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贝壳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夸克“C计划”曝光:对话助手、AI眼镜落地,将涉及PC业务
贝壳财经· 2025-10-24 14:28
阿里巴巴“C计划”战略 - 夸克App于10月24日正式上线对话助手功能,用户可在主页点击助手按钮进入对话模式 [1] - “C计划”是公司面向未来的长期AI业务战略,并非局限于单一产品,后续将延伸至PC业务领域,构建覆盖多终端的AI生态体系 [1][5] - 对话助手仅是战略落地的第一步,其内涵远不止于“Chat”,标志着公司在AI to C战场上与字节跳动豆包展开正面竞争 [5] 夸克AI产品功能与特性 - 夸克搜索框下方提供“搜索”和“助手”两种模式供用户选择 [3] - 对话助手搭载公司自研的Qwen最新闭源模型,与App原生功能深度融合,可进行复杂问答并调用生态内功能 [4] - 助手能自动触发精准搜索、调起AI相机拍照识别、支持拍照搜题、AI写作、多语言翻译及电话拨打等操作 [5] - 10月24日凌晨夸克AI眼镜开售,7小时内成为天猫双11智能眼镜行业排名第二的品牌 [6] - AI眼镜搭载高通AR1和恒玄BES2800双旗舰芯片,提供高德近眼导航、支付宝“看一看”安全支付、淘宝搜同款识价等定制功能 [6] AI to C市场竞争格局 - 国内AI助手市场竞争激烈,头部应用包括字节跳动豆包、腾讯“元宝”、DeepSeek等,核心功能高度趋同 [5] - 巨头博弈逻辑深度绑定各自生态基因,字节依托内容流量、阿里借工具场景、腾讯靠微信生态 [8] - 手机厂商如华为小艺、OPPO小布等凭借手机预装优势加入战局,形成“硬件派系”与互联网系产品竞争 [8] - 截至2025年8月,互联网及AI科技企业原生APP用户规模2.77亿,应用插件用户规模6.22亿,手机厂商AI助手用户规模5.29亿 [8][9] - 同一应用的多端覆盖是普遍现象,PC端应用用户规模达2.04亿,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无缝衔接的全场景服务 [9] AI硬件市场前景与挑战 - AI眼镜作为可穿戴终端,实现了AI服务从“手机端”到“近眼端”的延伸 [7] - 国泰海通证券预计2025年AI眼镜中国市场销量将增长188%,未来有望开启千亿级市场空间 [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智能眼镜厂商出货量突破100万台,同比增长64.2%,占全球26.6%的市场份额 [7] - AI眼镜普及仍面临硬件轻量化、隐私安全、软件生态不完善及行业标准缺失等挑战 [7]
流感抗病毒类药品销量攀升,这个流感季,你接种疫苗了吗?
贝壳财经· 2025-10-24 11:49
流感疫情趋势与药品销售 - 京东买药平台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9日流感抗病毒药品销量显著增长,其中999感冒灵销量同比增长210%,蒲地蓝消炎片销量同比增长390%,速福达销量环比增长超110%,可威销量环比增长超190% [1] -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显示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近期小幅上升,10月6日至12日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3.5% [1][4] - 日本流感季比去年提前五周,10月6日至12日报告流感病例9073例,是去年同期的2.65倍,英国、德国、意大利流感病例也开始明显增加 [3] - 专家预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我国流感流行季可能提前,且流行毒株不同于去年,感染人数或增多 [4] 流感疫苗供应与市场现状 - 截至10月23日,共有12家企业生产的112批次流感疫苗获批签发,其中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批签发60批次,占比超53% [8] - 华兰疫苗的四价流感疫苗获批签发最多,共22批次,智飞龙科马的四价流感疫苗排在第二位,批签发15批次 [8] - 国内流感疫苗市场陷入价格内卷,四价流感疫苗单价低至百元以下,国产三价流感疫苗在公费市场上的价格已低至个位数,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的三价流感疫苗中标单价降至5.5元/支 [10] - 2022-2023流感季节全国接种流感疫苗总量达历史最高点55709万剂,但全国接种率仅3.9%,随后两个流感季接种率持续下滑至3% [9] 流感疫苗接种率与挑战 - 我国流感疫苗接种率普遍偏低,群体免疫屏障尚未形成,2023-2024监测年度北京市中小学校学生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为54.26%,高于同期北京市全人群接种率11.28%和全国平均水平3%-4% [11][12] - 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重点人群75%的接种目标存在差距,未来须通过政策引导、宣传教育等措施提高接种率 [12] - 与儿童完善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相比,成人预防接种在我国关注度低,各地通过设置老年人绿色通道、开设专场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接种服务 [13] - 有建议指出在支付层面应恢复医保个人账户支付疫苗费用,并加大科普宣传以提升公众认知 [14]
银行发力双11!24期免息+满减返现 国有行城商行齐放大招
贝壳财经· 2025-10-24 11:16
银行“双11”促销活动概览 - 多家银行联合电商平台推出绑卡满减、分期免息、消费返现等多重优惠,参与银行包括中国银行等国有大行以及苏州银行、贵阳银行等城商行,活动覆盖支付宝、京东、淘宝等多个平台 [1][2] - 中国银行联合支付宝推出消费立减活动,储蓄卡用户报名后,线上或线下消费可享天天减优惠,预热期(10月20日-30日)连续5日内单笔满50元随机立减0.2元至11.11元,大促期(10月31日-11月11日)连续7日内单笔满100元随机立减0.5元至11.11元 [3][4] - 招商银行推出“砸金蛋天天返现”活动,活动期间参与者至高可抽1111元消费返现券,首绑京东支付至高得128元支付券包加33元外卖券,单笔支付188元抽至高88元京东专用返现券,首绑抖音支付至高得168元支付券包加5元立减券,单笔满188元抽至高88元抖音专用返现券 [4] 信用卡支付优惠 - 中国银行信用卡推出“分期享立减”活动,涉及支付宝、京东、淘宝、美团等平台,消费满减最高300元,部分商品可享至高24期0息分期,近似折算年化利率(单利)0-14.26% [5][7] - 平安银行推出信用卡分期满减、“国补分期返红包”、“超级88返现”等活动,徽商银行在手机淘宝APP推出“双11”分期满减至高400元 [8] - 城商行如苏州银行推出信用卡优惠,双11消费满减至高立减50元,贵阳银行联合支付宝推出活动,储蓄卡、信用卡绑定支付宝报名后可享支付立减 [9] 银行与电商平台合作及竞争 - 支付宝推出“银行卡天天减”活动,参与银行包括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以及宁波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等城商行,部分活动报名后连续5天或22天可享立减 [10][14] - 行业观点认为,消费贷款、消费分期等消费信贷产品是电商平台运营促销活动、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工具,其使用场景、便捷程度和良好体验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考量 [1][15] - 在电商平台支付界面,银行面临花呗、京东白条等产品的竞争,例如淘宝部分手机商品花呗支付可享12期免息 [15] 银行消费信贷的竞争力分析 -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融资成本低,依托雄厚资金实力,银行分期真实年化利率普遍低于花呗、白条等消费贷工具,且客群广泛,覆盖储蓄卡、信用卡全客群,可联动多平台细化优惠 [17] - 银行消费贷的劣势在于便捷性不足,流程相对较多,不及花呗、白条线上秒批便捷,用户数据积累不足导致画像构建滞后,难以实现千人千面的针对性营销 [18] 行业经营环境与风控 - 银行业普遍息差承压,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一季度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1.49%,较上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9] - 行业观点指出,“双11”短期消费信贷期限短、用途明确,信用风险上升幅度有限,风控措施需从精准限额管控、实时交易监控、全流程风控强化等方面发力 [20]
阿里小贷注销,阿里和蚂蚁系小贷公司还有谁?
贝壳财经· 2025-10-24 11:09
公司动态:阿里小贷注销 - 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登记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 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1] - 阿里小贷成立于2010年3月5日 注册资本为3亿元 是国内首家获得网络小贷牌照的公司[2] - 在注销前 阿里小贷全部业务已于2015年开始逐步由网商银行承接 并于2024年2月启动清算程序 近几年已无实际业务运营[2] 业务整合与转移 - 阿里小贷曾推出“淘宝贷款”等产品 主要服务于电商平台上的小微商家与个人创业者 是蚂蚁集团早期金融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 - 原“借呗”运营主体蚂蚁商诚小贷和原“花呗”运营主体蚂蚁小微小贷分别于2023年6月和12月更名 并于2024年12月30日同天正式注销[3] - 蚂蚁商诚小贷与蚂蚁小微小贷的相关业务已全部转移至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3] 历史财务数据 - 截至2020年6月30日 蚂蚁商诚小贷与蚂蚁小微小贷的总资产规模分别达到215.46亿元和241.77亿元[3] - 2020年1-6月 蚂蚁商诚小贷与蚂蚁小微小贷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6.22亿元和4.34亿元[3] 版图现状与影响 - 截至2025年10月22日 阿里系与蚂蚁系小贷版图中已无存续状态的控股小贷公司[2] - 阿里小贷的最终注销意味着阿里系和蚂蚁系所有控股小贷牌照均已退出历史舞台 相关信贷业务现均由持牌金融机构承接运营[4] - 目前淘宝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仍间接参股重庆市千方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中和农信小额贷款公司这两家公司[5]
员工出现大幅变动?连城数控回复北交所半年报问询函
贝壳财经· 2025-10-24 11:09
连城数控是一家专注于光伏及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其主营业务涵盖晶体生长及加工设备、电池片及组件设备等,服务于光伏和半导体材料制造 行业。在半年报中,北交所注意到,连城数控在不存在取得和处置子公司的情况下,其在职员工数量由2025年初的1836人直降至6月末时的1633人,降幅达 到11.06%。 因此,北交所要求连城数控说明其员工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说明是否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从具体员工数量变动数据分析来看,截至6月末,连城数控除销售服务人员出现增长外,其行政管理岗、研发岗及生产岗的员工数量均出现下降,其中连城 数控的研发技术人员的数量减少最多,本期减少125人。 | 项目 | 期初人数 | 本期新增 | 本期减少 | 期 | | --- | --- | --- | --- | --- | | 行政管理人员 | 239 | ો રે | 36 | | | 销售服务人员 | 401 | 83 | 67 | | | 研发技术人员 | ર્સ I | 22 | I ટર | | | 生产人员 | ર્ણ ર | 18 | 113 | | | 员工总计 | 1,836 | 138 | 341 ...
AI眼镜成为消费电子市场增长新动力 王自如加盟雷鸟创新
贝壳财经· 2025-10-24 09:32
产品发布与技术特点 - 雷鸟创新发布第四代口袋电视AR眼镜新品,王自如以评测专家身份亮相发布会 [1] - 雷鸟Air 4系列联合Pixelworks打造AR画质芯片「Vision 4000」,支持HDR10画质 [1] - 产品具备AI分析能力,可一键将2D视频转为3D格式,并将SDR视频AI转换为HDR视频 [1]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行业观点认为,AI与XR技术深度融合,眼镜正成为继手机之后的新一代核心入口 [1] - 支撑行业变革的核心技术包括光学、AI、材料、芯片四大领域的突破与协同 [1] - 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 [1] - 产品形态创新和应用场景拓宽有望使智能眼镜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为消费电子市场带来新增长动力 [1] 竞争格局与发展阶段 - 下半年多方力量涌入将推动行业从硬件竞争升级为硬件、生态、渠道的综合竞争 [2] - 市场进一步细分,各垂直赛道凭借独特优势展开激烈竞逐 [2] - 行业正向更成熟、更良性的价值竞争阶段演进 [2]
年底融资潮起,房企备战土储与销售“关键一役”
贝壳财经· 2025-10-23 21:55
融资活动显著回暖 - 9月房地产行业债券融资总额达561.0亿元,同比增长31.0% [3] - 9月信用债融资规模为322.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9.5%,占总融资额的57.4% [3] - 进入10月,房企融资活动持续活跃,招商蛇口、信达地产、北京城建等多家公司启动或完成大额债券发行 [3][6] 融资渠道与结构特点 - 信用债是当前融资主力,ABS融资规模为227.7亿元,同比下降11.9%,海外债融资规模较小,仅为11.4亿元 [3] - 融资主体以央国企为主导,如华润置地发行50亿元,招商蛇口、陆家嘴集团等发行额均超20亿元 [4] - 部分民营房企如绿城中国、新城控股、新希望地产等亦成功发行信用债,合计金额约36.2亿元 [4] - 海外债市场向部分房企开放,但融资成本高,如新城控股发行1.6亿美元债券,票面利率达11.88% [4] 融资期限与产品创新 - 融资期限呈现优化趋势,9月信用债平均发行年限达到3.65年,以1-3年期和3年以上债券为主 [7] - ABS领域出现结构性亮点,类REITs成为发行规模最大的产品,占比达37.2% [7] - 市场创新取得进展,如首单外资消费REITs——华夏凯德商业REIT成功设立,募集资金22.87亿元 [7] 债务重组进展 - 部分出险房企债务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龙光集团、融创中国、花样年控股的境外债重组方案获超75%债权人通过 [8] - 金科股份重整计划执行进展顺利,转增股票已完成过户,并与中信信托签署破产重整专项服务信托合同 [8] 销售回款压力持续 - 房企主要资金来源销售回款面临较大压力,1-9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23万亿元,同比下降8.4% [9] - 与销售直接相关的定金及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降幅明显,分别下降10.3%和10.6% [9] - 销售市场持续低迷是拖累房企整体资金面的主要因素 [10]
金添动漫“闯关”港股:存货攀升,IP非独家授权“埋雷”
贝壳财经· 2025-10-23 21:06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专注于“IP+零食”模式的IP趣玩食品企业,经营理念为“以零食为载体、以IP为驱动”[1] - 2024年,按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市场份额7.6%)和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2.5%)[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6个授权IP、超过600个活跃SKU,并建有5大生产基地[4]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约为5.96亿元、6.64亿元、8.77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44亿元[6] - 期内溢利同步增长,2022年至2024年分别约为0.37亿元、0.75亿元、1.3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0.7亿元[6] - 毛利率稳步提升,从2022年的26.6%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7%[6] - 按产品类别划分,2024年糖果、饼干、膨化零食、巧克力、海苔零食的毛利率分别为29.3%、38.7%、48.9%、34.3%、18.0%[5] 业务运营与销售网络 - 公司采用多渠道营销模式,整合经销商网络、面向零售商的直销以及电商平台[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通过超2600家经销商构建起覆盖全国逾1700个县(县级覆盖率超60%)的多层级经销网络[7] - 公司与名创优品、永辉超市等零售商以及鸣鸣很忙、万辰等量贩零食店合作,并探索抖音、拼多多、天猫等电商平台的自营网店[7][8] - 存货水平从2022年底的0.56亿元增至2024年底的0.81亿元,2025年6月底为0.7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在45.1天至48.9天之间[9] IP授权组合与风险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授权IP组合,其IP授权协议通常为期一至三年,部分关键IP如奥特曼、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现有授权期限仅剩12个月[1][10][12] - 授权合作多为非独家,IP所有者或授权方可能同时与竞争对手合作,或自行销售类似产品,加剧市场竞争并对公司定价和盈利能力构成压力[13] - 行业专家指出,高度依赖外部IP授权且需定期续签,显示出公司品牌护城河的脆弱性[13]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发展战略包括多元化并丰富IP矩阵、提升产品开发能力、扩充产能及升级供应链、拓展销售网络、探索潜在投资及收购机会[2] - 对于IP矩阵,计划对成熟战略IP(如奥特曼)进行持续开发,对热门IP(如三丽鸥)开发创意爆品,并引入海外知名IP抢占国内先发优势[14][15] - 公司计划通过自主设计开发自有IP,并将本次上市募集的部分资金投入于此,以降低对外部授权的依赖[16]
超过60岁不能办eSIM卡?中国电信:10月24日起恢复办理
贝壳财经· 2025-10-23 20:07
公司业务动态 - 中国电信回应eSIM卡办理年龄限制问题,称该业务仍处于试运营阶段 [1] - 公司宣布自10月24日起将恢复为60岁以上老人办理eSIM业务 [1] - 此前有用户因年龄超过60岁在营业厅办理eSIM业务时遭到拒绝,系统无法录入信息 [1] 行业运营情况 - 杭州一家中国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称于10月22日接到通知,eSIM卡办理用户的年龄需在18岁至60岁之间 [1] - eSIM业务在电信行业仍处于试运营阶段,政策存在调整可能 [1]
腾讯ima一周年知识库文件数量达2亿,新版本将支持播客生成
贝壳财经· 2025-10-23 20:07
校对 柳宝庆 会上,ima公布了ima2.0版本,将于24号启动内测。ima2.0版本包括了以agent能力为基础的"任务模 式",支持生成报告、播客两种内容形态。ima产品负责人Jayden表示:"我们创造 ima,并非只为解决单 个效率的难题,而是希望让你的信息不只是'存起来',还能'抓得住'、'用得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罗亦丹)2025年10月23日,腾讯AI知识库应用ima 在北京召开开放日活动,并 公布了相关发展数据:一年以来,ima知识库文件总量达到2亿,相较今年1月,今年9月月活增长突破80 倍。上线一年以来,ima知识库内容涵盖科技、金融、教育、医疗、法律、政务等20+个行业,其中知 识库数量top3领域为:科技互联网、经济金融、健康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