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00388)

搜索文档
业绩集中披露在即,重点关注绩优个股
长江证券· 2025-08-10 16:45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丨维持 [9] 核心观点 - 券商方面,市场交投活跃度维持高位,多家券商披露业绩快报,预计中报业绩延续高增长,整体配置价值持续提升 [2][6] - 保险方面,预期价值率提升继续驱动新业务价值高增长,资产端权益市场延续上涨,预期投资收益及利润增长表现较好 [2][6] - 当前估值隐含市场对长期投资的悲观假设,考虑中远期利差水平,当前估值仍然安全,看好集中度和负债成本改善 [6] 推荐标的 - 从盈利和分红稳定性维度推荐:江苏金租(盈利增速和分红率稳定)、中国平安(分红稳定且股息率维持高位)、中国财险(商业模式和市场地位优势明显) [2][6] - 综合业绩弹性及估值分位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香港交易所、中信证券、东方财富、同花顺、九方智投控股 [2][6] 市场表现 - 本周非银金融指数+0.6%,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0.6%,行业排名靠后(27/31) [7] - 年初至今非银金融指数+4.6%,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0.3%,行业排名靠后(22/31) [7] - 本周市场热度回落,两市日均成交额16,964.10亿元,环比-6.26%,日均换手率1.94%,环比-17.45BP [7] - 杠杆资金规模回升,两融余额2.01万亿元,环比+1.43% [7] 保险行业数据 - 2025年6月累计保费收入37,350亿元,同比+5.31%,其中产险9,645亿元(+5.10%),人身险27,705亿元(+5.38%) [21][22] - 截至2025年3月末,保险资金运用规模34.93万亿元,债券占比48.58%(较2024年末+0.70pct),股票基金占比12.79%(+0.44pct) [22] - 2025年6月保险公司总资产39.22万亿元,环比+2.08%,其中寿险公司占比87.56%,产险公司占比8.10% [25][26] 券商行业数据 - 经纪业务:本周日均成交额16,964.10亿元(环比-6.26%),高于2024年中枢10,846.61亿元 [37] - 投资业务: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23%,创业板指上涨0.49% [41] - 信用业务:两融余额2.01万亿元(环比+1.43%),高于2024年日均1.56万亿元 [43] - 投行业务:7月股权融资规模533.78亿元(环比-90.2%),债券融资7.83万亿元(环比-11.3%) [48] - 资管业务:7月券商集合资管发行51.08亿份(环比-47.5%),新发基金1,099.10亿份(环比+28.7%) [50] - 衍生品业务:7月期货市场成交62.23万亿元(环比+34.02%),场内期权成交6,394万张(环比+57.7%) [54] 重点公司公告 - 国信证券拟购买万和证券96.08%股份,交易价格51.92亿元 [66] - 中信证券子公司华夏基金2025年上半年营收42.58亿元(+16.07%),净利润11.23亿元(+5.78%) [71] - 华泰证券派发现金红利33.40亿元(每股0.37元) [67] - 中国银河发行两期短期融资券各40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1.67%和1.65% [69][76]
沸腾了!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吸金超330亿元,恒生创新药ETF涨超97%
格隆汇· 2025-08-10 15:10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联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金额突破2400亿港元 较去年同期暴增118% [1] - 年内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9008亿港元 相当于2024年全年总额的1115% [1] - 恒生指数年内上涨2392% 恒生国企指数上涨2202%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221% 超过标普500(863%)等全球主要指数 [4] 港股ETF资金流动 - 2025年上半年ETF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上升至338亿港元 较去年暴增184% [2] - 年内资金净流入超50亿的股票型ETF基金有24只 净流入额前5的股票型ETF中4只是港股 [3] - 港股通互联网ETF年内资金净流入额超330亿元 是全市场ETF中唯一吸金超300亿元的ETF [3] 港股ETF涨幅表现 - 年内ETF涨幅超50%的ETF有19只 其中18只投资于港股 [4] - 恒生创新药ETF涨幅为97% 位居第一 [4] 机构动态与外资动向 - 花旗集团增持225万股港交所股份 持股比例达5% 成为第二大股东 [5] - 弘康人寿通过港股通买入港华智慧能源股票 持股比例达5%触发举牌 [6] -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已达22次 偏好低估值 低波动 高分红 高业绩确定性资产 [6] 资金面预测 - 全年南向增量供给有望超12万亿 下半年港股是增量资金市 [6] - 公募基金全年总规模有望达3000-4500亿元 [6] - 险资全年实际增量有望达2500-4000亿元 [6] - 外资配置中国资产比例已降至历史低位 后续或边际改善 [6] 行业展望 - 下半年港股互联网巨头或加大AI基础设施领域资本投入 [7] - 大模型迭代与AI应用落地进度有望提速 [7] - 港股互联网估值不算高 AI产业周期向上趋势有望推动科技龙头跑赢市场 [7]
巨头最新大调仓!
格隆汇· 2025-08-10 14:48
景林香港美股持仓动向 - 截至二季度末美股持仓市值28.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亿元),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市值25.34亿美元,占总持仓比例超88% [1] - 新进买入英伟达(9960.32万美元)、亚朵(684.99万美元)、华住集团(599.71万美元) [1][3] - 加仓Meta(增持2.21万股至99.13万股)、满帮集团(增持279.94万股至2879.45万股)、奇富科技(增持60.64万股至329.54万股)等7只股票 [1][3] - 减持拼多多(减持141.57万股至321.98万股)、网易、阿里巴巴(减持13.61万股至46.5万股)等13只股票 [1][3] - 清仓苹果、联合健康集团、中通快递等6只股票 [1] 景林资产投资观点 - 中国资产估值修复进入中场阶段,需挖掘商业模式好、自由现金流强劲的企业,具备"四个垄断"特征(权利/技术/稀缺资源/品牌心智垄断) [3] - 当前组合重点配置:AI迭代的社交平台、芯片设计龙头、稀缺金铜资源企业、中国AI模型/公有云业务、运动户外品牌集团 [4][5] - 看好港股市场成为国际资本重新配置中国资产的桥头堡,南向资金涌入推动市场活跃 [5][6]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联交所日均成交金额2400亿港元,同比暴增118%;南向资金净买入9008亿港元,达2024年全年的111.5% [7][6] - ETF市场日均成交338亿港元同比增184%,港股通互联网ETF净流入330.68亿元居首 [9][11][12] - 恒生指数年内上涨23.92%,恒生科技指数涨22.21%,跑赢标普500(8.63%) [18] - 创新药ETF表现突出,恒生创新药ETF年内涨幅97.26%,港股通创新药ETF涨96.46% [14][16] 机构资金动向 - 花旗集团增持港交所至6349.47万股(持股5%),成为第二大股东 [18] - 险资年内举牌22次,弘康人寿举牌港华智慧能源,偏好低估值/高分红资产 [19]
香港交易所(0388.HK):复苏动能强劲 聚焦成长与红利主线
格隆汇· 2025-08-10 11:21
市场交易数据 - 2025年上半年香港金融市场强劲复苏 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8% 创2010年以来同期新高 [1] - 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109.6亿港元 同比增长195% 显示南下资金参与度显著提升 [1] - 衍生品市场表现强劲 期货及期权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1% 人民币货币期货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43% 反映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1] 港股通及衍生品市场 - 港股通25H1平均每日成交金额1109.6亿港元 同比增长195% 南下资金对港股市场参与度显著提升 [1] - 衍生品市场活跃 期货及期权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11% 人民币货币期货日均成交量同比增长43% 反映人民币国际化加速及风险管理需求增长 [1] 细分产品表现 - ETF市场在互联互通计划扩容和新产品上市推动下 25H1每日成交金额升至338亿港元 同比增幅184% [1] - 人民币货币期货成交量大幅增长43% 巩固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 [1] 市场规模及吸引力 - 截至2025年6月底香港市场总市值增至42.7万亿港元 同比增长33% 主要得益于中国内地经济复苏带动中资股估值修复及港交所优化上市制度 [2] - 2025年上半年港交所受理超200个上市申请 新股融资总额达141亿美元 同比增长695% 较去年全年增长约22% 远超全球新股融资额8%的同比增幅 [2] - 预计全年将有超80家中大型企业推进A股或次级赴港上市计划 [2] 目标价及评级 - 基于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超2400亿港元日均成交额 南向资金创纪录净流入等基本面改善 给予目标价500.0港元 对应42倍PE 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有15.8%涨幅 [2] - 该估值较当前约38倍PE溢价10% 仍低于历史牛市中枢44.7倍 具备充足安全边际 [2] - 港股市场处于估值修复与结构转型关键阶段 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2]
香港经济年中观察—— 亮点多 活力旺 动能足(香江在线)
人民日报· 2025-08-10 05:43
香港经济表现 - 香港本地生产总值连续10个季度增长 [1] - 2025年上半年香港证券市场市值增至42.7万亿港元,较去年增长33% [3] - 2025年上半年访港旅客约2400万人次,同比上升12% [5] 金融市场 - 2025年初至6月20日香港交易所共迎来31宗新股发行,集资额超过884亿港元,全球排名第一 [2] - 截至2025年3月底香港注册基金数目达976个,资金净流入超过440亿美元,增长285% [3] - 香港银行存款总额超过18万亿港元,较2022年6月底增加约19% [3] 投资与就业 - 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香港投资推广署协助超过1300家企业在港开设或拓展业务,带来超过1600亿港元外来直接投资,创造逾1.9万个新职位 [1] - 太古集团旗下地产和航空业务分别开展300亿港元和1000亿港元的投资计划 [6] 消费与旅游 - 香港海洋公园2025年5月、6月入场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19% [4] - 2025年5月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临时估计为313.2亿港元,同比上升2.4% [5] - 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香港举办大型演唱会超过285场,吸引超过390万名观众,带来约34亿港元消费额 [5] 贸易与物流 - 2025年6月香港商品整体出口货值同比上升11.9%,上半年整体出口货值同比上升12.5%,实现连续16个月增长 [8] - 香港与21个经济体签订9份自由贸易协定,与33个经济体签订24份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7] - 香港伦敦金属交易所仓库正式开仓,约7000吨有色金属入库 [7] 创新与政策 - 香港发布《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提出打造数字资产领域全球创新中心的政策框架 [3] - 香港上线跨境支付通,实现内地与香港快速支付系统互联互通 [3]
港交所 IPO 新规!要点及市场影响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8-09 21:52
新规要点梳理 - 优化新股配售比例分配:新规规定发行人首次公开招股时至少40%股份分配至建簿配售部分,最低分配比例由原建议50%下调至40%,以满足国际投资者需求[2][3] - 调整公开认购机制:引入机制A和机制B两种选择,机制A下公开认购初始比例5%,最大回拨百分比由20%上调至35%,机制B下发行人可自主确定公开认购比例(10%-60%)且无回补机制[4] - 拟调整公众持股量门槛:引入层级式初始公众持股量要求,普通公司可选择25%初始门槛或10亿港元市值及10%公众持股量,"A+H"发行人调整为H股达到10亿港元市值或5%公众持股量[5] 与之前要求的对比 - 配售比例方面:旧规国际认购占比90%且公开认购可回拨至50%,新规明确至少40%分配至建簿配售,提高机构投资者确定性[7] - 公众持股量门槛方面:旧规统一要求25%,新规针对不同类型公司提供更灵活选择,如普通公司10亿港元市值及10%公众持股量,"A+H"发行人10亿港元市值或5%公众持股量[8] 对港交所IPO的影响 - 吸引更多企业上市:降低公众持股量门槛,尤其是大型企业和"A+H"发行人,使其更好平衡股权结构和控制权[11] - 提升IPO定价效率:机构投资者话语权增强,促使新股定价更接近企业真实价值,减少定价偏差[12] - 稳定大型IPO定价:明确建簿配售比例及调整公开认购回拨机制,减少定价干扰,保持股价稳定[12] 对港交所市场的影响 - 优化市场投资者结构:吸引更多国际和机构投资者,提高市场成熟度和理性程度[13] - 增强市场国际竞争力:改革提升香港新股市场国际竞争力,吸引国际发行人和投资者[14] - 提升市场活力:新规有望提振港股IPO活跃度,增加股票供给和资金流动,提供更多投资选择[15]
花旗9.39亿港元增持港交所,持股比例升至5%成第二大股东
金融界· 2025-08-09 19:05
花旗集团增持港交所股份 - 花旗集团于8月1日增持22.5万股港交所股份 成交均价为每股417.24港元 涉及资金约9.39亿港元 [1] - 增持后花旗集团持股总数达6349.47万股 占已发行股份比例5% 成为第二大股东 超越摩根大通 [1] - 港交所第一大股东香港特区政府持股比例为5.9% 摩根大通持股比例降至3.53% [1] 港交所股权结构变化 - 港交所股权分布分散 机构投资者比例较高 花旗集团增持显著改变主要持股方格局 [2] - 除特区政府与花旗集团外 前十大股东包括易方达、广发基金及华夏基金等机构 [2] - 机构操作策略分化:易方达主动管理型基金持股稳定 指数基金减持 广发基金新进仓位 华夏基金普遍小幅减持 [2] 港股市场交易表现 - 上半年港股日均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 同比提升118% 创2010年以来新高 [3] - 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同比大幅增长195%至1109.6亿港元 [3] - 衍生产品板块期货及期权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11% [3] 港交所业务环境 - 港股市场成交额和活跃度提升 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超去年全年 [3] - IPO市场活跃 新股融资额重回全球领先位置 直接推动交易所业务增长 [3] - 新产品推出、资金流入及买卖价差收窄等外部条件优化港交所业务扩展 [3]
最新披露!花旗集团举牌港交所,位列第二大股东!
证券时报· 2025-08-09 11:46
花旗集团增持港交所 - 花旗集团于8月1日增持22.5万股港交所股份,成交均价每股417.24港元,累计金额9385.94万港元[3] - 增持后花旗集团持股比例上升至5%,成为港交所第二大股东,仅次于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持股5.9%)[1][3] - 摩根大通去年减持4452.87万股后持股比例降至3.53%,被花旗超越[3] 港交所股东结构 - 公募基金持股分化:易方达蓝筹精选和优质精选长期持有122万股未变动,易方达香港证券ETF减持152万股至340万股[3] - 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基金二季度新进持股145万股(占股本0.11%),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ETF增持123.69万股(占股本0.13%)[3] - 华夏基金通过QDII和指数基金持有港交所,但二季度华夏恒生ETF等产品出现减持[3] 外资投行看好港交所 - 高盛7月将港交所目标价上调11%至500港元/股,对应2026年预测市盈率40倍,主因日均成交额超预期[5] - 2023年上半年港股日均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同比+118%),港股通日均成交1109.6亿港元(同比+195%)[5] - 衍生品市场同步增长,期货及期权日均成交量同比上升11%[5] 港交所盈利催化剂 - A+H股上市热潮推动香港IPO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6] - 实际利率下降、"零日期权"新产品推出、买卖价差收窄提升换手率、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等因素可能进一步改善盈利[6] - 南向资金2023年净买入额已超2022年全年水平[1]
花旗集团举牌港交所!跃居港交所第二大股东,港交所上半年日均成交暴涨118%、今年以来IPO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
金融界· 2025-08-09 09:03
股东结构变动 - 花旗集团于8月1日增持22.5万股港交所股份 成交均价417.24港元 耗资9385.94万港元 增持后持股6349.47万股 占比5% 成为第二大股东 [1] - 港交所股东结构分散 特区政府持股5.9%居首 摩根大通持股3.53% [1] - 易方达蓝筹精选 易方达优质精选基金长期持有 易方达香港证券ETF二季度减持 [1] - 广发行业严选三年持有基金新进 广发中证港股通非银ETF基金增持 [1] - 华夏基金旗下相关基金二季度减持 [1] 市场表现与外资评级 - 港股市场成交活跃 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去年全年 IPO融资额重回全球第一 [1] - 高盛基于日均成交额优于预期 将港交所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4% 目标价由450港元升至500港元 对应2026年预测市盈率40倍 [1] 财务数据与业务表现 - 上半年港股日均成交金额达2402亿港元 同比增118% 创2010年以来同期新高 [2] - 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达1109.6亿港元 同比增195% [2] - 衍生品生产表现强劲 期货及期权日均成交量同比增11% [2] 盈利催化剂 - A+H股上市热潮推动香港IPO市场 新股融资重回全球第一 [2] -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强化 日均成交额和盈利水平有上升空间 [2] - 实际利率下降刺激股票成交 "零日期权"等衍生产品推出 [2] - 现货市场买卖价差收窄提升换手率 港股通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2]
智通ADR统计 | 8月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9 07:56
美股及港股ADR表现 - 周五美股三大指数齐涨 恒生指数ADR按比例计算收报24915.87点 较香港收市涨57.05点或0.23% [1] - 大型蓝筹股多数上涨 汇丰控股ADR较香港收市涨1.86%至100.023港元 腾讯控股ADR涨0.30%至562.679港元 [2] 主要上市公司ADR价格变动 科技板块 - 腾讯控股ADR换算价562.679港元 较港股溢价0.30% [3] - 阿里巴巴-W ADR换算价118.101港元 较港股溢价1.55% [3] - 网易-S ADR换算价201.93港元 较港股折价1.30% [3] - 百度集团-SW ADR换算价85.721港元 较港股溢价0.08% [3] 金融板块 - 汇丰控股ADR换算价100.023港元 较港股溢价1.86% [3] - 建设银行ADR换算价7.952港元 较港股溢价0.15% [3] - 工商银行ADR换算价6.158港元 较港股折价0.03% [3] - 招商银行ADR换算价50.49港元 较港股溢价0.38% [3] 消费及汽车板块 - 美团-W ADR换算价121.359港元 较港股溢价0.46% [3] - 理想汽车-W ADR换算价97.299港元 较港股溢价0.83% [3] - 吉利汽车ADR换算价18.511港元 较港股溢价0.55% [3] 其他重点公司 - 百济神州ADR换算价174.014港元 较港股溢价1.58% [3] - 携程集团-S ADR换算价461.573港元 较港股折价4.24% [3] - 港铁公司ADR换算价28.783港元 较港股溢价2.43%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