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投中网
icon
搜索文档
英伟达是怎么被“抬”上5万亿的?
投中网· 2025-10-30 15:22
以下文章来源于虎嗅APP ,作者董必政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AI泡沫论"的质疑声音也空前高涨。 作者丨 董必政 编辑丨 关雪菁 来源丨 虎嗅APP 10月29日,美股一开盘,英伟达成为了史上第一个市值突破5万亿美金的公司。 虎嗅APP . 一天前,在GTC DC大会上,英伟达CEO黄仁勋展示出来自AI的强劲需求。比如,他表示,今年及 2026年,Blackwell和Rubin架构芯片可带来的收入超5000亿美元,这个收入将来自2000万颗GPU。 5000亿美元收入将是2023年~2025年Hopper架构芯片所带来收入的5倍。 从思考,到创造 在演讲中,黄仁勋又一次驳斥了AI泡沫论。 他当然要驳斥,作为AI时代核心资源——GPU的卖铲人,英伟达一手掌握稀缺资源的定价权。可以说, 英伟达的市值取决于市场对于美国AI未来的乐观程度。 然而,伴随着英伟达5万亿市值的到来,"AI泡沫论"的质疑声音也空前高涨。 这,要从一笔关联交易说起。 9月22日,英伟达宣布,将向OpenAI投资一笔高达1000亿美元的巨款。作为"回报",OpenAI承诺了 一份价值10GW GPU的超级订单。 这种" ...
八大田园经济崛起
投中网· 2025-10-29 14:30
以下文章来源于惊蛰研究所 ,作者惊蛰研究所消费组 惊蛰研究所 . 探索发现新经济。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消费去了田间地头? 作者丨 成昱 来源丨 惊蛰研究所 前脚踏出办公楼,后脚扎根田间地头——让都市里的年轻人渴望大自然的自由和生机,一股消费力量 驱动的"田园经济"正悄然崛起。 《2024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出游人次超过42亿, 旅游总花费达4.35万亿元。其中,乡村旅游增长尤为强劲,仅一季度就接待游客近8亿人次,创下历 史新高。 乡村旅游人数的增长,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乡村场景的向往,也为拉动乡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当越 来越多的消费者置身乡村场景,融合农业、旅游与文化的乡村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借助创意与设计 打开城乡互动的新局面,乡村原有的生态、空间与文化资源也被转化成更具吸引力的产品与服务,重 新定义了乡村本身的价值。 稻田咖啡:稻下乘凉,杯中藏香 长期以来,一片稻田的价值往往被狭义地等价于它所产出的稻谷。然而当都市人群开始愿意驱车半 天,只为看着稻浪饮一杯咖啡时,这片土地的价值等式便被彻底改写了。 今年以来,"稻田咖啡"在长三角乡村持续 ...
从“十年千亿”到“28日定律”:成都国资的确定性投资哲学​​​​
投中网· 2025-10-29 14:30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成都,以制度创新锚定产业未来的系统性实践正式拉开帷幕。 来源丨 投中网 " 十年一剑,千亿归来。 " ——成都国资押注海光信息的传说仍在江湖发酵,新的追问已浮出水 面:下一个 " 海光 " 在哪里? 这种不确定性,不仅消耗着创业者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提高了资本发现价值的门槛和成本。 在这片不确定性的海洋中, " 产投 28 计划 " 的意义在于树立起一座确定性的 " 灯塔 " 。通过设 立 " 每月 28 日 " 这一雷打不动的城市级创新日历,向全球的创新力量宣告:在成都,每个月都有 一天,资本、智本、产业资源将如期而至,为 " 未来之星 " 提供绽放的舞台。这种 " 确定性 " 的 价值,远超一场活动本身。 "产投 28 计划"是成都产投集团秉持"投早、投小、投未来"理念,所打造的首个专注于未来产业的 创业生态平台。该计划以"培育科创沃土,厚植产业雨林"为目标,重点围绕" 9+9+10 "现代化产业 体系,构建了覆盖从种子期到 IPO 的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通过"直投 + 子基金"双轮驱动实现"应 投尽投",旨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未来产业标杆,并打造全国首个未 ...
浦东科创-海望登峰(二期)CEO特训营第三模块课程圆满收官,打造科技创业者全链条实战能力
投中网· 2025-10-29 14:30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科研落地,团队升级,战略赋能 来源丨 投中网 日前,由浦东科创集团与投中信息联合主办的"浦东科创-海望登峰(二期)CEO特训营"第三模块课程圆满落幕。 本次课程汇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组 织管理与战略领导力领域的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所长张龙、壹念易简创始人及资深组织创新教练陈瑜,以及战略领导力专家、任天堂前资 深副总裁伏磊。 三位导师围绕科技创业全链条的核心痛点,系统传授从科研成果落地、团队心智建设到战略决策与组织领导的实战方法,为科技企业创始人提供了可落 地的管理工具与战略洞察,帮助学员在认知升级的同时,提升应对复杂商业环境和快速迭代挑战的能力。 在第一天的课程中,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所长张龙分享了他在帮助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势、明道、优术"的重要策略。 张所指出,科技创新已成 为国家竞争的核心,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仍存在诸多结构性难题。科研人员创业往往面临三大挑战:一是缺乏商业化思维和市场验证能力, 二是科研体系与资本、产业之间沟通不畅,三是在成果转化、团队建设和股权设计上缺乏系统规划,导致项目在"从0到1"或"从1到10"的阶段陷入瓶 ...
上海首支生物制造基金落地,道彤投资携奥浦迈“C+VC生态”重构产业格局
投中网· 2025-10-29 14:30
行业前景与战略定位 - 下一个10年被视为"中国生物制造的10年",标志着行业从创新药向生物制造的焦点转移 [2] - 生物制造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位列四大未来产业之首,成为国家战略层面重点培育的新质生产力 [3] - 生物制造的核心是"制造"而非单纯的"创新",致力于用生物法重构现有产业,通过对成熟产业的迭代升级加速商业化落地 [13] - 生物制造代表产业化的落地与放大,解决"能不能规模化制造"的问题,真正打开"用生命体系重塑制造体系"的大门 [16] 上海首支生物制造产业基金 - 基金总规模10亿元,由道彤投资与奥浦迈联合发起,是上海首支聚焦生物制造领域的产业基金 [4] - 采用"产业链主企业(C)+专业投资机构(VC)"双轮驱动模式,旨在整合三方核心优势:奥浦迈的产业积淀、道彤的投资经验及对上海本地生态的深度理解 [4][5] - 基金使命是助力上海打造国内首个创新型高端生物制造集群 [6] - 基金将围绕生物制造产业链展开,纵向覆盖上游核心原料国产替代、下游创新药企融资及项目推进,横向关注药企所需的设备、耗材等领域 [6] 生物制造产业价值伙伴联席会 - 联席会首批成员包括七家来自资本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伙伴,形成"企业+科研+资本"的全链条覆盖 [8] - 核心目的是打通技术、资本、市场、人才的协作链条,形成跨界合力以加速产业化落地 [8] - 将围绕四个方向展开协同:资源与平台共享、技术与成果转化、应用与资本协同、人才与生态共育 [9] - 通过整合资源打破行业内"各自为战"的分散竞争状态,推动行业竞争逻辑转向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的产业链整体实力较量 [9] 道彤投资的布局与案例 - 2024年上半年出手了源天生物、微远生物、精构生物等多个生物制造项目 [13] - 投资源天生物看重其生物酶法塑料再生技术,该技术可在8小时内将需数百年降解的PET塑料分解,并已建成国际首套300吨/年rPTA产线,5000吨/年产线预计2026年投产 [14] - 投资微远生物标尺是"技术转化效率",公司拥有超10万条先导序列和逾千条功能活性酶的工业酶库,并与大型上市公司及国企达成超亿元框架合作 [15] - 投资精构生物逻辑是"刚需场景+绿色替代"双轮驱动,瞄准千亿级民生市场并用生物法替代高污染、高成本的传统化学合成工艺 [15] 发展模式与愿景 - 基金作为"驱动器"为产业发展注入资金与落地动能,联席会作为"连接器"整合资源以破解行业痛点,两者相互配合构成推动愿景落地的双轮动力 [11] - 道彤投资通过"资本赋能+资源整合+生态共建"的产业化路径,从资金提供者转变为产业生态的链接者和价值共创的建设者 [3] - 公司坚持"不横向扩赛道,重纵向深布局"的定力,将生命科学视为"坡长雪厚"的核心赛道 [16] - 目标是见证中国在全球生物制造领域从"跟跑"向"领跑"的跨越,实现"生衍万物"的产业愿景 [18]
中,投中,这家机构连中三元
投中网· 2025-10-28 11:43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的市场意义 - 2024年10月28日,武汉禾元生物成为证监会主席吴清于2024年6月18日提出“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以来的首家上市企业[3]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北芯生命于2024年7月18日成为第二家过会企业,泰诺麦博于2024年7月31日成为首家获受理企业[6] - 科创板自2019年开市以来,生物医药是重点支持领域,截至2024年12月24日,110家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总市值达1.13万亿元[5] 生物医药行业IPO环境变化 - 生物医药行业存在“十年研发、十亿投入、10%的成功率”的“三个十”定律,导致许多创新企业在商业化前融资困难[6] - 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IPO数量从2021年的36家骤减至2024年的1家,且2023年6月智翔金泰上市后至2024年再无未盈利创新药企业上市[6] - 港股18A生物医药企业IPO数量从2021年的20家锐减至2024年的4家,2024年18A企业平均募资额仅为2021年的20%[6] 倚锋资本的投资策略与成果 - 倚锋资本是唯一一家同时出现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家上市企业(禾元生物)、第二家过会企业(北芯生命)以及首家获受理企业(泰诺麦博)背后的投资机构[7] - 公司自2012年成立起便将生物医药作为核心赛道,彼时国内仿制药比例高达96%[9] - 公司构建了“科学+金融”的复合型团队,已投资百余家境内外生物医药企业,并成功推动17家企业上市,其中6家登陆科创板[9] 禾元生物的技术突破与上市历程 - 禾元生物是一家从事植物源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研究的企业,其“稻米造血”技术可规避人源血浆潜在的病毒污染风险[11] - 公司核心产品奥福民®(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水稻))于2024年7月获批上市,是国内首个基于重组蛋白技术研发的人血清白蛋白注射液,并于2024年8月实现首单发运和首张处方[11] - 禾元生物在2022年3月完成5.56亿元Pre-IPO轮融资,投后估值为51.57亿元,并于2022年12月正式递交科创板IPO申请,在2024年7月通过上市委审议[12][13] 北芯生命的技术优势与资本路径 - 北芯生命是国内首家同时具备心血管腔内功能学和影像学产品组合的医疗科技企业,产品包括血管内超声(IVUS)和血流储备分数(FFR)等[16] - 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历经七轮融资,累计募资超10亿元,投资方包括红衫中国、倚锋资本等[16] - 北芯生命最初计划港股上市,于2022年初终止进程后转战科创板,其核心产品TrueVision 18™外周IVUS导管于2024年7月获批国家药监局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7] 倚锋资本的长期主义投资理念 - 公司强调选择与科学家同行,做产业变革的“陪跑者”,通过“资本+产业”深度赋能,助力技术产业化[20] - 公司认为科创板制度日益成熟,随着上市标准优化、国际联通加强及长期资金流入,将成为孕育世界级科技企业的沃土[20]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签约落地 王浩刘捷刘昆谷澍共同揭牌并见证签约
投中网· 2025-10-28 11:43
10月27日下午,浙江社保科创基金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基金首期规模500亿元。 来源丨 浙江发布 27日下午,浙江社保科创基金签约仪式在杭州举行,标志着社保科创基金正式落地浙江。省委书记 王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捷,财政部党组成员,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刘昆,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谷澍共同为浙江社保科创基金揭牌,并见证浙江社保科创基金合伙协 议签约。 浙江社保科创基金由浙江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中国农业银行共同组建,这既是深入贯彻落 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壮大耐心资本的有力举措,也 是产业、金融"强强联合",共同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益探索。基金首期规模500亿元,通过市 场化运作和专业化管理,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科创重点领域,将有力服务创新浙江建设、因地制宜发展 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领导邱启文、卢山、尹学群出席。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赵军,浙江省、杭 州市、宁波市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农银投资负责同志代表各方签约。 召募智慧招商系统 Z H A © M ...
海愿资本:让中国硬科技影响世界
投中网· 2025-10-28 11:43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硬科技投资国际化,海愿资本已率先出发。 作者丨 簪竹 来源丨 投中网 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硬科技投资进入深水区的关键节点,来自深圳的知名 VC 紫金港资本宣布品牌升级,启用全新名称 —— " 海愿资本 " 。 2014 年,几位从浙大走出的资深金融和专业人士共同创立紫金港资本,并以母校校园的名称为自己命名。十一年来,紫金港资本发扬浙大 " 求是创新 " 的精神,带着 " 推动科学家创业、陪伴企业家前行 " 的初心,在杭州湾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两片中国的创新热土扎下深根。 而此番 从 " 紫金港 " 到 " 海愿 " ,不仅仅是品牌名称的更换,更是这家以 " 学院派 " 底蕴著称的投资机构,朝着立足中国创新沃土、面向全球创新 视野的战略进阶。 硬科技投资国际化,海愿资本已率先出发。 2025 年,中国硬科技走向世界 2025 年,中国硬科技赛道的关键词已不是 " 内卷 " ,而是出海。 德勤在最新发布的《 2025 年中国经济与行业展望》报告中披露,中国 2024 年有超 60 个本土研发创新资产在 2024 年成功授权出海,有 4 家中国 本土创新药企业被跨国大药 ...
4000元一件都卖爆,谁在捧红高价羽绒服?
投中网· 2025-10-28 11:43
以下文章来源于时代财经APP ,作者吴嘉敏 时代财经APP . 聚焦于企业财经新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230006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不玩户外的人也买单。 作者丨 吴嘉敏 编辑丨 周嘉宝 来源丨 时代财经APP 全国多地"速冻式"降温,羽绒服市场行情迅速升温。 据京东近日发布的双11战报,10月9日至10月15日,平台上男女中长款羽绒服成交额同比增长180%;运动羽绒服成交额同比增长4倍,户外羽绒 服、运动棉服同比增长超3倍。 天猫平台部分运动户外品牌同样销售火爆,开卖半小时成交额便迅速破亿。 随着户外市场走热,户外羽绒服产品也成了不少消费者的首选。淘宝平台上,骆驼、伯希和等国产大众户外品牌羽绒服销量达数万件。中高端品牌销售 表现也异常突出。北面一款2378元的羽绒服,销量已破9000件;售价高达万元的始祖鸟羽绒夹克,也卖出了超200件。 除了中产们青睐多年的始祖鸟,同隶属安踏集团的户外品牌迪桑特,以及国产户外品牌凯乐石,在今年冬天,集体涌入高端羽绒服赛道,成为赛道黑 马。 社交平台上,盟可睐Maya、凯乐石5000GT、始祖鸟Cerium SV、迪桑特、北面 ...
人均身价过亿,高盛买了
投中网· 2025-10-27 14:47
高盛收购Industry Ventures的交易分析 - 高盛宣布以现金和股权形式支付6.65亿美元收购Industry Ventures,并根据其未来业绩最高额外支付3亿美元,交易总额可达9.65亿美元 [5] - 交易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Industry Ventures全部45名员工将加入高盛,其CEO及核心管理层将被任命为高盛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 [5] - Industry Ventures是一家管理70亿美元资产的风投公司,自2000年成立以来进行超一千笔投资,年度业绩内部收益率为18% [5] 高盛的收购战略意图 - 收购旨在强化高盛在私募二级市场和早期科技投资领域的布局,Industry Ventures将并入高盛的外部投资集团XIG,该集团资产管理规模超4500亿美元 [6] - XIG的投资策略多元化,包括共同投资、另类管理策略、Vintage Strategies二级市场平台以及Petershill GP股权业务,收购不意味着高盛将直接与风投公司竞争 [6][7] - 高盛将二级交易视为长期增长机会,此举为高盛提供了进入私募市场的优质入口,既提供流动性解决方案,又能及早洞察风险投资交易流程 [7][10] Industry Ventures的业务模式与市场地位 - Industry Ventures从二级交易业务起家,拥有美国最大的风险投资组合之一,投资于800多家专注于风险投资和技术的基金,并与超325家风险投资公司合作 [8] - 其业务布局类似母基金的PSD策略,结合一级投资、二级投资和直投三种方式,实现风险分散、收益增强和流动性优化 [8] - 2023年,公司完成两支基金募集,募资总额达17亿美元,其中二级基金承诺资金超14.5亿美元,技术并购基金承诺资金超2.6亿美元 [9] 风险投资二级市场的发展趋势 - 在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的12个月期间,美国VC二级市场交易总额达611亿美元,首次超越同期IPO退出总额的588亿美元 [9] - 有数据显示,到2025年底,二手交易市场交易量可能突破2000亿美元,打破去年创下的1620亿美元的纪录 [12] - 风险投资市场正处于关键转折点,公开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减少,真正的游戏越来越集中在私募市场 [13] 收购案的行业影响与启示 - 此次收购是同类中的首例,标志着风险投资在推动华尔街银行增长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可能促使各大银行增加对另类投资策略的投资 [12] - 与相对成熟的美国市场相比,2024年中国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份额交易规模同比增长5.5%,达405.3亿元,但交易数量仍呈下降趋势 [14] - 市场永远需要资金的流动,总有人对风险投资机构有需求,Industry Ventures的案例为国内探寻新出路的VC提供了启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