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搜索文档
经营18年经销商放弃与娃哈哈合作
第一财经· 2025-11-20 16:20
在遗产大战、辞职风波之后,娃哈哈终于迎来了2025年度全国销售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下称销售会议),开启了新一年的销售工作。虽然现场没有宗馥莉 出席,但这场销售会议依然备受市场关注。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经历了诸多风波,但娃哈哈集团实现了5亿的收入增长。但区别于以往的销售会议,今 年的会议抬高了参加门槛,也多了几分深度调整的意味。 渠道整合还在推进 当天会议上,新任娃哈哈总经理许思敏介绍了公司业绩,称在"风高浪急中,我们稳步前行,实现了5亿元的收入增长",但未透露5亿的时间范围,也未透 露具体的收入数据。不过在2024年的销售会议上,宗馥莉曾提及"成功拉齐了十年前的业绩规模",以此推算,娃哈哈年营收或仍保持在700亿元左右。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系列变化仍反映出娃哈哈整合渠道的思路。 2025年,在宗馥莉的带领下,娃哈哈启动了经销商体系的大规模改革,将年销售额300万元设定为"生死线"。未达标者可能被直接终止合作,或被并入规 模更大的经销商体系。 在接受媒体专访时,宗馥莉回应称,娃哈哈的经销商体系一直非常庞大,正因如此,它必然是一个动态优化的过程。公司每年都会根据市场需求和合作情 况进行梳理,这是常规机制,并不存在 ...
本钢板材:拟与本溪钢铁进行重大资产置换 方案待确定
第一财经· 2025-11-20 16:19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本钢板材晚间公告,公司拟与本溪钢铁进行资产置换,拟置入本溪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100%股权,拟置出除保留资产及负债外的全部资产及负债,差额以现金补足。截至公告披露日,交易 方案需进一步论证协商,标的资产范围、交易价格等要素未最终确定。本次交易不排除调整、中止或取 消的可能,待相关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审议。 ...
连板股追踪丨A股今日共49只个股涨停 这只股走出“天地天板”
第一财经· 2025-11-20 15:51
商业航天板块航天发展5连板。一图速览今日连板股>> 11月20日,Wind数据显示,A股市场共计49只个股涨停。其中纺织服装板块九牧王7连板,日内上演"天 地天板"行情,商业航天板块航天发展5连板。一图速览今日连板股>> | 股票名称 | 连板天数 | 所属概念 | | --- | --- | --- | | 九牧王 | 7 | 纺织服装 | | 航天发展 | 5 | 商业航天 | | 中水海业 | 5 | 二厘米 | | 榕基软件 | 4 | Al+数据要素 | | *ST沐邦 | 4 | 光伏硅片 | | 大为股份 | 3 | 锂矿+存储芯片 | | 智能自控 | 3 | 新型工业化 | | ST中调 | 3 | 房地产 | | 深中华A | 2 | 锂电池 | | 永安林业 | 2 | 林业 | | 国风新材 | 2 | 基础化工 | | 古麒绒材 | 2 | 纺织服装 | | *ST东通 | 2 | 车工 | | *ST苏吴 | 2 | 创新药 | | 英利汽车 | 2 | 锂电池 | | 梦天家居 | 2 | 智能家居 | 第□财经 | 毁 E3 河南11.20 定的 - 17 - 27 ...
LPR连续6个月持平, 专家称应降低对大幅降准降息预期
第一财经· 2025-11-20 15:50
银行息差缩窄压力仍然不小,当前报价行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 为1.42%,尽管与二季度末持平,但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了10个基点。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是货币条件比较宽松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企业和居民融 资成本低位下行,说明货币条件比较宽松、资金供给比较充裕。在这种情况下,引导LPR下降并非当务 之急。 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中提出,"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董希淼认为,这表明,央行 将审慎对待利率变化,引导市场减少资金空转套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增强政策的有效性。未来一段 时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还有一定实施空间,但边际效率已经明显下降。过度放松货币金融条件可 能产生的一些负面效果也需要关注,比如资金空转、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等。因此,市场应降低对下一步 大幅度降准降息的预期。 11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报价保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这也是LPR连续6个 月保持不变。 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当日LPR为: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 上LPR为3.5%。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 ...
四十载三万工程厚植根基 汇智赋能再启科创新程——写在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委成立40周年之际
第一财经· 2025-11-20 15:49
会议背景与核心意义 - 2025上海市住建行业科技大会暨第十十届上海市住建委科技委委员代表会议将于11月22日召开,适逢科技委成立40周年 [1] - 会议旨在立足新起点,谋划上海城市建设科技发展新思路,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1] 历史成就与项目经验 - 40年来累计完成政府决策咨询、工程技术论证等重要项目近3万个 [1] - 在重大工程建设黄金期,为地铁一号线、南浦大桥、东方明珠等重大工程提供设计施工方案评审与技术把关 [1] - 世博会期间高质量完成151个世博场馆评审,并完成都江堰援建项目评审 [1][4] - 针对南浦大桥施工难题,专家团队力推混凝土双掺技术和大体积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灌工艺 [3] - 在东方明珠建设中,独创“液压同步提升工艺”,将350吨重的上球体精准安放在350米高空,误差仅2毫米 [3] - 在地铁一号线建设中,牵头研发“逆作法”工艺,让淮海中路区段在8个月内完成施工,较传统工艺缩短工期14个月 [3] - 全程参与洋山国际深水港区、东海大桥等跨区域工程,形成“港桥联动”集成方案 [4] 近期技术应用与创新 - 在“一江一河”沿岸更新中,参与长宁“上海硅巷”、宝山“环上大”等科创街区改造 [4] - 为前滩国际商务区等三星级绿色生态城区提供标准体系支撑,在长三角水乡会客厅项目中推动近零碳技术集成,综合节能率达82% [5] - 在静安区彭浦西调蓄池工程中,指导深基坑智能监测与“地下调蓄+地上海绵”设计,每年减少大量污水入河并新增休闲绿地 [5] - 西岸中环D街坊项目通过评审的混凝土伺服系统和智能顶升平台,实现290米超高层与地铁线路的“零扰动”施工 [5] - 苏州河上应用无人机巡检与新型保洁船的“智能巡航-识别-打捞”体系 [5] 人才智库建设 - 从1985年成立之初的22名委员和8名顾问,发展至目前14个专业委员会、约3000名专家构成的智库网络,其中院士有18位 [7] - 2016年设立院士工作室,由江欢成、朱合华等院士领衔攻关超高层结构、智慧地下工程等前沿课题 [7] - 设立海外专家工作室,德国专家引进的“海绵城市技术”让临港新片区雨水利用率提升85%,日本专家提出的“地下空间分层开发理念”被写入上海城市规划 [7] - 四十年来,139名资深专家退休后仍持续发挥作用,形成“老带新”的梯队传承 [8]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1997年成立的建设科技推广中心,至今推动580余项“四新”技术落地 [10] - 针对上海软土特性研发的“基坑钢支撑结构”“两墙合一技术”已成为地下工程标配 [10] - 牵头编制《超低能耗建筑设计标准》,推动世博文化公园等项目实现“近零能耗” [10] - 建立跨区域科技成果互认机制,让上海智能建造技术辐射长三角 [10] - 编制《基坑工程设计规程》《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64项 [10] - 2005年为旗忠网球中心屋顶工程紧急制定《大型开合屋盖技术规程》,该规程后来成为国家标准 [10] 未来发展规划 - 将借大会完善“1+2+3+4+N”科技创新体系,以建设管理科创数据库为基础,聚焦“科创策源”和“集成创新” [12] - 计划在科学基础设施、零碳园区等场景落地转化,并聚焦绿色低碳、智能建造等七大领域 [12] - 深化“三库三链”建设,升级智库、更新技术清单,扩容成果库,建强项目库以储备深层地下工程等关键技术 [12] - 未来将依托院士工作室攻关建造机器人、超低能耗建筑等原创技术 [12] - 在城市更新中,研发历史建筑加固、既有建筑适老化改造等技术 [12] - 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技术枢纽作用,推动科技成果互认机制升级,促进跨区域创新要素流动 [12]
PCB板块再爆发,中富电路等多股涨停
第一财经· 2025-11-20 15:36
PCB概念股市场表现 - 11月20日,中富电路股价上涨20%至75.78元/股,东材科技上涨10.01%至18.46元/股,贤丰控股上涨10%至4.07元/股,三只股票均收获涨停板 [1] - 宏昌电子涨幅超7%,方正科技、光华科技涨幅超6% [2] - 今年以来,中富电路股价涨幅达134.5%,东材科技涨幅达147.5%,贤丰控股涨幅达131.3% [1][2] AI服务器需求带动PCB行业增长 - 英伟达2026财年第三财季营收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净利润319亿美元,同比增长65%,其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创纪录达512亿美元,同比增长66% [2] - 2023年全球AI服务器出货量约120万台,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210万台 [3] - 预计到2028年,AI/HPC服务器系统的PCB市场规模(不含封装基板)将达到31.7亿美元,2023-2028年年均复合增速达32.5% [3] 技术升级与产业布局 - 英伟达发布800V HVDC白皮书,推动高端PCB制造能力发展,中富电路在AI数据中心一次、二次、三次电源均有布局 [4] - 在HVDC新架构中,一次电源需实现从DC800V至50V(或12V)的转换,对PCB设计提出更高要求,技术难度显著提升 [4] - AI驱动PCB向更高层数、更精细布线和更高可靠性方向发展,中富电路、沪电股份、胜宏科技等公司三季度研发投入快速增长 [4] 公司财务与运营数据 - 中富电路2024年EPS为0.22元,BPS为6.61元,ROE为3.24%,毛利率为14.18% [3] - 中富电路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15.24%,净利率为2.07% [3] - 公司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及优化产品结构等措施,积极应对铜、金等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带来的利润压力 [4]
商务部回应高市早苗涉台错误言论:从根本上损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
第一财经· 2025-11-20 15:36
中日关系与经贸合作 -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涉台严重错误言论对中日关系政治基础造成根本损害[1] - 日方错误言行对双方经贸交流合作带来严重负面影响[1] - 中方敦促日方收回错误言行并切实履行对华承诺为两国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环境[1] - 中方表示若日方一意孤行将坚决采取必要措施且一切后果由日方承担[1] 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 - 中方指出日本首相的错误言论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公愤[3] - 日方未能提供所承诺的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材料[3] - 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3] - 中方强调日方不能指望一边伤害感情一边索取利益[3]
“伦敦生命科学周”开幕,上海生命科学生态成英国企业关注焦点
第一财经· 2025-11-20 15:36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前沿研发正在上海出现,特别是在技术能力方面。" 在11月16~22日举办的"伦敦生命科学周"(London Life Sciences Week)期间,上海代表团与英国科研机 构、产业平台和技术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代表团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市科委及多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组成,应伦敦发展促进署 (London&Partners)和伦敦医疗城(MedCity)邀请,在当地举办"上海生物医药推介会",向英国介绍 上海的创新实力与开放机遇。 作为伦敦每年在生命科学领域的重点活动,"伦敦生命科学周"聚集了英国科研院所、初创企业、投资机 构以及全球健康科技相关方。今年,第一财经在现场发现,"中国""上海"成为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 多位受访者告诉第一财经,上海的生命科学生态正在国际范围内获得更多关注,不少英国企业也开始积 极寻求与上海的合作路径。 上海的创新实力 在推介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周岚介绍,上海与伦敦长期保持合作关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 建立友好交流机制,近年来双边经贸往来持续增长,2024年上海与英国的货物贸易额接近975亿元人民 币,其中进口472亿元,同比增长5.9%。她 ...
失去中国市场后,日本水产品找不到替补
第一财经· 2025-11-20 15:35
中日水产品贸易政策变动 - 中国海关总署自2023年8月24日起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起因是日本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 [3] - 中方暂停进口的先决条件是日方未能提供所承诺的保障水产品安全的技术材料 [2] - 当前形势下,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2] 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额剧变 - 2022年日本水产品对华出口额约为871亿日元,占日本全球水产品出口总额的约22% [2] - 2023年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从871亿日元降至320亿日元,为1998年以来最大降幅,同比下滑57% [3] - 2024年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进一步降至约61亿日元,与2022年相比跌幅超90% [3] - 日本扇贝对华出口额从2023年约223亿日元骤降至2024年的零 [3] 日本农林水产品整体出口格局变化 - 2022年日本农林水产品与食品出口总额为1.4万亿日元,其中对中国市场出口额增长25.2%至2783亿日元 [2] - 2024年日本农林水产品对华出口额减少29%至1681亿日元,连续两年下降 [3] - 2024年日本水产品总出口额约为3609亿日元,较2023年的3901亿日元下滑约7.5%,是唯一出现下滑的出口品类 [4] - 2024年上半年日本对华农林水产品出口额为902亿日元,同比增长15.5%,中国位列其出口目的地第三位 [3] 日本水产品出口面临的挑战 - 日本政府计划到2025年将农林水产品及食品出口总额提升到2万亿日元,2030年提升到5万亿日元,但目标面临挑战 [5] - 失去中国市场后,日本未能找到可靠的替代买家来填补出口缺口 [4] - 特朗普政府对日本实施15%的“对等关税”,削弱了日本水产品的国际价格优势,导致国际客户转向其他供应商 [5] - 日本螃蟹、鲑鱼、鲣鱼等对华出口量在2023年大幅下降,降幅分别为90%、88%和77% [3]
LPR连续6个月持平,专家称应降低对大幅降准降息预期
第一财经· 2025-11-20 15:34
着眼于稳定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经济运行,稳增长政策如何接续发力? 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中提出,"保持合理的利率比价关系"。董希淼认为,这表明,央行 将审慎对待利率变化,引导市场减少资金空转套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增强政策的有效性。未来一段 时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虽还有一定实施空间,但边际效率已经明显下降。过度放松货币金融条件可 能产生的一些负面效果也需要关注,比如资金空转、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等。因此,市场应降低对下一步 大幅度降准降息的预期。 银行息差缩窄压力仍然不小,当前报价行缺乏主动下调LPR报价加点的动力。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 为1.42%,尽管与二季度末持平,但较去年四季度末下降了10个基点。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是货币条件比较宽松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企业和居民融 资成本低位下行,说明货币条件比较宽松、资金供给比较充裕。在这种情况下,引导LPR下降并非当务 之急。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6月以来LPR报价一直按兵不动,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受年初以来出 口超预期、国内新质生产力领域较快发展等推动,宏观经济走势稳中偏强,逆周期调节需求相应下降, 货币政策保持较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