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芯国际(00981)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個股份析與產品列表.pdf》:15 只個股短期趨勢、技術指標及窩輪推薦
格隆汇· 2025-10-22 19:27
阿里巴巴 (代码: 00988) - 技术分析显示支持位为144.6,阻力位为185.6,依托支持位的反弹动能较强,短期趋势上升 [1] 美团 (代码: 03690) - 技术分析显示支持位为88,阻力位为107.1,短期突破阻力位概率较高,且处于上升趋势中 [1] 小米 (代码: 01810) - 技术面上支持位为39.8,阻力位为56.4,价格处于上升通道下沿,安全边际较高,短期呈上升趋势 [1] 友邦保险 (代码: 01299) - 作为蓝筹标的,支持位为68.6,阻力位为77.2,波动较小,短期上升趋势稳定 [1] 港交所 (代码: 00388) - 技术分析表明支持位为399,阻力位为460,受市场交投活跃带动,个股走强,短期呈上升趋势 [1] 比亚迪 (代码: 01211) - 在新能源赛道热度的支撑下,支持位为95.8,阻力位为113.8,个股上行,短期呈上升趋势 [1] 汇丰控股 (代码: 00005) - 受银行板块估值修复影响,支持位为94.3,阻力位为110.5,趋势稳健,短期呈上升趋势 [1] 建设银行 (代码: 00939) - 作为低估值高股息个股,技术面上支持位为7.38,阻力位为8.26,安全属性强,短期呈上升趋势 [1] 工商银行 (代码: 01398) - 作为大盘银行股,支持位为5.55,阻力位为6.35,波动低且短期上升趋势明确 [1] 中国移动 (代码: 00941) - 作为通信行业龙头,技术分析显示支持位为78.7,阻力位为91.7,业绩支撑股价,短期呈上升趋势 [1] 中芯国际 (代码: 00981) - 受半导体板块政策利好影响,支持位为58.5,阻力位为89.6,弹性较高,短期呈上升趋势 [1] 快手 (代码: 01024) - 在短视频赛道需求稳定的推动下,支持位为63.1,阻力位为88,反弹动能足,短期呈上升趋势 [1] 京东集团 (代码: 09618) - 受电商板块复苏及业绩预期向好影响,技术面上支持位为115.9,阻力位为141.3,短期呈上升趋势 [1] 安踏体育 (代码: 02020) - 作为运动服饰龙头,受消费回暖带动增长,支持位为81,阻力位为95.6,短期呈上升趋势 [1] 腾讯控股 (代码: 00700) - 从技术面来看,支持位为581,阻力位为680,短期呈上升趋势,上行空间较宽 [1]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10月2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19:06
沪港通(南向)成交概况 - 2025年10月22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位的公司为阿里巴巴-W(09988)成交41.14亿元、中芯国际(00981)成交34.07亿元、信达生物(01801)成交32.39亿元 [1] -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中净买入额最高的为盈富基金(02800)净买入12.93亿元,其次为中国海洋石油(00883)净买入10.65亿元 [2] -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中净卖出公司包括阿里巴巴-W(09988)净卖出1.80亿元和华虹半导体(01347)净卖出8830.45万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概况 - 2025年10月22日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位的公司为信达生物(01801)成交26.84亿元、阿里巴巴-W(09988)成交24.66亿元、泡泡玛特(09992)成交23.36亿元 [1] -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中净买入额最高的为盈富基金(02800)净买入7.02亿元,其次为中国海洋石油(00883)净买入3.60亿元和中芯国际(00981)净买入3.50亿元 [2] -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中净卖出公司包括信达生物(01801)净卖出2.53亿元、小米集团-W(01810)净卖出2.22亿元和华虹半导体(01347)净卖出2.09亿元 [2] 重点公司跨市场成交表现 - 阿里巴巴-W(09988)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65.80亿元,沪港通呈现净卖出1.80亿元而深港通呈现净买入1.72亿元 [1][2] - 信达生物(01801)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59.23亿元,沪港通呈现净买入3.74亿元而深港通呈现净卖出2.53亿元 [1][2] - 中芯国际(00981)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52.64亿元,两个市场均呈现净买入,总额达6.42亿元 [1][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00.18亿 内资抢筹盈富基金(02800)近20亿港元 继续加仓中海油(00883)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17:53
港股通资金流向 - 10月22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100.18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66.9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33.25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盈富基金、中海油、中芯国际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华虹半导体、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 [1] 个股资金净流入详情 - 盈富基金(02800)买卖总额17.18亿港元,净流入12.93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买卖总额34.07亿港元,净流入2.92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01801)买卖总额32.39亿港元,净流入3.74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09992)买卖总额27.30亿港元,净流入1.99亿港元 [2] - 山高控股(00412)买卖总额21.90亿港元,净流入8678.54万港元 [2] - 腾讯控股(00700)买卖总额17.16亿港元,净流入2.59亿港元 [2] - 中海油(00883)买卖总额11.17亿港元,净流入3.60亿港元 [4] - 华虹半导体(01347)买卖总额9.51亿港元,净流出2.09亿港元 [4] 市场观点与个股基本面 - 国元国际指出市场面临的最大外部不确定性是中美博弈,预期短线调整后港股或将很快修复 [4] - 中海油获净买入14.24亿港元,光大证券称“三桶油”将继续加强增储上产,中海油25年油气当量产量计划增长5.9% [5]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6.42亿港元,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2.97亿港元,招商证券认为国内自主可控进程加速,偏先进产线扩产有望提速 [5]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2.4亿港元,美银证券指其第三季收入按年增长245%至250%,超出市场预期 [5]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1.21亿港元,公司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交易总金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 [6] - 腾讯获净买入3.08亿港元,药捷安康-B获净买入5548万港元 [7] -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2.2亿港元,阿里巴巴-W遭净卖出859万港元 [7]
港股科技ETF(159751)盘中净申购超400万份,往后看对比红利板块科技线仍会是主线
新浪财经· 2025-10-22 14:45
科技板块市场地位与资金流向 - 科技板块尤其AI与指数及市场风险偏好绑定紧密 是年底前市场主线的概率较高 [1] - 顺周期板块受高频数据与财报压制 红利板块受指数超预期带来的宽基ETF抛压影响 今年以来即使在上涨阶段也容易相对跑输科技 [1] - 绝对收益资金主要来源于前期离场充分的活跃资金回流 以及11月12月底考核期前有追净值排名诉求的机构 [1] 科技板块市值风格与选股策略 - 未来两个月市场风格可能略倾向于中小盘 因部分完成KPI的绝对收益机构操作不会太激进 [1] - 市场量能回到3万亿以上存在难度 氛围仅支持聚焦少数容量票进行缩容炒作 而非板块容量票集体拉升 [1] - 选股策略需更聚焦核心环节的明牌基本面白马 [1] 科技板块细分环节投资机会 - 相对看好国产AI链 其年底前可预期催化及明后年业绩上修的能见度和空间相较海外链更多 [2] - 看好AI应用端侧传媒计算机 端侧业绩上修空间足 Meta销售超预期且明年字节等端侧产品陆续上市 业绩空窗期对事件催化和宏大叙事定价敏感 [2] - 看好港股互联网 具备补贴退坡明年宏观β修复预期及AI估值重塑逻辑 估值分位低 是机构进行高低切锁定收益的防御方向 且受国家队筹码影响小资金面更顺 [2] 港股科技指数与ETF概况 - 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等 合计占比66.5% [3] - 港股科技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 最新报价1.16元 [3]
中芯国际跌2.03%,成交额9.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4:3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3%,报124.61元/股,成交金额为9.75亿元,换手率0.39%,总市值9968.8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8亿元,其中特大单买入1.14亿元(占比11.72%),卖出3.06亿元(占比31.41%)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1.70%,近60日涨幅达42.38%,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3.82% [2] - 最近一次于8月28日登上龙虎榜,当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4.22亿元,买入总额16.55亿元(占总成交额6.10%),卖出总额20.77亿元(占总成交额7.66%)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2025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4% [3]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3.01亿元,同比增长39.76% [3] - 公司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晶圆代工,该业务收入占比达93.83%,其他业务收入占比6.17% [2] - 公司提供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和不同工艺平台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5.23万户,较上期减少2.20%,人均流通股为8223股,较上期增加2.26% [3] - 十大流通股东中,多家主要ETF在2025年上半年增持公司股份: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增持335.52万股至9572.66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增持831.56万股至7380.86万股,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632.29万股至6349.93万股 [3] - 华夏上证50ETF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也分别增持261.17万股和284.33万股 [3] 行业分类与业务概览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 [2]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大基金概念、中芯国际概念、集成电路、半导体、IGBT概念等 [2] - 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3日,于2020年7月16日上市 [2]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开盘跌0.11%,重仓股中芯国际跌1.39%,海光信息跌1.33%
新浪财经· 2025-10-22 14:12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市场表现 - 10月22日开盘报2.682元,下跌0.11% [1] - 自2024年4月15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达168.21%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为5.87% [1]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重仓股表现 - 中芯国际开盘下跌1.39% [1] - 海光信息开盘下跌1.33% [1] - 寒武纪开盘下跌2.04% [1] - 澜起科技开盘下跌0.94% [1] - 中微公司开盘下跌0.62% [1] - 芯原股份开盘下跌0.59% [1] - 沪硅产业开盘下跌1.38% [1] - 恒玄科技开盘下跌1.11% [1] - 思特威开盘下跌1.26% [1] - 华海清科开盘下跌0.70% [1]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产品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管理人为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李佳亮 [1]
中国半导体 - 因国内人工智能 GPU 需求强劲,将中芯国际(SMIC)评级上调至增持Greater China Semiconductors-China Foundry Upgrade SMIC to OW on Strong Domestic AI GPU Demand
2025-10-22 10:12
**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行业:大中华区半导体行业,特别是晶圆代工和人工智能 GPU 领域 [1][2][3] * 公司:中芯国际 [1][4][8],华虹半导体 [3][4][9],华为 [11][35],寒武纪 [11][44],阿里巴巴平头哥 [11],百度昆仑 [11],以及设备供应商如中微公司和北方华创 [1][10] **核心观点和论据** * **投资建议调整** * 将中芯国际评级从“持股观望”上调至“增持”,目标价从 40 港元上调至 80 港元 [4][8][107] * 将华虹半导体评级从“持股观望”下调至“减持”,目标价从 38 港元上调至 60 港元 [4][116][139] * **看好中芯国际的核心逻辑:强劲的国内 AI GPU 需求** * 驱动因素:中国 AI 应用普及和政策支持本土 AI GPU,将推动未来两年对国内先进制程代工的需求 [1][2] * 需求侧:中国移动计划到 2028 年部署 10 万颗国产 GPU 的网络 [2] 预计 2026 年中国 AI GPU 营收将达到 1130 亿元人民币,2027 年达到 1800 亿元人民币,2024-27 年复合年增长率为 62% [2][20] NVIDIA 在中国 AI 处理器市场的份额已接近零,需求转向本土供应商 [2] * 供给侧:中芯国际先进制程产能扩张逐步消除设备瓶颈,通过多 patterning 技术可向 7nm 和 5nm 节点推进 [1][10] 预计 7nm 及以下制程总产能到 2025 年达到 22k wpm,2026 年达到 42k wpm [1][10] 中芯国际在国产 AI 芯片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107] * **看淡华虹半导体的核心逻辑:成熟制程业务可持续性存疑** * 尽管华虹半导体提高晶圆价格,但这可能只是此前降价后的均值回归,其真实盈利能力较弱 [3] 2025 年第二季度华虹半导体的 EBITDA 利润率为 30%,低于中芯国际的 47% 和联电的 41% [3] * 行业检查显示 MCU 和图像传感器存在库存积压 [9] 市场期望其扩张 7nm 制程,但公司澄清仅合并华润微电子旗下的成熟制程业务 [9][139] 随着无锡 12 英寸晶圆厂产能提升,折旧将快速增加并侵蚀毛利率 [116][122] *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技术进展与挑战** * 华为昇腾 AI 处理器路线图显示,新产品在迁移到本土工艺时性能有所下降,反映出制造过程中的良率问题 [35][36] 例如,昇腾 950 的 FP16 算力为 500 TFLOPS,低于昇腾 910C 的 800 TFLOPS [36] 但互联带宽有显著提升 [37] * 非华为芯片(如平头哥、昆仑、寒武纪)需要 6-12 个月时间迁移到中芯国际等本土代工厂 [11][45] 目前中芯国际有 15k wpm 的 7nm 产能,但一半需保留给华为智能手机 SoC,因此今年仅假设 8k wpm 产能用于中国 AI GPU [45] * 检测工具是美国供应商 KLA 受严格出口管制下的真正瓶颈 [10] *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趋势** * 中国半导体自给率预计从 2024 年的 24% 提升至 2027 年的 30% [52][60] 特别是在 GPU 领域,自给率预计到 2027 年将达到 50% [28][33] * 驱动因素包括中国存储厂商在行业下行周期中大幅增产,先进制程逻辑芯片取得突破,以及汽车需求持续强劲带动图像传感器和功率半导体增长 [52] * **财务预测与估值** * 中芯国际:将 2025 年每股收益预测下调 5%,但将 2026 年和 2027 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上调 14% 和 25% [102][103] 新目标价 80 港元对应 2027 年预期市盈率 32 倍和市净率 3.1 倍 [8][107] * 华虹半导体:将 2025 年每股收益预测下调 42%,但将 2026 年和 2027 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上调 7% 和 8% [134][135] 新目标价 60 港元对应 2026 年预期市净率 2.0 倍 [116][137] * **风险情景分析** * 对中国 AI GPU 需求进行了情景分析,基准情景基于两个假设:中国政府禁止采购低性能 NVIDIA AI 处理器的规定持续有效,以及国内 AI 计算需求保持结构性强劲并由本土供应商填补供应缺口 [20][22][23] * 看涨情景:假设中国云服务提供商无法购买 NVIDIA 或 AMD 芯片,即使用于海外数据中心,同时国内 AI 计算需求保持强劲 [20] * 看跌情景:假设中美政府均允许中国云服务提供商进口国外 AI 芯片,且他们愿意使用 NVIDIA 或 AMD 产品,或者 GPU 利用效率提升抑制需求 [21][22]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10月2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07:36
南向资金净流入概况 - 美团-W、盈富基金、紫金黄金国际为当日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前三,分别净流入11.51亿港元、10.53亿港元、10.31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为当日南向资金净流出金额前三,分别净流出21.61亿港元、15.78亿港元、9.04亿港元 [1] - 在净流入比方面,GX恒生科技、红星美凯龙、中国外运位列市场前三,净流入比分别为80.84%、58.56%、56.81% [1] 前十大资金净流入股票详情 - 美团-W净流入11.51亿港元,净流入比16.66%,收盘价94.500港元,下跌4.30% [2] - 盈富基金净流入10.53亿港元,净流入比7.08%,收盘价25.860港元,下跌2.56% [2] - 紫金黄金国际净流入10.31亿港元,净流入比46.10%,收盘价147.800港元,上涨0.27% [2] - 中国移动净流入7.63亿港元,净流入比高达50.00%,收盘价85.300港元,微跌0.47% [2] - 映恩生物-B净流入6.62亿港元,净流入比52.24%,收盘价334.200港元,上涨4.44% [2] 前十大资金净流出股票详情 - 阿里巴巴-W净流出21.61亿港元,净流出比-10.40%,收盘价154.400港元,下跌4.22% [2] - 中芯国际净流出15.78亿港元,净流出比-13.52%,收盘价69.100港元,下跌6.50% [2] - 华虹半导体净流出9.04亿港元,净流出比-17.29%,收盘价75.800港元,下跌6.94% [2] - 江西铜业股份净流出4.44亿港元,净流出比-35.89%,收盘价31.320港元,下跌4.74% [2] - 腾讯控股净流出3.70亿港元,净流出比-3.25%,收盘价608.000港元,下跌1.94% [2] 高净流入比股票表现 - GX恒生科技净流入比最高,达80.84%,净流入金额为3632.94万港元,收盘价7.095港元,下跌4.19% [2][3] - 西部水泥净流入比53.02%,净流入金额达1.86亿港元,收盘价3.430港元,下跌6.28% [3] - 中国通号净流入比52.58%,净流入金额为1185.59万港元,收盘价3.480港元,下跌1.97% [3] 高净流出比股票表现 - 耐世特净流出比最高,为-55.33%,净流出金额5088.68万港元,收盘价6.610港元,下跌5.97% [3] - 德昌电机控股净流出比-51.63%,净流出金额1.45亿港元,收盘价32.820港元,下跌4.76% [3] - 高鑫零售净流出比-44.66%,净流出金额2340.40万港元,收盘价1.780港元,下跌3.26% [3] - 金风科技净流出比-32.61%,净流出金额1.94亿港元,收盘价12.980港元,下跌9.29% [3]
大摩上调中芯国际、目前瓶颈不在台积电
傅里叶的猫· 2025-10-21 23:34
中芯国际评级上调与产能分析 - 大摩将中芯国际目标价从40港元上调至80港元,评级获得提升 [2] - 预计中芯国际领先边缘产能将逐步扩张,设备瓶颈得到解决,尽管光刻工具如ASML高性能DUV系统受限,但客户可采用低性能模型并通过多重图案化推进至先进节点 [2] - 此前AMAT的SiGe epi工具是瓶颈,目前本土供应商如北方华创和中微半导体已逐步实现替代 [2] - 在需求侧,中国移动宣布到2028年将部署10万张本地GPU网络,提供超过100 EFLOPS算力,且仅采用国内芯片 [2] - 基于上述需求,更新中国AI GPU营收预测:2026年达1130亿元人民币,2027年达1800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62% [2] - 非AI需求较弱,成熟节点产能过剩,但中芯国际的智能手机SoC和自动驾驶芯片需求可弥补GPU需求波动 [2] 华虹半导体经营状况 - 大摩对华虹半导体成熟节点业务的可持续性表示担忧,行业检查显示MCU和图像传感器库存积累 [2] - 华虹半导体虽在提高晶圆价格,但大摩认为此举是从此前降价的均值回归,而非基本面强劲 [2] - 华虹半导体EBITDA利润率在2025年第二季度仅为30%,低于中芯国际的47%和联电的41%,反映其盈利能力较弱 [2] - 华虹半导体产能利用率高可能源于定价较低,而非技术差异 [2] AI半导体市场需求与瓶颈 - 2026年AI半导体市场预计保持强劲,瓶颈可能不在台积电产能,而在于特定内存或服务器机架 [3] - 台积电在财报会议中指出AI需求比三个月前预期更强劲,尤其在CoWoS封装和晶圆前端产能方面 [3] - 即使中国大陆市场机会受限,大摩预计台积电未来五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仍可达中位40%或更高 [3] - CoWoS产能扩展仅需六个月,因此当前模型未作调整;4nm和3nm晶圆前端产能紧张,但AI半导体优先级高于加密矿机ASIC和安卓手机SoC [3] - 英伟达CEO表示半导体产能不再是主要限制,供应链已适应需求 [3] AI基础设施与技术趋势 - AI集群规模正迈向10万GPU以上,推动以太网优先设计和液冷成为新AI机架默认标准 [3] - Aspeed的BMC应用扩展至冷却设备等多个领域 [3] - 大摩看好Innoscience在未来800V高压直流需求上的潜力 [4] - 存储需求强劲,海捷表示HDD将保持95%容量在线,减少重建和远程维护;Meta更倾向采用QLC NAND以降低成本,TLC NAND则在功率与成本间寻求平衡 [4] - 继续看好NAND模块厂商Phison [4] 光学器件与封装技术发展 - 阿里巴巴指出可插拔光学器件因总拥有成本和灵活性而受欢迎,LPO和KRO逐渐流行,NPO/CPO预计2028年成熟 [4] - 预计半导体供应链将在2026年大规模扩展CPO,2027年底实现小批量规模化 [4] - 全球CoWoS消费量2026年预计达1154千片晶圆,年增长70%,其中英伟达占59%、博通占18%、AMD占9% [5] - HBM消费量2026年预计达26亿GB,英伟达占54%、谷歌占16%、AWS占11% [5] - AI计算晶圆消费总值预计达200亿美元营收,英伟达占55%、谷歌占22% [5] - 台积电和非台积电CoWoS产能到2026年底将达100千片/月 [5] AI资本支出与推理需求 - 2026年云资本支出预计达5820亿美元,年增长31% [5] - 假设AI服务器资本支出占比增加,2026年AI服务器资本支出年增长约70% [5] - 主要云服务商月令牌处理量显示AI推理需求增长:中国大陆6月底每日30万亿令牌(月运行率900万亿),增长300倍;谷歌9月超1300万亿令牌 [5] - AI GPU和ASIC租赁价格方面,英伟达4090和5090图形卡零售价略有下降,但中国大陆AI推理需求依然强劲 [5] - AI供应链前景乐观,但下游数据中心空间、功率和基础设施约束可能更大 [5] AI ASIC合作与供应链动态 - 大摩预计OpenAI到2026年下半年才能实现100亿美元的机架营收,与2026年底小批量CoWoS假设一致 [4] - 博通未透露XPU客户身份,但Anthropic可能是第四客户,与2026年TPU CoWoS消费强劲预订情况相符 [4] - 在亚洲供应链检查中,AWS的Trainium3需求2026年未削减,继续看好Alchip,认为其股价已消化2025年第三季度至2026年第一季度营收缺口的负面影响 [4]
瑞银坚定唱多中国科技股,列为全球股票中最具信心投资标的
智通财经· 2025-10-21 22:08
瑞银对中国股票评级观点 - 瑞银将中国股票评级上调至“具吸引力”,并将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列为全球股票中最具信心的投资标的 [1] 中国科技股投资信心支撑 - 科技龙头企业已展现清晰的AI商业化趋势及强劲增长前景 [2] - 中国在芯片国产化领域的积极进展为AI生态提供关键支撑,保障AI发展连续性 [2] - 关键行业的定向政策支持、充裕的国内流动性及全球基金低配持仓将持续支撑市场 [2] AI领域进展与前景 - 政府通过政策举措及国家资金积极支持AI产业 [3] - 头部企业加大资本支出以应对激增的AI需求,中国四大科技企业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增长55% [3] - 截至8月,中国互联网AI用户达6.45亿人,较去年不足4亿人同比增长超60% [3] - 6.22亿用户使用应用内AI功能,是原生AI应用用户(2.77亿人)的两倍多 [3] 科技股增长周期与估值 - 中国科技股正开启由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及国产化驱动的多年增长周期 [4] - 预计2026年该板块盈利增速达37%,有望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股票板块 [4] - 当前12个月前瞻市盈率为19倍,低于全球同业水平及自身历史均值,存在估值抬升空间 [4] 流动性驱动因素 - 历史上中国牛市由流动性及估值抬升驱动,当前涨势遵循类似模式,科技创新成为关键驱动 [5] - 今年以来通过港股通净买入港股达500亿美元,为该机制推出以来最高水平 [6] -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85%,本土机构投资者存在将资金从债券转向股票的显著潜力 [6] - 全球基金大幅低配中国股票(较基准低配350个基点),若市场持续跑赢,海外资金流入或成流动性来源 [7] 政策支持方向 - 政策支持将以应对式、渐进式为主,出台定向支持措施针对科技及先进制造业 [8] - “十五五”规划预计将通过创新优先推动高质量增长,研发支出占GDP比重目标提升至2030年超3% [8] - 核心数字产业占GDP比重目标从当前10%升至10%-15%区间 [8] - 政府强调加强对低价竞争的监管,并推动关键行业优化产能 [8] - “反内卷”政策有助于缓解通缩担忧及“中国经济日本化”的认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