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APP
搜索文档
 “拐点”来临,新迈瑞价值几何?
 格隆汇APP· 2025-11-03 19:41
作者 | 大健康萌主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 据(www.gogudata.com) 回溯过往,这已是A股历史上第三次触及这一重要点位。不过,与2007年市场那沸腾喧嚣、全民热议的景象,以及2015年那股近乎狂热的投 资氛围相比,这一次,市场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节奏。它没有掀起全民狂欢的浪潮,而是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分化特征;不再是所有股票齐涨共跌 的普涨格局,而是需要投资者精心挑选优质赛道。中信证券分析指出,同样是身处4000点,当下的A股不仅质量更优,而且估值处于相对低 位。 在行业布局的方向上,多家券商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建议投资者关注新质生产力领域。那些顺应国家战略导向、拥有真实且难以突破技术壁垒 的科技企业,无疑将成为A股投资的重要主线。例如"十五五"与三季报业绩改善双重加持的医疗大健康板块。 在众多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中,有企业已然成为了引领风向的旗帜。迈瑞医疗刚刚发布的三季报,就释放出了极为关键的"拐点"信号。 此前,该公司连续两个季度面临着增长压力,而此次三季报显示,其营收增速终于如期转正。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其国际业务收入历史性地 突破了50%的大关。这一成绩的取得,意味着一个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的"新 ...
 年入47亿!半导体封测巨头冲击IPO,中金公司参投,来自江苏江阴
 格隆汇APP· 2025-11-03 19:41
格隆汇新股 年入47亿!半导体封测巨头冲击IPO,中金公司参投,来自江苏江阴 原创 阅读全文 ...
 苹果新高背后:揭秘万亿产业链上的投资密码
 格隆汇APP· 2025-11-03 19:41
当你在凌晨的微光中刷着手机,焦急等待新款iPhone 17的预购时,数千公里外,中国郑州的富士康工厂正灯火通明。全新的iPhone 17手 机,正以每分钟数百台的速度,从智能化生产线上流淌而出,即将飞向全球。 你手中的这部精密设备,远非"美国设计,中国组装"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是一个深度整合、年产值超过4000亿人民币的庞大产业链,而 中国企业,正是这条链条上不可或缺的"隐形脊梁"。 这波iphone 17销量爆发的风口, 格隆汇研究院早有前瞻预判,精准锁定了国内苹果产业 链的主线 趋势。 01 曾几何时,苹果试图推行"去中国化",将产业链向东南亚其他地区转移。然而,现实给了他们沉重的一课。 "果链 "的广度与深 度: 数据显示,全球超过90%的苹果产品由中国组装。在苹果公布的全球前200名核心供应商名单中,中国企业的数量逐年攀升,早已超过50 家,如果算上它们的子公司和工厂,这个网络更是高达上千家。这不仅仅是"数量",更是"质量"的体现。从机身的铝金属框架,到屏幕的玻 璃盖板,从精密的声学元件,到复杂的摄像头模组,中国供应商已经渗透到苹果产品的"神经末梢"。 "郑州速度"与"果链生态"的魔力: 为什么苹果离 ...
 AI杀疯了!五大科技巨头神仙打架!
 格隆汇APP· 2025-11-02 22:03
 文章核心观点 - AI已从概念转变为科技公司增长的核心引擎和竞争的关键要素 [2][18][20] - 美股五大科技巨头通过差异化的AI战略实现营收和盈利双增长 [2][4] - AI竞争的核心在于构建技术壁垒和实现商业化落地 [19][20]   谷歌财报分析 - Q3总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达1023.5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33% [7] - 云服务营收151.57亿美元超预期 订单储备达1550亿美元 [8] - 多模态AI模型APP月活用户6.5亿 付费用户超3亿 [8] - 超过70%云客户使用其AI解决方案 云业务利润率提升至19% [9] - 自研TPUv7芯片算力达42.5 ExaFLOPS 能效比提升35% [9]   微软财报分析 - Q3智能云业务营收308.97亿美元 同比增长28% [11] - 核心Azure服务增速达39% 已锁定数千亿美元长期合作协议 [11] - Q3资本开支349亿美元 同比激增74.5% 用于扩容算力集群 [12] - Azure算力排期超3个月 客户愿意加价获取资源 [12]   苹果财报分析 - iPhone 17系列AI性能提升3.5倍 开售前三日中美销量同比增14% [13] - Pro Max版本销量达上代1.5倍 多地出现断货 [13] - Q3服务营收287.5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14] - 通过"硬件+AI+服务"闭环实现盈利 [14]   亚马逊财报分析 - AWS营收330.1亿美元 同比增长20.2% 创11季度最快增速 [16] - 在手订单达2000亿美元 10月新增大单超Q3总和 [16] - 年底将部署超100万颗自研Trainium2芯片 性价比领先竞品30%-40% [16] - AI相关收入环比增长150% 广告业务营收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2% [16] - Rufus购物助手拉动百亿消费增量 复购率提升25% [16]   Meta财报分析 - Q3广告展示量增长14% 广告单价上涨10% [17] - Reels短视频广告年收入突破500亿美元 [17] - 美妆品类转化率飙升至217% 单用户收入年均提升8%-12% [17] - WhatsApp商业消息服务覆盖2亿商家 2026年营收预计达120亿美元 [17]   AI行业竞争态势 - AI已成为科技企业的"生死线"而非可选项 [18][20] - 竞争重点转向AI护城河的深度 包括硬件、云服务、芯片模型等维度 [19] - 马太效应显著 早布局重投入的巨头已收获红利 [20]   AI投资机会方向 - AI基建领域:算力相关的芯片设备、数据中心、电力配套等上下游企业 [24] - AI应用领域:C端消费电子、智能办公、娱乐场景 B端企业服务、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24] - 现金流稳定的巨头:核心业务扎实、现金流充裕的公司抗风险能力强 [24]   真伪AI辨别标准 - 真AI企业具备核心技术、实质AI营收或清晰商业化路径 [25] - 伪AI企业仅添加简单功能蹭热点 AI营收贡献微乎其微 [25]
 从"嘴巴经济"看伊利,消费龙头的价值几何?
 格隆汇APP· 2025-11-02 22:03
作者 | 港美A经济舱 数据支持 | 勾股大数 据(www.gogudata.com) 随着上证指数近期攻破 4000 点心理关口,十年后再次站上这一关键点位,资本市场的乐观预期正全面巩固。 A 股走牛之下所产生的财富效 应,对消费信心的提振不言而喻,并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助力经济持续复苏。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沉寂多时的消费板块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家机构 对消费板块的中长期配置价值形成共识。私募行业知名投资人 林园近期也提到,其 长期聚焦于 " 嘴巴 " 相关的消费行业,过去百年的历史证明,它们是贡献了绝大部分工业利润的 " 常青树 " ,同 时 认 为当前消费赛道的估值处于低位。 眼下, 中国资产正在全球配置格局中重新定位 , 估值体系 也 正经历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审视伊利这样的传统行业龙头,需要更加理性 的视角 —— 既要看到其基本盘的稳固性,也要评估其进化能力能否支撑未来的增长。 从伊利最新发布的三季报数据来看, 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收 905.64 亿元,同比增长 1.71% ;扣非 归母 净利润 101.03 亿元,同比增 长 18.73%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反映的是乳业龙头在复杂环境下 ...
 苹果重新拥抱钛合金,天工国际(0826.hk)迎来价值重估时刻
 格隆汇APP· 2025-11-02 22:03
 苹果公司的战略与产品动向 - 苹果公司总市值于2025年10月28日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 [2] - 苹果正研发首款折叠屏手机iPhone 18 Fold,预计2026年底发布,将采用钛和铝的混合金属框架 [2] - iPhone 18 Fold的钛铝混合方案旨在通过结构分工解决折叠屏的重量与耐用性平衡难题,目标整机重量控制在250克以内 [4] - 钛合金强度几乎是铝合金的两倍,却比不锈钢轻40%,完美匹配折叠屏铰链处材料需求 [4] - 预计苹果每年对钛合金的需求大概率要超过7000吨,折叠屏手机将进一步提升单台钛合金使用量 [5]   钛合金材料的发展机遇与市场规模 - 苹果对钛合金的规模化应用将产生强烈示范效应,推动整个消费电子行业进入钛合金升级周期 [7] - 预计2027年全球手机钛合金中框市场规模达432亿元,全球折叠屏手机铰链市场规模达333亿元 [7] - 国内钛加工材产量从2020年的9.7万吨提升到2024年的17.2万吨,复合增速达15.39% [9] - 钛合金应用有望从手机延伸至AR/VR头显、无人机等需要轻量化、高结构强度的硬件设备 [7]   天工国际的竞争优势与财务表现 - 天工国际是苹果钛合金供应链的核心一环,已形成技术壁垒、客户粘性与产能储备的竞争护城河 [2][8] - 公司钛合金线材抗拉强度达1200MPa以上,延伸率保持15%以上,强度较传统钛材提升30% [8] - 公司掌握纯净化熔炼、大盘重线材生产等核心技术,单卷线材重量突破250公斤 [8] - 公司通过募投项目新增3000吨高端产能,达产后年产能将突破万吨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10.4% [10] - 公司子公司设立天工钛晶,收购等离子雾化产线,为打开消费电子、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市场奠定基础 [9]
 10年6倍的长江电力:为什么缺席了本轮牛市?
 格隆汇APP· 2025-11-01 17:37
 文章核心观点 - 长江电力在2014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股价累计上涨约650%,但自2024年7月后出现高位滞涨,表现远逊于大盘及科技、周期等热门板块 [2][5][16] - 公司过去十年股价走强的核心逻辑是业绩持续增长及契合市场防御风格带来的估值提升,但目前这两大逻辑已发生改变 [15][17] - 在当前牛市背景下,市场风格已从红利防御切换至科技成长,公司未来可能持续跑输大盘,除非出现重大外力干扰 [20][23][24]   长江电力过去十年表现优异的原因 - 公司拥有六座巨型水电站,其中四座位列全球装机容量前十,水电行业高壁垒、特许经营,原料可再生,商业模式显著优于火电、光伏、风电 [6] - 通过集团电站注入,公司实现业绩跨越式增长,2015-2024年营收从242亿元增至84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3%,归母净利润从115亿元增至3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1% [7] - 在2014年7月估值仅10倍左右,后因市场风险偏好下行,防御型红利板块受捧,估值最高曾接近30倍,公司常年分红率在70%以上,受机构青睐 [12][13][14]   当前股价滞涨的核心原因 - 2023年两大电站并表后,公司后续已无明确可注入新电站,业绩难以再现“上台阶”式跃升,高估值难以维持 [18] - 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电价波动加大,存在下行风险,2018-2020年公司综合上网电价从0.277元/千瓦时降至0.265元,未来可能再次进入下行周期 [19] - 自去年“924”政策开启宽信用周期,以及今年7月“供给侧改革2.0”推动经济预期好转,市场主线从红利防御转向科技成长,资金从防御型标的流出 [21][22][23]   市场风格分析与展望 - 当前市场风格已从科技成长向有色金属、新能源等价值板块切换,9月初至今有色金属板块涨幅接近10%,新能源板块涨幅约14%,而Wind科技大类指数涨幅不足2% [26][27] - 科技板块经历两轮大涨后估值已偏高,人工智能PE达85倍,芯片PE达177倍,远超历史区间,而有色金属、新能源估值处于相对洼地 [27] - 市场风格轮动是必然,但短期内大规模切换回红利风格可能性低,除非全球黑天鹅事件或宽信用政策收紧,长江电力未来上涨空间受限,更适合视为中长期低息债券获取分红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