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股份(600596)

搜索文档
“反内卷”系列报告一:有机硅行业深度:供需共振绘行业拐点,景气修复启周期新阶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5 10:03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有机硅行业,评级为"看好" [4][5] 核心观点 - 有机硅材料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力、电子电器、汽车、纺织、个人护理等领域 [4] - 内外需共振推升行业景气度,新能源领域催化增量需求 [4] - 海外产能缩减,国内产能达峰,行业盈利修复诉求强烈 [4] - 行业拐点已现,供需格局向好,向上弹性较大 [4] 行业概况 - 有机硅产业链上游为金属硅,中游为单体及中间体,下游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等深加工产品 [14] - 有机硅材料具有粘结密封性、耐高低温、耐候性等优异性能 [17] - 2024年有机硅DMC下游应用以建筑(25%)、电子电器(23%)、加工制造业(15%)为主 [19] 需求分析 - 2024年我国有机硅DMC表观消费量182万吨,同比+21%,2025H1达100万吨,同比+24% [4][6] - 建筑领域需求占比从2022年31%降至2024年25%,影响边际趋缓 [4][32] - 新能源汽车及光伏需求强劲,新能源汽车单车用硅胶量约20kg,传统汽车仅2.5kg [47] - 2024年国内聚硅氧烷出口量54.56万吨,同比+34%,2025H1出口27.87万吨,同比+4% [4][60] 供给分析 - 海外有机硅DMC总产能80万吨/年,存在进一步缩减预期 [4][65] - 2024年底国内有机硅DMC产能344万吨,较2020年接近翻倍 [4][70] - 行业集中度较高,CR5为62% [4][73] - 当前价格下有机硅DMC环节处于全面亏损状态 [87] 供需格局 - 预计有机硅DMC行业开工率将从2024年67%提升至2025年76%、2026年83% [4][98] - 供需格局逐步向好,行业有望迎来底部反转 [4][9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具备规模优势和产业链配套优势的一体化企业 [4][102] - 重点推荐合盛硅业、东岳硅材、兴发集团、新安股份、鲁西化工、三友化工 [4][102]
农化制品板块8月14日跌1.35%,宏达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3.9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4 16:27
板块整体表现 - 农化制品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1.35% [1] - 上证指数下跌0.46%至3666.44点,深证成指下跌0.87%至11451.43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9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入3.1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8810.75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川金诺涨幅4.76%居首,收盘价22.47元,成交量30.83万手,成交额6.71亿元 [1] - 贝斯美涨幅3.32%,收盘价11.19元,成交量36.32万手,成交额4.05亿元 [1] - 红太阳涨幅2.77%,收盘价7.04元,成交量49.47万手,成交额3.45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宏达股份跌幅5.47%领跌,收盘价10.02元,成交量63.40万手,成交额6.50亿元 [2] - 绿亭科技跌幅4.42%,收盘价9.52元,成交量3.56万手,成交额3457.43万元 [2] - 利民股份跌幅4.12%,收盘价21.65元,成交量38.98万手,成交额8.67亿元 [2] 资金流向特征 - 川金诺主力净流入9884.20万元,净占比14.72%,游资净流出3775.76万元 [3] - 贝斯美主力净流入4553.38万元,净占比11.24%,游资净流入1467.30万元 [3] - 先达股份主力净流入3742.05万元,净占比10.92%,游资净流出829.93万元 [3]
新安股份(600596):双链共振 硅启新章
新浪财经· 2025-08-14 08:30
公司概况与产业格局 - 公司创建于1965年 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 形成作物保护和硅基材料双主业 现发展为传统化工+高端材料+新能源三足鼎立格局 [1] - 草甘膦产能8万吨/年 有机硅单体产能55万吨/年 工业硅现有+在建产能30万吨/年 全产业链协同优势显著 [1] - 有机硅下游覆盖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全系列产品 为极少数实现全系列覆盖的企业 [2] 有机硅行业趋势 - 全球有机硅产能向中国转移 海外成本承压导致产能退出 国内扩产周期步入尾声 未来新增产能有限 [1] - 有机硅表观消费量稳健增长 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产业带动需求持续释放 出口需求震荡向上且结构优化 [1] - 行业景气处于底部复苏阶段 供需关系改善推动格局向好 [1] 硅基终端材料发展 - 硅基终端材料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四类 需求受传统建筑/纺织日化稳健增长及新能源领域强势拉动 [2] - 中低端产能充足且行业集中度高 高端领域替代加速但核心工艺与国际存在差距 [2] - 研发创新能力提升推动高端应用场景增长潜力释放 [2] 草甘膦市场动态 - 草甘膦为全球最大除草剂品种 主要作用于转基因植物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增长带来刚性需求支撑 [3] - 中国产能占全球超70% 行业集中度高 产能增速放缓 [3] - 2024年中国草甘膦出口量回升 转基因作物推广带来可观需求增量 [3] - 行业景气处于低位震荡阶段 供需持稳格局下有望通过自律实现景气修复 [3] 财务预测与投资视角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5亿元/7.5亿元/11.1亿元 [4] - 草甘膦价格弹性可观 有机硅景气底部复苏 硅基材料高端替代加速 三重因素共同驱动业绩腾飞 [4]
草甘膦板块表现活跃 居大智慧板块涨幅榜前列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07:12
草甘膦板块市场表现 - 8月20日早盘草甘膦板块整体上涨0 91% 位居大智慧板块涨幅榜前列 [1] - 江山股份 *ST瀚叶涨停 新安股份 兴发集团涨幅分别达7 26% 5 98% [1] 草甘膦价格与供需分析 - 7月为草甘膦需求淡季 但价格呈现淡季不淡 出现第二波上涨 [1] - 市场需求主要依赖外贸订单支撑 企业预收订单量较多 现货量偏少 [1] - 部分厂家7月有检修计划 供货能力减弱 持货商涨价预期浓厚 [1] - 行业整体供货能力紧张 短期货源延续紧张局面 [1] 分析师推荐个股 - 建议关注扬农化工 江山股份 兴发集团 新安股份 广信股份等草甘膦相关个股 [1]
新安股份(600596):双链共振,硅启新章
长江证券· 2025-08-13 23:00
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 预计25-27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4.5/7.5/11.1亿元 [9][11] 核心业务布局 - 形成作物保护(草甘膦8万吨/年)与硅基材料(有机硅单体55万吨/年)双主业 工业硅现有+在建产能30万吨/年 [5][20] - 新能源材料布局负极材料(现有2.8万吨/年+规划18万吨)和正极材料(现有2万吨/年) [20] - 构建"传统化工+高端材料+新能源"三足鼎立产业格局 产品种类超3000种 [5][20][130] 有机硅行业分析 - 需求端:2024年中国聚硅氧烷出口同比增34.2%至54.6万吨 国内DMC表观消费量达181.6万吨(2019-2024年CAGR11.3%) [6][61][66] - 供给端:2023年中国有机硅单体产能569万吨占全球73% 未来新增产能仅兴发集团20万吨/年且投产存不确定性 [6][78][82] - 景气展望:行业扩产周期临近尾声 供需关系改善下DMC产能利用率预计从2024年65.5%提升至2026年76.4% [6][82][87] 硅基终端材料 - 产品结构:硅橡胶(占比70%)/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四大类 液体硅橡胶2023年需求同比增25.8% [7][93][97] - 应用领域:新能源领域占比提升 光伏胶/电子灌封胶等新兴需求驱动 子公司新安天玉液体胶产能7000吨/年 [7][103][134] - 竞争格局:国内CR5超60% 公司覆盖全系列产品 崇耀科技硅油产能4万吨/年 开化合成聚焦硅烷偶联剂 [7][127][130] 草甘膦行业分析 - 需求端:2024年出口量回升至60.2万吨(2019-2024年CAGR2.9%) 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2.06亿公顷(2000-2023年CAGR6.9%) [8][155][157] - 供给端:中国产能占全球超70% 行业集中度高 2024年产能增速放缓至3.5% [8][60] - 政策驱动:中国2024年开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 预计5年内渗透率突破90% 新增草甘膦年需求5-8万吨 [8][158][159] 财务表现 - 周期性显著:2021年营收189.8亿元(+51.4%) 净利润26.5亿元(+354.6%) 2024年受行业低谷影响业绩回落 [20][34] - 现金流管理:2021-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超28亿元 2024年收窄至1.4亿元但仍保持正向流入 [40][44] - 研发投入:期间费用率(含研发)控制在10%以内 研发费用率呈上升趋势 [39]
化工“反内卷”-草甘膦:供需向好,反内卷有望助力景气反转
2025-08-11 09:21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草甘膦(全球最大农药品种及除草剂)[1][2] - 公司:中国主要参与者包括兴发集团、新安股份、江山股份、禾邦生物、福华化学(非上市)及国际巨头孟山都[4][9] 供给端核心数据与动态 - **产能与产量**: - 中国2022年产能稳定在81万吨,占全球近70%[1][2] - 2025年1-7月产量36.2万吨(同比+0.2%),开工率77%[1][2] - 新增产能受限:江山股份与瓮福集团合资10万吨项目(2025年底试生产)、和邦生物规划50万吨双甘膦项目(折30万吨草甘膦)[1][3][4] - **政策影响**: - 2013-2015年环保核查淘汰落后产能,2016年供给侧改革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2] - 2024年新建项目被列为限制类,抑制无序扩张[3][4] 需求端驱动因素 - **下游结构**:农用占比超90%(转基因作物为主),非农用(家用、森林等)稳定[1][3] - **出口表现**: - 2025年1-6月出口量33.0万吨(同比+14.2%),出口额9.7亿美元(同比+11.1%)[1][3] - 主要出口国:美国(年末至次年4月旺季)、巴西/阿根廷(6-8月旺季)[3] - **长期增长点**:转基因作物推广(海外市场)及高毒农药替代[3][5] 价格与成本分析 - **历史波动**: - 2021年能耗双控推高原材料(黄磷、液氯等)成本,价格达8万元/吨峰值[7] - 2022年回落至3万元/吨,2023年6-7月因出货量增加再次下行[7] - **近期趋势**: - 2025年Q2均价23,403元/吨→Q3(截至8月8日)均价25,808元/吨(+10.3%)[1][7] - 95%原药均价26,399元/吨(周环比+0.37%)[7] 竞争格局与公司对比 - **头部企业**:兴发集团(23万吨产能+10万吨甘氨酸配套)在规模、营收、毛利率领先[9][10] - **其他公司**:新安股份、江山股份、禾邦生物竞争激烈,但未披露数据的广信股份等未纳入比较[9] 未来供需与投资展望 - **供需平衡**:2025-2027年新增产能有限(江山股份17.5万吨项目逐步释放),出口年增1万吨,整体维持平衡[8] - **盈利预测**: - 短期受益出口订单增加(库存下降+报价上行),业绩改善[10] - 长期行业底部反转,首推兴发集团,其次新安股份、江山股份、禾邦生物[10] 其他关键细节 - **生产工艺**:中国主要采用黄磷法(成本低),IDA法需双甘膦中间体(1.5吨双甘膦=1吨成品)[4][5] - **区域影响**:四川洪水曾导致禾邦生物、福华化学停产,推升价格[3]
行业周报:美对印加征关税或利好国内纺服出口及化纤行业,草甘膦、草铵膦价格上涨-20250810





开源证券· 2025-08-10 10:14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草甘膦市场供应减少,价格重心小幅上移,95%草甘膦原粉市场均价为26399元/吨,较上周价格上涨98元/吨,涨幅0.37%[4] - 草铵膦市场现货偏紧,价格小幅上涨,95%草铵膦原粉主流成交参考4.45万元/吨,较8月5日上涨0.03万元/吨,涨幅0.68%[4] - 橡胶助剂行业倡议抵制"内卷式"竞争,实现行业良性发展[5] - 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或利好国内纺服出口及化纤行业[4] 化工行情跟踪 - 本周化工行业指数报3814.15点,较上周五上涨2.33%,跑赢沪深300指数1.1%[17] - CCPI(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报4059点,较上周五下跌0.69%[17] - 本周化工板块的545只个股中,有418只周度上涨(占比76.7%)[17] 产品价格变化 - 近7日跟踪的226种化工产品中,有54种产品价格较上周上涨,有104种下跌[18] - 7日涨幅前十名的产品:液氯(14.98%)、焦炭(4.57%)、代森锰锌(4.00%)、炼焦煤(3.55%)、苯胺(2.82%)[75] - 7日跌幅前十名的产品:布伦特(-8.41%)、WTI(-7.77%)、叶酸(-6.00%)、丙烯酸(-5.51%)、维生素D3(-5.41%)[76] 重点产品跟踪 - 涤纶长丝POY市场均价为6739.29元/吨,较上周均价上涨25元/吨[35] - 粘胶短纤市场均价为12,850元/吨,较上周同期价格持平[39] - 国内尿素市场均价1780元/吨,较上周四上涨11元/吨,涨幅0.62%[52] - 氯化钾市场均价3277元/吨,环比上周上涨42元/吨,涨幅1.3%[56] 推荐及受益标的 - 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等[6] - 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等[6] - 化纤行业:新凤鸣、桐昆股份、华峰化学等[6] - 农化&磷化工:兴发集团、利民股份、云图控股等[6]
新安股份股价上涨1.31% 公司披露最新担保情况
金融界· 2025-08-09 00:2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新安股份报收10.05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31% [1] - 当日成交量为241901手,成交金额达2.44亿元 [1]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农药兽药、化工原料及新材料等业务 [1] - 公司总部位于浙江,是国内重要的化工企业之一 [1] 财务数据 - 截至7月31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零 [1]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已提供担保总额21.3411亿元,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7.15% [1] - 公司目前无逾期担保情况发生 [1] 资金流向 - 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43.49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04% [1] - 近五个交易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4215.02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31% [1]
新安股份:无逾期担保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08 23:45
公司担保情况 - 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0元 [1]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已提供担保总额为21.3411亿元 [1] - 担保总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17.15% [1] - 公司截至目前无逾期担保情况发生 [1]
新安股份(600596) - 新安股份关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8-08 16:45
担保与融资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为控股子公司已提供担保总额21.3411亿元[2][9] - 近期担保实际发生金额21.3411亿元,融资金额22.5583亿元[5]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间预计担保总额50亿,累计用21.3411亿,剩28.6589亿[7] 子公司情况 - 镇江江南注册资本6.5亿,公司持股100%,2024年末资产28.137069亿,净资产18.739795亿[6] - 合肥星宇注册资本0.56亿,公司持股60.31%,2024年末资产4.404394亿,净资产1.804377亿[6] - 福建新安注册资本2.857143亿,公司持股70%,2024年末资产9.053982亿,净资产2.388485亿[6] 其他 - 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已提供担保总额占2024年度经审计净资产的17.15%[9] - 截至7月31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0元[9] - 公司截至目前无逾期担保情况发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