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环境报
icon
搜索文档
以文书标准化为抓手,推动行政检查规范化
中国环境报· 2025-05-14 09:38
行政检查规范化改革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核心目标是确保行政检查依法合规、精准高效,通过"凡检查必审批""凡检查必通知"等原则规范流程[1] - 司法部配套发布《行政检查文书基本格式文本》,设计7类标准化文书(如审批表、通知书),将检查频次、权利告知等要素固化为法定程序[1] - 明确禁止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第三方机构及临时人员实施检查,生态环境部门需重点核查执法人员资质,清理辅助人员参与核心执法环节[1] 企业权益保障机制 - 《格式文本》增设权利告知板块,明确企业享有陈述申辩、申请回避等权利,并将"五个严禁""八个不准"纪律要求写入文书[2] - 非现场检查中若需企业配合视频连线需履行审批程序,但基于投诉举报、数据监测等线索的检查可简化流程[2] - 政策允许地方结合实际调整文书格式,但不得减损企业权益或增加义务,生态环境部门需针对危废处置等特殊领域制定省级补充文本[2] 执法效能提升路径 - 通过统一文书格式与动态检查清单结合,解决过去标准模糊、文书混乱问题,实现"查什么、怎么查"透明化[2][3] - 生态环境部门将推进"智慧执法",整合排污许可信息与在线监测数据,实现"一企一档"自动生成检查要点[3] - 建立行业规范化检查指南与案例库,探索环保信用评价与执法频次挂钩机制,对高评级企业依法简化检查程序[3]
周晓猛:《国家方案》为推进消防行业绿色发展提供新契机|专家解读⑦
中国环境报· 2025-05-14 08:11
政策框架与行业影响 - 五部门联合印发《国家方案》,为2025-2030年ODS和HFCs淘汰削减提供行动指南,明确履行国际公约义务的方向 [1] - 消防行业自2010年起全面淘汰哈龙等高ODP灭火剂,禁止HCFCs类灭火剂应用,并提升HFCs替代比例 [1] - 2024年起HFCs生产和使用量冻结在18.53亿tCO2和9.05亿tCO2基线值,2029年需削减基线值的10% [2] 技术研发与创新需求 - 当前七氟丙烷、六氟丙烷等HFCs灭火剂仍广泛用于数据中心等场景,但面临逐步削减压力,替代品研发亟待突破 [3] - 需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开发航空器用快速响应低腐蚀灭火剂、电气设备房用低毒性扩散剂等定制化解决方案 [3] - 目标通过3-5年技术攻关,使环保高效灭火技术达到国际并跑或领跑水平 [3] 生产监管与循环利用 - 哈龙灭火剂仅允许回收再生利用,HFCs灭火剂将受总量管控,需加强非法生产使用行为的处罚力度 [4] - 需建立灭火剂回收网络,发展哈龙和HFCs提纯再生工艺,降低回收成本并延长库存使用周期 [4] 标准体系与激励机制 - 需制修订技术标准规范,推动新型灭火技术应用,发展环保与效能双重认证体系 [5] - 行业协会将发布HFCs替代行动计划,明确阶段性转型目标,并对采用环保系统的单位给予设备购置补贴 [5] - 计划在部分区域开展新型灭火技术示范应用,形成可复制推广模式 [5]
建立“五共”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派驻监察效能
中国环境报· 2025-05-13 16:22
资源共用。一是力量整合。横向上统筹监察、监测、执法等多部门力量,结合专项任务打阶段性"攻坚 战",如,优化调配生态环境系统内多方精干力量开展大气专项督导。纵向上统筹省、市派驻力量,联 合开展督导评估。二是人员聚合。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采取岗位跟学等方式,遴选片区市、县两级 生态环境部门中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优秀青年充实生态环境监察力量,阶段性弥补派驻监察机构人手 不足的问题。 计划共商。省级生态环境保护派驻监察机构要加强与省生态环境厅联动,在不同时间节点、不同任务阶 段做好计划融合,既依托业务处室的政策水平和专业优势把控方向、发现问题,又发挥专员办的督察督 政职能,压实党委政府及部门生态环境责任。结合省厅年度工作要点、重点工作安排、措施清单等,充 分征求省厅各处室需重点督察事项。制定月度盯办、季度督导、年度评估等计划时,充分衔接省级、市 级推进机制工作月度和阶段性工作安排,做好计划融合。聚焦区域内某个领域、某个行业、某类点位存 在的突出问题,紧密衔接省厅相关处室适时组织开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监察。 信息共享。省级出台的涉及生态环保类重要文件、调度通报、评估报告、问题清单等要及时抄送派驻监 察机构,方便 ...
科技绘就青山新卷 创新赋能生态振兴
中国环境报· 2025-05-13 14:11
马脊梁矿高效运行的集运站 巍巍武周山下,一座承载着共和国工业记忆的老矿正悄然蜕变。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马脊梁矿(以下简称马脊梁矿)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科 技创新和系统治理,打造出"天蓝水碧、矿绿人和"的生态图景。从矸石山覆绿、智能开采到绿色生活,这座老矿的转型成为中国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缩 影。 生态涅槃,绿水青山换新颜 "过去,麻雀飞过矿区都会沾上一层煤灰;而现在,喜鹊等众多鸟类都开始选择在我们马矿安家。"老矿工刘伟感慨道。马脊梁矿通过对水、气、固废等的综 合治理,实现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清洁供热节能减碳。淘汰4台燃煤锅炉,建成模块化燃气锅炉与智能调控系统,供热响应时间缩短50%,热效率提升15%。经估算,年减少标煤消耗3400 吨,减排二氧化碳8900余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同步削减,矿区空气质量大幅提升。 水资源再生循环。日处理能力8000立方米的矿井水处理厂,采用"絮凝沉淀+锰砂过滤+超滤"三重工艺,使矿井水重获新生。再生水不仅用于井下生产、黄 泥灌浆,更延伸至矿区绿化、道路降尘等场景,年节约新水资源超过数百万吨。 固废治理重塑地貌。创新"日排日治、分层覆土"模式治理煤矸石堆场, ...
如何改变恶臭异味“检测达标但投诉不断”的窘境?
中国环境报· 2025-05-13 13:40
生态环境现状 - 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 [1] - 恶臭异味污染问题逐渐凸显 成为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 各地环境信访数据显示恶臭异味投诉占比持续处于较高水平 且重复投诉现象普遍 [1] 污染来源与影响 - 恶臭异味污染来源广泛 涉及工业生产(化工 石化 制药 造纸 印染等行业) 市政设施(垃圾处理场 污水处理厂) 农业生产(畜禽养殖)等多个领域 [1] - 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部分物质有致病风险 长期暴露还会引发焦虑 烦躁等心理问题 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 [1] 治理挑战 - 技术层面:现有检测手段仅能识别约2%的恶臭因子 难以满足全面监测需求 [2] - 标准体系:现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已实施30年 亟待修订完善 [2] - 监管实践:恶臭异味污染具有间歇性 突发性特点 溯源取证难度大 [2] - 治理环节:不同行业污染特性各异 需要差异化解决方案 导致"检测达标但投诉不断"的困境 [2] 解决方案 - 完善制度体系:加快修订滞后标准 建立覆盖面更广 限值更严的排放标准体系 制定防治路线图和时间表 [3] - 强化科技支撑:构建"监测—预警—溯源—治理"全链条技术体系 研发新型传感器 电子鼻等智能监测设备 推广生物过滤 等离子体等先进治理技术 [3] - 创新监管模式:运用走航监测 无人机巡查等技术手段 建立重点监管清单 在重点区域加强监管 [3] - 鼓励公众参与:发挥公众监督权利 鼓励举报恶臭异味问题 如浙江省嘉兴市2020年成立"民间闻臭师"队伍 对工业园区进行监督检查 [3] - 推进协同治理:加强部门联动和区域协作 引导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 形成政府主导 企业施治 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 [3]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孟庆君:继往开来、持续履约,推动泡沫行业可持续发展|专家解读⑥
中国环境报· 2025-05-13 08:08
中国履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 - 中国政府自1989年加入《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1991年加入《蒙特利尔议定书》以来,不断完善法规体系和管理框架,为臭氧层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1] - 2025-2030年《国家方案》是首个涵盖ODS和HFCs淘汰削减的6年规划,旨在协同推进ODS淘汰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1] - 方案对塑料加工业等行业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行业淘汰计划与技术替代 - 2026年7月1日起,挤出聚苯乙烯泡沫和聚氨酯泡沫行业将禁止使用HCFCs发泡剂 [2] - 挤出聚苯乙烯泡沫行业替代技术成熟且性价比高,履约难度较低 [2] - 聚氨酯泡沫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替代技术复杂:戊烷类发泡技术价格低但安全要求高,水发泡技术无安全风险但成本增加且性能下降 [2] - 聚氨酯喷涂泡沫子行业面临HFCs和HFOs替代技术价格高昂或质量不稳定的挑战,超临界二氧化碳和碳酸有机醇胺盐技术显示出良好应用前景 [2] 监管与执法强化 - 销售单位需严格向取得配额或备案的单位购买和销售管控物质,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 [3] - ODS生产、销售和使用单位被纳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移动式监测设备显著提升非法行为监测能力 [3] - 泡沫企业需合法经营并抵制非法发泡剂行为,以实现HCFC-141b全部淘汰目标 [3]
如何让低空经济飞得更绿更远?
中国环境报· 2025-05-13 07:25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应以绿色为底色。在这场"向天空要GDP"的热潮中,怎样推动低空经济绿色 发展,促进低空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成为亟待重视的问题。 低空经济的环境效益和隐忧 低空经济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当前,低空经济在环境领域已展现出多方面的正向效应。在污染防治方 面,低空环境监测技术可精准识别污染源、森林火灾等问题,为生态保护提供实时数据支持。无人机精 准喷洒农药可减少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土壤污染。在生态改善方面,无人机物流减少了对道路扩建的 需求,从而降低了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概率,有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无人机等新型航空器被视为绿色交通的代表,与传统直升机相比, 碳排放量显著降低,且噪声污染更小。 低空经济高度发展亦有环境隐忧。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其高速发展也暴露出多方面的环境隐忧。在 环境污染方面,低空飞行器的电池回收问题尚未突破。eVTOL和无人机普遍使用高能量密度锂电池, 若退役电池处理不当,可能造成重金属污染。伴随产业发展,低空经济对固态电池的需求会持续上升, 如相关回收体系不完善,污染将不可控制。此外,低空飞行器产生的电磁辐 ...
保护生物多样性,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中国环境报· 2025-05-12 15:04
北京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 - 北京市加快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为农业科研和生产提供丰富基因资源,提高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适应性及产量 [1] - 资源库收集保存蔬菜、玉米、麦类、谷子等作物,涵盖33个科共计4万余份种子 [1] - 种质资源库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物质基础,蕴含的遗传信息是培育新品种、应对气候变化和病虫害威胁的关键 [1] 种质资源利用与国际合作 - 资源库注重平衡资源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种质资源评价、筛选和创新利用 [2] - 积极推动种质资源共享与合作,为创新利用提供物质基础 [2] - 参与国际合作引进生菜、大麦等资源300余份,丰富生物多样性 [2] - 科研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显著提升作物品质和产量 [2] 未来发展重点 - 资源库将扩大种质资源收集范围,加强保护和研究工作 [3] - 利用基因编辑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生物技术提高遗传改良效率 [3] -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资源和知识,应对全球农业挑战 [3]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中国环境报· 2025-05-12 14:13
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召开局党组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读书班等形式,分层分级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1] - 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学习教育实施,各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清单并按节点推进落实[1] - 采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组织集中学习,邀请纪委监委专家开展作风建设专题辅导[2] 学习内容与形式 - 组织党员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及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原文[2] - 通过典型案例剖析、观看《零容忍》等警示教育片强化纪律意识,累计开展警示教育覆盖全系统[2] - 领导班子对照重庆市委问题清单逐项查摆,建立"一班子一清单"整改机制[3] 成效与表态 - 全系统形成"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共识,领导干部带头开展"检身正己"专项整改行动[3] - 将学习教育与生态环境业务结合,推动"清障护航"等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2][6] - 通过水质监测等具体工作展现成效,获市民赠送感谢锦旗等正面反馈[6][8]
强化规划衔接,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
中国环境报· 2025-05-12 13:32
国土空间规划与交通基础设施衔接 - 国家明确提出强化规划衔接落实机制,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1] - 交通基础设施需强化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加快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1] - 国土空间规划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专项规划不得违背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3] 生态保护与交通规划冲突 - 中国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319万平方公里,陆域占比超30%,部分区域难以避绕[2] - 2035年国家高速公路规划建设改造需求约5.8万公里,普通国道11万公里,部分路线需穿越生态红线区[2] - G6格尔木至拉萨段等公路将穿越三江源国家公园等生态敏感区[2]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 - 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2035年全面建立高效管控制度[3] - 分区管控为交通廊道预留空间,但对土壤、水、噪声等提出新绿色发展要求[4] - 编制交通专项规划需分析方案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符合性[3] 规划衔接实施建议 - 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衔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三区三线"动态调整[5] - 优化选址选线主动避绕生态敏感区,无法避让项目需采取无害化穿越措施[5] - 推广节约集约用地、节能低碳等技术,开展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试点[6] 监测评估机制完善 - 加强交通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重点跟踪生态敏感区项目环境影响[6] - 开展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估,总结低影响开发技术经验[6] - 动态调整规划布局,为下阶段编制提供数据支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