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芯国际(00981)
icon
搜索文档
瑞银坚定唱多中国科技股,列为全球股票中最具信心投资标的
智通财经· 2025-10-21 22:08
瑞银对中国股票评级观点 - 瑞银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具吸引力”,并将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列为全球股票中最具信心的投资标的 [1] 中国科技股投资信心支撑 - 科技龙头企业已展现清晰的AI商业化趋势及强劲增长前景 [2] - 中国在芯片国产化领域的积极进展为AI生态提供关键支撑,保障AI发展连续性 [2] - 关键行业的定向政策支持、充裕的国内流动性及全球基金低配持仓将持续支撑市场 [2] AI领域进展与前景 - 政府通过政策举措及国家资金积极支持AI产业 [3] - 头部企业加大资本支出以应对激增的AI需求,中国四大科技企业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增长55% [3] - 截至8月,中国互联网AI用户达6.45亿人,较去年不足4亿人同比增长超60% [3] - 6.22亿用户使用应用内AI功能,是原生AI应用用户(2.77亿人)的两倍多 [3] 科技股增长周期与估值 - 中国科技股正开启由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及国产化驱动的多年增长周期 [4] - 预计2026年该板块盈利增速达37%,有望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股票板块 [4] - 当前12个月前瞻市盈率为19倍,低于全球同业水平及自身历史均值,存在估值抬升空间 [4] 流动性驱动因素 - 历史上中国牛市由流动性及估值抬升驱动,当前涨势遵循类似模式,科技创新成为关键驱动 [5] - 今年以来通过港股通净买入港股达500亿美元,为该机制推出以来最高水平 [6] -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85%,本土机构投资者存在将资金从债券转向股票的显著潜力 [6] - 全球基金大幅低配中国股票(较基准低配350个基点),若市场持续跑赢,海外资金流入或成流动性来源 [7] 政策支持方向 - 政策支持将以应对式、渐进式为主,出台定向支持措施针对科技及先进制造业 [8] - “十五五”规划预计将通过创新优先推动高质量增长,研发支出占GDP比重目标提升至2030年超3% [8] - 核心数字产业占GDP比重目标从当前10%升至10%-15%区间 [8] - 政府强调加强对低价竞争的监管,并推动关键行业优化产能 [8] - “反内卷”政策有助于缓解通缩担忧及“中国经济日本化”的认知 [9]
山东墨龙近一个月首次现身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净买入0.48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21:41
港股通整体成交概况 - 10月21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总成交金额为442.68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总成交额的35.00% [1] - 当日港股通净买入金额为8.68亿港元 [1] 个股成交金额排名 - 阿里巴巴-W成交额最高,达103.30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成交额为78.05亿港元,位列第二 [1] - 泡泡玛特成交额为58.97亿港元,位列第三 [1] 个股活跃度与关注度 - 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小米集团-W近一个月上榜次数最多,均为16次 [1] - 山东墨龙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当日成交额为11.47亿港元 [1] 个股资金流向与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获得最大净买入,金额为11.21亿港元,但股价当日下跌8.08% [1] - 盈富基金遭遇最大净卖出,金额为11.02亿港元 [1] - 山东墨龙获得净买入0.48亿港元,股价当日上涨8.39% [1] - 中国人寿股价表现最佳,当日上涨6.04% [1]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11.71亿港元,泡泡玛特净买入11.21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21:39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21日恒生指数上涨0.65%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为1264.89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638.30亿港元,卖出成交626.59亿港元 [1] - 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1.71亿港元,港股通(沪)净买入25.2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13.53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是成交金额最高的个股,合计成交额达103.30亿港元 [1][2] - 中芯国际成交额为78.05亿港元,泡泡玛特成交额为58.97亿港元 [1][2] - 腾讯控股成交额为46.10亿港元,小米集团-W成交额为35.76亿港元 [2][3] 南向资金净买入个股 - 泡泡玛特获南向资金净买入11.21亿港元,是净买入金额最高的个股,但该股收盘股价下跌8.08% [1][2][3]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4.81亿港元,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4.41亿港元 [1][2][3] - 其他净买入个股包括中国移动(净买入1.78亿港元)、中芯国际(净买入1.28亿港元)等 [3] 南向资金净卖出个股 - 盈富基金遭南向资金净卖出11.02亿港元,是净卖出金额最多的个股,该股收盘股价上涨0.68% [1][3] - 阿里巴巴-W遭净卖出4.30亿港元,信达生物遭净卖出7764.05万港元 [1][2][3]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3187.36万港元 [2][3]
港股通(深)净卖出13.53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10-21 21:39
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于10月21日上涨0.65%,报收26027.55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当日合计净买入11.71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264.89亿港元 [1] 港股通渠道资金流向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为806.47亿港元,实现净买入25.24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为458.43亿港元,呈现净卖出13.53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沪市港股通) - 阿里巴巴-W成交额最高,达65.87亿港元,但遭净卖出1.33亿港元,股价上涨1.98% [1]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为46.78亿港元,遭净卖出0.52亿港元,股价上涨3.13% [1][2] - 泡泡玛特成交金额为40.97亿港元,获净买入6.83亿港元,股价下跌8.08% [1] 个股成交活跃度(深市港股通) - 阿里巴巴-W成交额居首,达37.43亿港元,遭净卖出2.96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为31.27亿港元,获净买入1.80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成交金额为18.00亿港元,获净买入4.38亿港元 [2] - 盈富基金遭大幅净卖出11.02亿港元,为深市净卖出额最高个股,股价上涨0.68% [2] 其他重点个股表现 - 腾讯控股沪市通成交28.68亿港元,深市通成交17.42亿港元,合计遭净卖出0.32亿港元,股价微涨0.48% [2] - 小米集团-W沪市通获净买入6.52亿港元,但深市通遭净卖出1.70亿港元,股价下跌1.44% [2] - 中国人寿获净买入0.52亿港元,股价显著上涨6.04% [2] - 中国移动沪市通获净买入4.98亿港元,但深市通遭净卖出3.20亿港元,股价下跌1.39%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10月21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9:03
沪港通(南向)成交概况 - 2025年10月21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65.87亿元)、中芯国际(46.78亿元)、泡泡玛特(40.97亿元)[1] - 沪港通南向净买入额最高公司为泡泡玛特(+6.83亿元)、小米集团-W(+6.52亿元)和中国移动(+4.98亿元)[2] - 沪港通南向净卖出公司包括阿里巴巴-W(-1.33亿元)、腾讯控股(-2457.15万元)和中芯国际(-5199.52万元)[2] 深港通(南向)成交概况 - 2025年10月21日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37.43亿元)、中芯国际(31.27亿元)、泡泡玛特(18.00亿元)[1] - 深港通南向净买入额最高公司为泡泡玛特(+4.38亿元)和中芯国际(+1.80亿元)[2] - 深港通南向出现显著净卖出公司包括盈富基金(-11.02亿元)、阿里巴巴-W(-2.96亿元)和中国移动(-3.20亿元)[2] 重点公司成交表现 - 阿里巴巴-W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额达103.3亿元,但两地均呈现净卖出状态[1][2] - 中芯国际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额达78.05亿元,沪港通净卖出5199.52万元而深港通净买入1.80亿元[1][2] - 泡泡玛特在两地市场均获得资金净流入,沪港通净买入6.83亿元,深港通净买入4.38亿元[2]
图解丨南下资金净买入泡泡玛特超11亿港元,连续3日净卖出阿里
格隆汇APP· 2025-10-21 18:22
南下资金整体流向 - 南下资金当日净买入港股总额为11.71亿港元 [1] 重点净买入公司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11.21亿港元,为当日最大净买入标的 [1]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4.81亿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4.41亿港元 [1] - 中国移动获净买入1.77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1.28亿港元,此次净买入终结了此前连续8日的净卖出态势 [1] 重点净卖出公司 - 盈富基金遭净卖出11.02亿港元,为当日最大净卖出标的 [1] - 阿里巴巴-W遭净卖出4.29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已连续3个交易日净卖出阿里巴巴-W,累计净卖出金额达43.3685亿港元 [1]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1.71亿 泡泡玛特盘后发布盈喜 北水全天抢筹超11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21 18:02
港股通资金流向概况 - 10月21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11.71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25.24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13.53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泡泡玛特、小米集团-W、华虹半导体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盈富基金、阿里巴巴-W、信达生物 [1]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为40.97亿港元,获净买入6.83亿港元 [2],港股通(深)净买入额达11.2亿港元 [4]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为22.40亿港元,获净买入6.52亿港元 [2],港股通净买入额为4.81亿港元 [5] - 华虹半导体买卖总额为24.72亿港元,获净买入4.29亿港元 [2],港股通净买入额为4.41亿港元 [5]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为46.78亿港元,净卖出5199.52万港元 [2],但港股通净买入1.28亿港元 [5]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为65.87亿港元,净卖出1.33亿港元 [2],港股通净卖出额达4.29亿港元 [7] - 盈富基金买卖总额为11.19亿港元,净卖出11.02亿港元 [4] - 信达生物买卖总额为8.44亿港元,净卖出7764.05万港元 [4],港股通净卖出7764万港元 [7]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为28.68亿港元,净卖出2457.15万港元 [2],港股通净卖出3187万港元 [7] - 中国人寿买卖总额为13.10亿港元,获净买入5177.59万港元 [2],港股通净买入5177万港元 [6] - 中兴通讯买卖总额为7.21亿港元,获净买入904.65万港元 [4],港股通净买入6052万港元 [7] - 中国移动买卖总额为8.78亿港元,净卖出3.20亿港元 [4],但港股通净买入1.77亿港元 [5] 公司及行业动态 - 泡泡玛特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务状况公告,预计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其中国内收益增长185%-190%,海外收益增长365%-370% [4] - 小米集团于10月17日回购1070万股,涉及金额约4.94亿港元,今年以来累计回购3412.52万股,总金额15.37亿港元 [5] - 华金证券持续看好人工智能推动半导体超级周期,建议关注半导体全产业链 [5] - 招商证券认为在美国加强出口管制背景下,国内自主可控进程加速,2026年国内偏先进产线扩产有望提速,将带动国内设备及零部件板块订单预期和国产替代进程 [5] - 中国移动第三季度服务收入为2162亿元,同比增长0.8%,EBITDA为794亿元,同比下降1.7%,净利润微增1.4% [5] - 中国人寿预期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67.85亿元至1776.89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花旗估算其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5%至106% [6] - 华泰证券发布港股策略称,当前全球风险资产估值分位数较高,市场波动加大,资金分歧显现 [6]
上银数字经济A三季度涨56.67%,基金经理赵治烨押注“双主线配置+动态风控”核心策略
新浪基金· 2025-10-21 16:17
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0日,上银数字经济A单位净值为1.5092元,单日上涨0.87% [1] - 基金近三个月涨幅为37.71%,近六个月累计上涨51.03%,自2024年8月6日成立以来总回报率达50.92% [1] - 2025年三季度基金实现56.67%的阶段涨幅,远超同类平均水平1.62%和沪深300指数25.43%的涨幅 [5] 基金规模变动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上银数字经济A的净资产规模为0.21亿元,较二季度末的0.13亿元大幅增长69.34% [3] - 基金合计规模达到2.6亿元,较上季度增长2.46亿元 [3] 投资策略与行业聚焦 - 基金投资策略为“双主线配置+动态风控”,聚焦半导体行业的结构性机遇 [5] - 第一条主线聚焦国产算力芯片方向,布局具备国产替代确定性的算力芯片龙头企业 [5] - 第二条主线围绕AI端侧芯片展开,配置智能眼镜专用芯片、机器人控制芯片等标的 [5] - 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全面聚焦半导体领域 [6] 前十大重仓股详情 - 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海光信息、寒武纪、瑞芯微、澜起科技、长电科技、晶晨股份、恒玄科技和豪威集团 [6] - 前十大重仓股合计持仓市值为207,038,270.62元 [7]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赵治烨自基金成立之日起管理该产品,任职总回报达50.92% [8] - 基金经理惠军自2025年5月19日参与管理,任职总回报达48.02% [8] 行业展望 - 继续看好半导体行业发展前景,受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演进和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双重驱动 [10] - 半导体行业特别是算力芯片和端侧芯片领域有望继续保持高景气度 [10]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3% 哔哩哔哩涨近10%
第一财经· 2025-10-21 14:29
恒生科技指数持续走强,现涨超3%,恒指现涨近2%。哔哩哔哩涨近10%,中芯国际涨超5%。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
大行评级丨大摩:调高中芯国际评级至增持,目标价大幅提升至80港元
格隆汇· 2025-10-21 12:08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摩根士丹利将中芯国际(0981.HK)评级由“与大市同步”调高至“增持” [1] - 目标价由40港元大幅提升至80港元 [1] 行业需求驱动因素 - 中国人工智能(AI)应用的快速普及将显著提振本土对先进制程晶圆代工的需求 [1] - 对本土人工智能GPU的政策支持是未来两年需求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1] - 国产AI晶片需求强劲,推动中国AI GPU销售收入预测上调 [1] 市场增长预期 - 中国AI GPU销售收入在2024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预计为6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