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青年报
icon
搜索文档
基层治理故事有了青春版“新脚本”
中国青年报· 2025-05-08 11:2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发的"群辉1号"全液压智能莲藕采收装置使莲藕采收量提升近3倍,藕节完整率从65%升至98% [1] - 该校机电工程学院师生通过专业所长对接基层需求,推动莲藕采收技术革新 [1] - 博士服务站成员为济南市刘家峪村打造乡村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填补技术空白,实现实时监控、数据存储和远程调取 [2] 校地合作与基层治理 - 该校构建"需求牵引、专业赋能、校地合作、长效协同"四维治理机制,每年动员7000余名学子参与基层治理 [3] - 与142个社区及30余家企业形成共建关系,深化"校-政-企-社"四方协同机制 [4][5] - 学生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为湛山街道老旧楼栋"体检",解决垃圾分类、排污管道等问题 [5]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博士团成员为胜利油田研制控水增油技术,应用近500井次,累计增油20余万吨 [4] - 团队研发的小型气化炉将1吨生活垃圾转化为2000标方清洁燃气,满足家庭一年使用 [6] - 该气化炉已在内蒙古五原县、山东肥城等地投入生产,助力镇村环境治理 [6] 青年参与基层治理 - 法学专业学生提供"菜单式+点单式"法律咨询,26年累计服务200余场,辐射超万人 [3] - 毕业生姜名圻采用"文化赋能、产业融合"模式,推动十里村通过电商直播推广特色农产品 [7] - 该校青年在基层治理中从受益者成长为引领者,反哺基层并完善自身 [6][7]
新玩法催热“青春经济”
中国青年报· 2025-05-08 10:36
沉浸式体验经济 - 沉浸式国风剧本游"诗启盛唐·鹳雀寻踪"吸引游客6.6万人次,景区门票同比增长57.69% [2] - 沉浸式体验客单价是传统景区的3倍以上,复购率超40% [2] - 杭州"西湖实景解谜"结合AR技术,重庆"8D魔幻城市探险"融入光影互动,长沙"文和友怀旧电竞馆"融合复古游戏与餐饮 [2] 小众运动与社群经济 - 飞盘、陆冲、腰旗橄榄球等小众运动从一线城市火到县城,成都麓湖生态城"落日陆冲局"日均吸引近百人参与 [2] - 运动社交带动衍生消费,北京某营地假期营收同比翻番,定制滑板、限量运动袜等周边商品销量大幅增长 [2] - "同好经济"重构体育消费模式,具有高黏性和快速传播特性 [3] 青年市集与文创产业 - 绍兴"越青市集"融合非遗与青年文创,金华青年共富市集涵盖原创品牌、在校创业等摊位 [3] - 市集成为文化实验场,年轻设计师通过摊位测试市场反应再决定量产 [4] - 市集覆盖文创手作、非遗体验、科技互动等领域,青年参与度显著提升 [3] 情绪消费与新兴职业 - 年轻人消费决策注重情绪体验,催生城市漫步领队、多巴胺穿搭顾问等新兴职业 [5] - 精神消费成为新蓝海,年轻人愿为治愈、刺激、归属感等无形体验付费 [5] 青春经济政策布局 - 上海共青团发布青春经济实施方案,聚焦青年消费习惯与创业机会,打造"青潮共创"联盟 [5] - 广州、济南、温州等地出台青年发展条例,将青年参与写入地方立法 [5] -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成为政策导向,城市竞争转向吸引青年创作与社交需求 [6] 商业模式转型 - 消费模式从"打卡式"转向"深度参与",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共鸣 [6] - 青春经济激活假期市场,预示未来商业将围绕生活方式共创展开 [6]
“五一”假期累计超14亿人次出行 地空交通网绘制经济发展新景象
中国青年报· 2025-05-08 10:36
旅游出行行业 - 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4.67亿人次,日均2.93亿人次,同比增长8% [1] - 铁路客运量同比增长10.8%,公路人员流动量同比增长7.6%,水路客运量同比增长24.9%,民航客运量同比增长11.8% [1] - 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日均出行量达2.2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0.88% [2] - 神州租车平台44%用户选择2-3天短途游,33%用户预订4-5天完整假期行程 [2] - 神州租车"5天以上超长租期"预订量同比暴增164% [3] 交通基础设施与服务 - 山东交通推广"红黄蓝"三级应急保障机制,单桩排队超5辆启动红色预警 [3] - 广东在5个充电繁忙服务区增设移动充电车,引导至对向服务区充电 [3] - 北京市域内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设置充电桩481个,充电车位637个,占比24.7% [3] - 山东枣庄服务区举办多场婚礼,黑龙江哈同高速锦山服务区展示赫哲族文化 [4] - 广东阳江服务区设有海鲜餐厅、咖啡馆、渔村小吃铺及阳江十八子刀文化馆 [5] 车企服务与活动 - 比亚迪4月30日至5月5日期间自营充电桩服务费全免,提供混动车型免费送油、充电车支援 [5] - 蔚来全国换电站、超充站24小时开放,高速服务区换电站增设临时电池 [5] - 鸿蒙智行发起"五一安心行"活动,提供免费车辆检测、玻璃水添加及全场景道路救援 [5] 民航业发展 - 五一假期全国民航累计运输旅客1115万人次,日均223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55.4% [6] - 国内航线客源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四大城市群间骨干航线 [6] - 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和航班量达二季度以来最高峰,目的地集中在日本、韩国及东南亚 [6] - 南航在东南亚、日韩同比增投运力,广州-曼谷航线增至每天10班 [7] - 东航新增恢复多条国际及地区航线,包括上海浦东-曼谷、武汉-曼谷等 [7] 旅游消费市场 - 同程旅行报告显示越南河内、马来西亚吉隆坡、柬埔寨金边旅行热度翻倍增长 [8] - 上海国际车展吸引近1000家车企参展,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接待观众101万人次 [9] - 上海车展首次延至五一假期,设立"车展专享消费券",领券下单二次消费超百万元 [10] - 全国超80个城市举办近百场车展,智能化及新能源车型成为消费主力军 [11] - 离境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现金退税限额从1万元提高至2万元 [12]
关改玉:“钢轨神探”蜕变密码
中国青年报· 2025-05-08 08:26
10公斤重的工作背包,1900公里行程,跨越11个国家重难点工程,1.2万个焊头"零误差"……这些令人 惊叹的数字背后,是"钢轨神探"、中铁十七局集团雄忻高铁项目试验员关改玉的专业与坚守。4月30 日,关改玉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每个焊头都连接着万千乘客的安全,一丝一毫也大意不得。"长期从事铁轨探伤作业的关改玉练就了从 细微波形变化中捕捉发丝般伤损的"真功夫"。 关改玉介绍,"'探伤'就是给铁轨做'B超'",通过探测仪器检测铁轨有没有内伤、焊缝有没有气泡或夹 杂、铁轨接头是否焊接牢靠。 2009年,原本攻读计算机专业的关改玉成为中铁十七局的一名普通文员。她在参观荣誉史馆时了解到, 铁道兵先辈们在战争中为修建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付出了巨大努力和牺牲。这些事迹深深激励 了她。 当关改玉得知公司急需探伤工,便主动请缨,参加了国家级探伤工的培训。经过刻苦学习,她以总分第 一的成绩完成培训,成为中铁十七局集团首批获得国家资格认证的探伤工之一,也是近两万名职工中唯 一的女探伤工。 关改玉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海南东环铁路。由于是新手不熟练,为确保检测准确,她要付出比别人更多 的努力,蹲在道砟、枕木上核对两 ...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退税加速”撬动入境购物潮
中国青年报· 2025-05-08 07:11
出入境旅游数据 -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 其中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43.1% [1] - 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72.7% [1] - 今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达921.5万人次 同比增长40.2% [7]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 - 2024年10个试点地区"即买即退"办理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 是全国离境退税规模同比增速的18倍 [1] - 国家税务总局将"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 [1] - 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上调至2万元 [3] - 政策旨在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 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1] 政策实施效果 - "五一"入境游订单同比增加173% [8] - 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中享受免签和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便利政策的达1.6万人次 占入境外国人数量的60.1% [8] - 入境游客通过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 [8] 消费趋势变化 - 外国游客购物需求从传统土特产转向更具科技含量的中国"智"造产品 如大疆 小米和华为等科技品牌 [5] - 社交媒体出现外国游客带着空箱子"扫货" 掀起反向"中国代购潮" [1] 配套服务创新 - 四川成都部分商场引入AI智能翻译设备优化外语服务体验 [4] - 浙江打造"即买即退+便捷支付"场景 游客可直接通过支付宝收取退税款 [4] - 北京SKP商场更新《北京离境退税指南》手册 集中摆放便于游客了解流程 [3] 政策挑战与优化 - 目前北京仅有16家"即买即退"试点商店 超过三分之一集中在朝阳区核心商圈 [9] - 信用卡"预授权"机制成为部分外国游客的共同痛点 [10] - 建议推广智能终端加移动支付即时到账方式 减少人工审核环节 [11]
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磅礴青春力量
中国青年报· 2025-05-08 06:38
青年工作与乡村振兴 - 全国青联常委吴艳表示乡村振兴一线创业需要团结带动更多青年返乡创业,提供指导帮扶,共同书写青春华章 [2] - 青年创业者应保持初心和激情,引导青年投身乡村基层,实现青春梦想 [2] 志愿服务与社会组织 - 全国青联常委马恒强调打造"小哥加油站"等服务阵地,为新兴领域青年提供温暖港湾,解决现实需求 [3] - 社会组织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领青年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价值,关注快递外卖小哥等群体的诉求 [3] - 全国青联常委於若飞指出青年志愿者在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中肩负职责使命,需用专业素养筑牢安全防线 [4] 科技创新与青年担当 - 全国青联常委胡所亭提出青年科技工作者应勇闯科技"无人区",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8] - 全国青联常委徐颖表示青年科研工作者需聚焦国家需求,构建独立自主的导航系统,抢占科技制高点 [8] - 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杨光辉强调基础研究应结合一线教学,攻坚种源"卡脖子"问题中的科学瓶颈 [7] 生态文明与环保实践 - 全国青联委员初雯雯指出青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用创新技术修复荒漠,守护雪豹,践行生态文明思想 [6] - 全国青联委员杨雄表示将团结青年开展绿色环保实践活动,吸引更多志愿者加入环保事业 [5] 医疗卫生与基层服务 - 全国青联委员庞宇强调青年医者应扎根边疆和乡村,做健康中国的"攀登者",为基层医疗奉献力量 [10] 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 - 全国青联委员温馨提出青年影视工作者需用新技术展现中国形象,以创新思维赋能国际传播 [14] - 全国青联委员李洹表示侨界青年应发挥"技术纽带"作用,助力国内产业绿色转型,参与"一带一路"绿色项目 [13] 港澳青年与国家发展 - 全国青联常委梁毓伟指出香港青年需树立爱国奉献志向,投身爱国爱港实践,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12] - 全国青联常委林智彬强调搭建内地与香港青年交流平台,激励香港青年增强历史责任感 [12] - 全国青联委员林颢伊表示将团结香港青年在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领域发挥作用,培养爱国爱港青年 [15] 新闻舆论与青年引领 - 全国青联委员邹伟提出新闻工作者需深入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讲好青年志愿者故事,激励青年发光发热 [9] - 全国青联委员高嘉灏强调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政策,挖掘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实践事迹 [15]
家要散,家务劳动这笔账怎么算
中国青年报· 2025-05-07 09:46
家务劳动补偿条款实施现状 - 《民法典》第1088条自2021年施行后,家务劳动补偿案件法院支持率为45%(241份样本中8项全支持、101项部分支持)[1] - 全职妈妈10年家务劳动补偿2万元的案例引发争议,折合每日不足6元[1] - 司法实践主要争议集中于举证责任划分(如何证明承担更多家务)和补偿金额计算标准[1] 举证难点与司法实践差异 - 仅11%家庭为一方全职主妇/主夫模式,双职工家庭家务分配争议更难判定[3] - 农村地区因分工明确更易判定补偿,城镇双职工家庭补偿诉求较少被考虑[4] - 关键证据需依赖对方认可或社区调查,法官可能将部分举证责任倾斜分配给强势方[6][7] 补偿金额计算争议 - 判例金额跨度大(3000元至30万元),1万-5万元区间占比最高[8] - 替代成本法(按家政工资计算)遭质疑,因忽略家庭情感因素且计算结果过高(16年保姆费约115万元)[10] - 部分法官采用自由裁量,参考当地人均收入(如县城案例判3万元考虑疫情期收入不稳定)[11] 司法改进方向 - 最高法院新规明确补偿需综合义务投入时间、给付方负担能力等变量[12] - 学者建议建立参考因素列表平衡自由裁量与公式化矛盾,如家务贡献补偿=(双方年收入差÷2)×婚姻年限[10][12] - 早餐店创业者马小莉获判5万元补偿,结合婚姻时长与男方财产混同状况[7][13]
青春,向西北
中国青年报· 2025-05-07 09:46
话剧《青春·向西北》创作背景与内容 - 话剧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倾力打造,以当代大学生扎根西北、服务西北的成长故事为主线,结合巧妙剧情、生动演绎和震撼舞台效果 [1] - 全剧共分3幕,剧情交融串接,演绎青春与梦想在西北大地绽放,诠释教育家精神,传递教育温度与力量 [2] - 从最初构思到最终呈现历经近1年打磨,从台前到幕后、从创作到编排均由西安建大师生共同完成 [4] 话剧三幕主要内容 - 第一幕聚焦陕北,讲述建筑学专业本科生李想投身窑洞居住环境改善项目,初至陕北遭遇村民阻挠,最终凭借真诚与不懈努力赢得村民信任 [4] - 第二幕发生在高校实验室,飞行器设计专业研究生李翔全力备战创新设计大赛,与导师团队携手共进突破难关,抒发"科研报国,矢志初心"壮志豪情 [4] - 第三幕交织校园与野外作业现场,古生物学专业学生李襄在老师和同学引导下逐渐对学业产生兴趣,对"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进行深刻思考 [4] 创作过程与细节 - 剧本历经12次修改,演员走进实验室与导师同吃同住,去陕北跟着施工队实践,把真实故事融入台词 [4] - 为真实还原舞台场景,团队多次深入陕北采风,演员在黄土梁上反复走场体验式表演,连村民使用的旱烟袋都按原貌复刻 [4] - 为呈现科技攻关场景,舞美团队将风洞实验数据转化为可视化动态效果,查阅30余份技术文档、历经多次迭代设计 [4] - 为呈现陕北地区昼夜光影变化,团队设计多种灯光组合方案,包括清晨窑洞的暖黄色炊烟光、正午黄土高原的层次分明顶光、深夜实验室的冷蓝色调 [7] 教育意义与社会影响 - 该剧是视听盛宴,更是一场深入灵魂的思政教育实践,将"奔赴祖国最需要之地"的崇高信念植入观众心底 [7] - 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姚丹表示,参演过程让她对"大思政课"内涵有更深体悟,未来将把剧中奋斗故事转化为思政案例 [8][10] - 该剧创作初衷是将陕西高校师生真实故事升华为舞台精神史诗,是"大思政课"的创新实践,也是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应答 [10] - 随着陕西高校巡演启幕,这群陕西学子的青春故事将跨越山海,让更多年轻人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种子深埋心底 [11]
新一代环卫工人李萌:做好时传祥的接班人
中国青年报· 2025-05-07 09:46
环卫行业工作现状 - 环卫工人需操作重达三四十斤的抽粪泵管,加压后重量可达上百斤,工作过程中存在体力挑战和卫生风险[1] - 典型工作量为负责20个粪井,每日运输3车,处理12吨粪便[2] - 行业面临老龄化问题,某班组十余年未招募20多岁的年轻从业者[2] 职业发展路径 - 新人需经历6个月技术适应期,掌握抽粪管准确定位和分离粪水技术[3] - 职业进阶包含技术操作(处理70斤粪管)、社区协调(解决工作冲突)等多维度能力建设[3] - 典型职业发展轨迹为从基层操作(14年一线经验)到管理岗位(现任班长职务)[2][4] 行业社会认知 - 社会普遍存在职业偏见,亲友担忧从业者婚恋前景等现实问题[2] - 实际工作中需应对商户阻挠作业等社会配合度挑战[3] - 通过社区服务可改善群众关系,获得居民主动协助作业等正向反馈[4] 行业精神传承 - 以"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为核心价值观[4] - 践行"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服务理念[4] - 劳动模范时传祥的职业精神持续影响当代从业者[2][4]
以奋斗担当诠释青春誓言 把青春华章写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
中国青年报· 2025-05-07 06:47
全国"青马工程"高校班学员、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曹楷雯说:"我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 的回信精神,深刻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们青年的关爱关怀和殷切期望。我曾作为研 究生支教团成员赴新疆哈密支教,投身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兴边富民和稳边固边的事 业,让我真正理解了'厚植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也激励我用实际行动担起作为青年的责任使命。" 全国"青马工程"乡村振兴班学员、天津蓟州区王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晴说:"有习近平总 书记和党中央的信任与厚望,新时代中国青年大有可为,新时代乡村青年大有可为!我要做好'耕耘 者',扎根在这一方土地上,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全国"青马工程"思政课教师专项班学员、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冯金宇说:"我要努力把思 政课堂打造成大学生成长的新引擎,引导学生深切感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 和实践伟力,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全国"青马工程"少先队工作者班学员、江西省宜春市宜阳学校大队辅导员刘琨表示:"学习习近平总书 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令我备受鼓舞。作为一名少先队工作者,应当以培养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