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钢

搜索文档
纪念唐山大地震49周年:废墟上绽放的沪唐情与涅槃重生的新唐山
新浪财经· 2025-07-28 08:27
唐山港发展 - 2024年唐山港年吞吐量达8.6亿吨,稳居世界第二[1] - 唐山港拥有235条内外贸航线,通达全球200个港口,成为北方能源、原材料中转枢纽[19] - 京唐港区1992年投入运营后,唐山实现从"有海无港"到"港通天下"的转型[19] 唐山经济与产业升级 - 2024年唐山市GDP达10003.9亿元,增速5.6%,成为全国第27个万亿GDP城市[17] - 钢铁产业从低端螺纹钢升级至汽车用钢、家电用钢等高端领域,首钢智新公司电工钢产品覆盖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17] - 首钢智新公司电工钢国内市占率达33%(每3辆新能源汽车有1辆使用其产品)[17] 唐山交通建设 - 高速公路总里程839公里,密度6.23公里/百平方公里,居河北省前列[19] - 三女河机场开通12条航线,覆盖12个城市及东北、西北地区[19] 唐山旅游业 - 2024年接待游客超1亿人次,旅游总花费突破千亿元[19] - 唐山宴、河头老街、南湖等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19] 唐山历史与精神 - 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地震,造成24万余人遇难[3] - 上海派出三批医疗队支援唐山,建立抗震医院并开展救援工作[8][11] - 唐山在废墟上重建,形成"抗震精神"与"特别能战斗"精神[21]
国泰海通|策略:“反内卷”的国际经验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7-25 18:12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加码推动行业格局重塑,2024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宏观政策对"内卷式"竞争关注度持续提升,2025年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进一步细化整治内涵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和"提升产品品质" [4][9][10] - "内卷式"竞争指经济主体为争夺有限市场投入大量资源却未带来整体收益增长的恶性竞争,表现为低价竞争、同质化竞争和宣传营销"逐底竞争",导致企业"增收不增利"困境 [4][13] - 反内卷本质是通过制度重构与激励机制重塑推动经济从低效无序扩张转向可持续高质量增长,核心逻辑包括强化监管机制纠偏资源错配和重塑企业增长动能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 [4][15] 中国内卷成因分析 -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同质化与产业培育扶持政策降低市场进入壁垒是关键原因,导致行业同质化竞争蔓延 [16] -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使中国本土企业集中在低端环节加剧内卷,发达国家垄断核心原材料定价权迫使企业依赖低成本竞争 [17] - 新兴行业过度投资导致供需结构性矛盾,如光伏、锂电池等行业技术趋同后出现价格战 [18] - 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导致消费需求不足,2025Q1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4.1%接近2015年水平 [14][19] 国际反内卷经验 美国模式 - 供给侧通过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钢铁行业CR4从2000年35%提升至2024年78%,形成寡头竞争格局 [23] - 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破解内卷,1994年NAFTA生效加速产能外移缓解高成本问题 [25] - 需求侧实施"内外双驱"策略,2008年通过《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提供2370亿美元个人税收减免,1947年"马歇尔计划"输出130亿美元商品化解过剩产能 [27][31] 日本模式 - "抱团出海"形成产业链集群,2024年国际净投资头寸达533万亿日元占GDP87.5%,较1996年增长4倍 [33] - 行业大规模合并重构产业格局,钢铁业形成日本制铁和JFE双寡头占国内产量80%,汽车业CR5达81% [37][42] - 企业主动转型摆脱同质化竞争,如三井E&S退出造船业务专注船用发动机和新能源产品 [44] 欧洲模式 - 制度约束设定竞争边界,2017年对谷歌开出24.2亿欧元反垄断罚单形成市场威慑 [46][48] - 碳中和政策提高行业标准,《碳边境调节机制》对进口钢征收碳关税倒逼企业转向低碳技术 [50] - 社会文化转向"慢消费",2025年北欧80%消费者购物考虑可持续性因素,瑞典38%消费者参与二手交易 [55]
Why Cleveland-Cliffs Rallied Today
The Motley Fool· 2025-07-23 03:27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周二上涨5.6%至6.38美元[1] 第二季度财务表现 - 营收同比下降3.1%至49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亏损0.5美元 去年同期为盈利0.11美元[2] - 尽管同比下滑 但两项指标均超市场预期[3] 行业动态与公司战略 - 汽车行业占公司收入重要比重 4月2日"解放日"后行业面临挑战[3] - 管理层认为新钢铁关税将利好国内制造业 进口钢材市场份额从1月25%降至5月20%[7] - 公司强调其资产和业务布局能独特受益于关税新政 外国竞争者需在美建立产能才能参与市场[3] 运营调整与挑战 - 因需求受关税影响 公司已闲置一座高炉及部分铁矿[7] - 当前处于亏损状态 正通过成本削减来改善现金流偿还债务[8] 管理层观点 - CEO对关税政策持乐观态度 认为将促进美国汽车业复苏并保护国内就业[3] - 但关税对公司短期财务影响仍不明确 需观察实质性证据[6]
上半年钢铁业盈利改善,行业转型发展态势向好
环球网· 2025-07-14 10:17
钢铁行业上半年业绩 -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1] - 友发集团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77亿元至3.07亿元 同比增长151.69%至178.93% [1] - 山东钢铁预计上半年扭亏为盈 利润总额达2.93亿元左右 较上年同期增利约13.54亿元 [1] - 三钢闽光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31亿元 同比增加3.65亿元 [1] - 首钢股份上半年净利润盈利6.42亿元–6.72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62.62%-70.22% [1] 行业利润修复原因 - 原燃料价格显著回落带动成本下移 [4] - 上半年炼焦煤价格累计下跌27% 焦炭价格累计下跌32% 进口铁矿石价格累计下跌9% [4] - 产品结构优化和工艺成本降低取得长足进步 [4] - 钢材价格同步下降但优质上市公司利润仍同比增长 [4] 钢铁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粗钢消费量预计保持在8-9亿吨 行业减量发展趋势明显 [4] - 产业集中度提升 品种结构逐步优化 钢筋减产 热轧板卷增产 [4] - 出口品种结构持续优化 热轧板卷 电工钢占比不断增加 [4] - 国外用户对中国钢材认可度稳步提升 [4] - 行业整体纳入碳交易市场 坚持绿色发展 数字化转型 [4]
特朗普又赢了?斩获140亿美元投资,拿下“黄金股”
金十数据· 2025-05-28 08:53
美国政府黄金股安排 - 美国政府准备接受美国钢铁公司的黄金股 这将赋予其对某些决策的实际否决权 [1] - 黄金股将作为国家安全协议的一部分纳入 具体权力范围尚不明确 [1] - 控制结构将由美国CEO和多数美国成员的董事会组成 政府有权批准多位董事会成员 [2] 交易投资细节 - 交易方案包括原定每股55美元收购价和额外140亿美元投资 [1] - 日本制铁将在2028年前投资约110亿美元 包括24亿美元用于蒙河谷钢厂修复 [2][3] - 具体投资包括:20多亿美元修复蒙河谷工厂 2亿美元新建研发中心 31亿美元用于印第安纳州加里工厂 [3] - 阿肯色州Big River Steel将获得30亿美元投资 用于电工钢生产以加强电网 [3] - 其他投资包括:8亿美元提高明尼苏达州铁矿石产量 5亿美元提高阿拉巴马州管材产能 [4] 交易进展与影响 - 交易已悬而未决近一年半 特朗普计划在匹兹堡集会宣传该交易 [1] - 特朗普发文后 美国钢铁股价收于14年最高点 周二又上涨2% [3] - 日本制铁将获得董事会席位 美国钢铁将成为其整体公司结构的一部分 [2] 政治因素 - 特朗普需推翻拜登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合并的决定 [2] - 宾州参议员McCormick将此项安排视为基本敲定的交易 [1] - 白宫发言人表示总统期待庆祝"美国钢铁"和"美国就业" [1]
宝钢股份20250527
2025-05-27 23:2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钢铁行业 - 公司:宝钢股份、宝武集团、马钢有限、山钢日照、武钢基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背景 - 钢铁行业自2022年下半年进入弱周期,至今未明显复苏 2024年钢价震荡偏弱,供需双弱,产能和原料价格下降 上半年至8月深度亏损,9月底政策驱动反弹,年底重回供需双弱 [4] - 2025年前四个月,行业供给限制预期增强、宏观政策提升内需,原料价格跌幅大于钢材价格,行业利润有所修复 三四月份钢价达近期高点,但二季度后半段需求不足及贸易战关税影响,钢价预计承压 [4] 宝钢股份经营情况 - 2024年全年利润总额93亿元,2025年一季度利润总额32.9亿元,同比增长18%,主要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对利润的积极贡献 [2][4][5] - 2025年二季度,汽车主机厂排产环比一季度有所增长,硅钢产品盈利良好,但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竞争激烈 冷轧产品价格三四月份达高点后下滑,二季度后半段需求不足明显 [4] 战略调整 - 宝钢股份通过大比例参股马钢有限,战略从1 + 1 + n迭代到2 + 2 + m,旨在打造汽车板、硅钢、精品长材和厚板等产品,提升马钢有限高端长材产品竞争优势,利用现有销售网络提升其销售能力 [2][6] 产能布局 - 宝武集团通过参股马鞍山(1600万吨)和山东日照(900万吨)以及海外沙特合资厚板项目(计划形成250万吨DRI产能),新增产能接近3000万吨,总计约8000万吨 达到目标后,重点优化和强化现有产能 [2][7][8] 产品盈利情况 - 汽车和硅钢接单情况良好 汽车主机厂二季度排产环比一季度增长,但7月工业制造业淡季可能影响开工率 硅钢产品中,取向硅钢和高效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盈利显著,中低牌号无取向硅钢竞争激烈 [10][11] - 2025年三四月份冷轧产品价格达高点后下滑,部分透支后续需求,二季度后半段需求不足明显 螺纹和热系产品情况相对较好 [12] 贸易影响及应对 - 美国4月开始关税战,欧盟增加关税,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需密切关注 越南和韩国对普钢及热轧板卷等产品加征关税,对终端市场有一定影响 [13][14] - 公司约3/4出口面向亚洲地区,美洲和欧洲合计占总出口量约20% 为应对贸易壁垒,公司开拓新市场、调整出口结构、加大未受限制产品出口力度 [14] 资本开支与分红 - 公司近年来资本开支较高,集中在环保投入及湛江轻基转炉建设等项目 从2026年开始,资本开支将回归正常水平,为后续提升分红提供可能 [15][16] 协同推进 - 宝钢股份与马钢存在同业竞争问题,宝武集团两次承诺解决 大比例参股马钢有限是解决同业竞争的重要一步,推进营销端协同 [17] - 山钢日照2024年实现13.6亿元协同效益,2025年一季度实现盈利 马钢有限公司推进百日计划及年度计划 [2][3][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约3/4的出口面向亚洲地区,中国钢铁行业直接出口到美国的量较少,2024年仅几十万吨,公司已很长时间没有直接出口到美国 [14] - 公司在越南对受关税影响的热轧厚板进行初裁并申诉,韩国尚未出裁,主要产品进入保税区,不受反倾销税影响,韩国反倾销税影响有限 [14] - 2025年一季度,中国钢坯出口明显增加,公司有少量钢坯出口 [14]
首钢股份(000959) - 2025年5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7:01
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1449.36%,原因包括产品结构优化、内部降本和供销两端市场变化[1] - 2024年,公司三大战略产品产量707万吨,同比增长约7%,其中电工钢产量198.6万吨,同比增长约17%;汽车板产量439.4万吨,同比增长约9%,超国内汽车行业增速5个百分点,2019 - 2024年产量复合增长率7.6%;镀锡(铬)板产量69.0万吨,同比增长约5%[1][2] - 2024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支出37.64亿元,2025年计划支出41.26亿元、2026年预计与2025年持平[3] - 2024年公司折旧及摊销80.36亿元,折旧费用比行业偏高[4]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红利0.22元(含税),合计分配现金约1.71亿元,占2024年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36.30%,同比提升1.07个百分点[5] 产品结构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战略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2%,镀锌汽车板、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0.2mm及以下的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28%、20%[1] - 未来公司三大战略产品整体有增量,预计2025年电工钢总产量提升至220 - 230万吨,比上年增加约20万吨[2] - 公司重点推进打造中厚板产品成为第四大战略产品,以能源用钢为主体,特色结构用钢为支撑[2] 降本增效 - 公司强化铁前一体化平台运行,迁钢公司、京唐公司坚持经济用料,资源协同互备,铁、钢工序成本持续降低[1] - 2025年一季度钢材及原燃料价格总体震荡下行,原燃料特别是焦煤、焦炭的价格同比降幅略大于钢材降幅,供销两端同比变化总体增利[1] 资本开支 - 2025 - 2026年资本开支主要用于近"零"碳排放冶炼高品质钢项目及其配套220kV变电站项目、镀锌高强度汽车板专用生产线等项目以及钢铁 + AI的数据应用场景等[3] - 未来投资支出聚焦战略产品迭代升级所需产线的必要升级改造、提高效率的智能制造项目、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节能改造项目[3] 折旧情况 - 折旧费用比行业偏高,一是下属迁钢公司和京唐公司2006年后主体产线陆续建设并计提折旧;二是近年来对超低排放、智能化、电工钢新产线等投资有一定影响[4] - 部分冶金专业设备将达到折旧年限,预期未来折旧费用会有一定降低[4] 分红展望 - 未来将持续对标优秀钢铁企业,提升盈利,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合理确定分红金额与频次,回报股东[5]
首钢股份(000959) - 2025年5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16:08
电工钢产品情况 - 2024年公司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约17%,总体供需呈结构性变化,普通产品供大于求,高端产品紧平衡,未来高端产品需求有结构性机遇 [1] - 2024年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提高约11%,0.20mm及以下超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电工钢国内销量领先,新能源汽车用电工钢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约27% [1] - 2025年公司电工钢总产量将提升至220 - 230万吨,预计比上年增加约20万吨 [1] 一季度业绩改善原因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1449.36%,依托产品结构优化、内部降本工作以及供销两端市场变化 [2] - 产品结构优化,一季度战略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2%,镀锌汽车板、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0.2mm及以下的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28%、20% [2] - 内部降本工作深入推进,强化铁前一体化平台运行,降低铁、钢工序成本 [2] - 供销两端市场变化,一季度钢材及原燃料价格总体震荡下行,原燃料价格同比降幅略大于钢材降幅,总体增利 [2] 未来资本开支与环保投入 - 2024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支出37.64亿元,2025年计划支出41.26亿元,2026年预计与2025年持平,用于近“零”碳排放冶炼高品质钢等项目 [2] - 公司已完成主要改造投资,未来环保投入以环保设备维持稳定运行为主 [2] 折旧情况 - 2024年公司折旧及摊销80.36亿元,折旧费用比行业偏高,原因是下属钢厂新建产线折旧及近年相关投资影响 [2] - 部分冶金专业设备将达折旧年限,预期未来折旧费用会降低 [2]
【最全】2025年硅钢行业上市公司全方位对比(附业务布局汇总、业绩对比、业务规划等)
前瞻网· 2025-05-08 14:40
硅钢行业上市公司汇总 - 硅钢产业链上游企业包括硅铁、工业硅生产企业如君正集团、鞍钢、新钢集团等,部分企业涉及硅钢生产 [1] - 中游硅钢生产企业包括宝钢、首钢、太原钢铁、鞍钢、华菱钢铁、望变电气等 [1] - 吉鑫科技专注于风电领域零部件生产,与硅钢产业直接关联较少 [1] - 君正集团业务涉及硅铁冶炼,硅铁是硅钢生产的原料之一,存在间接关联 [1] - 博实股份在钢铁生产领域有智能化改造项目,与硅钢产业有间接联系 [1] - 中材节能业务集中在节能和新材料等方面,与硅钢产业直接关联性较弱 [1] 硅钢产业链上市公司分类 - 上游企业:吉鑫科技(风电零部件)、君正集团(煤-电-化工)、博实股份(智能制造装备)、中材节能(余热利用) [3] - 中游企业:宝钢股份(全球领先钢铁企业,硅钢产量世界第一)、首钢股份(可规模化生产全系列电工钢产品)、鞍钢股份(冷轧硅钢等完整产品系列)、马钢股份(国内较早涉猎硅钢规模化生产)、望变电器(输配电及控制设备使用硅钢片) [3] - 其他中游企业:安阳钢铁(高磁感取向硅钢一期工程建成)、通达动力(电动机定转子冲片和铁芯专业生产)、新钢股份(高牌号无取向硅钢研发生产)、太钢不锈(不锈钢生产为主,硅钢有技术积累)、包钢股份(开发特色硅钢产品)、保变电气(变压器生产,硅钢片为重要原材料) [3] 硅钢产业上市公司财务指标 - ROE情况:保变电气(15.39%)、安泰科技(6.4%)盈利能力较强;首钢股份(0.41%)、宝钢股份(3.43%)盈利能力较弱;柳钢股份、重庆钢铁、马钢股份、鞍钢股份、本钢板材、酒钢宏兴、安阳钢铁等ROE为负,处于亏损状态 [6] - EPS情况:宝钢股份、安泰科技EPS为正值,实现盈利;柳钢股份、包钢股份、马钢股份等EPS为负值或接近零,盈利困难 [7] - 市值情况:宝钢股份(1483.2亿元)、包钢股份(797.1亿元)、首钢股份(236.3亿元)、马钢股份(198.3亿元)、鞍钢股份(197.5亿元) [9] 硅钢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及产品 - 宝钢股份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428.5亿元,毛利率5.26%,产品包括取向硅钢、无取向硅钢等 [13][14] - 首钢股份营收819.7亿元,毛利率3.74%,主要产品为电工钢 [13][14] - 鞍钢股份营收792.62亿元,毛利率-3.56%,硅钢产品在研发和生产中 [14] - 马钢股份营收615.13亿元,毛利率-0.35%,硅钢产品处于发展阶段 [14] - 望变电器营收23.75亿元,毛利率12.1%,产品为取向硅钢 [14] - 安阳钢铁营收241.7亿元,毛利率-3.93%,硅钢业务处于起步阶段 [14] 硅钢产业上市公司产能及规划 - 宝钢股份取向硅钢产能合计100万吨/年,全球最大硅钢产品供应商 [15][18] - 首钢股份新能源汽车高端无取向硅钢项目建成后可年产35万吨 [18] - 马钢股份冷轧硅钢二十辊轧机设计年产能9万吨 [18] - 望变电器现有取向硅钢产能部分投产,2024-2025年预计新增8万吨 [18] - 安阳钢铁未来高磁感取向硅钢年产能可达22万吨 [18] - 安泰科技铁基非晶带材产能达4万吨/年,纳米晶带材产能8000吨/年 [18] - 太钢不锈2024-2025年预计新增取向硅钢产能8万吨 [18] - 鞍钢股份现有冷轧硅钢产线设计产能为80万吨无取向硅钢、6万吨高牌号无取向硅钢及4万吨取向硅钢 [18] 硅钢产业上市公司业务规划 - 宝钢股份硅钢四期二步工程投产,未来将取向硅钢打造成全球第一品牌 [20] - 首钢股份新能源汽车高端无取向硅钢项目预计2025年6月竣工投产 [20] - 马钢股份启动薄规格高性能无取向硅钢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 [20] - 望变电气针对超算中心定制研发低铁损、高磁感硅钢新品 [20] - 安阳钢铁高磁感取向硅钢二期工程预计2025年建成 [20] - 安泰科技已启动非晶电机铁芯规模化生产,与新能源车企开展联合研发 [20] - 太钢不锈推进高端冷轧取向硅钢项目建设 [20] - 鞍钢股份硅钢事业部连续退火线第一卷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硅钢成功下线 [22] - 酒钢宏兴"硅钢制造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已向客户首次发货并加工试用 [22]
首钢股份(000959):Q1业绩修复,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银河证券· 2025-04-30 19: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4/8.01/10.54亿元,同增30.24%/30.52%/31.67%,对应PE分别为46.50/35.62/27.06倍;公司属国内钢铁精品板材龙头,战略化布局电工钢等高端化产品,响应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中长期业绩修复可期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3.11亿元,同比下降4.79%;实现归母净利润4.71亿元,同比下降29.03%;2025Q1实现营业收入265.3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0.19/1028.66/1037.61亿元,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 5.81%/0.83%/0.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4/8.01/10.54亿元,利润增速分别为30.24%/30.52%/31.67% [2] 产品结构 - 2024年三大战略产品(电工钢、汽车板、镀锡(铬)板)产量同比增长约7%;电工钢产量198.6万吨,同比增长约17%;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产量33.2万吨,同比提高约11%,0.20mm及以下超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电工钢国内销量领先;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产量89.3万吨,同比增长约11%,其中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约27%,供货车企覆盖全球及国内销量前10车企;汽车板产量439.4万吨,同比增长约9%;镀锌、高强、外板产量同比分别增长约24%、18%、15%,UF钢产量同比增长71%;新能源汽车用产品供货量同比增长35% [6] 研发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5.33亿,同比增加8.48%,推动“替代进口”国产化项目19项,形成供货1.5万吨;低噪声取向电工钢产品噪声较传统产品降低10%;自粘结涂层无取向电工钢产品铁芯铁损降低30%;子公司智新电磁有全球首条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生产线,以及世界首条具备100%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专业化生产线 [6] 财务预测 - 资产负债表:预计2025 - 2027年流动资产、现金等有不同程度变化,资产总计、负债合计等也有相应变动 [7] - 现金流量表:预计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有不同表现,现金净增加额呈增长趋势 [7] - 利润表: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有相应变化,营业利润、净利润等呈增长态势;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毛利率、净利率等有提升趋势,资产负债率等呈下降趋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