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钢股份(600282)

搜索文档
钢铁行业周报(20250714-20250718):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20250720
华创证券· 2025-07-20 22: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观点为情绪转暖叠加成本支撑,钢材保持偏强运行,淡季阶段短期基本面相对平稳,宏观预期转暖和成本支撑逻辑驱动钢材价格震荡偏强运行 [1][2] - 股票观点认为钢铁行业“反内卷”下具备短期和长期逻辑,短期盈利能力改善,若下半年减产范围扩大,行业景气度修复节奏有望加速;长期有望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内卷”问题,未来产业矛盾化解后,行业有望迎来估值与盈利水平双修复机遇 [4][5][10] 本周行情回顾 - 截至7月18日,五大品种螺纹钢、线材、热轧、冷轧、中板价格分别报收3316元/吨、3629元/吨、3345元/吨、3775元/吨、3425元/吨,周环比分别变化+0.83%、+0.76%、+1.47%、+1.16%、+0.91% [1] - 本周炼焦煤、焦炭、进口铁矿、废钢、钢坯均价分别为1016元/吨、1131元/吨、768元/吨、2373元/吨、2993元/吨,周环比分别变化+5.70%、+1.62%、+3.06%、+0.03%、+1.27% [17]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生产数据 - 本周五大品种产量868.19万吨,周环比下降4.53万吨 [1] - 247家钢铁企业日均铁水242.44万吨,周环比上升2.63万吨,高炉产能利用率90.89%,周环比上升0.99个百分点,高炉开工率83.46%,周环比上升0.31个百分点 [1] - 短流程企业,电炉产能利用率51.79%,周环比上升1.43个百分点,电炉开工率65.08%,周环比上升1.49个百分点 [1] 五大品种钢材消费量 - 本周五大材合计消费量870.11万吨,周环比下降2.96万吨,其中螺纹钢、线材、热卷、冷轧、中板本周表观消费量周环比分别变化-15.33万吨、+5.14万吨、+1.28万吨、+2.57万吨、+3.38万吨 [1] 库存情况 钢材社会库存 - 本周钢材社会库存环比增加8.1万吨至922.11万吨 [1] 钢材钢厂库存 - 本周钢材钢厂库存环比下降10.02万吨至415.55万吨 [1] 原材料库存 - 文档未提及具体数据内容 盈利情况 - 根据钢联数据,本周样本钢厂铁水成本(不含税)2256元/吨,周环比持平 [1] - 截至7月18日,高炉螺纹钢、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吨钢毛利分别为+171元/吨、+146元/吨、+32元/吨,周环比变化-25元/吨、+4元/吨、0元/吨 [1] - 根据Mysteel统计,本周60.17%的样本钢企处于盈利状态,周环比上升0.43个百分点 [1]
中欧国企红利混合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160.32万元 净值增长率4.59%
搜狐财经· 2025-07-20 15:32
基金业绩表现 - 2025年二季度基金利润160.32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448元 [3] - 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率为4.59%,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3380.38万元 [3] - 截至7月18日单位净值为1.128元 [3]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8.11%,同类排名436/615 [4]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9.65%,同类排名338/615 [4]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9.58%,同类排名446/584 [4] - 成立以来夏普比率为0.6765 [9]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为14.12%,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4年三季度为11.88% [12] 基金持仓与仓位 - 成立以来平均股票仓位为91.66%,同类平均为83.17% [15] - 2024年一季度末最高仓位93.42%,2024年末最低仓位89.12% [15] - 2025年二季度末十大重仓股为兖矿能源、山东出版、中联重科、新媒股份、渤海轮渡、凤凰传媒、南钢股份、南京高科、中国神华、建设银行 [19] 基金经理与基金类型 - 基金经理曲径管理8只基金 [3] - 中欧数据挖掘混合A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最高达43.09%,中欧国企红利混合A最低为9.58% [3] - 该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 [3] 投资策略与展望 - 基金管理人认为具有自主可控和内需属性的国企股防御属性更好 [3] - 狭义"红利"投资有望扩散到潜在高分红能力的广义红利股 [3] - 潜力高分红公司具有经营壁垒高、ROE稳定、经营现金流充沛的特点 [3] - 这类企业估值处在历史较低位置,呈现较好投资机会 [3]
稳增长方案即将出台,钢铁产能有望优化
民生证券· 2025-07-20 10: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稳增长方案即将出台,钢铁产能有望优化,钢企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数据和事件 - 工信部将出台钢铁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推动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7] - 华菱钢铁 2025 年 8 月第二个 20 万吨无取向硅钢将投产,年末将形成 40 万吨无取向硅钢和 10 万吨取向硅钢生产能力 [7] - 西芒杜首船铁矿提前至 2025 年 11 月左右发运,SimFer 项目年内发运量约 50 - 100 万吨 [7] - 7 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回落,钢材库存环比减少 [8] - 2025 年 6 月中国粗钢产量同比下降 9.2%,生铁产量同比下降 4.1%,钢材产量同比增长 1.8% [8] - 2025 年 6 月中国出口钢材 967.8 万吨,环比下降 8.5%;进口钢材 47.0 万吨,环比下降 2.3% [9] 国内钢材市场 - 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上涨,截至 7 月 18 日,上海多种钢材价格较上周有不同程度提升 [10][11] 国际钢材市场 - 美国钢材市场价格涨跌互现,欧洲钢材市场价格下降 [25] 原材料和海运市场 - 国产矿市场价格稳中有升,进口矿市场价格上涨,废钢价格上涨,海运市场上涨,焦炭、华北和华东主焦煤价格上涨 [30] 国内钢厂生产情况 - Mysteel 调研 247 家钢厂高炉开工率、炼铁产能利用率、钢厂盈利率环比增加,日均铁水产量环比增加 [38] 库存 - 截至 7 月 18 日,五大钢材产量下降,总库存环比下降,螺纹钢表观消费量下降,建筑钢材成交日均值环比下降 [2] 利润情况测算 - 本周钢材利润震荡,长流程部分品种毛利有降有升,短流程电炉钢毛利环比增加 [1] 钢铁下游行业 -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等指标有不同程度变化,工业增加值、汽车产量等部分指标同比有增长 [63] 主要钢铁公司估值 - 报告给出 23 家钢铁企业股价变化情况,包括绝对涨跌幅和相对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 [70]
国家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公布
南京日报· 2025-07-20 10:05
国家数据局试点项目 - 公司凭借《钢铁企业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项目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 [1] - 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链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 [1] - 试点目标为构建全国统一数据要素市场提供行业典型性技术前瞻性标杆经验 [1] 项目核心场景 - 聚焦供应链协同智能制造生产协同优化市场分析与预测研发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客户与增值服务五大类场景 [1] - 构建钢铁产业特色数据产品与服务利用可信数据空间管控能力资源交互能力与价值共创能力 [1] - 从高质量数据集构建流通深化场景应用技术系统完善生态培育运营机制优化入手打造产业链数据融合应用模式 [1] 数字化转型成果 - 公司以"数据要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为引擎打造"一脑三中心"智慧中枢实现全业务链数字孪生与智能决策 [2] - 上月联合产业链伙伴成立"钢铁产业链可信数据空间联盟"并发起高质量工业数据集倡议 [2] - 目标打通产业链数据流通应用成为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先行者共筑钢铁行业开放协同数据新生态 [2]
全球第一大产钢国背后:四家最赚钱上市钢企利润之和,不及日本制铁一家
第一财经· 2025-07-19 22:58
中日钢铁企业利润对比 - 日本制铁2024年归母净利润3502亿日元(约169亿元人民币),远超中国前五大上市钢企净利润总和(宝钢73.62亿元、中信特钢51.26亿元、南钢22.61亿元、华菱20.32亿元、久立特材14.9亿元)[1][2] - 宝钢股份2021年净利润236.32亿元为全球最高,但2024年降至日本制铁的四成(73.62亿元)[2] - 日本制铁通过收购美国钢铁使粗钢产能增至5782万吨,但仍低于鞍钢集团全球排名[4] 利润差距原因分析 - 日本制铁通过参股海外高品位矿石资源控制原料成本,高端钢材(汽车用高强钢、电子精密钢材)占比超50%[5] - 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仅40%(前十大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冷轧等高端产品价格持续下跌[6] - 中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从2020年10.48亿吨连续4年降至2024年8.92亿吨,降幅1.56亿吨[8] 出口市场变化 - 中国钢材出口量从2020年5367.1万吨增至2024年1.11亿吨,但均价从847.2美元/吨降至755美元/吨[9] - 2024年遭受33起贸易救济案件,越南、韩国分别对中国钢材征收19.38%-27.83%和27.91%-38.02%反倾销税[9] - 对越南(11.5%)、韩国(7.4%)出口占比最高,出口板坯价格比韩国本土低100元/吨[10][11] 行业转型举措 - 宝钢等企业研发4款取向硅钢、大飞机发动机用钢等实现进口替代,太钢开发世界最高强度汽车车轮用钢[13] - 方大特钢推行日成本管理机制,工业大模型应用使原料库存降低15%-20%[13] - 行业计划建立弹性控产机制,2025年推动产能治理新机制解决供需平衡问题[15]
远程操控,1600℃钢水中取样犹如“探囊取物”
南京日报· 2025-07-18 07:59
智能化转型 - 南钢第一炼钢厂通过智控中心实现远程操控炼钢 操作工在空调房内通过大屏幕监控并控制炼钢全过程 大幅改善工作环境 [3] - 智控中心配备多块巨型屏幕 可实时显示钢水状态 原料输送及转炉运作情况 实现生产流程可视化 [3] - 公司采用智能应用模型和全方位监控系统 取代传统依赖经验的炼钢方式 提升生产安全性与效率 [6] 生产流程优化 - 单个班组8小时可产出12-14炉钢水 生产节奏紧凑 涉及炉长 主操等4个岗位协同作业 [4] - 班组负责人需统筹安全管理 工艺执行及质量管控 并协调车间动态要求与生产衔接 [4] - 公司升级转炉除尘系统 采用干除尘工艺 覆膜除尘布袋及高效滤筒三重处理 烟尘排放达国家超低标准 [5] 技术升级成果 - 测温取样环节实现全自动化 通过计算机操控副枪取样 2分钟内完成检测 消除工人接触高温钢水的风险 [6] - 转炉区域三次烟尘治理改造后 口罩消耗量从每日1个降至每6天1个 显著改善车间环境 [5] - 公司1号至3号转炉多次获行业"冠军炉"称号 体现技术领先性 [5]
南京企业“链”世界 全球客商“购”南京
南京日报· 2025-07-17 08:16
链博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于7月1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南京参展企业数量增加、展品科技含量提升且国际合作意愿增强 [1] - 展会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创新领域,展示南京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 [2] 创新产品与技术 - 南京快轮智能科技展示两栖载人飞行摩托,配备4轴8电机螺旋桨和AI智能导航系统,实现30秒内陆地与空中模式切换 [2] - 擎天集团展示"碳擎"系统,帮助构建绿色供应链网络,使光伏板单位产量碳排放从550千克/千瓦降至300千克/千瓦 [3] - 擎天集团将在7月18日发布AI大数据赋能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解决方案 [3] - 南京钢铁联合华为发布"元冶·钢铁大模型",其中高炉炉温预测模型可提前2小时预测铁水含硅量,提升生产稳定性 [5] 国际合作与产业链整合 - 南京钢铁从30多个国家进口原料,产品出口80多个国家,参与全球400多个重大工程项目 [4] - 拓攻机器人首次参展,其"丰鹏700"农业无人机吸引加拿大、中东等地客商,海外订单增长迅猛 [6] - 南京天创电子T7-S轮式升降臂机器人将巡检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2.5小时,耐温范围-20℃至60℃,获国际客商关注 [7] - 南京达斯琪数字科技的全息炫屏技术吸引能源、文旅等行业客户咨询,开幕首日即获多家单位洽谈 [7] 行业趋势 - 绿色出海成为新趋势,碳中和认证商品可通过二维码追溯全程碳足迹 [3] - 展会体现"链式"思维,企业展示完整产业链生态而非单一产品 [4] - 江苏省独角兽瞪羚企业联盟展位吸引印度尼西亚、加拿大、阿联酋等多国客商 [6]
再论供给侧改革:制度优势实现供给约束破局通缩困局,掘金钢铁、有色行业投资机会
东吴证券· 2025-07-16 20: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可实现“供给约束”突破通缩困局,调控行业供需平衡规避经济下行风险,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周期波动,通过“供给约束”主动削减过剩产能或约束产量,保护优质企业免于恶性竞争,重建供需平衡 [6] - 供给侧改革已得到验证,我国众多行业实现产业升级,当前需“供给约束”“反内卷”保护经济发展成果,避免资源浪费和内卷,保存产业升级成果 [6] - 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央国企集中度较高利于行政手段实施,“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钢价修复,盈利抬升 [6] - 工业金属存在冶炼产能出清与需求结构重构的供给侧改革 2.0,不同金属细分行业面临不同问题和机遇,“反内卷”政策对各细分行业有不同影响和发展趋势 [2] 各目录总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供给约束”破局通货紧缩困局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具有较强宏观调控能力,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高效担当,集中力量办大事,构建稳定政策预期环境 [13] -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周期性波动和根本矛盾,单纯需求刺激难救通货紧缩经济危局,如日本和欧洲案例所示 [14][15]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供给约束”是主动削减过剩产能,改善供给结构,保护高质量产能,避免行业瘫痪,为需求复苏储备实力,有强大制度保障 [19] - 2016 年供给侧改革是“供给约束”的成功实战验证,PPI 止跌回升,企业扭亏为盈,避免了产能被动崩溃和资源浪费 [21] - 要发挥制度优势,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法律武器“反内卷”,约束供给侧,保护产业升级成果,避免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 [24][26]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央国企集中度较高利于行政手段实施,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钢价修复,盈利抬升 - 钢铁行业供过于求,2007 - 2024 年粗钢和钢材产量增长,净出口量 2024 年位于近 15 年最高水平,2021 - 2025 年螺纹钢及线材产能利用率从 70%左右下滑至 50%左右,产能严重过剩 [28][33] - 2024 年钢铁重点企业中,央国企产量占比约 63%,民企占比约 37%,央国企 CR10 为 51%,集中度较高,预计供给侧改革 2.0 约束粗钢产量 5% - 10%,各省份指标有差异,预计螺纹价格修复至 3500 - 4000 元/吨,盈利增加 50 - 100 元/吨 [38][44][47] - 建议关注三类标的:利润反转标的如柳钢股份等;利润稳定、估值修复标的如 PE<15 倍或 PB<1 的钢铁企业;利润稳定、高股息标的如鄂尔多斯等 [51][52] 工业金属:冶炼产能出清与需求结构重构下的供给侧改革 2.0 铜冶炼 - 2018 - 2024 年我国铜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在 70 - 85%之间浮动,产能扩张速度超出产量增速,企业 TC/RC 加工费持续为负,行业亏损,2024 年行业集中在江西、山东等地,CR5 占比 52%,CR10 占比 83% [54][59][62] - 预计 2025 年铜冶炼上市公司增加产量 85 万吨,yoy + 8%,行业内卷或加剧,后续“反内卷”政策下加工费有望先恢复至 2024 年均值水平,TC 为 11.3 美元/干吨,RC 为 1.1 美分/磅 [2][67][72] - 建议关注两类标的:规模优势的头部冶炼企业估值修复标的如江西铜业等;利润稳定、高股息标的如西部矿业等 [74] 铅锌 - 铅锌冶炼产能利用率下滑,同质化低价竞争使企业盈利承压,锌新投产能加快投放,铅再生铅原材料制约产业发展 [76] - 铅锌行业“反内卷”已初见端倪,供给端结构性改革正在路上,2025 年下半年锌精矿 TC 预计回升至 4000 - 4500 元/金属吨,进口铅精矿 TC 预计回升至 - 20 美元/干吨 [91] - 建议关注豫光金铅、驰宏锌锗、西部矿业 [91] 氧化铝 - 氧化铝行业小幅过剩,产能过剩实质是产线与矿石不匹配造成的结构性失衡,后续产能利用率有望下行 [94][101] - 预计 2025 年下半年氧化铝价格在 2800 - 3400 元/吨区间运行,企业盈利已趋稳 [102] - 建议关注中国宏桥、中国铝业、天山铝业、南山铝业 [102] 电解铝 - 电解铝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产能逼近天花板,后续增量空间接近枯竭,下游需求结构从地产主导转向绿色能源需求主导 [103][105] - “反内卷”对铝下游需求影响较小,预计 2025 年下半年电解铝价格在 20000 - 21000 元/吨区间运行,企业盈利能力有望增强 [113] - 建议关注中国宏桥、中国铝业、云铝股份 [113]
供应链里看共赢丨从滚烫炉火到云端算法 一块钢铁如何串起全球“共赢链”?
央视新闻· 2025-07-16 15:51
行业数字化转型 - 钢铁产业链通过云端与算法实现数智化转型,重塑传统生产模式[1] - 公司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技术,实现远程化、集约化、智能化管理[11] - 全流程数据驱动生产优化,加工成本下降20%,生产周期压缩50%以上[9] 智能制造能力 - 智能工厂30秒内完成订单经济性方案计算,自动切换产线实现智慧炼钢[8] - 系统参数快速调整可一键启动设备,提升生产效率[9] - 耐磨钢定制化生产周期仅7天,产品覆盖极端环境应用(-162℃至3000米海底高压)[13] 全球化供应链布局 - 公司从30多个国家进口原料设备,产品出口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17] - 全球400多个超级工程采用其特种钢材,包括沙特油田、非洲轻轨、克罗地亚跨海大桥等[5][7] - 海外矿山选矿精度提升,实现资源保障与成本稳定[9][17] 产品技术优势 - 抗酸管线钢兼具抗腐蚀、耐低温、易焊接特性,获国际客户认可[15] - 低温钢(-162℃)和抗大变形管线钢(200大气压)满足极端工况需求[13] - 智慧研发合金成分优化,支撑高端定制化产品开发[8][13] 产业链协同效应 -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200多种工业品产量世界领先[19] - 公司通过技术串联全球资源与需求,推动供应链向"共赢链"升级[1][19] - 数字化实现客户需求精准匹配,降低全产业链协作成本[9][17]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15 10:56
担保情况概述 - 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南南钢合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合力)与中国建设银行岳阳市分行签署《最高额保证合同》,河南合力按51%股权比例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最高债权本金为3,570万元 [1] - 公司与江苏银行南京分行签署《最高额保证合同》,为金祥新能源提供100%比例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担保最高债权本金为4,800万美元 [1] - 本次担保发生后,公司2025年对湖南合力的新增担保额度为5,610万元,可用新增担保额度为1,705万元;对金祥新能源的新增担保额度为97,227.76万元,可用新增担保额度为46,772.24万元 [1] 内部决策程序 -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及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担保议案,同意2025年度为湖南合力新增不超过7,315万元的授信担保额度,为金祥新能源新增不超过144,000万元的授信担保额度 [1]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湖南合力为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南合力持股比例为51% [1][4] - 金祥新能源为公司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公司为其提供100%担保 [1][4] 担保协议主要内容 湖南合力 - 担保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岳阳市分行 [5] - 担保方式:连带责任保证 [5] - 主债权确定期间:2025年7月3日-2030年7月3日 [5] - 担保最高债权本金:3,570万元 [5] - 保证期间:单笔授信业务主合同签订之日起至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后三年 [5] - 无反担保 [5][6] 金祥新能源 - 担保银行:江苏银行南京分行 [5] - 担保方式:连带责任保证 [5] - 主债权确定期间:2025年5月26日-2026年5月25日 [5] - 担保最高债权本金:4,800万美元 [5] - 保证期间:自合同生效之日起至主合同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三年 [5] - 无反担保 [5][6] 担保必要性与合理性 - 担保事项为满足被担保对象经营需要,保障业务持续发展,风险可控 [7] - 公司对金祥新能源按100%比例担保基于业务操作效率与便捷性 [7] - 公司有严格信用审查及保障措施,担保不会对经营、财务状况及股东利益造成不利影响 [7] 累计对外担保情况 - 公司及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102.81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9.50% [7] - 公司对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担保总额为76.83亿元,占净资产的29.52% [7] - 公司未对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无逾期担保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