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快手(01024)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股票回购一览:31只个股获公司回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2 09:15
港股回购概况 - 9月1日共31只港股获公司回购 其中5只个股回购金额超千万港元 [1]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金额达5.5亿港元 中国宏桥回购3.92亿港元 快手-W回购8371.62万港元 [1] 头部公司回购表现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460.99亿港元 位列港股回购榜首 [1] - 汇丰控股年内累计回购241.45亿港元 友邦保险累计回购176.93亿港元 分列二三位 [1] 港股回购参与度 - 截至9月1日今年已有224只港股获公司回购 [1] - 44只个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超过1亿港元 [1]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9月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2 09:15
公司回购概况 - 2025年9月1日共32家港股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1]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金额最高达5.50亿港元[1] - 中国宏桥单日回购数量最多达1527.55万股[2] 单日回购金额排名 - 腾讯控股回购91.00万股耗资5.50亿港元[2] - 中国宏桥回购1527.55万股耗资3.92亿港元[2] - 潍柴动力回购730.00万股耗资1.09亿港元[2] - 快手-W回购113.70万股耗资8371.62万港元[2] - 恒生银行回购21.00万股耗资2356.76万港元[2] 年度累计回购比例 - 卡罗特年累计回购比例达2.990%[2] - 中旭未来年累计回购比例达3.830%[2] - 方正控股年累计回购比例达2.740%[2] - 信利国际年累计回购比例达1.722%[2] - 中国宏桥年累计回购比例达1.110%[2] 细分行业回购特征 - 科技板块表现活跃,腾讯、快手、联易融科技等多家企业参与回购[1][2] - 制造业企业潍柴动力、津上机床中国均实施回购[1][2] - 消费板块蒙牛乳业、VITASOY INT'L同步进行回购操作[1][2] - 金融板块恒生银行单日回购21.00万股[2]
赛道Hyper | 可灵AI角逐首尾帧生成战场
华尔街见闻· 2025-09-02 09:00
核心观点 - 快手可灵AI 2 1模型上线"首尾帧"功能 生成效果较1 6版本提升235% 推动短视频平台竞争重心从分发算法向生产工具转移 通过标准化首尾帧生成提升内容可用性 商业化效率及供给质量 [1][3][18] 技术升级与功能特性 - 可灵2 1聚焦转场自然性 风格一致性与复杂运镜控制等维度 底层依赖端到端多模态语义推理能力升级 [3] - 功能将视频首尾帧生成带入可控阶段 首帧影响点击与停留率 尾帧决定完成率 复看率及用户召回意图 [1][3] - 实现剪辑师反复试错的"片头/片尾一致性"自动化 创作者角色从手工后期转向素材策划 Prompt设计及版本管理 [4] 商业化影响 - 供给侧单位时间产出增加 同一创作者可产出更多可投放素材 [3] - 广告制作单位成本下降 片头片尾模板化缩短提案-测试-投放周期 [3] - 平台内循环强化 生产与投放均在平台侧完成 提升结算归因可控性及广告资产黏性 [3] - 创意测试周期从周级降至天/小时级 预算周转率提升 [7] - 首尾帧模板作为控制变量 便于评估中间镜头对转化的真实贡献 [8] 创作者生态变革 - 工具红利从剪辑术转向策略术 强调叙事结构与人设运营能力 [3][5] - 腰部创作者实现能力跃迁与规模化生产 同主题可在模板约束下快速迭代多版本用于A/B测试 [5] - 高表现首尾帧沉淀为可迁移 可交易模板资产 进入工具商店-模板市场 [5] 平台战略与行业竞争 - 快手选择生产侧突围路径 将成片质量作为平台工具能力前置到供给端 [11] - 竞争维度分化:字节系强分发 腾讯系视频号强社交链 快手强生产工具 [11] - 功能内测至发布体现"快速小步快跑-验证-放量"的工程化路径 [11] 资产化与金融化潜力 - 首尾帧提升内容可复用性 可迁移性与可度量性 使内容资产从一次性成本向可折旧资产形态靠近 [13] - 平台可围绕高效模板构建激励分成 素材质押等金融工具 如流量抵扣 投放额度授信 [9] - 生产工具+模板生态改变平台收入结构 工具订阅 模板交易分成 数据服务形成非广告收入曲线 [9] 产业分工与组织能力 - MCN与代理商资源从后期包装转向人设构建 IP运营及跨平台分发 [17] - 平台承担通用生产工具-数据归因-结算的基础设施角色 为中小广告主提供一体化服务 [17] - 工具是组织能力的外化 要求模型层(语义理解) 产品层(意图级控件) 商业层(模板市场)同步落地 [13][14] 工业化与国际化视角 - 国内平台将视频生成工具嵌入大规模商业生产 实现工业化落地 海外仍停留在示例演示阶段 [15] - 端到端多模态语义推理与复杂运镜控制匹配广告 短剧 动画等可量化 规模化需求 [15] 用户体验与媒介理论 - 首尾帧一致性带来更丝滑叙事体验 支持同一主题多版本生成动态拼接"只在此刻出现"的视频组合 [16] - 验证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理论 当生产工具成为媒介 信息形态改变 平台价值重心向生产侧位移 [1][14]
AI内容播放量持续增长 快手生态大会透露AIGC新趋势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02:52
用户与创作者生态 - 日活跃用户数达4.09亿 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7.5% [3] - 万粉以上创作者投稿数量同比增长一倍 连续更新内容超三年创作者达9100万 [3] - 私域用户日均互动次数超40亿次 [3] AI内容创作趋势 - AI内容播放量较1月增长321% [3] - 全球近1亿用户使用AI进行创作 AI内容流量持续增长 [4] - AI视频大模型技术成熟 降低创作技术门槛 [3][4] AI商业化进展 - AI创作者视频报价达数千元至5万元/分钟 [4] - 全球创作者收益从1月到6月提升159% 半年增加1.5倍 [4] - 可灵AI上半年营业收入超2.5亿元人民币 [4] 行业前景与预期 - 摩根大通将可灵2025年收入预期从7.5亿元上调61%至12亿元 2026年从12亿元上调至19亿元 [4] - 全球视频内容制作市场年支出约1200亿美元 生成式AI市场规模预计达110-230亿美元 [5] - 专业用户市场规模70-140亿美元 消费级市场40-80亿美元 [5]
快手-W(01024.HK)9月1日回购8371.62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0.0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0:06
公司回购动态 - 9月1日以每股73.350港元至73.750港元回购113.70万股 金额达8371.62万港元 当日收盘价73.600港元 下跌2.32% 成交额40.72亿港元 [2] - 今年以来累计进行24次回购 合计回购3993.43万股 累计回购金额达20.00亿港元 [2] 历史回购明细 - 单次最大规模回购发生于3月26日 回购1046.64万股 金额达5.85亿港元 价格区间54.700-57.100港元 [2] - 1月2日至1月10日连续7个交易日实施回购 合计回购841.48万股 累计金额3.21亿港元 价格区间39.200-41.200港元 [2][3] - 4月7日单日回购313.00万股 金额1.46亿港元 为当季度最大单笔回购 价格区间45.050-49.650港元 [2]
港股通净买入119.42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0:02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9月1日上涨2.15%至25617.42点 [1] - 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19.42亿港元 [1] - 港股通合计成交金额2005.89亿港元 [1] 资金流向 - 沪市港股通成交1186.31亿港元 净买入56.59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819.58亿港元 净买入62.83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沪股通净买入8.51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40.69亿港元 [1][2] 个股交易活跃度 - 阿里巴巴-W合计成交283.04亿港元(沪市160.34亿+深市122.70亿) [1][2] - 中芯国际合计成交106.07亿港元(沪市63.36亿+深市42.71亿) [1][2] - 华虹半导体合计成交60.07亿港元(沪市40.42亿+深市19.66亿) [1][2] 重点公司价格变动 - 阿里巴巴-W股价大涨18.50% [1][2] - 中芯国际上涨4.86% [2] - 泡泡玛特下跌4.34% [2] - 美图公司大跌13.87% [2] - 比亚迪股份下跌5.24% [2] 资金偏好分化 - 科技股出现分化:阿里巴巴获大幅净买入 小米集团遭净卖出8.40亿港元 [1][2] - 半导体板块资金流向不一:中芯国际沪股通净买入6.32亿 深股通净卖出5.33亿 [2] - 消费类股票承压:泡泡玛特遭净卖出9.12亿港元(沪市1.90亿+深市7.22亿) [2]
港股通9月1日成交活跃股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9-02 00:00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恒生指数9月1日单日上涨2.15%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2005.89亿港元 其中买入1062.66亿港元 卖出943.23亿港元 实现净买入119.42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净买入62.83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56.5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以283.04亿港元成交额居首 中芯国际以106.07亿港元次之 美团-W以60.31亿港元位列第三 [1] - 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华虹半导体等8只股票同时上榜港股通(深)和港股通(沪)成交活跃股 [2] 资金净买入动向 - 净买入前三位个股为阿里巴巴-W(49.21亿港元)、腾讯控股(12.34亿港元)、比亚迪股份(8.09亿港元) [1] - 南向资金连续3天以上净买入阿里巴巴-W(7天累计108.96亿港元)和华虹半导体(5天累计10.86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3.21亿港元 美图公司获净买入1.19亿港元 [2] 资金净卖出动向 - 净卖出前三位个股为小米集团-W(10.35亿港元)、泡泡玛特(9.12亿港元)、美团-W(4.52亿港元) [1] - 快手-W遭净卖出3.38亿港元 晶泰控股遭净卖出0.81亿港元 [2] 个股价格波动 - 阿里巴巴-W股价单日大幅上涨18.50% [1][2] - 信达生物上涨8.83% 中芯国际上涨4.86% 小米集团-W上涨2.18% [1][2] - 美图公司股价下跌13.87% 比亚迪股份下跌5.24% 泡泡玛特下跌4.34% [2]
今起实施!AI生成内容必须带“身份证”,腾讯、抖音、快手、B站、DeepSeek等平台已公告→
第一财经· 2025-09-01 23:26
核心监管要求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必须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 包括视频 语音 文字和图片[1][5] - 生成合成服务提供者需在内容中添加标识 内容传播服务提供者需核验元数据并加注提示[8] - 应用程序分发平台需核验应用的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材料 用户上传传播AI内容时需主动标识[8] 企业合规实践 - MiniMax通过角标标注"AI生成"字样 语音片段采用摩斯密码式提示音或直接语音提示进行显式标识[9][10] - 哔哩哔哩通过公告 站内信 弹窗和专题视频向用户公布AI标识功能进度和用法[10] - 抖音上线AI内容标识功能和元数据标识读写功能 可自动检测并添加疑似AI内容标识[11][13] 平台具体措施 - 腾讯优化内容识别能力 对AI生成内容添加显式和隐式标识 并对可能为AI生成的内容进行提示[13] - 哔哩哔哩在投稿侧提供标识选项 UP主可通过创作声明自主添加"该视频使用人工智能合成技术"标识[14] - 快手在AI生成内容中添加显式标识和隐式元数据标识 并对疑似AI内容进行显著提示[14] 违规处理规定 - 用户不得删除 篡改 伪造或隐匿平台添加的AI标识 不得利用AI技术制作传播虚假侵权信息[13][15] - 平台将按照社区规则对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及平台规则的作品和恶意标注行为进行处置[14][15] - DeepSeek发布《模型原理与训练方法说明》帮助用户理解AI技术 保障知情权和控制权[15] 行业生态建设 - 上海市委网信办指导成立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生态联盟 推动30余家企业开展隐式标识互认验证[10] - 包括腾讯 抖音 快手 B站 DeepSeek等平台均对《办法》出台细化规则[10][11][13][14][15]
2025快手创作者大会亮点:短视频直播联动,亿级分账收入成变现新焦点
搜狐财经· 2025-09-01 21:38
创作者生态增长 - 万粉以上创作者投稿数量实现翻倍增长 [1] - 平台新增48万名万粉创作者和3000名百万粉创作者 [1] - 职业主播数量同比增长8% [1] - 2600万创作者在平台获得收入 [1] - 月收入超千元创作者数量增长近12% [1] AI内容爆发式增长 - AI内容播放量较半年前激增超过300% [3] - 每日均有AI视频成为热门话题 [3] - 超过9100万创作者连续三年保持活跃 [3] 内容形式战略布局 - 强调短视频与直播一体化联动机制 [3] - 双栖创作者流量效率较单一内容创作者高4-10倍 [3] - 强化私域与公域流量循环体系 [3] - 高私域粘性创作者将获得更多公域曝光机会 [3] 商业化变现规划 - 重点布局短剧和小游戏等高潜力领域 [3] - 预计未来一年为创作者带来数亿级别分账收入 [3] - 持续完善变现链路以激发创作热情 [3]
2025年高校人群营销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9-01 20:08
人群特征 - 快手泛高校人群月均活跃人数稳定在1亿以上,为平台第二大细分用户群体,活跃度随学生作息波动,暑期和春节期间用户数量显著增多[2][23] - 地域分布呈现新线包围高线格局,新线城市用户规模更大,但二线及以上高线城市的活跃度TGI均超过110,显著高于平台整体用户水平[2][24] - 广东、河南、山东、河北四省用户占比超30%,地域集中度较高,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省份TGI相对更高[2][26][27] 行为习惯 - 泛高校人群在晚间(19:00-24:00)和凌晨(0:00-5:00)活跃人数最多,凌晨时段TGI超过220,成为品牌夜间营销黄金窗口[3] - 2024年8月搜索峰值时,超8000万泛高校用户在快手发起搜索,搜索渗透率达67.6%,高于平台整体用户的63.4%[3] - 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人均发布视频数量持续增长,暑期创作热情高涨,发布内容占比TGI始终高于100,专科和本科用户TGI分别超280和290[3] 消费行为 - 月均有1400万泛高校人群在快手下单,人均支付金额呈波动增长趋势,第四季度(尤其10-11月)因双11等节点影响成为消费人数高峰[4] - 2025年前5个月,消费频次集中在2-5次,购买5次及以上用户同比增长13.3%,品牌商品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0%,人均品牌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7.4%[4] - 手机/数码/电脑办公为第一大消费品类,TGI超390,202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消费金额同比增长53.4%,iPhone 16 Pro Max、华为Mate 60 Pro、联想拯救者系列等机型热门[5] 品类偏好 - 美妆/个护/美容护肤商品在10月消费金额达全年最高,PL/恋火粉底液、彩棠修容、柳丝木隔离等产品备受青睐[5] - 女装在Q4因双11推动消费金额显著高于其他季度,零食在春节所在月迎来消费峰值,螺蛳粉、重庆自热火锅、风干鸡胸肉等速食与特色零食成为囤货首选[5] - 不同节点热卖单品差异清晰,开学季、学期末、双11前后是核心消费节点,为品牌精准选品提供数据支撑[5] 内容生态 - 泛高校人群更关注影视综艺、生活、游戏、二次元等娱乐类内容,相关搜索量位居前列,直播观看中商品售卖及推荐类直播占比最高,TGI超210[6] - 游戏、美食、短剧类创作者关注人数最多,生活、二次元、时尚类创作者也拥有较高关注度,兴趣圈层特征鲜明[6] - 游戏、二次元、明星娱乐类视频发布量居前,TGI均超140,其中二次元内容TGI超过160,内容创作垂直度与专业性不断提升[6] 营销策略 - 快手提出CAMPUS校园营销策略,以内容共创为核心逻辑,通过发布创意任务、组建创作联盟等方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7] - 活动场景渗透强调线下+线上联动,沉入学生熟悉场景建立情感连接,如快手与霸王茶姬联名活动线下覆盖5所高校10万+人群,线上曝光2000万+[7] - 兴趣圈层运营聚焦游戏、二次元、美妆等核心兴趣打造垂直玩法,节点作战需把握黄金窗口期,根据不同节点消费偏好调整策略[8] 企业价值 - 校园群体可作为用户增长引擎、销售渠道或创新智库,其规模、创造力和能动性是企业重要动力来源[13] - 企业社会形象成为核心竞争力组成部分,42%年轻人因企业对社会/环境积极影响而加深联系,37%因企业道德问题减少合作[14] - 提前锁定优质人才降低错配风险,如华硕硕市生计划输送25%基层、45%中层及33%高层员工,实现企业与人才双赢[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