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钢股份(600019)
icon
搜索文档
钢铁行业深度报告:不只“反内卷”,钢铁行业或迎高质量、高回报发展
东方证券· 2025-08-08 09:1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中国有色、钢铁行业 [6] 核心观点 - 钢铁行业中期盈利稳定性增强,分红有望提升,或迎高质量、高回报发展 [9] - 供给侧结构问题或将逆转,供需平衡有望稳定行业利润 [9] - 铁矿中期过剩确定性强,成本下行可释放盈利空间 [9] - 短期关注"反内卷"催化减产政策落地及铁矿石成本下行预期 [9] - 长期关注环保落后产能出清后盈利稳定性增强及高分红潜力 [9] 供给侧分析 - 2024年中国钢铁过剩量1.15亿吨,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产能达2.5亿吨 [9] - 超低排放改造已覆盖全国76%产能,其中国有企业完成96%,民营企业仍有37.61%未完成 [9][31][34] - 环保成本差异导致企业间不公平竞争,吨钢成本差距约200元 [9][38] - 预计超低排放改造将成为产能出清抓手,推动行业回归供需平衡 [9][41] 需求侧分析 - 2024年房地产占粗钢消费28%,但降幅收窄,新开工面积同比降幅从2024年12月的21.26%收窄至2025年6月的17% [9][53][55] - 汽车、家电、造船等领域用钢需求增长:2025H1汽车产量同比增12.47%,家电零售额同比增30.7% [47][48] - 2024年新接船舶订单同比增58.78%,手持订单同比增近50% [49][51] - 2024年中国粗钢出口量同比增32.69%,出口占比提升至1.25% [62][63] 铁矿石供需 - 2025-2027年全球铁矿石供给增量显著,2026年供给增速或超5% [89][96] - 西芒杜项目预计2025年11月投产,2027年或达1.2亿吨满产 [90][91] - 预计2027年全球铁矿石过剩量将达2.9亿吨,过剩比例10.39% [97] - 铁矿石价格与钢材利润负相关,成本下行将释放钢企盈利空间 [97][99] 投资建议 - 短期关注吨钢毛利弹性大的三钢闽光、山东钢铁、新钢股份 [9] - 长期关注分红稳定的宝钢股份、华菱钢铁、方大特钢 [9] - 预计钢企资本开支已过峰值,2020-2021年为高点,未来分红能力提升 [102]
宝武集团董事长胡望明:钢铁工业正面临数字技术的革命性重塑
搜狐财经· 2025-08-07 16:46
行业发展趋势 - 结构优化 转型升级 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成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主题 [1][1] - 钢铁工业正面临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的革命性重塑 [1][1] - 基于发达经济体工业化城镇化与钢铁消费规律 中国钢铁生产和消费已达峰值区域 [3] 企业经营战略 - 企业需勇于变革 顺应行业结构变化 具备产品和技术优势才能生存 [3] - 宝武集团2023年下半年全面转变经营理念 从增量规模发展思维向减量高效发展思维转变 [3] - 宝武集团从生产者向经营者转变 从生产交易型向创新变革型转变 [3] - 宝武集团强化需求牵引 推出轻量长寿高效的钢铁及轻金属材料综合解决方案 [3] 行业产销数据 - 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10.05亿吨 同比下降1.7% [3] - 2024年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8.92亿吨 同比下降4.4% [3]
钢铁业利润回升效益向好 向绿向新增添后劲
经济日报· 2025-08-07 11:35
行业运行概况 - 上半年钢铁行业在国家政策调控和行业自律共同作用下实现产量同比下降和利润合理回升[1] - 全行业加强自律 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互支撑下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供求关系进一步改善 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1] - 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好于预期 积极应对强供给弱需求挑战 实现粗钢产量稳中有降和经济效益同比改善[2] 经济效益表现 -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592亿元 同比增长63.26%[2] - 营业收入29985亿元 同比下降5.79% 营业成本28055亿元 同比下降6.83%[2] - 平均利润率1.97% 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2] - 自律控产是利润改善核心原因 保持钢材库存低位和供需基本平衡 带来原燃料需求下降和成本重心下移[2] 产量与消费数据 - 全国粗钢产量5.15亿吨 同比下降3.0%[2] - 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4.52亿吨 同比下降5.6%[2] -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月末钢材库存1891万吨 处于近4年最低水平[3] 产品结构升级 - 行业蕴藏结构性发展机遇 市场对高端制造业用材 绿色低碳用材 新能源用材等关键基础材料有量和质的需求增长[3] - 首钢集团以技术创新构建产品高端化新优势 汽车板 电工钢 镀锡镀铬板三大战略产品保持较好盈利水平[3] - 宝钢股份全球首发极薄规格极低铁损高磁感无取向硅钢 河钢集团唐钢推出国内首款2GPa超级抗氢脆热成型钢 高端产品竞争力增强[3] 绿色低碳发展 -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节能环保投资占比28.9% 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4] - 总能耗同比下降1.5% 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6%[4] - 193家钢铁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4] - 中天钢铁南通基地实现煤气零放散 废水零排放 固废零出厂 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9.8%[4] 数智化转型 - 首钢冷轧成为全球钢铁行业第7家灯塔工厂 沙钢加快部署AI大模型与生产应用场景深度适配[5] - 南钢发布元冶·钢铁大模型 构建多个AI应用场景试点 向全球化数智创新型企业转型[5] - 行业面临高质量数据采集构建较难 数据可信流通不足和复合型人才短缺等挑战[5] 政策与监管环境 - 生态环境部将钢铁行业正式纳入全国碳市场[4]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 基础指标要求全面提升 创新设立引领指标 开展分级分类评价[6] - 将实施新一轮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推动调结构优供给和淘汰落后产能[6] 发展挑战与展望 - 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 强劲供给能力与减弱需求强度仍是主要矛盾 利润有所修复但持续性不足[6] - 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在工业行业中排名倒数 地区间企业间分化明显[6] - 下半年随着中央扩内需政策落实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将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7]
宝钢股份200亿元小公募债项目获上交所受理
新浪财经· 2025-08-07 10:38
债券发行计划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0亿元小公募债项目状态更新为"已受理" 更新日期为2025年8月7日 [1] - 本次债券注册总额不超过200亿元 采取分期发行方式 [1] 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生产性支出 [1] - 具体用途包括偿还债务 补充流动资金 项目建设等 [1]
研判2025!中国球扁钢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产量、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船舶制造业的发展,推动行业产量达到78.62万吨[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7 09:17
文章核心观点 - 球扁钢行业受益于造船业快速发展及多领域应用扩张 产量从2019年40万吨增长至2024年78.62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达14.5% [1][14] - 行业受国家绿色低碳政策驱动 要求钢铁企业加快超低排放改造 目标2025年底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 [7][9] - 竞争格局由大型钢铁企业主导 专业生产商在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行业向高性能 智能化和应用多元化发展 [16][22][23][24] 球扁钢行业概述 - 球扁钢为不对称型钢 由扁平腹板和球状球头构成 主要用于造船和造桥 现已成为船用型钢专称 作为船舶加强筋使用 [3] - 材质分为一般强度(A/B/D级)和高强度(AH32/AH36/DH32/DH36) 2009年起高强度球扁钢使用量超越一般强度 [3] - 具有高强度 耐腐蚀 耐磨损 轻量化及成本效益等优势 适用于承受重大荷载的工程结构 [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碳素钢和钢合金原材料 中游通过熔炼 连铸 轧制等工艺生产 下游应用于船舶制造 建筑和机械工程 [10] - 船舶制造为主要应用领域 主船体需采用与相连板材同材质厚度的球扁钢作骨材 [1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241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5%) 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8.2%) 手持订单量2345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6.7%) [12] 政策环境 - 国家推出多项低碳政策: 《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要求2025年底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30% [9] -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要求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修订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标准 [9] - 生态环境部支持中部地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9] 竞争格局 - 大型钢铁企业如南钢股份(600282) 山东钢铁(600022)凭借规模和技术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16] - 专业生产企业包括湖北立晋(船用球扁钢通过中国船级社认证) 常熟龙腾(热轧船用型钢) 河北吉泰(中国最大船用型钢生产商) [16] - 南钢股份2025年Q1营收143.53亿元(同比下降14.93%) 净利润5.78亿元(同比上升4.42%) 山东钢铁同期营收192.55亿元(同比下降15.66%) 亏损0.14亿元(同比收窄97.74%) [18][20] 发展趋势 - 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产品性能 环保型钢材和低碳生产工艺成为绿色转型方向 [22]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推动智能化生产 优化市场预测和生产管理 [23] - 应用领域从船舶 桥梁向建筑 交通 能源等基础设施领域扩展 [2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
公司治理变动 - 公司于六届二次职代会联席会议选举王峰涛为第九届董事会职工董事 [1] - 职工董事将与5名非独立董事及5名独立董事共同组成第九届董事会 [1] - 新任董事会任期至本届董事会届满之日止 [1] 新任董事背景 - 王峰涛现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运营改善部部长并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 [3] - 拥有27年钢铁行业从业经验 覆盖生产管理、人力资源及企业运营领域 [3] - 职业履历涵盖冷轧厂工程师、人力资源部部长、事业部纪委书记等关键岗位 [3] - 2025年6月起担任运营改善部部长 8月起兼任职工董事 [3] - 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98年)及东北大学工程硕士(2009年) [4]
宝钢股份:选举王峰涛为第九届董事会职工董事
证券日报网· 2025-08-05 20:42
公司治理变动 - 公司于8月5日晚间召开六届二次职代会联席会议[1] - 会议选举王峰涛担任第九届董事会职工董事职务[1]
宝钢股份(600019)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144.61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5 18:1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7.32元,上涨0.27% [1] - 换手率0.29%,成交量62.23万手,成交金额4.57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144.61万元,占比成交额2.51% [1] - 超大单净流入1865.08万元、占成交额4.09% [1] - 大单净流出3009.69万元、占成交额6.59% [1] - 中单净流出2986.38万元、占成交额6.54% [1] - 小单净流出1841.77万元、占成交额4.03%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28.80亿元、同比减少9.82% [1] - 归属净利润24.34亿元,同比增长26.37% [1] - 扣非净利润23.99亿元,同比增长52.23% [1] - 流动比率1.235、速动比率0.869、资产负债率39.35%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0年,位于上海市,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 - 注册资本2226220.0234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647172.4924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为邹继新 [1] 公司业务拓展 - 对外投资30家企业 [2] - 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257条,专利信息5000条 [2] - 行政许可9302个 [2]
宝钢股份(600019) - 宝钢股份关于选举职工董事的公告
2025-08-05 17:15
董事会人事 - 公司六届二次职代会联席会议选举王峰涛为第九届董事会职工董事[2]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由王峰涛与5名非独立董事、5名独立董事组成[2] 王峰涛履历 - 王峰涛1975年9月出生,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东北大学工程硕士学位[5] - 2025年6月起任宝钢股份总经理助理兼运营改善部部长[5] - 2025年8月起任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职工董事[5]
特钢专家交流
2025-08-05 11:20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行业为特种钢材行业,重点关注雅夏水利枢纽工程对特种钢材的需求[1][2] - 涉及公司包括华凌钢铁、宝钢、武阳钢铁、太原钢铁(太钢)、包钢股份等[2][8][9][11][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雅夏水利枢纽工程特种钢材需求 - 结构支撑材料需420-450级别以上,零下40度冲击功大于50焦耳[2][5] - 压力管道需1,000兆帕以上抗拉强度,低焊接裂纹敏感性[2][5][8] - 发电机用无取向硅钢需230排号以上,带特殊涂层(如C6)[2][5][11] - 输配电铁塔材料需强度450兆帕以上,耐低温[12] - 总需求量:结构支撑材料300万吨,压力管道20万吨,涡壳3,500吨,磁极及磁轭14,000吨,无取向硅钢28,000吨,输配电铁塔30万吨[5] 企业生产优势 - 华凌钢铁、宝钢、武阳钢铁在960兆帕以上高强度压力管道和引水洞蜗壳岔管领域有优势[2][8] - 太原钢铁(太钢)在磁性材料(1,000兆帕以上)和不锈钢产品领域表现突出[2][9][11] - 宝钢在高等级无取向硅钢领域占据国内80%特高压市场份额,唯一满足铁损2.5以下、耐180度高温涂层等要求[11] - 包钢股份中标雅夏6.2万吨稀土合金钢材项目,单吨利润约1,000元[15] 利润率与质量控制 - 硅钢产品市场价格9,000元/吨,雅夏项目售价13,000元/吨,利润率较高[14] - 热轧车缸产品市场价4,000-5,000元/吨,项目价7,000-8,000元/吨[14] - 质量要求苛刻,返工成本高,制造端需100%保证质量[14] 其他重要内容 钢铁行业政策与减排 - 2025年底前需完成5%减量目标,2026年执行更严格目标[3][16][17] - 减排措施:超低排放、极致能效、碳排放指标控制,未完成改造企业需减产更多[18] - 2025年为数据收集阶段,2026年起控制碳排放总量,推动碳交易[18] - 约20%-25%钢铁企业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将面临强制退出或升级[18] 电炉炼钢 - 电炉炼钢占比仅10%,目标提升至15%,但成本比高炉高200元/吨[21] - 电炉开工率约50%,未来随政策推进有望提升至70%-80%[21] 产能控制新措施 - 未来可能扩展控制至成材环节(钢管、棒线、冷热轧等)[20] - 考核指标或新增万元GDP能耗、纳税额等经济效益指标[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