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中网
icon
搜索文档
黑石的IPO大年:套现2100亿
投中网· 2025-11-05 10:29
黑石集团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单季度实现投资退出金额达306亿美元(约合2172亿人民币),创下五年来最高纪录[6] - 可分配收益同比大幅上涨48%,比分析师平均预测高出22%[6] - 已实现绩效收入(carry)达到7.4亿美元,同比增长114%[11] - 宣布派发每股1.29美元的季度股息[6] 退出活动复苏与IPO进展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资本市场IPO总规模较去年同期翻倍[9] - 公司在三季度完成三笔重要IPO:西班牙博彩巨头Cirsa上市市值27亿欧元;Knowledge Realty Trust在孟买上市,市值约54亿美元,创印度最大REIT上市记录;特种建筑服务商Legence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超过37亿美元[10] - 仅Cirsa项目预计为公司带来超过20亿欧元的回报[10] - 公司表示其正在准备的IPO项目数量达到五年来最高水平,若计划顺利执行,将迎来成立以来IPO发行量最高的一年[12] 重大并购退出与未来管线 - 三季度完成以70亿美元将美国光纤宽带服务商Hotwire转让给博枫资本,该投资在四年内获得三倍以上回报(初始投资约10亿美元获50%股权)[11] - 潜在重磅IPO管线包括:制冷设备公司Copeland(2023年收购估值140亿美元)和基因检测公司Ancestry(2020年收购估值47亿美元,预计上市市值约100亿美元)[12] 投资活动加速与战略重点 - 旗舰私募股权基金BCP IX(规模217亿美元)结束观望,截至三季度末总投资额增至21.6亿美元[16] - 公司将“AI基础设施”作为核心投资主题,重点布局数据中心和电力领域[17] - 过去三个月完成多笔相关交易:以约16亿美元收购电气服务商Shermco;以近10亿美元收购620兆瓦天然气发电厂Hill Top能源中心;以70亿美元收购亚瑟港液化天然气二期项目49.9%股权[18][20] - 10月21日,公司与TPG共同以183亿美元收购医疗诊断公司Hologic,为近二十年来最大医疗器械并购交易[16] 行业拐点判断与展望 - 公司管理层认为全球PE行业处于关键“拐点”,投资者情绪好转,2026年将迎来更健康的市场、更好的流动性及IPO前景[14] - 公司正进行大规模投资以在市场全面复苏前抓住机会,预计2026年将是产品发行最多、大规模交易更可行、变现活动加速的一年[21] - 公司资产管理规模(AUM)高达1.2万亿美元,各业务板块投资活跃[16]
登峰前沿·大家说|志算科技黄春江:让AI芯片走入千家万户的“芯”路历程
投中网· 2025-11-05 10:29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瞄准端侧AI芯片的蓝海。 来源丨 投中网 在攀登产业珠峰的征途上,创业者是孤独的勇士,亦是需要灯塔的航船。 一种声音,一份力量。「登峰前沿·大家说」系列专题,汇聚由浦东科创集团与投中信息联合发起 的" 浦东科创-海望登峰(二期)CEO特训营 "创业者的真实表达。聆听他们的创业独白,见证他们 的成长突破,一同亲历新一代产业领袖的思考与蜕变。 一颗高能效的端侧AI芯片,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黄春江与他的志算科技正在书写这份答卷。 "在清华电子系的八年,为我打下了坚实的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黄春江表示,这段求学经历不仅赋 予他专业知识,更培养了他严谨的科研态度。毕业后,他先后进入贝尔实验室和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从设计工程师成长为研发经理。 在贝尔实验室,他参与了宽带交换机的设计;在上海贝尔阿尔卡特,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宽带接入 服务器及其核心芯片,并实现了量产。"这段经历让我积累了从研发管理到电子产品量产的全流程经 验。" 然而,黄春江并不满足于在外企的稳定工作。他选择离开,投身创业大潮,先后主持参与过科技部和 上海市科委的创新芯片项目。"我们研发的加密芯片、喷绘机数据 ...
2200亿,重庆迎来一个超级IPO
投中网· 2025-11-05 10:29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赛力斯于港交所上市,发行价131.5港元,开盘后市值达2200亿港元,成为年内首家A+H上市的新能源车企[2] - 公司旗下问界系列连续三年获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问界M9为2024年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2] - 公司营收从2023年的358亿元增至2024年的1451亿元,同比增长305.5%,2024年净利润达59亿元,同比增长342.72%[7]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 公司前身是1986年张兴海兄弟以8000元创办的凤凰电器弹簧厂,后成为长安、东风等车企供应商[4] - 2003年与东风汽车合资成立东风渝安,获得整车生产资质,通过微型车在市场崛起,2016年更名为重庆小康工业并在A股上市,当时市值51.709亿元[5] - 公司布局新能源,远赴硅谷设研发中心,斥资数十亿建智慧工厂,并收购特斯拉联合创始人的电池公司InEVit[6] - 2021年与华为合作后股价飙升,从7.71元涨至最高75元,上演10倍大牛股行情,2021年7月市值最高达850多亿元[7] 产品销量与市场表现 - 问界M5创下上市当年新品牌单车交付量破万的最快纪录[8] - 问界M7成为2024年中国市场30万元级最畅销自主品牌车型,年交付量约20万辆[8] - 问界M9问鼎2024年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年交付量逾15万辆[8] 股东结构与战略投资回报 - IPO后,创始人张兴海及其控制实体合计持股26.92%,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东风汽车集团持股18.88%,为第二大股东;重庆国资合计持股约4.06%[10] - 东风汽车集团凭借18.88%的股份,对应市值415亿元,获得巨额投资回报,此合作始于2003年,东风以品牌和生产资质入股[11] - 2020年东风汽车集团通过资产重组成为小康股份战略投资者,占股25.83%,双方在技术、供应链等领域深度协同[12] 地方政府支持与产业协同 - 重庆产业母基金作为最大基石投资者,认购21.76亿港元,刷新重庆本土产业基金单笔投资纪录,助力赛力斯募资超130亿港元[14] - 2025年上半年重庆国资出资7.35亿元参与赛力斯收购龙盛新能源超级工厂项目,增强其自主生产能力[14] - 重庆将赛力斯纳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规划,推动本地企业进入其供应链,带动100余家本地企业产值增长[14] - 重庆以标准地模式和绿色审批通道支持两江智能工厂建设,使工厂仅用18个月投产,缩短行业平均周期近一半[15]
重组、谋上市,OpenAI更自由了
投中网· 2025-11-05 10:29
以下文章来源于连线Insight ,作者窦文雪 连线Insight . 产业升级创新者的聚集地。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作者丨 窦文雪 编辑丨 子夜 来源丨 连线Insight 近几日, AI圈最受瞩目的公司OpenAI,接连释放出令资本兴奋的消息。 据财联社报道,有市场消息称, OpenAI正筹备首次公开募股,此次IPO对该公司的估值或高达1万 亿美元。有望缔造史上规模最大的IPO。 报道还援引了业内人士透露的消息, OpenAI正考虑最早于2026年下半年向证券监管机构提交上市 申请,初步讨论中的融资规模至少600亿美元。 OpenAI也在学着赚更多钱。 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否认了明年上市的消息,他认为上市是公司发展中的自然阶段,但目前并 非优先事项。上市没有具体日期,2027年上市或许会更好。 在此之前, OpenAI刚刚宣布完成架构重组,将各投资方的投资转换为普通股,解除了此前在财务回 报上限的潜在限制。 同时, OpenAI与微软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双方将从"深度绑定"转向"自由合作"的阶段,双方也 可以与其他公司进行合作。 通常情况下,一家技术基本功扎实、倍受 ...
中国游戏,正在“攻占”日本
投中网· 2025-11-04 15:04
以下文章来源于霞光社 ,作者笑笑 日本游戏已经难以躺在功劳簿上。 作者丨 笑笑 编辑丨 李小天 来源丨 霞光社 曾经如日中天的日本游戏产业,如今,正在日渐沦为纸老虎。 霞光社 . 赋能企业全球化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9月刚过去的TGS2025几乎变成了中国主场。官方数据显示,本届非日本参展公司共299家,中国 便独占近一半席位。其中,多家中国厂商的新款二次元游戏会师TGS,是中国二游产品最为密集的 一届。 据现场媒体报道,包括鹰角、蛮啾、完美世界等中国公司展台均人气爆棚,获得日本玩家追捧,甚至 排队需要两小时起步。 实际上,TGS自2022年恢复以来,近三年展会规模大幅扩张的增量,基本都来自中国厂商。 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日本火热,也在更多维度被佐证。Sensor Tower近日发布的《2025年日本游戏 市场洞察》报告显示,今年截至到7月,日本手游收入榜前十中,中国游戏占据了六席。同时,主机 游戏方面,今年年初日本PS平台免费榜上中国产品也占据了一半。 日本市场向来被外界视作固若金汤的封闭堡垒,自给自足甚至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市场风格,在 历史上的确让包括游戏在内的多个产业获得长足发 ...
52亿,北京明星企业要IPO了
投中网· 2025-11-04 15:04
以下文章来源于东四十条资本 ,作者黎曼 东四十条资本 . 聚焦股权投资行业人物、事件、数据、研究、政策解读,提供专业视角和深度洞见 | 创投圈有趣的灵魂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三轮募资超25.5亿元。 作者丨 黎曼 来源丨 东四十条资本 一款抗癌新药,毅然闯关科创板。 2025 年 9 月末,上交所受理了北京鞍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创板 IPO 申请。这家创新药企,选择了一条不寻常的上 市路径——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这套标准的核心是不看企业当期盈利,只关注科创属性和市场潜力。 标准含几个关键要点: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 40 亿元;关注企业的研发成果与技术优势,要求"主要业务或产品需经国家有 关部门批准,市场空间大,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适用行业范围包括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 技领域。其中,医药行业一直是重点。第五套上市标准中指出,"医药企业需至少有一项核心产品获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 鞍石生物已经远超标准。一方面,鞍石生物已迈入商业化阶段,鞍石生物 2025 年一季度 6404.25 万元的营收。不过,公司 依然处于亏损状态。此外, IPO 前鞍石生物估 ...
300亿独角兽,补齐上市前的关键一环
投中网· 2025-11-04 15:04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中国大模型第一股"要来了? 作者丨 簪竹 来源丨 投中网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大模型领域,又热闹起来了。虽然过时的" AI 六小虎"说法已经鲜有人提,但作为国内第一批大 模型企业,这六家企业的命运在沉默中已然走向了不同的剧本。一面是智谱和 MiniMax ,带着成绩单,向 IPO 发 起冲刺,另一面则是各家或寻求新融资,或断臂求生。 上周, Kimi 传出了完成最新一轮融资的消息,有传闻称该轮融资高达数亿美元。几乎在同一时间,国内大模型厂 商 MiniMax 又开始了新一轮技术发布周,其中 MiniMax-M2 更是强势回归文本领域,直击海外巨头的核心腹 地。 更早之前, 9 月底,智谱发布了 GLM-4.6 旗舰文本模型,作为 GLM 系列的最新版本, GLM-4.6 被定为旗下 最强的代码 Coding 模型,也跟此次 M2 的主打功能一致。也难怪有投资人评论称:"大模型要往什么方向做,从 来不是秘密。"但话说回来,这些动作代表着不管是在资本市场还是模型赛道,中国大模型杀回来了。 不过,在模型赛道一直有个隐秘的共识——"大模型的保质期只有三个月",也就是说一个模 ...
“2025投中榜·锐公司100”榜单调研启动:寻找定义未来的产业新锐
投中网· 2025-11-04 15:04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来源丨 投中网 当潮水方向改变,真正的价值开始显现。过去一年,中国创新经济的叙事已彻底转向:"硬科技"不再是口号,而是生存与竞争的基 石。 ♦ 参评企业估值在 10 亿人民币以上,融资轮次在 A 轮及以上,且近三年内( 2023-2025 年)有融资记录; 我们正亲身经历一个范式转移的周期——全球科技竞争的逻辑, 正从单一技术的突破,转向复杂系统生态的构建与主导。 在这一背景 下,中国的产业升级路径清晰呈现:从模式创新走向硬核驱动,从应用集成走向底层攻坚。 这一年来,硬科技的纵深发展成为主旋律:生成式 AI 加速从技术探索走向产业融合,通过垂域应用重构从研发到服务的全链条;碳中 和领域持续拓宽技术边界,绿色氢能、新型储能等路线并行发展,推动能源革命进入深水区;生物科技在 AI for Science 的驱动下经 历研发范式革新,催生更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先进制造在"自主可控"与"全球竞争力"的双重目标下,于半导体设备、高端材料等 关键环节持续突破。 这是一个回归本质的时代,也是一个属于长期主义者与产业重构者的时代。 由此, " 2025 投中榜·锐公司 100 ...
登峰前沿·大家说|影创医疗王圣雪:从投行精英到破局者,用血液重塑医学影像
投中网· 2025-11-03 14:26
来源丨 投中网 在攀登产业珠峰的征途上,创业者是孤独的勇士,亦是需要灯塔的航船。 一种声音,一份力量。「登峰前沿·大家说」系列专题,汇聚由浦东科创集团与投中信息联合发起 的"浦东科创-海望登峰(二期)CEO特训营"创业者的真实表达。聆听他们的创业独白,见证他们的 成长突破,一同亲历新一代产业领袖的思考与蜕变。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一位带着"让核磁无风险"的初心的 "创业玫瑰"。 海 乐igh 在医学影像的精密世界里,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可能改写无数患者的命运。当传统造影剂的安全隐患困 扰业界数十年,一位从投行转型的女性创业者,正带领团队用"自体血造影"这项创新技术,开启一 场关乎生命安全的医学革命。 她就是苏州影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圣雪,一位带着"让核磁无风险"的初心的 "创业玫瑰"。 从数字到生命,一场跨越领域的创业 "自体血NOCA技术的应用,可以看作影像学的一次回归——回到患者自身的生理线索,用最熟悉的 介质,开启更温和、更精准的影像时代。"影创医疗创始人王圣雪的创业故事,便始于这一洞见。 这位先后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求学,随后进入投行领域的女性创业者,在医疗投融 ...
英诺求变,科创基金新起航
投中网· 2025-11-03 14:26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一场关乎 "上限" 的战略升级。 来源丨 投中网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英诺依然要为优秀创业者递出第一张支票。"英诺天使创始合伙人李竹的语气 里,既有破局的果断,也有坚守的笃定。 当"投早、投小、投科技"几乎成为创投行业标配,早期投资面临新的困境:优质项目估值持续走 高,传统天使基金的单笔投资额度,已难以满足科技创业者的资金需求。 在这个"大水大鱼"的科创时代,走过 12 个年头的英诺天使决定开启关键一跃: 正式启动"英诺天使基金"与"英诺科创基金"双品牌运作,通过差异化定位破解早期投资与硬科技机 遇的平衡难题。 天使基金打好基础,坚持早期布局、快速决策;科创基金冲击上限,重仓高潜力项目、深化产业赋 能。配合这一战略,规模达 15 亿元的科创三期基金也已提上日程。 从早期发现天兵科技、云深处、青禾晶元等明星项目,到如今通过体系化打法突破传统天使投资边 界,英诺正在用实际行动回应时代赋予的新命题: 天使 ,如何更好地拥抱硬科技的大时代? 天使基金打基础,科创基金冲上限 " '天使'是我们的根基,科创基金将决定英诺未来的成长上限 。" 李竹称," 英诺科创基金已经募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