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汽研(601965)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汽研20250721
2025-07-21 22:26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气盐公司、中汽股份、米石、福耀 - 行业:汽车零部件检测行业、智能网联汽车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气盐公司情况 - 市场地位:国内六家全牌照汽车强检机构之一,占据行业约 20%市场份额,2023 年并入中检,中检持股超 50%[2][6] - 发展举措:2018 年以来三次股权激励覆盖核心骨干;在韶关、重庆、苏州建产能基地,拓展海外及后市场业务[2][6] - 财务状况:业务增长稳健,2024 年检测业务收入占比 87%,净利率约 20%,毛利率上升;人员投入致费用上升,但现金流健康;应收账款因下游竞争加剧提升,挤占部分现金流[2][7][9] - 资本开支:上市后有多轮资本投入,每次投入后几年检测行业收入增加,本轮 2021 年至今,即将进入新投入期[8] - 横向比较:ROE 高于中汽股份和米石,低于福耀;ROA 方面中汽股份和福耀较高;仿真和实验业务使资产利用效率高[2][9] 检测赛道前景 - 发展前景:汽车零部件行业中少数有明显空间增量逻辑的领域,2025 下半年 - 2026 年进入产能释放期,政策落地有催化效应[3] - 市场空间:L2 级别国标检测落地使乘用车检测市场价值量倍增,预计市场空间增量保守 56%,乐观 180%[3][12]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 - 政策影响:《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国标公示,智能驾驶国标落地,相关政策落实超预期,推动气盐公司发展[2][10][11] - 资本开支:头部公司大规模投资,气盐 2022 年投 23.8 亿建华东总部 2026 年投产,中汽股份募资 14 亿建长三角基地 2024 年投产,推动行业扩容和格局优化[3][13] - 盈利预测:2025 年智能网联汽车企业营收增幅约 16%,利润增幅约 20%;2026 年利润 13 - 17 亿,增速超 20%;2027 年进入业务爆发阶段[3][14] 投资建议 - 上涨空间:当前是重视气盐投资好时机,预计有 50% - 100%上涨空间[3][4] - 关注要点:投资者关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政策拐点、产能投放等,与东汽团队沟通,该领域股票有长期投资价值[14][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检测行业估值模型基于乘法原则,强制性检测市场空间 = 每年新车型申报数量×检测单车价值,核心关注检测单价受政策影响的变化[5]
中国汽研申请一种基于生成式预训练架构的电池系统运行数据生成方法专利,输出大量电池系统运行数据
金融界· 2025-07-19 12:48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基于生成式预训练架构的电池系统运行数据生成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20336854A,申请日期为2025年04月 [1] - 专利涉及电池系统技术领域,通过收集少量真实电池系统运行数据,进行数据清洗和特征提取,利用生成式对抗网络模型生成大量电池系统运行数据 [1] - 专利技术包括数据预处理策略、特征提取策略和对抗训练优化策略,可输出与电池系统运行状态和性能相关的关键运行特征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重庆市,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418.0587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36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 [2] 公司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378条,专利信息1836条 [2] - 公司拥有行政许可98个 [2] - 最新申请的专利涉及电池系统运行数据生成技术,显示公司在电池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 [1][2]
助力汽车出海,中欧实验室汽车测试能力对标与认可项目启动
中国青年报· 2025-07-15 15:37
中欧汽车测试能力对标与认可项目 - 中国汽研联合欧盟Green NCAP、比亚迪等五方签署合作协议,启动全球首个中欧实验室汽车测试能力对标与认可项目 [2] - 项目以汽车能耗、充电、排放等绿色测试技术为核心,通过系统性对标实现中欧绿色测评技术互信互认 [2] - 项目为中国汽车出海提供技术支撑,并支持在中国实验室开展欧盟Green NCAP规程摸底测试 [2] 中欧合作历程 - 中国汽研自2020年起关注欧盟Green NCAP动态,2023年通过多轮技术交流深化了解 [3] - 2024年欧盟Green NCAP技术总监Alex Damyanov来华并获聘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国际专家,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 [3] - 双方在比利时签署合作备忘录,并于2024年3月全球NCAP国际会议发布联合研究计划 [3] 项目意义 - 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绿色化、国际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实验室测试能力跻身国际顶尖行列 [3] - 为全球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中欧智慧" [3]
中国汽研周玉林:测试显示我国车内乘员安全水平5年提升50%
贝壳财经· 2025-07-12 15:32
中国汽车技术进展 - 中国汽研累计完成60余个平台近500款车型深度测评 [1] - 车内乘员安全测试项5年内从2019年41%提升至2023年91% [1] - 自主品牌导航辅助功能搭载率达90%,记忆泊车搭载率达88.8%,显著高于非自主品牌 [1] - 健康指数测试中车内甲醛浓度限值降低25%,常温低温续航衰减率降低近10% [1] 汽车指数升级背景 - 汽车产业需向智能化、绿色化深度转型以响应国家战略 [2] - 汽车技术快速迭代要求测评方法持续创新,需拓展维度并提升精度 [2] - 汽车指数升级旨在保障消费者权益并提振消费信心 [2] 新发布测评体系 - 发布IVISTA中国智能汽车指数与C-AHI中国汽车健康指数2026版规程框架 [1] - 推出IVISTA网联智能与隐私安全专项测评2023修订版规程 [1] - 公布CIEVC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复杂高寒环境测评2025版规程及"极北寒测"计划 [1]
C-AHI中国汽车健康指数测评框架(2026版)发布 涉多项新指标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21:20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AHI)2026版框架发布 - 中国汽车健康指数(C-AHI)2026版框架在第三届IVISTA & C-AHI技术专委会年会上发布,针对异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电磁辐射、病菌病毒等消费者关注的痛点问题提出新测评指标 [1][2] - C-AHI是由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制定的第三方评价体系,旨在推动汽车产业向"更健康、更优良"方向发展 [2] - 2026版框架将经过规程草案编制、征求意见等环节,预计2026年4月发布正式稿 [2] 清新空气分指数更新 - 新增高风险化合物测评项目,重点关注五苯三醛以外的车内高风险化合物,因其持续慢性暴露可能造成不可逆健康风险 [2] - 新增空气新鲜度指标,关注车内二氧化碳浓度、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车内异味 [2] - 新增空调滤芯性能指标,将气溶胶等健康风险项目纳入评估 [2] 健康防护分指数更新 - 新增特殊人群电磁辐射测评项目 [2] - 新增整车微生物菌落测评项目 [2] - 新增整车防晒隔热性能和防蓝光防炫目测评项目 [2] 绿色出行分指数更新 - 新增充电兼容指标,旨在破解车桩协议壁垒,推动车企与充电设施标准化协同发展 [3] - 新增温室气体排放和非尾气排放指标,后者揭示新能源车刹车、轮胎排放污染问题 [3] - 新增极端续航(选做)和辅驾续航(选做)测评项目 [3]
7月10日特斯拉概念下跌0.15%,板块个股嵘泰股份、亚玛顿跌幅居前
金融界· 2025-07-10 19:39
特斯拉概念板块表现 - 7月10日收盘特斯拉概念板块整体下跌0.15%,板块资金净流出29.25亿元 [1] - 板块内上涨个股84只,下跌个股113只,呈现普跌态势 [1] - 板块资金流向呈现明显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出前五名分别为:亚玛顿(-7675.17万元)、胜宏科技(-8.34亿元)、双林股份(-1.31亿元)、海联金汇(-1.05亿元)、华峰超纤(-1.81亿元) [1] 涨幅居前个股 - 工智退以11.54%涨幅领涨板块,科陆电子涨停(10.02%),豪森智能涨7.49% [1] - 中科三环(5.22%)、合锻智能(5.02%)、金力永磁(4.48%)涨幅均超4% [1] - 中国汽研(4.1%)、金晶科技(3.23%)、南方精工(3.09%)等10只个股涨幅介于2%-4%之间 [1] 跌幅显著个股 - 嵘泰股份跌幅最大达7.53%,主力资金净流出1082.12万元 [1] - 亚玛顿(-5.0%)、胜宏科技(-4.96%)、泉峰汽车(-4.64%)跌幅均超4% [1] - 双林股份(-3.99%)、星源卓镁(-3.36%)、科达利(-3.01%)等15只个股跌幅超过2% [1]
中国汽研朱云尧:汽车价值重心正向软件、数据和运营服务转移
贝壳财经· 2025-07-10 16:23
技术变革 - 汽车产业与能源、智能、互联三大革命紧密耦合,推动汽车从耗能工具向储能载体、从机械载体向智能终端转变 [3] - 汽车技术提升涉及机械结构层、能源供给层、电气架构层、操作系统层、软件应用层和云端数据层六个层面 [3] - 机械结构层中,新电池结构、滑板底盘逐步替代传统结构件,线控制动与转向技术提升自动驾驶响应速度 [3] - 能源供给层向电力和绿色能源发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50%,销量约1650万辆,2035年达85%-90% [3] - 氢基能源汽车短期大规模应用仍有挑战,2030年左右有望商业化落地 [3] - 电气架构层从分布式向域集中式转变,2028年前后进入中央集中式,计算能力更强 [4] - 操作系统层与中间件逐步标准化,为软硬件解耦奠定基础 [4] 产业格局 - 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呈现四段式演进:2000-2014年为传统汽车时期,2015-2024年为新能源时期,2025年后为智能网联爆发期,2028年后进入国际化生态 [1][7] - 2025年后智能网联爆发期,软硬件逐步解耦,自动驾驶技术应用落地,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新型生态快速发展,价值重心向软件、数据和运营服务转移 [7] - 2028年后中国汽车产业有望占全球45%的市场份额,全球性汽车集团和巨头零部件企业将诞生 [1][7] - 未来10年智能网联功能加速迭代,2025年单多车道功能转向NOA功能,推动NOA功能加速渗透,L3级自动驾驶功能有望规模化应用 [7] - L4级自动驾驶主要需求集中在运营领域,未来10年内仍需后台安全员提供紧急响应 [7] 生态演变 - 软件系统生态、能源系统生态和数字运营生态相互关联、协同作用,推动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1][9] - 软件系统生态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大脑",汽车作为数据中枢,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深度融合 [9][10] - 能源系统生态是"动力源泉",2030年清洁能源、动力电池等构成该生态,新能源电力成主体,新型能源体系规模达数十万亿 [9][10] - 数字运营生态是"神经中枢",承载"人车路"数据,在智慧汽车工业、出行、数字经济、智慧城市等方面发挥作用 [9][11] - 未来形成四足鼎立分工模式,硬件集成、软件系统供应、能源系统供应和出行运输服务企业分工合作 [11] 软件与数据价值 - 当前汽车软件价值在整车中占比10%-30%,未来有望达60% [5] - 2024年组合驾驶辅助渗透率超55%,领航辅助超10%,智能座舱达75% [5] - 自2022年起汽车迈入数据定义时代,算力和数据是未来智能驾驶竞争核心 [6] - 数据驱动汽车全生命周期创新,实际道路里程数据规模达到一定量级时,边缘场景安全性将得到较大改善 [7]
为智能汽车健康发展蓄力护航——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落户苏州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7 17:04
智能驾驶行业发展现状 - 智能驾驶技术成为车企实力重要体现但无序发展引发行业乱象和安全事故 [2] - 工信部发布通知要求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2] - 中国汽研启动华东总部基地建设并与苏州市政府合作成立新能源汽车公共服务平台 [2] 智能驾驶发展三大瓶颈 - 技术层面:视觉派与激光雷达派路线之争分散企业精力 纯视觉方案在复杂场景性能下降 激光雷达方案成本高且算力要求高 [3] - 检测层面:测试资源分散与重复建设 车企自建测试设施导致共性技术资源重复投入 [4] - 生态层面:上下游联动缺失 芯片/软件/整车协同不足影响技术迭代速度 用户认知与市场教育不足 [4] 中国汽研华东总部基地建设 - 投资超23亿元在苏州建设华东总部基地 覆盖"材料-芯片模组-零部件-整车"全链条一站式研发测试评价体系 [5][6] - 搭载1000余套先进装备 拥有行业首个可吊装飞行汽车的超大型EMC整车暗室及上限频率18GHz的整车电磁混响室 [6] - 建成行业首个融合安全研究中心 开发汽车垂域大模型测评体系和整车级预期功能安全百题测评挑战体系 [7] 产业协同与技术创新 - 苏州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一体化检测认证体系 联合苏州优质检测资源打造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中心 [8] - 协同985/211高校加强车规级芯片/线控底盘/氢能技术/智驾智舱等技术研究 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8] - 与吉利/奇瑞等车企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 与华为/科大讯飞等科技公司合作探索新技术新应用 [9][10] 区域产业优势 - 华东地区汽车产业规模占全国35%以上 苏州集聚上汽/吉利等龙头企业和5000家零部件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5]
每周股票复盘:中国汽研(601965)每股现金红利0.24元,权益分派实施
搜狐财经· 2025-07-06 01:4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4日收盘,中国汽研报收于18.75元,较上周的17.77元上涨5.51% [1] - 7月4日盘中最高价报18.86元,7月2日盘中最低价报17.59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188.07亿元,在汽车服务板块市值排名1/10,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845/5149 [1] 权益分派 - 每股现金红利0.24元(含税),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8日 [1] - 除权(息)日及现金红利发放日均为2025年7月9日 [1] - 利润分配方案经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1] - 因回购注销230800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从1003285687股变为1003054887股 [1] - 利润分配总额相应调整为240733172.88元(含税) [1] 红利发放安排 - 除公司自行发放现金红利的股东外,其他股东的现金红利委托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派发 [1] -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现金红利由公司自行发放 [1] - 个人股东及证券投资基金根据持股期限不同适用不同红利所得税率 [1] - QFII股东税率为10%,税后每股派发0.216元 [1] - 香港市场投资者税率10%,税后每股派发0.216元 [1] - 其他机构投资者和法人股东税前每股派发0.24元 [1] 公司信息 - 公司地址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金渝大道9号,邮编401122 [1] - 联系电话023-68851877 [1]
中国汽研(601965) - 临2025-035 中国汽研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
2025-06-30 17:3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A股每股现金红利0.24元(含税)[2] - 本次利润分配派发现金红利240,733,172.88元(含税)[4] 股权变动 - 2025年6月18日回购注销230,800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变为1,003,054,887股[4] 红利发放 - 股权登记日为2025/7/8,除权(息)日和现金红利发放日为2025/7/9[2][6] 红利税 - 个人股东及基金持股期限不同税率不同[5] - QFII股东和港股通投资者扣税后每股0.216元[7][8] - 其他机构和法人股东税前每股0.24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