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11
能源结构转型 - 福建省构建"水核风光气储"多元供给体系,截至2025年4月底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6.7%,发电量占比53.6% [1][3] - 从单一水电依赖转向多能互补,形成"622"能源结构:火电与核电占60%,水电与抽水蓄能占20%,风电光伏占20% [4] - 水口水电站作为华东最大常规水电站,累计输送清洁电能1700亿千瓦时,占福建水电装机比重9.4% [2] 清洁能源发展 - 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381.8万千瓦(占总装机4.25%),利用小时数连续多年位列国家电网系统第一 [4] -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单台年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漳州核电1号机组已投运,3号、4号机组在建 [3] - 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3亿千瓦时,配套18兆瓦/36兆瓦时储能系统 [4] 智慧电网建设 - 构建AI驱动的智能调度系统,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达95.8%,实现风电光伏100%消纳 [5] - 建成"四方互联"电力枢纽和特高压环网,通过华东联网、闽粤联网实现省间电力互济 [5] - 水口电站机组增容改造新增21万千瓦装机容量,相当于1座中型水电站 [6]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聚集产业链企业,年产值约60亿元,实现6.7-26兆瓦机组自主研发 [9] - 海上风电检测基地拥有国际领先的传动链试验平台,突破大容量机组技术瓶颈 [9][10] - 首创"风雷冰污涝"五防合一治理模式,城市核心区馈线自动化100%覆盖,故障复电效率提升68.8% [11] 绿电价值转化 - 2024年福建绿电交易量19.49亿千瓦时(同比+154%),绿证交易135万张(同比+495%) [14] - 创新"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开展深远海养殖项目 [13] - 分布式光伏项目如云霄县50千瓦屋顶电站年发电6.5万千瓦时,收益2.5万元 [14] 跨区域能源协作 - 2024年从山西、新疆购入绿电6060万千瓦时,2025年从黑龙江购入低谷绿电299.3万千瓦时 [15] - 推出"绿电贷""绿证贷"等绿色金融产品,促进新能源项目融资 [15] - 规划建设闽南、闽东北"海电登陆"通道,打造千万千瓦级能源基地 [16]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助企惠企打造高原特色产业体系
经济日报· 2025-07-29 22:04
政策支持与营商环境优化 - 西藏建立民营经济工作协调机制 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和40家单位组成的厅际联席会议制度 完善民营企业问题闭环工作机制 [2] - 出台《西藏自治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全面清理违规市场准入壁垒 [2] - 2023年7月印发《西藏自治区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从10个维度制定惠企措施 [2] - 工商联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 推动点对点问题解决 [3] 财政与金融扶持 - 2020年起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累计落实4.7亿元 惠及超500家企业 包括以奖代补和运费补贴 [3] - 拉萨啤酒获4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投入8000万元改造国内先进听装啤酒生产线 [3] - 建立三级小微企业融资机制 截至2023年6月走访29.74万户 1.2万户获贷款270亿元 [4] - 税务部门提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专属服务 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4] 民营企业发展案例 - 西藏尚厨炊具从筹备到成立仅用1个月 经信厅全程协助厂房改造与投产 [2] - 绿之源公司上千亩沙地获有机认证 有机芦笋周供货量将达500-1000公斤进入香港市场 [6] - 清匠电器2019年落户山南 专注高原制氧机与供暖系统研发 [6] - "牧人宝库"藏茶馆月营收超20万元 计划扩大规模展示3000件藏北民俗藏品 [6] 产业转型与成果 - 扎囊县沙荒地转型为设施农牧业园区 产出芦笋、车厘子等远销国内外 [6] - 截至2023年6月西藏经营主体达58.43万户 私营企业14.72万户 个体工商户42.55万户 [7] - 民营经济支撑高原特色产业体系 在稳增长、创新和就业方面贡献显著 [1][7]
陈远章:新时代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思考
经济日报· 2025-07-29 08:08
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核心路径 - 坚持"两个结合"方法论,从溯古启新、中西互鉴、科技赋能、共筑共享四维度推进文明更新,筑牢民族复兴文化根基 [1] - 需通过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因子并赋予新时代内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 - 以科技赋能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表达,构建数字化文化资源库与智慧文旅项目,但需警惕技术异化风险 [6][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 - 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实现从线性继承到系统创新的范式转换 [3] - 需用现代眼光开采文化富矿,涵盖古典文学、哲学思想、历史文献、艺术形式等多元资源 [2] - 通过智慧教育平台、AR技术复原历史场景等手段增强文化体验,拓展数字传播边界 [7] 中西文化互鉴的战略价值 - 以"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东方智慧贡献全球性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吸收西方管理方法、科学技术经验 [4]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需保持谦逊自信姿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多元文明共生 [4][5] - 文化互鉴体现民族自信,既能坚守文化根基又能开放包容参与全球对话 [5]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生态 - 需提炼中华文化精神标识,通过互联网创新传播形式与机制,构建多层次国际传播格局 [8] - 艺术与科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可激发创造力,推动文化在现代社会重新定位 [9] - 通过教育、媒体等渠道将文化融入生产生活,培养公众文化自觉与责任感 [8]
深刻把握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内涵意蕴——深入学习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
经济日报· 2025-07-29 08:08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发展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重大制度创新 经过十年发展已形成成熟规范体系 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标志性成果 [1] -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以党内法规形式固化督察理论和实践经验 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1] 督察制度的政治属性 - 督察制度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推动从"部门负责"向"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转变 [2] - 《条例》强化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能力 通过责任制提升党中央决策部署执行力 [2] 民生导向与群众参与 - 督察聚焦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扰民等民生问题 十年来累计受理群众信访举报34万多件 [3] - 《条例》将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纳入督察内容 保障公众知情权 参与权和监督权 [3] 系统化治理与区域协调 - 督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 [4] - 《条例》明确聚焦京津冀 长江经济带等区域重大战略 建立流域省域联防联治机制 [4] 法治化建设与制度权威 - 督察制度贯穿"依法施治"理念 十年来从试行方案发展为《条例》三级制度体系 [5][6] - 《条例》将党内法规和政策落实情况纳入督察重点 推动督察在法治轨道运行 [6] 制度创新与技术应用 - 督察实行中央与省级两级机制 运用专项督察 警示片等手段增强震慑力 [7] - 采用大数据 遥感监测等数字技术提升问题发现效率 优化督察工作质效 [7]
面板族群法说 四连发
经济日报· 2025-07-29 08:01
面板行业法说会日程 - 背光模组厂中光电将于7月29日举办法说会[1] - 友达及旗下偏光板供应商明基材将于7月31日举办法说会[1] - 群创将于8月1日举办法说会[1] 行业趋势 - 欧美年底旺季备货潮启动,电视面板报价8月起有望止跌企稳[1] - 中小尺寸面板市场状况稳健[1] - 行业景气回升将有助于群创、友达及周边零件供应商下半年营运[1] 中光电业绩表现 - 6月合并营收40.85亿元新台币,月增34%,年增17%[1] - 第2季合并营收98.58亿元新台币,季增16%,年减1%[1] - 上半年合并营收183.32亿元新台币,年减4%[1] - 电视产品恢复成长动能,两大产品线出货回温[1] 友达业绩表现 - 6月合并营收219.22亿元新台币,月减9.3%,年减13.1%[1] - 第2季合并营收692.37亿元新台币,季减4%,年减6.8%[1] - 上半年合并营收1,413.39亿元新台币,年增5.6%[1] - 法说会将关注上季财报表现及双轴转型进度[1] 明基材业绩表现 - 6月营收14.5亿元新台币,月增3%,年减16%[2] - 第2季营收44.2亿元新台币,季减3.5%,年减3.6%[2] - 上半年营收90亿元新台币,年减2%[2] - 营收下滑主因新台币对美元汇率升值[2] - 法说会将聚焦偏光板需求及价格走势、医疗事业表现等议题[2] 群创业绩表现 - 首季税后纯益10.8亿元新台币,年增126.5%[2] - 连续四季获利,每股纯益0.12元新台币[2] - 6月合并营收185.11亿元新台币,月减1.1%,年减1.2%[2] - 第2季合并营收562.31亿元新台币,季增0.5%,年减1.1%[2] - 上半年合并营收1,121.64亿元新台币,年增4.5%[2] - 第2季财报有望实现连续五季获利[2] - 法说会将关注南科五厂关厂计划及收购日商Pioneer后的车用布局[2]
半导体人才荒 文科生也受欢迎
经济日报· 2025-07-29 08:01
半导体行业人才缺口 - 2025年5月半导体人才缺口达3.4万人,其中"生产制造/品管/环卫类"缺1万人、"研发类"缺9000人、"操作/技术/维修类"缺7000人 [1] - "操作/技术/维修类"职位最难招募,每个工作机会仅对应0.2名求职者 [1] - 文科生成为半导体行业招揽对象,工研院与大学合作开设240小时短期培训课程,90天后就业率达50%,180天后超过75% [1] 半导体行业薪资水平 - 非主管职中,类比IC设计工程师年薪中位数178万元最高,数位IC设计工程师157万元次之 [2] - 其他高薪职位包括轫体工程师143万元、电信/通讯系统工程师132万元、演算法工程师129万元 [2] - 5G、AI与智慧应用发展推动相关专业人才需求 [2] 半导体职位科系要求 - "操作/技术/维修类"职位58%不限科系 [2] - "生产制造/品管/环卫类"职位38%不限科系 [2] - "研发类"职位仅23%不限科系,主要要求电机、电子、材料等专业背景 [2]
特斯拉舍台积电改抱三星 陆行之分析原因有五
经济日报· 2025-07-29 08:01
特斯拉转单三星晶圆代工 - 特斯拉宣布将AI 6车用晶片代工从台积电转回三星,采用三星2nm制程技术,合约金额达165亿美元(约新台币4,880亿元),预计2033年完成 [1][2] - 此次转单并非Dojo 3 System on Wafer系统晶片,且AI 5晶片尚未装车,AI 6面市时间尚早 [2] 转单原因分析 - 价格因素:三星3nm良率改善后提供比台积电更具竞争力的价格,预期2nm良率提升后将维持价格优势 [2][3] - 地理控制:三星德州厂邻近特斯拉工厂,马斯克可随时介入生产线改进,台积电不允许此类介入 [3] - 无竞争关系:三星未涉足电动车及机器人制造,与特斯拉无直接竞争,且可优先供应DRAM、NAND等产品 [3] - 客户待遇差异:特斯拉当前年销量不足200万辆,晶片需求对台积电占比小,但在三星可获得顶级客户待遇 [3] - 风险分散:为未来Robotaxi和Optimus 3需求激增做准备,采用双代工厂策略 [4] 行业影响 - 此订单原被猜测为AMD与高通转单,实际为特斯拉大单 [1] - 三星获得长约大单将提升其在先进制程领域的市场地位 [1][2] - 台积电可能在未来因量产进度、良率、能耗等优势重新获得特斯拉订单 [4]
特斯拉AI6芯片下单三星…韩媒爆料台积2纳米产能太满
经济日报· 2025-07-29 08:01
特斯拉与三星芯片代工合作 - 特斯拉执行长马斯克证实与三星签署165亿美元(约新台币4,865亿元)合约,由三星代工下世代FSD芯片"AI6",并暗示未来下单金额可能增加 [1] - 特斯拉先前FSD芯片由三星代工,最新设计的"AI5"芯片转至台积电生产,而"AI6"又回归三星,引发行业关注 [1] - 韩媒爆料台积电因2纳米产能满载无法接单,特斯拉转而选择三星 [1] 芯片生产与技术细节 - AI6芯片采用三星2纳米制程,是三星晶圆代工业务历来最大订单,特斯拉成为三星2纳米首家公开大客户 [1] - 三星德州工厂将生产AI6芯片,目前生产AI4芯片,台积电则负责生产AI5芯片,初期在台湾生产,后续转移至亚利桑那州 [1] - 三星同意让特斯拉协助优化制造效率,马斯克将亲自视察产线以加快进展 [1] 合约期限与行业影响 - 三星与特斯拉的合约将持续至2033年底,165亿美元仅为最低金额,未来下单量与金额可能增加 [2] - 特斯拉最初与台积电商谈AI6芯片生产,因台积电产能问题转向三星,双方接触始于202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会期间 [2] - 该合约成为三星泰勒厂的重要转捩点,该工厂自2022年动工以来首次获得量产订单,AI6芯片为首款量产产品 [2] 市场反应与行业评价 - 三星股价因合约消息大涨4.6%,台积电股价持平 [1] - 研调机构集邦科技分析师认为,三星获得特斯拉订单显示其在改善2纳米制程稳定性上的努力取得成效 [2]
获SIA最高荣誉 台积电董座魏哲家与前董座刘德音将可望再同台
经济日报· 2025-07-29 07:46
奖项与荣誉 - 台积电现任董事长魏哲家与前董事长刘德音共同获得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颁发的罗伯特·诺伊斯奖,这是该协会的最高荣誉 [1] - 颁奖典礼将于2025年11月20日在加州圣荷西举行 [1] - 该奖项旨在表彰对半导体行业在技术和公共政策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领导者 [1] 行业贡献 - 魏哲家与刘德音被SIA总裁John Neuffer称为"产业巨擘",他们重塑了美国及全球的现代半导体生态系统 [1] - 在他们的领导下,台积电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商和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基石 [1] - 他们推动了半导体制造技术的革新,开发了多项突破性技术进步 [1] 技术影响 - 台积电的技术突破推动了个人计算、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 [1] - 这些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运算效能和能源效率 [1] - 公司还重塑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格局 [1] 全球业务拓展 - 在魏哲家与刘德音领导下,台积电显著扩大了全球业务 [1] - 公司在美国等多个国家建立了重要的制造工厂 [1] 获奖感言 - 魏哲家表示荣誉反映了台积电员工和客户的集体努力 [2] - 刘德音认为获奖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激励培养未来产业领袖 [2] - 两人都感谢了包括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内的导师和合作伙伴 [2]
台积电高层更迭:第四位老将谢幕,新梯队亮相
经济日报· 2025-07-29 07:46
高阶管理层变动 - 台积电前企业策略发展资深副总经理罗唯仁于27日退休,是该公司近期第四位退休的高阶主管 [1] - 在罗唯仁之前,已有三位高阶管理层陆续届龄退休或宣布退休,包括前资深副总瑞克·凯希迪、前资深副总经理林锦坤和前研发副总经理余振华 [2] - 台积电内部人才济济,相关资深副总退休时皆已有完善人事安排,确保后续接棒团队不掉棒 [1] 罗唯仁个人情况 - 罗唯仁在台积电任职约21年,退休前持有1,348张178股台积电股票,以收盘价1,145元计算,市值约15.43亿元 [1] - 罗唯仁2004年加入台积电,担任过营运组织二副总经理、研发副总经理和先进技术事业及营运组织制造技术副总经理 [2] - 罗唯仁带领团队取得全球超过1,500项专利,其中包含约1,000项美国专利 [2] 公司内部调整 - 台积电资深副总何丽梅转任企业策略发展组织并持续领导企业永续组织,人力资源组织由副总经理陈培宏担任主管 [1] - 公司感谢罗唯仁多年来对公司的贡献,并祝他退休生活愉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