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起点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四款新品发布 诺达智慧多极耳+半固态圆柱电池100%过针刺
起点锂电· 2025-08-06 17:43
诺达智慧电池技术发展 - 公司产品总监黄毅彪在2025第五届起点两轮车换电大会上展示四款多极耳圆柱电池产品,并分享多极耳及半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1] - 多极耳/全极耳技术和半固态电池获行业关注,公司多极耳工艺成本与传统产线持平,当前总产能达3GWh [1] - 2024年9月研发成功的圆柱半固态电池采用耐500度高温隔离膜,安全性、比能量提升,电芯针刺测试通过率100% [1] 产品矩阵与优势 - 主推18650和21700型号圆柱电池,小批量生产26650和32650型号 [5] - 四款产品优势:通过国内外安全检测(含半固态电池第三方认证)、适温范围广(-15℃充电/-60℃放电)、工艺精湛(柔性产线快速切换) [7] - 应用领域覆盖数码、储能、动力及高低温特殊型,包括电动车、便携储能、电动工具等12类场景 [7] 核心技术突破 - 多极耳技术通过增加极耳数量降低内阻,提升倍率性能,解决电动工具堵转、过热、低温限制等四大痛点 [10] - 21700系列搭载20极耳,未来将推出35极耳的32140大圆柱产品,激光模切工艺加速市场化 [10] - 半固态电池机械强度高且标准化生产,支持80℃以上连续500次循环,能量密度较传统锂电池提升30%-50% [13][15] 产业链与知识产权布局 - 完成上游原材料至下游回收的全产业链布局,专利累计51项(发明专利10项) [7][8] - 多极耳技术全球专利62项,欧美专利已获批,固态电池技术覆盖电解质材料、隔离膜及系统解决方案 [12] - 自研半固态电池去除电解液,功率提升30%、循环寿命延长1-2倍,充电20分钟达90%以上 [15] 行业技术动态 - 沧州中孚新能源研发"萨拉弗-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通过原位固化技术降低液态电解质固载率,兼容传统产线 [17] - 该技术提升电芯能量密度与热失控耐受等级,具备无感化产线适配、化学稳定、原生阻燃等四大核心优势 [18][19]
远景动力六大极限测试,重构储能安全边界
起点锂电· 2025-08-06 17:43
储能电芯安全性能突破 - 远景动力完成储能电芯六大高风险测试(跌落、高温外部短路、过充、针刺、燃烧抛射、热失控),电芯全程不爆炸不起火,重新定义安全边界 [2] - 测试标准远超全球最严要求:针刺从国标"浅刺"升级为"穿刺",高温外部短路瞬时电流提高至5倍,过充持续时间达所有标准最长,跌落高度设5m远超各地区最高标准 [2] - 燃烧抛射和热失控测试满足UL 9540A、UL 1973标准,火焰功率指标高于北美消防标准NFPA268要求两倍以上 [4] 行业认证与标准合规 - 公司为国内首家通过中国首部储能电池安全强制性国标GB 44240认证的企业,从启动测试到获认证耗时不足1个月 [4] - 全系电芯产品通过全球200多项安全测试验证,获得中日美欧韩权威机构认证 [5] - 已获得TüV莱茵、鉴衡、中汽研等国内外主流认证机构的目击实验室资质 [5] 市场应用与安全纪录 - 累计交付超过50GWh储能电芯,产品应用于全球20多个国家的超300个储能项目 [4] - 保持电芯0起火、0开阀、0重大事故的安全纪录 [4] - 作为首个在北美落地LFP储能电芯产线的企业,其安全性能指标显著超越北美当地标准 [4] 行业活动动态 - 行业首届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2025年9月26日在深圳举办 [6][10][11] -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将于11月8日在广州举行 [6] - 论坛主题聚焦高安全与共建新生态,可通过扫码或点击原文报名参会 [7][9][12]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06 17:43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将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聚焦电池高安全和产业新生态 [2][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出货占比75% [3] - 欧洲是最大最成熟市场但增速下滑,美国、乌克兰、澳洲等新兴市场增速较快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较2024年增长547% [3]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德业股份、沃太能源、首航新能、安克创新和三晶股份 [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出货1100万台,同比增长90% [4] - 美国是最大市场,乌克兰因俄乌冲突成为增速最快市场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预计达2800万台,较2024年增长156% [4] - 全球出货量TOP10品牌:EcoFlow、BLUETTI、Jackery、Anker、DJI、Goal Zero、MARBERO、公牛、纽曼和绿联 [5] - 小米、华为、传音等数码品牌已进入该领域,未来2-3年竞争将加剧 [5] 技术发展趋势 - 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但电池安全问题仍是挑战 [5] - 国家将实施移动电源新国标,对产业链提出更高要求 [5] 论坛议程 - 户用储能专场:发布行业白皮书、探讨安全防护体系、电池技术趋势、欧美市场趋势等 [9] - 便携式储能专场:讨论新国标下安全变化、大圆柱/固态电池应用、户外经济蓝海等 [9] - 储能电池安全专场:探讨大电芯技术路线、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技术、固态/钠电池应用等 [9] 参会企业 - 涵盖户储、便携式储能、锂电池、配套材料及设备等全产业链600+企业 [12][13] 会议规模 - 线下600+核心企业决策者,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10][11]
10大硅基负极项目进展一览
起点锂电· 2025-08-06 17:43
硅基负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 硅基负极凭借超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成为下一代负极材料的升级方向[2] - 大圆柱电池(46系)加速放量、半固态/准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超快充技术需求增长,共同推动硅基负极产能快速扩张[2] - 市场端硅基负极项目落地及投产速度显著加快,行业进入密集建设期[2] 近期硅基负极项目动态 璞泰来项目 - 上海璞泰来1.2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总投资30亿元,占地151亩[3] - 包含1万吨硅碳负极和2100吨硅氧负极产能,设备调试已完成,预计2025年8月正式投产[3] 池州碳一项目 - 池州碳一3万吨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开工,总投资34亿元,占地500亩[4] - 采用气相沉积技术和人造SEI膜技术,解决硅碳负极膨胀、循环寿命等瓶颈问题[4] 青海矽珂项目 - 青海矽珂3万吨硅碳负极项目总投资8亿元,改造闲置厂房建设5条产线[5] - 预计5个月内建成投产,形成年产6000吨×5的规模化产能[5] 硅源新能项目 - 内蒙古硅源新能2000吨硅碳负极项目土建完成90%,装置安装进度85%[6][7] - 世界首个万吨级硅碳负极项目,预计2024年Q3试生产[6] 壹金新能源项目 - 江西壹金新能源2000吨硅碳负极项目签约,聚焦高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产品[8] - 目标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电子、电动飞机等领域[8] 物科金硅项目 - 山西物科金硅3000吨预镁氧化亚硅负极项目环评公示,投资1.9亿元[9][10] - 采用CVD气相沉积技术,已获榆煤基金、吉利资本等机构投资[10] 至微新能项目 - 湖北至微新能1万吨硅碳负极项目一期规划2000吨产能,总投资10亿元[11] - 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税收2亿元[11] 金昌恩晖项目 - 甘肃金昌恩晖1万吨硅碳负极项目开建,占地6.5万平方米[12][13] - 配套建设实验室和生产车间,形成完整产线[13] 启源新材料项目 - 浙江启源新材料50吨新型硅碳负极项目投资2485万元,改造现有车间[14] - 产品用于锂电池生产,设备包含流化床、包碳机等[14] 钠锂优材项目 - 河南钠锂优材5000吨硅碳负极项目投资3亿元,分100批次生产[15] - 建设预处理、前驱体生产、后处理三大车间[15] 硅宝新能源项目 - 四川硅宝新能源5万吨硅碳负极项目进入批前公示,总投资4200万元[16] - 调整原锂粉库用途,新增硅烷站和污水处理站等配套设施[16]
国轩高科10亿“落子”芜湖
起点锂电· 2025-08-06 17:43
国轩高科在安徽芜湖的新布局 - 芜湖国轩绿色能源有限公司于7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法人代表为王强,选址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2] - 经营范围覆盖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制造与销售、动力电池回收、储能技术、光伏设备等全产业链环节 [2] - 新公司由合肥国轩100%控股,而合肥国轩是国轩高科的全资子公司 [3] 国轩高科的全球与安徽本土布局 - 公司在合肥、上海、美国硅谷、德国哥廷根等地设立八大研发中心,并在安徽、河北、广西及德国、美国、越南、泰国等地建设生产基地 [3] - 仅在安徽本省,公司已通过合肥国轩在庐江、亳州、桐城、滁州、芜湖等地设立子公司,形成电池、材料、回收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3] - 芜湖作为安徽新能源汽车核心城市,是奇瑞汽车总部所在地,国轩高科与奇瑞合作始于2012年 [4] 国轩高科与奇瑞汽车的战略合作 - 公司为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乘用车品牌提供电池系统,是奇瑞混动车型核心供应商 [4] - 2025年1-6月,公司向奇瑞混动及增程车型配套交付52000余套电池系统,覆盖风云T9、风云A8等主力车型 [4] - 公司通过合肥国轩间接持有奇瑞控股集团2.08%股份,强化战略纽带 [5] 国轩高科的技术与产能优势 - 公司在铁锂与固态电池领域技术领先,G恒准固态电池电芯能量密度超300Wh/kg,已规划12GWh产线并有4家客户测试 [6] - 金石全固态电池采用硫化物路线,能量密度350Wh/kg,建成0.2GWh中试线,2027年将小批量量产 [6] - 公司通过投资曼恩斯特、逸飞激光、安瓦新能源等企业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 [6] 固态电池领域的合作与进展 - 安瓦新能源(奇瑞控股)已量产第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第二代400Wh/kg产品进入试制,2027年目标500Wh/kg [7] - 安瓦新能源联合芜湖经开区投资18亿元建设5GWh固态电池产业园,首条GWh级生产线已投产,设计产能1.25GWh [7] - 首批下线固态电池样件通过GB38031-2025新国标及针刺测试,产线可兼容三元、磷酸铁锂、钠离子电池生产 [7] 战略意义与行业地位 - 公司通过"自主+合作"双轨模式锁定未来电池技术高地,支撑华东新能源市场需求 [7] - 全产业链布局与大众赋能的全球化渠道推动公司从本土龙头向国际能源解决方案商转型 [6]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议程重磅公布,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06 17:43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现状 - 能量密度快速提升: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的350Wh/kg提升至2030年的500Wh/kg,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显著高于液态锂电池 [2] - 商业化节奏加速:关键节点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原计划2027年),反映技术突破超预期(如电解质电导率>10 mS/cm、界面稳定性提升) [3] - 中日技术路线趋同:中日企业均聚焦硫化物路线,中国2024年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但日本在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 [4] - 政策驱动明确:国内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如60Ah电芯2025年下线) [5] 技术商业化突破的核心价值 - 供应链安全重构: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依赖,推动电解质成本向100美元/kg目标迈进(当前99.9%纯度产品200万元/吨) [6] - 终端应用场景拓展:高安全性(针刺测试不起火)适用于航空、军工;400Wh/kg高能量密度版本(预计2028年)将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 [6] - 生产工艺革新: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电解质膜集成可减少传统液态电池涂布、注液等环节,降低30%以上制造成本 [7]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 - 国家战略层面: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支持固态电池研发,科技部"十四五"专项投入超20亿元;欧盟《电池2030+》将硫化物路线列为优先方向 [8] - 产业链协同需求:宁德时代千人研发团队与中试平台建设反映头部企业布局决心,需材料、设备等上下游共同建立行业标准 [8] - 市场窗口期预测:2025-2030年为关键阶段,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5% [9] 核心技术研发进展 - 高离子电导率突破: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达10⁻² S/cm量级,通过掺杂稀土元素可提升至5×10⁻² S/cm [11] - 空气稳定性改性:表面包覆技术将硫化物电解质在30℃/60%RH环境下稳定性从<1小时提升至>72小时 [11] - 低成本合成工艺:机械化学法制备Li₆PS₅Cl能耗降低60%,宁德时代实现公斤级连续化生产,材料成本较2023年下降40% [11] 产业化制造挑战与解决方案 - 正极界面钝化技术:原子层沉积构建Li₃PO₄缓冲层使界面阻抗从>1000Ω·cm²降至50Ω·cm²,循环寿命提升至1000次 [12] - 干法电极工艺突破:PTFE纤维网络构建自支撑电极,孔隙率15-20%,能量密度达400Wh/kg(单体层面) [12] - 全电池封装方案:多层Al/PET复合膜封装使10Ah级软包电池通过200℃热箱测试 [12] 热管理及安全性能 - 热失控阻断机制:Li₃N热响应隔膜将热蔓延速率从>10℃/s抑制至<1℃/s [13] - 三维热传导网络:石墨烯气凝胶复合集流体轴向热导率达120W/(m·K),5C快充时温差控制在3℃以内 [14] - 失效预警系统:多参数传感BMS算法实现热失控提前300ms预警,通过UL9540A针刺测试认证 [15] 行业活动与联盟动态 - 全球技术路线图发布:涵盖2025-2030年材料体系、工艺路径、产业化里程碑等关键指标 [18] - 全固态产业联盟成立:首个专注于全固态电池的产业链生态联盟 [18] - 中国技术攻关清单:聚焦高纯硫化锂连续化生产(纯度≥99.9%)、界面阻抗控制(目标<10Ω·cm²)等三大方向 [18] 产业链参与企业 - 固态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头部企业 [19] - 材料供应商:恩捷股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贝特瑞等 [19] - 设备制造商: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克科技等 [19]
海辰储能发布严正声明!
起点锂电· 2025-08-06 17:43
行业活动 - 2025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将于11月8日举办 主题聚焦全固态电池技术发展[1] - 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成立大会同期举行 行业主要参与者包括起点固态电池等机构[1] 公司声明 - 否认复合集流体技术构成商业秘密侵权 强调该技术为公开信息且未实际应用[3] - 澄清董事长配偶出生年份为1991年 驳斥1964年出生的网络传言[4] - 美国客户Powin破产不影响业务 双方合作未达交付阶段且无债权债务关系[5] - 587Ah电芯为自主研发产品 驳斥与同行技术路线高度一致的不实说法[6] - 不正当竞争诉讼尚未有生效判决 公司认为原告主张缺乏法律依据[7] 行业动态 - 300Wh/kg无极耳21700-RS60电芯已发布 瞄准两轮电动车市场[9] - 2GWh大圆柱电池项目在贵州落地 显示产能扩张趋势[9] - 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将于9月26日在深圳举办[9]
创新高!多氟多氟芯大圆柱电池7月发货量突破880万支
起点锂电· 2025-08-05 18:36
核心观点 - 多氟多氟芯大圆柱电池7月发货量达880万支,同比增长45%,创历史新高,8月预计突破950万支,持续领跑国内大圆柱电池市场 [2] - 公司凭借"材料→锂电池→回收"完整产业链优势构建技术壁垒与市场影响力,自主研发的六氟磷酸锂材料深度融入全球锂电池产业链核心环节 [4] - 氟芯大圆柱电池集成多项行业领先技术,包括极致安全设计、成本优化结构和性能提升配方,能量密度较上一代提升15%,循环寿命突破2000次 [5] - 产能布局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国内覆盖电动二三轮车、电摩换电、商用储能等主流市场,同时支撑海外高端客户订单 [7] - 战略聚焦主业与技术突围,深化产业链协同并加快海外布局,材料研发持续投入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9] - 目标在2030年前成为全球新能源电池领域技术引领者与标准制定者 [10] 技术优势 - 氟芯大圆柱电池采用双向泄压防爆阀设计,通过严苛针刺、挤压、过充测试,安全性达行业顶级水平 [5] - 单侧汇流设计与全新CTC结构大幅降低模组制造成本并提升成组效率 [5] - 独特电解质添加剂配方(阴离子型不饱和添加剂、含氟阻燃添加剂)显著提升极端环境稳定性 [5] - 自主研发FSI、六氟磷酸钠等新型锂盐已量产,为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储备奠定基础 [9] 市场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锂电池出货量达314GWh,同比增长55%,其中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激增120% [7] - 产品矩阵覆盖40-75Ah全系列规格,成为奇瑞、五菱、爱玛、金彭等头部车企核心供应商 [7] - 深度参与国内多个大型储能项目,同步支撑海外高端客户订单交付 [7] 战略规划 - 明确"聚焦主业、技术突围"方向,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实现"在卷中出彩" [9] - 重点推进大圆柱电池在换电、储能等场景规模化应用 [9] - 依托焦作、南宁两大生产基地加速"材料-电池-回收"生态闭环建设 [10] -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大圆柱电池升级迭代,构建全球领先新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 [10]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9月深圳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8-05 18:36
会议背景 - 2025年9月26日将在深圳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技术论坛,聚焦电池高安全与产业新生态 [2][6] - 论坛将聚合系统集成商、逆变器及零部件企业、电池及材料设备企业等,共论技术痛点与创新成果 [6] 户用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达27.8GWh,同比增长19%,中国企业占比75% [3] - 欧洲为最大市场但增速下滑,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等新兴市场增长显著 [3]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预计达180GWh,较2024年增长547% [3]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派能科技等中国厂商 [3] 便携式储能市场 - 2024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出货量1100万台,同比增长90% [4] - 美国为最大市场,乌克兰因俄乌冲突成为增速最快市场 [4] - 203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出货量预计达2800万台,较2024年增长156% [4] - 主要品牌包括EcoFlow、BLUETTI、Jackery等,小米、华为等数码品牌正加速进入 [4][5] 技术发展趋势 - 快充、固态、钠电、全极耳等新技术涌现,但电池安全问题仍是挑战 [5] - 新国标将强制实施,对便携式储能产业链提出更高安全要求 [5] 论坛议程 - 户用储能专场议题:多级安全防护、欧美市场趋势、智能BMS技术等 [9] - 便携式储能专场议题:新国标安全要求、大圆柱/固态电池应用、出海认证壁垒等 [9] - 电池安全专场议题:热失控防控、低温电池技术、日标/欧标安全门槛等 [9] 参会企业 - 覆盖户储、便携式储能、锂电池、材料设备等全产业链头部企业,如华为、比亚迪、亿纬锂能、贝特瑞等 [12][13] 会议规模与报名 - 线下规模600+企业决策者,线上触达超20000专业受众 [10][11] - 报名套餐含白皮书及会议门票,费用2288-2888元/人 [14][15]
2025起点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巡回采访活动火热进行中!
起点锂电· 2025-08-05 18:36
活动概述 - 2025起点锂电将举办户储及便携式储能电池巡回采访活动 聚焦电池品牌和储能产品 [2][3][4] - 活动旨在通过企业走访、行业交流发现优质储能产品和合作机会 [5][6] 调研行程安排 - 调研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包括行程确定、企业走访、信息共享和后续报道 [5] - 具体行程覆盖深圳、东莞、惠州、广州等地 计划走访比亚迪、亿纬锂能等30+家企业 [7] 往届活动回顾 - 往届巡访覆盖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头部电池企业 [11] - 参与企业涉及锂电池产业链各环节 包括材料、设备、电芯等厂商 [12] 赞助权益 - 协办赞助可获得全程20+场活动参与权 联合赞助可参与10+场 [8] - 赞助权益包括微信冠名广告、全球锂电白皮书等宣传资源 [8] 活动流程 - 标准流程包含工厂参观、高管访谈、技术交流等环节 [6] - 活动成果将通过公众号、视频号等多平台传播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