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明康德(603259)
icon
搜索文档
药明康德中期净利翻倍引爆CXO板块 H股飙近9%领涨医药外包股
新浪财经· 2025-07-29 10:58
药明康德中期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20.64%,归属净利润同比大涨101.92% [4] - 化学业务收入163亿元(占比78.4%),同比增长33.5%,测试业务收入26.9亿元同比下滑1.2%,生物学业务收入12.52亿元同比增长7.1% [5] - 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66.9亿元,同比增长37.2%,显示强劲需求 [5] 财务指标亮点 - 毛利率提升至43.8%(2024年同期38.9%),母公司持有者净溢利率达39.8%(同比提升15.2个百分点) [5] - 基本每股盈利2.92元,同比增长100%,经调整非国际准则每股盈利2.22元,同比增长48% [5] - 经调整非国际准则净利润63.15亿元,同比增长44.4% [5] 区域收入结构 - 美国客户收入140.3亿元(占比68.7%),同比增长38.4%,欧洲客户收入23.3亿元同比增长9.2% [6] - 中国客户收入31.5亿元同比下降5.2%,其他地区收入9亿元同比增长7.6% [6] 行业联动效应 - 医药外包概念股同步上涨:昭衍新药涨7.68%,泰格医药涨3.37%,康龙化成涨2.56%,药明生物涨2.5% [3] - 药明合联预计上半年收入增长超60%,调整后净利润增长超67%;药明生物预计收益增长16%,利润增长54% [8] - 昭衍新药预计净利润5032万至7548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9] 行业复苏信号 - 全球医药研发需求改善:海外CRO龙头Medpace、CDMO巨头Lonza等上调年度增长指引 [10] - 国内创新药BD交易落地及融资环境改善,推动CRO需求回暖 [10] - 公司上调2025年收入指引:持续经营业务增速从10-15%调至13-17%,全年收入预期从415-430亿元上调至425-435亿元 [7]
创新药企ETF(560900)强势上涨2.64%,泰格医药涨超8%,创新药板块迎来政策与业绩双重利好
新浪财经· 2025-07-29 10:58
创新药企ETF表现 - 创新药企ETF(560900)上涨2.64%,盘中换手22.85%,成交1426.60万元,市场交投活跃 [1] - 跟踪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931152)上涨2.86%,成分股九洲药业上涨9.17%,泰格医药上涨8.60%,药明康德上涨6.70% [1] - 创新药企ETF最新规模达6185.45万元,最新份额达6296.91万份,均创近半年新高 [1] - 最新资金净流入488.15万元,近10个交易日内有7日资金净流入,合计1711.63万元 [1] 医药行业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明确第十一批集采将优化规则,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原则 [2] - 政策导向有助于缓解医药行业过度竞争压力,提升报价合理性,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2] 创新药产业链发展 - 国内CRO、CDMO及上游产业链持续受益于全球创新药复苏 [2] - 国内龙头如药明康德、药明生物中报业绩亮眼 [2] - 海外CDMO及CRO企业纷纷上调全年业绩指引,显示全球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回升 [2] 指数构成与投资机会 -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从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证券作为样本 [2] - 摩根资产管理整合"全球视野投科技"产品线,从主动管理到被动投资产品,助力投资者布局优质科技企业 [2]
年内翻倍ETF出现了!恒生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ETF、港股创新药50ETF等涨超100%
格隆汇APP· 2025-07-29 10:43
创新药ETF表现 - 多只港股创新药ETF年内涨幅超100%,包括汇添富港股通创新药ETF(105 83%)、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104 87%)、万家港股创新药ETF基金(104 72%)等 [1] - 港股通医疗ETF富国年内涨幅97%,华夏恒生医药ETF、南方恒生生物科技ETF等年内涨超80% [1] - ETF涨幅榜TOP20中,创新药及医疗相关ETF占据主导地位,最高涨幅达105 83% [3] 行业重大交易 - 恒瑞医药与GSK达成协议,将HRS-9821项目全球独家权利及至多11个项目独家选择权许可给GSK,首付款5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总额约120亿美元 [4] 行业动态 - 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20 64%),归属净利润同比+101 92%,上调全年收入预期至425-435亿元 [5] - 泰格医药完成收购日本CRO公司Micron,将拓展日本及亚太业务布局 [5] - 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座谈会,聚焦创新药研发难点与发展方向 [5] 基金持仓分析 - 2025Q2主动医药基金规模1916亿元(环比+35亿元),被动医药基金规模1434亿元(历史最高) [6] - 主动医药主题基金持仓前三行业为创新药(41%)、传统制药(34%)、CDMO(13%) [6] - 医药行业在全基中重仓持股比例10 2%(+0 7pct),剔除医药基金后为4 7%(+0 1pct) [6] 行业展望 - 创新仍是未来投资主线,同时需关注医疗设备招采复苏、CXO需求恢复等复苏条线 [6]
又新高!场内唯一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续涨逾2%,药明康德绩后摸高8%
新浪基金· 2025-07-29 10:37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ETF(520880)7月29日场内价格上涨2.16%,续创历史新高 [1] - 成份股中,药明康德盘中最高涨幅近8%,绿叶制药涨超5%,先声药业涨超4%,康诺亚-B、石药集团、翰森制药、中国生物制药涨幅居前 [1] - 药明康德上半年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净利润82.87亿元,同比增长95.5% [1] 行业催化剂 - 下半年将迎来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欧洲肿瘤医学学会(ESMO)年会,多家公司预计公布重磅临床数据 [2] - BD交易活跃:翰森制药GLP-1药物授权给Regeneron和默沙东,中国生物制药收购LaNova Medicines获得早期资产管线 [2] - 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创新药产业迎来政策红利期,研发回报可预测性提升 [2] 指数与ETF数据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累计上涨98.75%,超额跑赢恒指(27.43%)和恒生科技指数(26.77%) [4][5]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75.85% [2][3] - 指数成份股包括信达生物(权重13.75%)、百济神州(13.43%)、药明生物(11.22%)、石药集团(7.36%)等 [3] 历史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2021年至2024年分别为-22.72%、-16.48%、-19.76%、-14.16% [5] - 2025年至今指数表现显著反弹,涨幅领先其他创新药指数(如SHS创新药指数涨50.32%) [5]
CRO概念股震荡拉升 药石科技涨超10%
快讯· 2025-07-29 10:26
行业表现 - CRO概念股出现集体上涨 药石科技单日涨幅超过10% 九洲药业 海特生物 翰宇药业 益诺思涨幅均超过5% 成都先导 药明康德 泓博医药 泰格医药 皓元医药等公司跟随上涨 [1] 公司业绩 - 药明康德上半年净利润达85.61亿元 同比增长101.92% [1] - 公司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5元(含税) [1] - 药明康德将2025年整体收入预期从415-430亿元上调至425-435亿元 [1]
CXO和创新药的热度能否延续?市场情绪当前处于什么位置?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创新药领域、CXO 行业、细胞基因治疗(CGT)、双抗、ADC、小核酸、核药、自免领域、医疗服务、器械行业、半导体、商贸零售、电子行业 - **公司**:药明康德、三生制药、康方生物、Summit、Sammy、辉瑞、德州仪器、英特尔、谷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医药行业景气度 - **观点**:今年以来医药行业表现突出,二季度持续走强,行业景气度从局部复苏向全面复苏转变 [1][3] - **论据**:美股 CXO 公司业绩超预期带动板块上涨,国内 CXO 需求和订单改善;美国降息预期提升资金风险偏好,XBI 指数表现良好,大小型企业对 CXO 服务需求增加 [3][10] 国内 CXO 市场 - **观点**:需求端改善,订单量增加,竞争格局优化,价格有望上升 [1][8] - **论据**:一级市场融资虽下降,但 BD 首付款等渠道资金增长 62%,为研发提供支持;小公司产能退出 [1][3][8] 海外 CXO 市场 - **观点**:价格稳定,订单量波动大,早期研发需求强劲 [1][8] - **论据**:以 Mapace 等公司为例,虽部分时段订单下降,但近期业绩超预期 [8] 全球 CXO 行业 - **观点**:出现新产品和创新周期迹象,新技术突破将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1][9] - **论据**:ADC、PD - 1/VEGF 替代品、小核酸等新兴技术受关注 [1][9] 国内创新药企业融资 - **观点**:呈现多元化趋势,为研发提供更多资金 [1][6] - **论据**:BD 首付款等渠道资金大幅增长,二级市场通道顺畅 [1][6][7] 美股生物科技及医药行业 - **观点**:景气度从局部复苏向全面复苏转变 [10] - **论据**:美国降息预期改善融资环境,XBI 指数表现好,大小型企业需求增加 [10] 医药行业发展阶段 - **观点**:仍处于发展早期,肿瘤治疗领域预期高 [11] - **论据**:新药发现和治疗方法有突破,如三生制药 BD 案例提升市场预期 [11] 创新药投资 - **观点**:是医药行业引领者,部分领域潜力大,但需注意风险 [16][19] - **论据**:肿瘤、双抗和 ADC 等领域峰值销售额高;临床数据失败或成功会使估值大幅变化 [16][19] 市场情绪和资金配置 - **观点**:创新药领域市场情绪上升,资金环境积极,但需警惕风险 [22][29] - **论据**:投资者对临床前数据预期高,资金持续流入,但市场处于短期情绪周期后段 [22][27][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过去行业低迷原因**:受集采政策、疫情影响以及整体行业景气度下降等因素影响 [5] - **集采政策变化**:今年优化集采政策出台,政策更温和,高值耗材表现良好 [5] - **BD 交易指标**:首付款和总包金额是关键指标,5 亿美金以上首付款罕见,下半年预计有大型 BD 交易落地 [12] - **海外并购影响**:对国内医药行业有催化作用,如康方生物旗下公司 Summit 被收购提升投资价值 [13] - **自免领域问题**:中美自免标准疗法有差距,药品上市慢,存在海外数据复现性担忧 [14] - **小核酸等技术发展**:在国内处于早期阶段,需积累经验缩小与国际差距 [15] - **医药板块配置**:非医药基金配置连续两季度增加,但与历史高点有差距,全行业仍低配 [18] - **创新药估值差异**:中国创新药市场部分由 MNC 的 BD 定价驱动,有好产品的公司有提升空间 [20] - **医疗服务等细分行业**:有投资价值,政策变化推动发展,CXO 是重要方向 [21] - **创新药板块风险和催化剂**:风险为临床数据不达预期和大规模退货,催化剂为市场行情好能融资研发 [23] - **市场整体变化**:5 月中旬到 6 月初市场情绪上行,处于短期情绪周期后段,中报是重要催化剂 [24][27] - **德州仪器财报**:近期财报低于预期,对未来展望谨慎,可能与中国地区提前备货有关 [28]
WuXi AppTec(02359)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9 10: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达208亿人民币,持续经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4.2%至204亿人民币 [7] - 调整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同比增长44.4%至63.1亿人民币,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至30.4% [7] - 持续经营业务积压订单达1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2% [8] - 调整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润达92.6亿人民币,毛利润率从2024年的41.6%扩大至44.5% [26] - 扣除非经常性项目后净利润为55.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5% [26] - 归属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8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1.9% [27] - 摊薄后每股收益达2.99人民币,同比增长106.2% [28] - 上半年经营现金流达70.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9.1% [28] - 上半年资本支出达21亿人民币,全年资本支出预计为70 - 80亿人民币 [2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锡化学业务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3.5%至163亿人民币,调整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至49% [12] - 小分子药物发现业务过去12个月合成并交付超44万个新化合物,上半年158个分子从研发阶段转化 [12][16] - 小分子DNM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7.5%至86.8亿人民币,小分子CDMO管线持续扩张 [13] - 泰州新业务上半年营收达50.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1.6%,积压订单同比增长48.8% [14] 无锡测试业务 - 上半年营收略降至26.9亿人民币,二季度实验室测试营收达1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环比增长13.2% [19] - 上半年实验室测试服务营收达18.9亿人民币,基本持平;药物安全评估服务营收同比下降2.2% [19][20] - 临床CRO和SMO业务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4.7%至8亿人民币,SMO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5% [21] 无锡生物业务 - 上半年营收达12.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1%,调整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降至36.4% [2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来自美国公司的营收同比增长38.4%,欧洲公司营收同比增长9.2%,日本、韩国及其他地区营收同比增长7.6%,中国市场有一定下滑 [9][1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继续聚焦CRDMO商业模式,强调运营环节,加速全球扩张和产能建设,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30] - 推进精益管理和运营,提高生产和运营效率,降低外部不确定性影响 [30] - 凭借独特的集成式CRDMO核心业务,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客户需求 [3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面临复杂多变的全球宏观环境和不确定性,但公司对客户需求、商业模式和管理执行有信心,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30][31] - 预计持续经营业务营收在2025年恢复两位数增长,全年总营收预计为425 - 435亿人民币 [31] - 有望进一步提高调整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率,自由现金流预计从45亿人民币增至50 - 60亿人民币 [32]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获MSCI最高AAA评级,近短期减排目标获SPTI验证,获多家全球评级机构认可 [11] - 2025年公司共分配38.4亿人民币现金股息,完成11亿人民币A股回购注销,另有10亿人民币A股回购计划正在执行 [33] - 董事会批准首份中期股息计划,每股派发现金股息0.35人民币,共计约10亿人民币 [33] - 上半年完成25亿港元H股收购用于2025年H股激励信托计划 [3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公司二季度营收和盈利远超预期的关键驱动因素,以及客户是否因关税担忧提前下单;公司上调全年业绩指引的考虑因素,以及下半年是否有更高增长空间 - 上半年业绩出色并非因客户因关税担忧加速发货,而是高效执行,包括项目交付、新产能验证和爬坡进度超预期 [39] - 上调全年指引是基于运营势头,尽管下半年仍有不确定性;因去年二季度快速爬坡致下半年环比增长近30%,今年上半年产能接近满负荷,新产能验证需时间,但仍预计下半年业务营收实现接近两位数的环比和同比增长,且剥离业务不再有贡献,建议关注持续经营业务增长势头 [40][41] 问题: 一季度新订单增长约25%,二季度新订单增长是否放缓及如何解读;排除泰德业务后,小分子DNM业务二季度仅增长20%多的关键驱动因素,以及口服GLP - 1产品的贡献 - 排除外汇影响后,二季度新订单同比仍增长约12%,环比增长近35%,新订单摄入仍有强劲增长势头 [44] - 小分子DNM业务有强大的CDMO管线,超200个后期和商业项目对营收增长有贡献,口服GLP - 1小分子是二季度和上半年小分子DNM营收的关键驱动因素 [45] 问题: 如何看待下半年利润率提升情况,是否假设下半年调整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净利润率与上半年相似 - 上半年大的后期和商业订单显著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使用率,随着此类订单交付比例增加,利润率将进一步扩大;剥离亏损的非持续经营业务也有助于扩大利润率;但需管理新产能爬坡进度,同时关注美元贬值趋势的不确定性 [46][47] 问题: 除GLP - 1或泰德业务外,公司投资组合中未来是否有其他潜在的重磅CMO项目 - 公司有不少有潜力的项目,如PCSK9、止痛药、自身免疫项目等;独特的CRDMO商业模式使公司能在早期参与项目,有机会参与未来的重磅产品 [50][51] 问题: 尽管上半年全球生物科技融资疲软,但部分美国临床CRO在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到生物科技客户需求有边际复苏,如何看待二季度与一季度早期项目需求对比,以及下半年早期需求展望 - 公司早期实验室服务(发现和临床前)仍保持稳定,未出现大幅增长;凭借在新模态和高需求治疗领域的差异化能力,仍有强劲需求和新订单;整体生物科技融资不确定性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公司在吸引海外生物科技公司方面保持强势市场地位 [53][54] 问题: 中国生物制药海外授权目前火热,是否有中国客户将候选药物海外授权后,海外合作伙伴继续选择公司进行中国以外市场的CDMO业务;这种中国业务发展势头是否会长期使公司受益 - 这种趋势目前和过去都使公司受益,过去三年公司促成40%的此类合作;未来预计该趋势将持续,吸引更多中国和其他地区的客户使用公司服务,帮助转化海外客户;不仅发现和临床前服务受益,部分产品在CRDMO平台的开发和后期制造也将带动需求 [55][56] 问题: 是否看到客户向公司和其他中国CDMO公司下单行为因关税发生变化 - 未看到显著变化,关税是全球贸易环境中的系统性挑战,全球制药供应链复杂,公司作为服务提供商,运输目的地由客户全球布局决定,客户负责清关和税务申报,公司专注于提供高质量服务 [57] 问题: 美国地区增长超过其他地区的原因,中国公司的海外授权交易是否促成美国市场增长 - 中国生物科技公司使用公司服务的营收计为中国市场营收,海外授权交易与美国市场增长无直接关联;美国业务增长主要由CDMO业务的美国客户,特别是大型跨国客户驱动,后期和商业项目贡献大 [59][62] 问题: 2025年泰德业务营收增长指引,以及2026年情况 - 预计2025年泰德业务营收增长约80%,2026年增长指引将在稍后给出 [63] 问题: 2026年资本支出以及泰德业务产能扩张计划 - 泰德业务大部分扩张计划将在2025年完成,2026年将专注于工艺验证和爬坡,并开始使用新设施;公司正在新加坡建设新的泰德工厂 [65] - 公司整体将寻求更多全球布局和资本支出扩张,随着新产能规划和现有产能扩张接近建设后期,资本支出预计逐年增加,具体金额将在明年初年度展望中给出 [66][67] 问题: 测试业务竞争对手是否通过降价抢占市场份额,以及价格影响因素 - 海外竞争对手在定价上更激进,但公司凭借高度差异化能力,保持有竞争力的定价和良好利润率;中国国内市场存在激烈价格竞争和折扣,公司维持有竞争力的溢价定价以体现差异化;2024年价格竞争对毛利率的影响已在财务数据中体现,公司调整策略后预计毛利率将逐步恢复 [68][69] 问题: 毛利率增加的原因以及未来改善空间和预期 - 毛利率主要由CDMO后期和商业大订单驱动,此类订单交付比例增加将推动利润率扩张;剥离亏损业务有助于提高公司整体利润;公司需管理新产能爬坡,同时关注美元贬值趋势 [71][72] 问题: 汇率波动的影响以及对整体毛利率的预期 - 汇率难以预测,上半年平均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与去年上半年相近,对业绩影响不大;目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7.1 - 7.2合理区间波动,若在此区间公司有信心实现业绩,若有重大变化将向投资者报告 [73][74][75] 问题: 公司上调现金流指引后,未来的回购和资本分配计划 - 公司从全球产能扩张、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股东回报三个维度评估最优资本配置 [77] - 上半年已完成38亿人民币现金股息分配,11亿人民币A股回购注销,另10亿人民币A股回购已完成一半;董事会批准10亿港元中期现金股息;为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从二级市场回购25亿港元股票;预计今年资本支出为70 - 80亿人民币用于全球产能扩张 [78][79] 问题: 能否拆分泰德业务增长的不同组成部分 - 泰德业务主要包括寡核苷酸和肽业务,从发现到开发制造各环节均有强劲增长,其中开发肽业务中的GLP - 1产品增长最强劲,是主要营收贡献部分 [80][81] 问题: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生物制药市场情况,2025年市场活跃度提高的原因 - 中国生物制药市场海外授权交易和合作需求持续增加,体现产品质量、数据真实性和差异化,对行业情绪和现金流有积极影响 [82] - 资本市场特别是香港证券交易所对生物科技公司融资有浓厚兴趣,为行业提供资金支持 [82] - 宏观政策在报销方面有积极信号,尽管处于早期阶段,但显示政府对行业的重视 [83]
WuXi AppTec(02359)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9 1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达208亿元人民币 其中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2%至204亿元人民币 [7] - 调整后非IFRS净利润同比增长444%至631亿元人民币 非IFRS净利润率进一步提升至304% [7] - 调整后IFRS毛利润达926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从2024年的416%提升至445% [25] - 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85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19% 其中包括出售联营公司股份获得的32亿元人民币投资收益 [26] - 稀释后每股收益达299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62% [27] - 上半年经营现金流达70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91%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化学业务 - 化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5%至163亿元人民币 [11] - 调整后非IFRS毛利率提升52个百分点至49% [11] - 过去12个月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4万种新化合物 [11] - 上半年有158个分子从研发阶段转入开发阶段 [15] - 小分子DNM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5%至868亿元人民币 [13] - 小分子CDMO管线已超过3400个分子 包括76个商业化项目 84个三期项目 368个二期项目和2081个一期及临床前项目 [16] 测试业务 - 测试业务收入略降至269亿元人民币 [18] - 第二季度实验室测试收入达1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5% 环比增长132% [18] - 药物安全性评价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2% [19] - 临床CRO和SMO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7%至8亿元人民币 [20] 生物业务 - 生物业务收入达12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71% [22] - 调整后非IFRS毛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至364% [22] - 新形态药物发现服务贡献了生物业务总收入的30%以上 [23] Tides业务 - Tides业务收入达50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416% [13] - 截至6月 Tides业务积压订单同比增长488% [13] - Tides业务DNM客户数量同比增长12% 分子数量同比增长16% [14] - 预计2025年Tides业务收入增长约80% [6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公司收入同比增长384% [8] - 欧洲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2% [9] - 日本 韩国及其他地区收入同比增长76% [9] - 中国市场收入有所下降 [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持续专注于增强核心能力 扩大产能以满足客户需求 [8] - 通过"跟随分子"和"赢得分子"战略 高效转化和捕获高质量分子 [15] - 加速全球产能扩张 2025年资本支出预计达70-80亿元人民币 [32] - 在肽和寡核苷酸领域持续扩大产能 预计到年底固相肽合成仪总容积将超过10万升 [14] - 在新加坡建设Tides新工厂 作为新加坡生产基地的一部分 [67] - 测试业务面临激烈价格竞争 特别是在中国国内市场 [7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面对动态复杂的全球宏观环境 公司将继续专注于CRDMO业务模式 [30] - 提高2025年全年指引 预计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17% [31] - 预计2025年调整后非IFRS净利润率将进一步改善 [31] - 预计自由现金流将从45亿元人民币增至50-60亿元人民币 [32] - 早期阶段生物技术公司融资环境仍具挑战性 预计这一不确定性将持续一段时间 [5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首次获得MSCI最高AAA评级 成为亚洲生命科学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上市公司 [10] - 公司近期减排目标已通过SPTI验证 [10] - 2025年公司已分配总计384亿元人民币现金股息 包括2024年度股息283亿元人民币和2025年特别股息101亿元人民币 [33] - 上半年已完成11亿元人民币A股回购及注销 另有10亿元人民币A股回购计划正在执行中 [33] - 董事会批准首次中期股息计划 每10股派发现金股息35元人民币 总计约10亿元人民币 [33]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业绩超预期原因及下半年展望 - 业绩超预期主要源于高效执行和新产能验证提速 而非客户因关税担忧提前下单 [39] - 预计下半年业务收入将实现接近两位数的环比和同比增长 [40] 订单增长及小分子业务驱动因素 - 第二季度新订单同比增长约12% 环比增长近35% [44] - 小分子DNM业务增长主要来自晚期和商业化项目 口服GLP-1小分子是重要驱动因素 [47] 利润率展望 - 大型晚期和商业化订单交付将进一步提升利润率 [49] - 剥离亏损业务也将改善整体利润率 [49] 产能扩张计划 - 大部分Tides产能扩张将在2025年完成 2026年将专注于新设施的工艺验证和产能爬坡 [67] - 公司整体资本支出预计将逐年增加 [68] 中国生物医药市场动态 - 中国生物医药公司与全球公司的对外许可交易持续增加 公司已支持其中约40%的成功交易 [56] - 这些交易将为公司的CRDMO业务带来持续需求 [57] 关税影响 - 尚未看到客户因关税而显著改变下单行为 [59] - 客户负责清关和税务申报 公司专注于提供高质量服务 [59] 美国市场增长原因 - 美国市场强劲增长主要来自大型跨国客户的晚期和商业化项目 [64] 资本配置计划 - 公司将继续平衡全球产能扩张 人才保留和股东回报三个维度的资本配置 [79] - 2025年上半年已通过股息 股票回购等方式向股东返还超过90亿元人民币 [80]
港股医药外包概念股走强 药明康德涨超6%
快讯· 2025-07-29 09:46
股价表现 - 药明康德港股上涨6.08% [1] - 康龙化成港股上涨3.84% [1] - 昭衍新药港股上涨2.69% [1] 药明康德业绩 - 上半年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 [1] - 公司上调全年销售预期 [1]
港股异动 | 药明康德(02359)绩后高开逾4% 中期来自美国客户的收入增近四成 小分子药物发现业务持续引流
智通财经网· 2025-07-29 09:33
股价表现 - 药明康德绩后高开逾4% 截至发稿涨4 18%报104 6港元 成交额5304 52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07 99亿元 同比增加20 6% [1] - 毛利91 12亿元 同比增加36% [1] - 母公司持有者应占净溢利82 87亿元 同比增加95 5% [1] - 每股基本盈利2 92元 拟派发中期股息每10股3 5元 [1] 业务运营 - 持续经营业务在手订单566 9亿元 同比增长37 2% [1] - 持续经营收入204 1亿元 其中美国客户收入140 3亿元(同比+38 4%) 欧洲客户收入23 3亿元(同比+9 2%) 中国客户收入31 5亿元(同比-5 2%) 其他地区客户收入9 0亿元(同比+7 6%) [1] - 化学业务收入163 0亿元 同比增长33 5% [2] - 小分子药物发现业务成功合成并交付超过44万个新化合物 [2] - 2025年上半年R到D转化分子158个 [2] 发展战略 - 贯彻"跟随客户"和"跟随分子"战略 与全球客户建立可信赖的合作关系 [2] - CRDMO业务持续增长基础坚实 [2]