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lphaBot系列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规模逼近85亿元创新高,深市规模最大的机器人ETF(159770)涨超3%,机器人板块再迎密集催化
搜狐财经· 2025-09-18 11:35
机器人ETF表现 - 机器人ETF(159770)上涨3.34% 冲击4连涨 盘中换手5.23% 成交4.54亿元 位居深市同类产品第一 [3] - 最新规模达84.93亿元 创成立以来新高 近3月份额增长11.13亿份 [3] - 近23个交易日合计资金流入2.60亿元 近1年净值上涨100.92% 居可比基金第一 [3] 指数成分股表现 - 跟踪指数成分股均普智能(688306)上涨12.60% 巨轮智能(002031)上涨10.06% 博杰股份(002975)上涨9.99% [3] - 大华股份(002236) 双环传动(002472)等个股跟涨 [3] - ETF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 重仓股含汇川技术 科大讯飞 石头科技等 [3] 行业动态与公司进展 - 蓝思科技为多家人形机器人客户批量交付头部模组 关节模组 灵巧手及躯干壳体结构件等核心产品 并提供整机组装服务 [4] - 蓝思科技配合北美大客户开发相关模组 与智元 灵宝CASBOT等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4] - 智平方获近5亿元具身智能机器人订单 为行业迄今最大规模单一订单 [4] - 未来三年将在惠科全球生产基地部署逾1000台AlphaBot系列机器人 覆盖半导体显示产线全流程 [4] - 傅利叶GR-3人形机器人定档10月上市 身高165cm 配备55个自由度 采用柔肤软包设计与全感交互系统 [4]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7月工业机器人产量达6.37万台 同比增长24% 服务机器人产量148.99万台 同比增长12.8% [5] - 1-7月累计产量分别达44.71万台 1037.83万台 同比增幅超20% [5] 机构观点 - 美联储降息将带来Q4流动性边际宽松 利好机器人板块行情 [6] - 美联储9月份降息概率超过90% 预计Q4宏观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放松 [6] - 叠加特斯拉第三代机器人发布和国产链新品发布 机器人板块有望迎来板块级行情 [6]
【RimeData周报08.30-09.05】人形机器人关键窗口期已至!年内融资已超100亿元
Wind万得· 2025-09-07 06:28
投融概况 - 本周融资事件142起 较上周增加5起 融资金额158.92亿元 较上周增加117.07亿元[4] - 亿元及以上融资事件17起 较上周减少2起 公开退出案例23个 较上周减少5个[4] - 170家机构参与一级市场投资 与上周持平 其中17起事件未公布准确金额 涉及至少6.11亿元 占总额3.84%[4] - 已披露金额事件59起 较上周减少15起 金额区间分布与上周无明显变化[5] - 10亿及以上融资事件2起 上周无此区间事件[5] 重点融资事件 - 智平方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由深创投领投 资金用于GOVLA大模型及AlphaBot机器人迭代[7] - 同创普润完成超10亿元A轮融资 由中建材基金领投 专注靶材关键原材料高纯金属材料生产[8] - 曦智科技完成超15亿元C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中国国新基金等 资金用于光电混合算力规模化落地[8] - 瑞龙外科完成6700万美元D轮融资 由强生创新投资领投 专注软组织手术机器人平台[9]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涉及14个行业 前五行业为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消费品与服务 合计106起 占总数74.65%[12] - 电子行业融资28起 较上周增加10起 集中在半导体、电子元器件[12] - 信息技术行业融资28起 较上周减少7起 集中在AI大模型、AI Agent、应用软件[12] - 装备制造行业融资26起 集中在机器人赛道[12] - 按融资金额统计 前五行业为交通运输、电子、医药健康、信息技术、装备制造 合计153.59亿元 占总额96.65%[13] - 交通运输行业金额居首 受普洛斯15亿美元A+轮融资影响[13] - 电子行业金额第二 受曦智科技超15亿元C轮、同创普润超10亿元A轮融资影响[13] - 医药健康行业金额第三 亿元及以上融资事件共5起[13] 机器人领域动态 - 特斯拉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 预计80%价值来自Optimus机器人 2026年目标产量5万台[14] - 星尘智能与仙工智能达成人形机器人千台级订单合作[14] - 优必选签署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 刷新全球单笔合同纪录[14] - 宇树科技预计10-12月提交上市申请 2025年人形机器人赛道融资超100亿元[14] 地域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地区为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浙江省、北京市 合计112起 占总数78.87%[18] - 融资金额前五地区为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四川省、江苏省 合计152.42亿元 占总额95.91%[18] 融资轮次 - 天使轮和A轮最活跃 合计105起 较上周增加2起[22] - 早期融资(A轮及以前)事件数占比76.06% 较上周减少1个百分点[22] - A轮融资金额占比近8成 受普洛斯15亿美元A+轮融资影响[22] 投资机构 - 170家机构参与投资 合计出手194次[24] - 深创投出手4次 中芯聚源出手3次 钟鼎资本、弘晖基金等机构出手2次[24] 退出情况 - 公开退出案例23个 较上周减少5个 涉及11个行业[29] - 退出案例数量前三行业为信息技术、电力设备与新能源、社会服务 合计11个 占总数47.83%[29] - 股权转让10个 较上周减少5个 并购6个 较上周增加2个 新三板挂牌5个 较上周减少1个 IPO项目2个 较上周减少1个[30] IPO事件 - 奥克斯电气在港交所上市 发行2.38亿股 募集41.5亿港元 按2024年销量计算以7.1%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五大空调提供商[31] - 华新精科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发行4373.75万股 净额约7.27亿元 专注精密冲压铁芯及配套模具研发生产[32]
美团发布并开源“龙猫”大模型;IDC:XREAL连续四年居消费级AR眼镜销量冠军|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6:05
美团大模型发布 - 美团发布并开源采用混合专家模型架构的大模型LongCat-Flash-Chat 总参数560B 激活参数18.6B至31.3B 平均27B [1] - 该模型在仅激活少量参数前提下实现智能体任务突出表现 推理速度超过100TPS [1] - 布局大模型可助力美团优化配送和推荐等业务环节 提升用户与商家体验 增强平台竞争力 [1] AR设备市场竞争格局 - XREAL连续四年居消费级AR眼镜销量冠军 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113.7% [2] - 公司在AR+VR整体市场中位列全球第二 仅次于Meta 累计出货量突破70万台 [2] - XREAL通过全球化多点布局和与谷歌深度合作 有望借助安卓生态巩固领先地位 [2] 具身智能企业融资动态 - 智平方完成由深创投领投的A系列融资 深创投单家投资超亿元 [3] - 融资资金将用于GOVLA大模型及AlphaBot系列机器人迭代 产线扩容与全球市场拓展 [3] - 公司获得老股东敦鸿资产 国投持续加码 并吸引华熙生物和大型零售企业作为产业资本参与 [3]
智平方又获亿元融资!半年已完成7轮,头部机构云集
证券时报· 2025-09-01 23:38
融资情况 - 智平方完成由深创投领投的A系列融资 深创投单家投资超过1亿元[1] - 老股东敦鸿资产和国投持续加码 华熙生物和一家大型零售企业以产业资本身份参与[1] - 公司半年内完成7轮数亿级融资 此前获得国中资本领投的Pre-A+++轮和普华资本领投的A+轮融资[2] - 引入达晨财智 基石资本 南山战新投等机构投资[2] 技术优势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具身智能企业[3] - 在国产自主具身大模型和通用智能机器人方向具有技术壁垒和领先优势[3] - 自主研发具身大模型Alpha Brain使用英伟达GPU进行模型训练和算法开发[8] - 利用英伟达Isaac Sim仿真平台在虚拟环境中复现真实场景 加速模型测试验证[8] 商业化进展 - 采用从半结构化场景走向非结构化场景的商业化布局思路[4] - 已在汽车制造 半导体 生物科技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展开落地[4] - 通用智能机器人爱宝进入多个真实场景:在车企工厂承担上下料等任务 在华熙生物无菌车间执行智能转运和视觉质检 在晶能微电子半导体生产线负责物料分拣搬运[7] - 爱宝将在第三季度于一线城市机场上线挑战公共空间任务[7] - 公司自有工厂9月正式投产 实现自主研发加自主制造加自主交付的闭环[7] 合作伙伴关系 - 作为英伟达在中国最重视的生态及行业合作伙伴之一[8] - 在链博会上受邀亮相英伟达核心展区展示通用智能机器人爱宝的核心能力[7] 团队背景 - 创始人兼CEO郭彦东曾任小鹏汽车和OPPO首席科学家与研发高管[1] - 主导的智能系统在数十万台智能汽车 数亿台消费电子终端 机器人和微软MaaS上投入使用[1] - 团队具备扎实学术背景与产业经验 在具身智能赛道保持前瞻性思考与落地执行的平衡[3] 组织建设 - 深创投集团推动智平方成立党支部 这是深创投8年来推动设立的第100家已投企业党组织[1] - 也是深创投的第一家机器人行业公司党组织[1]
智平方又获亿元融资!半年已完成7轮,头部机构云集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20:35
融资情况 - 深创投领投A系列融资并单家投资超过1亿元人民币 [1] - 老股东敦鸿资产和国投持续加码 同时吸引华熙生物和一家大型零售企业作为产业资本参与 [1] - 公司半年内完成7轮数亿级融资 此前获得国中资本领投Pre-A+++轮和普华资本领投A+轮融资 引入达晨财智 基石资本 南山战新投等机构 [2] 技术优势 - 国内少数具备全栈自研能力的具身智能企业 在国产自主具身大模型和通用智能机器人方向具有技术壁垒和领先优势 [3] - 自主研发具身大模型Alpha Brain使用英伟达GPU进行模型训练和算法开发 [5] - 利用英伟达Isaac Sim仿真平台在虚拟环境中复现真实场景 加速模型测试验证与样本生成 [5] 产品与商业化 - 融资资金将用于GOVLA大模型及AlphaBot系列机器人迭代 自建产线扩容与全球市场拓展 [1] - 通用智能机器人"爱宝"已进入汽车制造 半导体 生物科技等多个真实场景 包括头部车企工厂 华熙生物无菌车间 晶能微电子生产线 [4] - 坚持从"半结构化场景"向"非结构化场景"的商业化布局思路 已在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行业应用标杆 [3] - 自有工厂将于9月正式投产 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制造+自主交付"闭环 [4] 合作伙伴关系 - 作为英伟达在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及行业合作伙伴之一 获得其底层算力支持 [5] - 在链博会上受邀亮相英伟达核心展区 展示通用智能机器人的空间感知 快速学习和任务规划执行能力 [4] 团队背景 - 创始人兼CEO郭彦东曾任小鹏汽车和OPPO首席科学家与研发高管 主导的智能系统在数十万台智能汽车 数亿台消费电子终端投入使用 [1] - 团队具备扎实学术背景与产业经验 在具身智能赛道保持前瞻性思考与落地执行的平衡 [3]
具身智能公司智平方完成新一轮融资,深创投过亿元领投、华熙生物等参投
钛媒体APP· 2025-09-01 12:21
融资情况 - 智平方近期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系列融资 由深创投领投超亿元 老股东敦鸿资产和国投持续加码 华熙生物及一家大型零售企业以产业资本身份参与投资[2] - 公司在半年内完成7轮数亿级融资 本轮为其中规模较大的一轮[3] 资金用途与公司定位 - 融资资金将用于GOVLA大模型及AlphaBot系列机器人迭代 自建产线扩容与全球市场拓展[3] - 公司成立于2023年年初 以通用具身机器人大脑为核心 采用软硬一体路径为行业提供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3] 技术优势 - 自研具身大模型AI2R Brain采用端到端大模型范式 在数据算法算力三大要素具备原创技术积累[4] - 作为国内最早提出端到端VLA技术企业 于今年4月发布全球首个全域全身VLA大模型GOVLA 突破常规机械臂控制局限[4] - 开源版本FiS-VLA在三方评测中综合性能超越国际标杆Physical Intelligence的π0模型达30%[4] 产品与商业化 - AlphaBot系列机器人已进入汽车制造场景 直接对标特斯拉Optimus并获国际车企订单[3] - 在工业生物科技公共服务等多领域实现大规模部署 坚持智能驱动与商业闭环策略[4] 行业观点 - 人形机器人需从"能跑能跳"转向"能工作" 泛化智能操作能力是下一代竞争核心[4] - 人形机器人本体量产尚未完全成熟 零部件产能有待建设[5] - 人形机器人"iPhone时刻"需5-7年 大规模To B应用约需3年[5] 团队背景 - 创始人兼CEO郭彦东为普渡大学博士 师从AI领域美国工程院院士 曾任微软小鹏汽车OPPO高管 主导数亿台智能终端AI研发[3]
探访世界机器人大会:“一高五难”的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21:37
行业概况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展示200余家企业的1500余件产品,其中首发新品100余款,数量是去年的近两倍[1] - 中国智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9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51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27.9%[1] - 人形机器人领域加速发展,特斯拉上调2025年Optimus机器人量产预期至最高1万台,摩根大通预计人形机器人潜在市场规模可达约50亿台[2] 技术进展 - AI与机器人深度融合,科大讯飞展示基于大模型的"机器人大脑"平台,融合语音识别、合成、翻译等多模态技术,解决多人交互环境下的语音识别干扰问题[3] - 智平方展示AlphaBot系列机器人,具备34个以上自由度,单臂可承受10公斤负载,能完成物流分拣、饮品制作等复杂任务[3] - 边缘智能技术兴起,英伟达发布多款软硬件产品,包括GROOTN1人形机器人基础模型和JetsonThor平台,银河通用展出搭载JetsonThor芯片的Galbot机器人[4] 应用场景 - 优必选展示人形机器人、无人物流车和生产线协同作业,通过"群脑网络2.0"技术实现多机协作,提升物料入库、搬运和分拣效率[5] - 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已在汽车厂完成第一阶段实训,提升关节稳定性、电池续航、定位导航等核心技术,适配分拣、车辆组装等复杂工作[8] - 宇树科技和加速进化公司分别展示机器人格斗和足球表演,体现娱乐性和对抗性,吸引大量观众关注[7] 商业化挑战 - 人形机器人面临"一高五难"问题,包括门槛高、软件算法难、软硬解耦难、知识积累难、人才聚集难、安全应用难[7] - 技术成熟度不足,简单如"倒水"操作需涉及定位、语义理解、感知和控制等多技术协同,商业化落地仍处早期阶段[8] - 价格限制普及,宇树科技UnitreeR1售价3.99万元起,虽较此前降低但仍高于消费者心理预期,需产业链协同降低成本[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