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虎嗅
icon
搜索文档
我们终于背叛了工地
虎嗅· 2025-10-23 12:54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造价学长,作者:造价学长,原文标题:《"我们终于背叛了工地":一代年轻人 的集体退场,与一个时代的落幕》,题图来自:AI生成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上工地,干活儿的全是中年人,只有极少数的机械驾驶员是年轻人。以前我才毕业的 时候,经常能看见年轻的面孔,甚至还有高中都没上完的,但近年来,好像没有了。 所以学长想和大家讨论一个宏大的时代课题:为什么工地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转行做新媒体 工地的高薪,是建立在无保障、无福利、不稳定的基础上的。年轻人会算一笔精细的"人生性价比"账: 用全年无休的超强度劳动,换一份看似可观却毫无抗风险能力的收入,这笔买卖,不划算。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场静悄悄的"集体退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建筑业农民工平均年龄 已高达48.1岁。当我们谈论未来时,是谁在为我们一砖一瓦地建造未来? "逃离工地",是这代年轻人最清醒的选择 曾几何时,工地是无数农村青年进城的第一站,是力气换钱的直接通道。但今天,年轻人用脚投票,做 出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我不是怕吃苦,是怕苦得没有尊严" "在工地上,你感觉自己是'工具',不是'人'。" ——前钢筋工 ...
明火执仗
虎嗅· 2025-10-23 12:22
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即公历1867年7月21日,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与幕僚赵烈文聊天时忧心忡忡地 说道: "京中来人云:都门气象甚恶,明火执仗之案时出,而市肆乞丐成群,甚至妇女亦祼身无袴。民穷财 尽,恐有异变,奈何?" 对于老牌发达国家法国来说,"民穷财尽"当然不至于,但"明火执仗之案时出"却也为其敲响了警钟。 整个事件中无人受伤,用法国官员的话说叫"没有暴力,非常专业"。 这不是法国博物馆第一次遭盗窃/抢劫了,就在上个月,法国杜布歇博物馆被偷走价值1100万美元的三 件中国瓷器;2024年11月,巴黎科涅克-杰博物馆七件重要藏品被盗,其中五件被找回;同月,持枪歹 徒突袭了位于勃艮第的希隆博物馆,盗走价值数百万英镑的艺术品…… 要知道这些博物馆都拥有强大的安保团队,可他们面对抢劫犯时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真是应了一句经 典电影台词: 一条街道的干净与否,背后往往牵扯到政府财力和管理水平。 干净整洁的街道意味着所在辖区居民素质高、治安良好、政府财力和治理能力到位;反之,假如垃圾满 地、到处污渍,则大概率是个穷区,连环卫工人的薪水都发不起。 同样的道理,偷盗抢劫频发绝不是一件小事,它可以被视为社会礼崩乐坏的前兆。 ...
机圈之光!用iQOO 15打游戏究竟有多爽?
虎嗅· 2025-10-23 12:02
产品性能 - 产品iQOO 15在游戏场景下表现持久流畅且发热较低 [1] - 产品iQOO 15具备出色的续航能力 [1] 产品设计 - 产品iQOO 15提供迷彩和“传奇”等多种配色选择 [1] - 内容为一期iQOO 15开箱介绍 [1]
台球、精神小伙与终将衰败的县城
虎嗅· 2025-10-23 11:43
行业宏观背景 - 台球运动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开始逐步恢复,二次发展已超过40年[15][16] - 台球厅曾与录像厅、游戏厅、滑冰场齐名,被视为"不良场所",常与棋牌室、网吧等场合绑定出现[14][17] - 在短视频平台影响下,打台球成为县城年轻人日常娱乐中必不可少的环节[19][20] - 随着更新潮的运动普及和娱乐形式增多,台球厅行业呈现没落趋势[29] 行业市场规模与模式演变 - 2020年至2021年间,智能台球馆行业规模一年内增长74%,从23万家增长至41万家[33] - 同期行业年总营业额从2600亿人民币突破至4000亿人民币[33] - 24小时无人自助台球厅模式兴起,主打压低运营成本、拉长营业时间[34]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金杆台球厅)经营超过二十年,选址在地下室,依靠独特经营理念在激烈竞争中存活[10][30][31][32] - 公司未盲目追求大面积、多球台、高级包间等行业流行趋势,坚持自身定位[31] - 公司是行业内首批引入美女助教的台球厅,同时保留大厅低价台费,形成对冲经营理念[38] - 公司经营策略兼顾休闲与商务,通过助教与年轻顾客互动维持粘性,并为有消费能力的中年顾客提供陪练服务[35][36][37] 目标客群与消费行为 - 台球厅主要客群为县城年轻人,消费行为具有"花小钱办大事"的特征,例如组织拼台分摊费用[20][21] - 典型年轻顾客(如乐仔)在组织活动时需承担更高费用(5元或8元),而其他参与者支付3元[21] - 年轻客群消费能力有限,其日常生活甚至涉及小额借贷(如10元)以维持基本开销[25]
再见,美国
虎嗅· 2025-10-23 11:43
美国那出翻脸比翻书还快的经典烂戏又开锣了。这边厢制裁伎俩频出,高额关税讹诈,把中美贸易搅得 乌烟瘴气。那边厢特朗普又扭头嚷嚷对华高额关税讹诈"不可持续",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
用不锈钢做的朱雀三号,能否追上马斯克的Spacex?
虎嗅· 2025-10-23 11:11
朱雀三号——它将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转折点,大运力、可重复使用的朱雀三号进入首飞关键准备阶 段。如果首飞成功,我国商业航天的大门就真的打开了,这东西啥来头? ...
明基医院赴港IPO三度折戟,民营医院冲上市为何这么难?
虎嗅· 2025-10-23 10:52
明基医院IPO失利分析 - 明基医院第三次赴港IPO申请招股书期满失效,意味着其第三次闯关港交所失败[1][2] - 公司业绩表现优秀,在超50%民营医院亏损的行业背景下,2024年收入达26.59亿元,利润为1.09亿元,连续三年利润超1亿元[8][9][10] - IPO失败核心原因被分析为医院可复制性较差,旗下仅南京和苏州两家综合医院,扩张所需投资规模大、人才资源要求高、培育期长,难以支撑资本市场对增长前景的预期[14] - 外部环境不利,包括2023年以来国家医保监管趋严导致合规成本增加,以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影响收入水平,资本市场对民营医疗信心减弱[17][18][19][20] 民营医疗行业IPO普遍困境 - 明基医院并非个例,2023年后出现民营医疗IPO小热潮,但多家公司递表屡次失败,如树兰医疗两次递表、陆道培医疗三次递表均告失败,美中嘉和与佰泽医疗也是在第三次递表后才成功上市[5][22][23] - 近期冲击IPO的民营医院大多在2014年至2017年间获得大额融资,由于人民币基金存续期限通常为7年或9年,投资机构面临退出压力,推动被投企业冲刺上市[24][25][28] - 成功上市案例稀缺,行业面临结构性困局,被形容为“一场错误的双向奔赴”,投资机构与民营医院对彼此预期存在落差[30][31] 典型民营医院案例对比分析 - 树兰医疗作为综合医院,2021年至2023年持续亏损,亏损额分别为8228.9万元、1.11亿元和1725.2万元,因扩张导致资产负债率一度突破100%,远高于2024年民营医院平均资产负债率61.4%[32] - 陆道培医疗作为血液病专科医院,2020年至2022年净亏损从1.22亿元扩大至5.47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10亿元,专科市场空间有限且面临高博医院直接竞争[33] - 成功上市的三博脑科2024年营收14.29亿元,盈利突破1亿元,股价较29.60元/股的发行价翻番至59.99元/股,其优势在于神经外科领域技术壁垒高,80%手术为难度最高的四级手术[33][34][35] 民营医院上市适宜性探讨 - 反对观点认为医疗民生属性与资本逐利本质存在根本冲突,上市公司要求业绩连续增长与医疗服务行业发展态势相悖[38] - 支持观点则认为民营医疗产业化需要上市公司,以进一步带动商业健康险繁荣[40] - 关键判断标准在于医院对医保的依赖程度,明基医院、树兰医院等综合医院医保结算收入占比约40%至60%,陆道培医院、三博脑科等专科医院占比约20%至40%,且依赖度呈上升趋势,医保政策不稳定增加上市风险[40][41][42] - 业内共识是民营医院需找准定位,偏向消费医疗或掌握高精尖技术、医保依赖性差且财务表现好的医院才有上市机会[42][43]
6大顶级AI的投资博弈,DeepSeek又赢了
虎嗅· 2025-10-23 10:45
实验设计与核心观点 - 实验核心为评估顶级AI大模型的真实盈利能力,通过给予1万美元启动资金,让其在真实市场中进行操作[1] - 实验的衡量标准包括生存时间(活得更久)和盈利能力(赚得更多)[1] - 参与实验的对象为六个顶级AI大模型[1]
零接触、零摩擦,走进这家“会悬浮”的中国工厂
虎嗅· 2025-10-23 10:18
技术特点 - 公司生产的轴承采用空气运转技术 区别于传统金属轴承的轰鸣声 [1]
“金九银十”,寂静的旺季
虎嗅· 2025-10-23 10:18
市场现状与情绪 -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楼市表现冷清,为近十年最差,与去年国庆受政策提振出现的抢房盛况形成鲜明对比 [1][2] - 开发商通过特价房源、赠送车位、家装补贴及“保价”等营销活动推动销售,但效果有限,市场以价换量特征明显,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2] - 购房者心态发生根本转变,从过去的“买涨不买跌”逆转为“买跌不买涨”甚至“只看不买”,促销活动反而强化了市场对房价进一步下行的预期 [3][7] 政策环境演变 - 政策基调从去年的刺激交易转向今年的“稳预期、防风险”和托底市场,重心发生转变 [3] - 近期一线城市逐步松绑限购政策,例如北京放宽五环外限购并优化公积金政策,上海放宽外环外限购并统一房贷利率,深圳及其他二、三线城市也跟进推出促销措施 [9] - 当前购房门槛显著降低,首付比例最低降至15%,首套房贷利率探至3.05%,公积金贷款利率低至2.6% [6] 行业基本面数据 - 全国城镇住房空置率达16.2%,涉及3.9亿套城镇住房,住房总量基本饱和 [3] - 研究显示未来十年住房需求可能再降三成 [3] - 2025年8月,一线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1.0%(北京-1.2%、上海-1.0%、广州-0.9%、深圳-0.8%),二线城市环比下降0.6%,三线城市环比下降0.5% [4] - 2025年9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同比全部下跌,部分城市同比跌幅达10%,意味着去年200万购入的房产价值蒸发20万 [4] - 商业地产方面,今年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甲级办公楼新增供应170.5万平方米,一线城市占115.8万平方米,推高上海空置率至24.6%,广州至23.8%,深圳至26.5% [4] 开发商面临的挑战 - 开发商债务危机频发,交付风险成为购房者首要关切,例如万科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流动负债达6411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短期债务为1578.59亿元,而货币资金为740亿元,存在短期偿债压力 [8] - 开发商营销策略从“限时折扣”转向“保价承诺”,以试图对抗市场的贬值预期,但效果有限 [8] - 行业深度转型,部分新房销售人员兼职销售二手房 [2] 长期趋势与展望 - 房地产行业正从非理性繁荣回归冷静,从口号驱动的狂欢转向周期审视的理性,是价值规律重新主导的合乎时序的回归 [10][11] - 房地产的调整并非终点,参考国际经验,市场将在新的平衡点上重新找到节奏 [11][12] - 房子的投资属性正在剥离,回归居住本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