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TT S5000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已问询” 拟募资80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7-18 15:39
公司上市进展 - 摩尔线程申请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中信证券为其保荐机构,拟募资80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以自主研发的全功能GPU为核心,致力于为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高性能计算领域提供计算加速平台 [1] - 已成功推出四代GPU架构,并拓展出覆盖AI智算、云计算和个人智算等应用领域的计算加速产品矩阵 [1] - 采用Fabless经营模式,专注于芯片研发设计,将制造环节外包 [1]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集成电路行业被英伟达、AMD等国外头部厂商垄断 [1] - 国内厂商凭借对下游客户的紧密跟踪服务以及快速响应需求的能力,已在各自专攻领域获取一定市场份额 [1] 技术实力对比 - 与国际龙头相比,公司在技术积累、产品性能等方面仍需持续提升 [2] - 英伟达在性能、兼容性及GPU集群建设方面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 [2] - 公司MTT S80显卡单精度浮点算力性能接近英伟达RTX3060 [2] - 基于MTT S5000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 [2] 募投项目 - 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拟投入25.095798亿元 [3] - 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拟投入25.023323亿元 [3] - 新一代自主可控AI SoC芯片研发项目拟投入19.818033亿元 [3]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10.062845亿元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08.83万元、1.24亿元、4.38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8.4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 [3] - 2024年资产总额70.823964亿元,负债总额25.9242亿元,资产负债率36.6% [5]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2422.51%降至2024年的309.88% [5]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获得受理 或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08 16:18
公司IPO及募资计划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集资金80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1] - 募资用途包括: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25.1亿元)、新一代图形芯片研发项目(25.0亿元)、新一代AI SoC芯片研发项目(19.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10.1亿元) [4] - 公司2025年跻身《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212名,有望成为"国产GPU第一股"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成立于2020年,采用Fabless模式,专注于全功能GPU产品的研发、设计及销售 [1] - 已推出四代GPU架构,产品矩阵覆盖AI智算、云计算和个人智算等领域 [1] - 自主研发MUSA架构,实现单芯片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及超高清视频处理的突破 [2] - 截至2025年2月累计获得470项专利,数量居国产GPU企业之首 [3] 产品性能与竞争优势 - MTT S80显卡单精度浮点算力接近英伟达RTX 3060 [2] - 基于MTT S5000构建的千卡GPU智算集群效率超过同等规模国外同代系GPU集群 [2] - 相比GPGPU、ASIC等技术路线,MUSA架构具备更强计算通用性、更优技术演进能力和更佳生态兼容性 [2] - 产品适配AI、AI4S、大数据处理、数字孪生、图形渲染等多领域需求 [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08.83万元、1.24亿元、4.38亿元 [5] - 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11.16亿元、13.34亿元、13.59亿元 [5]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309.88% [6] -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8.40亿元、-16.73亿元、-14.92亿元,尚未实现盈利 [5] - 2024年末资产总额70.82亿元,负债25.92亿元,资产负债率62.15% [6]
一GPU企业科创板IPO获受理!3年累计亏损46亿拟募资80亿,创始人曾任职英伟达
梧桐树下V· 2025-07-02 16:09
IPO受理情况 - 6月30日沪深北三大交易所新受理41家IPO创今年单日新高上交所新受理5家科创板企业包括GPU芯片企业摩尔线程[1] - 摩尔线程成立于2020年6月注册资本4.0002亿元2024年末员工1126人[1] 公司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为Fabless模式GPU芯片设计企业专注AI数字孪生科学计算等领域已推出四代GPU架构[2][3] - 产品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MTT S80单精度浮点算力接近英伟达RTX 3060MTT S5000千卡集群效率超国外同代产品[4] - 自主研发MUSA架构实现单芯片同时支持AI计算图形渲染物理仿真及超高清视频处理[4] - 产品矩阵覆盖AI智算云计算个人智算含四代GPU芯片及板卡模组一体机集群设备等[5][6] 股权结构与管理层 - 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建中直接持股11.06%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及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控制36.36%股份[7] - 张建中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现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7]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09万元12398万元43846万元复合增长率208.44%[8][10] - 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4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累计-43亿元2024年末未分配利润-12.07亿元[8][9] - 研发投入占比极高2022-2024年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2422.51%1076.31%309.88%[9] 上市标准与科创属性 - 选择科创板上市标准预计市值≥15亿元最近一年营收≥2亿元三年研发投入占比≥15%[10] - 符合科创属性指标三年累计研发投入38.1亿元占营收626.03%研发人员占比78.69%拥有402项境内发明专利[10] 客户与供应链风险 - 客户高度集中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89.86%97.45%98.16%[11][13] - 2023年10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采购美国原材料及技术工具造成限制已调整供应链策略[14] 募资计划 - 本次IPO拟募资80亿元其中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其余用于3个项目建设[14]
「寻芯记」“中国版英伟达” 闯关科创板!摩尔线程三年亏损50亿元,能否再现寒武纪式股价行情
华夏时报· 2025-07-02 14:55
公司概况 - 摩尔线程与沐曦集成同时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冲刺科创板,其中摩尔线程拟募集资金80亿元,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1] - 摩尔线程被称为"中国版英伟达",因其业务与英伟达高度相似,主要从事GPU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2] - 公司高管团队多名成员出自英伟达,包括创始人张建中曾担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 [2] 行业背景 - 地缘政治变化和科创板注册制催生半导体国产替代2.0时代,摩尔线程成立于这一节点 [2] - AI算力需求爆发与美国芯片管制刺激国产GPU站上风口 [1] - 全球GPU市场规模预计在2029年将达到36119.74亿元,中国占比将从2024年的30.8%提升至2029年的37.8%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50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14.92亿元 [1][7] - 营收从2022年的4608.83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4.38亿元 [6] - 2024年综合毛利率达到70.71%,高于同行海光信息、寒武纪和景嘉微 [7]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1.16亿元、13.34亿元和13.59亿元,占营收比例逐年下降但仍较高 [7] - 募集资金将用于新一代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AI SoC芯片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 [3] 技术实力 - 产品部分性能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如MTT S80显卡单精度浮点算力接近英伟达RTX 3060 [5] - 构建MUSA架构,具备与国际主流GPU生态的兼容性 [6] - 承认与英伟达在技术积累、产品性能等方面存在差距 [6] 市场前景 - AI基础设施投资转向理性,更关注产品落地和商业化能力 [4] - 国产GPU通用性更强但面临与寒武纪的强竞争关系,在训练场景仍无法与英伟达甚至华为相比 [8] - 盈利前景主要依靠政策驱动,需突破制程和生态限制并在推理应用场景实现大范围商用 [4][8] 风险因素 - 2023年10月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对采购美国原材料和使用美国技术产生限制 [7] - 人工智能投资热潮降温,同期申请上市的AI芯片厂商不止一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