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搜索文档
杭港科技大厦元宇宙体验馆成研学热门基地
杭州日报· 2025-05-30 10:47
元宇宙应用场景体验馆概况 - 体验馆位于上城区杭港科技大厦,面积达1100平方米,汇聚二十余家头部企业尖端成果,展示包括0.3秒全身扫描AI建模、传统文化遗产数字化、3D柔性仿真技术等"黑科技"应用 [1] - 今年以来吸引120余批研学团队、超6000人次参观,成为产教融合与科技创新地标 [1] - 作为杭州市首批"新质生产力科普馆",通过虚实融合场景帮助参观者理解元宇宙产业逻辑 [1] 园区产业生态布局 - 杭港科技大厦采用"1+5+N"模式:1个元宇宙主题,覆盖AI、数字孪生、Web3、云服务、元文娱5大核心赛道,延伸至工业、文化、旅游等N个应用场景 [1] - 创新"基金+基地"双轮驱动模式,通过产业投资、孵化服务与场景展示联动,已培育招引一批优质项目 [1] 产学研协同功能 - 体验馆提供"全周期培育"服务,涵盖政策申报、融资对接等专项支持,并举办论坛、研讨会与企业深度对话 [2] - 支持定制企业发布会、产品路演,突破物理空间限制的科技会展形式 [2] - 上城资本集团正搭建"研学—孵化—应用"全链条生态,计划推出创客大赛、行业论坛、训练营等活动,配套优惠政策支持科创项目孵化 [2] 技术应用亮点 - 0.3秒全身扫描结合AI建模技术可生成数字分身 [1] - AI算法使传统图案焕发新生,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化 [1] - "数字样衣"技术(基于3D柔性仿真与面料数字化)大幅缩短服装样衣开发周期 [1]
钱江分500分免押金租赁哈浮飞行相机
杭州日报· 2025-05-30 10:47
信用+低空经济模式创新 - 杭州推出"信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游客凭借钱江分500分及以上信用资质可免押金租赁哈浮飞行相机 [1] - 该模式将信用价值转化为文旅消费 推动文旅产业从平面观赏向立体体验升级 [1] - 试运行以来西溪湿地低空文旅项目关注度显著提升 实现信用价值与文旅经济的双向激活 [1] 信用消费激励机制 - 钱江分650分-750分用户可享50元购机优惠 750分及以上用户优惠达100元 [1] - "信用越高 优惠越大"机制加速低空经济终端产品市场流通 强化市民对信用资产的认知 [1] 信用监管与服务体系 - 依托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集成AI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低空经济动态监测体系 [1] - 通过信用黑名单预警组件实时追踪企业信用风险 对违规行为实现智能预警 [1] - 对信用良好企业减少检查频次 对失信主体加大监管力度 实现精准执法 [1] - 平台为低空企业提供信用修复和融资对接服务 通过"信易贷"模式为12家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授信额度超8000万元 [1] 未来发展目标 - 杭州将持续深化"信用+低空经济"创新模式 培育拓展低空经济场景体系 [2] - 力争将杭州打造成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信用标杆城市 [2]
萧山发布2025“路线图” “十大再突破”推动“战略跃升”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紧随杭州市两会,5月28日,萧山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发布了萧山的2024成绩单和 2025"路线图"。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创十年来新高;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3.22亿元,总量全省第一;招引落 地亿元以上固投项目79个,其中10亿元以上19个,均居全市第一……2024年,萧山在土地瓶颈中努力突 围,在招商引资、科创赋能、民生改善等领域交出硬核答卷,形成了一批具有萧山辨识度的突破性进展 和标志性成果。 以"科创引领、数实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萧山是全省首个投资、消费、出口总量均超千 亿元的区(县),拥有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世纪城和湘湖·萧滨合作区四 大平台,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开发区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国第六, 创全省历史最好成绩。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萧山又将如何加速从"破立衔接"迈向"战略跃升"? 从"单点突破"到"多向突围" 坚定走在攻坚的道路上 今年的报告指出,萧山将重点在扩大有效投资、放大科创引领、促进消费提振、推动平台提能、强 化改革攻坚、建设开放强区、建设美好城市、缩小"三大差距"、优化服务供给、深化"大区 ...
钱塘(新)区高水平建设产业新城、高质量打造一流新区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U 0 2024年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 (未) 1416亿元 5.1% NA ● 规上工业增加值755亿元 增长3.5% ● 服务业增加值586亿元 增长6.1% ● 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扩大有效投资、 商事登记制度改革3项工作获省政府督 查激励 高质量发展绩效 经开区综合考评 连续五年保持 监测排名位列 全国前十 省级新区第一 首获 全市区县(市) 綜合考核先进 車位 连续两年 获评全省综合考核先进单位。 全市开发区(圆区)综合考核 先进单位 ITHOUSE nning the 40. 5 u PERFORECODECEED STIFF INSTITUTIONS TACTO H 11 in ev BinC 11 11:11:2 V 5月23日,浙江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并首次为全省制 造业先进单位颁发"浙江制造天工鼎"。作为省市产业大区,钱塘(新)区在会上成为"大赢家"之一,捧 回金鼎。"夺金"的背后,是钱塘作为"长期主义者"对制造业的坚定加码和不懈追求。 本周,钱塘进入"两会时间"。两会既是议大事、谋大计的重要平台,也是观大局、察大势的关键窗 口。站在"十四五""十五五 ...
瞄准“难而正确”的事情 余杭发力向未来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 - 余杭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列为核心战略方向,强调通过创新驱动解决发展难题 [12] - 之江实验室主导的"三体计算星座"首次发射成功,建成后总算力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运算),标志着空天计算基础设施进入组网阶段 [8][14] - 2024年余杭区科技创新成果显著:杭州超重力场大科学装置试运行,获国家科技奖3项、省科技奖33项,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78家,总量全省第一 [15][16] 产业生态与未来布局 - 余杭区构建"五大产业生态圈+四大未来产业"体系,落地钉钉总部、抖音集团浙江创新中心,加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7] - 杭州十大"科技新特产"中余杭占5项,包括强脑科技智能睡眠仪、零零科技飞行相机等,体现硬科技产业化能力 [15] - 计划深化环科创平台生态圈建设,推动南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未来谷和浙江人才大厦等载体落地 [17] 文旅融合与城市升级 - 良渚文化大走廊上升为省市战略,2024年规上文化企业营收达6099.8亿元(全市第一),新增4家省级重点文化园区 [18][19] - 径山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良渚博物院晋升国家一级博物馆,文旅品牌"余杭好地方"推动国际影响力 [18][19] - 余杭国际体育中心、杭州未来国际演艺中心等地标加速建设,城市形态向"重要新中心"跃升 [20] 教育与民生工程 - 北航中法未来科技学院获批招生,杭州外国语学校新校区启动建设,2024年新增学位3.05万个 [21] - 浙大一院总部二期、区妇幼保健院等医疗项目推进,民生实事完成率达162%,发放困难救助金1.3亿元 [21][22] - 2025年计划投用17所学校(新增学位2.29万个),实施托育机构试点和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 [22][23]
西湖区:聚焦“六六行动”彰显首善风采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科技创新 - 西湖区五大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科技成果转化指数全省第二、科技人才指数全省第三,第三次夺得省科技创新鼎 [8][9] - 环紫金港创新生态圈将建设西湖国际科技交流中心,环老和山创新生态圈建设科技创新服务综合体,环小和山创新生态圈探索外籍人才五年免费签证试点,环云栖创新生态圈打造国际太空计算产业策源地,环之江创新生态圈打造科艺融合样板圈 [9] - 采用"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协同创新模式,推动实验室成果向产业端转化,形成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于一体的科创生态体系 [9] 数实融合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710亿元,位居全市第三,入选省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财政专项激励及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领域核心区 [10] - 推进数字经济二次攀登,发挥阿里云、蚂蚁系等头雁作用,深化通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构建"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及无人交通应用场景 [10] - 空天信息产业产值超53亿元,加快推进3D打印卫星项目,组建10亿元规模产业基金,落地全国首家商业卫星"线下超市" [10][11] - 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支持建设机器人测试小镇及中试平台,紫金港科技城打造"中国云谷"产业地标,云栖小镇争创国家级先进技术产品转化应用试点 [11] 文创产业 - 西湖区3家企业入选"2025·全国文化企业30强"及"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 [12] - 推进"两镇六街区"建设,包括曙光路"阅见西湖"文化空间、五里塘历史街区东巢·碾米厂艺术中心、转塘"BAC·艺术社区"等 [13] - 艺创小镇启动凤凰创意国际区块改造,龙坞茶镇推进杭州茶叶博览会会议会展中心建设,文三数字生活街区依托未来科技体验中心等项目引流 [13] - 激活消费潜能,利用《黑神话:悟空》、M511等IP推出新少年之家、"种地星球"项目,落地戴敦邦艺术馆、水浒主题游线等文化项目 [13][14] 城乡发展 - 推动浙工大之江校区土地盘活、地铁四期工程建设,新开工改造道路20条,完成10个未来社区建设,打造蒋村街道全域未来社区 [15] - 建成市级数字乡村样本村1个,建设青年入乡实践站点7个,培育乡村振兴"头雁"及农创客 [15] - 杭州西湖茶食茶饮创新发展研究院落地龙坞茶镇,建设"一绿一红"省级共富带,推动西湖龙井技艺传承及九曲红梅科技小院发展 [15] 资源配置 - 迭代西湖企服AI数智平台,推进AI赋能增值化改革省级试点,"西湖链链看"品牌促成合作项目36个,落地金额3.6亿元 [16] - 举行跨境电商专场,打造"出海线上服务专区",深化企呼我应服务改革,优化政务"碰一碰"办事专区 [16][17] 民生事业 - 全年计划提供就业岗位8.5万个,新增就业3.5万人,升级新建青年就业创业综合体6个,打造"青年留杭第一区" [18] - 推进15分钟学生校外发展圈与社区教育学习圈建设,建成启用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提升改造老年食堂(助餐点) [18] - 提升改造农贸市场3家,建设16家特色阅读空间,全年策划文化活动超千场 [18]
为残疾人安装强脑科技假肢 青年企业家爱心公益捐赠超10万元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公益捐赠活动 - 杭州市工商联和杭州市残联共同发起"青年企业家爱心助残"公益捐赠活动 捐款将用于帮助残疾人安装强脑科技假肢等产品 截至27日上午已累计募集捐款超10万元 [1] - 腾达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丽君参与捐赠 表示公司过去53年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希望通过公益活动反哺社会 [1] - 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华参与捐赠 认为科技创新不应只为经济效益 强脑科技的脑机接口技术和仿生假肢产品展现了科技的温度 [1] 强脑科技产品与技术 - 强脑科技专注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研发与应用 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捐赠仿生假肢产品超千套 [1] - 公司产品包括智能仿生假肢和外骨骼机器人等 帮助残疾人摆脱身体限制 去年参与浙江省科技助力肢残人士公益项目 帮助1000名下肢残疾人安装智能腿 目前已有300余人受惠 [1] 科技助残发展 - 杭州市残联表示杭州是全国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 科技助残已成为杭州残疾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假肢、外骨骼机器人等高科技辅具能有效帮助残疾人克服身体障碍 [2] - 杭州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秘书长孔春飞指出以强脑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研发的智能产品切实改变了残疾人生活 本次捐赠活动吸引了众多青年企业家参与 体现了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 [2]
古今辉映,文明圣地迎新生——五千年良渚文化拥抱“数字未来”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 AR技术让良渚古城遗址以虚拟形式重现,游客通过扫码即可看到五千年前的建筑风貌和祭祀场景 [2] - 良渚博物院使用AR眼镜技术,使玉琮和玉璧等文物以虚拟影像形式"活"起来,增强游客体验 [4] -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VR大空间正在建设中,预计7月开放,将进一步升级数字化体验 [4] - 良渚博物院已完成200多件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工作,为文物赋予"数字生命" [4] 数字化遗址保护系统 - "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连接600多个摄像头、5个无人机场及各类感应设备,实现162平方公里保护区的实时监测 [6] - 系统累计巡查量超38.7万人次,整合46万余条研究数据,成为遗址保护的重要工具 [8] - 红外摄像头设立虚拟周界,感应光缆监测土层震动,有效防止盗挖行为 [6] - 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检与地面传感器组成"天—空—地"立体网络,自动识别植被入侵、土壤湿度异常等风险 [7]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 - 良渚新城打造中国(良渚)数字文化社区,已吸引320家企业入驻,包括1家上市企业和4家准独角兽企业 [9] - 数字文化社区拥有超万件知识产权,吸纳近4000名数字贸易产业从业人员 [9] - 水母智能科技开发的"触手AI"漫画工具已吸引全球300万创作者,累计创作作品超2亿件 [9] - 良渚文化大走廊串联多种文化资源,成为杭州城市新中心的精神高地 [10] 文物保护技术创新 - 全国首个南方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专业实验室在良渚建立,与多所高校合作攻克技术难题 [5] - 老虎岭遗址采用封闭式"保护壳"配合监测设备,成功解决渗水问题,保持五千年前的草裹泥工艺痕迹 [5][6] - 数字化模型在暴雨前精准指导排水系统加固,避免遗址遭受水毁 [7]
杭州市开展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活动概述 - 杭州市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金沙湖大剧院举行,主题为"共赴一场好春光",强调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 [1] - 活动分为"春生·破冰""春守·相融""春绽·畅想"3个篇章,通过科技与艺术融合展示残疾人事业新进展 [1] 科技助残成果 - 现场展示智能仿生手弹奏钢琴、机械狗引导浙江省盲人学校合唱团登台演出,体现科技助残的创新应用 [1] - 杭州市残联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发布首批6个融合就业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残疾人高质量就业 [1] 文化宣传与传播 - 发布沙画短片《潮未来·哢春生》和原创助残文化片《给春天的回答》,后者将通过330块户外大屏、7条地铁线、4000多辆公交车、80艘西湖游船同步展播 [1] 表彰与榜样力量 - 杭州1人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2家单位获"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另有2人、2家单位分获浙江省级同类表彰 [2] - 获奖者将通过宣讲传递榜样力量,活动覆盖全市300余场助残日活动,包括体育融合、康复技能大赛、招聘会等 [2] 未来规划 - 杭州市残联表示将持续创新扶残助残形式,推动"春天的事业"发展,目标让"好春光"成为城市幸福底色 [2]
钱塘(新)区以创新破题新型工业化
杭州日报· 2025-05-29 10:52
工厂建设与投产效率 - 杭州松下马达有限公司新工厂从开工到投产仅用20个月,较行业周期缩短44% [1] - 新工厂总投资10.9亿元,达产后年产马达1600万台、年营收超20亿元、每年减少碳排放14万吨 [1] - 作为首批入驻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松下马达与钱塘合作31年,每年投入超5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再生产 [1] 产能与效率提升 - 新工厂助力企业产能提升50%,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提高15% [1] - 中策橡胶集团一季度研发投入约3亿元,同比增长21.62%,实现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10% [1] - 杭州捷诺飞生物科技自主研发的生物三维打印设备占国内近50%市场并销往海外 [1] 研发投入与创新成果 - 钱塘区一季度736家规上工业企业合计研发投入30.36亿元,同比增长9.39% [1] - 杭州鳌海海洋工程技术完成水下机器人自主研发,去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今年有望翻番 [1] - 钱塘创新指数182.6,位列杭州市第二、浙江省第三,较上年提升25%,增幅居全省首位 [1] 产业发展与规划 - 钱塘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700亿元,位列杭州市第一,荣获2024年度"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 [1] - 发布新型工业化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2027年突破5000亿元 [1] - 着力建强集成电路、大飞机两大"国字号"产业集群,做大做优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