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siRNA药物
icon
搜索文档
药企赴港IPO火爆 半个月8家递表 基石投资者“快看不过来了”
新浪财经· 2025-11-16 08:14
港股医药IPO市场概况 -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今年以来有23家企业成功上市,远超去年同期的8家[1] - 今年以来申请港股IPO的医疗保健企业数量超过40家,仅11月上半月就有8家申请[1] - 拟IPO企业数量增多导致路演排队,企业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加大[1][4] 企业IPO动态与案例 - 百利天恒原计划全球发售863.43万股H股,价格区间为347.50至389.00港元,但于11月12日宣布延迟全球发售[2][3] - 延迟发售原因可能与基石投资者认购未达理想水平及价格分歧有关[3] - 贝达药业于9月29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此前两次递表均失效[8] - 迈瑞医疗于11月10日向港交所递交IPO上市申请[9] 基石投资者参与情况 - 今年已上市的23家港股医疗保健企业中,有16家获得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7] - 劲方医药、银诺医药等多家企业获得5家或以上基石投资者认购,包括GIC、瑞银资管、高瓴资本等知名机构[7] - 基石投资者需接受至少六个月锁定期,其参与可提升发行信誉并起到稳市作用[4] - 恒瑞医药港股IPO时基石投资者锁定发行份额的43%,映恩生物引入多达15家基石投资者[7] 市场趋势与投资偏好 - 今年前9月恒生创新药指数累计涨幅翻倍,催生资本市场医药股行情[7] - 港交所8月推行IPO发售与定价机制改革,提高了基石投资者参与积极性[7] - 市场投资走向分化,siRNA药物、ADC药物、AI方向等相关项目关注度较高[9] - GLP-1赛道因跨国药企争夺Metsera而升温,先为达生物等类似标的吸引关注[9] 市场环境与发行策略 - 当前医药企业IPO发行进入考验定价能力阶段,价格需有足够折价空间才能吸引投资人[10] - 企业希望吸引看重长期价值的投资人,而非只在意短期价差的投资人[4] - 多家药企预计在明年第一季度登陆港股,希望抓住市场窗口期完成上市[9] - 尽管拟IPO企业众多,但资金仍在流入医药板块,优质或头部标的继续受到热捧[10]
药企赴港IPO火爆,半个月8家递表,基石投资者“快看不过来了”
第一财经· 2025-11-15 21:45
港股医药IPO市场概况 - 港股医疗保健板块年内成功上市企业达23家,远超去年同期的8家 [3] - 今年以来申请港股IPO的医疗保健企业数量超过40家,仅11月上半月就有8家申请 [3] - 拟IPO药企数量增多导致路演排队,企业与机构投资者之间博弈加剧 [3] 百利天恒港股IPO延迟案例 - 百利天恒原计划全球发售863.43万股H股,价格区间为347.50至389.00港元,预计11月17日上市 [4] - 公司延迟全球发售原因为"鉴于目前的市场情况",市场传言基石投资者认购未达理想水平 [5] - 公司希望吸引看重长期价值的投资人,而非只在意短期价差的投资者 [6] 基石投资者角色与市场动态 - 基石投资者需接受至少六个月锁定期,其参与可提升发行信誉并起到稳市作用 [6] - 今年已上市的23家医疗保健企业中,有16家获得基石投资者认购 [9] - 恒瑞医药港股IPO基石投资者锁定发行份额43%,映恩生物引入基石投资者多达15家 [9] 医药IPO项目投资偏好分化 - 市场投资走向分化,siRNA药物、ADC药物、AI方向等相关项目关注度较高 [11] - GLP-1赛道因跨国药企争夺而升温,先为达生物等类似标的吸引市场关注 [11] - 优质或头部医药投资标的继续受到热捧,但IPO定价需有足够折价空间才能吸引投资人 [13] 市场驱动因素与未来展望 - 国产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催生资本市场行情,恒生创新药指数前9月累计涨幅翻倍 [9] - 港交所8月推行IPO发售与定价机制改革,提高了基石投资者参与积极性 [9] - 多家药企希望抓住市场窗口期,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将有多家企业登陆港股上市 [11]
药企赴港IPO火爆,半个月8家递表,基石投资者“快看不过来了”
第一财经· 2025-11-15 16:41
港股医药IPO市场概况 - 2024年以来港股医疗保健板块已有23家企业成功上市,远超去年同期的8家 [1] - 截至11月14日,申请港股IPO的医疗保健企业数量超过40家,仅11月前半月就有8家企业申请 [1] - 恒生创新药指数在今年前9个月累计涨幅翻倍,催生医药股行情 [5] IPO进程中的竞争与博弈 - 拟IPO药企数量增多导致路演排队,基石投资者和锚定投资者应接不暇 [1][4] - 企业希望吸引看重长期价值的投资人,而非只在意短期价差的投资人 [3] - 基石投资者需接受至少六个月强制锁定期,其参与可提升发行信誉并起到稳市作用 [3] 具体案例:百利天恒IPO延迟 - 百利天恒原计划全球发售H股863.43万股,价格区间为347.50至389.00港元,预计11月17日挂牌 [1] - 公司延迟全球发售原因为"鉴于目前的市场情况",市场传言基石投资者认购未达理想水平 [2] - 此次IPO从公司长期战略发展维度考量,并非单纯融资 [3] 投资者行为与市场动态 - 近期医药二级市场行情不如前几个月火热,基石投资者已变得更加理性 [7] - 市场投资走向分化,siRNA药物、ADC药物、AI方向等相关项目关注度较高 [7] - GLP-1赛道竞赛升温,先为达生物因拥有完全自主研发的偏向型技术平台吸引关注 [7] 知名机构参与及代表性IPO - 今年已上市的23家港股医疗保健企业中,有16家获得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 [5] - 劲方医药、银诺医药等企业获得5家或以上基石投资者认购,包括GIC、瑞银资管、高瓴资本等知名机构 [5] - 恒瑞医药港股IPO时基石投资者合计锁定发行份额的43%,映恩生物引入的基石投资者多达15家 [5] 企业上市申请动态 - 贝达药业于9月29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前两次分别在2021年2月和12月递表 [6] - 迈瑞医疗于11月10日向港交所递交IPO上市申请 [7] - 市场估计明年第一季度会有多家药企登陆港股上市,企业希望抓住市场窗口期 [7] 市场展望与定价挑战 - 港股医药板块相比2021年以来的下跌仍处于价值修复过程,长期趋势向上 [8] - 国际投资人和中国内地南下的资金仍在关注医药板块,优质头部标的继续受到热捧 [8] - 当前医药企业IPO发行到了考验定价能力阶段,需要足够折价空间才能获得投资人关注 [8]
国泰海通:siRNA药物进入常见病研发兑现阶段 重点关注其在常见病大适应症商业价值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10:58
行业发展趋势 - siRNA药物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从罕见病领域验证价值后,目前正逐步进入常见病的研发兑现阶段[1] - 小核酸药物被视为继小分子和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药物类型,具有靶点拓展能力强、研发延展性强、药物作用长效且不易耐药等特性[1] - 自2016年起,随着GalNac递送系统升级和完全修饰的应用,siRNA药物发展加速[1] - siRNA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慢乙肝、减重、抗凝、自免等大适应症领域均可能有重磅药物诞生[1] 技术平台与竞争格局 - siRNA药物因安全性和长效性更好,已成为国内药企的开发重点[1] - GalNac递送系统效率高且特异性强,但其专利存在突破空间[1][3] - 针对致病基因或机制明确的疾病以及肝内靶点,该机制药物的竞争将非常激烈[1][3] - 行业未来的突破关键在于对新疾病领域的探索,特别是过去难以成药的靶点,以及肝外递送系统的技术突破[1][3] - siRNA药物研发平台化特点显著,在搭建好底层技术平台后分子PCC的速度非常快[3] 商业合作与市场机遇 - 跨国药企通过授权引进管线或合作技术平台等方式积极布局小核酸领域[2] - 肝内递送系统已成熟,小核酸药物的技术优势和商业价值得到验证,预计该领域的授权交易将持续发生[2] - 大量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困境,需要通过购买管线来快速补强产品组合[2] - 中国企业有望在小核酸药物交易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因其研发具有平台属性,可充分发挥工程师红利和化学合成优势[2] - 基于siRNA药物的长效化特性,率先在适应症上卡位的企业能获得较好的商业化收益或对外合作机会,具备先发优势[3] 相关企业 - 国内已上市相关企业包括悦康药业、恒瑞生物、石药集团、君实生物、前沿生物、福元医药、成都先导、圣诺医药等[4] - 国内未上市相关企业包括舶望制药、瑞博生物、靖因药业、圣因生物、大睿生物、维亚臻生物等[4]
国泰海通|医药:小核酸,大时代,靶向治疗新纪元
行业定位与发展阶段 - 小核酸药物是继小分子和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类型药物 具有靶点拓展能力强 研发延展性强 药物作用长效且不易耐药等特性 [1] - 行业技术平台趋于成熟 发展重点已从罕见病治疗过渡到常见病治疗阶段 [1] - siRNA药物因其安全性和长效性更好 已成为国内药企的开发重点 [1] 技术驱动与研发进展 - 自2016年起 GalNac递送系统升级和完全修饰技术的应用推动siRNA药物进入快速发展期 [1] - siRNA药物在心血管疾病 慢乙肝 减重 抗凝 自免等大适应症的研发进入兑现阶段 有望诞生"大药" [1] - 基于siRNA药物的平台化特点 在搭建好底层技术平台后新分子PCC的推进速度非常快 [3] 交易活动与市场格局 - 海外跨国药企正通过授权引进管线或合作技术平台等方式积极布局小核酸领域 [2] - 肝内递送系统成熟使小核酸药物的技术优势和商业价值得到验证 预计该领域授权交易将持续发生 [2] - 面临专利悬崖的药企需要新产品 从深耕小核酸技术平台的公司购买管线成为快速的"补强"方式 [2] 中国企业机遇与竞争优势 - 交易卖家预计将更多来自中国 小核酸药物研发的平台属性可充分发挥中国药企的工程师红利和化学合成优势 [2] - 中国企业在龙头技术基础上可快速迭代 在敲降效果 给药周期 注射方式等方面取得差异化优势 [2] 未来竞争焦点与发展方向 - siRNA药物因长效化特性仍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 率先卡位常见病适应症的企业能获得较好商业化收益或合作机会 [3] - 未来竞争破局关键在于对新疾病领域和难以成药靶点的探索 以及肝外递送系统的技术突破 [3] - 基于GalNac递送系统的高效率和特异性 以及专利存在突破空间 肝内靶点领域的竞争将非常激烈 [3]
国泰海通:siRNA药物技术升级推动常见病治疗突破 中国企业可在多方面取得差异化优势
智通财经· 2025-10-10 10:21
行业定位与技术演进 - 小核酸药物被视为继小分子和抗体药物后的第三大浪潮药物,具有靶点拓展能力强、研发延展性强、药物作用长效且不易耐药等特性 [1] - siRNA药物因其安全性和长效性更好,已成为国内药企的开发重点 [1] - 自2016年起,随着GalNac递送系统升级和完全修饰技术的成熟,siRNA药物进入快速发展期,从罕见病领域验证价值过渡到常见病的研发兑现阶段 [1] - 技术迭代推动siRNA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慢乙肝、减重、抗凝、自免等大适应症领域取得突破,有望诞生重磅品种 [1] 研发与产业化进程 - siRNA药物产业化进程聚焦于靶点和生物学机制清晰的常见病的商业化 [3] - 基于其长效化特性,该机制药物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率先卡位的企业能获得较好的商业化收益或对外合作机会 [3] - 在搭建好底层技术平台后,siRNA药物的分子PCC速度非常快 [3] - 因GalNac递送系统效率高且专利有突破空间,肝内靶点领域的竞争程度预计会非常高 [3] 交易与合作趋势 - 海外跨国药企通过授权引进管线或合作技术平台等方式积极布局小核酸领域 [2] - 该领域的授权引进交易预计将持续发生,原因在于肝内递送系统已成熟,技术优势和商业价值得到验证,且大量药企面临专利悬崖需要新产品补充管线 [2] - 交易卖家预计将更多来自于中国,因小核酸药物研发的平台属性可充分发挥中国药企的工程师红利和化学合成优势 [2]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企业可在龙头技术基础上快速迭代,在敲降效果、给药周期、注射方式等多方面取得差异化优势 [1][2] - 未来的破局关键在于对新疾病领域的探索,特别是过去难以成药的靶点,以及肝外递送系统的突破 [1][3] 相关企业列举 - 国内已上市相关企业包括悦康药业、恒瑞生物、石药集团、君实生物、前沿生物、福元医药、成都先导、圣诺医药等 [4] - 国内未上市相关企业包括舶望制药、瑞博生物、靖因药业、圣因生物、大睿生物、维亚臻生物等 [4]
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新授权合作 总潜在里程碑价值高达52亿美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0:51
合作概况 - 舶望制药与诺华达成新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开发多项心血管产品[1] - 舶望制药获得1.6亿美元预付款 并可能获得潜在里程碑和期权付款以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 总潜在里程碑价值高达52亿美元[1] - 此次合作是在双方2024年年初已达成的许可合作协议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 此前里程碑付款累计不超过41.65亿美元[2] 合作细节 - 合作涉及多款siRNA药物 舶望制药授予诺华两款处于早研阶段分子的中国以外权益选择权 用于治疗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型血脂异常[1] - 舶望制药授予诺华就BW-00112(ANGPTL3)产品的优先谈判权 该产品目前在美国和中国处于II期临床试验阶段[1] - 针对另一款临床前研究阶段siRNA候选药物 舶望制药授予诺华独家中国地区以外许可 并包含在美国和中国分享损益的互惠选择权 该产品预计2026年启动I期临床试验[2] 公司背景 - 舶望制药是一家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 致力于开发新一代RNAi疗法[1] - 公司依托肝靶向与肝外递送技术平台 构建了覆盖心血管代谢、特殊疾病、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罕见病的多元化RNAi药物研发管线[1] - 目前已有六款RNAi候选药物进入临床研究[1] 战略意义 - 诺华公司已有初步意向参与舶望制药的下轮股权融资 具体参与仍需履行例行尽职调查并由双方协商确定[2] - 此次合作将助力舶望制药打造创新引擎 研发同类最佳siRNA疗法 并在全球多个地区构建顶尖临床开发团队[2] - 长效siRNA技术已被证明能够持久降低致病蛋白表达 标志着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治疗领域的重大变革[2] 投资背景 - 国投创新、国投招商于2023年领投舶望制药A+轮融资 支持公司持续推进多个临床管线的全球开发、临床前候选药物分子发现及相关技术平台迭代升级[2]
新股消息 | 传舶望制药考虑在港上市 拟募资约3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20:20
上市计划 - 公司考虑在香港上市并计划募资约3亿美元 [1] - 有望成为2024年以来香港生物医药领域除恒瑞医药外最大规模IPO项目 [1]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为临床阶段生物技术企业 专注于开发新一代siRNA药物 [1] - 采用RADS平台技术建立差异化候选药物管线 覆盖心血管/罕见病/病毒感染等广泛适应症 [1] - 核心产品BW-01、BW-02(心血管)、PKK(罕见病)、HBV(乙肝)均已进入临床Ⅱ期阶段 [1] 资本背景 - 投资者包括杏泽资本/正心谷资本/CPE源峰/道远资本/三一创新投资/金沙江联合创投等机构 [1]
传舶望制药考虑在港上市 拟募资约3亿美元
智通财经· 2025-08-19 20:20
上市计划 - 公司考虑在香港上市并计划募资约3亿美元 [1] - 有望成为2024年以来香港最大规模的生物医药领域IPO项目(除恒瑞医药外)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为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 专注于开发新一代siRNA药物 [1] - 采用行业领先的RADS平台技术(更强活性、持久性和安全性的RNA分子) [1] - 产品管线涵盖心血管疾病、罕见病、病毒感染、代谢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肌肉及脂肪等领域 [1] 研发进展 - 心血管药物BW-01及BW-02、罕见病药物PKK、乙肝药物HBV均进入临床Ⅱ期阶段 [1] 投资背景 - 投资者包括杏泽资本、正心谷资本、CPE源峰、道远资本、三一创新投资、金沙江联合创投等机构 [1]
造纸业再度走强,医疗保健业内部轮动
新永安国际证券· 2025-08-18 11:25
市场表现 - A股主要股指普遍上涨,上证指数累计涨1.7%,深证成指涨4.55%,创业板指涨8.58%[1] - 港股调整,恒生指数收盘跌0.98%报25270.07点,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59%[1] - 美国三大股指涨跌不一,道指涨0.08%,标普500指数跌0.29%,纳指跌0.4%[1] 行业动态 - 半导体关税可能高达300%,特朗普表示将在未来两周宣布[8] - 造纸业再度走强,医疗保健业内部轮动,京东健康领涨恒指[1] - 双登股份(6960)招股入场费7329元,引入泰州市国资委认购逾2亿元[10] 公司动态 - 中国宏桥(1378)拟购回股份,金额不低于30亿元[14] - 吉利汽车(175)预计下半年毛利率将持续改善[14] - 金沙中国有限公司(1928)中期纯利跌23.7%至4.13亿美元[14] 经济数据 - 中国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3.7%,工业增加值同比5.7%[17] - 美国7月零售销售月环比0.5%,进口价格指数月环比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