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601988)
搜索文档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9 04:36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895.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76.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08% [9]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为0.70%,净资产收益率(ROE)为8.98% [9] - 营业收入达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 [9] 收入结构分析 - 利息净收入3,257.92亿元,同比减少102.05亿元,下降3.04%,净息差为1.26% [9] - 非利息收入1,654.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20%,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33.67% [9]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5.91亿元,同比增长8.07% [9] 资产与负债状况 - 2025年9月末集团总资产达375,501.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0% [10]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33,530.6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5%,其中公司贷款增长11.71%,个人贷款增长0.56% [10] - 金融投资总额94,457.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98% [10] - 吸收存款总额256,788.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0%,其中个人存款增长8.49% [11]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不良贷款总额2,886.69亿元,不良贷款率1.2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12] -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96.60%,较上年末下降4.00个百分点 [12]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5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66%,资本充足率为18.66% [12] 现金流与成本管理 - 2025年1至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入512.26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1,681.39亿元,主要因发放贷款和垫款投放产生的现金流出增加 [4] - 业务及管理费1,321.29亿元,同比增长3.07%,成本收入比为26.90% [9] - 资产减值损失805.18亿元,同比减少53.22亿元,下降6.20% [9] 股东信息与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78,883名,其中A股股东519,660名,H股股东159,223名 [6] - 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H股股份10,495,701,000股 [6] - 优先股股东总数为108名,全部为境内优先股股东 [7] 利润分配与公司治理 - 董事会通过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建议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094元(税前),共计派息约352.50亿元 [13] - 原董事会秘书及公司秘书卓成文先生因工作变动于2025年10月30日离任 [15] - 董事会聘任刘承钢先生为新任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其任职资格待监管核准 [22]
中国银行(601988.SH)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1776.6亿元,同比增长1.08%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01:47
财务业绩概览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 [1]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6.6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公司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74.25亿元,同比增长1.25% [1] - 公司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55元 [1]
中国银行(601988)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10月28日股价上涨0.18%
搜狐财经· 2025-10-28 23:43
股价与交易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8日收盘,中国银行股价报收于5.6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18%,总市值达到18043.9亿元 [1] - 当日股价波动区间为5.54元至5.63元,成交额为16.75亿元,换手率为0.14% [1] 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12.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776.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00.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09% [1] 资产与资本充足率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75,501.6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7.10%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0,936.82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9.85% [1]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2.5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66%,资本充足率为18.66% [1] 资产质量与经营现金流 - 不良贷款率为1.2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1] -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为196.60%,较上年末下降4.00个百分点 [1]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12.2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53% [2] 收入结构与股东回报 - 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3.67%,同比上升3.98个百分点 [2] - 董事会建议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094元(税前),共计派息352.50亿元人民币(税前),该方案尚需股东会审议批准 [2]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超1800亿,增速回正
南方都市报· 2025-10-28 21:55
财务业绩概览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达37.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 [2][3]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净利润1895.89亿元,同比增长1.12%,扭转了上半年下滑态势 [2][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为8.98%,同比小幅下降0.57个百分点 [3] 资产与负债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3.3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5% [3] - 吸收存款总额25.6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1% [3] - 不良贷款总额2886.69亿元,不良贷款率1.2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4] 收入结构 - 利息净收入3257.92亿元,同比下滑3.04%,占营收比例为66.33% [3] - 净息差为1.26%,较2024年下滑0.14个百分点,但与2025年上半年持平,显示企稳迹象 [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55.91亿元,同比增长8.07%,占营收比例回升至13.35% [4] - 其他非利息收入合计998.21亿元,同比增长22.24%,其中投资收益390.74亿元,同比增长7.62% [4] 资产质量与拨备 -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196.6%,比上年末下降4个百分点 [4] - 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95.07亿元,同比下降7.26%,不良资产拨备计提有所减少 [4]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10月24日起,刘承钢就任公司副行长,此为年内第三位新上任的副行长 [2][5][6] - 2025年以来,公司副行长职位出现“三进两出”变动,新就任的副行长包括武剑(2月24日起)、杨军(8月14日起)以及刘承钢 [6] - 刘承钢是公司内部提拔的“老将”,而武剑和杨军则为外部聘任 [6] - 目前公司高管层形成“一正四副”格局,包括行长张辉,副行长蔡钊、武剑、杨军、刘承钢 [6]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锚定新质生产力 以金融“活水”滋养科创企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8 21:37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科技金融策略 - 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1] - 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技创新,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1] 对星耀控股集团的金融支持 - 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为星耀控股集团旗下五家公司投放4500万元纯信用授信 [2] - 授信基于新质贷产品和新质生产力产业指数评价模型,将科技资质和研发能力作为核心依据 [2] - 全部流程在当日启动并高效推进,风险可控前提下实现1日内完成审批和放款 [3] - 今年第一、二季度分批投放2000万元和2500万元信贷资金 [3] 星耀控股集团业务概况 - 集团是国内大型无人直升机研发制造排头兵,拥有33万平方米智能制造基地 [2] - 年产能达1800架次,构建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的全链条生产体系 [2] - 拥有320多项核心发明专利和400多个软件著作权,获22个科技类荣誉称号 [2] - 产品覆盖军工、农林植保等领域,通过国际航空认证,服务40多个一带一路国家 [2] - 成功开发全球首条工业级无人机全自动生产线,可缩短60%产品生产时间 [2] 金融支持成效 - 金融活水助力星耀集团研发进程显著提速,新一代五代无人直升机即将推向市场 [3] - 新产品在控制距离、载荷能力、续航时间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金融支持 - 中国银行金华市分行为一家内存芯片设计与AI存算解决方案企业提供800万元授信支持 [4] - 该企业是工信部认定的国家规划布局内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合作始于2021年企业作为当地重点引进项目落地之时,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4] - 2025年企业进入成熟期启动港股IPO进程,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联合金华市分行提供1亿元授信支持 [5] 全周期金融服务模式 - 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为科技企业提供从初创期金融关怀、成长期资金助力到成熟期上市护航的全周期服务 [5] - 服务内容包括解读资本市场信贷政策、分析行业趋势、梳理企业财务与经营模型 [5] - 提供涵盖流动资金补充、跨境结算服务的综合金融方案,并依托全球化网络对接海外供应链资源 [5]
中国银行(601988.SH):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76.6亿元,同比增长1.08%
格隆汇APP· 2025-10-28 21:37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776.6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55元 [1]
中国银行三季报: 单季净利润增长超5%,非息收入驱动业绩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0:37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2.01亿元,同比增长0.5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00.69亿元,同比增长5.09%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76.60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前三季度非利息收入为1654.12亿元,同比增长16.20%,占营业收入比重达33.67%,利息净收入为3257.92亿元,同比下降3.04% [1] 业务规模与信贷投放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37.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0%,客户贷款总额23.3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5% [2] - 公司贷款总额达16.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2万亿元,增幅11.71%,其中境内制造业贷款余额3.3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3.12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2.10%和26.29% [2] - 个人贷款余额6.8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56%,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6.11% [2] 资产质量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为1.24%,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96.60% [3] 金融“五篇大文章”进展 - 科技金融方面,科技贷款余额约4.7万亿元,授信客户超16万户,累计提供科技金融综合化服务超8300亿元 [4] - 绿色金融方面,绿色贷款余额超过4.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11%,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1000亿元 [4] - 普惠金融方面,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9%,客户数突破179万户,增长19.81% [5] - 养老金融方面,养老产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0.90%,企业年金个人账户数及托管资金规模市场领先,服务企业年金客户超2万家 [6] - 数字金融方面,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同比增长8.32%,数字人民币消费额保持市场领先 [6]
拆解2024金发奖:工中建行各获6项大奖 “智能”出现67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0:11
奖项概况 - 2024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共涉及290项获奖成果,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03项、三等奖148项、专项奖"微创新奖"20项 [1] - 本届奖项首次出现特等奖,由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多功能激光雕刻钞券制版系统研制"项目获得 [1] - 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获得115项奖项,涉及58家银行 [1] 银行业获奖分布 - 国有大行科技表现亮眼,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获得6个奖项,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分别获得5个奖项 [2] - 工商银行是唯一一家有2个项目获得一等奖的金融机构 [2] - 在18项一等奖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据9个席位 [2] - 多家中小金融机构收获颇丰,青岛银行、湖南银行、徽商银行、甘肃省农信社分别有2个项目获奖 [4] 获奖项目技术焦点 - 银行业获得一等奖的项目多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型"硬科技"工程,如农业银行的"数智驱动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建设实践"、工商银行的"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全栈安全风险检测平台建设和应用"等 [2] - 中小银行的获奖项目多为具体业务场景下的智能化应用,如青岛银行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产品管理平台、徽商银行的基于多元大模型底座的金融智能体中台等 [4] - 本届获奖项目中,"智能"二字被提及67次,"AI"出现15次,"大模型"出现28次 [3] 主要银行获奖详情 - 工商银行获得6个奖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5] - 中国银行获得6个奖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5] - 建设银行获得6个奖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5] - 农业银行获得5个奖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5] - 交通银行获得5个奖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5] - 邮储银行获得4个奖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5]
拆解2024金发奖:工中建行各获6项大奖,“智能”出现67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0:08
金融科技发展奖概况 - 2024年度金融科技发展奖共涉及290项获奖成果,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115项奖项,涉及58家银行[1] - 奖项设置包括特等奖1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03项、三等奖148项、专项奖"微创新奖"20项[1] - 本届奖项首次出现特等奖,由中钞印制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多功能激光雕刻钞券制版系统研制"项目获得[1] 银行业获奖项目特点 - 在18项一等奖中,银行业金融机构占据9个席位,工商银行是唯一一家有2个项目获得一等奖的金融机构[2] - 银行业一等奖项目多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型"硬科技"工程,如农业银行的"数智驱动的企业级业务架构建设实践"、工商银行的"金融行业人工智能全栈安全风险检测平台建设和应用"等[2] - 国有大行科技表现亮眼,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分别拿下6个奖项,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分别拿下5个奖项[2] 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 获奖项目中"智能"二字出现67次,"AI"出现15次,"大模型"出现28次,显示智能化是重要趋势[3] - 中小金融机构在AI加持下创新项目频现,青岛银行、湖南银行、徽商银行、甘肃省农信社分别有2个项目获奖[4] - 中小银行实践项目多为具体业务场景下的智能化应用,如青岛银行聚焦基于数据驱动的智能产品管理与创新平台,徽商银行聚焦基于多元大模型底座的金融智能体中台建设等[4]
净息差持平!中国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1776.6亿元
中国经营报· 2025-10-28 19:57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21亿元,同比增长2.72% [2] - 前三季度实现税后利润1896亿元,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177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08% [2] - 利润变动趋势较上半年有所改善 [2] 盈利能力指标 - 集团净息差为1.26%,与上半年持平 [2] - 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为0.70%,净资产收益率(ROE)为8.98% [2] - 成本收入比为26.90%,各项指标均保持在合理区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