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财经

搜索文档
车展对话丨上汽大通杨怀景:今年出海销量目标10万辆
贝壳财经· 2025-04-27 11:43
公司战略与业务整合 - 上汽大通已成为上汽商用车的主体公司 统管上汽商用车业务 原商用车事业部下沉至上汽大通[2][5] - 团队打通轻型商用车板块 包含大通 跃进 依维柯品牌 实现深度融合 其他商用车公司及创新业务同步存在但独立运行[6] - 采用开放市场机制开展业务 欢迎外部投资者 推动内部资源融合与共享[6] 智能化与电动化布局 - 公司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 成为轻型商用车领域首个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企业[7] - 推进房车智能化 涵盖车内体验与智能辅助驾驶 同时推动轻型商用车新能源化[8] - 2025年推出宽体轻客混动 坚持纯电 插电混动 油电混合 氢燃料四条技术路线同步发展[8] 海外市场拓展规划 - 2025年出海销量目标10万辆 明年计划增长30%-40% 长期目标为全球商用车市场份额15%-20%[2][11] - 将成立商用车海外公司作为独立经营实体 因地制宜选择贸易或属地生产模式[9][10] - 当前商用车出口73个国家和地区 与MG品牌协同共享海外渠道资源 MG已覆盖1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 - 探索打破传统总代理模式局限 直接管理网络并服务行业客户 在条件允许区域整合资源建设KD工厂[9]
奔驰张焱:新平台、新科技、全品牌,奔驰开启豪华新篇
贝壳财经· 2025-04-27 10:05
上海车展奔驰参展情况 - 梅赛德斯-奔驰携旗下全品牌28款产品亮相上海车展,展现公司对汽车行业变革和中国市场发展的思考与行动 [1] - 公司坚定以"奔驰标准"打造豪华车,以"中国速度"拥抱变革 [1] - 北京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焱表示,日益丰富的产品阵容与奔驰标准的客户体验将增强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1] 新产品发布 - 梅赛德斯-奔驰Vision V概念车和全新纯电长轴距CLA在上海车展完成全球首秀 [4] - 2026年起将推出全新开发的VAN.EA纯电架构平台,开创豪华MPV细分市场 [4] - 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是MMA平台首款国产车型,针对中国市场提供加长版 [9] - 新车搭载800伏电气架构、EDU电驱单元等科技,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达866公里 [9] - 搭载奔驰全新自研MB.OS架构,具备整车软件高频OTA能力 [9] - 采用豪华品牌首个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由中国研发团队主导开发 [13] - 动力电池热稳定性已满足2026年才生效的新国标 [14] 中国市场战略 - 公司正从"规模发展"迈入"质效发展",更加关注经销商体系如何更好地适应新形势 [19] - 通过建立客户直连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来优化经销商网络 [20] - 2025年起将发起史上最强的产品和技术攻势,至2027年发布7款中国专属车型 [25] - 2023年与中国合作伙伴宣布共同在华投资超140亿元 [25] - 北京奔驰已成为奔驰全球最大、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之一,累计下线车辆突破500万辆 [23] - 围绕京沪"创新双引擎"已建成德国以外覆盖领域最全面的研发网络 [23] 研发与创新 - 全新纯电长轴距CLA今年将国产上市,基于Vision V概念车的量产车型明年将通过福建奔驰实现国产 [21] - 本土研发角色从"本土化适配"转变为"以中国创新,领全球风潮" [22] - 长轴距GLE SUV新车型首次由中国团队主导研发 [25] - 依托中国创新产业集群优势,携手中国本土合作伙伴打造定制化产品及服务 [25]
银行高管领到“罚单”会有哪些影响?金融监管总局新规详解
贝壳财经· 2025-04-26 23:14
银行业高管任职资格新规修订 -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 [1] - 修订旨在结合银行业改革发展现状,完善高管任职资格条件和管理规定,压实金融机构选人用人主体责任 [1] - 新规推动高管人员恪守诚信、履职尽责、廉洁从业,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和高质量发展 [1][8] 行政处罚对高管任职的影响 - 原规定:受到监管机构处罚累计达两次以上,视为不符合任职资格基本条件 [2] - 新规根据过罚相当原则,区分行政处罚种类设置影响期限 [3][4][5] - 警告、通报批评及罚款类:设置一年影响期,期间不予核准任职资格或晋升 [3] - 禁业类:额外设置五年影响期,期满未逾五年视为不符合条件 [4] - 取消任职资格类:按处罚明确期限执行,未届满或终身取消的视为不符合条件 [5] 当前银行高管处罚情况 - 4月国有六大行共收到28张个人罚单,其中分支行高管占比57.14% [5] - 处罚类型分布: - 警告、罚款类占比较高 [7] - 终身禁业处罚仅1例(工商银行某高管因6项违规行为被处罚) [6] 新规实施预期效果 - 严格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带病流动" [8] - 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和高质量发展 [8]
多位高管被捕、财务崩塌,“水果第一股”洪九果品因何坠落?
贝壳财经· 2025-04-26 22:38
文章核心观点 重庆洪九果品股份有限公司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多位核心高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财务或涉嫌造假,现金流多年为负,借债高企,停牌超10个月,距港交所强制退市不到6个月,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将面临退市危机 [1] 公司概况 - 公司于2002年在重庆创立,创始人为邓洪九及其妻子江宗英,是水果供应链管理企业,以水果分销为主,2022年9月登陆港交所,曾创下670亿港元市值巅峰 [3] - 主营业务涵盖从海外基地采购特色水果,通过供应链网络销往全国 [3] 多位高管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董事长邓洪九等6名核心高管因涉嫌骗取贷款、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被采取不同刑事强制措施 [1][2] - 自今年1月6日起,公司一处主要办公地址被公安机关限制人员出入,无法正常办公 [2] - 公司总部办公室部分被另一家工程公司租用,人员稀少,公司标识被撕毁,有工作人员称近期不少人前来讨债 [2] - 若罪名成立,董事会将受联交所董事适格性审查,联交所可能要求公司进一步披露刑事处罚情况 [2] 财务危机爆发 - 2024年3月20日起,公司因无法按时发布2023年财报停牌至今,仍未发布2023年及之后财报,停牌前股价较发行价暴跌95%,市值从600亿港元蒸发至28亿港元 [4] - 核数师毕马威审计发现,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向新增供应商支付34.2亿元预付款,占全年预付款余额76%,相关供应商多为新增交易方,部分疑似空壳公司 [4] - 2024年1月,公司支付15.2亿元预付款给上述供应商,仅收到4.5亿元回货,截至1月底预付账余额约42亿元,资金流向存疑,管理层未能合理解释 [5] - 2024年4月26日,毕马威辞任核数师,中汇安达接任,公司继续停牌,主要股东单位委派的董事相继辞职 [6] 多年陷现金流困境 -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多年持续缩水,2019 - 2022年分别为 - 4.5亿元、 - 8.04亿元、 - 9.82亿元、 - 18.23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 - 3.14亿元 [7] - 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向银行贷款27.76亿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101.51亿元,存在重大坏账风险,账面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5.57亿元 [7] - 公司股权结构家族化特征明显,创始人家族合计控股超40%,核心管理层由邓氏家族成员把控,外部监督失效,财务操控和利益输送风险加剧 [7] - 自2024年4月起,邓洪九及其妻子频繁质押股权,累计质押股份占直接持股的65%,占总股本约14%,质押股份面临平仓风险,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易主 [8] 或将面临退市 - 2024年多家金融机构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对公司提起诉讼,还有民间借贷诉讼,公司目前有90条开庭公告,17条法院公告,董事江宗英被下达14次限制消费令 [9] - 距离港交所触发退市规则期限仅剩不到6个月,新任审计师未能有效推进审计,复牌希望渺茫,公司可能面临退市危机 [1][9] - 从资本运作角度看,若有机构介入盘活资源,公司可能凭借壳价值重返资本市场,但若财务造假坐实,将面临高额罚款及投资者索赔 [9]
车展对话丨莲花汽车钦培吉:“豪华超跑品牌”要有智能技术加持
贝壳财经· 2025-04-26 22:22
钦培吉:莲花汽车具有很强的机械基因,但全球汽车产业正从"电动化上半场"向"智能化下半场"加速转型,因此莲花汽车在机械底盘的基础上,也在向电动 化和智能化转型。 2188万元,一台车。2025上海车展7.1馆里的莲花跑车带来"地表最贵电动超跑"EVIJA,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发布会现场,莲花汽车宣布开启全国首套免费 高阶安全驾驶公益培训,打造赛道级安全驾驭训练营。 莲花科技营销中国区总裁钦培吉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莲花汽车顺应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将自身机械基因与AI技术深度融合,希望在中 国市场实现品牌跨越式发展,并在全球豪华跑车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我们希望在中国获得比较高的市占率。"钦培吉表示,目前的竞争环境下,仅仅拥有"豪华超跑品牌"的牌子是不够的,产品一定要有智 能技术加持,要有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才有望在中国市场胜出。 莲花科技营销中国区总裁钦培吉。企业供图 始终定位豪华跑车,没有脱离定价区间 新京报贝壳财经:本届上海车展,莲花汽车带来全球首款纯电超跑,你对中国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如何看待? 举例来说,今年2月,莲花汽车正式推送了Lotus Hyper OS 1 ...
车展对话|长安汽车朱华荣:强化监管不会延缓或遏制智能化发展
贝壳财经· 2025-04-26 18:31
智能化发展 - 中国智能化已走在全球前列 需尽快出台标准以持续促进产业发展 [1][5] - 加强安全监管不会延缓智能化发展 反而使其更健康 安全是智能化发展的底线 [1][6] - 企业需从技术方案、安全责任等综合考虑 当前大数据不成熟 需根据不同用户需求做"安全冗余" [6] 全球化战略 - 公司坚定推进"海纳百川"全球化计划 最新调整为本地化运营 如"欧洲长安""中南美长安" [2][9] - 海外人才本地化是关键 当前海外销售人员占比20% 管理人员1.7% 60%工作人员为本地人才 [10] - 中美贸易摩擦增加进出口成本 但公司海外布局未涉及美国市场 影响有限 [11][12] 长期主义与研发 - 公司发展坚持"创新求变""百折不挠" 快速应对社会及技术变革 [7] - 长期主义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 注重产品服务 兼顾当地就业、税收等 履行社会责任 [8] - 坚持"再穷不能穷研发"原则 年投入超十亿元布局智能安全研发 [13] 央企与市场平衡 - 公司将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机结合 实现双赢 [13]
对话惠普公司高管:加速打印与AI融合,抢滩中国双面打印市场
贝壳财经· 2025-04-26 16:41
文章核心观点 惠普在2025年春季打印机新品发布会推出9款新一代捷系列双面激光打印机,加速AI与打印融合,瞄准双面打印市场趋势在中国打印业务持续发力,并制定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 [1][2][7][8] 新品发布情况 - 4月24日惠普在北京举办2025春季打印机新品发布会暨合作伙伴大会,推出9款新一代捷系列双面激光打印机 [1] 新品核心竞争力 - 新一代捷系列A4双面激光打印机打印速度高效、纸张兼容性强、打印质量高,可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2] - 捷系列双面激光打印机能在20种特殊纸张上打印,满足多行业特殊需求 [2] - 惠普通过调研了解商用客户需求反馈给研发部门,产品设计初期进行多达1595道检测,确保稳定性和耐用性,持续优化纸张适配性 [5] AI与打印融合情况 - 惠普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与打印设备融合,目标是提升用户体验,还计划借助AI赋能企业软件助力文件管理 [5] - 未来惠普将聚焦提升打印输出质量,实现兼容性与自动化,如打印机智能分析用户需求等 [5] 中国市场业务情况 - 2000 - 2024年惠普A4激光打印机和多功能一体机在中国出货量突破6600万台,中国是重要市场 [6] - 2024年受政府开支缩减和经济环境影响,中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同比下滑,A3产品出货量下降,A4双面打印增长强劲,市场占比从10% - 20%升至46% [7] - 惠普推出新品追赶双面打印市场趋势,适应市场需求 [7] - 惠普积极参与中国多种采购模式竞争,在集采中调整策略应对价格压力,去年5月央采中标11个采购包 [7] 中国市场战略规划 - 惠普着手制定针对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从研发、设计等方面提升产品本土化与标准化程度,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 [8]
“报酬公平、休息休假”等写进饿了么首份算法协商协议
贝壳财经· 2025-04-26 12:10
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4月25日,2025年度"饿了么"(上海)协商算法恳谈会上,形成《2025年度"饿 了么"(上海)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在全国总工会、上海市总工会、普陀区总工会的共同 见证下,由外卖送餐员代表与平台企业代表签字确认生效。据悉,这也是行业首份网约配送算法和劳动 规则协议。 这一协议关乎骑手切身利益的方方面面,聚焦计价、调度派单、时间预估、路径规划等"四大算法"模型 及规则向上向善、公平透明,签订协议涵盖总则、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协商协调机制五个 方面、三十三条。 恳谈会上,围绕计价算法,9名骑手代表带来一线小哥最为关注的议题。经过各方协商达成:平台计价 算法方面,优化"恶劣天气自动触发补贴"功能;平台建立平台算法和劳动规则民主公示制度,接单页面 中,明确标识配送费计算规则(如距离、时段、难度系数等)。 针对强制休息规则,经过多轮协商,多方达成一致,平台全面升级防疲劳规则,新增"自主选择休息权 提醒"功能、骑手可自行选择期望的休息时间段,增加灵活调整空间,自助选择休息时间,降低配送疲 劳度。 此外,在配送时长计算中,各方达成一致,平台将优化时间预估算法模型及规则,优化安全限 ...
洽洽食品营收创新高难掩隐忧:销售费用攀升,市值较巅峰缩水过半
贝壳财经· 2025-04-25 22:40
文章核心观点 - 洽洽食品2024年营收净利同比双增但股价下跌,公司总市值较巅峰大幅缩水,虽营收创上市后新高但距“双百战略”有距离且增长乏力,公司将坚定执行该战略,同时面临原材料风险,2025年有持续打造品牌、创新产品、拓展渠道等计划 [3][4][22]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71.31亿元,同比增长4.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49亿元,同比增长5.82%;扣非净利润约7.73亿元,同比增长8.86% [4] - 2024年葵花类产品营收约43.82亿元,同比增长2.60%,占总营收61.45%;坚果类产品营收约19.24亿元,同比增长9.74%,占总营收26.97% [5] - 2024年坚果类产品毛利率27.18%,同比下滑4.38%;葵花类产品毛利率29.68%,同比增长4.45% [6] - 2024年是上市后营业收入最高的一年,但并非净利润最高的一年 [10] 市值情况 - 截至4月25日收盘,公司股价报23.89元/股,总市值约为120.85亿元,较巅峰时期缩水约63.5% [3]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总市值约为147.28亿元,较巅峰时期缩水约55.51% [9] 业绩增长原因 - 2024年整体业绩增长得益于加大渠道精耕,提升终端覆盖率,加大零食量贩店合作,推进新渠道拓展以及海外市场突破 [11] 第三增长曲线 - 公司在聚焦瓜子和坚果同时,对喀吱脆薯片、豆花生、坚果乳等休闲食品品类采用赛马方式,试行品类合伙,聚焦发展市场表现好及有潜力的品类 [8] 渠道情况 - 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超万亿元且长期稳定增长,零售渠道呈去中心化、多元化、细分化趋势,线上增长显著但线下仍占主要地位,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趋势明显 [14] - 公司建立以经销商为主的全球性营销网络,积极拓展新渠道,有线上线下互补销售模式 [15]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有1380个经销商,其中国内1272个、国外108个,线下直营客户包括大型连锁商超、零食量贩系统等 [16] - 2024年零食量贩渠道销售额约4.5亿元,未来计划增加SKU扩充该渠道销售 [19] 销售费用 - 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约7.12亿元,同比增长15.55%,是上市后销售费用最高的一年 [20][21] - 广告促销费从2023年的3.92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99亿元,同比增长约27.3% [21] - 公司希望销售费用率稳中略降,二季度做费用管控,持续投入品牌传播及营销费用 [22] 未来计划 - 2025年公司计划持续打造品牌IP活动,整合营销,提升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加速品类产品创新发展,提升产品力;持续开展渠道精耕,拓展新兴渠道,重点发展海外市场 [22]
对话一加李杰:端测AI是大趋势,关税战对中国手机品牌影响有限
贝壳财经· 2025-04-25 21:29
端测AI模型发展趋势 - 端测AI模型的发展是大趋势,未来将围绕模型小型化和隐私保护进行技术布局[10] 国补政策影响 - 国补政策带动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1.5%至3.05亿部,中国市场出货量达7160万部[8][9] - 国补不会成为厂商核心竞争力,但会检验产品力,厂商需瞄准受众人群提升产品力[1][9] - 国补后手机售价成为卖点,例如一加13T国补后2899元起、真我GT7国补后2210元起[8] 一加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 - 一加13T瞄准小屏性能机市场,结合游戏体验升级(自研电竞芯片、电池容量升级),弥补市场空白[4][6] - 一加13在国内市场生命周期销量比一加12提升40%-50%,预计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50%[7] - 下个月将发布两款大屏游戏性能旗舰机,持续深耕游戏性能赛道[7] 行业竞争格局 - 小屏手机赛道竞争加剧,小米、vivo等品牌推出6.3英寸左右小屏旗舰机(如vivo X200 Pro mini)[4] - iQOO通过电竞赛事营销深耕游戏赛道,例如2024iQOO杯全国总决赛和杭州亚运会官方用机[5] - 一加采用自研+合作共研模式,联合上游供应链和游戏厂商推动游戏技术落地[6] 中国手机品牌全球竞争力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暂未影响中国手机品牌,中国品牌在全球范围内无可替代[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