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
搜索文档
“国家队”重仓工业母机,10个亿丨投融周报
投中网· 2025-10-20 14:45
低空经济 - 零重力飞机工业在两个月内完成三轮密集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近7亿元人民币,其中A++++轮融资金额近3亿元,由四川制造业协同发展基金与方广资本注资 [4][11] - VOLANT 沃兰特完成数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领投,上汽创投等新投资方参与,现有股东君联资本、鼎晖百孚、自宣创发持续追加投资 [4][12] 量子计算 - 超导量子计算公司逻辑比特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浙大联创领投,东方嘉富、华夏恒天、西湖科创投、藕舫天使跟投 [4][13] - 玻色量子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华德科创、南山战新投联合领投,广发信德、湖南财信产业基金、纬德信息等跟投 [4][15] 大健康 - 津渡生科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领投方为红杉中国种子基金 [5][33] - 光谱视觉技术提供商高谱成像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由浙江省国资平台富浙科技与杭州市西湖区区属投资平台西湖科创投联合投资 [6][34] - 神经调控与脑机接口提供商领创医谷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顺禧基金、亦庄国投共同领投 [30] - 华道生物完成亿元以上的D+2轮融资,由博爱新开源领投 [31] - 小分子创新药公司BridGene完成2800万美元B+轮融资,由康君资本领投 [36] 硬科技 - 岩超聚能完成数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A股上市公司岩山科技、岩山投资等联合领投 [14] - 同创普润完成超十亿元人民币Pre-IPO轮融资,尚颀资本及上汽金控联合参与 [19] - 具身触觉企业千觉机器人完成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孚腾资本领投,产业方理想汽车等共同参与 [20] - 北京精雕完成超10亿元人民币战略融资,由国家级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与北京市先进制造和智能装备产业投资基金联合投资 [22] - 钙钛矿光伏企业炎和科技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东方嘉富领投 [23] - 亚笙半导体完成超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锡创投及旗下国联新创、弘晖基金领投 [24] 人工智能与互联网/企业服务 - AI视频企业爱诗科技完成1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由复星锐正、同创伟业、顺禧基金等共同投资 [46] - 中国AI硬件公司未来智能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 [43] - 面壁智能完成数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由北京市属国有投资平台"京国瑞"及市场化创投基金"米聚合基"等共同参与 [42] - 高性能密态计算技术企业荆华密算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种子轮融资,由英诺科创基金领投 [40] - 消费级CNC设备创新企业造物时代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启明创投独家领投 [39]
500亿芯片龙头,买下一张入场券
投中网· 2025-10-20 14:45
公司并购活动与市场反应 - 2025年10月13日,模拟芯片龙头圣邦股份收购亿存芯半导体77.54%股份并完成工商变更,交易未达强制披露标准故无具体价格[5] - 并购消息传出当日,圣邦股份股价大涨5.77%,收盘市值达到528亿元[6] - 2025年3月,公司控股磁传感器企业感睿智,2024年10月以10.6亿元收购电源管理芯片厂商创芯微,旨在迅速补齐现有短板[15]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历程 - 创始人张世龙1966年出生于河北张家口,留美博士,曾在美国德州仪器担任电子设计工程师[8] - 2003年,张世龙回国在哈尔滨创立圣邦微电子,瞄准国内空白模拟芯片市场,首个产品即选择台积电作为晶圆代工合作伙伴[8] - 2007年公司将总部迁至北京,原计划境外上市,后于2017年放弃该计划,成为A股首家专注模拟芯片设计的上市公司[9] 公司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5年中期营收18.19亿元,同比增长15.37%,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12.42%,扣非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14.98%[13] - 每股净资产从去年同期的8.76元降至7.6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0.39元,较去年同期的0.67元大幅下降[14] - 公司货币资金比年初增加2.6亿元,增幅32%[15] 产品线与研发投入 - 截至2025年半年报,公司已发布5200余款可供销售料号,规划在36个产品大类中推出6600余款型号[11] - 产品覆盖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两大领域,应用于工业、消费电子、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11][15]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5.08亿元,占总收入的27.9%,研发投入不低于营收18%为公司早期定下的红线[15] 行业地位与增长潜力 - 2024年,圣邦股份在综合模拟芯片领域排名中国厂商第一,全球排名第六[11] - 2014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2%,远超行业9.7%的增长速度[11] - 若美国芯片价格因反倾销调查上涨20-30%,中国模拟芯片国产化率有望从15%跃升至25%,释放超63亿美元替代空间[18] 战略布局与未来展望 - 公司正将资源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等高增长新兴应用领域倾斜[15] - 收购亿存芯可填补公司在存储芯片领域的空白,其车规级产品与圣邦车规电源管理芯片能形成协同,完善"模拟+存储"产品矩阵[18]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底向港交所递表寻求上市,近期收购旨在提升估值想象空间,并有消息称公司将进入特斯拉供应链[19]
意大利观察笔记:被中国企业放弃之地
投中网· 2025-10-20 14:45
意大利市场消费特征 - 2025年意大利平均月薪约为税前2047欧元,税后1400至1500欧元,北部伦巴第大区平均月薪可达2000欧元以上[37] - 有23.1%的人口生活在贫困家庭,贫困线为年收入12363欧元[37] - 本土消费能力不高,例如线下商超柠檬香皂价格低至3欧元,而网红品牌蕾莉欧香皂售价6.9至8.9欧元,本地人很少购买[38] 韩国企业在意大利的布局 - 三星在意大利设有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营销网络遍布全国[8] - LG是韩国家电市场的重要玩家[8] - 现代汽车集团于2011年收购了意大利汽车设计公司GFG Style多数股权[8] - 韩国流行音乐成为全球Z世代共通语言[8] 中国企业在意大利的现状 - 意大利被视为欧洲最"鸡肋"的市场,消费力弱、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治安混乱,且没有可辐射的其他地域[39] - 街头可见的中国品牌主要为名创优品,例如那不勒斯西班牙街区有三家名创优品店铺,侧重零食饮料和IP周边[35] - 名创优品利用三养火鸡面在YouTube和TikTok翻红之际及时布货,并上架白象火鸡面[35] 意大利经济与社会状况 - 自1999年以来意大利每年GDP增长落后于欧元区平均水平[16] - 2025年第二季度就业率为62.8%,就业机会集中在建筑、零售、酒店等低生产率行业,主要有利于50岁以上劳动者[16] - 移民通过地中海中部航线等三条主要路线涌入意大利,该国扮演欧盟"南大门"角色[16][17] 意大利零售市场特点 - 印度商贩在那不勒斯显示出秩序性,上午十点前排成一列出摊,下午五点前后排队收摊[29] - 印度商贩有严苛定价标准,例如冰箱贴统一售价1欧元,拒绝讲价,以维持族群生存规则[33] - 印度商贩的定价规则开始影响本地商户,例如新堡门店玻璃酒杯价格被压至3.5欧元一个[33]
一起破产把黑石、KKR股价都干崩了
投中网· 2025-10-20 14:45
全球PE巨头股价下跌原因 - 过去一个月全球最大PE巨头股价出现罕见集体大跌,黑石股价累计下跌17%,KKR下跌21%,凯雷下跌21%,阿波罗全球资管下跌16%,Ares下跌23% [2] - 这些PE巨头均为市值数百上千亿美元的行业领导者,黑石还是标普500成分股,一个月内近千亿美元财富蒸发 [3] - 股价下跌发生在美股大盘稳定的背景下,同期标普500指数微涨1% [3] First Brands公司概况 - First Brands是一家高速扩张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专注于汽车后市场,提供从刹车片、火花塞到雨刷的全系列产品,号称汽车售后市场"一站式商店" [4] - 公司通过激进收购策略迅速崛起,2013年成立后收购Carter和Trico等历史悠久的品牌,2019年后开启更大规模收购 [5][6] - 公司实施"成对收购"策略,一方面收购品牌强大但生产外包的企业,另一方面收购制造能力强但品牌弱的企业,随后将生产订单转移至本土工厂 [7] - 经过多轮收购后成为拥有25个子品牌和约2.6万名员工的全球最大汽车售后零部件制造商之一,2024年净销售额达50亿美元 [8] First Brands债务危机与破产 - 公司扩张建立在巨额债务基础上,大量使用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保理、存货抵押等复杂表外融资手段 [11] - 2025年7月尝试进行62亿美元债务再融资时,因潜在投资者要求独立审查财务状况而导致融资失败 [12] - 融资失败后公司债券价格暴跌,留置权贷款价格一夜下跌90%,评级机构迅速将评级下调至垃圾级 [12] - 破产申请文件显示负债在100亿至500亿美元之间,资产仅为10亿至100亿美元 [18] - 债务问题涉及复杂的表外融资混乱,包括同一笔应收账款被重复出售给不同保理商,库存抵押贷款存在抵押品混同现象 [14][15] - 为其服务的供应链金融公司Raistone声明高达23亿美元资产"下落不明" [15] 对私募信贷市场的冲击 - First Brands破产案暴露了不受监管的私募信贷市场风险,这些私募信贷被包装为"中低风险、中高收益"基金产品卖给普通投资者 [19] - 美国私募信贷市场规模过去十年增长十倍,截至2024年资产管理规模达约1.1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额87%以上,规模已超过次贷危机时的次贷市场 [19] - 尽管大部分PE巨头未直接涉及First Brands业务,但股价仍下跌,因几乎所有一线PE巨头都有庞大私募信贷业务 [19] - 截至2025年6月底,黑信贷业务规模约4840亿美元,KKR为2610亿美元,凯雷为2030亿美元,私募信贷已成为PE巨头最重要收入来源和增长引擎之一 [19] 潜在系统性风险 - First Brands破产可能只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如果更多类似案例出现,可能蔓延至整个金融体系 [18] - 破产波及面极广,涉及上百家贷款人,包括传统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私募信贷基金和金融科技平台 [18] - 事件已被媒体称为"小型次贷危机",引发对不受监管的"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担忧 [18][19]
它们,同时押中宇树、摩尔
投中网· 2025-10-19 15:04
文章核心观点 - 摩尔线程和宇树科技等明星项目的IPO预期在资本市场引发热潮,投资者正积极寻找能同时受益于多个热门项目的公司 [3][4] - 能够同时押注摩尔线程、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等成功企业,前瞻性的判断至关重要 [2][5] - 相关受益公司可分为产业资本和财务投资者,其布局逻辑和受益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5][9][15] 上市公司布局分析 - 金发科技作为上游供应商,与摩尔线程和宇树科技均有实质性业务合作,并通过金石成长基金间接持有宇树科技0.32%的股份 [6][7] - 双环传动是宇树科技核心减速器供应商,为其人形和四足机器人提供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等,并已实现批量供货,同时与摩尔线程建立战略合作 [7] - 中大力德为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关节模组提供核心传动部件,市场传言其精密传动部件已进入摩尔线程供应链备选名单 [8] - 和而泰直接持有摩尔线程1.244%股权,初始3000万元投资估值已增值超80倍,其珠海基地承接摩尔线程30%以上的GPU模块代工订单,年产能超30万颗 [9] 财务投资者参与情况 - 景兴纸业通过容腾基金间接持有宇树科技极低比例股权,但公司官方声明并未投资摩尔线程 [8] - 大众公用和七匹狼母公司分别持有深创投10.79%和4.89%的股权,从而间接获得宇树科技和摩尔线程的权益,属于低风险分享科技红利的配置选择 [9] 一级市场机构布局 - 深创投在2021年2月参与摩尔线程Pre-A轮融资,并于2022年B轮投资宇树科技,2024年进行追投,显示出先发优势 [12] - 红杉中国在2020年摩尔线程成立不久即入局,于2019年底投资宇树科技,并在2023年3月投资智元机器人,成为同时押中三个热门项目的机构 [12] - 中国移动作为摩尔线程第九大股东,持有2.57%股份,于2022年底领投15亿B轮融资,并在宇树科技2023年C轮融资中参与 [14][15] - 腾讯持有摩尔线程0.88%股份,位列第25名,并在宇树科技2023年C轮和智元机器人2024年通过投资及购买老股方式入股,形成广撒网布局策略 [14][15]
蜜雪冰城开卖啤酒了
投中网· 2025-10-19 15:04
收购交易核心细节 - 蜜雪冰城以2.97亿元收购鲜啤福鹿家53%股权,实现对后者的绝对控股[7] - 交易采用增资与股权转让结合方式,其中2.856亿元用于认购新增注册资本51%,1120万元用于受让第三方股东2%股权[9] - 交易估值参考截至2025年8月31日的评估结果,区间为2.447亿元至2.766亿元,支付价略高于估值上限[9] 交易估值与关联关系 - 此次收购市盈率约523倍,市净率约29倍,显著高于A/H股啤酒板块平均市盈率不足30倍、市净率约2.5倍的水平[9] - 福鹿家实际控制人田海霞为蜜雪集团CEO张红甫妻子,收购前其直接和间接控股福鹿家超80%[7] - 交易完成后,田海霞直接持股降至29.43%,其持股总估值约2.2亿元,整体投资回报约8.2倍[7][11] 福鹿家业务概况 - 品牌原名芙鹿家便利店,2022年战略重心转向精酿啤酒,2025年1月更名为鲜啤福鹿家[13][14] - 产品线包括国标鲜啤、茶啤、奶啤、果啤等约16个SKU,国标鲜啤定价为5.9元/斤(500ml)[14][15] - 采用加盟模式快速扩张,截至2025年8月31日已在28个省市布局约1200家门店[15] 战略协同与行业背景 - 蜜雪冰城可依托其五大生产基地和全国物流网络为福鹿家赋能,预计将鲜啤运输损耗率从行业平均8%降至3%以内[20][21] - 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预计从2023年的44.3%放缓至2025年的12.4%,公司寻求第二增长曲线[22] -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逼近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鲜啤市场规模将突破800亿元[22] 国际化与运营挑战 - 啤酒业务可能成为蜜雪海外扩张新抓手,其已布局的东南亚区域啤酒消费基数庞大[23] - 鲜啤消费集中在夜间时段,与茶饮全时段消费属性不同,存在运营切换成本及对家庭客群潜在影响的问题[24] - 当门店规模从1000家向更高数量级扩张时,保证偏远地区门店产品品质将考验供应链管理能力[24]
不到3折卖掉公司,控股方“自掏腰包”补偿VC丨投中嘉川
投中网· 2025-10-19 15:04
文章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出现高估值项目打折出售的并购趋势,项目以大幅低于历史估值的价格被收购[4][6] - 交易结构通过控股方让利和特殊目的公司设计,平衡各方利益,保障外部投资人平稳退出[5][13][18] - 母公司经营压力和地缘政治风险是促成折价出售的重要原因[20][21][22] 半导体并购市场趋势 - 2025年1月1日至今A股已披露90笔半导体创业项目并购交易[4] - 并购案例显示打折出售趋势,例如逐点半导体估值从35.6亿人民币降至9.5亿人民币,降幅达73.3%[5][12] - 锐成芯微交易价格19亿人民币,较最高估值48.78亿人民币打折至4折以下[6] 逐点半导体收购案例 - 芯原股份以9.5亿人民币收购逐点半导体100%股权,交易含现金对价9.3亿和交易费用[9] - 收购主体为特殊目的公司天遂芯愿,芯原股份持股40%并享有控制权,共同投资人持股60%[9][18] - 芯原股份实际出资约5600万人民币,通过并购贷款和自身持股抵扣降低资金压力[19] 估值与融资历史 - 逐点半导体2021年8月估值约15亿人民币,2022年底投前估值达5亿美元(约35.6亿人民币)[12] - 本次收购价格9.5亿人民币仅为2022年底估值的26.7%[5][12] - 若按同价位退出,所有投资人均亏损,但交易结构调整保障外部投资人利益[12][13] 交易结构与利益平衡 - 控股方Pixelworks持股比例从78.14%降至49.49%,外部股东整体持股从21.86%升至50.51%[14][16] - 外部投资人如上海超越摩尔基金持股从4.55%升至9.47%,海南启芯持股从2.49%升至8.68%[16][17] - 特殊目的公司设计允许部分原股东转为收购方股东,保留未来增值机会[18] 折价出售动因 - 逐点半导体2024年营收3.85亿人民币,净利润亏损1.2亿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营收1.1亿人民币,亏损0.64亿人民币[21] - Pixelworks 2024年收入4321万美元,同比下降27.60%,净利润亏损2872万美元,亏损扩大9.72%[21] - 中美科技竞争加剧政治风险和合规成本,Pixelworks预计通过交易获得5000万至6000万美元现金[22]
成都,给出城市创投的新答案
投中网· 2025-10-18 14:40
城市创投的成都模式 - 成都国资是西部地区股权投资基金市场的绝对主力,自2019年以来,注册于成都的基金贡献了西部地区4206笔投资中的1229笔,成都国有资本在过去五年募资市场中累计贡献69.21%的份额 [6][7] - 成都高新区通过“资本+产业+技术+人才”的综合布局,加快形成全国领先的“中试+基金”科创生态体系,推出总计3000亿元产业基金计划,目标打造百亿天使母基金 [3] - 成都在城市创投政策改革上走在前列,例如明确政策性基金容亏率标准为80%到30%,市场化基金容亏率为20%,对种子期企业投资损失容忍率最高可达80%,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 [8] 代表性投资案例与成效 - 成都国资对海光信息的早期投资获得显著回报,初始投资15亿元,上市前已收回成本,目前仍持有16.96%股份,在2025年5月对应市值达537亿元,浮盈超500亿元,并成功吸引其核心子公司落地成都 [7] - 卫星通信企业星卫讯在获得成都高新区天使子基金投资后实现爆发式增长,营收从2023年的数千万元水平增长至2024年突破1亿元,2025年预期达2.5亿元,并保持数千万元利润,成为国内行业应用卫星通信终端出货量第一的龙头企业 [16][17] - 高比能电池技术企业中科星能在成都高新区“国资领投、市场跟投”模式下完成首轮数千万元融资,高新区提供了从公司选址到资质申报的全方位落地服务 [18][19] 中试平台建设与生态赋能 - 成都高新区系统性布局中试环节,已规划建设近100个中试平台,覆盖集成电路、创新药等重点领域,连接高校院所100余个、孵化载体140余个,2025年中试平台相关基金已立项12个项目、决策5个项目 [22] - 对蜂鸟智造中试平台的投资构建了可持续商业模式,平台短期依靠中试服务和孵化收入,中长期通过股权投资分享企业成长红利,投资后公司营收增长20%到30%,并在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23] - 对万应微电子中试平台的投资填补了成都半导体产业链在高端封装环节的空白,投资后通过引入专业运营管理人才,优化了生产流程,提升了设备利用率和订单交付效率 [23][25] 早期资本支持体系成果 - 成都高新区早期资本支持体系基金规模已超过200亿元,支持早期项目超过200个,在2025年中国成都天使投资生态大会上,完成9支合作基金签约,合作规模74亿元,以及31个资助、种子、天使项目投资签约 [21] - 天使母基金与6家基金管理人集中签约,新设子基金将聚焦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围绕“卡脖子”技术和国产化替代开展投资 [21]
300多个APP,想让我和AI谈感情
投中网· 2025-10-18 14:40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上半年AI陪伴类APP全球总下载量达到2.2亿次,已创造8200万美元收入,预计全年营收将突破1.2亿美元[7] - 预计2025年至2028年,中国AI情感陪伴行业规模将从38.66亿元增至595.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8.74%[7] - 截至2025年8月,全球共有337款活跃的AI陪伴应用,其中128款为2025年新上线产品[7]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高度集中态势,排名前10%的应用贡献了该类应用总收入的89%[7] - 行业鼻祖Character.ai拥有2000万月活用户,但面临订阅率有限的问题,需通过广告变现[8] - 部分应用如"冒泡鸭"、"异世界回响"已关停,"筑梦岛"因内容问题被约谈整改,显示行业竞争激烈且存在监管风险[8] 用户需求与行为特征 - 现代生活中传统人际关系网络弱化,AI提供了低成本、无压力的情感出口,其"即时响应、永不评判"的交互模式切中用户痛点[11] - 52%的青少年每月至少使用数次AI陪伴应用[12] - 用户使用呈现"浅层尝试"特征,超半数用户月使用天数不足5天,头部应用留存率持续走低[13] - 深度用户具备较强支付意愿,例如有用户愿意每月支付20美元订阅服务,但"零支出"用户更为常见[12] 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 - 主流玩法包括AI角色扮演、虚拟伴侣等,形式从打字聊天扩展到语音视频、定制形象、性格养成及剧情场景[16] - 字节、美团、Minimax等大厂已上线猫箱、WOW、星野等产品,其中星野瞄准"梦女"群体需求[16] - 海外产品如Tolan以外星人角色避开"恋人向"定位,主打情感共鸣,超九成用户为16-24岁女性[16] - 主要盈利模式为付费订阅和按次付费,LoveyDovey采用虚拟货币按次支付模式,Character.ai尝试激励式广告作为收入补充[21] - 国内市场付费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创业公司探索通过IP衍生品和硬件变现的路径,但供应链方案及IP影响力仍是挑战[22] 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 现有技术难以实现真正的情绪共鸣,回应本质是算法对海量对话数据的重组,缺乏对人类情感复杂性的深刻把握[14] - 多模态、细颗粒度的感知能力是提升陪伴体验的关键,但需要额外成本投入长时记忆等功能[18] - 创业者认为需瞄准细分赛道,通过特化训练和长时记忆功能形成对用户的深度认知,打造不可转移的数字财产[23] - 行业共识是"需求在先,AI在后",应避免技术驱动而忽视真实需求,需找准细分人群并精准定位[17][25]
LP周报丨120亿,静安出手了
投中网· 2025-10-18 14:40
文章核心观点 - 本周LP圈动态活跃,企业出资、新基金设立和GP招募是主要焦点 [3] - 多只大规模产业基金集中设立,重点投向集成电路、医疗健康、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央企、地方国资、上市公司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通过“产业+资本”模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3] 募资动态 - 康桥资本旗下瑞桥信贷二期美元基金完成5亿美元募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信贷基金之一 [5] - 该基金LP包括主权财富基金、养老基金、金融机构及家族办公室,投资策略面向拥有即将有产品获批或处于商业化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及医疗器械或服务企业 [5] - 康桥资本目前总资产管理规模为105亿美元 [5] 新基金:上市公司作为LP - 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计划出资5000万元参与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无锡金雨茂物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基金其他出资人包括无锡金鹫投资、江苏无锡生物医药产业专项母基金等 [7][8] - 片仔癀拟投资2亿元参与中金医疗基金,该基金目标募集规模10亿元,主要投资于医疗大健康方向,包括中医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 [9] - 片仔癀2025年以来已三次作为LP参设基金,此前曾出资2亿元参与招商致远资本管理的"招盈慧康基金"和2亿元参投中信建投资本管理的"高鑫润信基金",公司截至2025年6月末账面货币资金及定期存款合计近50亿元 [9] 新基金:地方产业基金 - 上海已设立总规模约15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并完成18支子基金的投资决策工作,目前在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AI for Science、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已布局一批优秀项目 [19] - 上海设立出资额57.02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私募基金,主要出资方包括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母基金有限公司等 [20][21] - 上海静安资本注册资金为120亿元,以"政府引导基金+直投+市场化"的模式运作,重点投向人工智能、大数据、文化创意、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2] - 南京溧水新增3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聚焦"两新两智"核心赛道,使溧水区产业基金矩阵总额增加到180亿元 [32][33] - 海南设立30亿元产业转型基金,由海南农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17] 新基金:CVC及产业资本主导 - 临港首支CVC基金智微攀峰基金设立,规模15亿元,由中微公司战略发起并认缴出资7.35亿元,占基金总规模的49%,聚焦半导体、泛半导体及战略新兴领域 [11] - 文远知行与广州产投共同出资约6474万元成立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文远知行近期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13][14] - 中国国新、中国移动等成立央企战新产发私募基金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目前中央企业设立的创投基金总规模已接近千亿元 [15] 新基金:区域协同与专项领域 - 江苏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投资基金成立,出资额5亿元,是全国首支跨省域财税分享基金,投资产生的地方级税收收入由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平等分享 [23] - 沈阳汽车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8亿元,由沈阳汽车集团、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宝马中国投资公司共同设立,聚焦汽车产业链电气化、智能化、低碳化方向 [24] - 河南设立规模5亿元的现代食品基金,重点投向现代食品产业及其上下游产业链,漯河市现代食品产业总规模超2500亿元,占河南省总量的1/4 [31] - 江西江钨矿业基金规模50亿元,由国开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江西国控等省属国企共同出资,聚焦海外优质资源并购 [34] 招GP - 上海大零号湾新质领航基金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子基金应聚焦航天航空、生物医药、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等符合闵行区产业体系的项目投资 [37] - 湖南省金芙蓉产业引导基金公开遴选人工智能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要求子基金投资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资金比例不得低于可投资规模的60%,返投不得低于母基金出资额的1.2倍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