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钢股份(600019)
icon
搜索文档
钢铁周报20250907:环保限产下供需双弱,关注旺季修复情况-20250907
民生证券· 2025-09-07 14:11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核心观点 - 环保限产导致供需双弱,短期关注旺季需求修复情况,长期看好产能调控优化和钢企盈利修复 [1][3] - 阅兵环保限产影响华北钢厂生产,铁水和板材产量明显下降,同时运输管控抑制下游需求 [3] - 长期产能调控将通过分级分类管理促进优胜劣汰,粗钢供给优化叠加铁矿新增产能释放利好钢企盈利 [3] 价格表现 - 本周钢材价格涨跌互现:螺纹钢3260元/吨(+10元/吨),高线3400元/吨(-10元/吨),热轧3420元/吨(+20元/吨),冷轧3800元/吨(-20元/吨),普中板3460元/吨(-30元/吨) [1][9] - 热轧板一年涨幅显著达12.1%,中板普20mm年涨幅8.1% [10] - 国际钢价整体持平,美国热卷920美元/吨,欧盟热卷670美元/吨 [22] 产量与库存 - 五大钢材产量861万吨,环比下降23.96万吨,其中建筑钢材减4.18万吨,板材减19.78万吨 [2] - 螺纹钢产量218.68万吨,环比减产1.88万吨,长流程187.68万吨(-1.62万吨),短流程31万吨(-0.26万吨) [2] - 五大钢材社会总库存1076.5万吨,环比增31.18万吨,钢厂库存423.02万吨(+1.52万吨) [2] - 螺纹钢社库增14.89万吨,厂库增1.72万吨,表观消费量202.07万吨(-2.14万吨) [2] 利润情况 - 长流程毛利环比下降:螺纹钢-46元/吨,热轧-38元/吨,冷轧-36元/吨 [1] - 短流程电炉钢毛利环比下降21元/吨 [1] - 钢厂盈利率61.04%,环比减少2.6个百分点 [33] 原材料市场 - 国产矿价格稳中有升:本溪铁精粉911元/吨(+5元/吨),唐山铁精粉927.81元/吨(+6元/吨) [27][32] - 进口矿价格稳中有升:青岛港巴西粉矿900元/吨(+9元/吨),日照澳粉782元/吨(+3元/吨) [27][32] - 废钢价格2050元/吨(-30元/吨),焦炭1470元/吨持平,华东主焦煤1447元/吨(+50元/吨) [27][32] 生产与运营 - 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0.4%,环比降2.8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85.79%(-4.23个百分点) [33] - 日均铁水产量228.84万吨,环比降11.29万吨 [33] - 重点钢企粗钢日产194.7万吨,环比大降8.0% [7] 下游行业 - 建筑钢材成交日均值9.7万吨,环比增长2.72% [2] - 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12.0%,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19.4% [56] - 汽车产量251万辆(+8.4%),家电产量分化:冰箱873.1万台(+5.0%),洗衣机877.4万台(+2.4%) [56] 投资建议标的 - 推荐普钢:华菱钢铁、宝钢股份、南钢股份 [3] - 推荐特钢:翔楼新材、中信特钢、甬金股份 [3] - 推荐管材:久立特材、友发集团、武进不锈 [3] - 建议关注高温合金标的抚顺特钢 [3] 行业动态 - 36家上市钢企上半年净利润115.03亿元,宝钢48.79亿元排名第一 [8] - 日照钢铁26.77亿元竞得466万吨钢铁产能指标 [8] - 首钢京唐新建45万吨汽车镀锌生产线,甬金股份上半年产能利用率满产 [7][8]
从硅钢片到电动重卡,武钢东风“钢铁闭环”领跑新能源商用车赛道
长江日报· 2025-09-07 08:28
核心观点 - 东风公司与宝武集团旗下武钢公司通过产业链双向赋能形成材料-制造-应用闭环 合作推动钢铁物流全面电动化项目 实现产业融合响应双碳战略 [1] 产业链合作模式 - 武钢为东风电动重卡定制高强度轻量化钢材 使车身减重10%以上 直接提升电动重卡续航能力 [1] - 武钢新型硅钢片应用于东风电动重卡电动机核心部件 实现高效电能传导 [1] - 东风以每年数千台新能源重卡订单反向赋能 为武钢绿色物流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 [1] 环保效益数据 - 仅50台电动重卡每年即可减排超1500吨 [1] 政府支持措施 - 青山区政府通过政企直通车机制加速项目落地 [1] - 政府推出专项政策鼓励区内企业采购东风新能源重卡 [1] 行业应用格局 - 武汉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形成物流 环卫等多场景规模化应用格局 [1] - 东风与宝武集团的绿色物流合作方案在新能源商用车城市场景赛道表现最为突出 [1] - 东风此前已多次向宝武集团交付新能源重卡 [1]
2025年1-7月中国粗钢产量为5.9亿吨 累计下降3.1%
产业信息网· 2025-09-07 08:26
粗钢产量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粗钢产量为0.8亿吨 同比下降4% [1] - 2025年1-7月中国粗钢累计产量为5.9亿吨 累计下降3.1% [1] 涉及上市企业 - 宝钢股份(600019) 鞍钢股份(000898) 马钢股份(600808) 沙钢股份(002075) 首钢股份(000959) [1] - 包钢股份(600010) 太钢不锈(000825) 华菱钢铁(000932) 河钢股份(000709) 八一钢铁(600581) [1] 数据来源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 - 相关报告为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粗钢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1]
石墨电极概念涨5.26% 主力资金净流入17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7:35
石墨电极概念板块市场表现 - 截至9月5日收盘,石墨电极概念板块整体上涨5.26%,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8位,板块内23只个股上涨[1] - 尚太科技和璞泰来涨停,贝特瑞、道氏技术、易成新能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9.03%、10.29%、9.09%[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永安药业下跌4.48%和宝钢股份下跌0.99%[1] 板块资金流动情况 - 石墨电极概念板块当日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62亿元,其中17只个股获净流入,8只个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2] - 尚太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1.98亿元居首,璞泰来、杉杉股份、索通发展分别净流入1.77亿元、1.56亿元和8616.65万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最高的个股为尚太科技(19.19%)、龙江交通(11.45%)和云煤能源(11.11%)[3] 个股资金数据明细 - 杉杉股份当日上涨7.14%,换手率10.82%,主力资金净流入1.56亿元,净流入比率6.84%[3] - 索通发展上涨7.51%,换手率12.61%,主力资金净流入8616.65万元,净流入比率5.17%[3] - 中国宝安上涨5.53%,换手率3.73%,主力资金净流入7704.43万元,净流入比率7.92%[3] - 中科电气上涨8.61%,换手率29.18%,主力资金净流入7634.60万元,净流入比率1.94%[3] - 翔丰华上涨6.58%,换手率23.45%,主力资金净流入6723.46万元,净流入比率7.84%[3] 相关概念板块表现 - 固态电池概念板块上涨6.90%位列榜首,钠离子电池上涨6.72%,PET铜箔上涨5.88%[2] - 钙钛矿电池上涨5.67%,两轮车上涨5.52%,BC电池上涨5.50%[2] - 共封装光学(CPO)上涨5.35%,宁德时代概念上涨5.10%,动力电池回收上涨5.08%[2]
普钢板块9月5日涨0.55%,本钢板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8348.82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5 16:56
普钢板块市场表现 - 普钢板块整体上涨0.55%,领涨股为本钢板材(涨幅2.51%)[1] - 上证指数上涨1.24%至3812.51点,深证成指上涨3.89%至12590.56点[1] - 板块内10只个股涨幅超1%,包钢股份成交额达24.58亿元居首[1] 个股涨跌详情 - 本钢板材收盘价3.68元,成交量18.98万手,成交额6930.55万元[1] - 华菱钢铁涨幅1.90%至5.90元,成交74.40万手,成交额4.33亿元[1] - 柳钢股份上涨1.81%至5.62元,成交25.85万手,成交额1.43亿元[1] - 山东钢铁、鞍钢股份等6只个股当日涨跌幅为0%[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8348.82万元,游资净流出1.07亿元,散户净流入1.91亿元[2] - 新钢股份主力净流入2335.32万元(占比12.21%),游资净流出1655.83万元[3] - 河钢股份主力净流入2233.30万元(占比10.66%),重庆钢铁主力净流入2205.60万元(占比12.18%)[3] - 华菱钢铁获主力净流入1509.46万元,但游资净流出3255.53万元[3]
多维度透视沪深2025年中报:谁在领衔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7:09
核心观点 -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整体业绩稳健 营收合计34.92万亿元 净利润合计2.99万亿元 其中深市营收同比增长3.64% 净利润同比增长8.88% 沪市营收微降1.3% 净利润增长1.1% [1] - 新兴产业(电子、医药、新能源等)成为增长新引擎 传统产业通过转型升级展现韧性 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出海竞争力提升 分红回购力度增强 [2][9][11][12] 整体业绩表现 - 深市公司上半年营收10.24万亿元(同比+3.64%) 净利润5954.56亿元(同比+8.88%)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9.78% [1] - 沪市公司营收24.68万亿元(同比-1.3%) 净利润2.39万亿元(同比+1.1%) 第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环比分别增长6.1%和0.1% [1] - 创业板营收2.05万亿元(同比+9.03%) 净利润1505.42亿元(同比+11.18%)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4.95% 净利润环比增长9.9% [1] 新兴产业发展 - 深市电子行业营收9847.6亿元(同比+14.1%) 净利润454.57亿元(同比+24.59%) 超八成公司盈利 境外收入4871.85亿元(同比+14.64%) [3] - 深市电力设备行业营收8384.48亿元(同比+8.51%) 净利润569.01亿元(同比+17.62%) 境外收入2220.35亿元(同比+15.85%) [3] - 深市计算机行业营收5012.47亿元(同比+13.74%) 净利润122.85亿元(同比+26%)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13.64% [5] - 深市通信行业营收1938.25亿元(同比+14.19%) 净利润185.32亿元(同比+24.08%) 境外收入643.39亿元(同比+32.59%) 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增长20.96% [5] - 沪市集成电路行业营收2466.75亿元(同比+14%) 净利润189.43亿元(同比+57%) 138家公司覆盖全产业链 [6] - 沪市生物医药行业营收2511.09亿元(同比+1%) 净利润318.62亿元(同比+14%) 17款创新药国内获批 20单出海交易总额超264亿美元 [6] 消费与传统产业升级 - 深市家电行业营收5492.38亿元(同比+7.38%) 净利润518.05亿元(同比+13.9%) 境外收入1989.16亿元(同比+13.76%) 沪市家电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0% [7] - 深市汽车行业营收9044.7亿元(同比+8.45%) 净利润392.27亿元(同比+1.93%) 境外收入2754.02亿元(同比+17.83%) 沪市汽车营收同比增长6%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近30% [7] - 沪市钢铁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35% 机械设备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21%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8] - 深市农林牧渔行业营收5144.2亿元(同比+9.12%) 净利润230.56亿元(同比+199.79%) 牧原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169.77% 温氏股份净利润同比增长159.12% [8] 研发投入与创新 - 深市公司研发投入3529.68亿元 6家公司研发超50亿元 47家公司研发超10亿元 409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9] - 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924.62亿元(同比+22.36%) 研发强度6.22%(同比+0.39个百分点) [9] - 沪市实体企业研发投入4326亿元(同比+1%) 科创板研发投入841亿元(同比+6%) 研发强度中位数13% [9] - 恒立液压、纽威股份等通过技术突破实现业绩增长 [10] 出海竞争力提升 - 沪市制造业海外收入1.1万亿元(同比+5%) 民营企业海外收入7400亿元(同比+6%) 占比近七成 [11] - 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境外收入4346.56亿元(同比+23.59%) 占比29.22%(同比+3.61个百分点) [11] - 小商品城、厦门象屿、宁波舟山港等通过多元化市场拓展海外空间 [11] - 华友钴业三元正极材料出口占全国57% 移远通信境外收入同比增长49% [12] 分红与回购 - 沪深两市794家公司中期分红6438.05亿元 深市分红数量同比增18.04% 金额同比增49.51% 沪市分红数量同比增12% 金额同比增5% [12] - 深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230单 计划回购金额上限682.07亿元 [13]
普钢板块9月4日跌1.63%,包钢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6.2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4 16:50
普钢板块市场表现 - 9月4日普钢板块整体下跌1.63%,领跌个股为包钢股份(跌幅4.69%)[1] -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1.25%至3765.88点,深证成指下跌2.83%至12118.7点[1] - 板块内仅3只个股上涨,武进不锈涨幅最高达1.81%,中南股份涨0.36%,友发集团涨0.17%[1] 个股价格变动 - 包钢股份(600010)收盘价2.44元,成交量1301.31万手,成交额32.29亿元[2] - 华菱钢铁(000932)跌幅3.34%至5.79元,成交额5.96亿元[2] - 宝钢股份(600019)下跌1.26%至7.04元,成交额8.15亿元[2] - 重庆钢铁(601005)、本钢板材(000761)及鞍钢股份(000898)收盘价持平[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6.28亿元,游资净流入2734.6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01亿元[2] - 马钢股份(600808)获主力净流入1889.71万元,占比5.92%[3] - 武进不锈(603878)主力净流入984.04万元,占比12.47%[3] - 宝钢股份(600019)主力净流入808.76万元,游资净流入1530.99万元[3] - 三钢闽光(002110)主力净流出61.50万元,散户净流入385.87万元[3] 交易活跃度 - 包钢股份成交量达1301.31万手,居板块首位[2] - 重庆钢铁成交量138.98万手,成交额2.67亿元[1] - 杭钢股份(600126)成交额9.41亿元,南钢股份(600282)成交额1.77亿元[2]
研判2025!中国连续油管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油气勘探力度加大,连续油管行业规模达到43.42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04 09:16
连续油管行业概述 - 连续油管是一种由低碳合金钢制成的挠性管材 具有出色的挠性和连续性 可替代常规油管执行多种作业任务[3] - 主要特点包括高强度 能承受高达70MPa的压力 高塑性以应对反复弯曲疲劳 以及耐腐蚀性以适应恶劣井下环境[3] - 作业设备由滚筒 注入头 操作室 动力组和井控装置组成 具备带压作业和连续起下功能 具有体积紧凑 作业周期短和成本低廉优势[4] 行业发展历程 - 全球连续油管技术始于1962年 最初用于油井冲砂洗井作业 后扩展到修井 钻井 完井 测井等领域 90年代迎来飞速发展[6] - 中国于1977年引进首台连续油管作业机 在四川油田进行试验应用 1977-1999年共引进18套设备[7] - 2009年中国成功试生产出亚洲第一根CT80级连续油管 实现国产化突破 2011年后进入推广应用阶段 产品出口中东 东南亚和欧洲等地[7] 行业市场规模与需求驱动 - 2024年中国连续油管行业市场规模达43.42亿元 同比增长3.1%[10] - 全球能源需求持续上升 尤其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推动油气勘探开采力度加大[10] - 页岩油气 深海油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成为主流 连续油管因高效灵活优势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广泛应用[10] - 中国原油产量持续增长 从2017年19150.6万吨增至2024年21282.3万吨 2025年1-7月产量达12660.2万吨 同比增长1.30%[9] 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为高强度低合金钢和特种合金材料生产[8] - 中游为连续油管生产制造[8] - 下游应用于油气田修井 钻井 完井 测井等作业[8]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市场高度集中 Schlumberger Halliburton和Baker Hughes合计占据约60%市场份额[10] - 中国企业包括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 胜利油田高原连续油管 河北恒安泰油管 信达科创 杰森能源技术等[10] - 国内企业在高端产品方面仍有不足 但部分产品已实现国产替代[10] 主要企业动态 - 中国石油集团宝石管业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唯一专业化制管企业 产业布局覆盖五大区域 2025年4月自主研发9100米大口径连续油管 在川渝地区创下7460米作业深度纪录[11] - 信达科创生产液压控制管 连续油管等产品 提供变壁厚 智能 耐腐蚀 调质型连续油管 产品服务全球40多个国家[11] 行业发展趋势 - 高钢级连续油管成为发展方向 以适应深井超深井作业需求 中国最深井已达10910米[13] - 行业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通过光纤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决策 优化油气输送效率[14] - 应用领域拓展至地热开发 2023年宝石钢管开发出中国首盘地热用非金属隔热连续管 应用于长庆油田[15]
截至7月底,全国已有6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行业绿色转型加速 - 河钢集团签下万吨级氢冶金绿钢出口欧盟订单 实现每吨钢碳减排50%的工业化突破 符合欧盟碳足迹认证标准[1] - 全国碳市场扩围将钢铁行业正式纳入 推动钢铁企业参与碳交易 行业加速低碳化进程[1] - 截至7月底全国已有6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累计投入改造资金超3000亿元 计划年底覆盖80%产能[3]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 - 酒钢集团启动2400兆瓦智慧电网及新能源项目 预计年底实现新能源年发电量64亿千瓦时 绿电占比达31.2% 年减标煤210万吨 二氧化碳585万吨[2] - 宝钢股份湛江钢铁首发BeyondECO-30%厚板产品 碳足迹降低30%以上 将建成国内首个氢基竖炉+电炉短流程生产线 具备年产180万吨零碳板材能力[2] - 河北省公布全国首个绿色低碳钢材地方标准 开展2025年度"河北绿钢"评价计划覆盖11家企业[2] 绿钢产业化进展与挑战 - 当前全球钢铁业碳排放占总量7% 中国占比超60% 欧盟碳关税2026年落地将使中国出口钢材成本增加50-100欧元/吨[3] - 7月下旬重点钢企钢材库存量1478万吨 环比下降5.6% 同比下降7.9% 行业通过兼并重组和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4] - 绿钢生产技术成本较传统高炉增加200-300元/吨 存在工程稳定性瓶颈 内陆钢厂绿氢获取困难 标准体系尚未完善[5][6] 氢冶金技术发展路径 - 全国认证绿钢占粗钢产量不足1% 但河钢60万吨级氢冶金工厂与宝武氢基竖炉项目已实现连续生产突破[7] - 2025-2030年氢冶金领域将实现重要突破 需建立全国统一绿钢碳核算体系 关注绿氢输送管网和核能制氢基地建设[7] - 氢气直接还原技术与氢能-焦化耦合成为降本增效核心路径 电弧炉短流程模式可能挤压氢冶金发展空间[8]
普钢板块9月3日跌1.24%,杭钢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4.6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3 16:39
市场表现 - 普钢板块整体下跌1.24% 领跌个股为杭钢股份(跌幅4.86%)[1] - 上证指数下跌1.16%至3813.56点 深证成指下跌0.65%至12472.0点[1] - 板块内分化明显 华菱钢铁逆势上涨1.01% 而包钢股份(跌3.4%)、重庆钢铁(跌3.38%)等10只个股跌幅超2%[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4.64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219.37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4.76亿元[2] - 华菱钢铁获主力资金净流入4179.89万元(占比6.32%) 马钢股份获2196.67万元(占比7.32%)[3] - 首钢股份主力净流入1179.65万元(占比12.78%)但游资净流出1070.25万元(占比11.6%)[3] 个股交易活跃度 - 包钢股份成交额达32.23亿元(成交量1242.91万手)为板块最高[2] - 宝钢股份成交额8.56亿元(成交量119.96万手) 华菱钢铁成交额6.61亿元(成交量110.53万手)[1] - 杭钢股份虽领跌但成交活跃 成交额10.14亿元(成交量105.21万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