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中网
icon
搜索文档
可控核聚变火了,上百家投资机构抢份额
投中网· 2025-10-27 14:47
行业投资趋势 - 可控核聚变在2025年成为众多投资人系统研究和布局的对象,投资态度从将信将疑转变为必须出手[3] - 全球聚变行业呈爆发式增长,总投资额从2021年的19亿美元飙升至97亿美元,仅2024年就新增26亿美元[18] - 核聚变企业数量达到53家,相比2021年增加143%[18] - 投资可控核聚变的基金快速增加,国家能源局设立200亿元"聚变产业基金",上海未来产业基金规模由100亿元增至150亿元[19] 政策与市场环境 - 中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核聚变能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颁布,"聚变"首次被写入法律,国内可控核聚变赛道将迎来巨大机遇[17] - 上海、合肥、成都等城市出台政策加速发展可控核聚变,吸引国家队和创业公司落地[17] -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使能源需求与日俱增,极大点燃创业者和投资人对可控核聚变的热情[18] 技术发展历程 - 可控核聚变原理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已掌握,氢弹引爆意味着人类首次实现不可控核聚变[6] - 托卡马克装置诞生将实现可控核聚变变为工程问题,技术路线包括磁约束、惯性约束和磁惯性约束[6][7] - AI、高温超导等技术推动可控核聚变发展,高温超导材料突破使装置小型化成为可能[7][12] - 东方超环实现1亿℃等离子体稳态运行上千秒,中国环流三号实现"双亿度"运行[17] 国内创业公司融资动态 - 安东聚变完成近亿元首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联想之星、啟赋资本等,即将开展第二轮融资[3][14] - 能量奇点成立8个月后完成近4亿元首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米哈游、蔚来资本、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等[11] - 星环聚能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昆仑资本、中科创星等多家机构[12] - 诺瓦聚变完成5亿元天使轮融资,刷新国内民营核聚变公司单笔融资记录[13] - 瀚海聚能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5000万元天使轮融资,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13] 国际投资案例 - Helion Energy在2021年获得山姆·奥特曼等投资的5亿美元,2025年完成4.25亿美元F轮融资,估值达54.25亿美元[10][13] -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于2021年12月完成比尔·盖茨、乔治·索罗斯等投资的18亿美元融资,刷新领域融资记录[10] 国家队布局 - 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获得中核集团、中国核电等共同出资114.92亿元[15] - 聚变新能获得中国科学院牵头、安徽国资、中国石油昆仑资本等投资[15] 商业化前景 - 绝大多数商业聚变公司共识在2040年之前实现并网发电,其中28家公司预计在2030-2035年实现并网[20] - 可控核聚变被广泛认为是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是下一代科技革命中最关键的能源变革机遇[18]
红杉连续领投两家AI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10-27 14:47
硬科技赛道投融资动态 - 自动驾驶领域巨额融资频现,九识智能完成1亿美元B4轮融资,B轮累计融资达4亿美元[4][10],新石器公司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4][20][21] - 半导体及芯片领域融资活跃,仁芯科技完成超1亿元A+轮融资,年度累计融资近3亿元[8],老鹰半导体B+轮融资规模超7亿元,创国内VCSEL领域创业公司单轮融资最高纪录[14],瀚博半导体完成Pre-IPO轮融资[23] - 高端制造与新材料企业获得资金支持,乐聚机器人完成近15亿元Pre-IPO轮融资[13],科润新材料再获约1.2亿元C++轮投资[25],西恩科技完成Pre-A轮及Pre-A+轮合计数亿元融资[12] - 多个早期项目获得过亿元融资,包括吉天星舟(过亿元A轮及A+轮)[7]、聚时科技(数亿元B轮)[9]、凯睿思(过亿元首轮)[11]、安东聚变(近亿元首轮)[17]、巡鹰新能源(超1.5亿元A+轮)[18] 大健康赛道投融资动态 -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公司融资规模较大,核素同创完成4.3亿元A轮融资[33],星锐医药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34],海博为药业完成超2亿元B轮融资[32] - 创新技术平台受资本青睐,中智科仪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29][30],赛纳生物完成超亿元新一轮融资[5][28] - 早期研发企业获得资金支持,知维拓医药完成数千万元种子轮融资[27],耀视医疗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31] 互联网/企业服务赛道投融资动态 - AI应用领域出现大额融资,LiblibAI完成1.3亿美元B轮融资[5][40],讯兔科技完成超1亿元Pre-A轮融资[5][39] - 具身智能与智能体公司受关注,Manifold AI流形空间获近亿元天使轮融资[38],元理智能完成8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41] - 产业互联网企业获得投资,达卯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领投[36]
存储的超级周期,还能上车吗?
投中网· 2025-10-27 14:47
存储芯片行业周期分析 - AI蓬勃发展正引发一场"存储超级循环",存储芯片行业通常每3-4年经历一次从上升到下行的周期轮替[5][6] - 上一轮周期由疫情暴发带来,终结于2023年9月,但2025年以来大模型训练的强劲需求快速拉动了新一轮上行周期[8][9][10] - 存储芯片周期的上行阶段往往意味着更好的投资机会,目前处于上行前期阶段[11][12] 存储芯片价格与市场变化 - 截至10月21日,全球DRAM:DDR4(16Gb)现货平均价上涨484%,达到18.63美元[4] - AI最大瓶颈从算力GPU转向存力存储,存储系统性能不足会导致算力空转[16] - 存储芯片分为三大品类:DRAM/HBM、NAND/SSD、NOR,其中DRAM/HBM是本轮周期最大受益者[16][17] HBM技术发展与市场前景 - HBM是DRAM的高端变体,通过多层DRAM芯片堆叠形成2.5D或3D结构,单位GB价格高于DRAM 20倍以上[20][21] - 美光预计2026年HBM市场规模达500-600亿美元,2030年潜在市场总额将达到1000亿美元[21] - 存储原厂由DRAM转向高毛利HBM产品,同时DRAM产能切换至HBM导致传统DRAM供应紧张[22] 全球竞争格局与地缘政治 - HBM产能主要由美光、三星、SK海力士掌控,2025年Q2这三家企业在DRAM市场份额超过90%[25] - 美国向韩国施压要求配合对华出口管制,可能限制中国大模型训练进展[25][26] - 中国加速存储芯片国产化,要求2025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国产化率超70%[28] 国内外公司估值对比 - A股存储厂商市盈率显著高于海外同行:兆易创新125.87、香农芯创183.19,而美光仅为27.18[33] - 国内存储厂商股价上涨主要靠国产替代叙事逻辑和半导体板块流动性溢价,而非业绩支撑[34] - 美光2025财年营收373.8亿美元,同比大涨48.9%,Non-GAAP净利润94.7亿美元[42] 投资逻辑与市场展望 - A股存储公司关注国产替代逻辑,重点企业包括香农芯创、金泰克、兆易创新等在企业级DRAM领域实现量产[29] - 美光获得较高估值溢价,瑞银将目标价从225美元上调至245美元,HBM业务给予6倍P/S估值[46] - 存储景气度若延长,美光估值可能从周期股切换为成长股,乐观情况下可给予40倍PE[47] 重点公司分析 - 长鑫存储作为国内DRAM龙头企业,IPO辅导已通过,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登陆A股,正在攻关HBM技术[39] - 2025年前三季度香农芯创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同比增长-1.36%;江波龙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477万元,同比增长-97.51%[34] - 美光2026财年第一季度预期收入122-128亿美元,超过市场预期的119亿美元,毛利率预期49.5%-51.5%[44]
一笔融了43亿,北京跑出最火独角兽
投中网· 2025-10-26 15:04
融资事件与规模 - 公司完成逾6亿美元D轮融资,由阿联酋磊石资本领投,多家机构联合领投及跟投 [4] - 本轮融资是中国自动驾驶领域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私募融资,也是今年中国私募领域最大的融资之一 [6] - 公司于今年年初还完成了10亿元C+轮融资 [6] 公司业务与技术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L4级无图自动驾驶技术方案已开始商业化交付,成为无人配送行业第一家交付无图技术方案的公司 [6] - 公司定位为“物流领域无人驾驶车辆的主机厂”,专注于无人配送领域 [8] - 无人配送是自动驾驶赛道里第一个从小规模示范跃入大规模商用的细分战场 [7] 公司运营里程碑 - 公司累计交付L4自动驾驶车辆突破1万台,成为全球第一家破万台的L4级车队 [9] - 在青岛市部署车辆突破1200台,使其成为全球无人驾驶车辆最多的城市 [10] - 部署车辆城市数突破300个,成为全球城市覆盖最多的自动驾驶公司 [10] - 无人车累计L4自动驾驶里程已突破5000万公里 [10] - X3和X6车型累计交付数均突破4000台,成为行业中唯一实现多爆款批量交付的公司 [10] 财务状况与盈利预期 - 公司今年营收规模预计达到10亿量级,上半年已实现连续的单月盈利,预计明年实现全面盈利 [10] - 无人车被认为是第一个可能大规模商用并实现正向盈利的自动驾驶细分赛道 [10] 战略规划与市场拓展 - 公司将阿联酋作为出海第一站,并已获得阿联酋颁发的世界上第一张公开道路无人车牌照 [3][6] - 计划以中东和阿联酋为桥头堡,向“一带一路”及其他地区延伸业务 [6] 行业竞争格局 - 无人驾驶物流车赛道的主要竞争者包括九识智能和白犀牛等公司,均进入B轮后融资轮次,距离IPO不远 [13] - 除创业公司外,互联网公司、物流企业及传统车企也是该领域的重要玩家 [14] - 中国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总体产值增量达到5948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14]
厦门国资,押注复旦系芯片富豪
投中网· 2025-10-26 15:04
士兰微与厦门的战略合作 - 公司宣布将联手厦门国资,投资200亿元在厦门海沧区建设一条月产能达4.5万片的12英寸高端模拟集成电路生产线[5] - 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投资100亿元,规划月产2万片;二期再投100亿元,新增月产2.5万片[16] - 自2017年以来,公司在厦门规划投资总额已达420亿元,此前已投资220亿元打造核心生产基地[5][9] 合作模式与支持方 - 采用“地方国资共建”模式,厦门方提供土地、厂房、配套设施及政策支持,并参与项目公司出资[9][10] - 本次新项目由新设子公司“士兰集华”负责,士兰微及子公司出资15亿元,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出资15亿元,新翼科技实业出资21亿元[17] - 新翼科技实业由厦门金圆集团和厦门海翼集团共同控股,实控人为厦门市国资委与财政局[17] 厦门半导体产业生态 - 厦门现已集聚2418家半导体相关企业,除士兰微外,还拥有三安光电、星宸科技等龙头企业[5][22] - 厦门半导体投资集团作为核心投资平台,已完成21笔投资,近一半属于早期项目,重点投向科技成果转化和初创企业孵化[20] - 该集团早期投资的开元通信、嘉合劲威等企业已成长为国内内存模组等领域的头部公司,其中嘉合劲威将被时空科技收购,实现成功退出[21][22][6] 士兰微的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IDM模式,致力于成为集芯片设计、制造与测试于一体的垂直整合型半导体企业[8] - 公司近年发力第三代半导体,重点布局碳化硅与氮化镓,这些材料是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的核心组件[13] - 选择厦门源于其三重优势:靠近珠三角客户群、区域内产业配套完备、以及作为口岸城市的通关物流优势[11][12]
330亿,今年最大美妆收购诞生了
投中网· 2025-10-26 15:04
交易概述 - 法国开云集团以40亿欧元(约330亿元人民币)将其美妆部门出售给欧莱雅集团,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3] - 交易内容包括收购高端香水品牌Creed,以及获得为Gucci、Bottega Veneta和Balenciaga等开云旗下品牌美妆香水产品的50年独家授权许可[3] - 交易双方计划成立一家股权各占50%的合资公司,共同探索奢侈品与健康长寿领域的交叉机遇[3] 开云集团出售背景与动机 - 开云集团2025年上半年收入下跌16%至75.87亿欧元,净利润大幅缩水46%至4.74亿欧元[6] - 集团主力品牌Gucci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约26%,营业利润腰斩下滑52%至4.86亿欧元,已连续6个季度销售下滑[7] - 截至2025年6月底,开云集团净负债额高达95亿欧元[7] - 美妆业务虽是亮点(2025年上半年收入1.5亿欧元,增长9%),但占集团总营收仅约2%,出售可回笼资金且通过长期授权仍可分享增长红利[6][7] - 出售决策由新任CEO Luca de Meo上任一个月后推动,旨在聚焦奢侈品主业、削减成本、扭转局面[4][9][10] 欧莱雅收购战略与考量 - 收购契合欧莱雅进军高奢美妆的战略需求,其2025年上半年香水业务同比增幅达11%,成为高端线亮点[15][17] - 欧莱雅采取"收购+授权"双管齐下策略:收购Creed、Aesop等成名品牌,同时获取Gucci等奢侈品牌的长期授权[15][16] - 近年来一系列动作显示其加码高奢香水市场,包括2023年以25.25亿美元收购Aesop,2024年投资中国本土香氛品牌观夏及中东奢华香水品牌Amouage等[13][14][15] - 交易价格40亿欧元被视为对潜在增长价值的投资,包括通过Creed成为小众香水市场领导者,以及合资公司带来的新机遇[15][17] 对第三方的影响 - 交易"误伤"科蒂集团,因其此前拥有Gucci美妆授权,该授权是科蒂美妆业务的核心支撑,协议将在2028年到期[18] 历史背景 - 开云集团约两年前正式成立美妆部门,并以35亿欧元收购Creed奠基,当时创下美妆行业收购纪录[3][8] - 集团曾挖来在美妆行业有近30年经验的Raffaella Cornaggia担任开云美妆CEO,意图将美妆作为新增长引擎[9]
LP周报丨“药茅”片仔癀,又出手了
投中网· 2025-10-25 13:43
文章核心观点 - 医药上市公司正积极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重要有限合伙人,片仔癀在2024年已三次出资,累计出资额达6亿元,显示出产业资本加速布局大健康领域的趋势[6][7] - 一级市场募资活动活跃,本周共有14条相关资讯,涵盖1个募资动态、10支新基金成立以及3支基金招募普通合伙人,涉及总规模超过200亿元[7] - 政府引导基金和国有资本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多地设立大规模产业基金,如深圳70亿元AIC母基金、武汉50亿元产业基金等,以撬动社会资本并促进区域产业升级[12][13][24] 募资动态 - 隐山资本宣布其首个聚焦新材料与新能源领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基金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出资方包括天齐锂业、安徽省新材料产业主题母基金等,这是天齐锂业首次与私募股权机构深度合作[9] - 隐山资本目前管理的人民币与美元基金总资产管理规模超过300亿元,已投资110多家企业[9] 新基金 - 漳州高鑫润信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完成备案,总规模10亿元,由中信建投资本管理,片仔癀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2亿元,占基金规模的20%,重点投资医疗健康领域[6][11] - 全国首只AIC母基金在深圳福田落地,规模70亿元,后续子基金放大规模达200亿元,将采用母子基金架构重点投资深圳市“20+8”产业[12] - 武汉江夏区设立50亿元产业基金,与北京电控集团合作,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产业,借助京东方、北方华创等上市公司资源[13] - 上海心聚策源一期创业投资基金设立,规模4.5亿元,由上海国投公司旗下机构联合出资,聚焦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前沿方向,重点赋能10家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硬科技企业[14] - 福建省文旅数创基金正式落地,总规模30亿元,由福建金投、中国文化产业投资母基金和美团共同发起,美团龙珠担任管理人,支持文旅产业创新[15][16] - 温氏股份与有友食品等在云南新设农业生物科技创投基金,出资额约4.8亿元,由温氏投资管理,该机构目前管理47支基金,投资180起[17] - 台州市半导体产业基金(温岭)完成注册,规模10亿元,由台州金投科创母基金与温岭国资出资,金雨茂物管理,重点投向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18] - 朝阳数聚股权基金设立,规模5亿元,由朝阳区科创基金与北京金控集团、工银投资共同设立,聚焦数据要素关键领域[19] - 秦皇岛产投战新股权投资基金设立,规模5亿元,主要投资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未来产业,助力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发展[20] - 南京金雨茂物战新软信人工智能创投合伙企业成立,出资额10亿元,由江苏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专项母基金等出资,管理方金雨茂物管理规模超160亿元[21] 招GP - 赤壁市投资引导基金公开遴选第一批产业参股子基金管理机构,子基金存续期7年,返投比例1.2倍,重点投向大健康、科创、光电子信息等产业[23] - 四川省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公开遴选第三批子基金管理机构,基金总规模50亿元,聚焦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设立5亿元创投期子基金、3亿元天使期子基金和1亿元种子期子基金[24] - 四川省资源能源股权投资引导基金遴选油气资源子基金管理机构,该子基金规划规模10亿元,资源能源基金作为基石投资人出资不超过30%,投资四川省未来拟转让的油气区块探矿权项目[25]
三季度VC/PE报告,投资交易达近两年峰值
投中网· 2025-10-25 13:43
VC/PE市场募资分析 - 募资市场回暖势头强劲,2025年三季度新成立基金数量达1475支,环比增加16%,同比增加18% [8] - 市场参与机构数量增至1107家,同比增加11.7%,其中78.1%的机构成立1支基金 [9] - 浙江省新设基金317支位居全国榜首,江苏省和广东省分别以223支和157支紧随其后,浙苏粤鲁四省新设基金合计占全国近六成 [13] - 企业投资者大举入场,出手次数占比达37.1%,超越国资类平台成为最活跃的LP类型 [18] - 国资类平台LP出资额占比为44.7%居首,企业投资者LP出资额占比18.4%,小幅赶超引导基金 [22] - 头部LP出资额巨大,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18.99亿元,青岛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99.97亿元 [26] VC/PE市场投资分析 - 投资市场显著升温,2025年三季度投资案例数量3008起,环比增加11.7%,投资规模3466.01亿元,环比增加30.6%,达到近两年峰值 [31] - 江苏省以541起投资交易数量领先全国,上海市以515.42亿元交易规模重回吸金首位 [34] - 电子信息行业持续主导一级市场,投资数量977起,规模959.38亿元,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领域分别获投414起、261起、194起 [36] - A轮投资案例1117起,市场占比37.13%,早期投资686起,占比22.81%,A轮及早期投资合计占比高达59.94% [38][39] - 亿元级以内的稳健型小额投资占比64.17%,十亿元以内的亿元级交易占比31.89% [42] - 生物医药领域投资活跃度激增,交易数量从2024年一季度的148起增至本期的194起,交易规模从186.25亿元增至238.88亿元 [45] 重点基金与投资案例 - 中金河钢(河北)发展股权投资基金规模达320亿元,基金80%将作为母基金投向子基金 [28] - 信宸资本5号基金募集规模12亿美元,为2025年亚太区规模第二大的美元买断型基金 [29] - 生物医药领域明星项目融资活跃,明慧医药获pre-IPO轮融资1.31亿美元,海昶生物获近5亿元C轮融资 [48] - 大额战略融资案例频现,国网新源控股获365亿元战略融资,内蒙古中广核获118亿元战略融资 [51]
沐曦过会,投资人已赚麻
投中网· 2025-10-25 13:43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估值超过210亿元。 作者丨 鲁智高 来源丨 投中网 在摩尔线程过会 28 天后,沐曦股份也迎来了好消息。 10 月 24 日,他们的科创板 IPO 申请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审议。这也意味着,同为"国产 GPU 四小龙"的两家公 司,已经进入争夺"国产 GPU 第一股"称号的最后阶段。 从成立到即将上市,沐曦股份只用了 5 年。火箭般的发展速度背后,离不开众多投资者的大力支持。 一路走来,沐曦股份累计融资超百亿,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经纬创投、真格基金、 IDG 资本、光速光合、联想创投、中网 投、春华资本、 Monolith 砺思资本、中金资本、同创伟业、浦东资本、上海科创基金、浦东资本、国调基金、东方富海、娃 哈哈创投、私募大佬葛卫东及旗下混沌投资等,估值超过 210 亿元。 令人感慨的是,在正式上市之前,沐曦股份的朋友圈已经提前品尝到财富的果实。 除了在 2025 年以个人身份突击入股的葛卫东已小赚约 2 亿元,持股或与这家公司相关的淳中科技、中科蓝讯、中山公用、 七匹狼、友发集团等上市公司的股价,也于近日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 上海明星独角兽,争抢"国产 ...
合众集团同意出售全球物流服务商Apex Logistics的少数股权
投中网· 2025-10-24 14:18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一场双赢的投资,一笔可观的投资回报。 来源丨 投中网 全球 最具规模 的私募机构 之一 合众集团欣然宣布, 已 代表其客户达成协议,将其持有的全球 综合 物流 服 务供应商 Apex Logistics (以下简称" Apex "或"公司") 24.9% 的股权出售予控股股东德迅集团( Kuehne+Nagel )。本次交易对 Apex 的企业价值评估超过 40 亿美元,预计将于 2025 年内完成,标志着合 众集团将完成 对该项 2021 年的投资的全面退出,并为客户实现可观的投资回报。 ▶ 本次交易对 Apex Logistics 的企业价值评估超过 40 亿美元; ▶ 合众集团将完成对该项目 投资 的全面退出 ,为客户带来可观回报; ▶ 受益于行业发展趋势, Apex 过去五年 的 EBITDA 实现 151% 强劲增长。 Apex 成立于 2001 年,总部位于新加坡, 公司 专注于提供以空运和海运为核心的一体化全球物流解决方案, 同时提供仓储与配送等辅助服务。德迅集团与合众集团有共同的愿景,从董事会层面推动战略制定与价值创造, 与公司管理层携手合作,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