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齐鲁银行(601665)
icon
搜索文档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实施“齐鲁转债”赎回暨摘牌的第十八次提示性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02:19
可转债赎回关键时间节点 - 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8月8日 距离公告日仅剩2个交易日 [2] - 最后转股日为2025年8月13日 距离公告日仅剩5个交易日 [3] - 赎回登记日与最后转股日同为2025年8月13日 [6][9] 赎回条款触发条件 - 2025年6月3日至7月4日期间 公司股票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5元的130%(即≥6.5元) [6][8] - 转股价自2025年6月12日起从5.14元/股调整为5.00元/股 [6] - 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后 公司董事会于7月4日决议执行提前赎回 [6] 赎回价格计算细节 - 赎回价格100.7068元/张 含面值100元及当期应计利息0.7068元 [4][9] - 应计利息计算公式:票面金额×1%年利率×258天/365天 计息周期为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8月14日 [10] - 赎回款将于2025年8月14日通过中登上海分公司发放 [6][13] 市场交易数据对比 - 公告日(2025年8月6日)二级市场收盘价为124.498元/张 显著高于赎回价格100.7068元/张 [18] - 若未及时转股或卖出 投资者可能面临(124.498-100.7068)/124.498≈19.1%的潜在损失 [18] 税务处理差异 - 个人投资者实际到手赎回金额为100.5654元/张(税后) 按利息额20%扣税 [16] - 机构投资者(含QFII)享受税收优惠 实际到手100.7068元/张 [16] 操作程序安排 - 赎回登记日后(2025年8月14日起)未转股债券将被冻结并摘牌 [11][15] - 公司将在证监会指定媒体公告赎回结果及财务影响 [12]
5家银行,率先“交卷”!
金融时报· 2025-08-06 19:51
上市银行业绩表现 - 5家上市银行2025年上半年资产规模均实现正增长 同比增速均超过5% [2] - 宁波银行总资产达3.4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1.04% 杭州银行总资产2.2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83% [2] - 齐鲁银行资产总额突破75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8.96% 青岛银行总资产超74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69% 常熟银行资产总额突破4000亿元 较年初增长9.46% [2] 经营业绩指标 - 5家银行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比正增长 宁波银行营收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 杭州银行营收200.93亿元同比增长3.89% [2] - 宁波银行归母净利润147.72亿元 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 [3] - 常熟银行营收60.62亿元同比增长10.10% 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13.55% 是唯一实现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的银行 [3] 资产质量状况 - 5家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保持持平或下降 资产质量持续优化 [3] - 3家银行拨备覆盖率进一步提升 杭州银行和宁波银行通过释放拨备增厚利润 [3] - 行业拨备释放利润能力仍强 预计利润维持正增长可期 [3] 中期分红动向 - A股42家上市银行完成2024年度分红派息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超过6000亿元 [4] - 沪农商行 长沙银行 苏农银行等多家银行明确2025年中期分红意向 [4] - 上海银行 常熟银行 杭州银行等通过股东大会审议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 [5] - 中期分红政策与证监会鼓励增加分红频次的监管导向密切相关 [5]
今年强赎数量已达51只 可转债市场供不应求
第一财经· 2025-08-06 19:44
可转债退市情况 - A股年内已有71只可转债摘牌退市 其中51只因赎回退市 占比约七成 [1][2] - 到期赎回和正股退市摘牌的可转债总计20只 [2] 强赎触发原因 - 正股普遍上涨触发可转债强制赎回机制 全A个股年内涨跌幅平均值为25.9% [2] - 股价上涨推动正股价格触及或超过转股价130% 满足连续30个交易日中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30%的条件 [4] - 上市公司强赎为促使债券转股 降低付息成本并优化资本结构 [2] 银行转债案例 - 齐鲁银行股价年内累计上涨16.83% 2024年以来累计上涨超过75% 触发强赎 [3] - 齐鲁转债未转股余额7.73亿元 4月以来未转股余额累计下降约58亿元 [3] - 浦发转债将于10月28日到期 总规模500亿元 目前72.11%(360.5亿元)尚未转股 [3] - 今年至少4只银行转债触及强赎 [3] 其他强赎案例 - 飞鹿转债转股日为8月8日 赎回价格100.55元/张 [4] - 广大特材股价年内累计上涨超过60% [4] - 新化股份近三个月股价上涨15.54% [4] 市场供需状况 - 今年可转债发行数量不足30只 新债发行放缓 [5] - 强赎潮导致可转债市场总存量规模和数量大幅下降 [5] - 机构"固收+"资金刚性配置需求强烈 纯债利率下行推动增配意愿 [5] - 市场形成供不应求局面 推动可转债估值重塑 [5] 市场表现 - 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上涨16.5% 报收226.55点创历史新高 [5] - 中证转债指数跑赢权益市场主要指数 尤其超过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 [5] - 板块轮动与股票市场类似 TMT主题和创新药板块热度较高 [6] 机构配置策略 - 银行转债因高股息特征成为固收配置主要品种 [6] - 机构加仓电子、化工、医药等高景气度、高弹性品种 [6] - 优质转债稀缺性推动估值水平(转股溢价率)处于相对高位 [6]
今年强赎数量已达51只,可转债市场供不应求
第一财经· 2025-08-06 19:31
可转债退市情况 - 年内A股71只可转债摘牌退市 其中51只因赎回退市 占比约七成[1] - 到期赎回和正股退市摘牌的可转债总计20只[1] - 齐鲁银行 飞鹿股份 广大特材等多家公司公告可转债赎回并摘牌[1] 强赎触发机制 - 正股普遍上涨触发可转债强制赎回机制 全A个股年内涨跌幅平均值达25.9%[1] - 股价上涨推动正股价格触及或超过转股价130% 满足连续30个交易日中15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130%的条件[3] - 上市公司强赎旨在促使债券转股 降低付息成本 优化资本结构[1] 银行转债强赎案例 - 齐鲁转债最后转股日为8月13日 赎回价格100.7086元/张 未转股余额7.73亿元[2] - 齐鲁银行股价年内累计上涨16.83% 2024年以来累计上涨超75%[2] - 浦发转债10月28日到期 总规模500亿元 未转股余额360.5亿元 占比72.11%[2] - 今年至少4只银行转债触及强赎[2] 其他强赎案例 - 飞鹿转债转股截止日为8月8日 赎回价格100.55元/张[3] - 广大特材股价年内累计上涨超60%[3] - 新化股份近三个月股价上涨15.54%[3] 市场供需状况 - 可转债新债发行不足30只 市场总存量规模和数量大幅下降[4] - 机构"固收+"资金刚性配置需求强烈 纯债利率下行推动增配意愿[4] - 优质银行转债数量减少 大额高评级品种稀缺性凸显[1][5] 市场表现 - 万得可转债等权指数上涨16.5% 报收226.55点创历史新高[4] - 中证转债指数跑赢权益市场主要指数 尤其超过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4] - 板块轮动与股票市场类似 TMT主题热度较高 创新药驱动医药板块行情[5] 个券表现 - 奇正转债 汇车退债 东杰转债 天路转债和景23转债涨幅领先[5] - 电子 化工 医药等高景气度 高弹性品种成为机构加仓首选[5] 估值水平 - 供不应求推动可转债估值重塑 转股溢价率处于相对高位[4][5] - 机构缺乏替代性大额高资质品种 加剧筹码获取难度[5] - 转债投资难度加大 下半年存量品种稀缺性更加凸显[5]
10.67亿元主力资金今日撤离银行板块
证券时报网· 2025-08-06 17:4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6日上涨0.45% [1] - 申万行业中有24个行业上涨 国防军工和机械设备涨幅居前分别为3.07%和1.98% [1] - 医药生物和建筑材料跌幅居前分别为0.65%和0.23% [1] 资金流向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96.52亿元 [1] - 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机械设备净流入43.67亿元 国防军工净流入42.83亿元 [1] - 2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医药生物净流出90.49亿元 通信净流出29.49亿元 [1] 银行行业表现 - 银行行业下跌0.14% [1][2] - 银行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10.67亿元 [2] - 行业42只个股中11只上涨 26只下跌 [2] 银行个股资金流向 - 13只银行股资金净流入 8只净流入超千万元 [2] - 常熟银行净流入4112.47万元 杭州银行净流入3214.42万元 渝农商行净流入2264.42万元 [2][3] - 6只银行股资金净流出超5000万元 [2] - 民生银行净流出2.63亿元 建设银行净流出2.13亿元 工商银行净流出1.74亿元 [2] 银行个股涨跌及换手 - 民生银行下跌1.39% 换手率0.74% [2] - 建设银行下跌0.62% 换手率1.28% [2] - 工商银行平盘 换手率0.11% [2] - 宁波银行上涨1.51% 换手率0.45% [2] - 农业银行上涨1.22% 换手率0.14% [3] - 邮储银行上涨0.85% 换手率0.24% [3]
齐鲁银行(601665) -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实施“齐鲁转债”赎回暨摘牌的第十八次提示性公告
2025-08-06 16:46
时间节点 - 2025年8月8日为“齐鲁转债”最后交易日[13] - 2025年8月13日为最后转股日和赎回登记日[8][13] - 2025年8月14日为赎回款发放日和摘牌日[3][4][9][10][13] 价格数据 - “齐鲁转债”转股价格自2025年6月12日起调为5.00元/股[5] - 2025年8月6日收盘价124.498元/张[13] - 赎回价格100.7068元/张,含利息0.7068元/张[8][9] 税收情况 - 个人投资者每张实际派发100.5654元(税后)[10] - 居民企业每张实际派发100.7068元(含税)[11] - 非居民企业每张实际派发100.7068元[11] 其他要点 - 2025年6 - 7月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5][8] - 投资者应限期转股或卖出[13,14] - 联系电话0531 - 86075850[14]
存量频强赎增量难放量 可转债供不应求局面加剧
证券时报· 2025-08-06 02:50
可转债市场存量规模变化 - 截至8月5日年内已有71只可转债退市其中51只因强制赎回导致退市 [1][2] - 年内可转债总存量规模下降80564亿元至653058亿元 [1][4] - 强制赎回条款推动投资者转股发行方有权按约定价格赎回未转股可转债 [2] 强制赎回加速原因 - 权益市场回暖尤其是小微盘股创新高带动转债触发强赎条件数量增加 [3] - 发行人财务成本降低通过强赎将债务转股权改善资产负债结构 [3] - 可转债"老龄化"问题显现触发强赎条件的转债平均剩余期限缩短 [3] 新发可转债供给不足 - 年内新发可转债仅26只合计发行规模40579亿元较2024年提升但远低于2022年水平 [5] - 上市公司发行意愿低迷受前期市场影响业务拓展有限资金需求较低 [5] - 再融资新规严格限制破发破净企业融资2024年可转债发行规模同比下降70%至3876亿元 [6] 供需失衡与市场影响 - 下半年预计同意注册和上市委通过的可转债规模小于200亿元年内仍有超400亿元可转债到期 [7] - 机构资金仍青睐可转债因其在风险和收益间平衡的可替代性较低 [8] - 存量减少压缩择券空间放大高切低交易需求提升整体流动性 [8] - 可转债溢价率或维持高位运行因"固收+"策略配置需求大与存量规模下降矛盾 [8]
齐鲁银行: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实施“齐鲁转债”赎回暨摘牌的第十七次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6 00:20
核心观点 - 齐鲁银行宣布将提前赎回"齐鲁转债",赎回价格为100.7068元/张,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8月13日,赎回款发放日为2025年8月14日 [1] - 赎回条件已触发,因公司股票在2025年6月3日至7月4日期间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转股价格的130% [2] - 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8月8日,最后转股日为2025年8月13日 [1] - 赎回完成后,"齐鲁转债"将于2025年8月14日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摘牌 [2] 赎回条款 - 赎回条款规定,在转股期内如果公司A股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中至少有15个交易日收盘价不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130%,公司有权赎回可转债 [4] - 当期转股价格自2025年6月12日起由5.14元/股调整为5.00元/股 [2] - 当期应计利息计算公式为:IA=B×i×t/365,其中B为可转债票面总金额,i为票面利率1.00%,t为计息天数258天 [5] 赎回程序 - 赎回价格为100.7068元/张,其中面值100元,当期应计利息0.7068元 [5] - 赎回登记日为2025年8月13日,赎回对象为当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部"齐鲁转债"持有人 [5] - 赎回款将于2025年8月14日发放,已办理指定交易的投资者可在证券营业部领取,未办理的由中登上海分公司保管 [6] 交易和转股安排 - 截至2025年8月5日收市后,距离最后交易日8月8日仅剩3个交易日 [1] - 距离最后转股日8月13日仅剩6个交易日 [1] - 8月8日收市后"齐鲁转债"将停止交易,8月13日收市后未转股的可转债将被冻结 [6][7] 税务说明 - 个人投资者需缴纳20%利息所得税,实际派发赎回金额为100.5654元/张(税后) [8] - 居民企业投资者自行缴纳所得税,实际派发金额为100.7068元/张(含税) [8] - 非居民企业投资者暂免征收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实际派发金额为100.7068元/张 [8]
齐鲁银行:关于实施“齐鲁转债”赎回暨摘牌的第十七次提示性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05 21:39
公司公告 - 齐鲁银行于8月5日晚间发布公告提醒"齐鲁转债"持有人注意在限期内实施转股或卖出交易以避免可能面临的投资损失 [2]
5家银行上半年双增长,机构:部分优质区域行净息差筑底
环球网· 2025-08-05 17:05
银行资产规模 - 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总资产规模超万亿元 宁波银行总资产达3.47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1.04% 杭州银行总资产为2.2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5.83% [1] - 齐鲁银行和青岛银行总资产处于7000亿元至8000亿元区间 [1] - 常熟银行6月末总资产突破4000亿元 达到4012.51亿元 [1]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 - 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营业收入均超200亿元 宁波银行营业收入为371.60亿元 同比增长7.91% 杭州银行营业收入为200.93亿元 同比增长3.89% [3] - 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和常熟银行营业收入均不及100亿元 常熟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超10% [3] - 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均超100亿元 分别为147.72亿元和116.62亿元 [3] - 杭州银行、青岛银行和齐鲁银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16% [3] - 齐鲁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3.57%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13.64% 净息差企稳回升 [3] 信贷投放与业务策略 - 宁波银行聚焦民营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进出口企业、民生消费等重点领域 加大资源倾斜和支持力度 [4] - 齐鲁银行持续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重点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等行业领域的支持 强化省市属国企、头雁企业、民营百强企业等名单制营销 [4] - 杭州银行截至上半年末信贷投放规模已超过年度目标的50% 将优化客户结构 [4] 行业分析 - 部分优质区域行净息差将率先筑底 新发放贷款利率降幅明显收窄且有企稳迹象 [3] - 贷款久期短的银行受存量贷款到期新投放冲击较小 [3] - 部分区域行三年期及以上储蓄存款占比高 重定价贡献和存款期限优化空间更大 [3] - 宁波银行和常熟银行2025年半年报业绩快报验证顺周期优质个股基本面拐点可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