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隆基绿能(601012)
icon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东吴证券:隆基绿能BC量产持续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 2025-08-27 14:04
财务表现 - 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5.7亿元 同比下降50.9% [1] - 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11.3亿元 同比下滑60.7%且环比下降21.1% [1] - 第二季度毛利率仅1.6% 同比下跌5个百分点且环比下降5.8个百分点 [1] 业务进展 - 公司第二代BC技术实现量产并持续推广 [1]
五大光伏龙头半年亏损超170亿,行业寒冬持续
财经网· 2025-08-27 13:16
行业整体表现 - 五大光伏龙头企业上半年合计净亏损172.64亿元 [1][5] - 除隆基绿能外,其余四家企业均创历史同期最大亏损 [1][5] - 光伏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全行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 [1][2][5] - 行业面临"内卷外堵"挑战,虽受抢装潮短期提振但未见好转迹象 [1][2][5] 企业财务数据 - 通威股份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 [1][5] - TCL中环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减少17.36%,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同比减少38.48%,光伏硅片毛利率-23.74% [1][6] - 天合光能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减少27.72%,净利润亏损29.18亿元同比减少654.47%,扣非净利润亏损29.56亿元同比减少843.33% [2][6] - 晶澳科技营业收入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 [2][6] 运营与市场表现 - 晶澳科技二季度亏损环比收窄超40%,毛利率明显改善 [2][6] - 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其中海外组件出货占比45.93% [2][6] - 7月份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1.64GW,环比下降18.9%同比降低44.7%创年内新低 [7] 政策与行业动向 - 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提出四大措施: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规范产品质量、支持行业自律 [2][7] - 政策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要求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 [2][7] - 多晶硅价格触底反弹,N型复投料均价维持在4.79万元/吨 [3][8]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规范低价无序竞争和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指引 [7]
五大光伏龙头上半年亏损超17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31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2024年上半年面临严重亏损 通威股份 隆基绿能 晶澳科技 天合光能 TCL中环五家企业合计净亏损达172.64亿元[2] - 除隆基绿能外 其余四家企业均创历史同期最大亏损记录[2] - 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导致全行业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 行业面临"内卷外堵"挑战[2] 企业财务数据 - 通威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 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2] - TCL中环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减少17.36% 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同比减少38.48% 光伏硅片产品毛利率为-23.74%[2] - 天合光能上市以来首现亏损 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减少27.72% 净利润亏损29.18亿元同比减少654.47%[3] - 晶澳科技营业收入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 归母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较上年同期8.74亿元亏损扩大[3] 市场供需状况 - 7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11.64GW 环比下降18.9% 同比降低44.7% 创2025年以来新低[3] - 晶澳科技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 其中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3] - 多晶硅价格出现触底反弹 N型复投料均价维持在4.79万元/吨[5] 政策调控动向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重点部署加强产业调控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规范产品质量 支持行业自律[4][5] - 政策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5] -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规范低价无序竞争 淘汰落后产能 为光伏企业提供重要政策指引[3]
2025年1-6月中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为37019万千瓦 累计增长18.2%
产业信息网· 2025-08-27 09:39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6月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6739万千瓦 同比增长24.1% [1] - 2025年1-6月累计产量37019万千瓦 累计增长18.2% [1] 重点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企业包括隆基绿能(601012)、通威股份(600438)、阳光电源(300274)、晶澳科技(002459) [1] - 天合光能(688599)、特变电工(600089)、正泰电器(601877)、TCL中环(002129)均为产业链重要参与者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官方披露 [1] - 行业分析参考智研咨询《2025-2031年中国太阳能电池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 [1]
五大光伏龙头上半年亏损超170亿元,“反内卷”政策持续加码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30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五家主要企业(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TCL中环)上半年合计净亏损达172.64亿元 [1] - 除隆基外,其余五家企业均创下各自历史同期最大亏损 [1] - 行业面临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盈利空间压缩及"内卷外堵"挑战 [1] 企业财务数据 - 通威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净利润亏损49.55亿元 [1] - TCL中环营业收入133.98亿元(同比减少17.36%),净利润亏损42.42亿元(同比减少38.48%),光伏硅片毛利率为-23.74% [1] - 天合光能营业收入310.56亿元(同比减少27.72%),净利润亏损29.18亿元(同比减少654.47%),为上市以来首份亏损中报 [2] - 晶澳科技营业收入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净利润亏损25.8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8.74亿元) [2] 市场动态与政策 - 7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11.64GW(环比下降18.9%,同比降低44.7%),创2025年以来新低 [4] -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提出加强产业调控、遏制低价无序竞争等四大措施 [4] - 政策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要求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 [4] 细分领域表现 - 晶澳科技二季度亏损环比收窄超40%,毛利率明显改善,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含自用119MW),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 [2] - 多晶硅N型复投料均价维持在4.79万元/吨(截至8月20日当周),价格出现触底反弹 [4]
隆基绿能(601012):2025中报点评:Q2环比减亏,BC量产逐步推进
东吴证券· 2025-08-26 23:3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核心观点 - 2025年Q2环比减亏 归母净利润-11.3亿元 环比改善21.1% [8] - BC电池量产稳步推进 Q2 BC组件出货约4GW 与Q1持平 累计上半年出货约4GW [8] - 财务健康程度行业领先 资产负债率60.72% 有息负债率21.45% [6][8] - 公司二代BC量产持续推进 Q2末BC2.0自有产能达24GW 组件量产效率达24.8% [8] - 预计2025年末通过技术升级 HPBC2.0电池产能占比超过60% [8] 财务表现 - 2025H1营收328.1亿元 同比下降14.8% 归母净利润-25.7亿元 同比改善50.9% [8] - 2025Q2营收191.6亿元 同比降8.1% 环比增40.3% [8] - 2025Q2毛利率1.6% 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5.8个百分点 [8] - 2025H1期间费用25.2亿元 同比下降30.8% 费用率7.7% 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8] - 2025Q2经营性现金流12.6亿元 环比改善172.3% [8] 产能与出货 - 2025H1硅片出货52.08GW 其中外销24.72GW [8] - 2025H1电池组件出货41.85GW 其中组件出货39.57GW [8] - Q2硅片出货约28.62GW 外销13.46GW [8] - Q2电池组件出货约24.92GW [8] 盈利预测 - 下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4.8/31.2/72.7亿元 [8] - 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48% 2026年增170% 2027年增133% [1][8] - 预计2025年营收659.33亿元 同比降20.16% 2026年营收839.05亿元 同比增27.26% [1] - 预计2025年EPS-0.59元/股 2026年EPS 0.41元/股 2027年EPS 0.96元/股 [1]
五大光伏龙头半年巨亏170多亿元,谁在增亏?谁的血条更厚?
新浪财经· 2025-08-26 21:49
行业整体表现 - 光伏行业下行周期持续七个季度 行业处于全面亏损局面 供需严重失衡未显著改善 [1] - 全球新增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但制造端全面承压 电池和组件产量增速降至15%以下 多晶硅和硅片出现负增长 [1] - 各环节产品价格下探至历史低点 开工率低位运行 [1] - 7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1.64GW 环比下降18.9% 同比下降44.7% 创2025年以来新低 [9] 头部企业财务数据 - 五家头部企业上半年合计净亏损172.64亿元 除隆基绿能外均创历史同期最大亏损 [1] - 通威股份上半年营收405.09亿元同比下降7.51% 归母净亏损49.55亿元 [3] - 隆基绿能上半年营收328.13亿元同比下降14.83% 归母净亏损25.69亿元但同比减亏26.61亿元 [4] - 天合光能上半年营收310.56亿元同比下降27.72% 归母净亏损29.18亿元同比减少654.47% [5] - 晶澳科技上半年营收239.05亿元同比下降36.01% 归母净亏损25.80亿元 [6] - TCL中环上半年营收133.98亿元同比下降17.36% 归母净亏损42.42亿元 [5] 季度业绩变化 - 通威股份Q2净亏损23.62亿元较Q1减亏2.31亿元 [2] - 隆基绿能Q2净亏损11.33亿元较Q1减亏3.03亿元 [2] - 天合光能Q2净亏损15.98亿元较Q1增亏2.78亿元 [2] - 晶澳科技Q2净亏损9.42亿元较Q1减亏6.96亿元 环比减亏超40% [2][6] - TCL中环Q2净亏损23.36亿元较Q1增亏4.30亿元 [2] 产能与出货情况 - 通威股份拥有高纯晶硅年产能超90万吨 太阳能电池年产能超150GW 组件年产能超90GW 上半年多晶硅销量16.13万吨 电池销量49.89GW 组件销量24.52GW [3] - 隆基绿能上半年硅片出货量52.08GW(对外销售24.72GW) 电池组件出货量41.85GW(组件39.57GW) [4] - 天合光能上半年组件出货量超32GW 其中国内占比略超50% 欧洲略超25% 储能业务累计出货超12GWh [5] - 晶澳科技上半年电池组件出货量33.79GW(含自用119MW) 组件海外出货量占比约45.93% [6] 现金流储备 - 通威股份期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332.29亿元 [2][10] - 隆基绿能期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287.69亿元 [2][10] - 晶澳科技期末货币资金260.75亿元 [2][10] - 天合光能期末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223.45亿元 [2][10] - TCL中环虽出现巨亏但拥有现金流和资金储备 有能力和条件参与行业洗牌期并购 [10] 业务特点与风险 - 通威股份在多晶硅全球市占率30% 电池片销量全球第一 组件出货全球第五 全产业链布局在行业下行周期受伤最深 [3] - TCL中环光伏硅片产品毛利率为-23.74% 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恶化 [5] - 行业已形成"反内卷"共识但具体方案尚未出台 企业短期内仍将面临经营压力 [8] - 落后产能出清不可避免 但若供需矛盾长期无法缓解 主要企业可能面临严峻经营风险 [7] - 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前期投产的落后产能及部分竞争力落后企业已开始出清 [8]
安徽富豪携英发睿能冲刺IPO,2024年巨亏8.6亿,抱紧隆基绿能“大腿”
搜狐财经· 2025-08-26 19:23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第三大N型TOPCon电池片专业化制造商,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达14.7% [3]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和2024年均登上GEI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 [3] - 公司总部于2024年5月从安徽迁至四川省宜宾市,并于2024年8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 [3] 股权结构与融资历史 - 张发玉家族通过直接和间接持股合计控制公司49.1%的股份,采用家族式治理架构 [6] - 公司上市前完成4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宜宾高投、国家绿色基金等机构 [7] - 最近一次C轮融资于2025年7月29日完成,投后估值达85.94亿元人民币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分别为56.43亿元、104.94亿元、43.59亿元及24.08亿元 [12]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5亿元、4.1亿元、-8.64亿元及3.55亿元,2024年出现大幅亏损 [12] - 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同比增长111.2%,实现扭亏为盈 [22] 产品结构转型 - 2022-2024年P型PERC电池片营收占比从96.9%降至13.8%,2025年已完全停产 [14][19] - N型TOPCon电池片营收从2023年7.44亿元增长至2025年前四个月23亿元,占比达95.5% [15][19] - 公司2024年11月开始布局新一代N型xBC电池片技术路线 [9] 产能与技术指标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光伏电池片有效产能约10.9GW [20] - N型TOPCon电池片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79.9%提升至2025年97.8% [21] - N型TOPCon理论转换效率达28.7%,量产后转换效率为25.5% [18]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2022年49.7%降至2025年前四个月39.6% [27] - 隆基绿能始终为第一大客户,报告期内营收占比介于12.2%-24.4% [29]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2022年52.8%降至2025年前四个月24.1% [29] 成本与价格趋势 - N型TOPCon电池片售价从2023年0.44元/瓦降至2025年前四个月0.32元/瓦 [23] - 毛利率从2022年11.9%降至2024年-7.4%,2025年前四个月回升至23.8% [23][34] - 海外营收占比从2022年3.2%提升至2025年前四个月24.5% [24] 资金与负债状况 - 存货从2022年2.65亿元增至2025年前四个月13.46亿元,增长超4倍 [31]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2年8.75亿元增至2025年前四个月16.01亿元 [32] - 计息银行借款从2022年7509.9万元增至2024年6.83亿元 [32]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2年7.1%升至2024年37.3%,2025年4月降至28.5% [32] 战略合作与合规情况 - 与隆基绿能成立合资公司,合作建设年产16GW HPBC电池片项目 [25] - 获得隆基绿能12项N型HPBC电池片专利许可授权,期限5年 [27] - xBC产线升级项目在取得节能审查前已投产,预计2026年完成环保验收 [27]
优必选牵头两项人形机器人国家技术标准,光伏反内卷会议再召开
山西证券· 2025-08-26 17:46
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评级为同步大市-A(维持) [1] 核心观点 - 优必选牵头两项人形机器人国家技术标准《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6部分:定位导航》和《人形机器人技术要求 第7部分:人机交互》正式获批立项 [3] - NVIDIA与富士康合作制造的首款人形机器人预计将于11月亮相 配备法学硕士(LLM)和机器人大脑 [3] -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倡议加强行业自律 共同维护公平竞争 抵制低于成本价格恶性竞争和盲目扩产增产 [4] - 六部门召开光伏座谈会 要求加强产业调控 遏制低价无序竞争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5] - 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稳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44元/kg 颗粒硅均价44元/kg 硅片182-183.75mm N型均价1.20元/片 电池片182-183.75mm N型均价0.290元/W 组件182*182-210mm TOPCon双玻价格0.685元/W [6][7][8] - 组件中标价格分布区间0.72~0.80元/W 单周加权均价0.72元/W 较上周增加0.016元/W 中标总采购容量1772.00MW 较上周增加1682.26MW [8] 投资建议 - 重点推荐BC新技术方向:爱旭股份 隆基绿能 [9] - 重点推荐供给侧改善方向:大全能源 福莱特 [9] - 重点推荐海外布局方向:横店东磁 阳光电源 阿特斯 德业股份 [9] - 重点推荐电力市场化方向:朗新集团 [9] - 重点推荐国产替代方向:石英股份 [9] - 建议积极关注信义光能 协鑫科技 通威股份 TCL中环 新特能源 帝尔激光 福斯特 海优新材 晶澳科技 天合光能 晶科能源 中信博 迈为股份 晶盛机电 上海艾录 广信材料 [9] - 人形机器人相关标的建议关注优必选 中大力德 亿嘉和 麦迪科技 大业股份 德昌股份 禾川科技 均胜电子 速腾聚创 凯盛新材 [9] 价格追踪 - 多晶硅致密料均价44.0元/kg 颗粒硅均价44.0元/kg 较上周持平 [6] - 硅片130um的182-183.75mm N型均价1.20元/片 130um的182*210mm型均价1.35元/片 较上周持平 [7] - 电池片182-183.75mm N型均价0.290元/W(转换效率25.0%+) 182*210mm N型价格0.285元/W(转换效率25.0%+) 较上周持平 [7] - 组件182*182-210mm TOPCon双玻价格0.685元/W 210mm N型HJT组件价格0.830元/W 182*182-210mm集中式BC组件价格0.76元/W 较TOPCon溢价13.4% 分布式BC组件价格0.76元/W 较TOPCon溢价10.1% [8] - 光伏玻璃3.2mm镀膜价格18.5元/㎡ 2.0mm镀膜价格11.0元/㎡ 较上周持平 [8]
BC技术全球收割溢价 破解光伏盈利困局
中国能源网· 2025-08-26 17:26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光伏行业整体承压 绝大多数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或亏损增加 [1] - 隆基绿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5.98亿元 较去年同期-52.43亿元亏损收窄约50% [2][3] - 爱旭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63亿元 较去年同期-17.44亿元亏损收窄约85% [2][3] - 晶澳科技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6.19亿元 去年同期为-8.74亿元 [3] - 天合光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8.45亿元 去年同期为5.66亿元 [3] - 通威股份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49.55亿元 去年同期为-31.29亿元 [3] - 协鑫集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2.5至-3.5亿元 去年同期为0.43亿元 [3] BC技术企业财务表现 - 隆基绿能二季度净利润-11.62亿元 较一季度继续改善 [2] - 隆基绿能经营性现金流从去年同期-64.13亿元大幅提升至-4.84亿元 [2] - 爱旭股份二季度单季实现扭亏为盈 净利润达0.37亿元 [2] - 爱旭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84.46亿元 同比增长63.63% [2] - 爱旭股份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达18.55亿元 去年同期为-32.93亿元 [2] - 隆基绿能海外营业收入124.1亿元 毛利率4.77% [6] - 爱旭股份海外营业收入36.25亿元 毛利率8.09% [6] BC技术市场竞争力 - BC组件在国内市场较TOPCon产品溢价9-13% [4] - 欧洲工商业场景BC组件溢价达35% 户用场景溢价高达114% [4] - 爱旭股份ABC组件2025年上半年出货量8.57GW 同比增长超400% [4] - 爱旭股份二季度海外组件销量占比超过40% [4] - 爱旭ABC组件在海外较传统TOPCon溢价10%-50% [4] - 隆基绿能BC二代组件出货量达4GW 畅销全球70多个国家 [4] - PVInfolink数据显示国内BC组件价格0.760元/W TOPCon为0.685元/W 溢价7.5分/W [5] - 欧洲工商业BC组件0.115美元/W TOPCon0.085美元/W 溢价3.0美分/W [5] - 欧洲户用BC组件0.182美元/W TOPCon0.085美元/W 溢价9.7美分/W [5] - 2025年1-8月BC产品中标均价0.749元/W TOPCon产品0.696元/W 溢价5.3分/W [5] 技术发展与行业转型 - BC技术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型 [7] - 光伏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战略转型 [7] - 行业通过增大优质产能份额推动低效产能去化 [7] - BC高效率组件成为央国企能源集团集采标配 [5] - 大唐、中石油、南水北调、中国华电、中国华能等央国企设置BC专项标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