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圈
搜索文档
通知 | 关于征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具身智能分会”发起单位的通知
机器人圈· 2025-09-08 18:39
具身智能分会成立背景 - 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具身智能未来产业 具身智能融合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认知科学等多学科成果 实现高效人机协同 [1] - 2025上半年国内融资额突破230亿元 国际科技巨头纷纷布局 在工业、物流、医疗、养老等领域潜力巨大 [1] - 机电一体化构成具身智能的"物理基座" 承担物理载体的"骨骼与神经"功能 具身智能赋予系统"大脑与感知"核心 [2] 协会组织架构 - 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于1989年9月由机械电子工业部发起成立 从事自动化、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的全国性、专业性、非营利性国家4A级社会组织 [3] - 分会将成为第一个"中字头"、"国字号"的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具身智能全国性行业组织 [4] 分会职能定位 - 发挥政府与行业桥梁作用 促进技术研究、规范行业发展、构建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 [6] - 制定技术标准、培育质量品牌、探索商业模式 搭建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 [6] 会员征集范围 - 上游企业涵盖具身智能"大脑"、"小脑"、操作系统、软件算法、芯片 电机、丝杠、微型伺服、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领域 [7] - 中游企业从事具身智能整机研发、制造与集成应用 下游终端用户覆盖工业制造、智能仓储、商业服务等九大领域 [8] - 科研院所包括从事具身智能软硬件研究的单位 设有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机器人等专业的高等院校 [9] - 第三方服务机构包含金融机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知识产权服务、保险机构等配套组织 [10] 会员资格要求 - 需具备中国独立法人资格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11][12] - 需自愿加入协会并拥护章程 履行会员义务 正当行使会员权利 [13] 工作程序安排 - 申请单位需提交推荐表、登记表及营业执照复印件 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30日 [14] - 协会秘书处进行资格审查 筹备成立大会并选举第一届理事会 [15][16]
新松出席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具身智能引领产业变革新风向!
机器人圈· 2025-09-08 18:39
大会概况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于9月5日-8日在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阳)举行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命题 搭建国际高端交流平台 [2] 具身智能机器人 - 新松公司展示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系列产品 包括智能类人双臂平台和"松羿"轮式人形机器人 [4][10] - 智能类人双臂平台基于多模态大模型交互 实现自主规划执行饮水机接水全流程作业 展现脑眼双手精确协作能力 [10] - "松羿"轮式人形机器人集成移动机器人技术 人工智能算法与高性能双臂系统 面向仓储物流 新零售及家庭服务场景 [10] - 机器人本体 底层控制系统自主开发 关节 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自主设计 双臂重复定位精度达±0.05mm [11] - 具备多模态导航技术 通过视觉深度学习实现料箱及物料搬运收纳 适应复杂环境 [13] - 采用多模态传感技术 精准识别抓取多种形态重量物品 双臂支持多任务并行执行 [14] 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 展示工业机器人SR270A-270/2.70型号 该产品曾亮相央视2025端午晚会 [6] - 薄板智能焊接系统以SR系列工业机器人为主体 搭载新型智能焊接控制系统 采用一体化集成设计 [13] - 焊接系统具备超低飞溅特性 集成智能弧焊工艺软件包 电弧稳定性高 焊接一致性强 [16] 数字孪生与智能系统 - 物流数字孪生系统提供高清可视化功能 支持PC端查看虚拟货架货物标签及设备运行轨迹 [22] - 系统内置多维度数据看板 包括历史任务 巷道任务 路径可用率等数据分析功能 [22] - 深度对接WMS仓储管理系统 实现数据实时同步 支持三维可视化与传统界面双入口查看 [22] - 智能物流MR混合现实系统为仓储拣货 远程指导 设备运维提供沉浸式交互体验 [20] 行业解决方案 - 智慧轨道交通解决方案采用SIASUN ISCS综合监控系统软件 基于数据底座研发 支持灵活配置业务模块 [25] -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支持延线建设无扰接入 具备监控运维一体化功能 提供批量部署能力 [25] - 新松智慧康养云平台包含云平台 智能硬件设备 互联网服务后台及多端小程序 实现普惠制智慧化养老 [28] - 平台搭载天翼云服务器 存储老人基础数据 健康数据 服务商数据等 支持智能穿戴 呼叫 安防等硬件设备 [28] 行业动态 - 机器人行业75家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显示总营收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31] - 行业关注具身智能创新发展 包括微纳感知赋能 人形机器人挑战与进展等研究方向 [31][32] - 国际领域出现机器人路径规划新框架 螳螂虾仿真机器人 3D打印软机器人手等技术突破 [32]
风起“具身智能”,2025科技创变者大会锚定产业化新征程
机器人圈· 2025-09-08 18:39
▍ 汇聚产学研力量,聚焦具身智能产业化落地 当科技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席卷而来,具身智能正从实验室的探索走向产业变革的深水区,成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关键 纽带,更悄然重塑着千行百业的发展逻辑。在这场全球技术竞速中,中国正站在从 "跟跑" 向 "硬件技术局部领跑、软件技 术加速并跑" 的关键跃迁节点,一场关乎产业未来的智变已箭在弦上。 9月5日, 由智友·雅瑞 科创平台主办,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科 技创变者大会",在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万丽酒店盛大启幕 。本次大会以"具身智能 产业智变新引擎"为主题,汇聚来自 国内外的顶尖科学家、前沿探索者、新锐创业者、杰出企业家及资深投资人等累计超过500位行业精英,共同探索具身智 能的前沿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化落地! 大会盛况:汇聚产学研力量,聚焦具身智能产业化落地 中关村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产业促进四处处长姜大宽在致辞中表示:"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 见》,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衍生和机器人产业的升级,正在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参与全球 科技竞争的核心引擎。目前,海淀区内 ...
IDC: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出货量暴涨33%
机器人圈· 2025-09-05 18:39
全球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市场出货量达1535.2万台,同比增长33% [1] - 预计2025年全年出货量将达3210万台,同比增长28.2% [1] - 2025年至2028年五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6% [1] 产品品类定义与结构 - 智能家居清洁机器人需具备自主移动、避障及远程操作功能 [3] - 涵盖扫地机器人、泳池机器人、割草机器人、擦窗机器人、空气净化机器人五大品类 [3] - 扫地机器人作为核心品类,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占整体市场73.4%,达1126.3万台,同比增长16.5% [6]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效应持续凸显,前五名厂商合计占据64.8%的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提升4.8个百分点 [6] - 中国厂商在全球头部阵营中表现突出,石头科技、科沃斯、追觅、小米、irobot跻身全球前五 [6] 割草机器人细分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达234.3万台,同比激增327.2% [9] - 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市场占比从2024年35%飙升至65% [9] - 海外需求持续爆发,九号、追觅、科沃斯等中国企业海外订单呈井喷式增长 [9] 泳池机器人细分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达93.3万台,同比增长18.7% [10] - 季节性特征显著,5-8月为采购旺季,预计下半年销量进一步上扬 [10] - 全球泳池数量接近3000万个,但渗透率仍较低,发展空间广阔 [10] 擦窗机器人细分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达80.9万台,同比增长52.1% [11] - 市场集中度高,科沃斯一家占据50%以上份额 [11] - 产品持续优化行走速度、清洁模式多元化和贴边技术精准化 [11] 空气净化机器人细分市场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仅4002台,同比下滑45.4% [13] - 具备智能化自主移动功能的机型稀缺,多数产品停留在基础净化层面 [13] - 市场接受度与购买意愿低迷 [13] 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加速拓展业务边界,从扫地机器人向割草、泳池、擦窗机器人延伸 [13] - 进一步切入洗烘一体机、智能电视等传统家电领域,构建更完整的家居生态 [13] - 中国厂商出海核心竞争力在于渠道掌控力与技术迭代能力 [13] - 2025年下半年各细分品类增长态势将持续,割草和泳池机器人有望保持高增长 [14]
工信部|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的公示(274家)
机器人圈· 2025-09-05 18:39
政策发布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于2025年9月4日公示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 共274家企业入选 [1][4] - 公示期为2025年9月5日至9月11日 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反馈 [5] 行业分布 - 覆盖集成电路、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工业领域 [8][10][11][12][13][14][15][16][17] - 地域分布广泛 涉及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 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制造业大省入选企业数量领先 [8][10][11][12][13][14][15][16][17] 技术特征 - 普遍采用AI驱动、数据全流程贯通、数智融合、柔性制造等先进技术模式 [8][10][11][12][13][14][15][16][17] - 强调端到端协同、产业链联动、精益化管理及绿色低碳制造能力 [8][10][11][12][13][14][15][16][17] 重点企业项目 -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开展集成电路装备5G柔性制造 [8] -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超高速锂离子电池智能工厂 [10]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实施先进半导体存储器全流程数字化闭环制造 [12] - 库车利华纺织有限公司推行AI赋能的高效低耗纺纱智能工厂 [17]
国家明确矿山智能机器人重点方向,共56个
机器人圈· 2025-09-05 18:39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矿山智能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以降低从业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作业安全风险、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1] - 目录聚焦矿山险累苦脏岗位机器人替代,提出重点研发应用7大类共56种矿山智能机器人[1] - 政策鼓励矿山企业、装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加快产业化应用[4] 掘进类智能机器人 - 掘进工作面智能机器人群需具备环境感知、自主导航、煤岩识别、超前探测、自适应截割等功能,实现掘进、支护、运输、通风、除尘协同作业[7] - 钻锚智能机器人需实现锚杆(索)间排距自动定位、自动钻孔、锚固剂填装及锁紧,实现快速支护巷道[9] - 爆破智能机器人群需具备随钻探测与可爆性智能分析、爆破设计自生成、炸药自动运输与精准混配等功能,实现全流程无人化爆破作业[12][13] 采矿类智能机器人 - 采煤工作面智能机器人群需具备煤岩识别、自适应截割、自适应支护、多机协同联动等功能,实现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设备协同作业[16] - 铲运智能机器人需具备矿堆识别、自主铲装、自主卸载、运量统计等功能,实现矿石装运卸全流程无人化[19] - 穿孔智能机器人需具备孔位自动定位、随钻岩性精确识别、作业远程监控等功能,实现露天矿山穿孔作业无人化[21] 运输类智能机器人 - 无人驾驶运输智能机器人需具备精确定位、路径规划、自动驾驶、动态障碍感知等功能,实现井下复杂条件下自动行驶与多车协同[25] - 搬运智能机器人需具备重心自动调整、物料设备抓取搬运、伤员安全搬运等功能,实现安全智能高效搬运[28] - 排土智能机器人需具备土方量自主识别、排土作业计划自动生成、自动推排等功能,实现排土场推排作业无人化[30] 选矿类智能机器人 - 药剂制备添加智能机器人需实现药剂浓度自动控制、原料添加量精确控制,实现药剂制备作业无人化[32] - 磨矿衬板更换智能机器人需具备衬板拆卸顺序智能规划、锚栓智能识别与同步拆装等功能,实现磨机衬板更换无人化[34] - 浮选机清理智能机器人需具备结垢光谱成分实时分析、多种清理工具动态切换等功能,实现清理作业无人化[35] 辅助作业类智能机器人 - 外骨骼助力智能机器人需具备人体姿态实时监测、行走智能助力等功能,提高从业人员机动力和耐力[37] - 巷道修复智能机器人需具备巷道缺陷快速识别、自动修复(刷帮、起底、破碎等)等功能,实现安全高效快速修复[39] - 排水智能机器人需具备精准快速接管、积水风险AI智能预测、异常状态应急启动等功能,实现涌水异常预测和快速排水[45] 安控类智能机器人 - 探放水钻孔智能机器人需具备钻孔智能规划、钻杆自动装卸、钻屑参数与钻孔水情实时监测预警等功能,实现钻孔施工作业无人化[54] - 井筒巡检智能机器人需具备井壁裂纹和支护缺陷识别、危险源辨识、设施设备状态评估等功能,实现井筒巡检无人化[57] - 通风系统巡检智能机器人需具备通风系统参数实时监测、巷道断面测量、隐患辨识预警等功能,实现矿井通风系统巡检无人化[61] 救援类智能机器人 - 灾变现场探测智能机器人需具备自组网通信、生命探测、危险气体自动检测等功能,实现巷道灾变现场探测无人化[66] - 水淹环境探测智能机器人需搭载高分辨率声呐等传感器,实现水下巷道地形地貌与潜在危险识别、生命探测与救援通道标定[67] - 灭火智能机器人需具备火势预测、自主高效快速灭火、过热和短路保护等功能,实现远距离快速灭火作业无人化[71]
一文看懂机器人概念75家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
机器人圈· 2025-09-04 18:04
文章核心观点 - 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显示整体营收达5829亿元,净利润300亿元,行业呈现强劲增长与内部分化并存格局 [2][3][27] - 工业机器人领域上游零部件环节表现亮眼,中游集成应用环节普遍承压,整机领域龙头效应显著 [3][18] - 服务机器人及AI行业处于高投入高增长阶段,营收普遍高速增长但多数公司仍亏损 [20][21] - 特种机器人行业营收高速增长但多数公司处于亏损或盈利初期阶段,业绩受特定下游行业需求影响大 [23][24] 工业机器人整机 - 7家整机企业总营收282.93亿元,总净利润27.52亿元,汇川技术以205.09亿元营收和29.68亿元净利润绝对领先 [5][6] - 行业两极分化明显:4家企业盈利(汇川技术、埃斯顿、新时达、爱仕达),3家企业亏损(新松、埃夫特、越疆) [5][6] - 汇川技术营收规模是第二名埃斯顿的8倍,已进入规模化盈利阶段,埃斯顿净利润同比增长109.10% [5][7] 工业机器人零部件 - 20家零部件企业总营收360.07亿元,总净利润45.08亿元,14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8][9] - 三花智控以162.63亿元营收和21.1亿元净利润领跑,奥比中光营收同比增长104.14%,净利润同比增长212.77% [9][12] - 柏楚电子净利润率达58%,在11.03亿元营收规模下实现6.4亿元净利润 [9][12]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 - 26家集成应用企业总营收3930亿元,总净利润138.72亿元,工业富联以3607.6亿元营收和121.13亿元净利润主导行业 [14][15] - 行业内部分化严重:10家企业双增,8家企业双降,6家企业亏损 [13][15] - 昆船智能营收同比增长24.38%,凌云光营收同比增长25.73%,而拓斯达营收同比下降36.98% [14][16] 服务机器人及AI - 17家企业总营收1211.88亿元,总净利润88.55亿元,13家企业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20][21] - 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4347.82%并扭亏为盈,净利润达10.38亿元,九号公司营收同比增长76.10% [20][22] - 行业仍处亏损阶段:9家企业亏损,格灵深瞳是唯一双降企业,营收同比下降17.22% [20][21][22] 特种机器人 - 5家企业总营收45.05亿元,总净利润1.1亿元,中信重工以39.81亿元营收和2.03亿元净利润领先 [23][24] - 晶品特装营收同比增长112.60%,亿嘉和营收同比增长88.80%,但三家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23][24] - 景业智能净利润同比暴跌55.3%,行业受国家政策和特定领域采购节奏影响显著 [23][24][25]
无人战队驶过天安门,机器人方队还会远吗?
机器人圈· 2025-09-03 17:09
阅兵无人装备展示 - 2025年9月3日天安门阅兵首次公开展示覆盖陆地、海洋和空中的全域无人作战体系 [2] - 陆上无人作战方队包含侦打突击、扫雷排爆、班组支援三类无人战车,支持远程操控与自主行动 [3] - 海上无人作战方队展示新型无人潜航器、无人艇和无人布雷系统,具备集群组网攻击能力 [5] - 空中无人作战方队由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及舰载无人直升机组成,实现自主协同作战 [8] 机器狼技术参数 - 机器狼由四足机器狗加装武器或侦察设备构成,采用国产化芯片与360度全视角感知系统 [12][14] - 设备负载能力达20公斤,续航里程10公里,运行时间2.5小时,电池更换仅需30秒 [14] - 可攀爬40度陡坡,跨越30厘米障碍,适应复杂地形行动 [14] 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 未来战场将出现四足机器人、双足人形机甲、履带式无人坦克等多样化平台 [15] - 无人装备与空中机器人协同构建体系化作战群,形成全域火力网 [15] - 人工智能与自主决策系统将推动机器人方队向智能化兵团演进 [15] 行业数据与动态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总营收5821亿元,盈利301亿元 [16] - 行业面临业绩承压但AI融合带来新机遇,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价格战与量产爆发 [16] - 国际技术进展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3D打印软机器人手及厘米级四足机器人等创新 [16]
小米布局机器人核心部件,投资关节技术企业国华智能
机器人圈· 2025-09-03 17:09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国华智能完成新一轮数千万融资 投资方包括小米产业投资及金杨股份 [2] - 资金将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核心关节模组的技术迭代与扩产 [2] - 公司成立至今历经6次融资 投资方包括青岛里程碑创投、前海母基金、山东省财金等 [2] 公司技术与研发能力 - 公司专注于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研发与系统集成 致力于实现高端谐波减速器国产化 [2] - 突破减速器、电机与驱动控制器等核心技术 实现谐波减速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部件全栈自研 [2] - 开发四大系列百余种标准型号谐波减速器 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及航天领域 [5] - 行星滚柱丝杠精度达C3等级 优于国内普遍的C5、C7精度 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5] - 参与制定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家标准4项、团体标准8项 [5] 产品布局与集成能力 - 技术布局聚焦谐波减速器与行星滚柱丝杠等核心传动部件 [3] - 将核心部件与电机、驱动、传感深度集成 形成一体化关节模组 [3] - 具备从材料热处理、齿形设计到精密加工的全链条能力 [12] - 能够快速响应客户改型需求并迭代产品 [12] 战略合作与产业地位 - 全程参与小米人形机器人项目 为其上半身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提供全流程支持 [8] - 小米智造基金在机器人产业链构建"核心部件-本体方案"关键布局 投资规模达100亿元 [13] - 小米近期重点投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企业 包括坤维科技、杉川谐波、纬钛科技等 [13] - 公司被投资主要因其在谐波减速器领域的技术优势 [13]
专访优必选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焦继超:人形机器人量产不是数字堆积,而是技术、需求与成本的平衡
机器人圈· 2025-09-03 17:09
行业前景与市场规模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突破15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1% [1] - 科技巨头包括微软 英伟达 亚马逊 OpenAI 软银通过投资或研发加速入局 [1] - 特斯拉Optimus 波士顿动力Atlas Figure AI Figure02 以及中国智元机器人 宇树科技 优必选展开全球竞赛 [1] 优必选公司发展 - 优必选于2023年12月29日港股挂牌上市 成为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2025年订单和交付端突破 产业化进程提速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6.21亿元 同比增长27.5% 毛利2.17亿元 同比增长17.3% 期内亏损4.4亿元 但同比减亏18.5% [8] - 公司计划2025年产能达1000台 交付数百台 2026年目标交付数千台 2027年力争实现万台级交付 [7] 技术演进方向 - 人形机器人正从"单机自主"迈向"群体智能" 成为未来工业场景演进核心方向 [1][4] - 优必选推出智能体技术Co-Agent 实现单机自主与群体协同 包括协同搬运 分拣 操作 质检 仿真环境下支持千台机器人并发 [4] - 针对工业落地进行多项改进 包括自主换电技术解决续航焦虑 RGB双目视觉提升环境适应性 52自由度仿生躯体实现15公斤负载搬运 [5] 工业应用与实训成果 - 优必选与东风柳汽 吉利汽车 一汽大众 奥迪 比亚迪 北汽新能源 富士康 顺丰合作 推动Walker S系列进入工厂实训 [3] - 在比亚迪工厂Walker S1实训效率提升100% 稳定性提升30% 在富士康完成第一阶段物流搬运任务 [5] - 通过实训优化关节稳定性 电池续航 软件系统稳定性 定位导航 运动控制 解决工业场景算法和软件稳定性难题 [5] 量产挑战与行业进程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但量产存在硬件难题包括关节电机过热 灵巧手载重不足 电池续航不足 [7] - 特斯拉Optimus原定2025年5000台量产目标可能延期 行业高速发展期可能需等到2026或2028年 [7] - 量产需平衡技术 需求与成本 找到合适应用场景让客户买单才能实现闭环 盈利仍是全行业难题 [8] 未来发展规划 - 人形机器人发展分三步走:首先工业场景辅助产线工人 其次商业场景落地 最后家庭陪伴应用 [9] - 公司现阶段最关注推动人形机器人更快交付和应用落地 而非盈亏平衡 相信伴随单机成本下降盈亏平衡是必然结果 [9] - 家庭级应用从技术与成本角度仍需较长时间成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