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iRNA药物
icon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传舶望制药考虑在港上市 拟募资约3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20:20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报道,舶望制药考虑在香港上市,计划募资约3亿美元。有望成为除恒瑞医药之 外,2024年以来香港最大规模的生物医药领域IPO项目。 据悉,舶望制药作为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新一代siRNA药物,为全球患者提 供更好的治疗手段。公司利用其行业领先的RADS(更强活性、持久性和安全性的RNA分子)平台技术, 建立了丰富且差异化的siRNA候选药物管线,涵盖广泛的适应症。公司产品管线涵盖心血管疾病、罕见 病、病毒感染、代谢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肌肉、脂肪等领域,其中,心血管药物BW-01及BW- 02、罕见病药物PKK、乙肝药物HBV均已进入临床Ⅱ期阶段。 舶望制药历经数轮融资,其投资者包括杏泽资本、正心谷资本、CPE源峰、道远资本、三一创新投资、 金沙江联合创投等。 ...
造纸业再度走强,医疗保健业内部轮动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08-18 11:25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股指普遍上涨,上证指数累计涨1.7%,深证成指涨4.55%,创业板指涨8.58%[1] - 港股调整,恒生指数收盘跌0.98%报25270.07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59%[1] - 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涨0.08%,标普500指数跌0.29%,纳指跌0.4%[1] 行业动态 - 半导体关税可能高达300%,特朗普表示将在未来两周宣布[8] - 造纸业再度走强,医疗保健业内部轮动,京东健康领涨恒指[1] - 双登股份(6960)招股入场费7329元,引入泰州市国资委认购逾2亿元[10] 公司动态 - 中国宏桥(1378)拟购回股份,金额不低于30亿元[14] - 吉利汽车(175)预计下半年毛利率将持续改善[14] - 金沙中国有限公司(1928)中期纯利跌23.7%至4.13亿美元[14] 经济数据 - 中国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7%,工业增加值同比5.7%[17] - 美国7月零售销售月环比0.5%,进口价格指数月环比0.4%[17]
开源证券:siRNA药物快速发展 国内药企出海潜力大
智通财经网· 2025-07-22 14:01
行业趋势 - 2024年起中国企业siRNA管线BD出海加速 国内企业同步前瞻性布局siRNA赛道 交易活跃 [1][4] - siRNA药物开发从罕见病拓展至慢病领域 如高血脂症 乙肝 肥胖等 市场空间快速打开 [3] - 全球RNAi赛道热度加速上升 已有7款siRNA药物上市 在研管线持续增加 [3] 技术发展 - siRNA药物开发是复杂系统工程 涉及核糖核苷酸单体修饰 序列筛选 靶点基因选择 递送载体优化等多个维度 [1][4] - siRNA技术应用仍有限制 标靶递送存在挑战 已开发出脂质体纳米颗粒 GalNAc等多种载体 [2] - siRNA药物面临免疫原性问题 脱靶效应 稳定性差等挑战 需进行修饰以增强体内稳定性与功效 [3] 企业动态 - 诺华2025H1业绩显示 siRNA产品Leqvio销售收入达5 55亿美元 同比增长66% 2021-2024年从0 12亿美元增至7 54亿美元 [2] - 诺华正在提交Leqvio用于治疗青少年降低胆固醇的上市申请 预计将带来新增长点 [2] - 2023年全球siRNA药物交易共13起 美国和中国企业转让方各6起 中国企业后续交易数量持续占优 [4] 市场前景 - siRNA药物有望成为继小分子 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药物类型 具有开发周期短 靶向性和特异性好等优点 [2] - 中国企业逐步突破海外垄断的核心底层技术 完成对MNC的授权 有望将更多中国原创管线推向全球市场 [4] 重点公司 - 推荐标的包括悦康药业 信达生物 华东医药 阳光诺和 康诺亚 丽珠集团 以岭药业等 [5] - 受益标的包括石药集团 翰森制药 前沿生物 成都先导 舶望制药 圣因生物等 [5]
医药行业周报:国内siRNA疗法加速崛起,重点关注悦康药业-20250630
华源证券· 2025-06-30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医药行业在创新药带领下有望反弹,医疗消费和医药制造业绩触底反弹,估值逐步修复,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 [37] - 坚持创新药作为全年主线,关注出海+老龄消费等相对低位资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siRNA疗法加速崛起,重点关注悦康药业 - siRNA是含19 - 23个碱基对的双链RNA片段,进入细胞后与靶基因mRNA结合致其降解,抑制特定基因表达,在多领域潜力大,2018年首个药物上市 [10] - 全球7款siRNA药物获批,多数由Alnylam主导或参与,Inclisiran使siRNA疗法突破遗传罕见病治疗边界 [11] - Inclisiran是靶向PCSK9的siRNA药物,2021年上市后销售额从首年1200万美元增至2024年7.54亿美元,2025Q1达2.57亿美元,预计全年破10亿美元 [12] - Novo Nordisk的Rivfloza和Sanofi与Alnylam联合开发的Qfitlia分别于2023年和2025年获批上市 [14] - 国内药企布局丰富管线,4款进入Ⅲ期,13款进入II期,适应证集中在重大疾病领域,靶点覆盖热门代谢与传染性疾病靶点 [15] - 国内siRNA药物领域BD交易升温,头部Biotech崛起,传统药企通过BD或战略合作布局,头部药企自建平台推动管线临床 [17] - 建议关注悦康药业等企业研发进展,悦康药业有完备核酸技术平台,核心管线中YKYY015开展临床一期,YKYY029 2025年6月申报临床,部分项目临床前 [19] 行业观点:坚持创新药作为全年主线,关注出海+老龄消费等相对低位资产 - 本周医药指数涨1.60%,年初至今涨6.24%,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分别为 - 0.35%和6.57% [20] - 本周上涨个股416家,下跌71家,涨幅居前为神州细胞等,跌幅居前为易明医药等 [20] - 本周医疗服务II等细分赛道有不同涨幅,年初以来化学制剂等子板块涨跌幅不同 [25] - 截至2025年6月27日,申万医药板块整体PE估值33.9X,排第10,化学制剂等板块估值相对高,医药商业和中药相对低 [28] - 建议关注创新药械及产业链、制造出海、国产替代、老龄化及院外消费、高壁垒行业、AI主线相关企业 [37][38][41] - 本周建议关注组合为康弘药业等,六月建议关注组合为信立泰等 [42]
石药集团(01093)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29 14:37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为70.1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1.9%[19]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润为47.0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7.6%[19]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报告利润为14.7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8.4%[19] - 2025年第一季度基础每股收益为12.91分,同比下降5.1%[19] - 2025年第一季度新药销售收入为5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7.3%[21] - 2025年第一季度抗肿瘤药物收入为5.5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5.7%[21] - 2025年第一季度大宗维生素C收入为6.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0%[21] - 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3.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4%[19]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已回购总额达3亿港元[8] 用户数据与市场展望 - 预计未来头颈肿瘤总人群将达到77万人,为多种适应症的联合治疗奠定重要基础[58] - 中国每年报告约24万例新食管癌病例,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占90%[63] - 全球哮喘患者约为3.58亿,中国约有4570万成年人受影响,患有中重度哮喘的患者约为1187.5万[76] - 中重度哮喘患者中,全球约20%至25%为中重度病例[76] - 中国慢性鼻窦炎患者约为2016万,其中18%伴有鼻息肉[76] 新产品与技术研发 - 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33项新药临床试验申请(IND),其中中国25项,北美8项[11] - JMT101在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单药治疗中,获得了NMPA突破性疗法认证[62] - JMT101与奥希替尼联合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61] - 目前有3个产品已商业化,6个NDA已提交,3个处于关键试验阶段,超过5个处于临床开发阶段[110] - 目前有8个产品处于关键试验阶段,超过15个处于临床前阶段[107] - SYH2062在高血压猴子中,血清AGT蛋白水平降低超过90%[92] - SYH2062在3mg/kg剂量下,降低高血压猴子的收缩压(SBP)20%,并维持该效果超过4个月[92] - ALMB0166和ALMB0168分别针对脊髓损伤和骨癌,均为mAb类型[107] - JMT601和SYS6010分别为CD47/CD20和EGFR ADC,均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108] - Mitoxantrone注射液和Irinotecan脂质体均为新剂型,分别用于PTCL和胰腺癌的治疗[111] - Albumin-bound Paclitaxel II用于乳腺癌,处于临床开发阶段[111] - SYHA1908注射液针对晚期肿瘤,属于新剂型[111] - Semaglutide注射液用于肥胖症,已获得中国和美国的批准[111] - 公司在研发管线中有8个小分子药物已商业化,超过10个处于临床开发阶段[112] 市场扩张与合作 - 2024年签署与阿斯利康的全球独家许可协议,预付款为1亿美元,最高潜在里程碑付款为19.2亿美元[117] - 2024年与百济神州签署全球独家许可协议,预付款为1.5亿美元,最高潜在里程碑付款为16.85亿美元[117] - 2024年与Radiance Biopharma签署独家许可协议,预付款为1500万美元,最高潜在里程碑付款为12.25亿美元[117] - 2024年与CIPLA USA签署全球独家许可协议,预付款为1500万美元,最高潜在里程碑付款为15亿美元[117] - 2024年与江苏阿尔法玛签署独家许可协议,预付款为人民币4亿元,最高潜在里程碑付款为人民币26.8亿元[117] 负面信息与其他策略 - 功能食品及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由于咖啡因市场需求和价格下降[150] - 咖啡因产品的整体市场份额已超过60%[150] - 2024年将进行环境保护升级投资超过人民币1亿元[119] - 2023年公司提前实现2025年环境保护目标,温室气体排放每单位收入减少53%[118] - 2024年预计批准20种仿制药[113] - 2024年社会援助项目中,患者援助235人,员工援助103人,教育援助基金覆盖2000人[124]
全球BD狂飙,创新药企如何做好价值重构与路径抉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7 19:33
行业动态 - 创新药行业迎来政策扶持、产业升级与业绩回暖的"三重共振",资本市场估值逻辑加速重构 [1] - 中国医药行业2025年以来接连传出重磅BD消息,包括三生制药与辉瑞60.5亿美元合作、信立泰1.8亿元引进GW906等 [2] - 本土企业间交易占比已超30%,较2018年提升15%,反映生态协同趋势 [3] - 2024年涉及技术平台授权的BD交易占比达37%,较2020年提升21个百分点,平均首付款溢价幅度超过传统单品交易45% [7] - 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共228笔交易,同比增长36%,其中海外引进持平,出海交易增长39%,境内交易回增54% [9] 技术发展 - siRNA技术是近年来全球创新药研发的前沿领域,具有靶点丰富、特异性强、药效持久等优势 [3] - Alnylam公司siRNA管线从立项到临床三期的成功率约60%,远高于传统小分子药物 [6] - RNA疗法为靶向致病基因表达模式提供更多选择,具有可高效生产、可提供长期疗效等特点 [4] - 递送技术进步将帮助本土小核酸企业加大更多适应症领域布局 [6] - 创新药企正在构建"技术稀缺性×市场空间×替代疗法威胁度"的三元估值模型 [7] 市场趋势 - 2024年ADC类药物交易额超过化药跃居第一,双抗类药物交易额占中国企业交易额的17% [8] - 中国创新药平均研发成本比欧美低40%~60%,IND到BLA时间差缩短至1.8年 [8] - 2024年中国医药110笔交易贡献首付款50.7亿美元,首付款总额首次超过一级市场融资(50.47亿美元) [9] - 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发展驱动力包括已上市药物渗透率提高、技术优势及资本介入 [5][6] - Alnylam产品Amvuttra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4.25亿美元营收 [4] 企业战略 - 本土药企通过BD合作整合国内优质技术资源,缩短自主研发周期,降低早期研发风险 [3] - 中国药企正由"技术供应商"逐步蜕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如诺华与百济神州、礼来与信达生物的合作模式 [8] - 企业应聚焦核心价值、创新能力及资本市场上市成熟度,优化研发管线布局 [11] - 需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通过专利申请等方式保护创新成果 [11][12] - 可通过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融资渠道获取资金支持 [11] 国际合作 - 本土小核酸药物研发企业通过与国际生物制药巨头合作加速出海进度 [6] - License-out模式帮助中国创新药企快速渗透至全球市场,特别是欧美等高准入门槛市场 [9] - 跨国合作需关注专利布局,防范因专利纠纷导致商业化延误 [12] - 中国创新药企正经历从"价格接受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蜕变 [13] - 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授权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除中国内地以外的全球权利 [2]
Biotech生存密码(1):迷你市值药企的现金储备与研发支出
雪球· 2025-05-14 16:15
小市值Biotech投资机会分析 - 30亿市值以下的小市值Biotech存在流动性折价,未来可能出现3-5倍涨幅的股票,部分公司已脱离该市值区间[2] - 大部分小市值Biotech现金储备低于6亿安全线,难以从负循环转向正循环,面临被港股市场边缘化风险[5] - 投资机会主要来自超级低估带来的估值修复,如德琪医药从4亿市值反弹5倍至20亿[5] 重点公司分析 宜明昂科 - 专注于CD47靶点,目前仅剩该公司与康方生物的CD47处于临床3期[6] - 拥有PD-L1/VEGF双抗靶点,但临床进度可能落后于竞争对手[6] - 市值不到30亿,账上7亿现金可支撑2年研发支出[6] 荃信生物 - 自免Biotech,管线BD兑现度高,已与多家公司达成合作[8] - 账上净现金为零,但通过BD模式维持运营,未来有望获得乌司奴上市后的利润分成[8] 腾盛博药 - 重心回归乙肝核心业务,围绕两款乙肝疫苗和siRNA药物开展临床2期研究[11] - 14亿市值对应24亿净现金,研发费用降至2亿/年,安全边际高但弹性不足[11] 嘉和生物 - 被亿腾反向收购,亿腾年收入25亿,净利润4亿[10] - 账上11亿现金,市值基本全为现金价值,未来可能重返中型Biotech行列[10] 兆科眼科 - 账上13亿现金接近市值,核心产品包括阿托品滴眼液等眼科药物[14] - 阿托品滴眼液进展处于国产第二家,眼科Biotech研发支出较低(2-3亿/年)[14] 三叶草生物 - 新冠疫苗研发导致资金紧张,目前仅5亿现金[13] - 面临Gavi追讨2亿多美元预付款的风险,市值跌至3亿[13] 德琪医药 - 从30亿净现金降至7亿,约可支撑3年研发[16] - 核心产品XPO1抑制剂由豪森代理销售,临床2期CLDN18.2为亮点管线[16] 华领医药 - 糖尿病领域单产品多格列艾汀片已商业化[17] - 账上9亿现金(主要来自拜耳BD交易款),研发支出少,属于小而稳药企[17]
港股IPO周报:纳芯微等多家A股公司递表 钧达股份通过上市聆讯
新浪财经· 2025-04-27 12:19
港股新股资讯概览 - 本周共有8家公司递表,3家公司通过聆讯,1家公司招股 [3] 递表公司详情 德镁医药有限公司 - 专业聚焦皮肤健康的创新型医药企业,在中国创新药企业中皮肤疾病适应症数量排名首位,2024年皮肤处方药收入排名首位 [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84亿元、4.73亿元、6.18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分别为5517.1万元、470.3万元、1.06亿元人民币 [4]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新能源材料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向2024年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供货 [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3.44亿、342.73亿、402.2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15.39亿、21.00亿、17.88亿元人民币 [4] 和辉光电 - 全球领先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2022-2024年累计销售量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第二名,中国第一名 [5]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1.91亿元、30.38亿元、49.58亿元人民币,年内亏损及综合亏损总额分别为16.02亿元、32.44亿元、25.18亿元人民币 [5] 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有六款自研siRNA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涉及七种适应症,其中四款进入2期临床试验,超过20个临床前资产 [6] - 2023-2024年度净亏损分别为4.37亿元、2.82亿元 [6] 纳芯微 - 中国领先的模拟芯片提供商,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 [7]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6.70亿元、13.11亿元、19.60亿元人民币,利润分别为2.50亿元、-3.05亿元、-4.03亿元人民币 [7]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 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块提供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为15.4% [8]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03亿、56.52亿、69.7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3.65亿、5.65亿、6.77亿元人民币 [8] 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 - 2024年按冷冻食品交易服务的交易总值计在中国中部地区排名第二,湖南省排名第一,按收入计是中国中部地区和湖南省最大的冷冻仓储服务提供商 [9]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7亿、2.02亿、2.3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分别为0.79亿、0.75亿、0.83亿元人民币 [9] 三只松鼠 - 中国最大的线上坚果零食企业 [10]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2.93亿元、71.15亿元、106.2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2.20亿元、4.08亿元 [10] 通过聆讯公司详情 钧达股份 - 领先的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2024年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24.7%排名第一,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约17.9%排名第二 [11]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0.86亿元、186.11亿元、99.24亿元人民币,年内净利润分别为8.21亿元、8.16亿元、-5.91亿元人民币 [11] 绿茶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内地知名的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2024年按餐厅数目计排名第三,按收入计排名第四 [12]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23.75亿元、35.89亿元、38.38亿元人民币,利润分别为0.17亿元、2.96亿元、3.50亿元人民币 [12] 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第四大现制茶饮店网络,截至2024年底门店突破9176家同比增长17.8%,99.7%为加盟店,2024年GMV为107.36亿元同比增长10.3% [13]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1.99亿元、33.48亿元、32.8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9亿元、3.88亿元、3.29亿元 [14] 招股公司详情 博雷顿 - 拟全球发售1300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格18港元,预期2025年5月7日开始在联交所买卖 [15]
瑞博生物港交所递表 小核酸药物龙头企业有望登陆资本市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4-27 09:44
文章核心观点 瑞博生物于4月25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A1上市申请表 公司专注RNA干扰技术开发及小核酸药物产业化 有丰富siRNA药物管线 凭借全球化战略、研发体系和技术平台等优势 有望成为全球化生物制药领军企业 [1] 行业情况 - 小核酸药物作为全新治疗范式 正形成现代制药第三次浪潮 全球已有超20款获批上市 2019 - 2023年市场从27亿美元增长到46亿美元 复合年增长率14.3% 预计2033年达467亿美元 [2] - siRNA药物是核酸制药最具颠覆性方向 可将临床研发成功率从不足10%提升至60%以上 缩短研发周期至20 - 24个月 单次给药疗效可维持6 - 12个月 [2] - 慢病治疗市场患者需求未满足空间大 小核酸药物被视为慢病领域新突破口 全球多款小核酸药物正开发用于慢病治疗 [3] - 全球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约40% 每年影响约30亿人 高甘油三酯血症约占25% 2023年患者约8亿人 预计2033年达9亿人 [7] - 血栓性疾病是全球主要死因之一 全球四分之一死亡与之相关 2023年患者约3830万人 预计2033年增至4140万人 [6] 公司产品管线 - 公司有六款自研siRNA药物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涉及七种适应症 四款进入2期临床试验 超20个临床前资产持续推进 [4] - 核心产品RBD4059是全球首个治疗血栓性疾病且临床进展最快的siRNA药物 处于2期临床 有望成更有效抗血栓疗法 出血风险小 长效可低频率给药 [6] - 关键在研产品RBD5044是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开发的靶向APOC3的siRNA药物 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有Best - In - Class潜力 [7] - RBD7022是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开发的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PCSK9靶向siRNA 临床结果与Inclisiran相当 具备每六个月一次给药潜力 已与齐鲁制药达成7亿元授权合作 [8] - RBD1016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siRNA候选药物 是乙肝功能性治愈联合方法重要支柱疗法 1期临床证实单次给药后HBsAg持续降低 2a期已完成患者入组 [9] 公司优势 - 公司是中国拥有临床阶段资产最多的小核酸制药公司 建立了丰富siRNA药物管线 覆盖多个疾病尤其是慢病治疗领域 [3] - 公司建立强大全球知识产权组合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在中国、欧盟、美国及日本等有458项专利 包括229项已批准和229项申请中专利 [9] - 公司凭借全球化战略布局 构建欧洲临床团队和基地 向国际制药公司转型升级 跻身全球小核酸制药行业前列 [10] - 公司管理团队具备深厚国际视野与行业顶尖水准 成员有数十年跨国制药经验 [10] - 公司构建覆盖全球研发网络 近300名研发人员团队由国际专家领导 拥有全面自主CMC能力 [11] - 公司建立自主可控、全技术链整合的小核酸药物研发平台 自主研发的RiboGalSTAR™肝靶向递送平台有国际竞争水平 已授权给德国勃林格殷格翰 交易价值超20亿美元 [12][13] - 公司在肝外递送创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RiboOncoSTAR™是全球领先肿瘤靶向技术平台 RiboPepSTAR™在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递送疗效显著且安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