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锦州银行(00416)
icon
搜索文档
60天账期承诺是否达成?追踪18家上市车企应付账款状况:总额降,账期拉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8:17
行业应付账款及票据总体情况 - 18家上市车企上半年应付账款及票据总额10209.03亿元 较去年末减少629.34亿元 [1]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均值192.46天 较去年末增加6.17天 呈现总额下降但账期拉长态势 [1] - 比亚迪、上汽集团、吉利汽车位列应付款规模前三 分别达2366.86亿元、2305.53亿元和1050.61亿元 [1] 车企应付账款规模变化 - 14家车企应付账款规模较去年末下降 长安汽车减少240.85亿元居首 上汽集团减少105.91亿元 吉利汽车减少81.24亿元 [2] - 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广汽集团位列应付账款降幅前三 [2] - 小鹏汽车应付账款增加76.07亿元 增幅32.96% 零跑汽车增加44.25亿元 增幅23.41% [4]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表现 - 仅6家企业周转天数较去年末改善 小鹏汽车缩短63天至170天 成为改善幅度最大企业 [5] - 赛力斯周转天数增加100.75天至266.3天 比亚迪增加14.89天至142.12天 理想汽车增加42.75天至208.11天 [6][8] - 众泰汽车周转天数达329.91天 为行业最高水平 [6] 现金流与偿付能力分析 - 理想汽车二季度经营现金净流出30亿元 自由现金流-38亿元 同比恶化超一倍 [9] - 仅江铃汽车、海马汽车账面现金可完全覆盖应付账款 金额分别为118.81亿元和16.75亿元 [12][13] - 比亚迪现金储备1117.34亿元 低于应付账款2366.86亿元 吉利汽车现金储备531.92亿元 低于应付账款1050.61亿元 [12][13] 账期调整执行进展 - 小鹏汽车7月启动账期调整 要求供应商付款账期缩短至60天内 [8] - 理想汽车7月中旬完成直采供应商账期调整 合同账期统一为60天 [10] - 一汽集团、广汽集团、赛力斯于8月11日前实现60天内支付账款 [10]
车企账期观察:18家企业半年延长12天、蔚来和理想超200天,长城资金缺口232亿
搜狐财经· 2025-09-03 13:25
行业背景 - 国内主流上市车企2025年中期财报已全部披露 行业价格战频发导致"反内卷"措施升级 包括成本调查 价格监测和60天支付账期承诺等[2] - 17家车企集体承诺将供应商账期压缩至不超过60天 旨在缓解零部件企业现金流压力[2] - 60天账期承诺始于6月10日至11日 而半年报截止时间为6月底 账期变化尚未得到明显体现[7] 账期变化整体情况 - 18家主流乘用车企中账期延长的有12家 缩短的为6家 超六成企业账期增加[4] - 18家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均值为187.97天 较2024年末的175.75天增加12.22天[4] - 账期缩短幅度最大的车企是小鹏汽车 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减少62.75天至170.04天[5][6] - 账期增加幅度最大的是赛力斯 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增加100.75天至266.30天[5][6] 账期缩短车企详情 - 小鹏汽车账期缩短62.75天至170.04天[5][6] - 东风股份账期缩短22.42天至198.85天[5][6] - 上汽集团账期缩短6.32天至157.31天[5][6] - 北汽蓝谷账期缩短1.91天至245.84天[5][6] - 海马汽车账期缩短19.31天至251.10天[5][6] - 长安汽车账期缩短11.47天至193.07天 但公司财报指出实际减少50天[6] 账期延长车企详情 - 赛力斯账期增加100.75天至266.30天 成为账期最长车企[5][6] - 一汽解放账期增加48.40天至247.98天[5][6] - 理想汽车账期增加42.75天至208.11天[5][6] - 江淮汽车账期增加27.48天至217.96天[5][6] - 广汽集团账期增加24.98天至137.85天[5][6] - 蔚来汽车账期增加22.76天至220.40天[5][6] - 长城汽车账期增加18.80天至182.55天[3][6] - 北京汽车账期增加17.71天至106.43天[5][6] - 比亚迪账期增加14.89天至142.12天[3][6] - 江铃汽车账期增加11.06天至117.79天[5][6] - 零跑汽车账期增加6.91天至182.52天[5][6] - 吉利汽车账期增加7.51天至137.18天[3][6] 承诺执行情况 - 一汽集团 广汽集团 赛力斯已实现60天内支付承诺[8] - 比亚迪在财报中提及进一步优化账期管理 应付账款及应付票据周转天数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且同比进一步下降[8] 现金流状况 - 18家车企中仅江铃汽车和海马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能覆盖应付账款与票据[10] - 理想汽车二季度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0亿元 较去年同期的4.3亿元大幅增加[9] - 理想汽车自由现金流为-38亿元 同比恶化超一倍[9] - 长安汽车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86亿元 去年同期为34亿元正流入[9] - 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计算 比亚迪资金缺口达1249.51亿元 上汽集团缺口484.99亿元 吉利汽车缺口518.69亿元[10] 现金储备覆盖度 - 理想汽车现金储备1069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499.67亿元富余569.33亿元[11] - 小鹏汽车现金储备475.7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306.87亿元富余168.83亿元[11] - 零跑汽车现金储备295.8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233.28亿元富余62.52亿元[11] - 比亚迪现金储备1561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2366.86亿元缺口805.86亿元[11] - 吉利汽车现金储备588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1050.61亿元缺口462.61亿元[11] - 长城汽车现金储备501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732.85亿元缺口231.85亿元[11] - 蔚来汽车现金储备272亿元 较应付账款及票据349.51亿元缺口77.51亿元[11] 支付压力分析 - 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普遍集中于3个月内支付[12] - 吉利汽车60天内贸易应付款为674.49亿元 61-90天内应付款项为63.21亿元[12] - 未盈利造车新势力面临较大资金压力[12]
江铃汽车20250827
2025-08-27 23:19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7.3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至7.3亿元 去年同期为8.9亿元[2][3] * 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6.1亿元增加到7.3亿元[3] * 毛利率改善 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下降[2][3] * 出口占比从去年33%提升至37%[3] * 全年销量目标维持39万辆 1-7月已完成20万辆[4][14] * 分红比例维持40%[22] 车型销售表现 * 轻客车型同比增长超过20% 纯电平台推出后带来销量增长[2][4] * Ranger和Bronco车型销量未达预期 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2][4] * 皮卡产品市场接受度存在挑战 新推出平台如全新宝典和江铃域虎面临压力[2][5] * 福特品牌出口占比超过70% 达47,000-48,000台[8] 出口业务 * 上半年出口总量约65,000台[8] * 主要出口地区为东南亚(越南、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中东(沙特阿拉伯)、南美(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巴西)[8] * 与福特合作采用固定加价结算模式 盈利稳定但部分利润由福特或代理商获得[9] * 目标将出口比例提升至国内外销量各占一半[12] 产品规划与研发 * 轻客纯电平台于2025年3月推出[2][4] * 领睿插电混动车型已在国内投产 海外投产FHEV车型[11] * 年底推出全新纯电平台SUV Bronco新能源车[11] * Ranger车型计划12月开始量产 销售贡献将在2026年体现[15] * 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无人物流车 与中科创达、德赛西威等公司合作[16] 市场策略与成本控制 * 通过降低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控制成本[6] * 实施"六个一工程"专项降本措施 涵盖销售端、供应链端、采购端[18] * 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实施差异化促销政策(北方、云贵、广州、江浙等地)[6] * 通过圈层活动(济宁烈马乐园、南昌环鄱阳湖游)和高配置版本(1,966烈马复古版)提升产品吸引力[5] 行业环境与挑战 * 新能源轻客产品增幅较大 市场竞争压力依然存在[20] * 商用车用户对质量和成本关注度更高 需追求高质量和低成本[19] * 终端折扣尚未出现明显收窄迹象[13] * 若取消补贴政策 车厂将更加依赖自身成本管控能力[20] 其他重要信息 * 江铃福特科技公司采用单车计算方式会计处理 前期开发费用由公司承担[10] * 福特全顺轻客在越南市占率达80%[21] * 计划通过CKD和SKD生产方式提升海外市场份额[12] * 预计全年利润与去年持平[4][13]
出口占比超50% 新能源增长强劲 皮卡市场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华夏时报· 2025-08-27 22:17
皮卡市场整体表现 - 7月皮卡市场销售4.1万辆 同比增长1.7% 环比下降15% 处于近5年中位水平 [1] - 1—7月皮卡市场累计销售34.8万辆 同比增长11% [1] - 皮卡出口占皮卡总销量比例持续走高 2025年前7个月达到52% 7月单月占比达56% [5]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保持"一超多强"格局 长城汽车以33%市占率稳居第一 [2] - 1—7月长城汽车皮卡销量11万辆 同比增长5.8% [2] - 江淮汽车 上汽大通 江铃汽车累计销量分别为3.6万辆 3.4万辆 3.1万辆 [2] - 比亚迪 长安汽车 郑州日产 北汽福田销量均超2万辆 [2] - 7月前五企业销量均超3000辆 长城汽车1.38万辆领跑 [2] - 国内零售市场呈现"一超三强"格局 长城汽车内销份额近50% [3] 新能源皮卡发展 - 新能源皮卡销量快速增长 2022-2024年销量分别为0.3万辆 0.8万辆 2.1万辆 [3] - 2025年1—7月新能源皮卡累计销量4.6万辆 同比增长702% 已超过去三年总和 [3] - 雷达新能源前7个月累计销量9337辆 同比增长191% [4] - 新能源皮卡逐步走向消费特征 私人乘用化发展取得较大突破 [4] 皮卡出口表现 - 7月皮卡出口量2.3万辆 环比下降13% 同比增长13% [5] - 1—7月皮卡出口量18.1万辆 同比增长37% [5] - 多家企业出口占比超50% 上汽大通出口占比超90% 江淮汽车达83% 比亚迪100%出口 [6] - 长城汽车皮卡出口量3.5万辆 同比增长28.9% [6] - 上汽大通皮卡出口量3.1万辆 江淮汽车2.99万辆 比亚迪2.88万辆 [6] 市场前景预测 - 预计2030年皮卡国内需求可达100万辆以上 乐观估计国内和出口总销量达200万辆 [7]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7月全国商用车出口销量同比增长28.72% 出口额超200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7:05
2025年1-7月商用车零售销量 - 全国商用车累计零售销量达176.72万辆 累计同比增长6.47% [1][7] - 卡车累计零售销量149.07万辆 累计同比增长7.65% [11] - 客车累计零售销量27.64万辆 累计同比增长0.50% [11] 2025年7月商用车零售销量 - 当月零售销量24.94万辆 同比增长12.24% 环比下降3.78% [1][2] - 卡车零售销量20.38万辆 同比增长12.33% 环比下降4.93% [6] - 客车零售销量4.55万辆 同比增长11.85% 环比增长1.71% [6] 零售市场企业竞争格局 - 1-7月TOP5企业零售销量占比37.84% 依次为福田汽车/上汽五菱/一汽解放/重汽豪沃/江铃汽车 [11] - 7月TOP5企业零售销量占比37.24% 依次为福田汽车/上汽五菱/一汽解放/江铃汽车/重汽豪沃 [5] - 卡车TOP5企业占比39.55% 客车TOP5企业占比52.09% [6] 2025年1-7月商用车出口表现 - 累计出口销量62.01万辆 同比增长25.87% 累计出口额1306.18亿元 [1][15] - 卡车出口55.87万辆 同比增长25.27% 出口额1023.48亿元 [18] - 客车出口6.14万辆 同比增长31.58% 出口额282.69亿元 [18] 2025年7月商用车出口表现 - 当月出口销量9.43万辆 同比增长28.72% 环比增长2.08% 出口额206.25亿元 [1][12] - 卡车出口8.43万辆 同比增长27.35% 环比增长2.57% 出口额162.26亿元 [14] - 客车出口1.00万辆 同比增长41.46% 环比下降1.80% 出口额43.99亿元 [14] 出口市场分布 - 主要出口来源地为山东/重庆/北京/安徽/河南 [18] - 主要出口市场为墨西哥/越南/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智利 [18]
出口反超国内,中国皮卡海外狂奔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1 09:39
中国皮卡出口表现强劲 - 7月国产皮卡出口22948辆 同比增长12.9% 1-7月累计出口180467辆 同比增长27.6% [2] - 出口量超越国内销量 7月国内销量20157辆同比下降6.5% 1-7月国内销量158140辆同比下降4.1% [2] - 长城皮卡7月出口5257辆同比增长63.77% 上汽大通出口5287辆同比增长56.37% 比亚迪出口1814辆同比增长104.05% [3] 头部品牌出口格局分化 - 长城皮卡1-7月累计出口35340辆居首 上汽大通31069辆次之 江淮29890辆第三 [3] - 比亚迪累计出口同比增长1783.71% 郑州日产同比增长253.26% 中国重汽同比增长1050% [3] - 江淮皮卡7月出口环比下降20.75% 长安皮卡同比下降14.22% 江铃同比下降44.06% [3] 新能源皮卡成为增长引擎 - 7月新能源皮卡出口同比激增186.18% 增速远超柴油车型38.18%的增长 [13] - 新能源占比从2022年1%提升至2025年8% 柴油占比从74%降至72% 汽油从25%降至19% [13] - 比亚迪凭借新能源优势实现爆发式增长 1-7月累计出口同比增长超1783% [13] 海外市场拓展策略 - 重点布局"一带一路"地区 该区域存在约300万辆规模市场空间 [8] - 通过高性价比和技术创新打入澳新/南美/中东市场 逐步替代美系日系产品 [8] - 建立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等市场市占率持续提升 [8] 政策与行业前景 - 中汽协预测2030年国内需求达100万辆 叠加出口后总销量可达200万辆 [4] - 2024年皮卡出口占比接近50% 较六年前提升21个百分点 [5] - 新能源技术路线多元化 纯电/混动/增程并行发展 智能化配置领先 [14] 产品竞争力提升 - 国产皮卡实现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中高端车型占比持续提高 [4] - 满足严苛排放法规 新能源车型在欧洲/澳洲市场获得替代传统皮卡的机会 [8] - 科技配置与乘用化设计达到国际水准 脱离传统工具车范畴 [14]
崔东树: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达7.3万台 同比增长55%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6:47
商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1-7月商用车国内销量177万台 同比增长7% 创近几年新高水平 [1][5] - 2025年7月商用车销量25万台 同比增长13% 环比下降3% [1][5] - 2024年商用车国内保险销量285万台 同比几乎持平 [5] 新能源商用车销量 - 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57.9万台 同比增长84% [1][6] - 2025年1-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43万台 同比增长57% [1][6] - 2025年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7.3万台 同比增长55% 环比下降3% [1][6] - 换电商用车爆发增长 2025年1-7月换电重卡销量2.64万台 同比增长197% [1][13]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 - 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从2019-2021年3%提升至2025年1-7月24% [2][10] - 2025年7月商用车新能源渗透率达29% 其中卡车22% 客车61% [2][11] - 2024年全年新能源渗透率20% 较2023年11%显著提升 [9][10] 细分市场表现 - 卡车市场中重卡和轻卡表现较好 2025年1-7月重卡销量40.8万台 同比增长39% [12] - 客车市场轻客走势较强 2025年1-7月轻客销量25万台 同比增长12% [12] - 换电商用车中重卡占比最高 2025年1-7月换电重卡占换电车型总量98% [13] 区域市场结构 - 中重卡在西南、华南、中部长江地区市场份额较高 [16] - 轻卡市场集中在东部-华北和华南地区 2025年7月两地合计占比32% [18] - 轻客销售以经济发达地区为主 华东和华南地区2025年7月合计占比32% [22] 企业竞争格局 - 北汽福田和上汽通用五菱是商用车主力 轻卡市场北汽福田占比22% [15][19] - 中重卡市场一汽解放、东风汽车、中国重汽领先 2025年7月三家合计份额53% [17] - 新能源轻卡以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为主 两家企业2025年7月渗透率均达100% [19][21]
固定收益专题:区域角度看城农商行风险
国盛证券· 2025-08-15 14: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叠加银行风险事件催化,中小银行风险逐渐上升,业务份额和盈利能力下降,各地城农商行经营分化,省联社改革加速,风险处置需消耗大量公共资金且主体修复耗时久 [1][2][3][4][5] 分组1:中小银行化险背景 - 宏观背景是经济转型、区域差异和事件催化,2010年后中小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2020年后资产质量和经营承压,区域经济不均衡使风险集中暴露,中小银行自身风控弱,2019年包商银行等事件使风险受关注 [10][12] - 农商行信用风险高度集中,2023年农村金融机构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超九成,高风险农村金融机构占整体高风险银行机构的96% [15] - 二永不赎回集中在城农商行,共有16省73只二永债不赎回,2023年后比例下降,主要是欠发达省份城农商行,不赎回银行资产规模多在2000亿以下,隐含评级多在AA - 及以下 [17] 分组2:城农商行经营情况 城农商行基本面概览 - 2016年前中小银行规模扩张,2019年后市场份额下滑,此前凭借区域和政策优势扩张,后因信贷需求下滑、监管收紧和大行竞争而份额压缩 [28] - 中小银行规模扩张时资产质量恶化,2020年以来消化遗留问题,城农商行不良率2010 - 2020年上升,后有所回落但农商行仍处高位,拨备覆盖率先降后升但农商行仍低 [33] - 市场竞争格局改变使中小银行盈利能力下降,2018Q4 - 2025Q1农商行净息差累计下降144bp,城商行资本充足率维持偏低水平,国股行持续提升 [35][37] 各地城农商行经营情况 - 市场地位两级分化,欠发达区域和江浙皖资产占比高,发达区域低 [38] - 东三省、西北城农商行资产质量差且2024年多数恶化,江浙皖和北上资产状况优异,城商行中辽宁等不良率高,江苏等低;农商行中辽宁等不良率高,浙江等低 [41] - 2024年江苏、浙江等城商行净息差相对高,青海等低;农商行净息差普遍高于城商行,江西等经济欠发达区域高,北京等低 [47] - 江苏、浙江城农商行利润规模远超其他区域,2024年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净利润同比下滑,内蒙古城农商行净利润为负 [50] - 四川省2024年城农商行存贷款增速均靠前,福建、辽宁城商行存款有收缩,福建城商行贷款收缩 [53] 分组3:各地省联社改革进展及方案 农信体系改革是中小银行风险化解的核心路径 - 省联社改革是中小银行化险重要一环,农信体系发展使省联社地位和作用受挑战,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加快改革 [59] - 省联社与改革方向不适应且积累风险,存在市场化转型与行政机构矛盾、治理结构畸形等问题,部分省联社存在违法违规问题 [60] - 目前15省省联社改制路径明确,有联合银行和统一法人两种模式,前者改革阻力小,后者更彻底 [62] 农信体系改革案例 - 联合银行模式以浙江农商联合银行为例,采取“下控上”,有82家成员为股东 [64] - 统一法人模式以辽宁农商行为例,分两步合并区域内中小银行 [66] - 联合银行+统一法人模式以河南农商行为例,先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后合并部分机构为单一法人实体 [66] 分组4:中小银行风险处置案例 中小银行风险处置资金来源 - 金融风险处置按股东和实控人、市场化资金、存款保险基金、地方公共资源、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顺序使用资金 [69] - 存款保险基金2020年以来用于中小银行风险化解,2023 - 2024年分别使用115亿元、683亿元 [70] - 2020 - 2022年新增5500亿元中小银行化险专项债,截至2025年7月累计发行5300亿元,辽宁发行额占当地新增专项债的40% [70] - 金融稳定基金与存款保障基金并行,2022年首批646亿元资金筹集到位 [75] 中小银行风险处置案例 - 辽宁农商行合并辽阳农商行等多家银行,辽阳农商行存在公司治理乱象、高管涉案等问题,沈阳农商行经营承压,通过合并重组并依靠存款保险基金和专项债救助 [77][78] - 锦州银行因流动性问题暴露风险,此前存在依赖同业业务、内部人控制等隐患,通过央行支持、国有股东入股、定增募资、不良资产收购和要约收购等方式处置 [80][85]
7月国内柴油机销售36.72万台 同比增长6.68%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21:28
柴油机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国内柴油机销量36.72万台,环比下降11.39%,同比增长6.68% [1] - 1-7月累计销量303.22万台,同比增长4.45%,首次突破300万台大关 [1] - 7月为传统淡季,但同比增速较上月提升 [1] 商用车用多缸柴油机 - 7月销量13.94万台,环比下降16.71%,同比增长12.84% [1][7] - 1-7月累计销量116.21万台,同比增长3.55%,增速较1-6月提升1.11个百分点 [1][7] - 商用车7月产销29.8万辆/30.6万辆,环比下降15.8%/17.1%,同比增长16.3%/14.1% [1] 多缸柴油机市场格局 - 7月销量28.92万台,环比下降12.3%,同比增长6.14% [2] - 1-7月累计销量244.41万台,同比增长4.14% [2] - 行业前十企业合计份额77.85%,较1-6月微增0.01个百分点 [2] 企业单月表现 - 潍柴7月销量5.39万台(环比+17.13%),为前十中唯一环比增长企业 [3] - 玉柴/全柴分列二三名,销量4.46万台/2.10万台 [3] - 前十企业7月销量均超1万台 [3] 累计销量TOP10企业 - 潍柴1-7月累销43.04万台(份额17.61%),同比下滑4.98% [4][6] - 玉柴累销35.27万台(份额14.43%),同比大增28.90% [4][6] - 全柴/东风康明斯/新动力科技同比增速达12.54%/11.78%/16.53% [4][6] 商用车用多缸柴油机企业排名 - 潍柴累销23.67万台(份额20.37%)稳居第一 [7][10] - 玉柴累销15.44万台(份额13.29%),同比增速47.77% [7][10] - 全柴累销6.84万台(份额5.89%),同比增速27.52% [10]
长安/大通争冠 福田大涨两成 7月轻客销3.3万辆四连增 |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8-14 09:29
客车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7月客车市场销量4.16万辆,环比下降21%,同比增长16% [3] - 轻客市场销量3.30万辆,环比下降19%,同比增长16%,占客车市场总销量79.23% [3] - 1-7月轻客累计销量24.62万辆,同比增长6%,占客车市场80.24%,较2024年全年占比提升3.06个百分点 [3][14] 轻客市场五年趋势 - 近五年7月轻客销量呈现增-降-增-降-增趋势,2025年7月销量为五年最高,但仅比最低的2022年7月高出8000辆,比2024年7月多4500辆 [5] - 1-7月累计销量为五年第二高,比2024年同期多1.5万辆 [5] 企业竞争格局 - 7月销量前十企业合计份额97.45%,长安、大通、江铃分别以25.90%、22.78%、20.08%的份额位居前三 [10][12] - 长安、大通、福田、宇通、金旅7月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5%、55%、23%、43%、64%,均跑赢行业增速 [10] - 1-7月累计销量前三企业为长安(7.08万辆,+22%)、江铃(5.34万辆,+19%)、大通(5.05万辆,+20%) [10][14] 市场份额变化 - 长安、江铃、大通1-7月累计份额分别提升3.70、2.36、2.30个百分点至28.75%、21.69%、20.51% [18] - 厦门金龙、宇通排名上升,分别从2024年终第9、10位升至2025年7月第7、9位 [18] - 东风7月重返前十,排名第8位,但销量同比下降48% [12] 行业增长动能 - 轻客市场自2025年4月起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5%、2%、24%、16%),1-7月累计增幅较6月扩大1个百分点至6%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