合性声明,具备全面符合欧盟GMP要求的生产场地和质量管理体系 [12] 战略合作与学术成果 - 公司与英矽智能、深势科技达成战略合作,推进生物医药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 [10] - 公司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靶向整合素αvβ8抗体药物的临床前研究成果,为国内企业首次报道 [10] - 公司将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中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9MW2821联合PD-1单抗的Ib/II期临床研究数据 [10] 子公司增资 - 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向全资子公司泰康生物增资40,000万元,增资完成后注册资本由48,000万元增至88,000万元 [16][18] - 增资有利于增强泰康生物资本实力,促进公司整体经营发展,不会改变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