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01
icon
搜索文档
股指期货日度数据跟踪2025-07-08-20250708
光大期货· 2025-07-08 11:3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07月07日多个指数走势、板块涨跌对指数影响、股指期货基差及基差折算年化开仓成本、股指期货换月点数差及其折算年化成本进行了分析 各部分总结 指数走势 - 上证综指涨跌幅0.02%,收于3473.13点,成交额4761.97亿元;深成指数涨跌幅 -0.7%,收于10435.51点,成交额7324.44亿元 [1] - 中证1000指数涨跌幅0.24%,成交额2648.35亿元,开盘价6305.04,收盘价6327.14,最高价6333.51,最低价6303.86 [1] - 中证500指数涨跌幅 -0.19%,成交额1657.59亿元,开盘价5901.4,收盘价5900.41,最高价5910.8,最低价5889.6 [1] - 沪深300指数涨跌幅 -0.43%,成交额2251.07亿元,开盘价3977.29,收盘价3965.17,最高价3979.75,最低价3956.57 [1] - 上证50指数涨跌幅 -0.33%,成交额566.6亿元,开盘价2736.01,收盘价2731.53,最高价2736.26,最低价2723.96 [1] 板块涨跌对指数影响 - 中证1000较前收盘价上涨14.94点,公用事业、计算机、基础化工等板块向上拉动明显,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向下拉动明显 [2] - 中证500较前收盘价上涨 -11.03点,公用事业、非银金融、房地产等板块向上拉动明显,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向下拉动明显 [2] - 沪深300较前收盘价上涨 -17.03点,银行等板块向上拉动明显,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电子等板块向下拉动明显 [2] - 上证50较前收盘价上涨 -8.91点,银行、国防军工等板块向上拉动明显,煤炭、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等板块向下拉动明显 [2] 股指期货基差及基差折算年化开仓成本 - IM00日均基差 -53.6,IM01日均基差 -131.34,IM02日均基差 -209.83,IM03日均基差 -393.64 [13] - IC00日均基差 -38.29,IC01日均基差 -95.74,IC02日均基差 -151.11,IC03日均基差 -276.72 [13] - IF00日均基差 -19.74,IF01日均基差 -37.22,IF02日均基差 -47.52,IF03日均基差 -84.05 [13] - IH00日均基差 -17.1,IH01日均基差 -22.69,IH02日均基差 -23.55,IH03日均基差 -24.24 [13] 股指期货换月点数差及其折算年化成本 - 报告给出了IM、IC、IF、IH不同合约换月点数差及折算年化成本在不同时间的具体数据 [23][25][27]
机器人企业为何青睐广东?
机器人圈· 2025-07-03 20:20
广东省机器人产业概况 - 广东省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居全国首位,产业链各环节培育引进了一批企业并孵化众多初创企业[1] - 全省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16万家,位居全国第一,涵盖国际巨头如库卡、ABB以及新兴企业如众擎机器人[2] - 深圳"机器人谷"聚集越疆科技、速腾聚创、优必选等上市企业及近10所高校,形成全国乃至全球机器人重点产业集聚区[11] 产业链优势 -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实现供应链配套程度达85%,覆盖从研发到核心零部件制造再到应用场景的全价值链[2] - 库卡通过本地化配套和自研自制解决核心部件进口依赖问题,持续加码基础研发投入以提升产业链水平[5] -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半小时车程内完成全链条配套"的产业链优势,显著降低企业成本并提升市场响应速度[5][9] 企业案例与技术突破 - 众擎机器人成立20个月即实现量产上市,其产品PM01凭借仿生舞蹈动作引发关注,公司高度依赖大湾区高效供应链[6][8][9] - 佛山华数机器人自主研发的Ⅲ型控制系统突破动力学建模难题,解决国产机器人"无脑"卡脖子问题[5] - 奥比中光从初创企业成长为专利规模全球前三的"3D视觉第一股",扎根深圳"机器人谷"12年[10] 孵化生态与资本支持 - 东莞Xbot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超140家企业,团队存活率超80%,通过"五步法"提供全流程创业支持[13][14] - 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联合资本方发起10亿元长劲石智能制造专项基金及天使基金,推动成果转化[14] - 广东构建从"青苹果"(原始技术)到"红苹果"(成熟产品)再到"苹果树"(产业升级)的全链条孵化培育机制[14] 应用场景与市场潜力 - 广东作为"世界工厂"为机器人产业提供3C、汽车等密集制造业场景,加速技术落地与市场验证[5] - 行业预测机器人产业未来20年规模或达数十万亿至百万亿级,需依赖完整技术链条和生态协作[12] - 企业如华数机器人通过柔性组装等场景在广东先行示范,再向其他地区推广[5]
广东企业活力观:拿全球订单,闯未来赛道|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11:16
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 - 今年前5月广东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6.7%、33.0%、15.7% [1] - 广东面临新旧动能换挡压力,传统产业需突破性创新,新兴产业需加速爆发 [1] - 广东向"新"突围的关键在于企业活力,尤其是民营企业活力 [1] 传统产业升级案例 - 熠日科技年营收近10亿元,外贸占比70%,美国市场占30%,研发投入占营收5% [2] - 传统产业通过新技术升级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形成"厚重基座"与"敏捷智能"融合生态 [2] 新兴产业全球化突破 - 视源股份液晶电视主控板卡全球出货量超7.7亿片,占全球电视机产量的三分之一 [3] - 广州超高清产业制造业产值超2000亿元,TCL华星2023年电视面板出货量全球份额达25.3% [3][4] - 广东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抢全球份额,签长期订单 [4] 未来产业商业化路径 - 低空经济、算力、机器人三大赛道与AI结合紧密,衍生新细分赛道 [5] - 众擎机器人成立一年半即实现核心部件量产,目标交付几百台订单,合作方包括京东、美的 [5] - 粤港澳大湾区在具身智能供应链中占比55%,独立计算份额达24% [6] 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先 - 奥比中光全栈自研3D视觉技术,前5月营收3.63亿元,同比增长117% [7] - 广东在技术空白期定义赛道,趋向建生态而非仅卖产品 [7] 人才驱动创新 - 亿纬锂能博士刘诗美选择广东因前沿技术迭代快,薪资及配套资源有吸引力 [8] - 三环集团强调人才是创新核心,需"引、留、用"结合 [8] - 广东技能人才总量达2019万人,本科高校现代产业学院348个,校企师资1.6万人 [9]
“陪伴机器人”成消费新潮流,京东JoyInside让机器人“懂你所想”
中金在线· 2025-07-02 18:19
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 机器人正从专业领域进入日常生活,成为陪伴助手和家庭成员 [1] - 行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老龄化、劳动力短缺背景下,健康养老、家务劳动、工业生产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3] - AI玩具兼具智商情商,满足情感需求和儿童教育,重新定义玩具市场 [3] 京东JoyInside技术平台 - 通过"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构建具身智能生态 [1] - 具备四大技术优势:产业大模型(70%通用数据+30%供应链数据)、丰富角色智能体、超拟人交互体验(日均超千万次对话)、言行高度协调 [4][5][6] - 提供底层算力、大模型交互技术和具身智能解决方案 [3] 家庭场景应用 - 魔法原子四足机器狗具备多模态互动能力,可回应情绪,作为玩伴和情感寄托 [8] - 人形桌面机器人支持知识库、多模态感知、长期记忆和角色定制 [10] - 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集成五种棋术和早教功能,具备"听看触思说"全方位能力 [12] 企业场景应用 - 众擎PM01机器人可理解对话意图并执行动作,应用于文旅导览和科研领域 [14] - 已接入云深处等十余家头部品牌,618期间具身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7倍 [15] 市场表现 - 京东618智能机器人自营销售额增长3倍,具身智能品类增长17倍 [15]
像卖车一样卖机器人?机器人体验店迎来爆发潮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7-02 14:08
人形机器人行业新零售模式创新 核心观点 - 行业正通过4S店、体验店、综合平台等线下渠道创新解决用户触达难题,同时探索线上销售专区 [1][6][12][15] - 新模式融合展示、体验、销售、服务四大功能,借鉴汽车行业经验降低用户决策门槛 [2][7][8][15] - 企业通过模块化配件生态、金融方案设计、产业链资源整合提升商业化落地能力 [2][8][10][13] 具微科技机器人4S店 - 全国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落地杭州,总面积700平方米,含500平方米功能分区(展示/体验/售后/路演) [2] - 采用"机器狗+上装模块"组合模式,如机械臂变物流助手、冰箱模块变移动冷柜,实现硬件生态模块化 [2] - 前期聚焦自研机器狗,后期计划与户外、箱包领域合作拓展场景应用 [2] 宇树科技体验店 - 河南首店选址丹尼斯大卫城,展示四足机器狗Go2(基础版售价9997元),现场演示倒立行走等高难度动作 [3] - 强调用户自主体验,核心理念为"提供负载和续航,用户自定义解决方案" [4] - 未来计划拓展消费品市场,并与河南企业/高校合作消防、公安等场景 [4] 北京亦庄4S店集群 -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于2025年落地,已签约优必选、智元机器人等10家企业 [7] - 提供专属体验空间,联合供应链建立全国快速响应体系覆盖维修/升级需求 [8] - 针对高单价(类比汽车)设计分期贷款+保险+撮合的金融方案 [8] 首程控股综合体验平台 - 启动全球招募计划,签约50余家机器人企业覆盖医疗/工业/教育等场景 [10] - 发布"三清单"(能力/需求/标杆项目)推动产业链协同,加速技术产品落地 [10] - 平台整合展示体验、场景销售、专业服务、产业赋能全链条 [10] 京东线上销售专区 - 成立智能机器人业务部门,已签约30多品牌上线销售,如众擎PM01(售价18.8万) [13] - 产品线覆盖教育版(18.8万)、商业版(8.8万)、双足机器人(4.2万)等多形态 [13] - 当前以定金预订为主,配套服务尚待完善 [13] 行业趋势 - 渠道创新直击商业化痛点:高价格决策门槛、性能感知缺失、售后忧虑 [15] - 通过沉浸式体验+一站式服务+金融方案缩短用户认知鸿沟 [15] - 新模式或成为推动消费级/商用级市场爆发的关键引擎 [15]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实验室突围到产业跃迁的湾区密码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2:12
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 - 自动驾驶卡车累计运输9.4亿吨货物,小马智行250辆Robotaxi累计800万公里全无人驾驶里程,第七代自动驾驶系统成本下降70% [1][4] - 惠州胜宏科技智慧工厂每条生产线节水50%、节电30%,人均年产值突破100万元,为特斯拉、英伟达等提供PCB核心供应 [2] - 中山EK灯光完成对意大利顶级灯光品牌Claypaky收购,产品获美国客户认可并愿意支付关税 [4] - 广东省形成9个万亿级产业集群,8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国家队",鸿蒙系统崛起为国内第二大操作系统 [5] 成果转化新生态 - 东莞XbotPark机器人基地孵化企业存活率高达80%,逸动科技成为全球电动船外机龙头,云鲸拖地机器人进入千万家庭 [6] - 东莞市元生智能基于纸盒原型开发老人智能看护机,获200万元投资,模具成本比外省低60%以上 [10] - 深圳龙岗区成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署,提供三年免租政策,众擎科技通过跳舞机器人PM01试错数据优化研发 [10][11] 人才磁场效应 - 惠州利元亨为博士后提供30万元安家补贴和千万级科研经费,研发团队占员工总数30% [14] - 胜宏科技通过低价商品房配售员工、建设足球场等措施,员工流失率远低于行业均值 [16] - 深圳众擎科技选择深圳因"半小时触达供应商"效率,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覆盖广深港30分钟车程 [16]
招聘需求猛增409%具身智能机器人“摇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1 09:15
"公司正好要招具身智能大脑方向的人才,如果有想加入团队的可以来谈。" "我们全栈人才都需要,做大模型的、硬件设计的、商业化的,各类伙伴都非常欢迎。" 上述两段话,分别出自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智平方副总裁、战略负责人莫磊,两家公司均属于时下大热的深圳机器人"八大金刚"。 今年以来,众擎人形机器人PM01前空翻、跑步、跳舞、打擂台,赚足了眼球;智平方则发布搭载全新大脑的智能机器人AlphaBot 2,目标今年启动自有产 线建设,2028年实现万台场景应用。 关注度只增不减、技术快速迭代、场景应用不断拓展,具身智能行业对核心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渐旺盛。 智联招聘《2025年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今年前5月国内机器人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其中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需求同比激增409%,技 术岗位占比超6成,人才画像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特征。 传导至教育端,站在风口上的具身智能,引得相关院校积极布局。据南方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近两年,全国至少有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十余所高校官宣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并将具身智能与机器人列为重点学科方向。 如在5月10日上海的一场论坛上,宇树科 ...
爆火的人形机器人,离“实用”还要多久?
钛媒体APP· 2025-06-28 18:09
人形机器人行业现状 - 京东618全周期战报显示,2025年5月13日至6月18日,智能机器人自营销售额同比增长3倍,具身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同比增长17倍 [1] - 宇树科技、乐聚机器人等企业订单激增,乐聚一季度订单量增长200%,松延动力半马赛后订单突破2500台 [2]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投资金额达186.51亿元,国内达61.06亿元,均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3] - 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2025年至少发生27起融资事件,融资轮次集中在B轮之前 [3]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人形机器人价格持续下探,松延动力N2双足机器人售价低至3.99万元起,大幅降低采购门槛 [7]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多地出台专项计划推动场景落地 [8] - 市场前景广阔,预计203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达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62.6% [8] - 华为、字节、特斯拉等巨头加码布局,推动资本热情攀升 [9] 技术挑战与发展瓶颈 - 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为多为预先编程的"炫技",缺乏真正的智能决策能力 [13] - 算法未突破,大语言模型无法解决"大脑"问题;具身智能缺乏物理世界交互数据 [13][15] - 技术复杂度远超自动驾驶,需解决与物理世界的安全交互问题 [17] - 实用性不足,进入工厂或家庭服务仍需5-10年甚至更长时间 [16][17] 行业融资动态 - 银河通用完成11亿元新一轮融资,两年累计融资超24亿元 [5] - 加速进化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深创投领投 [5] - 地平线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高瓴资本等十余家机构参与 [5] - 松廷动力连续完成过亿元A轮及A+轮融资 [5]
活力中国调研行|触摸!钢铁身躯的创新脉搏
新华社· 2025-06-27 20:28
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 - 众擎机器人科技展示PM01人形机器人 身高1.38米 体重40多公斤 全身拥有24个自由度 腰部配备320度自由旋转电机 能完成"前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1] - PM01机器人通过具身智能、运控算法、动力关节等技术实现平衡行走和复杂动作 2024年12月发布 [1] - 公司专注于通用智能机器人及行业场景方案 已实现从核心算法研发到关节驱动的全面自主设计 正在攻关自主跌倒爬起、灵活避障等能力 [2] 3D视觉感知技术领先 - 奥比中光自主研发MX系列深度引擎芯片 核心部件MX6600芯片仅9毫米见方 用于处理3D视觉感知数据 2015年破解国内"缺芯少核"难题 [4] - 公司3D摄像头产品国内市占率达70%(10台服务机器人中7台使用) 全面布局主流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 [4] - 送餐机器人通过三组3D视觉传感器实现灵敏感知和避障功能 [3] 微纳米医疗机器人创新 - 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开发磁性微纳米医疗机器人 通过体外磁控引导集群堵塞肿瘤供血血管 已进入大动物活体实验阶段 [6] - 研究院聚焦能源、交通、智能制造、医疗康复等领域技术落地 联合头部企业开展重大技术攻关 [6] 机器人产业规模增长 - 2024年深圳机器人企业总数达74000家 新增14000家 产业链总产值首次突破2000亿元(2012亿元) 同比增长12.58% [6] - 全国机器人产业形成北京、上海、杭州等地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 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7]
上架秒空,人形机器人在电商平台“卖爆”
第一财经· 2025-06-27 08:49
公司动态 - 灵宝CASBOT人形机器人CASBOT 02在京东上架不到48小时即获得实际订单,售价32.8万元起,已有超过3000人浏览 [1] - 公司近期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蓝思科技和天津佳益 [2] - 相比第一代产品,第二代机器人更注重场景需求和成本导向,技术迭代方向由市场需求直接驱动 [1] - 公司产品线包括轮式、双足人形机器人和灵巧手等核心配件模组,预计每条产品线今年出货量达百台左右 [6] - 公司已与招金集团、中矿集团、中信重工等产业巨头在矿业场景建立深度合作 [2] 产品技术 - CASBOT 02采用骨架与外壳分离的结构设计,简化组装流程,缩短生产周期并降低量产成本 [3] - 产品搭载VLA模型,操作精度达到亚毫米级别,强化了工业环境中任务泛化与精细操作能力 [2] - 通过工业场景落地积累数据,反哺大脑模型算法与执行操作能力 [2]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厂商积极拓展电商渠道,灵宝CASBOT、众擎PM01等多款产品已在京东上架 [7] - 京东成立智能机器人业务部门,已与30多家具身智能品牌签约,618期间智能机器人成交额同比增10倍 [7] - 京东向机器人品牌开放物流、零售等多场景资源,并引入全产业链元器件 [8] - 京东通过Joy Inside平台将大模型智能体植入机器人硬件,提升多场景交互能力 [8] 商业模式 - 电商平台成为机器人销售新渠道,帮助厂商聚焦产品技术而非运营事务 [8] - 京东平台覆盖C端和B端市场,预计触达超900万政企用户,已在安全防控、电力巡检等场景实现销售 [8] - 桌面级陪伴机器人"念"NIA-F01在京东首销秒空,显示消费级市场潜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