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APP
搜索文档
633亿市值!深圳南山存储芯片巨头再闯IPO,为小米、比亚迪供货
格隆汇APP· 2025-10-30 17:35
633亿市值!深圳南山存储芯片巨头再闯IPO,为小米、比亚迪供货 原创 阅读全文 格隆汇新股 ...
蒙牛奶粉增长密码:读懂三代人,做对三件事
格隆汇APP· 2025-10-30 17:35
核心观点 - 品牌增长逻辑从“渠道为王”转向“心智为王”,公司奶粉业务通过精准营养技术和深度共情的沟通策略,在多年龄层实现心智占领和结构性增长,其2025年三季度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增速较上半年明显提升 [2] 科研与技术 - 公司在竞争白热化的婴配粉市场以硬核科技破局,瑞哺恩全球首创应用“母源MLCT”,其吸收速率是传统LCT的两倍,并成为新国标后首个获批写入产品配料表的新原料 [4] - 另一全球首款产品“瑞哺恩亲益”通过Sn-2黄金点位结构优势,使DHA吸收率较普通配方提升100%,同时Sn-2 ARA含量提升至45% [5] - 在中老年奶粉领域,悠瑞品牌研发“协同配方”,采用柠檬酸钙+乳矿物盐钙的钙源组合,并添加专利技术提纯的CaHMB,攻克“骨骼+关节+肌肉”的协同养护难题 [5] - 针对儿童奶粉,一米八八品牌采用Hi188益生菌配合赖氨酸、CBP初乳碱性蛋白锁钙入骨、高钙与DK钙组合,靶向促进儿童骨骼生长 [7] 品牌沟通与营销 - 品牌沟通超越功能宣讲,升级为情感共鸣,例如悠瑞以广场舞为载体打造《劲舞开跳吧!》活动,累计实现全网曝光超10亿次 [9] - 瑞哺恩与国漫顶级IP《哪吒2》联名合作,并推出奇幻育儿短剧《天庭傲娇三太子沦为人间保姆》,短剧总曝光超2.5亿 [10][12] - 一米八八品牌携手NBA打造「灌篮吧!少年强」篮球赛事,获得全网超2.6亿的曝光,实现从“流量场”到“心智场”的跨越 [12] 业务结构与渠道表现 - 公司通过“结构聚焦”打法,主动调整线下成人粉长尾产品,婴配粉通过“黄金门店”策略实现门店铺市同比翻倍,8月末门店总数同比增长达130% [16] - 在核心市场如安徽、河南等省份,婴配粉销售实现了同比超30%的高增长 [16] - 据公司2025年上半年财报,奶粉业务上半年收入16.76亿,同比增长2.5%,其中进口品牌贝拉米增长30%,国产品牌瑞哺恩等婴配粉增长也超过30% [16] - 线上渠道表现突出,悠瑞骨力金装大单品在9月全渠道销售额突破7千万元,环比增长超过20%,并在抖音渠道连续八个月蝉联中老年营养奶粉的店铺与单品双料冠军 [17] - 进入2025年,公司儿童粉开始确定线上渠道份额第一位置,成人奶粉线上份额也在9月登顶细分行业第一 [17]
英伟达革命性入局,量子科技位列6大未来产业之首,如何投资?
格隆汇APP· 2025-10-29 17:31
行业核心观点 - 量子科技产业正处在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的关键转折点,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共同推动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4][12] - 英伟达发布NVQLink开放系统架构,将量子处理器与GPU超算相连,能实时纠错并分担复杂控制任务,被形容为“量子时代的罗塞塔石碑”[7] - 中国“十五五”规划将量子科技列为六大未来产业之首,目标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未来十年再造一个高技术产业规模[2][11] 全球政策与投资规模 - 自2014年起,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密集推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投资规模显著,例如美国国家量子倡议法案7年投资达60.78亿美元,欧盟量子旗舰计划10年投资约11亿美元[3] - 2024年美国能源部量子领导法案计划5年投资约25亿美元,显示出持续的政策支持力度[3] 中国市场动态与规模预测 - 中研普华预测,到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将突破61亿美元,中国市场将达到115.6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增速高于全球水平[14] - 国内具体落地项目包括:中科大与国盾量子推出全球首款四通道单光子探测器;中国移动启动“点亮百城”计划,将量子试验网铺向全国,并在合肥实现30公里量子加密通话[11] - 兴业证券分析指出,量子计算在模拟分子结构、优化物流及提升AI算力等领域具备解决硬骨头问题的潜力,对应万亿级市场空间[14] 中国量子技术优势领域 - 量子通信领域中国全球领先,已建成全长4,600公里的“京沪干线”并实现与“墨子号”卫星的天地一体化组网,产业链覆盖核心设备、组网解决方案及终端应用全环节[16] - 量子计算领域超导路线以本源量子、国盾量子为代表,后者于2025年9月获得中电信量子集团280比特超导计算机订单,金额6,300万元;光量子路线由科大国创主导[16] - 量子测量领域,西部超导的高灵敏度磁力计、禾信仪器的原子钟芯片已进入轨道交通、资源勘探等工业检测领域[16] 区域专项基金支持 - 安徽省合肥市设立50亿元专项基金,重点支持量子计算整机研发,代表项目为本源量子产业园[18] - 广东省深圳市设立30亿元基金,重点支持量子传感器芯片,代表项目为华工科技产线升级[18] - 北京市怀柔区设立20亿元基金,重点支持PQC密码模块,代表项目为格尔软件安全实验室[18] 核心硬件投资机会:稀释制冷机 - 稀释制冷机是量子计算机的“空调”,需创造接近绝对零度(-273℃)的超低温环境,此前市场近90%份额被芬兰Bluefors和英国Oxford Instruments垄断[19][20] - 光子盒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全球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94亿美元,中国市场达54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巨大[21] - 国内企业如国盾量子、禾信仪器(拟收购量羲技术)的产品在最低制冷温度上已与海外龙头持平,能满足当前需求[20] - 具体市场空间预测显示,中国稀释制冷机市场空间将从2024年的0.17十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5.35十亿美元[23] 核心硬件投资机会:测控系统 - 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手脚”,负责指令发送与结果读取,国金证券预测其市场规模到2030年可达217.4亿美元[24] - 随着量子比特数从几百增至几万,测控系统技术要求与价值量将同步提升[24] - 国内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已能研制支持500-1000量子比特的测控系统,技术水平与海外是德科技相当,无代差[24] 重点公司分析 - 国盾量子是国内量子科技龙头,2025年上半年其量子计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83.92%,量子通信业务增长28.1%,并深度参与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获得中国电信0.77亿元订单[25][26] - 禾信仪器正推进收购量羲技术56%股权,量羲技术2024年在国内稀释制冷机市场份额达31%,收购完成将使禾信仪器成为A股稀缺的稀释制冷机标的[27] - 本源量子技术源自中科大,已推出“本源悟空”超导量子计算机,云平台访问量高,测控系统和稀释制冷机产品成熟并获国际订单[28] - 国仪量子在离子阱路线有优势,交付了国内首台离子阱量子计算平台[28] - 科大国创、西部超导、神州信息等相关概念股在量子算法软件、量子材料组件及量子安全应用等领域有布局,近期市场表现活跃[30]
机构眼中的“资产明珠”,中国平安三季报再度起舞
格隆汇APP· 2025-10-29 17:31
资本市场环境与公司定位 - 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资本市场呈现上行趋势,上证指数在4000点关口徘徊,创近十年新高[2] - 高盛报告预测涵盖A股与港股的MSCI中国指数未来两年有望再涨30%[2] - 中国平安作为横跨A股与港股的金融龙头,其2025年三季报成为观察市场机遇的重要窗口[3]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概览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62.64亿元,同比增长7.2%[3] - 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8.56亿元,同比增长11.5%,第三季度单季同比大幅增长45.4%[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9864.06亿元,较年初增长6.2%[3] - 业绩公布后股价应声上涨,A股早盘跳空高开,盘初一度涨超3%报59.7元,创两个月新高[3] 保险主业表现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46.2%,较中期39.8%的增速进一步加快6.4个百分点[7] - 标准保费口径下的新业务价值率同步提升9个百分点至30.6%[7] - 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562.47亿元,同比增长7.1%,综合成本率优化至97.0%,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9] 渠道转型成效 - 代理人渠道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大涨29.9%,渠道新业务价值整体增长23.3%,较中期增速提升6.3个百分点[9] - 三季度末个人寿险代理人达到35.4万人,环比增加1.4万人,队伍转向“质量双增”的精细化运营[9]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飙升170.9%,较中期168.6%的增速继续小幅攀升,成为价值增长的“爆发级引擎”[9] 综合金融协同效应 - 公司通过“一个客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模式提升客户交叉渗透率,集团有近2.47亿个人客户[14] - 享有多个业务线服务的客户其客均合同数与客均管理资产远高于单一服务客户[14] - 统一的客户数据中台实现需求精准匹配,形成“服务引流-产品转化-价值提升”的闭环[16] 医疗养老生态建设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近1270亿元,其中医疗险保费收入近588亿元,同比增长2.6%[18] - 居家养老业务已覆盖全国85个城市,近2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提供650多项定制化服务[18] - 搭载居家养老服务权益的养老年金险前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长58%,客户保单继续率高达98%[18] - 近63%的个人客户同时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其客均合同数约3.38个、客均AUM达6.34万元,分别为不享有生态圈服务客户的1.6倍、4.0倍[19]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客户贡献寿险新业务价值的比例近七成[19] 政策与市场环境支持 - 监管层引导行业回归保障本源,聚焦长期、高价值的寿险及健康险产品,与公司寿险改革方向契合[23] - 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及应对老龄化政策为医疗养老产业创造历史性机遇[23] - 公司超6.41万亿元的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有望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中寻求更稳健的长期回报[23] - 华泰证券基于DCF估值法给予公司A股和H股目标价分别为76元人民币和75港元,较市价有显著潜在升幅[24] - 华泰证券预计公司2025年新业务价值增速有望达44%,并上调2025-2027年盈利预测[24] 科技赋能与核心竞争力 - AI技术深度融入代理人渠道,助力精准招聘、智能培训和个性化销售支持[26] - 在投资端,AI赋能的风险定价与投资决策模型有助于获取良好的投资收益率[26] - AI赋能保险风控能力提升,强化异常行为识别、智能风险评估与预警[26] - AI是公司医疗养老生态闭环的“连接器”与“放大器”,帮助构筑差异化壁垒[26]
低空经济风口下,深圳龙岗区冲出一家无人机IPO,为大疆的同行
格隆汇APP· 2025-10-29 17:31
格隆汇新股 低空经济风口下,深圳龙岗区冲出一家无人机IPO,为大疆的同行 原创 阅读全文 ...
历史重现!十年首次!
格隆汇APP· 2025-10-28 17:33
市场里程碑事件 - 上证指数早盘突破4000点大关,为沪指历史第三次突破该关键点位,也是近10年来首次站上4000点 [2] - 尽管收盘未能站稳4000点,沪指报3988.22点跌0.22%,但该突破具有重大信号意义 [3][4] - 上证指数在一年内完成了从2700点到4000点的涨幅,反映出市场信心的彻底转变 [5] 科技牛行情特征 - 本轮行情以“科技牛”为牵引,创业板、科创50等科技指数涨幅大幅领先于上证指数 [6][8] - 科技板块是过去一年的绝对主线,AI产业链、锂电池、创新药、有色金属等细分板块领跑 [9] - 2025年以来申万一级行业涨幅前十的板块中,通信、电子、计算机等受AI算力驱动的板块取代了以往牛市中领涨的非银金融板块 [10] AI算力产业链动态 - 北美AI赛道出现重磅合作,Anthropic与谷歌合作部署百万枚TPU建设超1GW算力集群,预计2026年上线 [15] - AI“资本开支扩张、商业化落地、业绩兑现”的正向循环为算力供应链业绩增长注入动力,光模块公司业绩兑现有强确定性 [16] - 已披露财报的光模块公司如剑桥科技、华工科技、光迅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71% [16] - 海外大客户重新上调明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中际旭创自10月下旬结束调整后累计涨幅已接近50% [16] 未来产业投资布局 - “十五五”规划提及将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25] - 未来产业涵盖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包括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等具体领域 [26][27] - 过去两年新质生产力概念赛道受资金青睐,云计算与大数据、算力、5G6G涨幅超100%,集成电路、有色新材料等涨超50% [28] 反内卷主题投资机会 - PPI已连续36个月同比为负,内卷式竞争从传统制造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蔓延 [31] - 工程机械、电池、能源金属、生猪养殖等行业可能已出现营业收入拐点 [32] - 从7月1日至10月13日,能源金属、工业金属、电池等反内卷板块指数涨超30%,跑赢沪深300指数16.71%的涨幅 [32] - 政策有望遏制价格战,推动行业毛利率回升,并优化市场竞争环境使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 [32] 市场前景与驱动因素 - 中美经贸磋商顺利推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美方表示不会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关税 [14] - 全球降息周期下,市场预期美联储年内降息2次,A股作为估值存在折价的市场对外资有配置吸引力 [22][23] - 高盛报告指出中国股市将进入更持久上涨阶段,预计主要指数到2027年底有约30%上涨空间 [22] - 市场核心驱动逻辑源于科技突破、反内卷等主流叙事对风险偏好的影响,而非单纯企业盈利改善 [21][35]
重视!这个产业将迎接爆发期的下半场
格隆汇APP· 2025-10-28 17:33
文章核心观点 - PCB行业在AI服务器需求爆发和传统领域需求复苏的双轮驱动下,正迎来新一轮量价齐升的增长周期 [2][4] - AI技术的突破显著提升了单机PCB价值量,推动行业增长天花板,其弹性远超5G周期 [4][6][22] - 产业链上游的基板与覆铜板赛道以及具备AI服务器供应链资质的龙头企业是核心受益者 [9][23] 需求端双轮驱动 - AI服务器对PCB的需求已从概念到实绩,单机PCB含量较传统服务器提升5-10倍,远超4G向5G升级时的2-3倍增幅 [5][6] - 英伟达GB200/300 NVL72在2025年预计达预期出货量,Blackwell&Rubin系列在2026年出货量有望突破5-6万台 [5] - 智能手机领域,2025/26年全球出货量预测上调至12.6亿/12.7亿部,同比增长3%/1%,受益于iPhone17系列及折叠屏iPhone推出 [7] - PC领域受Windows10系统终止支持推动,2025/26年全球出货量增速预计提升至4%以上 [7] - 通用服务器需求韧性突出,2025/26年全球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8.6%/8.0%,其中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增速高达17.8%/9.8% [7] - 非AI服务器的CPU平台切换带动PCB含量价值增长约100% [7] PCB产业链细分赛道分析 - 基板与覆铜板作为核心原材料,技术壁垒高,是行业最具确定性的细分赛道 [9] - BT基板方面,存储芯片需求复苏及T-glass供应短缺推动产能利用率飙升,部分厂商已将ASP上调30%,年底前仍有上涨空间 [11][12] - ABF基板国产化进程加速,未来有望凭借成本优势与本地化服务抢占市场份额,打开高端芯片供应链通道 [12] - 高speed CCL需求爆发,应用于AI服务器与交换机,成本较传统CCL高3-5倍,预计2025年下半年ASP仍将上涨10-15% [13] - 传统CCL价格走势温和,2025年底可能迎来提价,但涨幅预计低于5G周期,更多是成本传导 [13] 产业链公司梳理 - 沪电股份:中北美客户全覆盖 [15] - 深南电路:北美主要客户谷歌,以及光模块最主要PCB供应商,其BT基板产线自2025年二季度起满负荷运行 [11][16] - 胜宏科技:在英伟达的创新卡位,产能扩张的激进性和客户拓展趋势强劲 [17] - 生益电子:因AWS贡献增量订单大,第三季度业绩大超预期 [18] - 生益科技:因CCL提价以及打样研发费用提高,业绩确定性强 [19] - 大族数控: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体现PCB环节设备先行 [20] - 鼎泰高科:Q布给PCB带来的工艺问题,钻针作为耗材带来明确增量 [21] - 中材科技:预计在明年PCB景气持续在其业绩中兑现 [22] - 同花顺PCB指数截至2025年10月28日今年以来上涨70%,12个月动态PE约42倍,处于2019-21年5G周期估值区间中上轨 [22] - 2024-27年覆盖企业的净利润CAGR预计达42%,远超5G周期24%的水平 [22]
8家企业同日上市!中国资产重估下迎来IPO黄金时代
格隆汇APP· 2025-10-28 17:33
文章核心观点 - 8家企业在同一日完成上市 [1] - 中国资产重估背景下正迎来IPO的黄金时代 [1] 上市活动 - 单日有8家企业实现上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