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06030)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等出资3.01亿元在嘉兴成立两家新合伙企业
新浪财经· 2025-09-11 15:24
公司动态 - 金石汐智(嘉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9月10日成立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苗嘉 出资额为2亿人民币 经营范围包括股权投资和以私募基金从事创业投资活动 [1] - 金石霄泽(嘉兴)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9月10日成立 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苗嘉 出资额为1.01亿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企业管理 [1] - 金石汐智由中信证券旗下中信证券投资有限公司 中信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 [1] - 金石霄泽由无锡上汽金石创新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中信金石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 [1] 行业布局 - 中信证券通过旗下投资平台参与新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布局私募基金和创业投资领域 [1] - 新设合伙企业涉及跨行业合作 包括证券投资公司 信息技术公司和产业基金等多方共同参与 [1]
中信证券、中软国际等新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14:11
新成立基金 - 金石汐智(嘉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 出资额2亿元[1] - 经营范围包含股权投资 以私募基金从事创业投资活动[1] - 由中信证券全资子公司中信金石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中软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1]
中信证券:看好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重点关注折叠屏、AI服务器等新领域公司
中证网· 2025-09-11 09:48
产品发布 -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发布iPhone 17系列、AirPods Pro 3及Apple Watch Series 11产品 [1] - iPhone Air机型、手表血压检测、耳机AI实时翻译功能为本次新品核心亮点 [1] 硬件创新与AI升级 - iPhone在硬件创新+AI升级下迎来较强换机动能 [1] - 2026年有望发布首款折叠屏机型 2027年预计推出20周年纪念款机型和2代折叠屏机型 [1] 出货量预测 - 预计2026年iPhone出货量达2.4亿-2.5亿部 [1] - 预计2027年iPhone出货量达2.60+亿部重回上行通道 [1] 投资关注领域 - 看好2025-2027年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 [1] - 建议重点关注有苹果业务贡献基础业绩同时卡位折叠屏、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领域的公司 [1]
中信证券:医药板块涨势还远未结束 主升浪有望中长期持续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08:2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A股和港股医药行情明显回暖 业绩改善未在估值中完全反映 板块估值处于5年内72%分位数 结合政策和产业趋势支持 板块上涨主升浪有望中长期持续 [1] - 建议下半年围绕创新驱动和国际化+自主可控+院外营销模式改革三个领域布局 重点关注业绩可兑现的内需确定性强的板块龙头 [1] Pharma - 2025H1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04%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0.50% 传统业务与仿制药企业受集采影响承压 创新药占比高企业保持较好增长 [2] - 研发费用率12.69% 同比提升0.29个百分点 头部企业维持高水平研发 其他公司研发投入加速增长 [2] - 毛利率66.83% 净利率20.73% 同比改善 销售费用率24.01%延续下降趋势 管理费用率6.97%保持稳定 [2] Biotech - 2025H1板块收入增速14.12% 剔除百利天恒50亿元首付款影响后增速超40% BD授权收入成为重要来源 [3] - 药品持续放量使毛利率保持行业较高水平 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商业化实现盈利 如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 多个未盈利企业实现减亏 [3] - 2025H2多个国际大会召开 中国药企创新品种将亮相国际舞台 [3] 医疗器械 - 2025H1收入同比下降5.11% 净利润同比下降17.99% 受行业反腐 集采执行和采购资金到位延迟影响 [4] - 毛利率51.63% 净利率17.06% 同比均下降 因耗材 IVD集采和设备以旧换新集采导致产品降价 [4] - IVD&ICL政策影响持续 2025Q4业绩或迎拐点 关注创新 出海和AI [5] - 高值耗材集采温和 叠加关税反复下确定性强 潜在商保支付端支持 2025全年表现值得期待 [5] - 低值耗材2024年去库存后复苏良好 2025H1表现平稳 美国关税风险缓和 关注出海建厂和产品升级 [5] - 医疗设备2024年采购资金到位不及预期 渠道库存高位 2025H1库存消化到合理水平 预计2025Q3业绩迎拐点 [5] 仿制药/院内制剂 - 院内制剂2025H1收入环比增4.67% 利润环比增101.47% 医疗反腐影响常态化 用药刚需带来诊疗恢复 [6] - 大输液2025H1收入同比降16.56% 归母净利润同比降31.50%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降30.35% 高基数下需求回落 [7] - 胰岛素2025H1收入同比增67.42% 净利润同比增1100.69% 新一轮集采接续影响出清 业绩拐点已至 [7] CRO - 2025H1收入同比增14.05% 扣非净利同比增18.34% 海外投融资回暖 以海外业务为主公司受益全球创新浪潮 新签/在手订单保持增长 [8] - 国内创新药支持政策频发 2025H1资本市场显著回暖 头部效应和竞争力未来有望进一步显现 [8] CDMO - 2025H1收入同比增10.34% 利润率显著回升 海外需求强劲 多肽/ADC赛道体现高景气度 [9] - 地缘政治风险是主要外部扰动 但美国生物安全法案2024年立法失败 2025年边际影响有限 [9] - 新重磅药物/新分子/新技术提高工艺开发和试验设计能力要求 行业远期外包率和需求有望提升 [9] 科学服务及生物制药上游供应链 - 2025H1收入增速1.40% 净利润增速13.22% 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17.64% 投融资触底及价格竞争缓和使业绩回暖 [10] - 国内创新药BD热潮 投融资环境有望触底回暖 港股市场率先复苏 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 早期研发需求从局部复苏转向全面复苏 [10] - 美联储重启降息 国内企业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有望持续抢占海外份额 政策鼓励科研创新和供应链自主可控 看好国产企业发展机会 [10] 原料药和中间体 - 2025H1营业收入同比降3.24% 环比增4.70% 归母净利润同比降14.60% 环比增277.38% 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降22.54% 环比增169.81% [11] - 维生素和抗生素等大宗原料药价格回落 但毛利率同比提升1.22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88个百分点 通过合成生物学和优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11] 血制品 - 2025H1收入增速0.64%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3.06% 疫情后采浆量增长 供给和需求匹配 渠道白蛋白库存积累 价格回落 [12] - 中长期国家加快建设国内浆站 缓解资源紧缺和依赖进口局面 国内企业加速海外市场布局 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12] 中药大健康 - 中药国企2025H1营业收入增速-1.32% 净利润增速-4.14% 2025Q2营业收入增速2.56% 净利润增速7.46% [13] - 中药非国企2025H1营业收入增速-21.2% 净利润增速-9.96% 2025Q2营业收入增速-19.38% 净利润增速49.42% [13] - 院内集采有序开展 院外周期性需求低迷 需大力推进研发 以旧产品现金流支持新产品开发 [14] - 院外市场品牌集中度提高 2024Q3-2025Q1行业去库存后 2025Q2零售端库存进入健康状态 动销稳健 [14] - 中药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创新中药贡献稳健增量 创新化药/生物药提供额外估值弹性 [14] 生物疫苗 - 2024 2025Q2 2025H1营业收入增速同比分别为-45.07% -46.66% -58.16% 净利润增速同比分别为-69.55% -117.23% -116.52% 业绩承压因去库存和竞争加剧 [15] - 关注重磅产品放量和疫苗出海 [15] 医疗服务 - 2025H1收入增速2.36% 扣非净利润增速1.96% 消费补贴政策提振消费情绪 诊疗活动逐步恢复正常 [16] - 经营现金流/营业收入提升1.72个百分点至22.5% 预计医保实时结算使现金流持续向好 [16]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板块维持弱复苏态势 [16] 医药商业 - 医药分销板块2025年上半年终端经营承压 行业增速放缓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但通过业务创新与外延并购 利润水平改善明显 [17] - 行业集中度提升有望加速 外延并购与内生创新业务贡献逐步凸显 看好龙头企业长期投资价值 [17] - 医药零售板块2025Q2收入端稳定 利润端同比环比明显改善 因关闭亏损门店和降本增效 [17] - 预计2025年下半年政策端和门店数量影响同比减弱 2025Q3起监管常态化 关店数量减少 业绩高确定性持续兑现 [17] 互联网医疗 - 2025H1收入增速16.31% 因创新药院内需求向院外市场溢出 利好医药电商 [18] - 归母净利润增速134.16% 因整体迎来盈利拐点 细分赛道商业模式跑通进入收获期 [18]
中信证券:医药板块上涨主升浪有望中长期持续
新浪财经· 2025-09-11 08:26
医药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A股和港股医药行情明显回暖 [1] - 医药板块整体上涨后处于72%的5年内估值分位数 [1] - 板块业绩改善未在估值中得到完全反映 [1] 行业发展趋势 - 医保政策迎来大幅度优化 [1] - 院内内需恢复确定性强 [1] - 创新迎来回报 [1] - 产业支持端到保险支付端将出现重大变革 [1]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围绕创新驱动和国际化领域布局 [1] - 建议关注自主可控领域 [1] - 建议布局院外营销模式改革领域 [1] - 重点关注业绩可兑现且内需确定性强的板块龙头 [1] 板块前景展望 - 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走势还远没有结束 [1] - 上涨主升浪有望中长期持续 [1]
中信证券:预计猪周期错位效应将于9月渐次减弱 助力后续CPI同比读数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8:25
PPI预测 - 中性情景下2025年三季度PPI同比预计为-2.9% [1] - 中性情景下2025年四季度PPI同比预计为-2.0% [1] CPI分析 - 8月CPI同比读数大幅下滑至-0.4% 主要受猪周期错位影响 [1] - 猪肉价格影响8月CPI下降约0.24个百分点 [1] - 核心CPI同比读数于4月开启上行通道 [1] - 金饰品和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显著 [1] 未来展望 - 猪周期错位效应预计9月渐次减弱 [1] - 2025年四季度CPI同比有望出现明显回升 [1] - 中性情景下年底CPI同比读数最高点或回升至1.0%附近 [1]
中信证券:看好2025—2027年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11 08:20
产品发布 -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苹果发布iPhone 17系列、AirPods Pro 3及Apple Watch Series 11产品 [1] - iPhone Air机型、手表血压检测、耳机AI实时翻译功能为本次新品核心亮点 [1] - 苹果在iPhone新机上采取相对稳健定价策略 全线256GB起步且起售价与前代产品保持一致 [1] 投资观点 - 看好2025至2027年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 [1] - 建议重点关注有苹果业务贡献基础业绩的公司 [1] - 同时卡位折叠屏、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领域的公司值得关注 [1]
中信证券:看好2025-27年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
新浪财经· 2025-09-11 08:15
产品发布 - 苹果于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发布iPhone17系列、AirPods Pro 3及Apple Watch Series 11产品 [1] - iPhone Air机型、手表血压检测功能、耳机AI实时翻译功能为本次新品核心亮点 [1] - iPhone新机全线256GB起步 产品规格升级但起售价与前代保持一致 [1] 投资观点 - 看好2025-27年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 [1] - 建议重点关注有苹果业务贡献基础业绩的公司 [1] - 同时关注卡位折叠屏、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领域的公司 [1]
中信证券李翀: 9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强烈 新兴市场或迎流动性机遇
中国证券报· 2025-09-11 04:35
美联储降息预期与政策转向 - 全球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美联储9月利率决议 多方机构押注降息且预期持续升温 [1][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讲话态度由中性偏鹰派转向鸽派 成为政策转向重要信号 [2] - 基于当前经济数据和政策信号 预测2024年9月 10月和12月将各降息25个基点 共计三次降息 [3] 降息核心驱动因素 - 通胀数据近4-5个月符合或低于预期 缓解关税引发通胀反弹的担忧 为降息提供可能性 [2] - 就业市场成为关键变量 8月失业率升至4.3% 新增就业仅2.2万人显著低于预期 且5-6月非农数据被大幅下修 [2] - 鲍威尔明确担忧就业市场下行风险 认为关税通胀是一次性事件 并表示需调整政策立场 [3] 对新兴市场影响 - 美联储降息有望重塑全球资本流动格局 新兴市场将迎来资本重估机遇 [1] - 历史数据显示降息对A股和港股有较好支撑 流动性敏感的港股在利率下行周期表现突出 [4] - A股和港股具备基本面改善 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及政策支持的双重吸引力 可能增强国际资本流入 [4] 大类资产配置逻辑 - 预防式降息(软着陆情景)下美股表现较好 降息预期阶段黄金表现突出 美债上涨空间有限 [5] - 应对式降息(衰退情景)下权益风险资产表现较差 美债和黄金等避险资产相对受益 [5] - 当前环境更可能属于预防式降息 风险资产迎来配置窗口 需关注美联储鸽派或鹰派政策指引 [5] 投资策略建议 - 动态配置全球风险资产 重点关注受益流动性改善和基本面好转的新兴市场(如港股 A股) [6] - 聚焦利率敏感板块 在融资成本下降和技术创新双重驱动下有望获得更好表现 [6] - 密切跟踪美联储降息后政策指引及经济数据变化 适时调整配置策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