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创医疗(00853)
icon
搜索文档
微创医疗(00853)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8 22:5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公司收入793,493千美元,较2018年的669,490千美元增长18.5%[9] - 2019年公司毛利564,425千美元,较2018年的470,016千美元增长20.1%[9] - 2019年公司年内利润29,009千美元,较2018年的18,381千美元增长57.8%[9] - 2019年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利润46,281千美元,较2018年的23,913千美元增长93.5%[9] - 2019年基本每股盈利2.92美分,较2018年的1.63美分增长79.1%;摊薄每股盈利1.98美分,较2018年的1.28美分增长54.7%[9] - 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7.935亿美元,同比增长22.0%(剔除汇率影响),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利润4630万美元,同比增长93.5%[23] - 2019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9350万美元,较2018年增长18.5%,剔除汇率影响增幅达22.0%,实现利润净额2900万美元,归属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利润为4630万美元[3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成功录得收入增加18.5%[83] - 公司2019年全年收入为79350万美元,较2018年的66950万美元增加18.5%,剔除汇率影响后收入增长率为22.0%[88] - 2019年销售成本2.291亿美元,较2018年的1.995亿美元增加14.8%[102] - 2019年毛利5.644亿美元,较2018年的4.7亿美元增加20.1%,毛利率从70.2%增至71.1%[103] - 2019年研发成本1.515亿美元,较2018年的1.048亿美元增加44.5%[105] - 2019年分销成本2.753亿美元,较2018年的2.178亿美元增加26.4%[106] - 2019年出售微创电生理形成6310万美元收益[111] - 2019年所得税3420万美元,较2018年的1450万美元增加[112] - 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2.801亿美元,较2018年的1.301亿美元增加[116] - 2019年借贷总额4.033亿美元,较2018年的3.291亿美元增加7420万美元,资本负债比率从62.2%降至61.7%[117] - 2019年度集团资本开支总额约为1.151亿美元,用于建设楼宇、购置设备及机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支出[120] - 2019年公司收入79350万美元,较2018年增加18.5%[158] - 2019年公司实现利润净额2900万美元,归属股权持有人的利润为4630万美元[158]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可向权益股东分派的储备总额为2.95719亿美元,2018年为5.82233亿美元[177] - 2019年公司向最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占年内销售成本的7%,向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占18%[174] - 2019年公司向最大客户销售总额占年内总收入的10%,向五大客户销售总额占23%[174] 公司业务收入占比情况 - 2019年按业务分部收入占比:骨科医疗29.3%、心血管介入33.4%、心律管理26.3%等[10] - 2019年按地理区域收入占比:中国45.5%、北美洲13.1%、欧洲30.5%等[13] - 2019年集团收入中33.4%来自心血管介入产品,29.3%来自骨科医疗器械,26.3%来自心律管理业务,6.1%来自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3.5%来自神经介入产品,0.6%来自外科医疗器械,0.4%来自心脏瓣膜业务[39] - 公司非中国区销售额占总收入的54.5%[83]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2019年公司非流动资产856,997千美元,流动资产740,954千美元,总资产1,597,951千美元[15] - 2019年公司流动负债431,801千美元,非流动负债512,185千美元,总负债943,986千美元[1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为取得账面价值4380万美元的银行贷款,抵押了自用银行存款、生产楼宇和土地使用权[122] - 2019年12月31日,有关收购心律管理业务的8380万美元银行贷款,由公司四间附属公司股权作抵押以及微创上海作担保[122] 公司人员与专利情况 - 公司拥有约7,000名全球雇员,获4,000余项专利(包括申请)[18] - 2019年公司共申请国内外专利592项,商标368项,截至2019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4116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2085项,覆盖66个国家[80] 心血管介入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心血管介入业务2019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35.5%(剔除汇率影响),国内覆盖医院数首次突破2000家,开发256家空白县域医院,药物洗脱支架海外收入增长72.4%(剔除汇率影响),球囊产品全球收入增长54.5%(剔除汇率影响)[24] - 2019年集团心血管业务实现收入2646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35.5%(剔除汇率影响)[42] - 2019年国内市场集团药物洗脱支架收入较上年增长32.8%(剔除汇率影响),其中FirehawkTM收入同比增长51.6%(剔除汇率影响),Firebird2TM收入同比增长22.9%(剔除汇率影响)[42] - 2019年药物洗脱支架覆盖医院数量首次突破2000家,其中FirehawkTM覆盖医院同比增长41%,Firebird2TM覆盖医院同比增长18%[42] - 2019年集团开发256家空白县域医院[42] - 2019年药物洗脱支架海外业务收入达166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72.4%(剔除汇率影响),Firebird2TM收入同比增长186.9%(剔除汇率影响),FirehawkTM收入同比增长54.6%(剔除汇率影响)[45] - 集团球囊产品业务全球收入较上年增长54.5%(剔除汇率影响),国内市场收入较上年增长50.6%,海外市场四款球囊产品在21个国家或地区注册获批,年内新增12个[46] - 国内市场三款球囊产品覆盖超600家医院,FirefighterTM PTCA球囊扩张导管上市后新开发超70家医院,PioneerTM PTCA球囊扩张导管集采中标[46] - 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2019年收入26463.3万美元,较2018年增加30.5%,剔除汇率影响后增加35.5%,主要因Firehawk™和Firebird2™销售增长[85][89] - 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中,FireCondorTM、FirefighterTM NC和WaltzTM获国家药监局注册证,海外现有产品在17个国家或地区获46项首次注册批准[66] 骨科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中国骨科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57.1%(剔除汇率影响),两款国产膝关节置换系统获证上市[26] - 2019年骨科医疗器械业务收入2.324亿美元,同比微降0.2%(剔除汇率影响)[47] - 2019年国际(非中国)骨科业务收入2.06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7%(剔除汇率影响),美国区域销售全年同比下降7.1%,下半年收入同比基本持平且环比上升5.4%,日本业务全年小幅增长[49] - 2019年中国骨科业务收入265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57.1%(剔除汇率影响),进口关节业务收入实现37.8%的高速成长[50] - 骨科业务国产斑羚™全髋关节置换系统于2020年2月获证,完成国产关节产品基本布局[30] - 2019年公司国内市场安生TM和优胜TM内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系统获国家药监局注册证,国产斑羚™全髋关节置换系统于2020年2月获证[69] - 2019年公司海外市场EvolutionTM翻修膝关节系统等多个产品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获证上市[72] - 骨科医疗器械业务2019年收入23244.1万美元,较2018年微降1.6%,剔除汇率影响后降0.2%,各地区市场有增有减[85][90] 心律管理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心律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9亿美元,新一代磁共振兼容起搏器在欧洲上市一年贡献超一半欧洲市场销售收入[27] - 2019年心律管理业务收入2.09亿美元[53] - 2019年心律管理国际(非中国)业务收入2.011亿美元,日本业务稳步推进,欧洲市场新一代起搏器贡献超一半销售收入,新增开拓亚太和非洲地区[54] - 2019年创领业务收入800万美元,实现高速增长,得益于国产起搏器收入增速高于预期[55] - 心律管理业务中,国内市场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国产全身核磁共振兼容的BonaFireTM植入式被动起搏电极导线进入绿色通道,海外市场新一代经静脉植入、1.5T和3T磁共振兼容双腔起搏器ENO ™系列在日本上市[72][73] - 心律管理业务2019年收入20902.5万美元,较2018年增加32.0%,剔除汇率影响后增加36.9%,日本市场收入下降[85][93]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和神经介入产品业务收入分别增长44.5%和55.6%(剔除汇率影响),心脏瓣膜业务录得首年度销售收入[28] - 2019年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收入485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44.5%(剔除汇率影响)[58] - 主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国内新开发空白医院超60家,MinosTM获欧盟CE认证开始布局国际业务[58] -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2019年收入4852.7万美元,较2018年增加38.7%,剔除汇率影响后增加44.5%,因新产品上市和市场开拓[85][95] -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中,公司自主研发的MinosTM腹主动脉覆膜支架及输送系统获国家药监局注册证和欧盟CE认证[74] 神经介入产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神经介入产品业务收入276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55.6%(剔除汇率影响),其中APOLLOTM同比增长31.7%(剔除汇率影响)[59] - 神经介入产品业务中,FastrackTM微导管系统获国家药监局注册证,弹簧圈栓塞系统和解脱系统临床试验结果优异[74] - 神经介入产品业务2019年收入2763.1万美元,较2018年增加49.9%,剔除汇率影响后增加55.6%,因产品获市场认可和代理产品增长[85][96] 心脏瓣膜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心脏瓣膜业务收入310万美元[62] - 心脏瓣膜业务中,VitaFlowTM瓣膜系统获国家药监局注册证,VitaFlowTM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在国内进入绿色通道并准备递交注册申请,欧洲上市前临床研究有序推进[74] - 心脏瓣膜业务分部2019年收入310万美元,VitaFlowTM瓣膜系统获证上市并获市场认可[98] - 心脏瓣膜业务2019年收入311.9万美元,2018年无相关收入[85] 外科医疗器械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外科医疗器械业务2019年收入469.5万美元,较2018年减少20.8%,剔除汇率影响后减少17.2%,因部分产线暂时性停产[85][97] 其他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业务2019年收入342.2万美元,较2018年的1269.1万美元减少73.0%,剔除汇率影响后减少73.2%,因业务重组[85][86] - 其他业务分部2019年收入340万美元,较2018年下降73.2%(剔除汇率影响)或73.0%(按美元计)[99] 公司产品临床研究情况 - Firesorb™西罗莫司靶向洗脱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首次临床研究(FUTURE - I)三年随访结果证明其对冠脉单支病变患者是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33] - Firehawk™支架大规模临床研究TARGET AC两年随访结果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发表,其仅需同类产品1/3的全球最低载药量就可达到同等疗效且安全性大幅增加[33] - 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镜和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于2019年内完成首例临床手术[33] - 2019年3月,集团公布火䴉支架首次临床研究三年随访结果,证明其对冠脉单支病变患者可行、安全有效[67] - 集团关键性临床研究项目FUTURE II超50%患者完成主要终点造影随访,FUTURE - III完成患者入组所有准备[67] - 2019年5月,公司发布FirehawkTM大规模临床研究两年随访结果,该支架被纳入法国和比利时医保报销目录[68] - 2019年9月,集团公布FirehawkTM试验两年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随访分析数据,证明其低载药量达同等疗效且安全性增加[68] 公司产品获证情况 - 2019年公司共有18款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获国家药监局颁发注册证[30] - 多款产品在海外市场获证上市,如Evolution™ NitrX™内轴型全膝关节置换系统在美国和加拿大,新一代起搏器ENO™系列在日本[30] - 2019年公司有三款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获准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截至年末有18款产品进入绿色通道,排名全国第一[32] - 2019年集团有18款三类医疗器械产品获国家药监局颁发注册证,3款产品进入绿色通道,自绿色通道建立至2019年底,共有18款产品获批进入绿色通道[65] 公司荣誉与榜单入选情况 - 公司入选《亚洲品牌500强》榜单,成为该榜单发布14年首个人选的中国医疗器械企业[28] - 2019年公司持续加强质量保证能力,获全国质量标杆、上海市质量金奖等一系列质量荣誉,还荣获亚太质量组织创新奖,成为首个获该奖项的中国企业[78] 公司组织架构与管理层情况 - 公司分为大中华、洲际骨科、洲际心律管理三个地区营运单位,由常兆华博士管理[137] - 常兆华博士为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在医疗器械行业拥有逾29年经验[
微创医疗(00853)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5 22:58
公司概况 - 公司是领先的医疗器械集团,业务包括心血管介入等多个领域,拥有约6000名全球员工,获3500余项专利[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全球共有5768名雇员,海外员工1718名,占比30%[45] 财务数据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9260.7万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26.7%[5][6]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毛利28163.8万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28.4%[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期间利润6084.9万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151.4%[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6547.6万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175.5%[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4.15美分,较2018年同期增长153.0%[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摊薄每股盈利3.50美分,较2018年同期增长122.9%[5]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3.92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剔除汇率影响增幅达33.9%,实现利润净额6080万美元[1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92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099亿美元增加26.7%,不计外汇影响收入增长率为33.9%[19][20] - 2019年上半年销售成本1.11亿美元,同比上升22.7%,主要因销售量增加和收购业务[28] - 2019年上半年毛利2.816亿美元,同比增加28.4%,毛利率从70.8%增至71.7%,因产品销售结构优化[29]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18年上半年430万美元增至2019年上半年860万美元,同比增加101.5%,主要因政府补助增加[30] - 研发费用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180万美元增加62.6%至2019年同期的6800万美元[31] - 分销成本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9190万美元增加37.6%至2019年同期的1.265亿美元[32] - 行政开支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230万美元增加30.0%至2019年同期的5500万美元[33] - 其他经营成本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90万美元减少26.2%至2019年同期的590万美元[34] - 2019年2月出售微创电生理部分股权确认收益6310万美元[36] - 所得税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990万美元增至2019年同期的2640万美元[37] - 2019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540万美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301亿美元减少[39]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18年12月31日的62.2%下降至2019年6月30日的56.9%[40] - 2019年上半年收入为392,607千美元,2018年同期为309,867千美元[77] - 2019年上半年毛利为281,638千美元,2018年同期为219,429千美元[77] - 2019年上半年来自经营业务的利润为34,984千美元,2018年同期为39,777千美元[77]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为87,211千美元,2018年同期为34,152千美元[77] - 2019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60,849千美元,2018年同期为24,203千美元[77] - 2019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4.15美分,2018年同期为1.64美分[77] - 2019年上半年摊薄每股盈利为3.50美分,2018年同期为1.57美分[77] - 2019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60,849千美元,2018年同期为24,203千美元[78] - 2019年上半年期间全面收益总额为58,177千美元,2018年同期为10,288千美元[7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7,470千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5,451千美元[8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他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10,445千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336,263千美元[8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存货为182,956千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175,957千美元[8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50,892千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245,143千美元[8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31,254千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554,691千美元[8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51,706千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305,111千美元[8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579,588千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528,946千美元[8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498,346千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442,796千美元[82] - 2019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528,946千美元,6月30日为579,588千美元[8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利润为65,476千美元,全面收益总额为63,092千美元[85] - 2019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257千美元,2018年为51,270千美元[87] - 2019年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23,069千美元,2018年为249,746千美元[87] - 2019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012千美元,2018年产生现金净额为146,017千美元[87] - 2019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5,824千美元,2018年为52,459千美元[87] - 2019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0,054千美元,6月30日为95,374千美元[87] - 2019年汇率变动影响为1,144千美元,2018年为 - 1,248千美元[87] - 2019年上半年经营业务利润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呈报金额为34,984千美元,2018年为39,777千美元[105]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利润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呈报金额为87,211千美元,假设金额为87,458千美元,2018年为34,152千美元[105] - 2019年上半年期间利润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呈报金额为60,849千美元,假设金额为61,096千美元,2018年为24,203千美元[105]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所得现金为20,136千美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257千美元[106]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012千美元,2018年为产生现金净额146,017千美元[106] - 2019年上半年来自与客户订立合约的收入为392,607千美元,2018年为309,867美元[109] - 2019年上半年销售医疗器械收入为387,590千美元,售后服务收入为4,874千美元,2018年销售医疗器械收入为309,629千美元[109] - 2019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收入为177,866千美元,2018年为145,382千美元[110] - 2019年上半年欧洲市场收入为122,780千美元,2018年为70,681千美元[110]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3.92607亿美元,2018年同期为3.09867亿美元[113][115] - 2019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利潤淨額2810.8万美元,2018年同期为3351.4万美元[113][115] - 2019年上半年心血管介入产品美格收入1.29067亿美元,2018年同期为1.06848亿美元[113][115] - 2019年上半年骨科医疗器械联系收入1.1343亿美元,2018年同期为1.22134亿美元[113][115] - 2019年上半年心律管理医疗器械收入1.06579亿美元,2018年同期为4375.2万美元[113][115] - 2019年上半年可呈報分部資產13.89673亿美元,可呈報分部負債5.57742亿美元[113] - 2018年可呈報分部資產13.76459亿美元,可呈報分部負債5.61058亿美元[115]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收益淨額861.3万美元,2018年同期为427.4万美元[118] - 2019年上半年政府補貼976.3万美元,2018年同期为280.4万美元[118] - 2019年上半年期間綜合利潤6084.9万美元,2018年同期为2420.3万美元[117]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成本9560千美元,2018年为8708千美元,借贷成本资本化年利率为4.7%[119] - 2019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4327千美元,折旧22311千美元,研发成本66036千美元[120] - 2019年上半年当期税项中国企业所得税24608千美元,其他司法权区913千美元,递延税项25521千美元[121]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利润65476000美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579002000股计算[123] - 2019年上半年每股摊薄盈利根据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利润62581000美元及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789073000股计算[123] - 2019年上半年集团确认额外4218000美元的使用权资产[124] - 2019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共计16437000美元,产生楼宇建筑成本14444000美元及资本化发展成本9546000美元[125] - 2019年上半年账面价值3271000美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已被处置,产生处置收益898000美元[125] - 2019年6月30日其他非流动资产为4137.4万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3197.9万美元[12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存货撇减拨备为87万美元,2018年同期为321.7万美元[127] - 2019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5089.2万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24514.3万美元[129] - 2019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2194.3万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23681.3万美元[132] - 2019年6月30日计息借贷为23843.1万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23873万美元[133] - 2019年6月30日提取银行融资3855.5万美元,由抵押按金、土地使用权及持作自用楼宇作抵押[134] - 有关收购心律管理医疗业务的银行贷款,2019年6月30日为8415.2万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8878.5万美元[135] - 2018年集团支付质押按金1.128亿人民币,以获得上海微创投资楼宇未来租赁权[126] - 法国CIR可收回所得税,2019年6月30日为2552.9万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1570万美元[12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份赎回义务账面价值变动333.5万美元,2018年同期为240.9万美元[132] - 2019年6月30日集团资本额为959,275,000美元,2018年12月31日为839,708,000美元[142] - 2019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602.9万美元,2018年为561.9万美元[159] - 2019年上半年向Thai Otsuka等关联方销售货品金额为344.4万美元,2018年为191.8万美元[162] 业务板块情况 心血管介入业务 - 心律管理医疗器械业务占比14.1%[5] - 公司上半年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心血管介入、大动脈及外周血管介入和神经介入产品业务[6] - 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7.8%(剔除汇率影响),其中FirehawkTM在中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59.6%(剔除汇率影响),Firebird2TM收入同比增长6.6%(剔除汇率影响),球囊产品全球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4%(剔除汇率影响)[7] - 报告期内心血管介入产品在6个国家或地区获14项首次注册
微创医疗(00853)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9 22:31
财务表现 - 2018年公司收入为669,490千美元,同比增长50.7%[5] - 2018年毛利为470,016千美元,同比增长47.6%[5] - 2018年年内利润为18,381千美元,同比增长8.4%[5] - 2018年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利润为23,913千美元,同比增长27.0%[5]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63美分,同比增长24.4%[5] - 2018年总资产为1,274,447千美元,同比增长41.0%[7] - 2018年非流动资产为719,756千美元,同比增长51.9%[7] - 2018年流动负债为440,390千美元,同比增长121.5%[7] - 2018年非流动负债为305,111千美元,同比增长15.0%[7] - 2018年权益总额为528,946千美元,同比增长20.4%[7] - 公司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6%(剔除汇率影响),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利润为24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7.0%[10] - 公司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669.5百万美元,较2017年增长50.7%,剔除汇率影响增幅达48.6%[14] - 公司2018年利润净额为18.4百万美元,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人的利润为23.9百万美元[14] - 公司2018年收入中35.3%来自骨科医疗器械业务,30.3%来自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23.7%来自心律管理医疗器械[15] - 公司2018年总收入为6.6949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长48.6%[35][36] - 公司2018年收入为66.9百万美元,较2017年增长50.72%[80] - 公司2018年实现利润净额18.3百万美元,归属于股权持有人的利润为23.9百万美元[80] 业务增长与市场表现 - 公司国际(非中国)骨科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为218.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0%(剔除汇率影响)[10] - 公司中国骨科业务的关节产品2018年植入量突破10,000例,销售增速为31.6%(剔除汇率影响)[10] - 公司心血管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0%(剔除汇率影响),主要得益于Firehawk™支架和Firebird2™支架的持续增长[11] - 公司大动脈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电生理医疗器械业务和神经介入产品业务2018年均实现超过30%的增长[11] - 公司2018年完成对LivaNova Plc心律管理业务的收购,为营收规模和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动能[14] - 公司2018年心血管介入、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神经介入等多个业务在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多个板块实现不同程度增长[15] - 骨科医疗器械业务2018年收入236.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8%(剔除汇率影响)[16] - 国际(非中国)骨科业务2018年收入218.5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0%(剔除汇率影响)[16] - 中国骨科业务2018年收入17.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2.8%(剔除汇率影响)[17] - 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2018年收入202.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22.0%(剔除汇率影响)[18] - Firehawk™支架2018年收入同比增长48.5%(剔除汇率影响)[18] - 球囊产品业务2018年收入同比增长60.1%(剔除汇率影响)[18] - 心律管理业务2018年收入158.4百万美元[19] - 心律管理国际(非中国)业务2018年收入152.7百万美元[19] - 中国心律管理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为5.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45.6%(剔除汇率影响)[20] -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为35.0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9.6%(剔除汇率影响)[22] - 电生理医疗器械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5%(剔除汇率影响)[24] - 神经介入产品业务2018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5%(剔除汇率影响)[25] - 非中国区销售额占总收入的57.9%,显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成功[34] - 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收入为2.02817亿美元,同比增长24.2%,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长22.0%[35][36] - 心律管理业务收入为1.58376亿美元,主要由于2018年4月30日收购LivaNova旗下心律管理业务[35][39] - 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收入为3497.5万美元,同比增长41.1%,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长39.6%[35][40] - 神经介入产品业务收入为1842.7万美元,同比增长36.4%,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长36.5%[35][41] - 骨科医疗器械业务收入为2.36279亿美元,同比增长5.2%,剔除汇率影响后增长3.8%[35][37] - 中国市场骨科医疗器械业务收入增长32.8%,主要由于微创骨科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的提升[37] - 公司成功推出多个新产品,如Firehawk™、Castor™和Tubridge™,并获得积极市场认可[38][40][41] - 电生理医疗器械分部2018年收入为12.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34.5%(剔除汇率影响)或34.8%(按美元计),主要得益于销售渠道和医院覆盖的拓展以及新产品Columbus™和FireMagic™的销售增长[42] - 外科医疗器械分部2018年收入为5.9百万美元,同比增长6.2%(剔除汇率影响)或7.8%(按美元计),主要由于超滤及外科手术消耗品的销售增长[43] 研发与创新 - 公司Firehawk™支架在多个国家首次获证并上市,并在欧洲大规模临床试验(TARGET AC)的研究结果登上《柳叶刀》杂志[11] - 公司2018年四项产品上榜科技部发布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2018)》,包括植入式心脏起搏器、Firehawk™支架等[11] - 公司Firehawk™支架和Rega™心系列起搏器荣登第十一届健康中国论坛“十大医疗器械”榜单[11] - 公司2018年研发项目稳步推进,共有18项产品获证,其中包括骨科、心律管理、电生理和神经介入等多个领域的创新产品[12] - 公司2018年有3个产品获准进入NMPA绿色通道,截至2018年末共有15个产品进入绿色通道,在全国医疗器械企业中排名第一[12] - 公司2018年首款国产全膝关节置换系统产品Aspiration™内稳定型全膝关节置换系统-PS型假体获证,标志着进口替代进程迈出坚实一步[12] - 公司2018年VitaFlow™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输送系统发布一年临床随访数据,VitaFlow™ II系统在欧洲完成首例患者入组[12] - 公司2018年制定并完善公司战略,有序推进研发项目,扩大国内销售市场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14] - 公司2018年研发成本为104.8百万美元,同比增长80.2%,主要由于心律管理业务的收购及对研发项目的投资增加[49] - 公司2018年共有10款产品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3款产品进入绿色通道,截至2018年底共有15款产品获批进入绿色通道[27] - 公司自主研发的Firesorb™西罗莫司靶向洗脱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的两年临床随访结果显示其治疗冠脉单支病变患者的可行性和初步安全性[27] - VitaFlow™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输送系统的一年临床随访数据显示患者全因死亡率为2.7%,无严重卒中发生,瓣膜功能良好[28]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 公司2018年通过提升检验技能,降低检验成本,确保产品顺利交付,并实现全流程记录电子化、放行无纸化[30]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VitaFlow™ II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申请,进入绿色通道[28] - 公司2018年自主研发的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唯一一款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27] - 公司2018年共申请国内外专利298项,商标156项,截至2018年末共拥有专利(含申请)3,432项,覆盖28个国家,商标(含申请)1,679项,覆盖66个国家[33] - 公司2018年开发了自动流水线,部分工序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并开发了自动检测样机,提高产品检测的可追溯性和稳定性[29] - 公司2018年荣获上海市质量金奖,成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