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601288)

搜索文档
农业银行成新“宇宙行”
深圳商报· 2025-09-05 00:54
银行股市场表现 - 银行指数9月4日收涨0.75% [1] - 农业银行股价大涨5.17%创历史新高 总市值达2.55万亿元人民币反超工商银行成为A股总市值冠军 [1] - 邮储银行股价涨超2.9% A股市值突破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1] 银行股年内涨幅 - 农业银行年内累计涨幅47.15% [1] - 青岛银行年内累计涨幅39.88% [1] - 浦发银行年内累计涨幅37.88% [1] 银行板块投资逻辑 - 银行股是稳定高股息资产 正从顺周期品种转向弱周期品种 [1] - 银行底层资产风险有兜底 资产质量稳健 业绩稳定 [1] - 当前板块估值约0.6倍PB 股息率近4% [1] - 2025年可能是银行业绩下行周期尾声 明年基本面有望改善 [1] - 中报显示营收和利润增速边际回升 资产质量稳中有升 [1]
7家上市银行私行管理资产余额均超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05 00:18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零售金融中最具价值挖掘潜力的业务板块之一,也是银行财富管理实力的集中体现 [1] - 私人银行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以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制银行主导,呈现头部集中、竞争深化的发展格局 [4] - 截至2024年6月末,私行客户AUM达到万亿元级别的银行有7家 [1] 私行客户数量分析 -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私行客户数位居前三,均超20万户,分别为27.9万户、26.55万户、21.69万户 [2] - 建设银行私行客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14.69%,增幅位居国有大行首位 [2] - 招商银行以18.27万户的私行客户规模在股份制银行中保持绝对领先,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以9.99万户和9.21万户位列其后 [2] - 浙商银行私行客户数增速达15.52%,至1.68万户 [2] 私行客户AUM分析 -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私行客户AUM均超3万亿元,分别为3.5万亿元、3.4万亿元、3.18万亿元 [3] - 交通银行私行客户AUM为1.39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20% [3] - 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私行客户AUM进入万亿元俱乐部,分别为1.97万亿元、1.28万亿元、1.05万亿元 [3] - 兴业银行私行客户AUM较2024年末增长9.59%,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增速分别达11.79%和13.26%,AUM分别为9680.44亿元和2321.8亿元 [3] 业务价值与发展方向 - 私行业务具有低资本消耗、业务协同效应强等特点,成为银行零售金融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转型抓手 [4] - 私行业务能够提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优化负债结构,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并通过高净值客户群体带动投行、信贷、保险等业务协同发展 [4] - 服务模式从单一理财向综合化服务生态转变,产品扩展至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跨境资产配置等领域 [4] - 未来私行业务将围绕深度数字化、服务生态化、投资全球化与特色化三大方向加速演进 [6] 服务能力建设举措 - 工商银行整合集团资源优势,强化企业家服务质效,企业家加油站建站超3300家,服务企业家客户超15万人次 [5] - 交通银行以投研为引领,完善合作机构筛选机制,优化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加大普惠低波稳健产品供应 [5] - 兴业银行加速推广直营中心建设,强化私人银行人才队伍专业能力,以研产销一体化机制赋能业务发展 [6] - 主要商业银行从优化产品体系、多元化资产配置、整合资源优势等多维度强化私行服务能力 [4]
“把脉”A股42家上市银行中期资产质量: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向好,零售贷款仍处风险暴露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2:35
资产质量整体态势 - 截至2025年6月30日,A股42家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稳中向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49%,较一季度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1][3] - 国有六大行中五家不良率下降:工商银行1.33%(降0.01pp)、建设银行1.33%(降0.01pp)、农业银行1.28%(降0.02pp)、中国银行1.24%(降0.01pp)、交通银行1.28%(降0.03pp)[2] - 邮储银行不良率0.92%(升0.02pp),仍为六大行最低 [2] - 股份制银行中4家不良率下降: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浙商银行;2家持平: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2家上升:民生银行1.48%(升0.01pp)、兴业银行1.08%(升0.01pp)[3] - 城商行与农商行变化显著:齐鲁银行不良率1.09%(降0.1pp)、重庆银行1.17%(降0.08pp)[3] - 优质银行资产质量突出:成都银行不良率0.66%为行业最低,杭州银行0.76%、常熟银行0.76%、宁波银行0.76% [1] 拨备覆盖率变化 - 国有行拨备覆盖率249.16%(升1.16pp),农商行161.87%(升5.47pp)[4] - 股份行拨备覆盖率212.40%(降3.9pp),城商行185.53%(降2.55pp)[4] 贷款结构分化趋势 - 对公贷款不良率持续下降,零售贷款不良率普遍上升 [1][5] - 工商银行企业贷款不良率1.47%(降0.11pp),个人贷款不良率1.35%(升0.2pp)[5] - 零售贷款中高风险品类:信用卡透支不良率3.75%(升0.25pp)、个人消费贷款2.51%(升0.12pp)[5] - 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保持低位但升幅达0.13pp [5] 零售贷款风险成因 - 零售贷款增长接近饱和导致增长乏力 [6] - 灵活就业人群增加影响借款人现金流稳定性 [6] - 部分行业环境变化导致从业人员收入受损 [6] - 对公贷款改善主因融资环境优化及现金流接续改善 [6] 房地产贷款风险演变 - 房地产与批发零售业仍为不良率高发行业 [7] - 部分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下降:杭州银行、沪农商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 [7] - 青农商行房地产不良率21.32%(升14.15pp),贷款规模压降21亿元至98.25亿元 [7] - 工商银行、浦发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等十余家银行房地产不良率上升 [7] - 风险上升主因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及房企高杠杆模式难持续 [8]
股市下跌,银行股逆势上涨!新“宇宙行”农行狂涨5%总市值2.55万亿
第一财经· 2025-09-04 22:27
农业银行市值表现 - 农业银行总市值达2.55万亿元 超越工商银行667亿元 成为A股总市值第一银行 [2][4][5] - 农业银行年内A股股价累计涨幅47.15% 总市值增长7219亿元 相当于中国神华总市值 [2][3][5] - 农业银行H股年内涨幅29.31% 在国有大行中领先 [3][7]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板块9月4日逆势上涨0.79% 位列申万一级行业涨幅前三 24只银行股飘红 [2][4] - 国有大行股价分化明显 邮储银行A股涨18.03% 工商银行涨13.54% 交通银行跌0.73% [3][5] - 城商行与股份行表现突出 青岛银行涨39.88% 浦发银行涨37.88% [5] 股本结构与估值 - 农业银行A股占总股本比例91% 工商银行76% 建设银行仅8% [6][7] - 农业银行市净率0.98倍 位列A股银行第二 仅招商银行PB超1倍 [11] - 农业银行AH股溢价率从30%升至52% 其他银行AH溢价率普遍下行 [11] 资金动向与配置逻辑 - 险资频繁增持银行H股 平安人寿持有农业银行等四大行H股比例均超15% [10] - 银行股作为高股息代表 股息率中位数超4% 六大行中期分红总额超2000亿元 [11] - 配置型资金在低估值时集中布局 导致买盘多卖盘少的价值爆冲现象 [10] 行业基本面与展望 - 银行半年报显示盈利压力缓解 息差收窄和房地产风险仍是主要挑战 [11] - 财政工具落地和中收回暖预计推动下半年经营指标改善 [12] - 市场风格切换导致高股息资产吸引力短期下降 但业绩韧性支撑股息预期 [12]
股市下跌,银行股逆势上涨!新“宇宙行”农行狂涨5%总市值2.55万亿
第一财经· 2025-09-04 22:18
农业银行市值表现 - 农业银行总市值首次超越工商银行达2.55万亿元 较工商银行高出667亿元[2][6] - 农业银行年内A股涨幅47.15% 总市值增长7219亿元 相当于中国神华市值规模[2][6] - 农业银行A股和H股分别上涨47.15%和29.31% 在国有大行中涨幅领先[3][8] 银行板块市场表现 - 银行板块逆势上涨0.79% 位列申万一级行业涨幅前三 24只银行股飘红[5] - 国有大行A股涨幅分化 邮储银行涨18.03% 工商银行涨13.54% 交通银行跌0.73%[3][6] - 城商行和股份行表现突出 青岛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上涨39.88%和37.88%[6] 股本结构与市值计算 - 农业银行A股占总股本91% 工商银行A股占76% 建设银行A股仅占8%[7] - 总市值计算包含A股、B股、H股及海外上市股 以人民币外汇牌价折算[13] - 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均为100%[8] 资金动向与估值水平 - 险资频繁增持银行股 平安人寿持有多家银行H股比例超15% 9月2日举牌农业银行H股[11] - A股银行市净率普遍低于1倍 仅招商银行PB超1倍 农业银行PB为0.98倍[12] - A股银行股息率中位数超4% 六大行中期现金分红总额超2000亿元[12] 行业基本面与展望 - 银行半年报显示盈利压力缓解 息差收窄和个贷风险仍是主要压力[12] - 财政新工具落地和资本市场活跃有望推动银行经营指标持续改善[13] - 银行板块调整主要因市场风格切换 二季度业绩体现经营韧性[13]
农业银行登顶A股总市值王座背后:县域金融与非息收入发力 业绩增速领跑六大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4 22:06
股价表现与市值变化 - 农业银行A股股价于9月4日收报7.52元/股 创历史新高 年内累计涨幅达46.9% 领跑国有六大行 [2][3][4] - 工商银行同期涨幅为13.66%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涨幅均不足10% [3][4] - 农业银行总市值达2.55万亿元 超越工商银行的2.49万亿元 登顶A股总市值榜首 年初两家市值差距逾4500亿元 [2][6][7] - 农业银行于8月6日已成为A股流通市值冠军 [6] 业绩表现与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699.37亿元 同比增长0.85% 净利润1399.43亿元 同比增长2.53% 净利润增速居六大行之首 [10] - 不良率降至1.28% 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高达297.81% 风险抵补能力居国有行之首 [13] - 2024年末总资产43.24万亿元 增速8.44% 位居国有行第二 [13] - 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1.32% 较上年末下降10个基点 降幅同比收窄 [13] 核心战略与业务驱动 - 通过"以量补价"策略扩大生息资产规模 深耕下沉市场维持收入增长 [2][14] - 县域贷款余额2024年末达9.85万亿元 增长1.07万亿元 占全年贷款总增量47.56% [15][18] - 2025年一季度县域贷款增至10.58万亿元 存款达14.00万亿元 [18] - 县域贷款平均收益率3.54% 存款付息率1.54% 息差高达2.00% 远超全行平均1.42% [18] - 2024年县域金融贡献利息净收入3123.25亿元 2025年上半年县域利息净收入1608.52亿元 超越城市金融的1216.21亿元 [18] 非息收入与投资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投资收益71.73亿元 同比增长95.77% 主要源于终止确认金融资产收益63.08亿元 [19] - 2025年中报投资收益达231.53亿元 同比增加52.54% [19] - 2024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规模1.37万亿元 居国有行之首 [18] 机构投资者与市场信心 - 重仓农业银行的基金数量达339只 较2024年末增加42只 [9] - 2025年二季度重仓产品增至353只 持股规模较一季度增加7440万股 [14] - 平安人寿年内三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 [14] - 当前股价对应市净率0.98倍 股息率超3.2% [20]
上半年19家大中型银行按揭贷款扫描:“提前还房贷”现象缓解 14家房贷余额上升
新浪财经· 2025-09-04 21:58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变动趋势 - 2025年上半年19家主要上市银行中14家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加,较2023年同期14家减少的情况显著改善[1] - 国有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合计减少1078.33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3254.71亿元的降幅大幅收窄[3] - 10家股份制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合计增加1534亿元,其中中信银行增加384.36亿元为单家最高增幅[3] - 3家城商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全部实现增长,合计增加159.54亿元[4] 主要银行具体贷款余额变动 - 四大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均减少但降幅收窄:建设银行减少423.6亿元[2]、工商银行减少366.3亿元[2]、农业银行减少491.61亿元[2]、中国银行减少39.77亿元[2] - 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延续增长趋势:邮储银行增加213.16亿元[2]、交通银行增加29.79亿元[2] - 股份制银行表现分化:招商银行增加209.29亿元[2]、民生银行增加203.37亿元[2]、平安银行增加201.1亿元[2]、浦发银行增加175.74亿元[2]、光大银行增加137.54亿元[2] 个人住房贷款资产质量变化 - 14家披露数据的大中型银行中10家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上升,3家下降,1家持平[1] - 国有大行不良率普遍上升:工商银行上升0.13个百分点至0.86%[5]、建设银行上升0.13个百分点至0.76%[5]、农业银行上升0.04个百分点至0.77%[5]、中国银行上升0.13个百分点至0.74%[5] - 股份制银行出现分化:招商银行不良率下降0.02个百分点至0.46%[5][6]、兴业银行下降0.06个百分点至0.54%[5][6]、平安银行下降0.19个百分点至0.28%[6] - 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实现不良"双降":招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减少2.29亿元[5]、兴业银行减少6.24亿元[5] 银行业务发展新动向 - 建设银行二手房贷款投放量同业第一,较2023年同期提升超20%[4] - 建设银行二手房贷款余额达1.89万亿元,位居同业首位[4] - 建设银行上半年贷款新增较2023年同期多增436亿元[4] - 银行业预计2025年房贷业务表现将优于2024年[4]
规模大增!银行发力消费贷,存量客户也可享受贴息
国际金融报· 2025-09-04 21:2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过半数银行个人消费贷款金额上涨 国有银行规模增量大 城商行增速高[1] - 披露个人消费贷款具体金额的37家银行中有25家机构消费贷规模实现增长 其中14家银行上半年消费贷增额超过50亿元 11家银行较年初实现两位数增幅[2] - 国有行和城商行是上半年个人消费贷增长主力 国有大行增量大 城商行增速高[3] 国有银行消费贷表现 - 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金额增量达862.99亿元 农业银行增626.86亿元 交通银行增555.38亿元 中国银行增508.67亿元[3] - 国有行在住房按揭贷款增长乏力背景下积极拓展消费贷场景和品种 同时发力普惠金融 贡献消费贷和经营贷主要增量[3] - 2025年二季度末42家上市银行零售贷款同比增长3.6% 增量占比10.7%[3] 城商行消费贷表现 - 贵阳银行消费贷增速达39.6% 重庆银行增速36.11% 西安银行和郑州银行增速均在20%以上[3] - 城商行面对普惠小微领域激烈竞争转换方向进行差异化投放 经营贷规模有所压降 按揭和消费贷增势较好[3] - 城商行消费贷业务体量相对较小但自年初以来快速扩张[3] 政策影响分析 - 9月1日个人消费贷财政贴息政策正式落地 多家银行手机APP上线消费贷贴息专区[4] - 政策可直接降低消费贷款利率 刺激消费需求释放 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求[4] - 以5万元额度 年利率3%贷款为例 贴息后实际利率降至2%[4] 市场前景展望 - 个人消费贷和经营贷在财政贴息等政策利好下有望挖掘居民潜在信贷需求 提振消费信心[1][3] - 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个人消费贷款规模约12.5万亿元 估算每年能撬动1万亿元新增信贷需求[5] - 新一批政策性金融工具有望下半年落地 预计5000亿元注资能撬动约4万亿元信贷增量[6] 银行运营动态 - 建设银行新客户可线上完成申贷 需签约"借贷通"服务 存量客户可补充签署贴息服务协议[4] - 华夏银行从贷款申请至款项到账全程60秒 建议消费者将贷款叠加分笔消费以最大化获得贴息优惠[4] - 多家银行"国补"首单迅速落地 客户咨询消费贷贴息政策热情高涨[1][4]
上半年银行新增15万高净值客户,“科学家”正在成为新宠?
第一财经· 2025-09-04 21:04
行业竞争格局 - 私人银行业务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 国有大行凭借客群基础领跑规模增长 股份行在户均资产上拉开差距 区域型城商行以高增速实现弯道超车[1] - 形成头部集中差异化竞争局面 头部银行依靠品牌和综合服务能力主导市场 中小银行通过差异化战略争夺份额[4] - 国有大行中建设银行表现亮眼 私行AUM达3.1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39% 增速位列国有大行首位 客户数新增3.4万户至26.55万户增幅14.69%[2] - 农业银行以3.5万亿元AUM保持行业规模第一 客户数突破27.9万户新增2.3万户增幅8.98% 户均资产1254.48万元[2] - 中国银行凭借国际化布局以3.4万亿元AUM8.28%增速稳坐第二 户均资产1567万元为国有大行最高[2] - 邮储银行客户数增长超21%新增7200户至4.14万户 增速居国有行首位[2] 业务规模数据 - 15家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总数突破163万户较年初新增近15万户增幅超10% 工农中建四大行AUM均跨过3万亿元大关[1] - 兴业银行首次迈入万亿俱乐部 平安银行私行AUM1.97万亿元较去年末微降0.5%[1] - 股份制银行呈现冰火两重天 招商银行客户数达18.27万户新增1.36万户增幅8%领跑股份行[3] - 中信银行AUM1.28万亿元增速9.33% 兴业银行AUM1.05万亿元增速9.59%[3] - 民生银行客户数新增7971户增幅12.84%户均资产1381.46万元 光大银行AUM7361亿元增长5%客户数从7.13万户增至7.49万户[3] - 城商行中宁波银行AUM增速17.62%客户数增速20.27% 私行AUM达3585亿元客户数突破3万户户均资产1192.30万元[3] - 北京银行以17.06%增速展现区域银行强势追赶[3] 客户结构变化 - 私人银行客户户均资产出现下降 平安银行户均AUM从2000万元下滑至1968万元 光大银行从984万元下滑至982万元[5][6] - 银行大量吸纳新晋高净值客户 真正意义上的超高净值客户增速正在放缓[6] - 客户画像发生转变 从传统企业主向科研人员创业团队等新富群体扩展[6][7] - 工商银行将科学家纳入重点客群 围绕科技产业金融打造服务生态[7] - 建设银行强调家族财富传承与公益慈善 农业银行在养老金融上加码专门成立养老财富管理中心上半年新增高净值客户超2万户[7] 业务战略价值 - 私人银行业务成为零售金融业务关键板块 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核心驱动力[7] - 业务推动投行资管家族信托等跨业务协同 打破传统零售业务依赖息差和单一产品的局限性[8] - 私人银行客户在非金融领域的需求为银行拓展增值服务增强客户黏性提供新场景[8] - 业务凭借高净值客户资产规模稳定性和高附加值 成为商业银行稳定中短期业绩及长期优化客户结构的关键力量[7]
农行年内涨出一个中国神华,如何解释背后力量和逻辑?
第一财经· 2025-09-04 20:46
市场表现 - 9月4日A股市场整体下跌 上证综指跌1.25%至3765.88点 科创50指数跌6.08%至1226.98点 深证成指跌2.83%至12118.7点 创业板指跌4.25%至2776.25点 [1] - 银行板块逆势上涨0.79% 位列申万一级行业涨幅第三 商贸零售和美容护理分别以1.63%和1.19%涨幅居前两位 [3] - 农业银行A股单日大涨5.17% 股价创7.55元新高 收盘报7.52元 邮储银行涨2.9% 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上涨1.34%和1.26% [3] 市值变动 - 农业银行总市值达2.55万亿元 超越工商银行2.49万亿元 领先667亿元 成为A股总市值第一上市公司 [1][3] - 农业银行年内总市值增长7219亿元 相当于中国神华总市值(7386亿元) 增量规模位列A股首位 [4] - A股总市值TOP5变更为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贵州茅台、中国移动 年初排名为工商银行、贵州茅台、农业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石油 [3] 股价表现 - 农业银行A股年内累计涨幅47.15% 在国有大行中领跑 H股涨幅29.31% [2][6] - 国有大行A股涨幅分化 邮储银行涨18.03% 工商银行涨13.54% 建设银行涨9.58% 中国银行涨6.55% 交通银行跌0.73% [4] - 城商行表现突出 青岛银行涨39.88% 浦发银行涨37.88% 华夏银行和郑州银行跌超2% [4] 股本结构 - 国有大行A股占总股本比例差异显著 农业银行91% 邮储银行83% 工商银行76% 中国银行74% 交通银行60% 建设银行仅8% [5] - H股占比呈现反向特征 建设银行92% 交通银行40% 中国银行26% 工商银行24% 邮储银行17% 农业银行9% [5] - 农业银行与工商银行总股本规模接近 分别为3500亿股和3564亿股 流通股比例均为100% [6] 资金动向 - 险资持续增持银行股 平安人寿在港股市场多次举牌 持有招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H股比例均超15% [10] - 配置型资金与交易型资金在低估值时点形成筹码集中 买盘多于卖盘导致价值爆冲现象 [10] 估值水平 - A股银行板块估值处于低位 仅招商银行市净率超1倍 农业银行0.98倍 成都银行0.93倍 [11] - 农业银行AH股溢价率从年初30%升至52% 工商银行略增1个百分点 其他银行AH溢价率普遍下行 [11] - 上市银行股息率中位数维持在4%以上 六大行中期现金分红总额超2000亿元 占上半年净利润30% [11] 行业基本面 - 银行业盈利下行压力较去年同期缓解 较一季度出现改善信号 主要压力来自息差收窄和个贷领域风险释放 [11] - 消费贷款贴息和政策性金融工具等财政措施落地 叠加资本市场活跃带动中收回暖 预计下半年经营指标持续改善 [12] - 资产质量仍取决于居民现金流状况和房地产市场复苏进度等实体经济因素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