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现有商用磁铁可助力太空制氧 支持人类更高效开展宇宙探索
科技日报· 2025-08-25 07:36
研究突破 - 商用磁铁技术使微重力环境下水分解率提升最多240% [1] - 概念验证装置在低重力下效率接近地球环境数值 [1] 技术原理 - 磁场增强使氧气气泡更易脱离电极 提升气体制取速度 [1] - 方法无需消耗额外能量 相比震动装置方案更具能效优势 [1] 应用前景 - 可优化未来太空任务的水分解装置 应用于宇宙探索与太空旅行 [2] - 为宇航员制取更多氧气 减少向航天器额外运送燃料和空气的需求 [1] 行业现状 - 当前国际空间站生命支持系统依赖复杂机械元件且耗电巨大 [1] - 微重力环境下气泡难以脱离电极表面导致制氧效率低下 [1] 实验验证 - 通过落塔试验模拟空间站低重力环境完成概念验证 [1] - 研究团队来自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德国不来梅大学 [1]
动物实验显示:一种关键蛋白可能是调控大脑衰老的“主开关”
科技日报· 2025-08-25 07:34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科学家发现,大脑衰老背后隐藏着一种名为FTL1的关键蛋白。实验显示,过 量FTL1蛋白会导致小鼠记忆力衰退、大脑神经连接减弱以及细胞反应迟钝。一旦阻断这种蛋白,老年 小鼠就能恢复年轻时期的大脑功能与敏锐记忆力。这一突破性发现表明,FTL1很可能是调控大脑衰老 的一个"主开关"。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衰老》杂志。 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关键区域——海马体,尤其容易受到衰老的影响。研究团队对比了年轻与老年 小鼠海马体中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发现唯有FTL1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老年小鼠体内该蛋白更 多,神经连接更少,认知能力也明显下降。 当团队人为提高年轻小鼠的FTL1水平后,其大脑状态和行为表现与老年小鼠相似。在体外实验中,那 些经过基因编辑、能够大量产生FTL1的神经元,不再形成正常细胞应有的分支状突起,反而只长出简 单的单臂状结构。 研究表明,一旦降低老年小鼠海马体中的FTL1含量,其神经连接便重新变得密集,在记忆测试中的表 现也大幅提升,实现了大脑功能和结构的"返老还童"。 团队强调,这一效果并非仅仅延缓或预防衰老,而是切实逆转了已发生的损伤。此外,FTL1还会减缓 老年小鼠海 ...
石墨烯介导——光刺激新技术能加速大脑类器官成熟
科技日报· 2025-08-25 07:33
技术突破 - 研发石墨烯介导光刺激新技术GraMOS 能够安全非遗传且无破坏性地加速大脑类器官发育和成熟 在数天至数周内有效调控神经活动 [1] - 该技术利用石墨烯光电特性将光信号转化为温和电刺激 促进神经元连接与信息交流 模拟真实大脑输入信号 避免侵入性手段 [2] - 定期应用GraMOS促使类器官形成更牢固神经连接 更有序神经网络和更高效通信能力 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也显著有效 [2] 应用前景 - 为理解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如何破坏大脑回路提供新视角 有望缩短药物筛选测试时间周期 [1][2] - 实现类器官对机器人设备的实时控制 在概念验证中类器官整合到机器人系统 50毫秒内完成感知-反应循环触发路线变更 [2] - 开辟神经系统疾病研究 脑机接口开发以及活体神经组织与技术系统融合的新路径 [1][2] 技术优势 - 在不改变细胞遗传密码前提下显著加快大脑类器官成熟过程 相比依赖基因改造或直流电刺激的传统手段更具生物相容性 [1] - 标志着石墨烯在神经科学 纳米技术和神经工程领域的重要突破 可拓展至组织工程领域 [2]
科学家展示GKP量子比特通用逻辑门集
科技日报· 2025-08-25 07:33
技术突破 - 采用GKP量子纠错编码首次实现通用逻辑门集 大幅减少运算所需物理量子比特数量 [1] - 通过3组实验利用保罗陷阱和室温激光阵列操控镱离子 实现逻辑量子比特间纠缠逻辑门 [1] - 新开发量子控制软件基于物理模型设计逻辑门 最大限度减少对GKP码的扰动 [2] 行业影响 - GKP码能将连续量子振荡转化为离散状态 使错误识别和修正更高效 以更紧凑方式编码逻辑量子比特 [1] - 该技术突破为量子硬件高效处理信息奠定基础 缓解量子计算机资源开销紧张状况 [1][2] - 未来量子计算机在硬件规模和运行效率间有望找到新平衡点 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实用化进程 [2]
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以节水优先战略破解水资源瓶颈
科技日报· 2025-08-24 13:47
中国水资源现状 - 中国水资源总量2.8万亿立方米 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 全球排名第106位 [1][5] - 全国655个城市中超400个存在缺水问题 其中110个为严重缺水城市 [1] - 北方地区水资源仅占全国19% 却支撑46%的人口和56%的GDP [1][5] 水资源分布与挑战 - 水资源呈现"南丰北缺"格局:南方占81%水资源 北方仅占19% [5] - 农业亩均耕地水资源占有量约1400立方米 不足世界平均水平1/2 [5] -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能源资源存在空间错配问题 [5] 节水战略框架 - 实施"节水优先"四大战略:理念优先、策略优先、布局优先、投入优先 [8] - 需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 [8] - 节水是破解水资源瓶颈的根本出路 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6][7][9] 节水工作瓶颈 - 存在节水意识不强、技术供给不足、设施建设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等系统性问题 [9] - 需要工信、农业农村、住建、科技等多部门协同配合 [9] - 再生水利用存在供需时空不匹配问题 如京津冀地区污水处理厂与工业园区位置错配 [11] 解决方案重点 - 完善以水效为导向的政策研究和水价形成机制 [10] - 健全节水技术标准体系 加强智能灌溉、水处理新工艺等领域标准化 [10] - 突破农业水肥一体化、数字节水、海水淡化等关键核心技术 [10] - 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共同参与机制 [10] 再生水利用挑战 - 全国4695座城镇污水处理厂中89.5%达二级以上标准 但再生水处理设施仍不足 [11] - 再生水输配管网建设滞后 影响覆盖面 [11] - 现有10项国家标准和1项行业标准缺乏全链条细致规范 [11] 全民节水重要性 - 全民节水意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12] - 需要形成人人知水、爱水、节水、护水的社会共识 [12] - 公众参与能推动国家决策和社会用水行为转变 [12]
我国规模最大石化产业基地全面建成
科技日报· 2025-08-22 15:12
项目概况 - 中国海油旗下中海石油大榭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浙江宁波全面建成 标志着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建造完成 [1] - 项目总投资额210亿元 核心装置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重质油直接裂解制化学品成套工艺技术 整体工艺国产化率达100% [4] 产能与技术特点 - 核心装置320万吨/年催化裂解装置年产聚合级乙烯和丙烯达120万吨 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单套重质油直接转化制聚合级烯烃装置 [4] - 装置投产后大榭石化烯烃产能达到180万吨/年 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重质油直接转化制烯烃生产基地 [4] - 生产的高纯度乙烯和丙烯是加工矿泉水瓶 食品包装袋 化纤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的最基础原材料 [4] 工艺创新与能效 - 全新生产工艺相比传统工艺可降低单位产品能耗30%以上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万吨 [6] - 项目团队首创"仰脸衬里施工技术" 解决直径21米 重1145吨巨型设备吊装难题 [6] - 采用自主研发新型衬里材料及分块浇注工艺 使工期缩短90天 刷新国内两器吊装工期最短纪录 [6] 战略意义 - 项目推动国家重质油高效转化 提升高端化工材料自主可控能力 [1] - 构建上下游一体化完整产业链 实现从传统燃料生产向高端化工新材料的跨越式发展 [4] - 为炼油企业低碳转型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6]
我国首次在永暑礁发现极度濒危物种儒艮
科技日报· 2025-08-22 11:53
发现事件概述 - 科研人员于7月中旬至8月11日在南沙群岛永暑礁近岸海域持续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儒艮活动 这是该海域首次科学影像佐证的儒艮活体记录 填补了物种分布空白 [1] - 儒艮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 对维护海草床生态系统健康具有关键作用 其摄食行为能促进海草更新和维持生物多样性 [4] - 此次发现是近30年来南沙群岛及南海中部海域首次确证的儒艮记录 与2023年3月中国台湾宜兰海域记录形成呼应 构成近10年来我国海域罕见分布实证 [5] 监测过程与历史背景 - 永暑礁驻岛环保部门于7月8日首次发现目标 近一个月持续观测 8月2日-3日通过近距离观测获得影像资料 8月11日再次目击确认 [5] - 中国大陆最后一次儒艮目击记录为2008年海南省东方市发现的死亡个体 2022年儒艮被宣布在中国大陆沿海功能性灭绝 [5] - 南海北部(广西 广东沿海)儒艮种群于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急剧衰退 南海中南部此前仅有零星渔民目击报告 无科研机构确证记录 [5] 生态意义与保护成果 - 永暑礁近半年相继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玳瑁 绿海龟和儒艮 分别代表珊瑚礁健康 沙滩繁殖生态系统和海草床完整性 凸显岛礁生态系统独特价值 [8] - 三类旗舰物种的发现证明南沙岛礁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儒艮通常以2-3头家族群活动 本次单独出现原因待进一步研究 [8] - 发现依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与驻岛环保部门构建的联合监测体系 后续将深化合作 强化南海海洋生态系统监测与研究 [8]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大项目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日报· 2025-08-22 09:12
风电装备制造项目进展 - 包头龙马铸锻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风电精密铸件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计划10月底完成部分厂房建设 12月进行设备调试并试生产 [1] - 项目依托包钢优质特种钢材 专注生产10兆瓦以上风机超大型轮毂和机舱底座等核心铸件 [1] - 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包头风电装备产业零部件铸造-叶片生产-塔筒制造-整机组装全产业链闭环 [1] 新能源产业战略布局 - 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时代骐骥新能源科技内蒙古区域总部正式落户昆都仑区 推进全球首创骐骥换电重卡底盘换电解决方案 [2] - 换电方案以标准化 经济性 全场景 全生态为特点 致力于重卡行业低碳转型和物流降本 [2] - 2024年将正式启动内蒙古换电站投资建设 包头为首批重点落地区域 [2] 区域经济发展成效 - 昆都仑区上半年实施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上 企业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达101个 [3] - 新签约项目44个 区外投资到位资金111亿元 [3] - 地区生产总值对包头市贡献率提高到35.1% [3] 多元化产业项目推进 - 广东广晟硅业和稀土供应链产业园项目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供应链转型 [3] - 内蒙古惠新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镀锌铝镁钢边框项目促进光伏与钢铁产业融合 [3]
【科技日报】我国首次在永暑礁发现极度濒危物种儒艮
科技日报· 2025-08-22 09:01
核心发现 - 科研人员于2025年7月中旬起在永暑礁近岸海域持续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儒艮活动 填补该海域物种分布空白且为近30年来南沙群岛及南海中部海域首次科学影像佐证的儒艮活体记录 [1] 监测时间线 - 2025年7月8日巡视人员首次在永暑礁西南海域发现浮于海面换气的"大鱼"并在近一个月内持续观测其活动 [1] - 2025年8月2日至3日巡视人员与科研人员两次近距离观测到该生物活动并采集影像资料 经鉴定确认为儒艮 [1] - 2025年8月11日科研人员再次目击儒艮在海面活动 [1] 研究意义 - 该发现为我国南沙群岛及南海中部海域提供首例科学影像佐证的儒艮活体记录 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1]
第七届山西文博会在太原举办
科技日报· 2025-08-22 07:47
21日至25日,第七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山西文博会")在太原举办。其以"线下为 主、线上同步"的模式呈现,展览规模创历届之最,全面展示了山西省文化产业发展新成果。 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电影局局长、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组委会副主任张效堂介绍,与以往相比,本 届山西文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容,参展企业涵盖新型旅游装备、智能体育、智慧文物以及虚拟现实等前 沿领域。"有机器狗、仿生机器人、低空驾驶、无人导览、地下考古方舱等众多新产品,科技含量显著 提高。"张效堂说。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山西文博会是山西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省级重点文化展会,从2013年开始,每两年一届,已成功举 办了六届。本届山西文博会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等5家单 位共同主办,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地区以及36个国家的2000多家企业参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