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

搜索文档
“共享工厂”共建签约 塑造无人机智造新范式
南京日报· 2025-06-15 09:37
共享工厂模式创新 - 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以低空飞行器为核心的"共享工厂",聚焦产业升级痛点,通过共建签约推进项目落地 [1] - 共享工厂打破传统"一厂一用"局限,实现云端协同的智能制造体系,包括订单智能匹配、产能动态调配和能耗精准优化 [1] - 工厂采用三层空间与独立总装区设计,飞行器总装中心作为智能制造中枢可实时展示订单数据流 [1] 产业链协同生态 - 南京聚隆作为牵头企业已承担超50架大型工业无人机机身研发制造,并整合拓兴智控、宏光空降等上下游企业入驻 [1] - 工厂实现从复合材料、模拟仿真软件到机身结构的全流程覆盖,柔性产线支持工业级中型至大型无人机生产 [2] - 配备350米高标准跑道及测试设施,实现无人机从原料到整机出厂即试飞的极速交付 [2] 技术整合突破 - 共享工厂通过推倒技术、数据、区域、协作四重壁垒,建立"共享空间、设计、产线、测试"的新制造范式 [2] - 总装车间实现无人机机身与飞控系统、动力装置、桨叶自动化制造中心的快速集成 [2] - 工厂定位为"智造大脑",使资源流动可视化并显著提升生产效率 [1]
中国最大湿制程镀层材料提供商创智芯联正式递表港交所
南京日报· 2025-06-15 08:39
公司概况 - 创智芯联是中国领先的金属化互连镀层材料和关键工艺技术方案提供商,专注晶圆级和芯片级封装及PCB制造领域镀层材料供应链发展[2]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市场最大的国内湿制程镀层材料提供商和一站式镀层解决方案提供商[2] - 公司业务分为镀层材料业务(半导体及PCB行业化镀及电镀工艺材料)和镀层服务业务(晶圆、基板及PCB的镀层服务)[2] 市场地位 - 在功率器件领域,化学镍金/钯金材料及服务覆盖中国前5大功率器件制造商中的4家(覆盖率80%)[3] - TSV电镀铜材料已被逾15家半导体企业采用,应用于射频芯片、CIS及存储芯片生产[3] - 无氰电镀金技术被20多家半导体客户采用[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319.6百万元、311.7百万元、409.9百万元[4]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7.3百万元、19.4百万元、52.7百万元[4] - 半导体行业用镀层材料收入从2022年31.7百万元增至2024年75.0百万元,年复合增长率53.8%[4] 业务协同 - 两大业务板块通过承接生产批次补充客户产能,同时参与创新工艺开发验证,强化行业生态影响力[3]
周红波专题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南京日报· 2025-06-14 10:01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 市委书记周红波强调南京丰厚文化遗产是城市最具标识性的名片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 [1] - 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 [1] - 提出要从时间、空间、要素三个维度立体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网 [2] 时间维度保护措施 - 建立完善六朝城垣遗址、南唐轴线遗存、明代都城格局、近现代建筑群等历史阶段文化遗产"基因库" [2] - 系统构建具有历史特征、南京特色的地域文明物化标识体系 [2] 空间维度保护措施 - 把老城作为保护重点 推进城墙申遗作为牵引性事项 [2] - 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了"要求 明确一批"永不拓宽的街巷" [2] - 保护山水环境、郊区名镇名村 彰显城址环境特色 [2] 要素维度保护措施 - 既保护文物本体也保护周边环境 既保护物质遗产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 - 坚持保护修缮与探源开发并重 彰显文物遗存活态价值 [2] - 最大限度维持文物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文化延续性 [2] 工作理念与要求 - 强调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3] - 要求构建文化遗产大保护格局 压实责任、理顺机制、增强合力 [3] - 提出要不断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工作整体水平 [3]
坚决扛好省会担当,努力作出更大贡献
南京日报· 2025-06-14 08:00
经济与产业发展 - 南京提出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省会担当,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打好"十四五"收官战,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 - 市发改委将强化经济运行监测,推动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力促投资降幅收窄,并动态研究储备增量政策 [3] - 市工信局将依托"1+4+6"工作组织体系,力争2025年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产业规模分别突破万亿级和5000亿级 [4] - 市国资委推动市属国企向"城投+产投"升级,布局智慧城市运营、数字基础设施等新兴领域,构建"资本运营+产业发展+城市功能保障"新格局 [5]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运满满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构建智慧物流大脑,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任务,探索"中国数字货运样本" [6][7] - 市数据局加快建设一体化数字资源管理平台,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打造高价值示范场景,建设数联网数据流通基础设施 [8] - 焦点科技推出"新航海计划"和"商链"活动,深化AI、大数据技术应用,助力中国供应商拓展新兴市场 [9] 文旅与消费 - 市文旅局将完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吸引大型文旅企业落户,推进玄武湖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0] - 发展夜间经济,深化"夜泊金陵"品牌,完善"夜游、夜演、夜购、夜娱、夜宿"产品,增加游客停留天数 [10] - 打造"博物馆之城"和"演艺之城",组织"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活动,拉动消费增长 [10] 民生与养老 - 市民政局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打响"宁享养老"品牌,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行动 [11] - 协同推进银发经济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拓展养老产业版图,加强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 [11]
低空展翼“凭借力”,产业腾飞“上青云”
南京日报· 2025-06-14 07:59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 拓攻机器人推出丰鹏700农业无人机、运鹏600物流无人机等新品,海外订单增加迅猛 [1] - 长江汇建成常态化运营的水上无人机智慧物流网络,实现长江南京段50公里范围内"分钟级"配送 [2] - 拓恒技术无人机运输方案使枇杷运输时间缩短90%,损耗率从15%降至不足5% [2] - 南京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超300家,涵盖制造、保障、飞行及综合服务等领域 [3]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航天国器无人直升机最大载荷达300公斤,具备高原、海上复杂环境飞行能力 [3] - 亿维特航空推出2吨级ET9系列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4] - 中航金城JC-S2000系统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自动运行,完成上百架次飞行 [7] - 国睿防务推出国内首款低空反无人机二维相控阵雷达 [8] 产业链协同与制造能力 - "天空智城共享工厂"实现无人机从原料到整机极速交付,已有9家企业入驻 [6] - 南京构建eVTOL及无人机动力、控制、电机等完备上下游生态体系 [8] - 聚隆科技牵头打造无人机制造生态体系,覆盖复合材料、电机、航空发动机等领域 [6] 应用场景拓展 - 南京首条"商圈-洲岛"无人机航线8分钟完成14公里跨江配送 [9] - 江宁区低空物流航线13分钟完成7.4公里药品配送 [9] - 众彩批发市场无人机3分钟完成1.7公里生鲜配送 [9] - 长江汇无人机实现锚地物资配送和垃圾回收 [2] 基础设施与服务平台 - 南京研发全国首个市级低空飞行气象保障平台 [9] - 低空飞行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100家,飞行器1100多个 [10] - 莱斯信息"天牧"系列产品解决低空飞行安全关键问题 [11] - 南航低空数智空管服务平台为11个城市提供服务 [12]
让“躺”着的数据变现为便民利企的“公共财富” 南京全面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
南京日报· 2025-06-13 10:31
首席数据官制度推行 - 南京市全面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 目前队伍已拓展至116家市级机关 事业单位及国企 基本实现全覆盖 [1] - 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始于2023年 覆盖秦淮区等5个区及市公安局等5家市级部门 2024年7月结合数字政府建设等新要求优化职责 [1] - 首席数据官队伍由1名首席数据官和1名数据专员组成 首席数据官负责统筹数字化转型 数据资源管理 跨部门协同等5项职责 [1] 制度实施成效 - 《南京市城市数字治理若干规定》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从立法层面支持首席数据官制度 [2] - 市气象局首席数据官推动的"护航南京跨江飞行"场景入选国家数据局示范清单 市应急管理局部署全国首个应急管理政务大模型"宁安晴" [2] - 市公安局首席数据官打造"数模空间"低代码平台 通过数据建模大赛提升数字化作战能力 [2] 职责与职能 - 首席数据官具体职责包括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数据治理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数字社会建设 数据安全等5方面 [1] - 数据专员在首席数据官领导下负责数据汇聚治理 共享开放 安全等具体工作 [1]
《南京市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十条措施》发布 拿出“真金白银”激励旅行社引客入宁
南京日报· 2025-06-13 10:31
入境旅游激励政策 - 核心政策为《南京市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十条措施》,聚焦开拓客源市场、加强宣传推广、提升服务品质三大方向[1] - 对自主外联入境业务的旅行社按过夜人天数和增幅排名,前十名奖励最高50万元[1] - 入境过夜地接业务旅行社前十名奖励最高40万元[1] - 引进小语种导游的旅行社按接待人次增幅排名,奖励5万-10万元[1] 细分市场支持措施 - 组织境外包机过夜消费的旅行社及符合条件的组团社可获得奖励[2] - 入境研学旅游市场:按接待人天数排名奖励旅行社和研学基地[2] - 高端会奖旅游:符合条件的企业举办国际性活动可获得奖励[2] - 参加国际旅游展会并成功组织20人以上团组的旅行社获推广补贴[2] 营销与基础设施优化 - 数字营销方面运营国际社交媒体账号,开展"国际达人游南京"活动[3] - 联合长三角城市群及航空枢纽,协同央企开展主题营销[3] - 简化免签游客通关手续,试点酒店快速登记,推进智慧旅检与空铁联运[3] - 支付环境优化包括全域覆盖国际信用卡支付,推广移动支付"外卡内绑"[3] - 离境退税服务扩大"即买即退"范围并完善便利化措施[3] 旅游体验升级 - 热门景点提供线上预约、票务一键式服务[3] - 开发入境证件购高铁票、行李智能托运等便利场景[3] - 建设多语言智能导览系统提升服务体验[3]
促消费,百场文商体旅融合活动等你来
南京日报· 2025-06-13 10:31
南京文化旅游节活动概览 - 2025南京文化旅游节于6月12日在玄武湖景区启幕 持续至7月11日 推出百场文商体旅融合促消费特色活动 [1] - 开幕式发布《南京市促进入境旅游发展十条措施》 涵盖旅行社激励 交通渠道拓展 研学旅游 会奖项目等十个方面 [1] - 推出入境游客专属"乐游卡" 集成网络 支付 出行 住宿 入园等功能 由中国移动发行 [1]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 - 南京入境游市场蓬勃发展 正加快建设重要国际旅游目的地 [1] - 商务会奖旅行者最早享受免签政策利好 南京因地理位置 交通 资源等优势 入境商务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2] - 将开展中外青少年研学活动 通过历史遗迹参观 传统文化体验等打造"研学南京 成长旅行"品牌 [2] 文商体旅融合活动 - 推出"生态美食 文博展演 赛事休闲 亲子研学"四大主题百场活动 涵盖旅游 美食 购物 演出 展览等多领域 [2] - 滴滴打车将在活动期间推出优惠打车活动 [2] - 南京都市圈及重点客源城市开展互推互游活动 通过推介 资源互补 客源互送等形式深化区域文旅合作 [3] 文旅宣传推广 - 上线《爱住六朝烟水间》微纪录片 由文化学者主讲 戏剧奖获得者出演 讲述南京历史文化故事 [3] - 启动"2025最美南京City Walk线路荐选活动" 以金陵四十八景等为主题 持续至12月31日 [4] - 开设"美景美食美物美好生活·潮玩市集" 设置美食 非遗 文创等区域 展示都市圈城市文旅产品 [4]
中共南京市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举行
南京日报· 2025-06-13 09:51
全会核心内容 -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南京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省会担当的决定》,强调以高质量发展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省会担当 [1][2] - 全会指出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省会担当是南京提升中心城市能级的重要机遇,是打好"十四五"收官战的内在要求,是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迫切需要 [2] 重点任务部署 -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建设"两城两区两港两中心"创新枢纽,服务全省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试验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产业竞争优势 [3] - 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加快改革突破,加强开放支撑,大力提振消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3] - 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加强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南京都市圈城市的协同联动,链接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要素,抓好"一带一路"交汇点重要枢纽城市建设 [3] - 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突出抓好就业优先,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大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 [3] 当前工作重点 - 更大力度紧抓当前、抓好当前,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上下功夫,在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上求突破,在谋划"十五五"发展上出实招 [5]
南京江宁区:以“智”引领,迈向世界级产业集群
南京日报· 2025-06-13 08:39
智能电网产业规模与增长 - 1—5月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产值达901 14亿元 同比增长11 2% [1] - 江宁区锚定2025年南京市智能电网产业规模达到"五千亿级"目标 [1] - 江宁区智能电网产业已成长为千亿级产业集群 多次获工信部"五星级"产业示范基地认证 [6] 南瑞集团技术突破 - 南瑞持续推进构网型技术研究 覆盖五大产品线近20个子产品系列 [4] - 构网型技术可实现毫秒级高倍率短路电流支撑和零延时惯量响应 入选2024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4] - 该技术已在西藏建成我国首套电网侧带超容构网型SVG项目 提升当地3万千瓦供电能力和2 9万千瓦新能源接纳能力 [7]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 - 构网型技术应用于张北柔性直流电网工程 解决大规模孤岛新能源送出技术难题 [7] - 技术延伸至工业园区、海岛微网等场景 形成"源网储直"协同控制解决方案 [7] - 智能电网与人工智能融合 南自自动化开发远程智能巡视系统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 [9][11] 人工智能赋能电力系统 - "华电睿智"产品运用学习预测、视觉分析技术 实现电力系统智能化控制及监视 [11] - 产品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 应用于多个工业控制领域 [11] - 公司打造学习预测、视觉感知、分析决策三大AI能力体系 覆盖新能源基地、智能运维等场景 [13] 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江宁区已集聚252家规模以上企业和17家上市公司 智能控制设备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 [6] - 2025年目标全区智能电网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 建成"三站三中心"超百个 [13] - 2024年江宁区14个智能电网市级"双百"项目中 亿元以上项目占13个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