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601166)

搜索文档
股份制银行板块8月20日涨0.21%,光大银行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0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16:44
板块整体表现 - 股份制银行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21%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1.04%至3766.21点 深证成指上涨0.89%至11926.74点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2.04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41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6307.31万元 [1] 个股价格表现 - 光大银行领涨板块 收盘价3.95元 涨幅0.51% 成交量140.28万手 成交额5.54亿元 [1] - 民生银行收盘价4.71元 涨幅0.43% 成交量185.82万手 成交额8.75亿元 [1] - 华夏银行收盘价7.82元 涨幅0.39% 成交量43.72万手 成交额3.42亿元 [1] - 浙商银行收盘价3.31元 涨幅0.30% 成交量169.85万手 成交额5.63亿元 [1] - 中信银行收盘价7.97元 涨幅0.25% 成交量51.56万手 成交额4.11亿元 [1] - 浦发银行收盘价13.72元 涨幅0.22% 成交量60.32万手 成交额8.29亿元 [1] - 兴业银行收盘价22.59元 涨幅0.18% 成交量51.75万手 成交额11.68亿元 [1] - 招商银行收盘价43.45元 涨幅0.12% 成交量54.72万手 成交额23.75亿元 [1] - 平安银行收盘价12.07元 涨幅0.08% 成交量104.87万手 成交额12.65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民生银行主力净流入8893.04万元 占比10.16% 游资净流出4023.54万元 散户净流出4869.50万元 [2] - 招商银行主力净流入5544.74万元 占比2.33% 游资净流出1.11亿元 散户净流入5564.43万元 [2] - 光大银行主力净流入5407.64万元 占比9.76% 游资净流出1788.49万元 散户净流出3619.16万元 [2] - 兴业银行主力净流入5232.69万元 占比4.48% 游资净流出8244.65万元 散户净流入3011.96万元 [2] - 浙商银行主力净流入2725.51万元 占比4.84% 游资净流入252.11万元 散户净流出2977.62万元 [2] - 浦发银行主力净流入1960.06万元 占比2.36% 游资净流入2372.96万元 散户净流出4333.01万元 [2] - 中信银行主力净流出557.99万元 游资净流入2376.90万元 散户净流出1818.91万元 [2] - 华夏银行主力净流出1245.99万元 游资净流入2265.13万元 散户净流出1019.14万元 [2] - 平安银行主力净流出7540.84万元 占比5.96% 游资净流入3787.21万元 散户净流入3753.64万元 [2]
老生意迎来新机遇,兴业银行杭州分行让历史经典产业焕发新生
中国经济网· 2025-08-20 16:04
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杭州分行通过金融创新支持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发展 包括杭白菊 白茶 丝绸和黄酒产业 提供差异化金融解决方案和综合服务模式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圈构建 [1][2][3][4][5][6] 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 - 历史经典产业面临生产周期长 资金占用大和抵押物不足等融资难题 [2] - 分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差异化解决方案 [2] - 针对制造型产业提供最长10年期厂房贷 为种植类产业定制低息绿色金融贷款 [5] - 为非遗和老字号企业提供无形资产评估放贷 为出口型企业配套国际金融保障方案 [5] - 建立170多人金融特派员队伍长期驻点产业集聚区 协助企业对接政府政策和市场资源 [5][6] 具体产业案例 - 向桐乡春发菊业提供500万元贷款 用于购置加工设备和市场推广 [2] - 为安吉万亩茶园观光带项目提供2亿元项目贷款 支持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带动1000多户茶农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 [2] - 支持湖州菱湖东方丝绸科技引进智能化设备 实现年产200万米高档真丝面料能力 成为国际奢侈品牌合作伙伴 [3] - 向绍兴老字号酒企提供3000万元贷款 支持高端化创新发展和黄酒小镇建设 小镇端午节游客达2.4万人次 [4] 服务模式创新 - 采用融资加融智综合服务模式 构建历史经典产业生态圈 [5] - 注重跨界合作 联合文化 旅游和科技机构构建产业生态圈 [6] - 坚持长期服务理念 对重要文化价值项目给予特殊支持政策 [6] - 截至7月末为浙江文旅等相关产业提供贷款超170亿元 [6]
兴业银行大庆分行:绿色金融赋能油城生态 助力绿色能源转型新篇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0 14:54
核心观点 - 兴业银行大庆分行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业务实践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清洁能源项目及生态修复 截至2025年7月末贷款余额达1.92亿元 未来计划探索绿色信贷与碳金融融合模式 [1][1][1] 业务实践 - 针对本地风电装备制造和光伏电站建设等环保企业创新推出绿色审批通道 定向支持清洁能源项目落地 [1] - 通过银团贷款和项目置换等方式为辖内6户风电能源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1] - 在废弃矿坑建设光伏板 在荒坡架设风电场 实现生态痛点破解与绿色图景呈现 [1] 金融支持成效 - 截至2025年7月末贷款余额达1.92亿元 让金融力量成为生态修复的助推器 [1] - 为生态修复提供金融支撑 以金融创新为生态保护注入持久动力 [1] 未来发展 - 将探索绿色信贷与碳金融融合模式 使资金成为守护自然的力量 [1] - 持续书写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1]
兴业银行已上线手机银行银联云闪付网络支付服务
金投网· 2025-08-20 11:20
兴业银行银联云网服务上线 - 公司推出手机银行银联云闪付网络支付服务(银联云网),替代原有银联扫码付服务 [1] - 新服务实现与微信、支付宝二维码互联互通,集成远程支付和云闪付卡管理功能 [1] - 原有银联扫码付服务将于2025年9月20日下线 [1] - 用户需确保手机银行版本为V6.0.37及以上,完成授权和卡片绑定方可使用新服务 [1]
汲取源头活水 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经济日报· 2025-08-20 06:3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根植福建,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怀下成长的现代化商业银行,致力于传承习近平经济思想金融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1] - 公司以建设一流现代化商业银行为目标,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传承从严治行、专家办行、科技兴行基本方略[1] - 公司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聚焦科技强国、美丽中国、共同富裕、人口老龄化、数字中国等领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打造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3张名片"[2] 改革创新与业务布局 - 公司坚持市场化法治化金融创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经营管理机制,构建多层次产品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境内外、线上线下全场景[2] - 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重构金融"水利工程",推动金融资源从大城市向乡村、大企业向小微企业流动,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5] - 公司设立金融科技研究院、碳金融研究院、东南亚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推进"科技人才万人计划""绿色金融人才万人计划"等专项人才工程[3] 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 - 公司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行,建立纪检监察、巡察、审计、风险、合规联动的大监督格局,强化风险全面管控[3] - 公司完善合规内控体系,通过"管住人、看住钱、扎牢制度防火墙"三措并举,确保风险可控[3] - 公司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纠治"四风"问题,构建清廉金融文化,强化"关键少数"监督[6]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投入 - 公司将数字化转型视为生死存亡之战,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大资源投入,夯实科技底座,推进系统研发和客户体验双提升[4] - 公司推动从"数字兴业"向"智慧兴业"进阶,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管理,加速数字化转型成果转化[4] 人才建设与组织机制 - 公司实施人才强行战略,建立"鸿鹄""鲲鹏""鸿雁"多层级人才库,优化薪酬体系与专业序列,完善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机制[3] - 公司加强总分行、母子公司、东中西部人才交流,营造爱才敬才氛围,强化干部梯队建设[3]
多家银行提示:不得用信用卡资金炒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1:51
核心观点 - 多家银行重申信用卡资金严禁流入股市等投资领域 以强化合规导向并防范资金脱实向虚风险 [1][6] - 监管机构2022年已明确要求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投资领域 银行近期集中发声既是落实监管要求 也是针对市场回暖的风险提示 [1][5][6] - 信用卡资金本质是短期消费信贷 若被长期占用用于投资将扭曲信贷结构并影响银行流动性管理 [1][7] 银行管控措施 - 陕西农信等10余家农商行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 包括股票、基金、期货、理财产品等 违规将采取警示提醒、提前终止分期、降额、限制交易、止付等风险管控措施 [2][3] - 民生银行自9月18日起将信用卡预借现金转账业务纳入资金受控金额管理 严禁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等领域 [3] -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曾发布公告 明确禁止信用卡资金流向黄金、股票等投资领域 违者将面临管控措施 [4] 监管背景 - 2022年6月《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严格管控资金流向 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等领域 严禁流入政策限制或禁止性领域 [1][5] - 监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收单机构、清算机构建立健全对套现、盗刷等异常用卡行为的监测分析和拦截机制 对可疑信用卡、可疑交易依法采取管控措施 [5] 市场环境与行业动态 - 当前A股市场回暖、投资者热情上升 部分持卡人试图通过信用卡套现或预借现金违规流入股市 存在资金脱实向虚风险 [6] - 银行信用卡发卡量持续收缩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全国共开立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15亿张 较2024年末的7.27亿张减少1200万张 [7]
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金融赋能高标准农田建设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9 19:41
绿色金融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 兴业银行哈尔滨分行截至2025年7月末累计投放绿色贷款6亿元,专项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1] - 金融支持推动农场实施土地整合、灌排系统升级等工程,零散地块整合为连片大田,显著提升农机作业效率[1] - 高标准农田建设使粮食产能平均提升约10%,显著增强农田质量、产出能力、抗灾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1] 金融赋能农业现代化 - 通过金融活水注入,农场规模化经营优势全面凸显[1] - 普通农田转变为高产稳产良田,筑牢区域粮食安全"压舱石"[1] - 公司将持续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力度,护航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1]
发卡不行了,信用卡改“拼”分期了
经济观察报· 2025-08-19 18:31
信用卡行业调整与转型 - 多家银行信用卡权益下降并调整经营机构布局,超40家信用卡分中心获批关停[1][5][12] - 信用卡行业从"增量获客"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发卡量连续十个季度下滑,2024年末全国信用卡数量同比下降5.14%至7.27亿张[7][14] - 银行转向精耕存量市场,推动零售业务融合(储蓄、理财、贷款等)以提升高端客户价值贡献[15][17] 分期业务发展 - 银行通过分期业务增强盈利与客户黏性,年化费率降至4%左右并明确标注近似折算利率[3][9][11] - 分期业务重点转向信用良好客户,部分银行成立专门部门推动,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通过购车、装修等场景强化分期产品[5][9][10] - 2024年部分银行信用卡不良率上升:民生银行上升30个基点至3.28%,浦发银行上升0.02%至2.45%,光大银行逾期率上升20个基点至1.50%[9] 发卡量与消费额变化 - 头部银行发卡量普遍下滑:工商银行减少1.96%至1.5亿张,建设银行减少300万张至1.29亿张,招商银行流通卡减少25.91万张[14] - 信用卡消费额显著下降:中国银行下降7.66%,建设银行下降4.44%,交通银行下降12.81%,招商银行下降8.23%[16] - 平安银行信用卡消费额同比下降16.57%至2.32万亿元,流通户数同比下降12.92%[14] 行业挑战与策略 - 内外部压力并存:内部粗放发展导致产品创新不足,外部面临互联网信用支付产品的场景流量争夺[7][12] - 转型方向包括数字化(大数据、AI应用)和集约化运营,聚焦高净值客户与高端卡片[7][17] - 专家建议通过场景应用与资产质量优化实现存量市场精益发展,满足刚性需求而非改变用户习惯[15][16]
银行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9.70亿元,中国银行等6股净流入资金超5000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17:15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19日下跌0.02% [1] - 申万行业中有18个行业上涨 涨幅居前为综合行业3.48%和通信行业1.87% [1] - 跌幅居前为非银金融行业1.64%和国防军工行业1.55%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618.30亿元 [1] - 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家用电器行业净流入21.75亿元且上涨0.87% [1] - 食品饮料行业净流入19.81亿元且上涨1.04% [1] - 2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106.05亿元居首 [1] -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84.32亿元 国防军工/计算机/有色金属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银行行业表现 - 银行行业上涨0.13% [1][2] - 银行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9.70亿元 [2] - 行业42只个股中11只上涨 27只下跌 [2] - 30只银行股获资金净流入 6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银行个股资金流向 - 中国银行净流入3.80亿元且上涨2.02% [2][3] - 工商银行净流入1.91亿元且上涨0.53% [2][3] - 兴业银行净流入9272.80万元但下跌0.31% [2][3] - 宁波银行净流出7842.33万元且下跌0.86% [2][3] - 平安银行净流出6294.37万元且下跌0.17% [2][3] - 交通银行净流出3514.88万元但上涨0.94% [2][3] - 5只银行股净流出超3000万元 [2]
上证市值百强指数下跌0.59%,前十大权重包含药明康德等
金融界· 2025-08-19 17:08
指数表现 - 上证市值百强指数当日下跌0.59%至3062.95点 成交额2597.91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3.26% 近三个月上涨6.86% 年初至今上涨7.18% [1] - 指数基日为2003年12月31日 基点1000点 [1] 指数构成 - 选取上证全指中市值最大且成交最活跃的100只证券作为样本 [1]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6.15% 前三大为贵州茅台(7.58%)、中国平安(5.39%)、招商银行(4.55%) [1] - 样本全部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2] 行业分布 - 金融行业占比最高达36.54% [2] - 工业(12.81%)和信息技术(12.23%)位列第二、三位 [2] - 主要消费占比10.37% 原材料占比7.83% 医药卫生占比4.94%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10% [2] - 设置缓冲区机制 前80名新样本优先进入 前120名老样本优先保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