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出行(02643)

搜索文档
曹操出行港股上市首日破发跌14.16%,出行平台纷纷押注Robotaxi赛道
广州日报· 2025-06-26 07:08
公司上市表现 - 曹操出行6月25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港股最大的出行平台,首日收盘报36.00港元,跌幅14.16% [1] - 公司创立于2015年,是吉利集团孵化的网约车平台,收入来源包括出行服务(2024年占比92.6%)、车辆租赁和车辆销售 [2] - 2024年市场占有率为5.4% [2] 财务与运营状况 - 2022-2024年收入保持增长但持续亏损,年内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12.46亿元 [2] - 对聚合平台依赖度高,2022-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分别占GTV的49.9%、73.2%、85.4%,占订单量的51.4%、74.1%、85.7% [2] - 专家指出公司需优化运营提升盈利能力,上市可缓解资金压力并助力技术提升 [2] 行业发展趋势 - 共享出行行业竞争激烈,头部平台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平台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运营成本及市场推广补贴 [1][5] - 港股正成为出行领域公司上市的主要选择,嘀嗒出行等平台已成功在港交所上市 [1][5] - 至2030年共享出行占国内出行市场规模比例有望提升至6.0%,Robotaxi渗透率预计达36%,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 [3] 自动驾驶布局 - 曹操出行2月28日上线自动驾驶平台,搭载吉利"千里浩瀚"Robotaxi解决方案,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 [3] - 哈啰出行Robotaxi业务完成超30亿元战略融资,由蚂蚁集团与宁德时代投资,成立新公司专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 [3]
曹操出行登陆港股,网约车平台打响Robotaxi抢滩战
华夏时报· 2025-06-25 19:20
公司上市与融资 - 曹操出行正式登陆港股,成为国内第二大网约车平台,上市首日收盘价为35.3港元 [1] - 公司全球发售4417.86万股H股,每股发售价41.94港元,净筹约17.18亿港元,香港公开发售获21.14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78倍认购 [2] - 引入6名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等,合计认购2264.24万股,约9.52亿港元,占募资额度超一半 [2] - 此前完成三轮境内融资:2017年A轮1亿美元(估值96.41亿元)、A+轮3.5亿元(估值103亿元)、2021年B轮18亿元(每股成本37.6元) [3] - 李书福持有公司83.87%股权,A轮及B轮投资者分别持股6.56%和9.57% [3] 行业竞争格局 - 网约车市场进入存量竞争阶段,滴滴以70%市场份额居首,曹操出行占5.4%排名第二,T3出行占5.3% [5] - 港股上市公司中,嘀嗒出行2023年营收7.87亿元(同比降3.4%),如祺出行营收24.63亿元(同比增14%),亏损5.64亿元(同比减18.6%) [5] - 曹操出行2024年收入147亿元(同比增37%),毛利率8.1%为近三年最高,2024年一季度收入42亿元,毛利率升至8.5% [5] 业务发展与战略 - 公司业务涵盖出行服务、车辆租赁、销售等,覆盖146座城市,2024年新增85个二线及以下城市 [6] - 截至2023年底运营3.4万辆定制车车队,聚合平台贡献GTV占比从2021年49.9%提升至2023年85.4% [6] - Robotaxi成为行业竞争热点,曹操出行计划2026年推出L4级定制车型,已在苏州、杭州启动示范运营 [6][7] - 行业专家认为Robotaxi可能颠覆现有网约车格局,为平台提供估值提升空间 [7]
曹操出行上市破发 吉利李书福持股超四分之三
中国经营报· 2025-06-25 18:48
上市表现 - 公司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开盘股价下跌21.67%至32.85港元/股,最终收盘价为36.00港元/股,低于41.94港元/股的发行价 [2] - 上市首日总市值为195.90亿港元,成为港股最大科技出行企业,但仅为上市前估值228.23亿港元的85.8% [2][3] -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间接持股77.06%,按首日收盘价计算其持股市值达150.96亿港元 [2][4] 募资与投资者 - 全球发售4417.86万股,其中香港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原计划募资18.53亿港元 [3] - 6名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国轩高科等)合计认购2264.24万股(9.52亿港元),占总募资额的51.4% [3] - 公开发售遇冷,机构认购未能提振散户信心,反映市场对亏损出行平台的审慎态度 [3][4] 财务与亏损情况 - 2022-2024年经营亏损分别为19亿元、16亿元、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20亿元、20亿元、12亿元,亏损持续收窄但2025年仍预期净亏损 [4] - 上市前投资者及基石投资者禁售期至2025年12月25日,李书福需遵守额外禁售期至2026年6月25日 [6] 战略布局与竞争 - 核心竞争力包括定制化车辆降低运营成本及Robotaxi布局,2025年2月已上线自动驾驶平台并在苏州、杭州试点Robotaxi服务 [6] - 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构建全场景自动化运营系统,但需面对滴滴、百度等竞争对手的激烈布局 [6][7] - 行业分析师认为Robotaxi赛道需更多资金与技术投入,短期股价受行业竞争及宏观经济波动压制 [6][7]
曹操出行“流血上市”,李书福“阳谋”受挫?
36氪· 2025-06-25 18:12
曹操出行上市表现 - 公司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估值约228亿港元,是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第10个IPO [1] - 上市首日股价即破发,下跌近20%,暗盘交易已表现疲软 [1]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146.57亿元,年增长率接近40% [4] - 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过52亿元,销售成本占营收比重超过90% [5] 网约车行业现状 - 行业呈现"集体焦虑"状态,嘀嗒出行首日破发大跌22.5%,如祺出行首日破发微跌3.14% [2] - 截至2024年底全国网约车驾驶员证数量达748.3万本,每月新增司机约8万人 [3] - 4月网约车订单总量环比同比下降6.7%,5月环比微增5.2%,呈现"僧多粥少"局面 [3] - 滴滴市场份额高达70.4%,曹操出行市场份额仅有5.4% [7] 曹操出行商业模式 - 采用B2C重资产模式,拥有约3.4万辆定制车的车队,是中国同类车队最大 [9][11] - 共享吉利基建措施,定制车型枫叶80V和曹操60的TCO较主流纯电汽车分别降低33%和40% [9] - 2024年车辆销售收入8.67亿元,同比增长657%,承担部分吉利卖车业务压力 [12] - 2023年毛利首次转正达5.8%,2024年提升至8.1%,但与滴滴18.15%的毛利率仍有差距 [13] 曹操出行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GTV分别为88.84亿元、122.14亿元、169.53亿元 [7] - 2024年订单量达598,052千单,日订单量1,634千单 [7] - 2024年平均月活跃用户28.7百万,平均月活跃司机466千 [7] - 司机每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降至2024年35.7元 [7] 曹操出行战略调整 - 积极拥抱聚合平台,2024年聚合平台订单占比达85.4% [8] - 2022-2024年向聚合平台支付佣金分别为3.22亿元、6.67亿元、10.46亿元 [14] - 将部分全职司机转为运力合作伙伴,司机补贴占比从84.2%降至79.0% [13] - 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提升技术及投资自动驾驶,预计2026年推出L4级Robotaxi [15] 吉利集团战略布局 - 极氪私有化聚焦高端技术长期深耕,曹操出行上市打通融资渠道 [1] - 吉利2030年愿景是引领"绿色低碳、智能共享、乘商互联、天地一体"的通行生态 [16] - 投资孵化亿咖通、魅族、芯擎科技等企业,构建智能科技生态联盟 [16] - 曹操出行将与极氪、领克等形成技术协同,共享自动驾驶系统等资源 [16]
曹操出行港股上市:定制车生态持续赋能,Robotaxi抢占风口
36氪· 2025-06-25 17:54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科技出行平台 [1] - 2024年公司GTV达170亿元,市占率位居网约车行业第二 [1] - 业务生态综合性强,兼具自营车队+三方合作运力,并大规模部署定制车模式 [1] - 2025年2月起在苏杭两地试点Robotaxi业务,抢占万亿级市场先机 [1]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146.57亿元,复合增速39% [1] - 经调整净亏损从2022年16.5亿元缩窄至2024年7.24亿元 [6] - 经调整EBITDA从2022年-7.73亿元扭转为2024年3.83亿元,EBITDA率从-10.1%提升至2.6% [6] - 毛利率从2022年-4.44%提升至2024年8.09% [4] 定制车模式的核心优势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34000辆自有定制车,计划扩充至5万辆 [2] - 定制车GTV占比从2022年5.3%提升至2024年25.1% [2] - 定制车型枫叶80V和曹操60的TCO分别为0.53元/公里和0.47元/公里,较典型纯电车低33%-40% [4] - 司机平均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增至2024年35.7元,高于行业平均27元 [3] - 司机收入及补贴占出行服务收入比例从2022年84.2%降至2024年79.0%,车服成本占比从7.9%降至3.53% [4] 供给侧护城河构建 - 通过定制车生态整合吉利资源,降低司机持有成本并提升乘客体验 [3][4] - 定制车模式需汽车产业背景支撑,形成互联网平台难以复制的壁垒 [8] - 聚合平台订单占比从2019年7%升至2024年31%,曹操出行避免依赖补贴转向差异化服务 [7] Robotaxi战略布局与行业前景 - 2025年2月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 [9] - 与吉利合作开发L4级Robotaxi定制车,预计2026年底推出 [9] - 东吴证券预测2030年Robotaxi国内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渗透率36% [10] - 天风证券预测2030年全球Robotaxi市场规模达8349亿元,国内4888亿元 [10] - 公司具备"自动驾驶技术+整车制造+运营平台"三位一体生态优势 [11]
下跌超10%,曹操出行港股上市首日破发!
广州日报· 2025-06-25 17:08
上市表现 - 曹操出行6月25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后股价大幅下跌,首日破发超10%,截至发稿股价35.75港元/股,下跌14.76%,市值194.54亿港元 [2] 公司概况 - 公司创立于2015年,是吉利集团孵化的网约车平台 [2] - 收入来源包括出行服务(2024年占比92.6%)、车辆租赁、车辆销售,其中惠选服务是核心业务 [2] - 截至2024年底在136个城市运营 [2] - 2023年GTV为122亿元(同比+37.5%),2024年GTV达170亿元(同比+38.8%) [2] - 2024年市场占有率为5.4% [2] 业务模式 - 对聚合平台依赖度高:2022-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分别占GTV的49.9%、73.2%、85.4%,占订单量的51.4%、74.1%、85.7% [2]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76.31亿元→2023年106.68亿元→2024年146.57亿元 [3] - 亏损收窄:2022年亏损20.07亿元→2023年19.81亿元→2024年12.46亿元 [3] - 毛利率改善:2022年毛损率4.4%→2023年毛利率5.8%→2024年毛利率8.1% [4] - 经营亏损率下降:2022年24.5%→2023年14.8%→2024年5.5% [4] 战略布局 - 2025年2月推出自动驾驶平台曹操智行,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 [4] - 与吉利集团合作开发L4级别Robotaxi定制车,预计2026年底推出 [5]
曹操出行上市即破发,是必然还是偶然?丨商业快评
搜狐财经· 2025-06-25 16:28
上市表现 - 公司于6月25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即破发,收盘跌幅达20 24%[2] - 上市前港股暗盘跌幅超过13%,全球发售4417 86万股,每股发行价41 94港元[2] - 引入6家基石投资者包括梅赛德斯-奔驰、未来资产证券等[2] - 首日成交额4 16亿港元,换手率2 13%,市值182 03亿港元[3]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 31亿元、107亿元和147亿元,出行服务占比超90%[3] - 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52亿元,日均亏损486万元,2024年净亏损12 46亿元[4] - 2024年底总负债112 83亿元,流动负债净额81 46亿元,现金仅1 59亿元[4] - 毛利率从2022年转正至2024年的8 1%,但司机成本达107 1亿元[4] - IPO募资34%用于偿还短期债务,流动性缺口超55亿元[4] 商业模式 - 采用重资产模式,司机补贴和车辆折旧导致高成本[4] - 2024年85 7%订单依赖高德、百度等聚合平台,佣金支出占GTV的7 5%[5] - 聚合平台佣金支出达10 46亿元,面临流量分配波动风险[5]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1%,管理费用降36 7%,但成本压缩边际效应递减[4] 行业竞争 - 滴滴以70 4%市场份额主导,公司仅占5 4%,面临T3出行等挤压[5] - 2024年订单量5 98亿单,日均不足164万单,远低于滴滴数千万单水平[5] - 同行嘀嗒出行、如祺出行上市后均破发且股价持续低迷[5] 发展挑战 - 重资产模式与聚合平台依赖形成"双刃剑"效应[6] - 行业红利消退叠加监管趋严,市场对盈利能力和合规风险持警惕态度[5][6] - 需突破合规整改、盈利模式优化及技术投入以扭转颓势[6]
曹操出行(02643.HK)港股上市,兼具商业化能力与长期价值的出行稀缺标的
格隆汇· 2025-06-25 16:24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交所市场规模最大的网约车平台 [1] - 按2024年总交易额(GTV)计算,公司位居行业第二,仅次于滴滴 [1] - 上市后公司获得"确定性"和"稀缺性"两大标签,开启发展新篇章 [3] 行业赛道与需求特点 - 网约车行业是高确定性赛道,具有民生属性和刚性需求特点 [4] - 行业与公用事业类似,服务经济增长与居民消费,拥有庞大群众基础 [4] - 政策规定抽佣上限,行业利润空间存在政策性天花板 [4] - 行业告别盲目流量扩张,未来需通过优化运营效率和管控成本实现盈利 [5] 经营效率与财务表现 - 2023年经调整EBITDA率转正至1%,2024年提升至2.6% [6] - 通过规模化定制车队结构性降本,TCO比普通纯电车低33%-40% [6] - 司机平均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增至2024年35.7元,高于行业平均27元 [8] - 毛利率从2022年-4.4%提升至2024年8.1%,净亏损收窄近四成 [8] 定制车与生态优势 - 截至2024年底在31个城市拥有3.4万辆定制车,国内同类规模最大 [6] - 背靠吉利集团,在整车成本、充换电补能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具备优势 [8] - 定制车TCO优势驱动司机收入增长,形成平台与司机共赢的正向循环 [7] Robotaxi战略布局 - 已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 [9] - 与吉利合作开发L4级Robotaxi定制车,预计2026年底推出 [9] - 预计2026-2028年无安全员Robotaxi每公里成本将降至0.73元 [9] - Robotaxi将优化车辆运行时间和成本,提升服务利润率 [10] 投资者认可与成长空间 - 奔驰、国轩高科、速腾聚创等产业资本作为基石投资者认购 [10] - 在滴滴短期无法回港背景下,成为出行领域稀缺标的 [10] - 全球万亿规模出行市场可承载多家百亿甚至千亿市值企业 [10]
网约车老三曹操出行港股敲钟,超8成订单来自聚合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6-25 15:41
上市概况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开盘价33.8港元/股,较发售价低近20%,总市值超190亿港元,成为继滴滴出行、嘀嗒出行、如祺出行后又一上市的网约车企业 [2] - 公司此前全球发售4417.86万股,每股41.94港元,预计募资18.53亿港元,净额约17.18亿港元,计划用于改进车服解决方案、升级定制车、投资自动驾驶及扩大覆盖范围 [2] - 引入梅赛德斯·奔驰等六位基石投资者,获认购约9.52亿港元 [2] 市场地位与业务规模 - 以GTV计,曹操出行连续三年位列中国网约车平台前三,2024年市场份额5.4%,前五大参与者共占86%市场份额 [4][5] - 截至2025年3月,公司在146个城市运营,2024年以轻资产模式新进入85个城市 [3][5] - 2024年总GTV达170亿元,同比增长38.8%,平均月活用户2870万、司机46.6万,均同比增长50%,司机留存率70.8% [4] 财务表现 - 2024年Q1总GTV48亿元(同比+54.9%),订单1.64亿单(同比+51.8%),收入42亿元,毛利3.55亿元,毛利率8.5% [3] - 2022-2024年总收入分别为76.31亿、106.68亿、146.57亿元,出行服务收入占比超92% [6] - 同期亏损20.07亿、19.81亿、12.46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52亿,但呈现收窄趋势 [6] - 毛利率从2022年-4.4%提升至2024年8.1%,主要受益于定制车策略优化及补贴减少 [7] 业务模式特点 - 2024年85.4%订单量及GTV来自聚合平台,较2022年49.9%显著提升 [5] - 定制车车队规模超34000辆(全国最大),2024年贡献25.1%的GTV [5] - 司机平均每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升至2023年36.1元,2024年微降至35.7元因行业竞争加剧 [7] 行业趋势与战略布局 - 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547亿元增至2028年7513亿元 [3] - 聚合平台订单占比从2019年7%增至2024年31%,预计2029年达53.9% [5] - 公司2025年2月上线自动驾驶平台曹操智行,在苏杭试点Robotaxi,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定制车 [7] - 背靠吉利集团资源,将推进网约车定制研发、醇氢能源运营及AI管理体系建设 [7]
增收不增利 曹操出行赴港上市首日破发
搜狐财经· 2025-06-25 14:54
上市概况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上市首日股价破发跌幅达19.41% [1][3] - 公司全球发售4417.86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每股发售价41.94港元,预计募资18.53亿港元,估值约228.23亿港元 [3] - 按GTV计算公司自2021年起连续位列内地网约车平台前三,2024年跃居行业第二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76.31亿元、106.68亿元、146.5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7.4% [3] - 同期净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12.46亿元,亏损呈现收窄趋势 [3] - 2024年毛利率从2023年的5.8%提升至8.1% [4] - 2024年第一季度GTV同比增加54.9%,订单量同比增长51.8% [4] 业务发展 - 截至2024年底网约车业务覆盖136个城市,较2023年新增85城 [4] - 构建"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2月28日上线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 [5] - 采用"轻资产模式扩张"策略,不持有车辆的模式有助于降低折旧费用及车服成本占比 [4] 行业格局 - 2024年网约车行业前五大参与者共占据86.0%市场份额,滴滴以70.4%居首,曹操出行以5.4%位列第二 [7] - 行业形成"一超多强"格局:滴滴为"一超",曹操出行、T3出行等为"多强",数百家中小平台并存 [7] - 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百度地图、高德打车、美团打车等聚合平台 [7] 战略方向 - 盈利能力提升主要来自定制车和解决方案的规模效应,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成本结构 [4] - 自动驾驶(Robotaxi)商业化应用被视为长期盈利关键 [3][4] - 上市有助于获取资本支持加速发展,提高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