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搜索文档
中国将于7月16日对安斯泰来日籍员工宣判
日经中文网· 2025-07-11 10:48
日本安斯泰来制药员工间谍案进展 -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将于7月16日对涉嫌间谍罪的日本安斯泰来制药日籍高管进行公开宣判 [1] - 日本驻华大使馆正协调旁听审判事宜 法院已于7月9日向日本大使馆通报相关安排 [1] - 该高管为安斯泰来制药中国当地法人管理人员 2023年3月在北京被捕 2024年8月被检察机关正式起诉 [1] - 案件于2024年11月完成首次公审 中方未透露具体指控细节 [1] 日方交涉情况 - 日本政府多次要求中方提前释放涉案人员 包括首相石破茂直接提出交涉 [1] - 中方回应将依法处理案件 未接受日方释放要求 [1] 案件时间线 - 2023年3月 安斯泰来制药高管在北京被捕 [1] - 2024年8月 中国检察机关以间谍罪提起公诉 [1] - 2024年11月 案件完成首次公开审理 [1] - 2024年7月16日 法院计划进行公开宣判 [1] 信息来源 - 消息由中日相关人士共同透露 [1] - 日本经济新闻社北京记者田岛如生进行报道 [2]
日本机床4~6月订单额增长3%,中国拉动外需
日经中文网· 2025-07-10 15:10
机床订单总体情况 - 4~6月机床订单总额同比增长3%至3920亿日元,呈现恢复趋势但仍低于2022年同期4630亿日元水平 [1] - 海外订单同比增长7%至2848亿日元,日本国内订单同比下降4%至1072亿日元 [1] - 6月单月订单总额同比微降1%至1331亿日元,为9个月以来首次下降但行业认为订单仍稳健 [2] 海外订单驱动因素 - 中国EV相关需求是海外订单主要增长动力,津上等中国业务比重高的公司订单情况良好 [1] - 美国航空航天需求支撑大隈订单,北美矿山机械和发电涡轮机需求推动芝浦机械海外订单增长至两倍 [1][2] - 欧洲需求疲软但呈现恢复趋势,风电等基础设施需求部分抵消经济低迷影响 [2] 日本国内订单现状 - 大型企业投资按计划推进,中小企业持观望态度 [2] - 汽车行业因EV新车开发方向未定,通过改造现有设备压缩投资 [2] 行业预测与潜在风险 - 日工会预测2025年全年订单将同比增长10%至1.6万亿日元,基于下半年汽车和半导体设备投资复苏预期 [2] - 美国关税政策目前对日本机床厂商影响有限,当地竞争对手较少且占订单总额20% [2] - 津上担忧中国EV投资可能放缓导致复苏不及预期 [2]
美国加征药品和铜关税,推动战略物资自给
日经中文网· 2025-07-10 15:10
美国对进口药品和铜产品征收高关税 - 美国宣布对进口药品及原料征收200%关税 对铜及铜相关产品征收50%关税 铜关税幅度超出市场预期的25% [1][2][3] - 药品关税设置1年宽限期后实施 该税率为已公布品类中最高 2024年美国药品进口额达2468亿美元 占进口总额7.6% [1] - 美国药品市场规模7978亿美元 占全球40%以上 其中30%依赖进口 [1] 制药行业应对措施 - 默克、诺华等制药公司宣布加大美国本土化生产投资 2025年以来6家欧美企业新增对美投资达1660亿美元 相当于过去10年年均设备投资额的9倍 [1] - 日本武田药品工业计划5年内对美投资300亿美元 涵盖生产基地和研发 其美国业务占合并销售额50% [2] - 卫材将把阿尔茨海默病药物Lecanemab的部分原药生产转移至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工厂 [2] 铜市场影响 - 纽约铜期货价格单日暴涨17%至5.8955美元/磅(约1.3万美元/吨)创历史新高 [2] - 美国40%以上铜消费依赖进口 计划到2035年将产量提升70% 进口依赖度降至30% [3] - 铜关税范围未明确涵盖矿石、铜锭或加工产品 铜需求受电力基础设施、EV及家电等多领域支撑 [3] 关税政策潜在动机 - 高铜关税可能针对中国 尽管美国冶炼铜进口主要来自智利(60%)和加拿大(10%) 但存在中国投资中南美企业的间接进口渠道 [4] - 日本企业如三菱商事、住友金属矿山在南美铜矿的权益被认为受直接影响有限 [4]
台湾出口重心变化,对美出口额接近大陆
日经中文网· 2025-07-10 15:10
台湾出口结构变化 - 台湾对美出口额1至6月同比增长51.4%至789亿美元 在出口总额中占比27.9% 与中国大陆出口差距缩小至0.1个百分点[1][2] - 6月单月对美出口同比激增90.9%至172亿美元 在出口总额占比32.4% 连续两个月超过中国大陆出口占比27.3%[3] - 2004至2022年对中国大陆出口占比维持在40%左右 当前格局发生显著变化[3] 出口产品表现 - GPU服务器 显卡 机械类产品出口增长显著 推动整体出口增长[1][2] - 对中国大陆出口同比增长12.7%至791亿美元 塑料和橡胶制品表现不佳[2] 产业转移趋势 - 高科技企业将部分生产基地从中国大陆迁回台湾 直接对美出口增加[3] - 企业因关税风险出现提前对美出口的动向[3]
英伟达成为首个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企业
日经中文网· 2025-07-10 10:36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 - 英伟达市值在7月9日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 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该市值的企业 [1] - 当日股价最高上涨3%至164美元区间 收盘上涨2%至162美元以上 收盘市值超过苹果此前创下的3.915万亿美元纪录 [1] - 公司市值从2023年5月1万亿美元到2024年7月4万亿美元 仅用约一年时间增加1万亿美元 创全球最快纪录 [2] 英伟达业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5年5-7月销售额预计同比增长50% 受微软 Meta等科技公司持续AI投资推动 [2] - 数据中心年度投资预计到2028年将超1万亿美元 公司凭借软件平台优势有望持续受益 [2] - 尽管中国市场受限 但美国和中东等新兴市场需求增长支撑公司发展 [2]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AI企业DeepSeek崛起曾导致股价暴跌 其低成本高性能AI模型引发半导体需求减少担忧 [1][2] - AMD推出低价替代产品 谷歌亚马逊等客户积极开发自有半导体 [3] - 华为开发自主AI半导体并向中国受限企业销售 长期可能成为强劲竞争对手 [4] 行业趋势与市场反应 - AI半导体需求持续扩大 尽管初期有减少担忧 [2] - 市场对企业AI战略反应敏感 微软市值达3.7万亿美元逼近英伟达 苹果因AI进展缓慢表现不佳 [4]
追踪中国芬太尼的日本地下通道(下)
日经中文网· 2025-07-10 10:36
日本华侨华人社区发展 - 中部日本华侨华人联合会拥有200多名个人及企业会员,是日本中部最大的华侨团体 [4] - 名古屋社区凝聚力强,制造业因丰田存在而稳定,但融入当地圈子较难 [1] - 过去30年日本华侨华人数量增长4倍,截至2024年6月超过80万人 [14] 华侨创业与支持 - 金大一开设专业咨询公司,帮助中国人学习日语和丰田生产技术 [3] - 越来越多普通中国企业人士为追求"日本制造"品牌力量赴日创业,在名古屋建立供应链 [14] - 适应日本社会需要5-10年时间,文化共同点多但摩擦不可避免 [14] FIRSKY株式会社背景 - 公司总部在武汉,日本法人最初成立于那霸市,后搬迁至名古屋 [5][8] - 公司宣传为"日本企业",但登记簿未提及电池业务 [11][12] - 实际经营中国兄弟企业湖北精奥生物科技的药物,宣传从日本发货 [12] 夏的个人活动 - 夏频繁往返名古屋,在酒店预订网站留下商务旅行评价 [10] - 使用统一用户名和头像活跃于多个社交平台和支付服务 [10] - 在金大一办公室拍照并伪装成公司照片发布在网络 [17] 芬太尼走私网络 - 墨西哥毒品卡特尔以横滨港为基地扩大违禁药物流通网络 [16] - 资金流动主要通过加密资产,追踪难度大 [17] - 湖北精奥生物科技在重庆和北京仍有十多家兄弟公司运营 [18] 公司运营状况 - FIRSKY于2024年7月悄悄清算公司法人 [12] - 夏拖欠房租后失联,金大一表示被骗 [18] - 公司销售人员称"公司已不存在",拒绝回应夏的去向 [19]
特朗普对巴西发难,提出50%关税
日经中文网· 2025-07-10 10:36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Reuters) 特朗普又公开了向8个国家通报新的对等关税率的信函。菲律宾为20%,文莱和摩尔多瓦为 25%……,巴西的50%显得突出。由于美国对巴西略微有贸易顺差,4月对等关税时提出的 税率仅为基本税率的10%…… 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9日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巴西适用50%的新对等关税率。达到原来税率 的5倍。美国此举对卢拉政府表示了不满,要求巴西政府取消打击虚假信息的措施,同时停止 对与特朗普总统关系密切的前总统博尔索纳罗的审判。9日公布新税率的国家有8个。 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网站上公开了向8个国家通报新的对等关税率的信函。菲律宾为20%,文 莱和摩尔多瓦为25%。斯里兰卡、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和利比亚为30%。巴西的50%显得突 出。 特朗普7日首次公开了写给日本和韩国等14个国家的信函,表示8月1日将按新税率征收关 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这一日程"不会改变"。致巴西的信函于美国东部时间9日下午 (北京时间10日清晨)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上公布。 由于美国对巴西略微有贸易顺差,4月宣布对等关税时,特朗普政府对巴西提出的税率仅为基 本税率的10%。 特朗普在信中表示,巴西政府的数字 ...
中国上半年CPI降0.1%,进口成本压力难转嫁
日经中文网· 2025-07-10 10:36
中国通缩压力与消费疲软 - 1~6月CPI同比下降0.1%,为2009年雷曼危机后同期首次负增长[1] - 核心CPI(剔除食品能源)仅上涨0.4%,远低于政府2025年2%的目标[1] - 耐用消费品价格持续下跌:汽车/摩托车跌3.7%,家具家电跌1.1%[1] - 交通燃料价格同比下跌7.0%,反映原油价格下行影响[1] 房地产低迷对消费的传导效应 - 房地产市场调整已持续近4年,拖累相关消费品需求[2] - 新房销售疲软导致家具家电等配套产品价格承压[1] - 经济停滞与就业压力促使家庭缩减开支,餐饮业竞争加剧[2] - 日本藏寿司6月宣布关闭中国大陆所有门店退出市场[2] 企业成本转嫁困境 - 批发物价指数1~6月同比降2.8%,6月单月降幅扩大至3.6%[4] - 需求不足与产能过剩导致原材料/加工品价格下行[4] - 中美关税成本(最高15%对美农产品/原油关税)难以通过涨价消化[3]
FT中文网精选:“新消费热”中的冷思考
日经中文网· 2025-07-10 10:36
新消费与老消费市场表现对比 - 资本市场中新消费赛道表现强劲 泡泡玛特、老铺黄金、蜜雪冰城等港股公司及A股宠物板块引领股价动辄翻倍 [3] - 传统老消费领域(白酒、牛奶、酱油、榨菜、老醋等日常刚需品)表现持续低迷 [3] 新消费崛起的驱动因素 - 新消费定义为围绕年轻消费者需求产生的全新消费品与服务模式 涵盖国产品牌崛起、精神消费与悦己消费等高增长领域 [3] - 核心驱动力包括代际更替、互联网推广效应以及经济发展与消费降级等结构性变化 [3] 新消费行业特征 - 国产品牌认同度提升 反映年轻消费者对本土文化的偏好 [3] - 精神消费与悦己消费成为主流趋势 推动高增长市场重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